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径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愤怒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6日
来源: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径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愤怒

 

  第二种最常遇见的魔鬼,比欲望更明显地令人感到痛苦!欲望和匮乏的心会产生诱惑,愤怒和厌恶则是相反的能量,显然令人更不舒服。有时候,愤怒中可能有一些短暂的快感,之后却会关闭我们的心。愤怒有一种燃烧和紧绷的特质,是我们无法逃脱的。愤怒与匮乏是相反的力量,会使我们推开、谴责、批评和怨恨生活中的某些经验。愤怒和厌恶的魔鬼有许多面貌和伪装,会以害怕、无聊、敌意、指责和批评的形式出现。

  愤怒就像欲望一样,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我们很容易陷入其中,或是因为害怕愤怒,而以较不自觉的方式表现其破坏性。不幸的是,很少人学会了如何直接处理它。它的力量可以从恼怒滋长到深层的害怕,憎恨和暴怒。愤怒的经验可能是针对眼前的人或事,也可能是针对过去其他时空的人或事。我们有时会因为对很久以前的事感到无能为力,而产生巨大的愤怒;甚至对想象中可能发生的事勃然大怒。心中的愤怒很强烈时,会影响整个生活经验,比如心情不好时,不论谁走进房间,或我们走到哪里,都会觉得不对劲。不论是与他人还是与更广的世界互动,愤怒都会成为我们心中巨大痛苦的来源。

  当愤怒生起,我们开始为它的面貌命名,就能了解一切。我们能亲身知道为什么害怕、批评和无聊都是厌恶的形式。检视它们时,会发现它们出自我们对某方面经验的嫌恶。为愤怒的形式命名,让我们有机会从中找到自由。

  一开始,先温柔地为自己的状况命名:“愤怒、愤怒”或“怨恨、怨恨”, 只要它还存在,就继续命名。当你为它命名时,注意它会持续多久? 接下来会变成什么?又如何再度生起?命名,并注意愤怒的感觉,它在哪个部位?愤怒时,身体会变软还是变硬?有没有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愤怒?愤怒出现时,它的温度如何?会影响呼吸吗?痛苦的程度如何?它如何影响我们的心?心是否变得更小、更僵硬、更紧绷?你是否觉得紧张或紧缩?倾听伴随愤怒而来的声音,它们在说什么?“我害怕这个。”“我讨厌那个。”“我不想经验那个。”我们能否为魔鬼命名, 并让心放大到容许愤怒和愤怒的对象向我们展现它们的共舞呢?

  从印在书上的内容来看,为我们的经验命名,并以平衡的专注去感觉它,好像很容易,但其实并非如此。几年前,我在加州指导密集禅修,有几位心理治疗师接受过“尖叫疗法”的传统训练,那是一种释放和宣泄的做法,以尖叫释放感受。禅修几天后,他们说:“这种方法没有效。” 我问:"“为什么?”他们回答:“禅修会扩大内在的能量和愤怒,我们需要找个地方释放出来。我们能否每天选一小时在禅堂里尖叫和释放? 否则一直留在心里,会产生害处。”

  我们建议他们回去为它命名,只要单纯地觉察它,这对他们没什么害处。既然他们是来学新东西,我们就要求他们继续禅修,看看会发生什么事。他们照著做了,几天后,他们又来了,说:“真是惊人!” 我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说:“为它命名一段时间后,它改变了。” 愤怒、害怕、欲望,这些力量的过程都可以被探究,它们会根据某些情况而生起,出现时会以某种方式影响身心。如果我们不陷入其中, 就能把它们当成暴风雨来观察,一阵子后会看见它们也像暴风雨般消失了。

  若仔细倾听,就会感觉到愤怒的源头,它会在愤怒前出现,绝大多数都是下列两种困境,一个是觉得受伤和痛苦,另一个则是害怕。请注意你的生活,看看这是不是真的。下次出现愤怒和烦躁时,看看先前是否觉得害怕或受伤。如果你先注意到害怕或痛苦,愤怒是否还会出现呢?

  愤怒能准确显示我们卡住的地方,我们的限度何在,以及我们紧抓不放的信念和恐惧。厌恶就像警告讯号,亮灯说:“执著,执著。” 愤怒的力量显示执著的程度,但我们的执著并不是必然如此,而是可以更有智慧的选择。愤怒会受当天的观点影响,不是恒常不变的,而是与来来去去的感觉、思绪有关的感受,我们不需要被它束缚或驱策。愤怒通常是出于局限的观点,坚持事情必须如何。我们认为自己知道上帝如何创造世界,某人应该如何对待我们,什么是自己应有的权益。可是,我们真正知道什么呢?我们了解自己即将遇到的哀伤和困难、美丽和惊奇的神圣计划吗?与其要求事情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不如开始面对和了解愤怒生起的力量。就像欲望一样,我们可以研究愤怒, 了解它能否为我们提供益处,它是否有任何价值?它是否有保护作用, 或是某种力量的来源?愤怒是否需要得到力量、设定限制和更加成长? 除了愤怒,我们寻找的力量是否有其他来源?

  大部分人都学会讨厌愤怒。当我们试著观察它时,就会发现自己有批评、压抑、逃避它的倾向,因为我们认为它是“不好”而痛苦的, 或是可耻而“不属灵”的。我们必须非常小心地把开放的心带入修行, 即使碰触到内心最深处的悲痛、哀伤和愤怒,也要让自己全然去感受。这些力量会推动我们的生活,我们必须去感觉它们,才能与之和和皆相处。禅修并不是逃避某种东西的过程,而是开放和了解的过程。我们在禅修中处理愤怒时,它可能变得非常顽强。起初我们可能只觉得有点生气,但对那些想压抑、掩藏愤怒的人,怒气会转为暴怒。被压抑在体内的愤怒会化为紧张和热度,出现在手臂、背部或颈部;所有吞下的话都会被吐出,而强烈的意象、暴烈的狂怒、激烈的脏话都会满溢而出。这种开启的过程会持续好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这些感受是健康的, 甚至是必要的,但必须记得如何处理它们。当这些魔鬼卸下面具,你可能会觉得快要发狂或做错了什么,但其实是你终于开始面对那些使你无法活出爱和充分自觉的力量。我们会一再面对这些力量,可能要在修行中处理愤怒一千次,才能达到平衡而觉察的生活。这是很自然的情形。

返回目录

----------------------------------------------------------------------------------------------------------------

更多杰克·康菲尔德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