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宋智明:禅修与道果的契入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来源:   作者:宋智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宋智明:禅修与道果的契入

 

  ------净明山人与无锡居士对话

  关于觉性的照知

  一、 问:打座时有时没妄想就有光,有妄想光就暗,是不是觉和照?

  答:这个明明朗朗就是觉性的照,就是朗照,如朗照的力量不够,不虚明,还有一些复盖的,就是还没有成片。一个方法是开悟以后在本性里启用的照,像“啪塔!”“呸!”这两种方法没有开悟,在无明、烦恼盖着的时候,把它打开,那么打开它就是明朗,明朗当中有念头他就黑,就会动,会复盖,严重的话全没有了,那么只要你保持它的照,妄念来了,就化掉它,这叫悟后的功夫。

  二、 问:过二三天以后,我记得老师磁带中讲过把黑的东西去掉,化掉,这叫真忏悔,我后来不管是黑的或什么变化?

  答:你这个照的体不动,不去管它,也不要有意,照它,有意照它,会落于细的分别念,就是会有作意在,不要管它,它会自然消融,这自然消融是道上的作用,不要有意去消融,久了以后变外道了,外道就是用作意的心去提升它的能量,然后开显它的神通功能,它老是有个力量很大的感觉去照去用,这成了外道了。

  三、 问:我没有老师讲的什么都没有的定?

  答:什么都没有的定,只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有的人经过,有的人不经过,但是真正的定,是知而不知不知而知,不能说知也不能说不知,因为知没有一个知者,也没有所知的对象,说不知,它又是明白的,不是不知道,这样子就是觉性的一种照知。

  四、 问:打座时什么都不管,只是看着它,人很清爽,眼睛什么光也没有,头脑也很清爽,反映也很灵敏。

  答:这个清爽,无相的清爽是我们的体性,那个明朗是心光,发热是脉的能量,气脉的能量有辅助的作用,就是开通生命力的作用。

  关于方便作用

  一、 问:我看人生是一场游戏,我是局外人。

  答:但是你在局外的清净当中,又要显示它,又要适当的方便作用,这个作用是无为的,自然的。作用有两点,一个是道上的作用,因为你很清净和你接触的人都会获得清净,都会消业障,是自然而然的,这是道上的作用,第二是方便作用,如果你能做得到的,别人需要你帮助的,就随缘帮助,能做得到的帮助,做不到的,不要动念头,动念头的作用都是一种障碍,都是有漏的。(插:而且会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扰,反而出连续思维)对,还要留下一些遗憾,因为世上的事是没有止境的,永远做不完,做完的话,国家主席一下子就做完了,是不可能的。

  光与光的融合问题

  一、 问:我打座时想到老师曾说:把自己的光供养佛菩萨,这是真供养,心量扩大以后我的光慢慢散出去了。后来觉得散得比较远了,我不知这样对不对?

  答:这个真供养,不是散出去,就是说你的光融在佛光当中,不要有一个来去相,当力量不够时,可能有一个来相,佛菩萨光照我,有一个来相,但我们的光没有一个去相,没有出去,他是当下的。

  二、问:念莲花生大师咒时我觉得光增到我头上,但是平时打坐,念观音菩萨,没有觉得来。

  答:这个已经融合了比来更进一步,当体了,你已经用心光供养佛了,供养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已经在你的里面,一直要在相应当中,然后身体融化为光明,都在一片当中

  你每一次打座就要显现这样光明,显现不二的光明,在光明定当中入定。

  三、问:这个定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答:知道的,那个不知道的是很短暂的一个阶段,平时知道的,在觉性的光当中,也可以显起菩萨,也可以融化,都可以用的,如果你融化了,没有了,力量不够显起,显起如果有作意了,再化掉,在这里调整。

  你就定在觉当中,定在觉当中,身体世界就没有了,就是一片明朗。(插:我上洗手间,洗手间暗时,我看见自己眼睛都是光)

  对,(插:那会不会浪费?)不会!这是内在觉性光,通过气脉放出去,不是一直有有时有,有时没有,这是心脉圆通水光,这是智慧光。(插:原来我想把世界分解)不用了,现在是融化,以这个光来融化,(插:我去融化不是作意了吗?)不是作意,经常在光当中显现,保持这个光就是融化,它已经在融化了,融化一部分就是现一部分光明。

  关于光照自身的问题}

  身体哪里有障碍自己调整。或者稍用一点药物,推拿一般不清净。(插:你以前讲把光照到业障部位化掉它)然后做轻微的运动,心在无分别空当中,气脉会打通,但严重的障碍,还是有些困难的,比如说,伤比较久,时间长,气脉已经很坏了,不是一下子能好的。

  关于觉性遍一切处

  问:宋老师:本性遍一切处,这个上班你没有去,下班也没有回是妙用,对吗?

