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三论宗>>正文内容

学诚法师: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十一卷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3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学诚法师: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十一卷

   第十一卷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舍利弗因缘第十六

  多生师弟缘份的状态:佛遥见二人与弟子俱来,告诸比丘:汝等见此二人,在诸梵志前者不?诸比丘言:已见!佛言:是二人者,是我弟子中,智慧第一、神足第一弟子。大众俱来,以渐近佛,既到稽首,在一面立。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法中欲出家受戒!佛言:善来比丘!即时须发自落,法服着身,衣鉢具足,受成就戒。

  (感想:庆幸自己这一生与师父的缘分,皈依、剃度、受戒、学法都是依止师父,又是侍者,这是多生的缘分,应该珍惜。还应该发愿:将来愿如二位尊者与世尊一样的缘分,早得师父度化。成上首弟子。)

  为了众生所以求智慧的殊胜动机:

  问曰:诸法甚深微妙不可思议,若一切众生尚不能得知,何况一人欲尽知一切法?譬如有人欲量大地,及数大海水渧,欲称须弥山,欲知虚空边际,如是等事皆不可知,云何欲以一切种知一切法?

  答曰:愚痴闇蔽甚大苦,智慧光明最为乐!一切众生皆不用苦,但欲求乐。是故菩萨求一切第一大智慧,一切种观,欲知一切法。是菩萨发大心,普为一切众生求大智慧。……

  佛智慧与舍利弗智慧对比:

  复次,舍利弗非一切智,于佛智慧中譬如小儿。

  故事:如说阿婆檀那经中:佛在祇洹住,晡时经行,舍利弗从佛经行。是时,有鹰逐鸽,鸽飞来佛边住,佛经行过之,影覆鸽上,鸽身安隐,怖畏即除,不复作声。后舍利弗影到,鸽便作声,战怖如初。舍利弗白佛言:佛及我身,俱无三毒,以何因缘,佛影覆鸽,鸽便无声,不复恐怖?我影覆上,鸽便作声,战栗如故?佛言:汝三毒习气未尽,以是故,汝影覆时恐怖不除。汝观此鸽宿世因缘,几世作鸽?舍利弗即时入宿命智三昧,观见此鸽从鸽中来,如是一、二、三世,乃至八万大劫,常作鸽身;过是已往,不能复见。舍利弗从三昧起,白佛言:是鸽八万大劫中,常作鸽身;过是已前,不能复知。佛言:汝若不能尽知过去世,试观未来世,此鸽何时当脱?舍利弗即入愿智三昧,观见此鸽,一、二、三世,乃至八万大劫,未脱鸽身;过是已往,亦不能知。从三昧起白佛言:我见此鸽从一世、二世、乃至八万大劫,未免鸽身;过此已往,不复能知!我不知过去、未来齐限,不审此鸽何时当脱?佛告舍利弗:此鸽除诸声闻、辟支佛所知齐限,复于恒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鸽身,罪讫得出。轮转五道中,后得为人,经五百世中,乃得利根。是时有佛,度无量阿僧祇众生,然后入无余涅槃。遗法在世,是人作五戒优婆塞,从比丘闻赞佛功德,于是初发心,愿欲作佛。然后于三阿僧祇劫,行六波罗蜜,十地具足,得作佛,度无量众生已而入无余涅槃。

  是时,舍利弗向佛忏悔,白佛言:我于一鸟,尚不能知其本末,何况诸法?我若知佛智慧如是者,为佛智慧故,宁入阿鼻地狱受无量劫苦,不以为难。如是等,于诸法中不了故问。(圣者对智慧的希求程度是何等的强烈,我亦应如是!)

  菩萨行般若波罗密多的原因:

  问曰:若菩萨断结清净,复何以行般若波罗蜜?

