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冯学成:云门说宝镜之四 独彰佛心之不二法门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8日
来源:   作者:冯学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冯学成:云门说宝镜之四 独彰佛心之不二法门

 

  1、禅师用什么来接引学人

  下面再看“意不在言,来机亦赴”。禅宗强调的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我们看一篇文章,字是字,意是意,文以载道。但是要知道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只是冰山一角。

  我在成都讲课的时候,也经常讲到语言的表达。我们说出来的话往往都是经过包装,经过修饰的。我们贪、嗔、痴的种种念头,你敢时时都表达出来吗?不敢。我的那些贪、嗔、痴的念头想要表达出来,我得给它化化装,穿穿衣服,打扮打扮,把它美化一下才说出口,对不对?说出来的话其实已经变了,变味了。哪怕是说好话、谈好事、一副好心肠、一个好的艺术创作,你都很难完美地把它表达出来。非常善于说话的人能表达个五、六分已经不错了,如果不善于说话不善于表达的人,那就更说不清道不明了。比如我说这个苹果非常好看,味道好极了。但“非常好看”、“味道好极了”,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能完完全全把它表达出来吗?生活之中,我们心里面有很多的东西不是语言能够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的,何况佛祖对真如的阐述,所以“意不在言”。

  我们常说真如,真如到底是个什么?释迦牟尼佛睹明星而见道,他悟到了什么呢?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呀,三藏十二部说了多少啊!最后佛陀说,我所说法如恒河一粒沙,未说之法有如大千恒沙。这就是意不在言,但言又不离意。我们一定要明白理论、文字跟我们身心性命的关系,跟我们法身慧命的关系。到底意是什么?言是什么?肯定是先有意,然后才有语言,才有文字。大家仔细琢磨琢磨,你所运用的语言文字能够把你心里的那个意表达得清楚吗?能够表达得准确吗?所以我们学逻辑学的、学语言学的、学心理学的都会遇到这样头疼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涉及到行为活动,涉及人生烦恼,那可不是加减乘除那么简单呀!所以我们说“意不在言”。禅宗的禅机、禅意就更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说明白的。

  尽管如是,但要“来机亦赴”。对禅门老和尚而言,所说所行往往是意不在言,但是面对来参学的人,他是“来机亦赴”啊!有这样的人来向他请教,有那样的人来向他请教,那你说这些老和尚老祖师不要语言行吗?他还是要慈悲接引。接引,用什么来接引呢?尽管是“意不在言”,但“来机亦赴”,还得用语言。那么用棒,用喝,用机锋用转语行不行呢?行。老和尚自然是根据来者的因缘和具体情况,随机应对。如果初入佛门的人,要先跟他讲三皈依,对不对?之后再要求他学习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中观、唯识、天台、华严等基本理论,这些基本功夫要打牢,再之后他不满足于这些理论,还要行,要证。禅宗是行门,而且是证门,那就需要参话头,到祖师门下老老实实的去学,去修,按照祖师的指示,按照老和尚的开示如法修行。

  在这个地方一定要相信,用临济祖师的话说是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师父,不能起疑心。至于禅宗所说的“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那是另外一回事,不是我们这时所说的“疑”。所以说“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它包含了多种层次的内容。

  2、般若到底是怎么回事

  “动成窠臼,差落顾伫”。为什么会“动成窠臼”?“窠臼”这里是指教条主义。而教条主义在学修佛法中是“食古不化”,是文字障、知见障、理障等等的代名词。怎样使自己学活,学妙呢?以前研究孔老夫子学问的人,很多学来学去学成了书呆子,就像鲁迅文章中描写的孔乙己一样。学佛的人也有学成佛呆子的,为什么呢?没开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法门,我们天天讲般若,全部是讲智慧。这个智慧是活的不是死的。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与知识相比较,智慧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知识是智慧产生的,智慧在一定因果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外在积淀,这就叫知识。能对应因果而产生知识的才是智慧,而智慧是无形无相的,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般若。如果看见别人怎么样,我也怎么样,就像社会上的“追星族”,你追我也追,见到明星偶像兴奋得要疯掉一样,人不由自主地就跟着潮流走了。所以关键是我命在我,我的法身慧命在自己的身上,千万别去瞎掺合,更不要成为教条主义。

  “动成窠臼”就是要善于回归呀!回归自己,不要走得太远,走得太远的话就不能回头了。我们经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什么叫回头是岸,就是指我们的觉照性要像灯一样,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行照一照、看一看。如果没有这样的觉照,不能回归自己,那就成了教条主义,陷入窠臼,落进陷阱里边去了。到那个时候看见别人修行成功了,自己还没戏,走入歧途了,那就只有“差落顾伫”,望洋兴叹,徒自烦恼啊!