  答:就是说起这个上班下班的念,没有落到实处来去之相,就是你的作用处都是觉性在作用,而这个觉性是不动的。

  觉性没有来去,这叫觉性遍一切处,并不是有个想象力,我的觉性很大,去和来都在觉性当中,这样的话又作意了,只是当下,当下没大没小,没来没去,(插:我老想觉性遍一切处很大)遍一切处是形容,它是没有大小距离的。

  关于相应问题

  问:有人认为空就是和佛菩萨相应,有人认为庄严就是和佛菩萨相应,有人认为光光相应是相应,请老师解答什么是真正相应?

  答:1、空相应只是佛菩萨空性的一方面,不是完全的相应。

  2、那么庄严是相上的相应,是第六意识的相应,是假相相应。

  3、光光相和的相应,是体性相应,是阿弥陀佛的觉性体和修行人觉性体相应。这是最殊胜的相应。最真实道上相应,还有和阿弥陀佛愿力相应智慧相应,慈悲相应等等,这是德相应,这是功德相应。

  关于相应与成片问题

  关键问题不是打座问题,是在觉性当中,怎么样相应的问题,时时刻刻相应,24小时相应,就是真打座,他坐得好就好,不想坐可以放弃,躺着好,就躺着,如果躺着不好了,就起来,他是随时变化,随时可转的,有落处有障碍就化掉它,化掉又回来,然后成片了。

  关于修中脉问题

  问:身体不好能不能修中脉?

  答:修中脉有两方面:一方面就是说要师父引导很重要的,不然的话会有问题;第二方面就是说修加行,修到本性,有根基的人,才修得比较相应,不然会着相,会执着里面的感觉,在西藏来讲一般要五加行,修完了,引导中脉一些方法,随便修会出问题。

  关于时空的作用问题

  在本性上是没时空,但在作用处有不同的时间,它的物质、事物的变化都有差异的。

  这个如果明白本性超时空性,超对立性,超概念和事物具体存在的时空性,因缘性、概念性、差别性这两种统一的话就是彻悟。

  能够通达这一切,虽然本性无碍,圆融自在的,能无差别性,但又能够体现差别的作用,给它智慧,这是彻悟的境界,不然的话,道人就没有作用的道人有他的作用。

  关于心轮的功能

  问:我们的光明是否从心轮发出?

  答:对,是心轮,但对心轮的本体就是本性,心轮的知性觉性和心轮的底层是一个东西,是一体的。

  (插:假使觉得光不强,能否把心轮引出来?)

  心轮是一个觉性的功能,就是放光的光明轮,光明轮的一个关键的地方,一个作用处,是能量集中的地方,可以引发出来。

  问:一起心动念,一有烦恼,一照就没有了,这个照不是用,不是有色的光,而是用智慧?

  答:其实光也融在里面,只是不见光相,它是智慧,就是了然明白,一照就没有了。

  关于作用处

  问:我觉得烦恼不用断,烦恼也是作用处?

  答:是啊!

  问:我不去作用烦恼,不去作用,就可以了,马上就没有了,我体会是自寻烦恼,都是自我的。

  答:众生就是这样,(插:我觉得好像更简单了。)是啊!我们如果一起烦恼,舍掉就是了,就没有了。或者我们不进去,没有,一落进去就有,这个就是烦恼,就是菩提,我觉得这样生活就更简单。

  关于讲话怎样把握度数

  问:我出去人家要跟我说话,本性提醒我,不要多说,但遇到人,人家问了,你不回答又不礼貌?

