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三论宗>>正文内容

学诚法师: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二十八卷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4日
来源:   作者:学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学诚法师: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二十八卷

   大智度论初品中欲住六神通释论第四十三(卷二十八)

  菩萨摩诃萨欲住六神通,当学般若波罗蜜!

  菩萨罗汉来世间的因缘不同:

  问曰:若菩萨漏尽,云何复生,云何受生?一切受生,皆由爱相续故有。譬如米,虽得良田时泽,终不能生;诸圣人爱糠已脱故,虽有有漏业生因缘,不应得生!

  答曰:先已说,菩萨入法位,住阿鞞跋致地,末后肉身尽,得法性生身。虽断诸烦恼,有烦恼习因缘故,受法性生身,非三界生也。

  问曰:阿罗汉烦恼已尽,习亦未尽,何以不生?

  答曰:阿罗汉无大慈悲,无本誓愿度一切众生;又以实际作证,已离生死故。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路第二十八卷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取证神通的次第和原因:

  问曰:神通有何次第?

  答曰:菩萨离五欲,得诸禅,有慈悲故,为众生取神通,现诸希有奇特之事,令众生心清净。何以故?若无希有事,不能令多众生得度。

  菩萨摩诃萨作是念已,系心身中虚空,灭麁重色相,常取空轻相,发大欲精进心,智慧筹量,心力能举身?未筹量已、自知心力大,能举其身。譬如学趠,常坏色麁重相,常修轻空相,是时便能飞。二者、亦能变化诸物,令地作水,水作地,风作火,火作风;如是诸大,皆令转易。令金作瓦砾,瓦砾作金;如是诸物各能令化。变地为水相,常修念水令多,不复忆念地相;是时地相如念即作水;如是等诸物皆能变化。

  神通变化是实在的还是虚妄的:

  问曰:二定变化事,为实为虚?若实,云何石作金、地作水?若虚,云何圣人而行不实?

  答曰:皆实,圣人无虚也,三毒已拔故。以一切法各各无定相故,可转地或作水相,如酥胶蜡是地类,得火则消为水,则成湿相;水得寒则结成氷而为坚相;石汁作金,金败为铜,或还为石。众生亦如是,恶可为善,善可为恶。以是故,知一切法无定相故,用神通力变化,实而不诳。

  详细阐述六种神通的获得次第。

  【经】菩萨摩诃萨欲胜一切声闻辟支佛智慧。当学般若波罗蜜。

  问曰:如佛说有四种沙门果,四种圣人:须陀洹乃至阿罗汉;五种佛子:须陀洹乃至辟支佛;三种菩提:阿罗汉菩提,辟支佛菩提佛菩提,果中、圣中、佛子中、菩提中,皆无菩萨,云何言菩萨胜一切声闻、辟支佛智慧?

  答曰:佛法有二种:一者、声闻辟支佛法;二者、摩诃衍法。声闻法小故,但赞声闻事,不说菩萨事。摩诃衍广大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事:发心、修行、十地、入位,净佛世界,成就众生,得佛道。此法中说菩萨次佛,应如供养佛;能如是观诸法相是为福田,能胜声闻、辟支佛。如是摩诃衍经中,处处赞菩萨摩诃萨智慧胜声闻、辟支佛。

  问曰:何因缘故,菩萨智慧胜声闻、辟支佛?

  答曰:如一本生经中说:菩萨智慧,于无量阿僧祇劫已来,合集众智;于无量劫中无苦不行,无难不为;为求法故,赴火投岩,受剥皮苦,出骨为笔,以血为墨,以皮为纸,书受经法;如是等为法故,受无量苦。以智慧故,世世供养其师,视之如佛;一切所有经书,悉皆诵读、解说;于无量阿僧祇,劫常思惟筹量,寻求诸法好丑,深浅,善不善,漏不漏,常不常,有无等,思惟分别问难。为智慧故,供养诸佛及菩萨、声闻,听法问难,信受、正忆念、如法行。如是智慧因缘具足故,云何不胜阿罗汉、辟支佛。

  复次,菩萨智慧,五波罗蜜佐助庄严,有方便力,于一切众生有慈悲心故,不为邪见所妨。住十地中故,智慧势力深大,大故胜于声闻、辟支佛。以大因故,小者自坏;阿罗汉、辟支佛无是事!以是故言:欲胜声闻、辟支佛智慧,当学般若波罗蜜。

  【经】欲得诸陀罗尼门、诸三昧门,当学般若波罗蜜!

  详细阐述大小乘随喜相关的问题和法类。

  【经】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持戒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问曰:菩萨云何能以随喜心过声闻、辟支佛人以财布施上?

  答曰:声闻、辟支佛行是布施,菩萨于傍见之,一心念随喜,赞言:善哉!以此随喜福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度一切众生故,以此为得无量佛法故,以二种功德,过求声闻、辟支佛人所行布施上。

  复次,以诸法实相智慧心随喜故,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上。复次,菩萨以随喜心生福德果报,回向供养三世十方诸佛,过声闻、辟支佛布施上。譬如人以少物献上国王,得报甚多。又如吹贝,用气甚少,其音甚大。

  复次,菩萨以随喜功德,和合无量诸余功德,乃至法灭亦不尽。譬如少水置大海中,穷劫乃尽。持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亦如是。

返回目录

----------------------------------------------------------------------------------------------------------------

更多学诚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