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单提向上举扬净土——中峰大师之禅净合一思想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8日
来源:   作者:林克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单提向上举扬净土——中峰大师之禅净合一思想

 

  提要 本文在介绍中峰国师行略后,着重于中峰对力救时弊、扫除禅病、融会诸宗、单提向上、举扬净土等方面的叙述,以扬大师之煌煌伟绩。大师倡导的“禅净互资”,成为后世修学之清流,影响深远。

  时称江南古佛的中峰大师,至元二十三年(1286)入天目山师子院,师事高峰原妙大师。始诵《金刚经》开解,参究十年彻悟,得慧辩无碍,举动朝野,后仁宗、英宗闻名,两赐金襕袈裟,又赐佛慈圆照广慧禅师之号。法席之盛,当时无出其右。至治三年(1323)八月,安坐而寂。寂后谥普应国师。师主单提向上,时复举扬净土,于后世深有影响。

  中峰禅师行状

  中峰明本(1263—1323)禅师,俗姓孙,钱塘人,俗姓孙。师“才离襁褓,便跏趺坐;能言,便喜歌赞梵呗,凡嬉戏必为佛事。”年15决志出家。礼佛燃臂,誓持五戒。日课《法华》、《圆觉》、《金刚》诸经。夜常行不卧。至元丙戌(1286)参天目高峰妙公,次年从公剃染于师子院,时年二十有五,又次年受具足戒。白昼工役,夜晚参禅,胁不沾席,励精勤苦,咨决无怠,大彻法原。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冬,高峰将迁化前,嘱师主大觉正等禅寺,师辞而不受。

  高峰示寂后,师登皖山、游庐阜至金陵。大德元年(1297)结庵庐州弁山,学者辐辏,师拒之而来者愈众。四年结庵于平江雁荡,来归者日众,遂成法席。师于九年(1305)还天目山,庐高峰塔下。次年冬,出主师子院,学者称中峰和尚。至大元年(1308),东宫仁宗赐师号为法慧禅师,寻谢院事。二年,乞食勾吴,船居仪真、吴江,旋拟游少林至汳(今开封商丘间),隐名僦城隅土屋以居,僧俗往瞻甚众,人称“江南古佛”。皇庆元年(1312),师结庵庐州六安山,诸达官多欲延主浙中诸名山,师固辞不就。延佑五年(1318)应请还山。仁宗欲诏聘之,师不出。特制金纹伽梨衣赐之。敕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改师子院为“大师子正宗禅寺”。至治二年(1322)十月,英宗皇帝特旨降香,并赐金裥袈裟。三年,止天目东岗,八月十三日手书别诸外护法属。次日晨起书偈云:“我有一句,吩咐大众。更问如何,本无可据。”置笔,安坐而逝,世寿6l岁。其日白虹贯于山巅。露龛三日,貌如生。大师一生既单提向上,又复举扬净土,为世所重。天历二年(1329),加谥“智觉禅师”,塔号“法云”。元统二年(1334),追谥“普应国师”,敕赐《广录》30卷入于《大藏》,另有《杂录》3卷,后收于《卐续藏》中。大师著作有《信心铭辟义解》、《楞严征心辨见或门》、《金刚般若略义》、《别传觉心》、《幻住家训》、《山房夜话》、《东语西话》、《东语西话续集》、《语录》、《别录》等皆收于《天目中峰和尚广录》中;另有《天目中峰广慧禅师语》、《劝念阿弥陀佛》、《怀净土》、《天目中峰和尚普应国师法语》、《天目中峰和尚怀净土诗》、《拟寒山诗》及其他诗文,均收于《天目明本禅师杂录》内。大师门下有天如惟则,提倡禅净合一。

  真参实究 单提向上

  自达摩西来,我国之禅宗不立文字,只以心传心。然至两宋,则多变为以公案诠释为助道因缘的“文字禅”。因此,只尚言通,不求证悟的流弊由是而生。因而,圆悟克勤之弟子大慧宗杲,转而提倡“参话头”,可谓济世度人之良策。然因渐入末法,人心浇漓,不重实修,至元代则有:以觉识依通为悟明、以穿凿机缘为参学、以险怪奇语为提唱、以交结贵达夤缘据位为出世方便,更有破坏律仪以为解脱者……。中峰大师见当时“禅者”毛病百出,认为弊病不除,正法不显,乃狠下针砭之心。