  答:这个说和不说之间,说多说少之间,怎么说之间,这里面有个度,你要自己掌握,这是智慧的方便,这个度是它的圆融无碍,它的度的把握的尺寸是道人很高的智慧,也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作用都是不同,然后这个度要把握得非常好,。因为人类都是相对性的,是非人我,它的差异很大,这里的度,是动态的度,不是有个固定的标准的,它是动态的,你要把握这个动态,使你自己不受损害,就是不落进去。(插:不落动态,实际上是随缘。)

  就是随缘,所以随缘是最高的人生艺术,而这个艺术把握得好和不好是决定了你人生作用,人生的意义。

  道人就是在他的作用处,把握得恰到好处,这就很妙,很活,又使人觉得亲切,不会说对这个好一点,对那个不好,人人都得利益,但是他不动,这个就是道之作用。

  问:听到子女工作好,以前高兴,现在好像没什么太大关系,听到了好像没什么强烈感觉。

  答:但是又能回应他,这也不是有意去应付,知道他的心情,知道他需要什么样的话需要什么样的引导,还是很自然的,也是很积极地回应他,但是你不动,他充满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感化他,感动他,。作用处要的时候,有,不要的时候,没有,他心空空的,装不住东西的,就是这样子,我跟你讲话,话会出来,但是里面是空空的,用过了,不需要了,它就记不起来了。

  以后该怎么修

  1、 第一方面你体悟到本性,而这个本性时时刻刻在的,这个本性上不需要起知见不要去发心,它自然会用,然后以这个本性安住当下,让它活泼泼体现,这是根本,就是说在体性上,我不要再去认为见性,我要去做什么,它本来如此。(插:不要头上安头)对!

  2、 我们毕竟有作用,比如你在中脉起照,和圣人合一,在觉性的光当中起变化,或者说动念头,或者说体究,这个是谁?返照源头,或者日用的生活,一切要统一起来,圆融为一个整体,不是分离的,不是个别的,虽然作用处不同,但你的体性,你的智慧是一体的,是无差别性的,这个无差别性的体就是法身,在中间显现的光明,显现的智慧,那么显现的这种德,就是觉性的德,是报身佛。那么在差别当中起一切差别的用。,而心没有差别,充满大悲,但没动心处,大悲就是拔众生的痛苦,或者给众生一种大乐,大乐就是慈悲,拔济痛苦就是悲,他是自然的作用,自然在差别中的作用,但是你不会作意,不需要作意,你有这个用,这就是化身佛,就是应化身的佛。身口意都在放光,都要在充满着慈悲,但是你没有作用,你不在作用处,既是有作用而不在作用处,有德而是自然显现。虽然在法身当中,不见法身相,不见法身,那么这个法身、报身、化身也是一体的,也是一个整体的,不能想到它是一个东西,也就是说它所有的都是整体的,这个整体是什么呢?就是道,就是大道,就是佛道,就是常道,就是是达摩西来之意,就是大圆满,就是大手印,它体现的大,就是法界,手就是作用,印就是相应于一切作用的不二性,不二的体现就是我们法界的作用,一切作用的不二性,不二的体现就是我们法界的作用,一切处的体现,那么这样的话,你就统一起来了。

  关于作用处不留痕迹问题

  这个统一-------吃饭睡觉是统一的,人累和不累是统一的,自己和别人是统一,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圆融和统一的,是不见圆融相,也不要刻意去统一,只是悟到这里,只是明白了,因为你是统一的,你就没有痕迹,什么叫痕迹?早晨晚上,自己、别人、累不累,这些痕迹没有,但是又知道又有差别,又知道今天天气好或者昨天天气不好,你知道的,不是不知道,只是在天气好、天气不好之间,你没有去执着它,没有分别,它是同样的存在,就像虚空里一们,它同样存在着各种星求各种的作用一样。

  房间里空间,它存在着很多东西,它同样存在,但是对房间的空间来讲,它是没有分别,都是一个整体,都是房间里的东西,这个叫什么?这形容为无缝的塔,这个塔是一个整体,它没有缝,古人讲无缝塔。这是相江的水,这是西藏的风,它是在自然的因缘中体现的,它的自然性在自然的缘起性中显现,那么我们说社会有些不自然的因素,但是不自然的因素是因为不自然的人产生的,对你来讲也是自然的,一切人为的苦和乐对我们来讲,也是自然的,他们只是游戏而已,在我们的显现当中只是游戏,还是全体的,这个全体的体现就是道,而不是修,是道的体现,因为道的本身就是活的体现,就是用。

  在作用处体现不二

  在作用处体现不二,比如说我显现你,就是不二,(因为是显现的关系)不二当中没有取舍,没有对立,没有执着、烦恼,没有能所的彼此的关系。但是差别知道,只是它的相和用。如果知道不二的话,就没有动念处,但又能够知道里面的差别,就有善巧方便去对付它。

  问:我马上晓得自己念头动坏了,要不要忏悔?

