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一代药僧 印法老和尚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2日
来源:   作者:释相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更多近现代百年高僧事迹

一代药僧 印法老和尚

 

   世间僧宝上印下法老和尚于农历2010年11月22日,在河南省辉县普救寺圆寂,老和尚功德昭著,年逾期颐,终年108岁。

  师父生于1903 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岛乡,黄道南村人,童真出家,慈悲随缘,心胸宽广,大智度人。师父10岁就给地主打工,18岁下矿挖煤,21岁在桐柏县曾家湾,太山小庙落发为僧,法号释印法;师从海让法师。兼任河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商丘地区佛教协会副会长,民权县佛教协会会长。1987年84岁高龄时河南省佛教协会(当时佛协秘书长能先法师)委派到民权县白云禅寺任第43世方丈。印法和尚到白云寺主持寺务。印法法师到此后,不顾当时八十余岁的高龄,四处奔波,历尽寒暑,募化筹资,各殿堂得到了修葺。整修后的寺院异彩纷呈,闪闪夺目,使古色古香的千年古刹披上了时代的新装。他以常住为本,以僧为宝,以教化为重,以慈悲为怀,时时处处表现出佛教所宣扬的无我、利他、无常的观念,倡导宗教道德、宗教情操和宗教感情。他数十年如一日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嵌崎磊落、衾影无惭。他对中医、针灸有颇深造谐,曾义务救治了众多慕名而来的疑难病患者。据悉,他曾在抗战时期救过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为世人示现了吾佛济世度人的无上菩提精神。   纵观印法长老的一生,爱国爱教、悲智双运、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着力倡导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知足者富、知空者慧、自觉者悟的修行观。他老人家的教言理当作为全寺僧人的自豪和骄傲。

  印法长老的应世缘毕,无疑是白云寺僧众的一大损失,我们应以老法师为学习的楷模,爱国、爱教、爱众生,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成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振兴佛教而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步入佛门后,多处拜学佛学戒律经典。

  师父海内外弟子众多,不算俗家弟子,河南就有壹万多,全国乃至国外的根本无法统计,一生为弘法利生鞠躬尽瘁,众生和谐奉献终生。“十家就有九家贫,吃糠咽菜,生活苦得没法说,你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啊!”忆起新中国成立前的生活,师父就会告诫我们。

  长寿度人、胆识树人、众生万物皆佛性,乐善好施慈悲行!

  心胸宽广,乐善好施,晚睡早起,天天素食,常动禅静,得失莫记,一直陪伴师父走向今天的功德圆满。师父喜欢武术,精通中医,20多岁时山中采药,老虎常像乖猫一样,在山洞里看他。有年除夕下大雪,山中迷路,老虎竟在前面引路,带他下山,成为传奇经典。

  作为弟子,不但佩服师父的修行,更佩服他的胆识:抗战时期,师父智救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当时李先念率领部分新四军在桐柏双河镇,被日军围困将近两个小时,师父乔装化缘,将李先念带出了双河镇。师父当时为共产党的秘密地下党员,但建国后他从不对外提起,虽然国家曾多次要求为其树起功名,总被他淡然置之。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即为僧宝,弘法众生;再苦再难,国家为重。师父一生简朴好善,只懂施舍于众生,不愿索取于他人,师父为众信弟子留下超然智慧,垂范后世。

  师父平生爱国爱民,祈福和平统一。国家老一辈领导人很多都是他的朋友,但师父出家即为僧,只净心念佛。天天为国为众生祈福,不愿给国家添一点点麻烦。

  2008年师父应邀参加,中国佛协在北京组织的一次重大佛事活动期间,到北京301医院接受了一次身体全方位的检查,结果发现,师父身体内脏的健康度与五十几岁的人相同,09年解放军153医院结论依然如是。这是真的!更是用现代科技根本无法解释的奇迹。

  师父自95年以来,心脏多次出现问题,并一直受到弟子信众及各级领导的关爱,但他总是在最危险时,坦然离开医院,用自己的佛陀智慧,化险为夷,为现代医学留下一次次难解之谜。