  大师给禅以正名:“禅何物也?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也?即吾禅之体也。达摩西来,只说直指人心,初无所谓禅,盖于直指之下,有所悟入,于既悟之间,主宾问答,得牛还马,遂目之为禅。然禅非学问而能也,非偶尔而会也,乃于自心悟处,凡语默动静不期禅而禅矣。其不期禅而禅,正当禅时,则知自心不待显而显矣。是知禅不离心,心不离禅,惟禅与心,异名同体。”大师认为参禅只能是在心地上做功夫,如不真实用工,则说药难以疗病,画饼不能充饥。因此,大师认为生死之根本,是无始以来迷失自心,若能转此,则“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系不受形质,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但要转此心亦非易事,如自不肯转,则释迦文佛、达摩祖师现身于前,亦救你不得。于是大师说:“此事苟非当人自肯休、自肯歇、自肯超越、自肯照了,则自性卢舍那万劫不能归家稳坐。”如能自了,则佛祖又何须兴慈运悲,曲施方便一至于此呢?因此,大师又认为“轮回若有自了之理,岂劳诸佛复转法轮?以无自了故,必依信而力行,力行而后到,斯法轮之不容不转也”。大师认为:“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第一要信自己方寸心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诸佛不欠一毫发;第二要信从无量劫来与声色爱憎、染习流注,结成一种生死无常,于四大身中念念迁流,新新不住;第三要信古人垂慈留下一言半句,如倚天长剑,等闲拶透端的会断人命根;第四要信日用工夫但恐不做,做之不已,念念精专,决有透脱之期;第五要信生死无常不是小事,若不奋决定志以期独脱,其三途苦趣曾无自免之方也。”有此正信,兼备肯了生死大事之正志,死尽偷心,把生死大事横于胸中、塞于意下,做本色道人,直至彻悟方休,定可受用不已。

  中峰大师既反对从文字诠释和考证的角度参究公案,亦不主张抛弃公案,他所用的是宗杲禅师所提倡的看话禅。但大师所强调的并不是死参整个公案,更不是记忆领会、依文解义,而是藉参公案中的答语屏却诸缘、脱去一切知解,向所参话句之所未晓处发起大疑情。大师虽然自年朝至岁暮,惟说看话头做工夫,但他对不同的学人,则教参不同的话头,如柏树子、麻三斤、赵州无等等。在此同时他又强调无论参哪个话头,不能今天参这个,明天参那个,要二十年三十年一参到底。欲求开悟,不但须具信根,还须痛为生死、勇猛精进。大师还指出如果生死心切,真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八个大字随处鞭逼,则自然话头绵密,昏散不现,顿悟有期。为防止行者之偏,大师更指出参话头仅是破除生死牢关的一种方便,“决不可执坐为工夫。”若执坐执静妄认四大身中轻安寂静境界,久则成病。大师又指明如参话头做工夫中,很可能出现种种境界,此时“但不生心随逐,久则自解。你若瞥生一念乐着之情,从此堕入魔境,自谓发明,却成狂乱”,难脱生死。大师还特别警示学人,应以古德“戒为基址,道为屋庐,二者若无,一身安寄”之教,慎守于戒。

  大师参禅惟求实悟,并经常开示学者说:“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做一件大事;第三舍积劫以来所习所重不下。又不具久远不退转身心。毕竟病在于何?其实不识生死根本故也。”这段开示,对我们今天的学佛者来说,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融会诸宗禅净结合

