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华严宗>>正文内容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四、敞开胸怀面对现实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2日
来源:   作者:海云继梦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四、敞开胸怀面对现实

  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广能深,非空非有,不生不灭,求之不得,弃之不离。这段写得非常完整,我们在读诵研究的时候,会艰现它都是用对立法来穷尽我闪的思想,因为在我们的相思领域里容易产生偏差,这是可以用语言模式来做弥补的。当然语言模式本身还有缺点,没法子很明白地表达这段话的真实相。

  而这真实相要如何去体会?我们一定要用全部的生命,整体的去感受,从这个地方我闪了解,佛法本身是要训练我们的生命,活出健康、活出本来面目。

  今天我们在社会上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科技的发展,及种种意识状态的形成,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渐偏离原来的面目,甚至于变面机械式的反应,对于什么事情只是做那种基本反应而已。所以有人骂你。你的反应就是骂他;有人打你,你的反应也是打他。有的人并不是这种思想模式,人家骂你忍下来,人家打你也忍下来,这也是一种反应模式。

  但是你从来不会看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做正确的反应。你看到反击的人,那是不够有修养的,而自己是一个有修养的人,我不做反击而忍了下来。这样子忍受以后,我们会发现所谓社会人比较能够接纳与忍受,他的心理多少有些受扭曲了,也因此看到什么事情很容易做结论。

  这种社会意识状态对我们有很大的伤害,但我们却不知道,不但不知道,反而还乐意接受这些以伤害为前提的想法在过日子。而佛法告诉我们要恢复本来面目,使原来对我们的伤害赶快过去,让我们过一个很正常很健全的人的生活,这一点才是佛法教育与训练的目标。

  若是每个人都很健全,就不会有侵犯别人、攻击别人的情况,这个社会就恢复它本来的现象,一切自然复归于宁静。这时代我们一再的发展自我意识,所以纷纷扰扰,物质文明能建立,但是心灵很空虚。为了弥补空虚,我们又去创立外面的事业作为寄托。所以当一个有福报的人外面事业愈多时,他的内心就愈空虚,各种千奇百怪的生活形态就出来了。我们必须在这里彻底的了解,然后才能走出自己应该走的路。假如没有认识这一点,那就不知道要从佛法里学什么?也因此在这里我们才要讲“心要法门”。

  心要法门若用现代话来讲,应该是“观念法门”,它从观念上把你改过来,这个心就是观念。心到底有没有?用观念代换看看,观念到底有没有呢?它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心的意义与观念有点类似,各位对于“心就是观念”或“心等于观念”的这个观念,不要以旧有的观念来定义。

  这里我们只是借用观念的词汇和它的某一部分观念,来作为我们这个地方所要表达的观念。这里的观念可能会比原来观念两字的定义更广,所以可以看到观念能包太虚。但是这个观念又和心意识的意识有点相似,因此我们要从意识上面下手加以改进,将意识改为一真(一真法界)。由于这观念本身定义非常的广,而且类别非常多,这个部分在这里我们并不讲唯识,所以不做严格的定义,大家要有这一层认识。

  我们在佛法中借用现代的词汇来讲,都和现代词汇的意义有所不同。上次所讲的部分是总说,“至道本乎其心”,心就是观念,观念本乎无住,观念不能执着在某个地方。若是执着在某处,那个观念就是意识了。

  这里所讲的观念属于意根,比意根来得更广,因为心不等于意根而大于意根,它的范围比意根还大,它是主宰,或者把它叫做概念也无所谓。我们的目的不在名词、名相上,而在于它实质所指的标的有哪些种类、层次?到此三句是总说,是讲“无住心体”的部分。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它的作用。“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广能深,非空非有,不生不灭,求之不得,弃之不离。”这几句是从本体上显现出来的相。它说无住心体,性相寂然。寂是宁静之意,前面所讲包括寂灭、寂寞、寂静,这儿再加寂然,每一个字辞的定义都有点不同,但大致是一样的,重点在“寂”这个字。

