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郑石岩:禅·生命的微笑 第六章 化尘劳为菩提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3日
来源:   作者:郑石岩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郑石岩:禅·生命的微笑 第六章 化尘劳为菩提

 

  急流垂钓,

  贪铒者著,

  口缝才开,

  性命丧却。

  ——宋·无门和尚

  禅是佛陀所发现的一种清妙生活方式,它的本质就是静虑。静表示自己安定下来,平静下来,心里头没有任何障碍;虑是指自己张开了法眼,能看清自己,看清生活的本质就是生命的实现,是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如如实现,一切具足。

  所谓如如是指自在的生活方式,这就像一个泳者跃入江河一样,很悠游的泅水渡河,没有带走水,也没有执取水。生命从起点到终点,所表现的生命过程就像渡河,它不在于攀缘执著,而在于自由地泅水,一切水中的景物都是过眼云烟,拿得起放得下,就像游泳时一伸一划一样,使自己向前游去,那就如如自由的生活。

  自由的生活表示自己能作得了主,不会成为物欲的奴隶。禅家说,物从属于人是觉,人从属于物是迷。无论自己的地位是尊是卑,财富是多是寡,生活是否显得喜悦自在,完全决定于自己的心灵是否自由。

  影响人类心灵自由式因素有五,即贪、嗔、痴、慢、疑五种毒害。禅家认为那五种障碍。因为贪婪可以障碍一个人未来的生活空间,使他短视,气度狭小;嗔怒会障碍现在的生活空间,使自己恚碍而失去理智;愚痴则障碍过去的空间,使人执著留连于过去,变得愚笨壅滞;傲慢则障碍自我的生活空间,使自己骄矜自大,愚昧无知;疑心则障碍性情的活动空间,使自己孤寂无依,焦虑不安。这五障碍构成无量的痛若与烦恼,以致丧失生活的悦乐。因此,为了追求心灵的自由,展露生命的光华,就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

  化贪婪为恬淡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是本质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贪婪的人,永远不知道满足是什么。他不停地向外追求和占有,把生活当做追逐的手段。贪婪者最明显的行为特质是囤积,他不停地盘算追求更多的东西好据为已有,所以他的潜意识里有著严重的匮乏感。

  在佛教的教理中,饿鬼是指一个人生活在强烈的渴求动机之下,以致他的生活变成一种挣扎和病态。饿鬼一词的梵语是Preta,它是指一种爬虫类动物,生性很像中国代传说中的饕餮。它的食量很大,吃了东西之后,肚子就变得更大而食量随之大增。于是它吃得愈多,也就愈感到饥饿,永远吃不饱,佛家用这种动物的名称来表示贪婪,确实非常生动。

  现代人太强调比较,看重占有和囤积,以致许多人在心理生活上一直处于匮乏的状态。贪婪是一种生活意识型态,贫穷者未必贪婪,富裕者未必知足;贪婪是一种性格特质,有了这种性格,就注定一辈子要过匮乏的日子。

  贪婪的人,他们像是紧紧地握著双手,舍不得放下他追逐得来的东西。正因如此,他们显得非常吝啬,生活态度上也就变得拘泥,没有创意。

  贪婪并不一定是贪图名种财富,有时也表现在对事务过分追求完美上。十全十美的标准,使他们变得批评挑剔,对别人和自己显得异常苛刻。于是看不惯的事情太多,心理压力增加,生活得一点快乐也没有。他们会把生活变为负担,在轻视别人的草率中,更突显了自己无法容忍的狭隘气度。

  贪婪也表现在渴求别人的重视与赞美上,这就是一般人所谓的“大头病”。他不停地追逐别人的掌声、羡慕和肯定。活在别人掌声中的人,总是害怕别人的批评。他们乞讨别人说他好,赞美他能干。最后,他被迫不断向外追求,放弃自我肯定,而变得疲惫不堪。

  贪婪的人,他的价值观念是往外追求,凡事贪多务得,做起事来也就不踏实。禅家认为贪婪是一种恶习,必须予以割除。禅宗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位弟子在无德禅师那里学了几年,自以为够了,想要到别处参学,请求禅师准他游学他方。老禅师问他说,“你自己以为学得够透视,你知道什么叫够了吗?好,在你走之前,先去装一盆石子来给我。”学生依照无德禅师的吩咐,装满了一盆石子放在禅师跟前。无德禅师说:

  “这盆石子满子吗?”

  学生就满了。于是无德禅师抓了好几把沙子掺进盆子里,砂子全部渗进去,一点也没溢出来。装满了之后,无德又问说:

  “满了吗?”