  因为佛传八万四千法门,法法融通,门门互摄,目的是彻了生死,故禅门硕德中峰大师,毫无门户之见。他认为佛所以“说戒定慧三学,示空假中三观,现法报化三身,论法身、般若、解脱三德”,说小说大,立显密顿渐之方便,无一不是为了根器千差万别的众生。例如禅与教看起来非同途,但实非异辙,“我佛祖之道,觅同相尚不可得,而何异之可见耶?”教中有“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之说。“总持无文字,则达摩契之而直指也;文字显总持,则诸宗即之而引导也。”虽达摩之禅称别传,“就理言之,但知禅为诸宗之别传,而不知诸宗亦禅之别传也。”无论禅教律密净,均在于洞彻如来之本心,滞于文字并非教,执于非文字亦非禅。大师认为各宗虽有顿惭偏圆之别,而皆共传一佛之旨,有如春夏秋冬而共成一岁而不可缺。大师说:“非一岁无以终万化之功,非一心无以收万法之迹。然而,春夏秋冬之令虽别,其所不别者,同一岁也。顿惭偏圆之理虽别,其所不别者,同一心也。且岁不知有春夏秋冬,而四序成其岁;心不知有顿渐偏圆,而四教彰其心。如是,则知即别而同,即同而别也。即别而同,四不离一;即同而别,一不离四。惟同,则不能彻其化迹;惟别,则不能会其本源。于是,同别之旨,不容不两立;本迹之门,不容不双收也”。“会而归之,密宗乃宣一佛大悲拔济之心也,教宗乃阐一佛大智开示之心也,律宗乃持一佛大行庄严之心也,禅宗乃传一佛大觉圆满之心也,犹四序之不可混”。

  中峰大师对于禅净两法门,更有精辟的论述。

  大师主张禅净一致,认为两家同以“洞见本性”,而达到“了生死”之目的,故在《示吴居士》之信中说得很清楚:“禅即净土之禅,净土乃禅之净土。昔永明和尚离净土与禅为四料简,学者不识建立之旨,反相矛盾,谓禅自禅,净土自净土也。殊不知参禅为了生死,而念佛亦要了生死。原夫生死无根,由迷本性而生焉。若洞见本性,则生死不待荡而遣矣。生死既遣,则禅云乎哉?净土云乎哉?”接着大师说今禅净相悖之因:“昔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心得无生忍,观世音大士从闻思修三慧取证圆通。今之禅乎净土乎皆二大士之遗意也。二大士常侍安养导师左右,未尝少悖,今二宗之学者,何所见而悖之耶?予反复求之,遂得其悖之之源,试略言之,盖二宗之学者不本乎生死大事耳。以不痛心予生死,禅则耕空言以白高,净土则常作为而自足,由是是非倒见杂然前陈。若非古佛愿行冥符,则二宗或几乎息矣”。上面已讲到大师很重视宗杲禅师的看话禅,他不仅毕生弘传和扞卫,而且还把看话禅引入净土法门,在同一封信中说到:“居士久来亲净土之学,复慕少林直指之道,直以父母未生前那个是我本来面目话,置之念佛心中,念念不得放舍,孜孜不可弃离。工夫纯熟,识见愈精明,道力益坚密。一旦于忘能所、绝气息处豁然顿悟,始信予言之不尔欺矣。脱或于未悟之顷,妄执予言为己见,不惟坐在窠臼中,则亦去道愈远矣。诫之,诫之。”此段话中“父母未生前那个是我本来面目”是话头,“念佛心”属净土,把话头置于念佛心中,念念不忘,产生疑情,一旦豁然开悟,忘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心中一片空灵。此即禅净一如,也就是“禅即净土,净土即禅”。

  禅净相即 举扬净土

  中峰大师尝言:“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师有《怀净土诗》一百零八首,大行于世,首首皆明“禅净相即,举扬净土”之理。今举数首:

  “成住坏空真净土,见闻知觉古弥陀。

  但于当处忘生灭,父子相牵出爱河。”

  “藕池无日不花开,四色光明映宝台。

  金臂遥伸垂念切,众生何事不思来。”

  “十万余程不隔尘,休将迷悟自疏亲。

  刹那念尽恒沙佛,共是莲花国里人。”

  “要将秽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仔细思量无别术,只消一个念心坚。”

  “佛教白衣持五戒,律云五戒未全修。

  那知六字真经里,八万威仪一句收。”

  “禅外不曾谈净土,须知净土外无禅,

  两重公案都拈却,熊耳峰开五叶莲。”

  “弥陀西住祖西来,念佛参禅共体裁。

  积劫疑团如打破,心花同是一般开。”

  “一串数珠乌律律,百千诸佛影团团。

  循环净念常相继,放去拈来总一般。”