  答:我举例子讲,太阳光对所有的人都是不二的,它就是照,好人坏人都是一样,但是好人坏人在客观上存在有差别,但太阳光它是不二的。

  春天毒药也长,仙草也在长,春天是不二的,春天没有选择,我只培养好的鲜花,毒草我不要培养,不可能的,(万事万物都在本笥上起它的作用)

  一种是悟和乐的作用,一种是迷和苦的作用,这是自然的,其实世界没有苦就没有乐,没有染污就没有清净,没有恶人就没有善人,它就不存在对立了,它也是彼此的作用,所以一切都是游戏。但是当下的人,他有感悟,他有一种感觉,但坏人也不认为自己就是坏人,他也不见得这样认为,他反而认为善人虚伪,自以为善,自为了不起,众生世界就是这样,是相互的作用,相互的显现,真正的修行人来讲,他超越善恶以后再去显现他们,就是无碍境界。

  方便的作用

  我们的拜佛、念佛、打座,一切那也是我们的体现而已,不妨这样体现,都不是为了修,也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它只是一个作用。到美国去也是一个作用,因缘在哪里出现,就在哪里出现了。

  缘起的作用

  因为我们的本性不生不灭,永远长存,那么生生世世缘起的作用是没有止境的,不但是人生命结束,这个作用暂时消失,另一个作用又起来,我们从某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某个地方作用消失了,另一个作用又起来,它永远是这个作用,无止境的作用,在缘起当中。

  一切都是道,忙也是道,闲也是道,而且对别人不要刻意,他修不修,学不学佛,他身体怎么样,忙不忙都有他的因缘,我们在这里不要作意。

  当你不动的时候,不作意的时候,对别人是最大的帮助,他被你融化,感化,他觉得你是偿还事的人,觉得你很亲切,其实他无形中默认你为佛,他没有想到你是佛,他不用想,他觉得你特别亲切,理解他的心,觉得在一起很舒服,就够了,这点就是最好的转化。所以古人讲,以不言而教化。佛不会说,我是佛,你要学佛,跟我学,佛从来不说这个话。

  利生的作用

  我们道的作用无形中会有一种感化力的,不在乎他知道你怎么样,不一定要教他怎么样,但他和你在一起就是缘份,我们是没有执着的缘,他会得到利益的,得到亲切,而且会下一个很好的种子,只要他觉得亲切,觉得没有烦恼,觉得和你在一起好就可以了,这点就是够了,他的心灵会跟你相应。

  我们不是要念佛,念菩萨,他念你不是一样的吗?他一烦恼想到你,不是念菩萨吗?就是同样的道理,但是不一定要立个菩萨的像,立一个名称,哎,某某是菩萨,我念他有功德,这反而有一执着了。

  你自己有智慧的时候,就讲你自己的,讲他所需要的,你跟他们在一起,无形中不一定叫他们看其它佛经,你讲的话就是佛经,就是佛的智慧,他听你是一样的,不要另外多一个间接的东西,可以用直接来体现,那就更完美、更善巧。祖师他不会说,你去看佛,看了再说,不是。他直霎的,你一个遇到禅师,他以直霎的智慧告诉你,或者让你去悟道,他是直接的。人生最要紧的是直接,他有什么烦恼,你直接把他化掉,那就更殊胜。

  真正的度众生,凡是你心中显现的某个事,某个人都要化掉,你就是个自在人。

  化的作用

  化是化去执着,化他的影子和感觉,你有一种感觉或者某一个执着,就把他照破,就是化掉了,化掉了,这个感觉没有了,影子执着没有了,就会到清净当中来,这是真度众生。

  心念的作用

  我帮人求临终无痛苦,走的时候他睡过去了,这是否多管闲事?