  学生回答满了。无德又倒了一盅水,水仍然没有溢出来。无德又问:

  “满了吗?”

  这时学生恍然有所悟。无德禅师深知一个贪多务得的人,往往只注意外表,而不懂得深耕易耨,这样求学、做事和修行都不能彻底。

  佛陀在他的经教里,非常重视放下执著。贪婪就是最严重的执著,因为它使我们的六根对著六尘,产生无穷尽的烦恼和苦闷。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叫黑指的婆罗门教徒,,运用神通力,拿著两个花瓶去献佛。佛陀告诉他说“放下”,他便把左手拿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他又把右手拿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黑指婆罗门说:

  “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再可以放下了,请冲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佛陀说:

  “我不是要你放下花瓶,而是要你放下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和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把这些放下来,就能解脱一切烦恼和桎梏了。”

  贪婪引发了六根、六尘和六识的执著和烦恼。只有放下贪婪,才可能从许多桎梏中解脱出来。

  什么叫做放下呢?是否百物不思就是放下呢?禅家告诉我们,真正的放下是恬淡,是“于相而离相”。当我们懂得知足时,一切贪婪和苦闷自然消退;当我们知道布施和跟别人分享时,自己也觉得丰足;当我们不与别人比较的时候,高下竞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放下贪婪化为恬淡,是解脱烦恼和苦闷的第一法门。

  化嗔怒为宽容

  嗔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通常在自尊或我相受到威胁或损害时最容易出现。大部分的人在受到别人的侮辱、冷落、毁谤和攻讦时,会即刻嗔怒,遇事挫折、失败可不如已意时也会嗔怒。嗔怒是一种攻击行为。它具有爆发性能紧张、心跳加快、情绪冲动,一时失去冷静思考和自我控制。所发出的功击行为包括语言、姿态、表情和直接的暴力地动。

  嗔怒的人紧张的丑态,且好争好斗,所以很容易堕入阿修罗道。嗔怒者常因小事老羞成怒,争执不休,以致干扰或破坏了平静的心情,造成生活上严重的苦恼。唐朝的拾德说:

  “无嗔即是戒,

  心净即出家。”

  无嗔确实是生活上很重要的格律,只有把嗔毒放下,才可能让自心净化,清醒地待人接物。有一位很负责的父亲,跟他的孩子解释功课上的难题之后,便心平气和地安慰孩子说“你不笨。”孩子便说“我觉得我笨。”父子两人一个说“你不笨”,一个说“我笨”。最后,父亲悖然大怒的说“你不笨!笨蛋!”

  嗔怒确实使人失去冷静思考,不能自我控制。因此,禅家非常重视治嗔毒。古代有两位禅师,一个叫坦山,一个叫云升。坦山放浪不拘小节,烟酒不戒;云升为人庄重,不苟方笑,有一天,坦山正在渴酒,云升从坦山的房门经过。坦山便邀云升一起喝酒,被婉拒了。坦山说:

  “连酒都不喝,真不像人!”

  云升听后大怒反问说:

  “你敢骂人!”

  坦山疑惑地说:

  “我并没有骂你!”

  云升说:

  “你说我不会喝酒就不像人,这不是明明在骂我吗?”

  这时坦山缓慢的说:

  “你的确不像人。”

  云升更生气的说:

  “好!你骂我,我不像人像什么?你说!你说!”

  坦山说:

  “你像佛。”

  云升听后,哑然不知如何。这个故事很明显地道尽了嗔怒发生和消失的原因。禅者相信,真正避免职发生嗔怒的方法是宽容,当一个人能力忍受别人的批评和攻讦时,他就会免除嗔怒。另一方面,要避免伤害到别人,就必须注意维护人的自尊(布施)、善巧的语言(爱语)、给别人一些方便(利行) 为别人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同事)。如果注意四摄事,就不容易引发别人的嗔怒。

  当你自己嗔怒时,提醒自己,给自己三分钟时间不说话(禁语),然后想著:“嗔怒的结果使情况更糟,要忍一下,忍过去我就多了一分忍功,这是成佛的资粮。”其次,人贵在了解,彼此相互沟通,增进了解,也可以化除嗔怒。一个懂得欣赏别人优点,能一眼看出别人优点的人,他不容易犯嗔怒。反之,老是挑剔别人的人,处处看不惯别人,自然容易犯嗔怒。