  般若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背触俱非,如大火聚”,大家学习中观的时候经常会读到这样的句子,比如:“般若如聚大日之火,近之则烧,故不可触”、“太末虫处处能泊,唯不能泊于火焰之上。众生心亦尔,处处能缘,惟不能缘于般若之上”等等。太末虫是指很小很小的细菌、病菌、病毒等,它什么地方都附着,唯独不能附着于火焰。我们的心意识,来来去去的念头如影随身,但它却不能附着于般若之上。般若如大火一样,不留也不载。同时离它远了不行,离它近了也不行。为什么呢?近了,你就把般若当成了文字,而实相般若并非文字般若。你背离它,远离它行吗?也不行。若把真理比作太阳,人离它近了,就像生活在水星金星上一样,会被灼热的太阳烧死;可离它远了,就像生活在木星火星上一样,零下几十乃至零下一百多度,也无法生存。

  从“背触俱非”我们可以看出中道的意义。这边是有,那边是空,到底是空对吗?还是有对?实际上空不异有,有不异空;空就是有,有也是空。我们要用智慧去领悟“这个”,而不单单是在语言上、在逻辑学上去感受。语言、逻辑上的感触那还停留在书本上,跟自己的智慧没有关系。“背触俱非”,怎么是触?我天天死背一个教条是触吗?我不背教条就是背吗?

  不是这样。这里的意思是说,我们既不能违背它也不能将就它。处在这两难的境地之中,怎么能让自己转身?如何向上一提?这就要用禅宗的方法去参了。

  3、切莫冤枉老佛爷

  “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真如永远是真如。大家都知道《宝镜三昧》是曹洞宗的宝典,是洞山的师父云岩传给洞山的。云岩有位师兄叫道吾和尚,还有一位同门叔伯师兄叫夹山善会。夹山善会参船子和尚的公案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去参船子和尚呢?

  夹山善会原本在南京京口一个庙里当方丈,每天还给几百号人讲经。一天,有人问:“如何是法身?”他说:“法身无相。”那人又问:“如何是法眼?”他说:“法眼无瑕。”回答得对不对呢?很正确。如果佛学院的老师来打分,肯定是一百分。但他身后有个老比丘笑了,这个老比丘是谁呢?就是洞山禅师的师伯道吾和尚。夹山很谦虚,他走下讲法台,问:“师父为什么笑我?是不是我什么地方讲得不对?”道吾和尚说:“你讲的不但没错,而且很正确,因为按照经教义理来讲的确是法身无相,法眼无暇。但你没有师父啊,你没有开眼啊。”没有师父?没有开眼?夹山于是又很谦虚地问:“那你可以当我的师父吗?我拜你为师。”道吾和尚说:“我不是你的师父。”夹山继续问:“那谁是我的师父呢?”道吾和尚说:“华亭有一条河,河边上有个船子和尚,他是你的师父,你去找他,他肯定跟你说”。

  后面的公案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往下讲了。依这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但形文彩,即属染污”的意思。唐朝就有这样的说法,“依经解义,三世佛冤”啊!我们拿着经书,在这讲经说法,实在是冤枉老佛爷了。老佛爷不是这样说法啊!

  但是,另一方面又有“离经一字,如同魔说”的说法。你依照经讲,错!你不依照经讲,也错!怎么办呢?那就得你自己开眼了。禅宗就是要你在这样的麻烦之中,在夹板之中破参开眼。不然的话,就会像那些稍微有点文化的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教授等等一样,特别是那些搞佛教研究的教授们,谁敢称他们是菩萨?他们也不敢称自己是菩萨。他们称自己是研究佛教的知识分子,连佛教徒都不敢说。他们不是佛教徒,他们说自己是研究佛教的,研究佛法的,研究佛学的,是佛教学者。你问这些佛教学者请教佛经里面的意思,他也许什么都知道,但同时他又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但形文彩,即属染污”。他们用知识来说,真如能说得清楚吗?用他们的方法来说佛性,能知道佛性是什么味吗?他能把一个梨子说得天花乱坠了,但谁也不明白这个梨子是什么味。要知道梨子是什么味吗?你自己咬一口,不就知道了吗?如果想知道禅宗是什么味,那你就得用心去参。有一天,参透了,破参了,那你就知道老佛爷的话、祖师们的话还真是这么回事,不再隔行如隔山了。

  禅宗讲“不立文字”,并不是说我们不要文字,而是不要执著文字,要看文字背后的东西。这背后的东西在什么地方?在我们的心里,心才是我们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不把自己的心结合起来,我们经常说唯识学,六根、六尘,十八界、五位百法,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佛教的术语来讲,讲个十年八年你也不会知道那个“五位百法”里边讲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结合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把自己的五位好好的琢磨琢磨,把自己的八识好好的琢磨琢磨,就会品味到其中的滋味。

  这样就不是在看词典、看法相了,那是在看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所以“但形文彩,即属染污”,我们一定要在这个事情上回光返照,要善于回机,不然的话呢,障碍太多,反而不知道佛法是怎么回事了。

  4、镜子里的那个人是你吗

  接下来是“夜半正明,天晓不露”,这里又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昨天我们谈到什么叫做夜半,什么叫天晓。我们六识之光——分别思维打开的时候,天就亮了,我把注意力放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清楚明白了。一个能知打开了,那个所知的内容就清楚了,这个就是天晓。我们六识之光——分别思维关闭的时候,这就是夜半。