  答:有二点:一个你当时做的时候很自然的,不作意的做,就没有错,就是说没带妄想执着的。第二做过以后不疑惑,没有留下什么,明白这二点就够了。

  如果你不小心,某一个事做得不对了,但你也不是有意做不对,做过以后也没留下什么,这也没错,只是一时一地的因缘显现,如果当时他是作意的,他会留下一些因果,留下一些痕迹,会影响你自己,影响周围,如果你当是顺着因缘起作用的,那么做过就没有。所以一个在做处不执着,一个做后不留下什么,没什么遗憾,疑惑,所以修道是做一个不迷惑的人,但是自己又能够有自己的智慧知道怎么做,做错了也不要紧,反省一下,这里有落处,做错了就知道了,他是一个回应,肚子饿了知道要吃饭,困了要睡,知道什么人讲什么话自然的回应,在自然回应当中是没有错的,这里不存在错。

  这个很自然的体现作用,就是道用,不需要起观念,他们很可怜啊,然后起作用,(插:我走过菜市场,为那些被杀的,念六字大明咒,一开始是慈悲,后来就自然而然念了)对,不要起个念头,就可以了,你不起念头的作用,他就没有业,是本性的作用,(插:那就属于无为的)对,无为而作的。所以将来要弘法或帮助别人是自然的回应,不是讲自己的话,(插:我知道)知道有几种:一个是他们要提问知道了,一个是他们的状况知道了,一个是他们是怎么样的层次知道了,应该讲什么样的话,开悟以前,开悟以后,或者业障深重,或者什么,这个层面上,他需要解决的什么问题,就可以了,这样你就跟他们讲,讲众生心中的话没有自己的话要讲,这才对了。

  不要认为自己是一个修行的人,学佛的开悟的,怎么怎么样,都没有,他们需要什么,你就讲什么,没有的话,你都忘记一切了,我什么都没有,讲过都忘掉,自己是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善用,道的作用。(插:有的人一开口,就知道他讲话什么意思)是啊,知道了,就随着他的机缘讲,随机就是说本性的妙用,转的作用,转中有智慧的,有方便有智慧,你会发现自己,没有一句话是自己的,讲了一天,没有一句话是自己的,都是众生需要的,讲过都没有的,但是会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这是属于众生界的,作用的语言可以留下,像艺术家留下一些艺术作品一样,那他当时没想到这些,要这样作用,在作用处,我们的报身、化身才能开发出来。

  空在现量中

  空是不停留的,没有分别的,一个当体的现量,他什么都没有,但是又能够起作用的,这是空,(插:开始我还定在顽空)定在一空上就死了,玩空无记空,(插:有些人认为要一步来,先要到空的阶段,实际空也就是不空,没有必要停留在空再上去了。)对,真正的禅宗是不停留的,它直接契入本性空不空的不二,有的人根基差,给他一个台阶,过渡一下。

  修行人不需了生死

  问:修行人实际不要了生死?

  答:生死不是肉体的四大生死,是心念的生灭。就是生死,从善到恶,从好到坏,不断地生,不断地死,如果领悟到善恶起心动念的体性,本来空寂,本来无生,那么他已经了生死了,他已经没生死,生死是人尘劳的影子,经历事的影子,就叫生死,这个影子会带来业报。如果你不留影子,生死已经了透了。

  作用处就是源头 源头就是作用处

  你要体悟,一切处是本性的作用,而不是方法,如果自己迷失了,受了障碍,用方法回来。生活的调节还是需要的,有时到空的地方,看看蓝天,有时听听西藏的音乐,听听对本笥的朗照有非常大的作用,看电视多看也会消耗能量,特别老年人,消耗会大一些。任何时候是这样子的,看东西、听声音,声音的感觉,都是这样的,身体的障碍可能是最大的,所以要照身体。