  寂寞是以不表达意见来讲的,寂静是本来的那个样子,寂灭是指把意识状态给消灭,寂然是寂的本来面目,每个定义都各有不同,关键就在于“寂”这个字。

  以刚才所谈“心就是观念”来讲,观念可能属于意识,也有可能是属于意根或大于意根,观念本身的定义有种种不同的类别和层次。这个地方讲寂,寂本身也有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寂寞、寂静、寂灭、寂然的相各有不同,这儿所讲的寂就是它的本来面目。

  再来讲性相。性也好,相也好,我们常讲佛法中非性即相,小乘偏向于有,都讲相。大乘始教相宗都属于相,大乘终教就偏向于法性宗都讲性,不管讲性或相,它都是寂静的本来面目。山林、树林是寂,水流、刮风、海啸、火山爆发、千军万马奔腾……也是寂;它不是静态的,也不是动态的分类法,它只是就那种现象来讲。像现在冷气机呼呼叫也是寂,若说应当是没声音才是寂,那个没声音是你的定义,声音本身便是寂,并非一定要安安静静才叫寂。

  它是寂、是静、是寞、是灭,或是这里所讲的然,都是从它的作用上来讲的,所以寂的本身就是一切法的本来面目。像现在上课各位坐在这儿,静静听,不管是打瞌睡或者抓头发,或是伤脑筋……,那都是寂,都是本来的样子。

  若用语言来形容“听不懂”、“伤脑筋”、“津津有味”……,都是形容词,形容那种现象。而现在我们所讲的那种本然面目的现象,你到底能不能感受到?这才是寂。

  不管是性或相,它的本然现象包括了德用——性德的作用,也就是心体的作用。灵知不昧就是作用,它无所不知,它又是怎么显现出来的呢?那心体本身你根本无法了知,现在要让它显现出来让大家知道,这个部分就叫做“作用”。

  所以说性相寂然,包含德用,开始从本体上讲出来,这个作用该摄内外,能广能深。性也好,相也好,这本来的面目,它一发挥作用的时候,能伸能缩,向外非常的广泛,能穷尽一切万法;向内它非常深邃,无幽不造、无微不察,这才叫做该摄内外,能广能深,这是心体发挥作用的时候。

  我们从这地方来看,学佛的过程当中,一般人总是停留在一个错误的观念上,总以为学佛人应该是憨憨的、粗枝大叶的,当人家问:为什么?一句话:我学佛人不知道那些。这情形叫做该摄没有内外,不能广也不能深,傻蛋一个。所以世间法交给佛教徒来做,佛教徒只有败事的份,不会成事。

  一般人学佛就是这样,报纸不看、电视不看,人家一讲到某某案件、某某事,就只一句:我不知道。意思就是自己很清净、很精进,很有成就感,其实是成就了一个大傻瓜,学佛若就是这样子的话,那么笨蛋、白痴来学统统会成就了。

  学佛一定要训练自己对事情的认知,当一个境界来临的时候能不能起作用?或是当境界来临时想也不想,就装作不知道让它过去了。以为自己只是认真地修行就够了,一点也不知世事与人心的险恶,于是所收进来的供养又拼命地被搜出去,佛教道场中有很多这种事相,关键就在于你不用心,我们应该是任何境界来时,都要清清楚楚。

  今天要谈的是在于佛法训练我们面对事情、面对境界的时候,能不能够好好去处置?若不能用心,抱着反正事情一来就以“不会”应万变,于是到最后也就什么都不会了。佛教徒为什么会比别人差一截呢?那也就是你不能广不能深,不能该摄内外。佛法告诉我们要能广能深,该摄内外。为什么面对境界时却又缩头缩尾无法面对?这是因为你不能敞开胸怀去面对现实的社会,然后去接纳它。我们必须先接纳,然后再加以改进。