  什么叫做“夜半正明”呢?就是能知处于关闭状态,没去料理那个所知的东西。那个所知与能知全都放在一边,如同晚上睡着了一样,这时候就是如如不动。如如不动这一句话非常的经典,大家在禅堂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用功琢磨琢磨。“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当我们把分别心放下,一念不生的时候,就是真如光芒万丈,三千大千世界无不照了。当你的分别之念一来的时候,你的那个真如可怜啊,在哪里?哪里都找不到,这就叫“天晓不露”。

  记得在柏林寺的时候,有人问《楞严经》里边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句话怎么理解?我说,你有照片没有啊?他说有啊。我又说你照过镜子没有啊?他说冯老师你就别开玩笑了,我都活了二十几年了,怎么会没照过镜子。我说,你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边的那个是你吗?他说当然是我。我就问,你是不是镜子里边的那个呢?他一下子就不说话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照片,照片里边的那个肯定是我,但我肯定不是那个照片。“见见之时”嘛,一个能见和一个所见,能见不等于所见,所见也不等于能见。“见见之时”是能见和所见相触,能见被所见吞没,这个所见并非是能见,犹如照片不等于照相机一样。不论照相机照了多少像,但相机永远是相机,照片永远是照片。相机是母,照片是子,照片这个“子”永远不可能取代相机而成为“母”。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就是这么说,你就这么感觉。你要是用语言说,你能说的清楚吗?是真的说不清楚。再说明确一点,当“见”要想见到自己(见)时,所见到的只能是“见”的相似内容,绝非“见”——真如本身。

  5、丝丝入扣的缘起法

  “为物作则,用拔诸苦”,什么叫“为物作则”?我们的真如就是为物作则,宝镜就是为物作则。为什么呢?《道德经》里边就讲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的真如怎么能为物作则呢?这就是缘起性空。用唯识学的道理就是“三能变缘起”之理。初能变,二能变,三能变,就是这个缘起之理。古代也好,现代也好,我们的一切一切都离不开缘起,都是在一定的因果范围之内,因缘起而形成的种种定律、种种规则。为物作则,就是缘起性空。

  “为物作则”用在解脱道,就是“用拔诸苦”。大家都知道,世间是在缘起之中,地狱是在缘起之中,六道轮回也是在缘起之中。就看你走的是什么道,遇到的是什么因缘。如果遇见好的因缘,比如遇到一个大活佛,他汉语也好,什么都好,如果给我传法灌顶的话我也欢喜,因为因缘现成。但是我此时在云门寺,有人让我去西藏那边,我肯定是不愿意去,为什么呢?因为“方便即究竟”,这也是密教里边的说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缘现成嘛。我在云门寺,一切学法因缘现成具足,反而是到西藏的因缘并不具备,我能去吗?肯定不去。我到那里就得先筹备种种因缘,多麻烦。所以“为物作则,用拔诸苦”,一定要贴近我们的现实,贴近我们的因缘。

  学唯识的都知道阿赖耶识这个概念,但未必都知道它说的是什么。阿赖耶识是我们一个绝对的体,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具足一切种子。但这个一切种子并不是当下就可以展现它的全貌,而是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中来慢慢的表现。某一个种子在一定的因缘下成熟而有所表现,而有的则沉默于过去,有的则隐藏于未来。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在现在因缘中成熟的那些种子。所以阿赖耶识有一个别名叫“异熟识”。

  比如,有的人小时候喜欢文,大了喜欢武,有的喜欢数学,有的喜欢外语,有的喜欢画画,等等。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种子,会因时节因缘的成熟而显现。当你善的种子成熟的时候你的福报很大,当业障种子现形的时候你就惨了。在性格上、在福报上、在命运上都是“异熟识”在起作用。这个作用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起作用,这个方便也即是究竟。我们这个“五蕴庙”就是我们自己的道场,就是我们异熟识的现在状态。种子现形的时候,正好也是我们在这个地方用功的时候啊!离开了这个,一切都是妄想。

  所以我们讲的这个,在唯识学上是有依据的。为什么我坐在这里讲课啊?就是因为我们有老和尚、大和尚、教务长、当家师和各位法师,我们这些因缘是现成的。比如让我去法门寺,法门寺我就一直没有去过,学诚法师跟我同名,但是我一直没有去,因为我不认识,因缘不成熟。要是到那边挂个单,可能就马上把我赶出去,那里不接待居士住。对不对?没有这个因缘嘛。如果你到其它的地方去,还是要讲究因缘。没有因缘是不行的,而在这里的因缘是现成的。

  所以说我们要去什么地方去做什么事,首先要看有没有这个因缘。没有这个因缘,一切都是妄想。我还要去出很多力,去找很多的投资,去找很多很多朋友帮忙,哎呀,我一看可真麻烦,算了,不如这里一切都是现成的。

  所以“为物作则,用拔诸苦”,看起来这八字个挺简单,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佛教的经教里,放在修行里来看,它的确丝丝入扣。

返回目录

---------------------------------------------------------------------------------------------------------

更多冯学成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