  师父常叮嘱他的弟子:“修行人首先要爱国爱世人,改自己的错,感别人的恩,感恩周围的一切,那都是需要多少福报才修来的缘份。莫与别人发生争执,有事大家在一起商量,对于一个出家人,修行才是主要的,你们一定要专心修佛,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学佛人……”

  行孝要尽早,等到父母需要照顾时,就已经晚了。对社会的爱心援助,也必须从现在开始,不要等到临终时来个裸捐,那是愚痴,那是还有妄想,那会错过很多缘份,那时财富可能成了凶财。

  上善若水,大德者必有大智。师父完全知道佛祖的接引,临行前,他不断告诉前来看望的信众弟子:“放心吧,我没有病,现在很好,事情都可放下了,可以休息了”。矗立师父床榻前,如见陀佛正缓缓走来,如闻佛乐正娓娓奏起,“出院吧,该回家了。”

  农历11月21,晚十点,依师父心愿,星夜驰回辉县普救寺,次日凌晨一点,师父在一片诵经声中,安祥往生。随后,罄声清亮,阿弥陀佛圣号此起彼伏,为寂静的夜空施以祥和凝重。

  上午八点,太阳徐徐升起,温暖而又灿烂,月亮像是有些执着,晶莹的挂在上空,不愿离去,这与“阿弥陀佛”的圣号会聚一起,共同演绎着完美的日月同辉!

  让我们顶礼吧,为师父往生西去助行!

  师父,您永远是我们的智慧导向!我们永记您的教诲:佛不是迷信,是佛陀的教育,更是孝为先的慈爱、包容、自信与奉献,佛陀智慧能够使我们自己从愚昧中走出,科学+佛学,才是自然,更易使我们学会放下清净、忘我破执?

  其实万物都避不开慈圣,法度没有区域或条件限制。是心是佛佛就是即将觉悟的自己。我们被师父上印下法老和尚激励并深深感动着。

  入龕

  打开安放老和尚身体的木龕子时,左侧飞入一团白光,后来变成了一朵淡蓝色的莲花,还带有底座,悠悠地飘着,飞到了老和尚的头顶,并一直在盘旋,足足有三、四分钟的时间,非常清晰。

  2日上午火化老和尚肉体时,还出现了其它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在这里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了。荼毗后共得五色舍利100多颗

  瑞相大家仔细看会发现云烟中站有一尊白衣观音,

  当时大家都 看到了,纷纷举起相机拍照。

  慈悲念佛:

  开示慈悲念佛的是末学的剃度恩师,时年一百零二岁的中原高僧上印下法老和尚,他一生充满奇异经历,可能是大陆目前绝无仅有的解放后包括文革十年浩劫期间也未曾还俗的老僧。末学不知过去生中怎样修来如此福报能意外成为他老人家的收为关门弟子。本来是咱们当家师剃度的,可在预剃前一分钟当家师突然改变主意,把眼光投向了坐在一旁的老和尚,他的师父上印下法尊者。当时的情形,老和尚笑而不语,予以应允。

  结果当家师成了司仪,在大殿上,当他宣布恩师登座开示时老和尚缓慢而又稳健地上座。时间不长,只讲了约摸五分钟等。我等原以为饱经沧桑的老僧会有什么奇妙开示,不料他却第一句话就说。

  “作为出家人,要讲慈悲啊……”

  “慈悲是我们出家人的本份,念佛求生是最终归宿……”如此平淡的话,人人都会讲,而今出自一位阅尽世出世间种种幻化景象的老人之口,彼时,彼地,彼机,当下种种契入,实在难以言尽。

  想起了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的记载。当年大师与几位同修进京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辩融老和尚,老僧只教示大家,出家人不要贪图名闻利养……云云。莲池大师当时觉得受益匪浅。辞别老僧后,一行人出来的路上,有一年轻僧人不以为然,言词间流露出什么高僧大德,不过如此而已,谁都会讲,没什么稀罕嘛。莲池大师说,此正好显出高僧之超人之处,既便他不会讲什么,以其一生饱读经教,难道也不会从中寻章摘句,弄一些玄谈神论来搪塞我等吗?他给咱讲的是真实受用啊!

更多近现代百年高僧事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