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恒觉不退菩提心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6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恒觉不退菩提心

 

  学无止境

  无时不在学

  遇事而学

  解了而后觉

  恒觉而不退

  谓之摩诃萨

  这就是要跟大家说,我们既然是叫做学佛者,这个学字,就是无止境,我们要时时把握时间,无时不在学中。

  常常跟大家说过,我们在日常生活,是人、事、物,没有一项不是我们所学的对象,我们若时时用心,对人,每一个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

  每一个人就是有缺点,就是来警愓我们,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缺点,要自我反省;若是有优点的,这种被人赞叹,受我们佩服,是不是我们所要学的对象呢?

  所以人的身上,有的让我们提醒,有的让我们学习,所以「学无止境」。

  做事情也是一样,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们的知识,也是在一切的事中去了解,才能够跟道理会合,所以人事物,无不都是在我们的日常周围,什么时候,不是我们学的时候呢?

  所以说,无时不在学,每一个时刻都是让我们学习的,「遇事而学,解了而后觉」,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或者是,多么难缠的人,凡事我们用耐心、用忍力,我们用智慧、用慈悲,不断去沟通,这样对方了解,我们也了解,这种自己了解、对方了解,彼此都了解,大家了解了,这个道理行得通,我们才能够对人事物,心能宽。

  所以「恒觉而不退」,我们能够永久永久,都是要保持着这个觉性,才能够在人群众中,自觉、觉他,这就是在培养我们自己的道心。

  我们前面已经也解释过,在灵山会上,有很多已得阿罗汉果,有学与无学,一万多人,除了僧众的代表以外,还有比丘尼的代表,所以将近二万人的出家众,这样聚会在一起,就是要来听闻,佛陀来转大*轮。

  除了罗汉、比丘、比丘尼以外,还有菩萨八万人,这就是要说菩萨道,所以菩萨一定要来聚会,我们可以想象出那个场面,是多么浩大的大场面。

  菩萨摩诃萨,我们来了解,应该具足来说,应该要称为,菩提萨多摩诃萨埵,实在很长,菩提萨多,又,摩诃萨埵,我们中国人就把这个梵文,因为这是很多种的意义,尤其是,它的含义很大,他就将这个音,译过来,「菩提萨多」,简称叫做「菩萨」。

  若按照意译,菩提就是道,萨埵是心,摩诃是大,所以是道心大,若是以中文较顺畅地来说,就是,大道心,以此来解释,大家应该能够了解。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

  具云

  菩提萨多摩诃萨埵

  菩提此云道

  萨埵云心

  摩诃云大

  合云道心大

  应云大道心

  「大道心」,应该我们要去体会,这个「大道心」,那就是大根机的人,我们根机,有的是小根机、中根机、大根机,小根机就是自利,只求自己了生死;中根机只是想要,除了,了生死、还多了解;若是大根机,不只是了生死,多了解,还要使人人,一起能够了解,所以这就是大根机的人。

  大根机的人,他要具足大智,就是要有大智慧,他才能够自己觉悟,再去追求佛道的教理,再来教化他人。

  这若没有大智慧,无法能体会佛陀的教法,本来就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所以这必定,要有大根机、大智慧的人,这大根机、大智慧的人,他开始发心时,就是要信大法、解大理,他所相信的、接触到的,就是开阔的道理,不是只有教我如何解脱自己,不是,他要了解的,就是自己能了解,也能够将这个道理输送给别人。

  关心的不是自己的环境,是整个世界的环境,这就是信大法、解大理,也是发大心、修大行,像这样,一切不管是根机、智慧,或者是立信佛法,这都是以开阔的心胸。
所以这个「大」,就是要有心包太虚,会于天地宇宙间,我们都要能够,把我们开阔的心、信仰、行,都要包纳在内,所以要知道,真正的佛法,是宇宙的大道理,包括整个宇宙间的大道理,我们都要去了解,不只是了解而已,我们要身体力行,所以修大行、立大因。

  常常说,因缘果报,这个因,我们要把种子培养大,不是只有一颗草种、花种而已,我们是要一棵的大菩提树,同样是一颗种子,它能够,(长成)千年万年的大树,不是这样几天就发芽,几天后就长出一株菜,不是,不是只有一株花、一株草、一株菜,不是,他要的就是要立菩提的大树。