  如今你是个行者,一个修行人就应该尽全部生命的力量活在当下,活出本来的面目,这才是修行人的本色。而不是动不动就拿既有的意识状态来框住自己。佛教徒的本色是什么?吃素或过午不食?这能了生死或开智慧吗?那么狗一天吃一餐,牛羊都吃草,它们岂不都成佛了?在这里大家要了解到一个真正修行人的本色在哪里?要去掌握住那一点。

  这里告诉我们“心法”是能够“该摄内外,能广能深”的。现在你面对境界是否能广能深?对外你应如何?对内又要怎么办?修行人要完全投入修行没有错,但是处在这个社会里,偶尔也要拨出一点时间从事行政工作,人事、社会这些都是世间法,你要从这个地方深刻地检讨,而不是世间法的事完全都不管也不会,这就是没有活在当下,那就不对了。

  修行人的本色固然是从事于菩提道上,在菩提园内好好耕耘。可是菩提园内也有很多落叶、废土要倒出去,也需要运回一些肥料和花苗,这都是要从园外拿进来,只要离开菩提园即都是世间法,那都是要按世间法处理的。若仍拿菩提园内的处理方式去处理,也就难怪人家会说这些学佛人都是这种傻不愣登的样子,你只懂得菩提园内的事,更何况事实上在菩提园内你都还没有通达。

  有很多人赞美那种人工化、精致式的僵化庭园,其实我们需要欣赏的是自然的、有旺盛生机的,而不是人为造作的;穿过檐下突然有老树枯藤垂下,那时你会有一种蓦然的惊喜,生命力也就在这里冒出来了。对于那种单调、僵化、失去自然的,你能不能去起那个变化?对于来到眼前的任何境界,都要能够掌握得住,要能操控;同样的是我们不能使自己一直僵化下去,僵化以后对处理事情无法应变。

  譬如不同的同修问我相同的问题,我就可能给予不同的答案,各位要在自以为矛盾的当中找出它们的连接点;它其实不是矛盾,若能感受它就对了,这两个是一个而不是两个。

  现在我们对佛法这心性的东西,就有类似缝扣子的这种情况,有些地方须穿过去,有些地方要拉出来,穿进拉出好似同一孔,其实穿进去是左孔,拉出来是右孔,有一个破(穿进去),有一个立(拉出来),同一个扣子有两个洞,而你只看到一个扣子,没有看到两个孔,这就是我们不能深,深不进去啊!

  我们心性的作用,它的频率、脉动就在这里产生,所以心法这东西是非常微细、精致的一种工程,我们叫它“心灵工程学”,原因就在此。

  各位要去塑造这个心灵工程,也绝不会是粗枝大叶的人;每一个觉悟的过来人,他绝对曾在这里下过很深很深的功夫。他花几十年参一个话头,锁定在那个话头的“定”当中,思维几十年下来,你看那有多微细!

  初次见面那先比丘供养弥兰王四句话:“人生最重要的福报就是学佛,人生最大的宝贝就是忠诚,人生最重要的财产就是忠厚……”弥兰王一下子楞住了,就请问老和尚上下?答:“爸爸帮我取名叫那先。”又问:“什么叫那先?”答:“没有东西叫那先,头是那先吗?脚是那先吗?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是那先吗?皆不是!离开这些是那先吗?也不是!”“那么究竟什么叫那先?”