  答曰:虽断结使,十地未满,未庄严佛土,未教化众生,是故行般若波罗蜜。复次,断结有二种:一者、断三毒心,不着人天中五欲;二者、虽不着人天中五欲,于菩萨功德果报五欲,未能舍离;如是菩萨,应行般若波罗蜜。

  故事:譬如长老阿泥卢豆,在林中坐禅时,净爱天女等,以净妙之身来试阿泥卢豆。阿泥卢豆言:诸姊作青色来,不用杂色。欲观不净,不能得观;黄、赤、白色,亦复如是。时阿泥卢豆闭目不视,语言:诸姊远去!是时天女即灭不现。天福报形,犹尚如是,何况菩萨无量功德果报五欲?又如甄陀罗王,与八万四千甄陀罗来到佛所,弹琴歌颂,以供养佛。尔时,须弥山王及诸山树木、人民、禽兽,一切皆舞。佛边大众,乃至大迦叶,皆于座上不能自安。是时,天须菩萨问长老大迦叶:耆年旧宿,行十二头陀法之第一,何以在座不能自安?大迦叶言:三界五欲,不能动我,是菩萨神通功德果报力故,令我如是,非我有心不能自安也。譬如须弥山,四边风起,不能令动;至大劫尽时,毘蓝风起,如吹烂草。以是事故,知二种结中一种未断;如是菩萨等,应行般若波罗蜜。

  悲智双运的境界:

  问曰:若不取般若波罗蜜相,心无所着,如佛所言:一切诸法,欲为其本,若不取者,云何得具足六波罗蜜?

  答曰:菩萨怜愍众生故,先立誓愿,我必当度脱一切众生。以精进波罗蜜力故,虽知诸法不生不灭如涅槃相,复行诸功德,具足六波罗蜜。所以者何?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故。是名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

  不清净法施,讲法不一定是法施:略说以二种法教人:一、声闻法,二、摩诃衍法,是为法施。

  问曰:如提婆达、呵多等。亦以三藏、四藏、声闻法、摩诃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狱,是事云何?

  答曰:提婆达邪见罪多,呵多妄语罪多,非是为道清净法施,但求名利恭敬供养。恶心罪故,提婆达生入地狱,呵多死堕恶道。

  复次,非但言说名为法施,常以净心,善思以教一切,是名法施。譬如财施,不以善心,不名福德;法施亦尔,不以净心善思,则非法施。

  应有的说法动机及方法:

  复次,说法者,能以净心善思,赞叹三宝,开罪福门,示四真谛,教化众生,令入佛道,是为真净法施。

  复次,略说法有二种:一者、不恼众生,善心慈愍,是为佛道因缘;二者、观知诸法真空,是为涅槃道因缘。在大众中兴愍哀心,说此二法,不为名闻利养恭敬,是为清净佛道法施。

  喻:我昔于迦叶佛法中,作说法比丘。常在大众之中,欢喜演说迦叶世尊无量功德,诸法实相,无量法门,慇懃赞叹,教诲一切。自是以来,常有妙香从口中出,世世不绝,恒如今日。

  财施与法施的比较:

  问曰:财施、法施,何者为胜?

  答曰:如佛所言:二施之中,法施为胜。所以者何?财施果报,在欲界中;法施果报,或在三界,或出三界。

  复次口说清净深得理中。心亦得之故出三界。

  复次,财施有量,法施无量;财施有尽,法施无尽,譬如以薪益火,其明转多。

  复次,财施之报,净少垢多;法施之报,垢少净多。

  复次,若作大施,必待众力;法施出心,不待他也。

  复次,财施能令四大诸根增长;法施能令无漏根、力、觉、道具足。

  复次,财施之法,有佛无佛,世间常有;如法施者,唯有佛世乃当有耳。是故当知法施甚难!云何为难?乃至有相辟支佛不能说法,直行乞食,飞腾变化而以度人。

  复次,从法施中能出生财施,及诸声闻、辟支佛、菩萨及佛。

  复次,法施能分别诸法:有漏、无漏法,色法、无色法,有为、无为法,善、不善、无记法,常法、无常法,有法、无法。一切诸法实相清净,不可破不可坏。如是等法,略说则八万四千法藏,广说则无量。如是等种种,皆从法施分别了知。以是故,法施为胜。

返回目录

----------------------------------------------------------------------------------------------------------------

更多学诚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