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转烦恼成菩提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6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转烦恼成菩提

 

  修学要发大心,要用很殊胜的心情,还要再有种种的学业,我们要知,知,要知得很多,用,要用得很大等等,这是前面说过的,我们要知道。

  修业精勤德高信受

  奉行教戒守持心志

  摒除烦恼转成菩提

  入寂静法清澄明觉

  这就是要对大家说,在灵山会上,参与在那里,接受佛陀说法,都是大比丘,修行,很用功修行,很精进,有了精进,有修有得,有得就有德,能够说,得到佛陀所说的教法,信受奉行,才能内修外行。

  我们修学必定要依教奉行,必定要守持心志,既然发心了,既然在群众中生活,我们要以戒为制度,将我们的心志要守持好,这是多么重要。

  修行是为了,要将一层一层的无明烦恼去除,我们若能去除一分烦恼,就能成就一分菩提,那就是慧命。

  常常有人这么说,「烦恼即菩提」,这样听起来觉得说,烦恼多哪有关系?烦恼即菩提,话要听清楚,人人心中,都有与佛平等清净的本性,但是烦恼不断遮盖,本性变成和外尘起作用,有了外面的作用善恶,向恶的(方向)走,那就是不断成长烦恼。

  这也是知,我知道,我了解,知道什么呢?知道利益多,我要这么去做,对我有利益,这个世俗利益,不离开五欲贪欲,财、色、名、食、睡等等,这就是知道,知道这样做,我可以有很多收获,这叫做凡夫。

  这就是在烦恼中,在烦恼中,我们若是遇上善知识,或者是听到一句好的法,将烦恼摒除掉,烦恼摒除,自然我们就觉悟了,不是烦恼即菩提,是在烦恼中,了解世间很多无常,在烦恼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无常事,能看到很多苦难人,让我们一时觉悟之后,那些都是我们的经验,我们所看到的。

  所以我们能够及时觉悟,转烦恼成菩提,把烦恼转过去,那就是成菩提,所以常常跟大家说,见苦就知福,你若没有去见苦,你不知道平安就是福。

  最近这么多的灾难,多少人发挥了他的爱心,投入在受苦难受灾的地方,怵目惊心,看到天地那种威力,四大不调,想到在那个环境中,灾难后那种心情,那种时间,日子、生活是多么难过,看到了,应该人人都要有一个觉悟,四大不调多么可怕,天地威力之大,看到那么多人在受苦难,这样我们觉悟了吗?能觉悟到佛陀所说的,「成住坏空」?能够觉悟到佛陀所说的,「人生无常」?能觉悟到佛陀所说的法,「国土危脆」?

  如经典中,举出了世间的无常,举出了世间有多少的形象,这不就是佛陀常常在说的法吗?也是我们常常在听的经。

  所以佛所说的法,编辑成为经典,经典(流传)在后代,我们不断从经典中去接受,我们到底是否有接受入心?我们是不是有觉悟?我们有信受吗?有奉行吗?戒律有无受持?心志是否坚定?甚至我们的烦恼,是不是有不断去除?从烦恼中,我们是否有警觉?有警觉了,心转就菩提成,转烦恼就成菩提。

  若能如此,才有办法入寂静法,我们修学佛法,是多么重要,心要如何平静下来,日常的生活,外面的境界,我们的心有没有起心动念?自己这念心是不是有照顾得好?在烦恼境界中,我们的心是否能寂静?我们若能平时法入心,如此就能入寂静法,这叫做寂静的法,外面没有什么可摇动我们,外面没有什么好引诱我们,所以我们的心,要时时在寂静法中,心才能清澄明觉。

  修行,常常对大家说,没有什么,如何让我们的心能清澄明觉?这就是我们内心,本来具有的佛性,本来就有的菩提觉性,本来就有的智慧,所以本来就有,但是偏偏人人就是满心烦恼,这种满心的烦恼就是叫做凡夫。

  凡夫要修行是不是发心?是不是从凡夫要到佛的境界,这条路我们有决心要走吗?我们是不是有步步精进向前走?哪怕是寸寸,我们也应该要精进,所以我们这都是在一念心。

  所以大比丘,前面就是说发大心,修行已经到了「大」,大、胜、多,发大心,用大行,我们修行,如果可以很宏大,自然我们就真正入法,心入法中,所以比丘有三种意义在:

  「比丘名含三义」

  一、破恶

  二、怖魔

  三、乞士

  第一的破恶,就是说出家了,一定要持戒,不只是出家人在僧团中持戒,哪怕是在家信仰佛法,为佛的弟子,在家弟子也要持戒,不过这个戒法有轻有重,所以在家的居士,最基础的就是五戒,我们慈济人是佛的弟子,也是佛教徒,所以慈济人要守慈济十戒。

  因为戒是依这个时代进行,过去佛陀的时代,在家弟子守五戒行十善,这是在家弟子;慈济人现在要守十戒,因为现代有很多生活方式,和过去不同,社会的尘境会损了人身心,所以我们就要再跟在家居士说,五戒之外,还要在生活中多五戒。

  不管是开车,不管在生活,酒、烟、槟榔等等,还有声色(要柔和),这都是现代人的缺点,所以怎么去弥补那个缺点,怎么样才能让他身心健康,家庭社会能够平安。

  所以除了五种戒律以外,还要叫他们多五戒,这样比较对身与心,和家庭和社会才能合和、健康,这就是在家的弟子。

  出家弟子呢?更不必说了,在我们出家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可见生活的细节,有多少的微细(项目),所以我们应该对持戒要很重视,所以说出家持戒,因戒生定,因为有戒,我们的心才能定下来,因定发慧,因为我们的心定下来,所以我们的智慧,才能增长。

  因为戒是止恶,常常说防非止恶,这是大家应该都知道的,我们有戒,我们才能防非,不对的事情我们不会去犯,恶的事情我们不会去做,有了戒,才不会犯错误,才不会有烦恼来缠身,所以防非止恶是戒的功能。

  再来定,有定心,才能够去除我们心的杂乱,智慧才能悟道,所以慧能悟道,根境智明。

  「三十七助道品」中的,五根五力,我们才能真正的圆满,智慧圆明,所以这叫做三无漏学,戒、定、慧三项合起来,叫做三无漏学。

  出家持戒

  因戒生定

  因定发慧

  戒能防非止恶

  定能除心乱杂垢

  慧能悟道

  根境智明

  三学

  能破身口七支

  及三界见思之恶故

  我们若能有这三学,自然能破身口七支,身三、口四,应该知道,身三(恶业),就是杀、盗、淫,这叫做身体的三项,口四,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这是四项,所以身三、口四,这叫做七支,我们若能对这七支,身体不犯、口业要修,自然我们就能慢慢了解,三界见思之恶。

  见思惑,都是在我们的身口意七支中,造出去的,说坏话也是口,做坏事,恶的行为,也是由我们的身,所以身、口造很多(业),那就是因为你心有烦恼,不了解道理,所以你说错话,你造很多的是非,很大的口业,或是身体的恶业等等,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无明,所以有见思,这种的恶。

  看这个不顺眼,我们就执着于自己自大,觉得你这样不对,你的见解是错误的,我才是对的,你这样想,你想的呢?做出来的就是不对的,别人都不对,别人都不合我们的意。

  如果这样,不就是脱口而出,不就是我们的身体行动,对他的举止动作,对人有伤害,其实我们伤害别人的同时,是伤害自己,不管是在形象上,这种形象你的举止动作,对人粗鲁,让人看在眼里,难道需这样的举动吗?

  有的人看到人不顺眼,就用手推开,或者是拨开,用这种态度,让人看了觉得,难道需要那么粗鲁的行为吗?难道需要这么恶劣的声音?要吵架了,口气很坏,或者是行动很粗鲁等等,这都是我们的心没有稳定下来,所以我们才会有,这种的举止动作。

  各位,所以我们必定要修业精勤,在日常生活中,开口动舌、举止动作,我们一定要很精、很勤,减一分烦恼,增加一分智慧,得一分法就是增加一分德,这必定要在信受中得来的,我们要奉行,我们要教戒,烦恼才可以去除。

  我们的心是否有入寂静的法,我们要清澄明觉,要很精、很明的觉悟,这就是我们要修行的。

  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学佛,时刻要自我警愓,在人世间,人群中有多少境界,无不都是在提醒我们,无不都是在教育我们。

  我们要用感恩心,要感恩周围的环境,让我们提高警觉,所以我们人人时时要多用心。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