  那先马上反过来请问国王:“什么叫车子?车轮是吗?车箱是吗?木材是吗?”答:“皆不是。”又问:“那么什么叫车子?”弥兰王楞住了。

  同样一件事情,你这样问,我也这样问,反过来把对方僵住了,这里面所表达的是什么?那是思维,那是微细。先前弥兰王曾打找过其他大德辩论过,第一道题目是:“你为什么要出家?”答:“出家可以修很大的福报,不但修今生,甚至修来世。”再问:“在家人可以修吗?”答:“可以。”又问:“这个福报也是今生来世都可以享用?”答:“是。”弥兰王于是说:“既然如此,那么在家修就好了,为什么要离家弃子?”大德愣住了。

  大德被弥兰王封住了,弥兰王又被那先封住了,差别就在你对事情有没有去体验、去升华,或者只是知道而已?有很多人嘴巴会讲,做起事来就是不一样。我们不但要做到之外,还要能够如实地展现出那种圆满和谐的成就。

  佛法就在这里训练我们,于诸境界能够充分地反应。所谓反应有两个部分,反应与不反应都是反应,但是自己要清清楚楚。对于境界我可以不反应,而不是不知道;对于境界我为什么要反应,自己也很清楚。有很多人很会反应,但不知道为什么要反应,所以反应之后就又要忏悔。有些人是不反应,但是不反应之后却又遗憾终身,后悔当初不做反应。这都是我们认知事情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态度和立场。

  所以希望大家在学佛的时候要记住一个前提,就是打开心量先接纳,接纳以后再求证,求证以后该修正就修正,该放弃就放弃,而不是一味地拒绝世间法,也不是很盲目地投入一些无谓的修行。

  非空非有,不生不灭”。这是就相对法而讲的,非空非有叫做双破,不生不灭也叫双破,因为讲空你会因偏差而产生执着;讲非空你会执着于有;讲非有你又会执着于空。是空是有只是让你知道事情的现象,非空非有让你双泯,是空是有是双显。非空非有不是没有空也没有有,是空是有也不是有空有有;非空非有是指空有的对立不存在,是空是有是指对立统一起来,我们讲化对立为统一就是指这个地方。

  非空非有把对立化掉了,不生不灭也把对立化掉了,统一起来就变成是空、是有、是生、是灭。双显的部分一定要建立在双泯以后,双显假如是在双泯以前出现的话,那是世间法。你必须懂得这种语言模式和逻辑结构,假如不能体会这一点,你会很快就带过去了,你的理会因此而不通达,变成两套标准。

  这里还要和各位再谈一下前面所讲的“一佛乘”。一佛乘就是直接达到目标的方法,直接趋向目标(佛果)的修法称一佛乘,也就是不绕圈子。不绕圈子从因地和果地马上直接翻过来,一般常讲的如:转烦恼成菩提,舍识用根,转识成智,火焰化红莲,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这些都属于一佛乘的修法。

  以现代话来讲,分别是凡夫的心,圆融统一是佛的心。我们怎样化对立为统一?化对立为统一就是一佛乘直接把凡夫心转为圣人的境界,也就是说“果地觉,因地心”就是一佛乘的修法。

  既然这里讲果地觉的心,它该摄内外,能广能深,这果地觉的心是非空、非有、不生、不灭,是统一圆融的,它不是对立的。既不是对立的,所以非空非有,所以不生不灭,它是统一的,在这统一的情况之下所展现的境界,就是我们讲的普贤境。

  既是普贤境无不现前,所现前的都是常寂光土的境界、极乐世界的境界、一真法界的境界、普贤的境界,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无有不穷尽了。

  因为法界是无所不包的,既是无所不包,就产生一个结论,在这里面它是总体的,就像我们讲一个城市的人不生不灭,虽然有人死了(灭),但是又有人出生了(生),但就这个城市总体来讲,这个城市是不生不灭的。

  就个体来看好像有生有灭,七年前的你和七年后的你完全是不同的一个人,因为你的细胞全部更新了(脑细胞除外),可是你自己并不知道。一个人是这样,一个社会也是这样,甚至世界也一样,宇宙也一样,就总体来讲都是不生不灭。

  除了物理现象有这些情况以外,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样。前面讲过“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它已经穷尽一切了。既然穷尽了,它还有什么生命?还有什么空、有的东西呢?都已不存在了。我们从这根源上来探讨,所以从根本来学佛叫做“依本起末”。

