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洪修平:什么是四谛?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6日
来源:   作者:洪修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洪修平:什么是四谛?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也被认为是全部佛教教义的总纲。据说佛陀当年悟道成佛后,在鹿野苑首次说法,说的主要就是四谛。谛,梵文为Satya,是真理的意思。四谛,梵文为Catursatya,即佛教所讲的四个真理,它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这四谛被认为是神圣的真理,故也称“四圣谛”。佛教认为,不明此四谛,就会“长处生死轮回”中,而明白了这四谛,就能“断生死根本”,“从此岸至彼岸”。四谛是佛教对人生和世界的现状、原因、本质以及超越世俗痛苦的方法与境界的总的论述。

  1.苦谛。梵文作Duhkhasatya,意为世俗世间的一切,本性都是苦。苦是佛教对社会人生及所依住的自然世间的根本价值判断,重点在强调人生一切皆苦,这也是佛教解脱理论的根本出发点。佛教所说的苦,种类繁多,最通常的说法为“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蕴盛苦等。

  生苦:人的出生就是苦。人的一生从受胎、出生到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免不了痛苦的逼迫。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生”而来,所以生苦被称为是“余苦所依者”,因为有生,才有老、病、死等众苦随逐。佛教的理想就是通过修行,达到“无生”,无生也就无死无灭,从而超出轮回,不再受苦。

  老苦:人老时的苦。人生在世,总会衰老。人一旦衰老,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老眼昏花,体弱貌丑,反应迟缓,行走不便,不仅生活不便,而且带来身心上的巨大痛苦。

  病苦:人患病的痛苦。人的一生,总难免有疾病相随。人不但有肉体的病痛,还有精神的创伤、心理的疾患。身、心的疾病除了带给人无穷的痛苦之外,还能带给人什么呢?

  死苦:死亡的痛苦。人生无常,有生必有死,不管你生前如何,哪怕有再多的钱财,再大的权势,都难免一死。生命总是要走向终点,更何况还可能会遭遇意外的事故或灾难而中途夭折。事实上,人一来到世上,就开始面临并走向死亡。死亡的恐惧始终与人相伴,而寿尽命终之时,生离死别,更令人痛苦万分。

  爱别离苦:指人不得不与所爱的人或事相别离的苦。这里的爱别离,首先当然是指与所爱的人相别离,但它还包括一个人同自己喜欢看、喜欢听、喜欢做的任何事情相别离。人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都有所爱,但又不得不分离。离开自己所喜爱的生活环境、青春流逝、机遇错失等,都会在心理上产生痛苦。

  怨憎会苦:与心爱的人或事物别离是苦,与怨恨憎恶的人或事物相会也是苦。人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都有所不爱,但又不得不相聚。人世间的事往往如此,你喜爱的人与事,常与你相分离,而你憎恶的人与事,又常与你相聚。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聚头之后苦又苦!求不得苦:欲求得不到满足的苦。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其不能被充分满足,又是经常性的。人生求之不得的东西十有八九,贫穷者求富贵不得,富贵者求永远富贵不得,人求青春永驻者不得,求长生不死者不得。心理永不满足,追求永不停顿,求而不得即为苦。

  五蕴盛苦:五蕴盛,也称五盛蕴、五取蕴。蕴,也作阴,积聚、类别之意。佛教认为,人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这个五蕴的和合体,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故称五蕴盛苦,意谓人自身就是诸苦的集合体。五蕴和合的人一旦生成,就会有一种“追求执取”的贪欲,这是人生痛苦的总根源,五蕴与“追求执取,,相连而有诸苦,故又称“五取蕴苦”。

  2.集谛。梵文为samudayasatya,旧译亦作“习谛”,主要是说明人生痛苦的生起及其根源。根据佛教的理论,一切都为因缘和合,苦也是由各种条件聚合而成的。集,就是招聚、集合的意思,意为招聚、集合痛苦的原因。那么何为人生痛苦之因呢?佛教认为,贪、嗔、痴等烦恼及众生造下的各种业,是招集人生之苦的根本原因。烦恼与业能聚集生死轮回之苦果,故名集谛。

  在佛教看来,人生之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佛法真理的愚昧无知,由于无明而执著于各种贪欲,便会生起种种烦恼,造下种种惑业,依业受报,即有轮回之苦。佛教所说的烦恼,是指扰乱身心并使之迷惑和苦恼的种种精神作用。烦恼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之分。根本烦恼包括贪、嗔、痴、慢、疑、恶见;随烦恼是指随从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包括忿、恨、放逸、懈怠等,具体名数,有不同的说法。各种烦恼也总称“惑”,因其均由不明佛理而引起,与无明义相近。在诸烦恼中,贪、嗔、痴三种被认为是最根本的,佛教称之为“三毒”。

  佛教认为,众生因惑而造业,依业而在生死六道中轮回。六道,亦称六趣,是佛教所说的根据善恶之业的不同而有的六种轮回转生的趋向,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其中天、人、阿修罗被称为“三善道”,这是与行善业相应的三种转生趋向;而畜生、饿鬼、地狱则被称为“三恶道”,是与行恶业相应的三种转生趋向。一切众生在获得解脱之前,轮回于六道生死,如旋转的车轮没有止息,轮回的本质就是苦。明白了“惑业”是轮回果报、生死之苦的总根源,也就有了断除烦恼,超脱生死,从而灭尽痛苦,获得解脱的方向。

  3.灭谛。梵文为Nirodhasatya,意谓灭除烦恼与痛苦,即断灭一切惑业,消除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从而超脱生死轮回,证人无苦的解脱境界。这是佛教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佛教常用涅槃解脱来表示这种最高的理想境界。

  4.道谛。梵文为Margasatya,“道”即道路,指灭苦之道,意为达到寂灭、实现解脱的途径与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佛教重人的解脱,突出智慧的作用,强调一种无上菩提的获得,追求一种大彻大悟的理想境界。这种无上菩提的获得,不能仅凭信仰,也不能靠苦行或者纵欲,必须遵循一种不偏不倚的正道。佛教认为正道最主要的有八种,即“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八正道从人的思想、行为和语言三个方面提出了修持佛法、求得解脱的途径。随着佛教的进一步发展,道谛的内容也逐渐丰富,除了八正道之处,又增加了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正断(断断、律仪断、随护断、修断)、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与八正道合称“七科三十七道品”。道品,梵文为Bodhipaksiya—dharma,意思是获取无上菩提、证得佛教觉悟、达到涅槃解脱的途径,也译作“菩提分”或“觉支”。

  佛教的四谛是要人明了人生是苦,苦的原因是人的惑业,从而修持佛道,断灭苦因,证得涅槃解脱。这就是佛教常说的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构成了佛教的基本要求和佛法的主要内容。虽然在后来的佛教发展中和中国佛教的展开中,不同的佛典或学派对四谛有许多不同的解说,其基本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

  (摘自《佛学问答》洪修平、许颖 著)

----------------------------------------------------------------------------------------------------------

更多洪修平教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