  总而言之,立大因、成大果,常常都以草、花、果树来比喻,让大家了解,不管是什么样的果树,都是在一颗种子内,年年不断,累累成果,这叫做大因,才能得大果,这就是要一个大字。

  以有大根

  具大智

  信大法

  解大理

  修大行

  立大因

  成大果故

  所以我们学佛开始,一定要发这分大道心,这就是菩萨,也就是「菩提萨多摩诃萨埵」的意思,也可以称为,叫做,觉有情,已经觉悟了,我们开阔了我们的道心,身体力行,都已经是觉悟了,叫做,觉有情。

  约自行,对自己来说,菩萨是一分能觉悟的有情,是我们人人都能觉悟,佛陀这样跟我们说过,觉性自在人心,人人自有觉性。

  但是,有情,有情,就是迷,觉有情,就是跟其他的有情不同,众生是有情,他们在迷中,受尽苦难,这个,觉,已经觉悟了,觉悟了之后,他脱离了这个苦,但是还是在人群中,因为在人群中,才能救拔众生苦,所以叫做,觉有情。

  亦云觉有情

  约自行

  菩萨是

  一分能觉悟之有情

  这些菩萨,在这个法华会上有八万人,这就标出了,在灵鹫山,有这么多人,除了出家二众以外,还有发菩萨心,也有八万人数,在这个会场里面,这就是表示法会盛大,很多人来听佛说法,很盛况。

  这些菩萨,都是发大心、立大愿,他们已经发了四强誓,很坚定的誓愿,那是什么誓愿呢?大家上晚课,八十八佛,都会念到:

  以发四弘誓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我们学佛就要有到这个境界,我们可以立这个弘誓愿,这四弘誓愿,在菩萨行中,是一个很强烈的誓愿,很坚定的誓愿,你想,众生有多少?无边。

  看看我们现在,只是人类,就已经有七十几亿的人口,在这么多人口中,人人生活环境不一样,富有的人,是不是幸福呢?不一定,富有人家,烦恼多。

  在感情中,在家属中,你争我斗,兄弟对立,父子对立,在亲情当中,为了财产,为了名、利等等,互相烦恼偏多。

  贫穷的人,家庭的苦难经,更多。

  贫中而病,病中而残废,真的一个家庭中,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芸芸众生,苦难偏多,尤其是贫困的国家,不断四大不调,风灾、水灾、地震等等,都是不断地循环。

  光说海地,在二0一0年的,元月十二日这一天,一阵只是几秒钟,天摇地动规模七点零,这样就让海地,已经变成如破碎的废墟一样,现在那里的人民,多么苦,无家可归,本来就已经很贫困的国家,电也断了,油也没有,所以没电、没水,喝水要靠地下水,想,没电、没油,地下水就无法(打)上来了,这种恶性的循环。

  人,需要粮食吃,人,也是需要生理上的排泄,全都倒了,没有房子了,你们想,大小便溺,随地而有,更严重的,他们的往生者,尸体无法抬出来,整个都盖住了,在废墟里面,想,已经挖得出来的尸体,就地焚烧,或者是就近的地方挖洞,万人冢,这样整个埋到洞里,也没有办法可挖了,也没有办法好埋了,就,就地在路边,挖得到的(遗体),就在路边这样烧了。

  那段时间,真的回想过来,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人间地狱,真的是很不忍心啊。

  你想,这些众生谁去救济呢?要菩萨,不怕辛苦的菩萨,所以,众生无边誓愿度,还是要入这个人群中。

  烦恼无尽誓愿断,人人在那里,那个环境,难免凡夫什么人敢去呢?唯有菩萨,去除了一切烦恼,不执着人世间的苦,但是他自己可以跳脱出来,投入人群,去付出。

  这必定在,法门无量誓愿学,已经了解了法门,因为他学大法,所以立大行,他愿意去,这就是在佛道中,见苦知福,入这种境界,才知道人世间因缘果报很可怕,他自然看到这个境界,愈是能够坚定他的信心,能够坚定他的愿行。

  各位,我们要学佛,要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大心,要立大愿,要修大行,这就是我们学佛最重要的。

  所以,学无止境,无时不在学,遇事而学,解了而后觉,恒觉而不退,这才是真正的大菩萨,所以我们人人时时要多用心啊。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