  另有一种修法叫“摄末归本”,通常佛法概略而分就分此两种,“依本起末”的佛法较活泼,它能抓住核心、根本,但是它的缺点是若没抓到核心的话,那就可能抓到朽木。若从“摄末归本”来修的话,佛法会修得很难过,因为你是从枝末来,必须处处要规范自己。从枝末来的现象就是天天要剪树枝,否则新枝会不断的冒出来,树的形状不易维持。而从本向末只要把堆肥确定好,就任它自然的发展。

  因此你会发现“摄末归本”的修法通常是盆栽,即使不是盆栽,它的调调也差不多。而“从本向末”的通常是大树,你欣赏的是它的气势,而盆栽只是欣赏它的精致。

  “摄末归本”弄到最后往往只有形式存在,内涵不在。那么这个“本”要怎么抓呢?以中国人来讲中国佛法,我们大概有四大宗派——禅、净、律、密,他们彼此有互相交集的地方,也就是四者共同存在的区域(黑色,如图)——佛法的核心,其它横线部分不包括四宗,只有三宗或二宗交集,而白色部分是各自的特色,可能是通外道的外道禅或外道密(通斋公部分)、外道净(天堂),外道律(恶戒比丘部分)。

  现在我们要讲的是黑色部分,此部分禅、净、律、密都有,绝对是佛法的核心。从这核心来讲佛法无论怎样讲都对,绝不会偏离佛法的总体,若由这部分扩散运用出去,四个部分都包括在它里面,这叫依本起末。

  若从外向内进来,你会发现愈近中间重叠愈多,四个重叠的绝对正确,三个重叠大部分对,二重叠小部分对,不重叠不一定对。从末向本也就是摄末归本的时候一定要有很多修正,因为不是佛法的部分你一定要一直除去,除到最后是核心部分,若除不尽就可能通外道了,所以整个核心你在学佛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从根本上来(黑色)。

  此处所讲的“该摄内外,能广能深”,就须具有非空、非有、不生、不灭这个本质,从本向末你才能得到,而这个本就是“求之不得弃之不离”,求也求不到,丢也丢不掉,它是本自具足,现在我们只是忘了或者不会用了。

  修行就是要在这儿很清楚,自己本来有的东西要懂得会用。刚才讲理念的建立,应该要有基本理念,本末之间的关系,大家要试着多画图表,图表虽是世间法,会运用的话概念较易清楚,这也就是修行行法上的部分。

  本自具足的东西学佛人常会有一种追求,我们修行人第一个要怎么学、入。现在的人是一开始修,就看看得几分,一面修一面看,一直在计算成绩。计算成绩必不得结果,绝对不会有成就,因为你并没有完全投入。

  完全投入是一种什么现象呢?它是说我现在开始修行,从这里进行到某一个程度,会走出自己的轨迹A(图略),可是自己并未发觉,到了B点之后才发现途径和原先的不一样,那目标在那里呢?你只有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用功就会成佛,至于佛是什么就是管了,因为你不预设目标;也可能经过你的用功之后,走出另外一条径来,这个途径可能是C。每一个人的图形走法不一样,这个不一样的轨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方程式。

  我们现在用功修行的人就是要找出自己的轨迹,找出自己的心灵方程式。各位要不要升华自己?一个学佛人在学佛过程当中没有原则,因为他并不需要太多原则。做人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圆融,即使是讲圆融和谐,他也不会坚持要圆融、要和谐,那才叫圆融和谐。

  每一个人的轨迹都不同,所以心灵方程式也绝对不同,为什么要每一个人都要寻找自己的心灵方程式,这就是心灵工程学,这东西不是你要不要,也不是有没有的问题,大家都有,你怎么去进行,好让生命充满光辉、芬芳。就在这图上面,走出自己的心灵方程式,找出你的轨迹,芬芳亮丽自会显现出来,这是释迦宝藏,我们藏诸名山无法享受,岂不可惜!希望各位在此能深深去体验。

返回目录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