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三论宗>>正文内容

学诚法师: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十卷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3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学诚法师: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十卷

   化身无数的原因:

  【论】问曰:佛譬如须弥山,不为大海水波所动,今何以答普明?是则动相。摄心则无语,散心则有说。说法从觉观生,觉观粗事,佛不应有此粗事!

  答曰:佛虽入深禅定,不为世事所动,今以大慈悲心怜愍众生,为之说法断疑。如须弥山王,小风则不能动,若随蓝风至则大动散。佛亦如是,有大慈悲风来,怜愍心动,散身无数,入五道教化众生,或作天身乃至畜生。

  菩萨的好恶喜厌

  【论】问曰:若诸佛持戒、禅定、智慧、度人皆等,是普明菩萨何以欲来见释迦牟尼佛?

  答曰:诸菩萨常欲见佛无厌足,听法无厌足,见诸菩萨僧无厌足;诸菩萨于世间法皆以厌患,于上三事心无厌足。

  菩萨参学注意事项:

  【论】问曰:佛何以言欲往随意,宜知是时?

  答曰:1、佛于弟子爱断故,于弟子中心不着故。

  2、菩萨未得一切智,未得佛眼故,心中少多有疑。谓释迦牟尼佛功德大,所益或胜,是故语言欲往随意。

  3、是菩萨遥见释迦牟尼佛身小,心生小慢,言彼佛不如。是故佛语:汝往莫观佛身,勿念世界,但听佛说法!

  4、复次,是世界离娑婆世界极远,最在东边。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诸法相,与宝积佛说诸法相正同;便言世界虽远,法相不异,增益大信,心转坚固。

  5、先世因缘故,虽远处生,应来听法。譬如绳系雀脚,虽复远飞,摄之则还。

  6、复次,是娑婆世界中菩萨,见普明远来听法,便作是念:彼从远来,况我生此世界中而不听法?如是种种因缘,是故佛言欲往随意,宜知是时。

  赠送礼品及结缘品的动机安立和依据:

  问曰:诸佛力等,更不求福,何故以华为信?

  答曰:1、随世间法行故。如二国王力势虽同,亦相赠遗。

  2、复次,示善软心故,以华为信。世间法中,使从远来,必应有信;佛随世法,是故致信。

  3、复次,诸佛恭敬法故,供养于法,以法为师。何以故?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

  一心敬慎乃修行要旨,轻忽怠慢众过咸生:

  问曰:何以言汝当一心敬慎,娑婆世界中诸菩萨难及难胜?

  答曰:1、佛、辟支佛、阿罗汉一切诸贤圣,皆一心敬慎。魔若魔民,及内身结使,种种先世罪报,皆是贼;近此诸贼故,应一心敬慎。譬如入贼中行,不自慎护,为贼所得。以是故,言一心敬慎以游彼界。

  2、复次,以人心多散,如狂如醉;一心敬慎,则是诸功德初门。摄心得禅,便得实智慧,得实智慧,便得解脱,得解脱便得尽苦。如是事,皆从一心得。

  譬喻:如佛般涅槃后一百岁,有一比丘,名优波毱。得六神通阿罗汉,当尔时世为阎浮提大导师。彼时有一比丘尼,年百二十岁,此比丘尼年小时见佛。优波毱来入其舍,欲问佛容仪,先遣弟子。弟子语比丘尼:我大师优波毱,欲来见汝,问佛容仪。是时,比丘尼以钵盛满麻油,着户扇下试之,知其威仪详审以不?优波毱入,徐排户扇,麻油小弃。坐已问比丘尼:汝见佛不?容仪何似?为我说之!比丘尼答:我尔时年小,见佛来入聚落,众人言佛来,我亦随众人出,见光明便礼。头上金钗堕地,在大闇林下,佛光明照之,幽隐皆见,即时得钗。我自是后,乃作比丘尼。优波毱更问:佛在世时,比丘威仪礼法何如?答曰:佛在时,六群比丘,无羞无耻,最是弊恶;威仪法则,胜汝今日。何以知之?六群比丘入户,不令油弃。此虽弊恶,知比丘仪法,行、住、坐、卧,不失法则;汝虽是六神通阿罗汉,不如彼也。优波毱闻是语,大自惭愧!以是故,言一心敬慎。一心敬慎,善人相也。

  3、复次,何以故言一心敬慎?是菩萨难胜难及,难破难近?譬如大师子王,难胜难破;亦如白象王及龙王,如大火焰,皆难可近。是菩萨大福德智慧力故,若人欲胜欲破,是不可得,正可自破,是故言难近。

  问曰:一切大菩萨皆大功德,智慧利根,一切难近。

  4、何以独言娑婆世界中菩萨难近?答曰:实如所言。但以多宝世界中菩萨远来,见此世界不如,石沙秽恶,菩萨身小,一切众事皆亦不如,必生轻慢,是故佛言一心敬慎,彼诸菩萨难近。

  随从的重要:

  问曰:是普明菩萨,何不独来而多将众人?

  答曰:翼从所宜故。譬如国王出时,必有营从。

  (思考:做善知识的随从要什么条件)

  佛法中如何看待年龄大小:

  问曰:大者应行,小者何以能来?

  1、答曰:在功德,不在大、小,若失功德利,行不善法,虽老而小;若有功德利,行善法,虽小而大。

  2、复次,见此小者远来,人见则叹:小而能尔,为法远来!亦显佛法小、大皆得奉行。外道法中,婆罗门得行其法,非婆罗门不得行;佛法无大、无小,无内,无外,一切皆得修行。譬如服药,以除病为主,不择贵贱大小。

  何时该坐何时该立?佛教伦理学:何以故一面立?答曰:为来故不应行,为恭敬供养故不应卧。此事易明,何足问耶?应问或坐、或立。坐者于供养不重,立者恭敬供养法重。复次,佛法中,诸外道出家及一切白衣,来到佛所皆坐。外道他法,轻佛故坐;白衣如客,是故坐;一切五众身、心属佛,是故立。若得道诸阿罗汉,如舍利弗、目连、须菩提等,所作已办,是故听坐,余虽得三道,亦不听坐,大事未办,结贼未破故。譬如王臣,大有功勋故得坐。是诸菩萨中,虽有白衣,以从远来供养佛故立。(应对进退中有大学问)

返回目录

----------------------------------------------------------------------------------------------------------------

更多学诚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