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4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提到唐代对外交通,尤其是讲到唐朝与天竺诸国的交往,就不能不提到家喻户晓的唐玄奘与根据他西行求法经历整理的《大唐西域记》。

  玄奘从长安西出,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度莫贺延碛大沙漠,历九死一生抵伊吾(今新疆哈密县)。自伊吾向西南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经屈支(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北越天山,沿伊塞克湖西行,到达西突厥可汗的驻跸地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之托克马克附近),复在西突厥的护送下,穿过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粟特诸国,经由铁门关,进入吐火罗国故地。自此向南,越大雪山(兴都库什山),入北天竺。从贞观二年(628年)至十七年(643年),16年间遍历五天竺诸国,访求名僧、研习佛典,在贞观十七年(644年)岁尾,经葱岭东返瞿萨旦那国(即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县),遣高昌俗人马玄智随丝绸之路商队上表朝廷,向唐玄宗告知自己归来的消息。在沿途各地方政府的迎送下,于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时年46岁。

  唐玄奘在印度游学多年,获致了极高的声誉。贞观十四五年间(641-642年),戒日王在曲女城(今印度卡瑙季)举行规模盛大的法会,特别以玄奘为论主,召集五天竺各国不同宗教、不同学派的学者齐来预会。“时四方翕集,乃有万数,能议论者数千人,各擅雄辩,咸称克敌”[79],经过18天的辩论,唐玄奘取得了胜利。“诸众欢喜,为法师竞立美名,大乘众号曰‘摩诃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众号曰‘木叉婆提婆’(此云‘解脱天’)。”归国后,玄奘带回了佛教经、律、论各类经典657部,如来肉舍利150粒,金、银、檀佛像7躯,受到了唐朝官民、僧俗人众的热烈欢迎,彦��称叹“遗法东流,未有若斯之盛”。

  玄奘还殚精竭虑,主持了佛经翻译工作。据统计,从隋初(581年)至唐贞元五年(789年),总计208年之间,内地总共翻译佛经492部,2743卷,而从贞观十九年(645年)至龙朔三年(663年)短短19年间,仅经玄奘翻译的佛经就有75部,1331卷。玄奘翻译的佛教经典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在质量上也超迈前古,“在中国翻译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大唐西域记》集中体现了玄奘对唐代对外交通的重大贡献。《大唐西域记》12卷,是在玄奘返回长安后,遵照唐太宗的旨意修撰的,由玄奘口述,辩机笔录而成。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初,玄奘往洛阳谒见唐玄宗,奉敕撰《西域记》,次年七月,就在翻译五部经论的同时,完成了《大唐西域记》的撰写工作。如此急迫,或与唐太宗定于贞观二十一年(648年)末发起对西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急于了解西域情况有关。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在取经途中亲历和听说的138个西域国家或城邦的情况,范围包括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乌兹别克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或地区,详细记录了各地地理、交通、气候、物产、民族、语言、历史、宗教、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对了解和研究古代中亚、南亚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重建印度古代历史的最重要的资料,不仅众多印度古代社会、历史的著作主要依据《大唐西域记》保留的资料写成,甚至印度著名的那烂陀寺遗址,也是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的线索发掘和复原的。在当今印度,玄奘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玄奘本人也久已成为中印友好的化身。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