  关于照身体

  以无分别的觉性照着身体整个,睡觉、走路照着,但是不能作意,一照它就化掉,哪里有痛的时候,哪里有明显的出现这个地方的感觉,然后去照它,一直照,一直照,它会化掉,但照的时候,落进去马上要回来,因为我们的本性有无量功德,你照哪里哪里就消亡,就是业障、感受、烦恼它就会消亡。这个照力的开发,是大圆满、究竟圆满的地方,从现在一点灵光到一片,到十方圆明,就叫觉性的光明,它一直在照着,而且体性是不动的。不动的体照的本身就是佛,就是报身佛,照的用体现出来的内容就是化身佛,但是照的力量是有大小的,这个力量的大小就是一切圣人的差别,虽然都是圣人,但他有差别,就是照力的不同,照力越大,证量越高,是这个有区别的。这些体悟就是大圆满真正的口诀。所以大圆满的彻却就是顿超、立超,超越一切就是空性,空寂之灵性,那么脱噶就是顿超,顿超就是你有落处,有粘着,有一点分别,马上就化解,马上超越出来,那么西藏借着太月亮的光来引发照,那么禅宗是借用我们的作用处来照,作用处在哪里就在哪里起照,而它已经悟到了本性不用修,本性无可修,一切的方法只是他的作用,也是照,不是为了修行的方法了,只是他需要照,需要用的时候用他,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需要,他要用不同的方法来用,也就是差别智,也就是方便力,所以四瑜伽我们叫专一瑜伽,专一得定,“离戏”是开悟了,“一味”是不二,诸法的不二,心和境一如。无修,真正证到本性没什么可修,就是用的问题了,这个悟要悟到底的,但是他的作用是漫长的,作用为什么会漫长呢?人会受到存在的障碍,一些事物的变化,你的体笥知道了,作用也知道怎么用了,也会照,也有方便,

  怎样在用处圆满

  事物是不断变化,在新的事物出现的时候你可能不熟悉,可能不会用,可能用得不当,那么这个时候就不断地体现用的善巧,用的圆融,用的方便了,这就是悟后的人证到本性后通过这样的用达到一个圆满的过程。虽然他悟到是圆满的,本性也是圆满的,但是用处不圆满,而且这不是一辈子的事,来世还要这样用,他是没有止境的。(插:重新投胎之后又要很长时间,从迷到悟)但是经过这一次后,你很多的见地,消融了,发心正确了,偏差的化掉了,那么已经安住本性,而且已经会用,来世只要一开,那些偏的东西,不如法的东西都会没有了,就是说一个一开就明白的悟道的就走得很正,他就会用了,有的人就是这样,你一指点他,他就会用了,就可以了,没有那么多叉路,这个叉路这一次是扫尽了,下次就很容易了,意思说在未来的出现的时候,他一开始就走正路,也不要学那么多东西,那么多的辛苦,古人讲一闻千悟,只要遇到一个善知识给你点明白就可以了,恍然大悟,噢,原来是这样,就好了,这样的话,就是活佛一样。要善知道点一下,过去的功德都会开发的。而且你会知道,以后的修行不是为自己修的,是作用需要什么作用,就修什么法,来给众生起作用,你是什么身份出现的,就以那个身份来起菩萨道的作用,所有的菩萨都是这样用的,因为他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他没有为自己修行的了,你要观察我起什么作用,那么,这个用也包括自己,本性是不可得的,他是空灵之性,但是我们本性中有内容,现在背着身体有我们的因缘,要生活,这是我们自身的存在,在这里也是要用的,要吃饭要睡觉,身体不舒服要调整,一切一切都在这样用。当然也有缘起的中的用,有的人比如他念药师佛,就是了众生病源,他在这方面用,用久了他有这个功德,众生有病有难,他可以给他念咒,给他清净的水,或者在药里面给他加持一下就好了,那是他的某一个方面的作用。