  化愚痴为醒觉

  愚痴可以说是自我的迷失,它显然是被过去的经验所束缚,不能从过去的情感、知识和情绪经验中解脱出来,而障碍了自己充分的醒觉。

  任何过去的经验都会产生现在的感情,对不切实际的感情执著便是情痴。许多所轻的恋人他们为了如痴如梦的感情,执著到以死相许。感情是生活所产的火光,醒觉的生活可以孕育更美的感情,但是痴情的结果反而否定了生活。这是许多若难的根源,也是愚昧的表现。有一首小诗写著:

  “天上的星星千万颗,

  地上的人儿比星多,

  傻人儿,

  为什么自杀只为他一个。”

  痴情是一种心理障碍,它堵死了心理活动的空间,一时像窒息一样,慧命也就不能存续了。知识他与感情一样,执著在某一个刻板的观念或理论,而不能打开智慧的活水源头,便失去光明睿智的觉察能力。唐朝的李翱,有一天向南泉禅师问道:

  “有一个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小鹅。后来鹅长了出不来,这个人又不愿把瓶子打破,同时也不想伤害到鹅,究意要怎样办才好?”

  这个问题显然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是说如果一个人被过去的经验、知识和习惯所约制,该怎么办呢?南泉对他的答覆却妙得发人深省。南泉沉默了一下,突然叫道:

  “李翱!”

  李翱很自然地回答道:

  “在!”

  南泉微笑的说:

  “出来了。”

  一个醒觉的人,他从许多经验中成长,以验沃长了他的智慧,而不是自己被经验所束缚。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认为现在最好的意见,可能是下一次解决问题的障碍。我们认为最珍贵的情感,也可能是破坏下一次会心的障碍,唐朝佛光禅师说:

  “一片白云横谷口,

  几多归鸟尽迷巢。”

  一片白云也许很美,但能障蔽视线,使鸟儿迷失自己的归路。

  化傲慢为谦卑

  对我相的强烈执著,使人变得自大,在待人处事上显得傲慢和自我中心。自大的人听不到别人的意见,更得不到别人的谏言,最后自己走上刚愎自用的愚昧。傲慢就像为自己巩了一个栅栏,把别人排除于自己之外,他永远瞧不起别人,不尊重别人。

  带著轻视态度的傲慢者,总是颐指气使的对别人讲话。他往往低估别人,不尊重别人,所以在人际关系上下免有些孤立。另一方面,傲慢者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相信别人的意见,于是,更显得孤立无援,尤其是在大难来临时,他们还执迷不悟,步向失败与死亡。

  禅宗有一则故事,以非常精致的寓言,说明傲慢者的堕落与无援。过去有一个人门办事,跋山涉水,经过一个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落悬崖。在千钧一发之际,他抓住崖壁上的树枝节悬汤在半空中。这时他求佛陀解救他:

  “佛陀!求你慈悲救救我!”

  佛陀告诉他说:

  “我可以救你,但你必须先松开你的手!”

  这个人一听,心想著自己只要一松手就要掉下山谷,跌得粉身碎骨,怎难保得住自己的命呢?于是他始终抓紧树枝不放,而佛陀也救不了他。这个寓言故事是说,当一个人老以为“自己”才是最好最可靠的时候,就会跌落在灾难的深谷,连佛陀想营救他也没有办法。

  傲慢的人总是卑视别人,他老是看到别人的缺点,批评别人的过失,自己也就失去喜悦和气的性情。禅者认为人最重要的就是谦卑,要放下自己比别人强的观念。人如果生活在自我成长和超越上,便能不断地精进,福慧增长;反之,如果生活在“我必须比别人强”的意识观念里,便会陷在自大和傲慢的炼狱之中。

  傲慢者经不起挫折,更经不起别人的批评和责怪。他们很容易愤怒攻击别人,以求自卫。攻击有时是语言的,有时是暴力的,但他的情绪总愤怒激昂,痛苦异常,禅家称之为地狱。

  从前有一位县太爷支去拜访白隐禅师,请问地狱和天堂是否真实,并希望他能带他去参观地狱和极乐。白隐禅师立刻用最刻薄的话辱骂他。这位县太爷被骂得大怒,手里拿起木棍骂著追打白隐禅师。白隐跑到大殿木柱后面,对著面露凶相,从后追赶来的县太爷说:

  “你不是要带你参观地狱吗?你看,这就就是地狱!”‘

  这位县太爷刹时恢复了觉性,察觉到自己的过失,急忙向白隐禅师道谦,流露出谦卑之情。这时白隐禅师又说:

  “你看,这就是极乐世界。”