  大师又有《劝念阿弥陀佛偈》,其中有: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诸佛,证此心佛”。

  “捷径法门唯有念佛,一代宗师个个念佛,

  古今名贤人人念佛,我今有缘得遇念佛”。

  大师所开示念佛之理,至切至要,浅显明白。如师云:“古者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此珠之入水,自寸而尺。此水随珠下处,变浊为清,以至于底。当杂念纷乱之顷,能移一念,观想慈容,而称念之,才念一声,即一念之间,散乱远离,随念寂静。且一声之念既尔,移念入第二声中。譬如清珠之入水二寸也。自最初一念清净,至第二念亦清净。乃至第三念、第四五、至于十百千万亿念,念念清净,念念寂灭,念念解脱。如教中所谓,净念相继者也。”

  大师尝作《报恩院记》,亦将禅净相即之理说得很清楚:“秉一心为禅,照万法为观。其为心也,圆湛虚寂,涉入无碍。不可以相求,不可言诣。舒之则万法即之而彰,卷之则万法依之而泯。凡夫迷昧,引起轮回,苦乐升沉,莫之能释。是故非禅那不足以契诸佛心,非妙观不足以破众生惑。《圆觉》以三观互推为二十五轮,《无量寿》以一佛分观于十六处,始则端坐静室,注想一方。存注不休,与想俱泯。所以一轮见谛,妙观澄明。一处功成,诸佛圆具。如当台镜,如帝网珠。万象显而无所照之功,千光聚而绝能收之迹。如是观者,即见清净愿王,白毫亘天,绀目澄海,巍巍光明,殊特相好。遍界光明,化为香台宝树,楼殿池沼,诸庄严具。是时三昧行人,即闻即见,即觉即知,一语一默,一动一静,皆与无作清净妙观,吻然混合者矣。然后即斯妙观,于一切时,散作无边庄严佛事。以之报国恩,则圣祚保无疆之永。以之报亲恩,则劬劳超有漏之缠。乃至过现未来,一切怨亲,同时解脱。其为报也,岂有量哉?”

  大师自行化他,劝人往生西方,既生西后,回人娑婆广度众生。师尝率诸同事,岁遇佛诞,及三元日,于观世音菩萨像前发“四十八愿”,其一愿云:“从我今生,尽未来际,临命终时,无诸疾苦。正念现前,心不颠倒,生极乐国,见佛闻法,即悟无生。更往兜率内院,瞻拜慈氏。然后退位,出生娑婆,广度群迷,同登彼岸。”

  大师于净土念佛之行持,亦甚重视,并撰《三时系念》以提倡。三时,一指早晨、日中、日没之时;一指诠一切有、诠一切空、诠一切中三时。然后世皆将三时连成一块,在日没前后一气做完。系念,指身、口、意三者观《阿弥陀经》,而系念往生弥陀净土。现流传的国师所着三时系念之书有二:一为《三时系念仪范》,用于结合自修;一为《三时系念佛事》,用于作法度亡。此二者皆由诵经、持名、讲演、行道、忏悔、发愿、唱赞等7部分组成,且每一时佛事亦包含此7个项目。第1时诵《大阿弥陀经》上卷,开示行者(包括生、亡两者),极乐世界无有众苦,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众生所以受苦无尽,乃从贪欲而起,而贪欲更从忘却自性、异念纷驰而来。欲离苦得乐,往生净土,须信、愿、行三者具足。故行者宜具深信、发切愿,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第1时佛事与第2时之间,行斋佛仪式。第2时诵《大阿弥陀经》下卷,开示行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开显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虽法性湛然如是,然无生而生,业果俨然,于是众生循环诸趣,流转四生,故行者须发露忏悔,洗除业垢,增长善根,舍此报缘,往生净土。第2时与第3时之间,修《弥陀忏仪》。第3时诵《观无量寿佛经》,开示行者,“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功德。一句阿弥陀佛名号能坐断六根,灭除八万亿劫生死众苦。犹如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故行者但须举起佛号,一降直下,如太阿剑横按当轩,斩尽无明烦乱,直证到一心不乱、能所两忘为止。如此三时系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行愿既深,功无虚弃,必能托质莲胎,永离业海,直证阿鞞跋致(不退转),圆满无上菩提。此文冥阳两利,故一直盛行。《三时系念仪范》,多单行本,还收于《净土宗大典》第7册,书末附有《劝人念佛》与《念佛正因说》等文。

返回目录

----------------------------------------------------------------------------------------------------------

更多林克智居士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