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径 第14章 我是谁:无我或真我 关于无我的误解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6日
来源: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径 第14章 我是谁:无我或真我 关于无我的误解

 

  关于无我和空性的错误观念到处充斥,这些混淆的观念会破坏真正的灵性发展。有些人相信他们能通过努力,去除以自己为中心的自我,而达到无我,有人误以为空性的概念就是冷漠、无价值或无意义的内在感受,其实这些感受来自痛苦的过去,被他们带入灵性修行之中。前文谈过,有些学生会以空性为借口,用来逃避生活,指称生活全是幻象,从生活问题中制造出“灵性逃避”。这些关于空性的误解都忽略了空性的真正意义及其带来的自由解脱。

  试图摆脱自我、得到净化,彻底根除或超越所有欲望、怒气和自我中心,克服"坏的"自我,这些都是陈腐的宗教观念。这种观点强调禁欲苦修,比如穿上刚毛衬衣、过度禁食、禁欲苦行,许多古老传承都有这些做法。这些方法有时是为了引发超常意识,但更常见的情形却只是造成反效果。更糟的是,这些做法意味著我们的身体、心灵和“自我”都是有罪的、肮脏的、欺骗的,“我(好的部分)必须运用这些技巧摆脱自我(低下、坏的部分)”。这种方法绝对没有用,因为根本没有需要摆脱的自我!我们是一连串变化的过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生命,根本没有自我,只有我们的身份认同让我们认为有自我。虽然净化、仁慈、专注确实能改善我们的习性,但自我否认或自我折磨都无法摆脱自我,因为自我一直都不存在。

  当空性被误以为是匮乏和情感贫乏(许多学生把这种情形带入灵性修行),就会以其他方式使原有的问题持续下去。如前所述,灵性修行会吸引许多受过心理创伤的人,他们想借此得到疗愈,这类人愈来愈多。当代文化非常缺乏灵性,愈来愈多孩子在缺乏滋养和支持的家庭中长大。离婚、酗酒、不良的环境、令人痛苦的教养方式、钥匙儿童、由托儿所和电视来照顾儿童,都会使人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些儿童长大后,虽然有成人的身体,内心却仍像匮乏的小孩。美国社会有许多这种“成人小孩”,当代文化常有疏离和否认感受的情形, 又会加深他们的痛苦。

  许多学生带著这些问题来参加灵性修行,他们的心灵有许多破洞,有些心理学家称之为“软弱的自我感”或“匮乏的自我”。这种自我的匮乏感已在我们的习性和紧绷的身体里存在多年,也见于自以为是的人生故事和心象之中。如果我们有自我的匮乏感,如果一直否定自我,就很容易误以为内在的匮乏是无我,误以为这是通往开悟的道路。

  女性更容易误以为无我是内在的匮乏。在以男性为主的文化中,女性很容易认为自己不重要,在男性世界无足轻重,女性的命运和工作毫无价值。这种强烈的制约产生的身份认同会充满沮丧、害怕,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好。

  有位女士在禅修中有这种感受,所以认为自己非常了解空性。她曾向一位年轻男老师学习五年,但这位老师也误解空性。她来见我时,谈到自己多么深刻地了解无我和人生无常的教义,每当经行或禅坐时,她会非常清楚地体验到无我。在我看来,她只是个蓬头垢面又沮丧的人,所以我深入询问,请她详述自己如何体验空性,然后请她在我面前经行,并明确说出自己有何发现。她经行时,我指出她的步伐沉重,身体紧绷,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在探讨自己的经验后,她才了解那根本不是空性,而是麻木不仁和了无生气。经过一番深谈,她才知道她的身体和感受已关闭多年,她的自我价值感低落,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出有价值的事。她误以为这种内在感受就是深奥的教义:无常。厘清这种混淆之后,她重新开始面对现实生活。

  类似的混淆还包括误以为“空性”是“无意义”,这种误解会强化潜在的忧郁及对世界的恐惧,以为自己无力寻求美的境界,因而缺乏积极投入生活的动机。

  真正的空性和忧郁的空虚是不同的,可以用两种不同的问候语来比拟。觉醒的人会说:“早安,上帝。”沮丧或困惑的人会说:“天啊,又是早晨。”混淆两者会造成一种被动的情形:“一切都是幻象,只是灵性大梦的展现,我什么也不需要做,我们什么都不用做了。”这种被动状态会造成疏离,这是平等心的近敌(见第13章)。了解事物奥秘和空性的人绝不会因此变得被动,真正空性的标志是喜悦,它在每一瞬间从空无向我们示现, 使人欣喜地肯定人生的奥秘。

  还有一种对空性的误解,就是我们会想象在空性的体验中,就不会受世界影响或超越世界。一位有这种想法的日本武士来到禅师面前自夸:“全世界都是空的,一切皆空。”禅师回答:“哈,你懂什么空性? 你只是又脏又老的武士。”然后对他吐了一口痰。武士立刻举起剑,他受到了羞辱,而羞辱武士的代价就是你的性命。禅师镇定地看著他说:“空性一下子就大发脾气了,不是吗?”武士听懂了禅师的意思,于是收剑入鞘。

返回目录

----------------------------------------------------------------------------------------------------------------

更多杰克·康菲尔德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