  人若执著自己的我相,就会变得傲慢起来,那么距离地狱也就不远;反之,能以谦卑平直之心待人,天堂就在眼前。

  化疑心为信心

  疑心是指心理的不安全感,它使一个人习惯性地往坏处想,往消极面想,最后使自己陷入紧张与焦虑之中。“疑”本来是禅宗入道悟法的出发点:疑是怀疑,当我们对人生的究竟产生怀怀时,便为悟奠下基础;当我们对事物发生怀疑时,便为发现事物的真象作了开端。这是禅宗重视怀疑的基本立场。但是,如果疑的对象是人,是自己的能力,对未来缺乏信心,心里便开始不安。为了使疑成为一种建议设性的能力,必须对人有信心,必须对自己有信,必须对引导正等正觉的佛、法、僧三宝有信心。因此,透过怀疑而求真的求知历程,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信仰、信念和自信上。

  一个缺乏自信、信人和信仰的人,在这我们称为疑心,以别于参禅所谓的“疑”。疑心的人,通常自我强度较差。自我强度由三个因素所决定:第一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如果平常能多学多做,有较多的生活经验与磨练,见识阅历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相对提高,对自己比较有信心。目前许多孩子,只在书本中学习成长,缺乏多方面生活经验,即使功课很好,将来在成人生活上的适应,仍不免有困难。

  其次是情绪习惯。有些人的情绪不稳定,或有习惯性的优郁,他们就会显得怯弱,不容易发展出坚毅乐观的意志和态度。情绪稳定而成熟的人,他们的心理生活相当安定,能够冷静地面对问题,以正确的态度去接纳事实。

  第三个对刺激的忍受能力。人是生活在一连串的刺激和反应之中。对于某些激烈或特异性的刺激,必须能从容应对,才不致激动不安,烦躁焦虑。这三个条件,是学习得来的,三者显然而与过去的生活习惯有关,要想培养较高的自我强度,还是要从现在的学习才行。

  自我强度高的人,通常培养乐观积极,不容易被问题的复杂性和高难度所击败,所以表现得有耐力、有担当和韧性。反之,自我强度差,就会变得脆弱,凡事也就优柔寡断,焦虑不安。

  克服自我强度不足的方法是信仰,有了正确的信仰,就能产生力量。佛教徒信仰佛,就可以得到佛的护祐;实路佛法,从戒、定、慧三学中,培养好的学识和工作习惯,从规律的生活中,历练沉稳和冷静细密的思考,在多方面的学习中,孕育真正的工作能力和信心。禅者认为生活的最根本理则就是“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禅宗和净土宗的行者,一样重视信、愿、行三个生活妙诀。信心要建立在虔诚的信仰上,佛家所传的“信”是正信,由正信培养积极向上的精进力量,努力过实现的人生。

  以上我们阐述了他烦恼为菩提的方法。《六祖坛经》上说:“一念觉,烦恼即菩提。”觉的心理历程,若加以分析,可以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是放下执著,放下过去薰习得来的种种烦恼习性,心理障碍自然消失。第二是逍遥任运的去过生活。不肯放下执著的人,即使每天颂经礼佛,一样不得见如来的堂奥,不能对著生命与实现报以会心的微笑。

  唐朝百丈禅师有一位弟子叫古灵禅师,在悟道之后,忆起当时为他们剃度的和尚,于是千里迢迢地回去他身旁,好引导这位老和尚悟道。有一天,老和尚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忽然拍拍老和尚的背说:

  “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

  老和尚听了便回头看看,古灵接著又说:

  “佛虽不圣,还会放光。”

  这段简短的禅话,主要在于点醒老和尚: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空,而是自己。执著在空就等于投入另一个障碍一样,看一不到如如自在的佛性。再过不久,老尚在窗下读经,正好有只苍蝇在纸窗上撞来撞去,飞不出去。于是古灵禅师又说:

  “空门不肯出,

  投窗也太痴,

  百年铣故纸,

  何日出头时。”

  这在暗示老和尚,整天读经,而未见性,不能过如如自的实现生活,永远也没有个了期。这时老和尚似的有所悉,便问他为什么如此言行奇特。于是古灵禅师把他在百丈禅师那儿悟道的事告诉他。老和尚感动之下,请他上堂说法。古灵禅师上堂只说: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这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性只要脱离一切烦恼法的薰习,不要被贪、嗔、痴、慢、疑五毒所牵,那就能自然地流露出喜悦自在的生活,展现芳馨的生命莲华。

返回目录

-----------------------------------------------------------------------------------------------------------------

更多郑石岩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