  诸佛菩萨,他具有一切作用,他什么用都有,成为大菩萨,他没有为自己,他是一个很大的宝库,什么都有,那么小菩萨呢,他力量不够,他在某方面知道用,是这样的,有的以说法为用,有的用神通,有的持咒,有的诵经,有的做事业,种种的用,而且都要做过,菩萨都要一一做过,他就具有具备这个德,如果某个事情他没有做过,这方面就没有,这个德就没有,而且没有照破他,没有活起来,所以我们今天念咒做什么,都是为众生用而显现的,不是为自己而修的,当然这个身体也是众生,也是不二的众生也要用这个,他有障碍也要化掉它,但化不掉,也不要勉强它,它有个因缘时节,我们帮助别人也是一样的,不是要执着马上好,或者怎么样,转变,它有一个过程,我们已经用了就可以了,至于结果如何不管它,不能执着结果,会用就是了,所以这是在道上一种根本的体悟,从此以后,不为自己修行,是为众生而用,而且用要恰到好处,是不作意的,众生需要什么,要随顺缘起而用,如果为自己用的话,这里就有东西了,就有执着了,就不了,甚至也没想到我要成道,我要修到什么地步,不为这个想,因为本性本来圆满,本来具足,有很多根基好的人,他一悟到本性就可以了,一悟便休,明白了我本来是佛,只是我现在要用好它,它就够了,他说这里面没什么生死不生死,也没有什么成道不成道,本来在道当中,他就可以了,而且他从此以后,放手空行,自由自在,就是所谓的觉后空空无大千,没有了就是非常重要的,我是这样体会的,就是没有为自己成道的事担心,没有作为,我们打座念咒,不为自己修,是因为他有作用,既然有作用,就用它,因为修行人在本性上要显现功德和对众生利益的事业,这样去体现它,所以说,学佛法和修,都是为众生而来的,众生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学什么,不为自己,就是本性起照,照什么?然后有这个内容,众生需要我们拿出来给他,显现出来给他,就活起来了,是这样来学的。以前总是为自己学,我需要什么,看什么,我修那个法对我相应,我修什么,但是你体悟到本性以后呢,就没有自己了,那么你的量就放开了,大地的一切都是你自己,佛经的一切智慧都是你自己,都可以用它,都可以体悟它,那么这个所谓的我就放得很大,这样的修行是一个真正上路人的修行,相应人一种方法,这非常重要,因为生生世很多人,一直为自己修啊,其实很多人已经明白了,已经超越了,他转世的时候,不是以一个修行人出现,他已经空了,示现作国王、大臣等什么都有,他们在这里示现,在人间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还要去我师父,还要去修行的,这里面多少有没有彻的地方,没有了脱的地方,那么我们这一生碰到了,就要走过这个阶梯,这个阶梯过去了,就是说,从此以后不是为自己修了,不是为自己学了,是起用了,这个阶段就过去了,这个阶段如果真正过去的话,就是八地以上菩萨,(自己也不知道)也不需要地位,也不知道,但是我们为了方便说是八地以上,因为八地以前都是有为的,八地以后是真无为,有这点体悟,但是虽然 有时做不到,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不少人明白这点,那么他非常自在,他念咒做什么,他知道是本笥的作用,就是去显现它,然后众生需要这个咒,就念这个咒加持,他就放光,就自然放光,因为他念咒的时候和本性相应,不是为自己念,不是为自己打座,(插:越是不为自己,越是和佛相应)对,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人特别是行菩萨道的人,他不可能没有障碍,不可能没有痛苦,没有负担,但是他不受,不接受痛苦,不接受困难,不接受就是他不在这个里面,他不受他的障碍和影响,障碍会遇到的,一些麻烦的事,身体会在哪里不舒服啊,他都可能出现某些困难,某些境界在他的作用处不透彻,但是他的心是不动的,不接受困难,他不以为是困难,不当一回事的,那么他这样叫作自在,而不是他像宰仙一样,整天轻飘飘的,很舒服,即使他舒服在本性也是障碍,执着舒服也是障碍,也是一种堕落,也是自我的表现,他没有舒服不舒服的执着,他不寻求这些,他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体现,于心无碍于心无碍以后,到一定时候,于境无碍,于用无碍他都达到无碍了,那么这就是证师到了空和不空的统一,空和不空完整地圆满的统一,很多人寻求打座要轻安,我要生活要舒服,我要怎么样,身体要健康,什么苦难都没有,他就不行,就是处处障碍和本性不相应,本性它是包罗万法,既有垃圾也有鲜花的,它是包罗,有阴天,也有晴天。有人说,啊呀,一个修行好的人,他天天都是阳光,都没有阴天,那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有可能存在,但是在阴天里面,他不阴,在阳光当中,他不阳,他不住在阳光里,这才是自在的人,他也能表现,也可以笑,也可以哭,他都可以表现出来,他不是哭,也不是笑只,是他需要笑的就哭,需要哭就哭,是他的作用,以后就是这样用,主要这里面没有作意,苦就是苦,但是不落苦相,不取于苦境,他知道自己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就用它,但是你知道这个众生苦的时候,这个众生已经得利益了,不用再起念,从生在你的因缘当中,觉性的照用当中自然会改善,他里面会得到一丝的光明,他内在会有些变化,都是这样子变化的。

  为什么说众生一想到佛,都会得加持,都会得福报呢?都会消业障就是是这个道理,一句阿弥陀佛消了八十亿劫生死众罪,那么和本性相应的人和佛是没有区别的,你的本性当中显现了什么,什么境界都会得到加持,都会得到利益,这个道理是同样的。

------------------------------------------------------------------------------------------------------

更多宋智明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