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庄春江:如来藏之研究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来源:   作者:庄春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庄春江:如来藏之研究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

 

  5-1.〈第一节 初期圣典与弘传者的风格〉研读参考:

  1.初期如来藏法门的七部经:

  a)《如来藏经》:以「华藏」为缘起,受到了《华严经》的影响,专用譬喻来说明在烦恼覆藏中,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佛性、佛藏、如来性,都是如来藏的异名。

  b)《大般涅槃经》(初分):以如来的入涅槃为缘起,说如来常住,所以一切众生有佛性,佛性就是如来藏我,我者即是佛义,常者是法身义,乐者是涅槃义,净者是法义(大般涅槃的四德)。

  c)《无想经》(《大云经》):简略说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得见如来常乐我净」。

  d)《央掘魔罗经》:以央掘魔罗执剑害佛为缘,说一切众生有常恒不变的如来藏,如来藏与众生界、我界的同一性。

  e)《大法鼓经》:以波斯匿王击鼓见佛为缘起,说众生不增不减,般涅槃者皆常住,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一乘,众生界与如来界一致,富有犊子部不可说我的意味,也可说是《法华经》的如来藏化。

  f)《胜鬘经》:阐明一乘而说到如来藏,说「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安立「空如来藏(客尘)、不空如来藏(清净本性)」。

  g)《不增不减经》:从众生的不增不减,说「一界」的甚深,第一义谛、众生界、如来藏、法身四者异名实同,依众生界说如来藏三义:如来藏为依、为持(平等、恒真实有),而有世间生死(不相应的不清净烦恼),及涅槃真实法(清净相应体)。

  《央掘魔罗经》、《胜鬘经》、《不增不减经》都说到了心自性清净,《胜鬘经》、《不增不减经》文义精简而富有条理,近于论典,为如来藏经中成熟而传出迟一些的要典。

  2.如来藏说的最初弘传者:

  依《大云经》、《央掘魔罗经》、《大法鼓经》说,如来藏说的最初弘传者与西元二世纪南印度案达罗王朝的「一切世间乐见」比丘有关。传说的一切世间乐见比丘,应该是历史人物,可能就是《楞伽经》中的龙叫,与提婆同时代的人。

  3.初期如来藏说弘传者的风格:

  a)依《无想经》、《大法鼓经》、《大般涅槃经》,一切世间乐见比丘应是像大迦叶那样的比丘,《大云经》与《大般涅槃经》说是戒律谨严者,《大般涅槃经》、《大云经》、《央掘魔罗经》、《胜鬘经》说他不顾惜自己的身命护法。

  b)如来藏学派,可能由于「佛寿无量」、「常住不变」、「一切众生一众生」的信仰,净持不杀生戒而彻底禁止肉食。唐代出现于中国的《楞严经》也严格的禁止肉食。这是印度如来藏学派的特色(婆罗门教徒,也有严持不肉食的),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佛教。

  5-1.问题思考:

  5-1-1.试简要说明如来藏说最初弘传者所处的时代、地域与风格。

  5-1-2.属于如来藏说后期发展的经典有哪些?

  5-2.〈第二节 如来与如来藏〉研读参考:

  1.如来藏说否定如来涅槃为灭尽:

  a)如来藏说远承大众部的「理想佛陀观」,通过《华严经》等大乘经而来,用无数的比喻,说明如来的涅槃不是没有了,而是「如来常住,非变易法」,是「有」,是「不空」。解说为灭尽的(《阿含》等)经文,被一一解说为实体不灭。

  b)如来常住说,可以常、乐、我、净为总摄。其中「常、我」与传统说不同,故多立论解说。

  2.如来常住(常恒不变易)的理由:

  a)《华严经》、《法华经》等初期大乘虽以释尊早已成佛而来人间示现,但总得还有个成佛的开始。

  b)有个成佛的开始即无常法,不可能成为常住的。为了贯彻如来是常、是恒,非达到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可。从来就是常恒不变易的,这不只是释迦佛,而是一切佛、一切众生。

  3.如来常住思想的开展:

  a)从如来常恒不变,论到众生因位,就是众生身有如来藏。如来涅槃(或法身)是有色的,如来藏当然也有色相,有无量相好庄严,这是初期如来藏说的特色!

  b)以佛所说法,除常住不变的如来与如来性(佛性),都是方便说,如来藏法门贯彻了这一理念,就从「三乘兼畅」(承认二乘的涅槃是真实),而进入「会归一乘」。

  c)众生皆有如来藏,依此,在修行上不用向外驰求,依于自身的如来性精进修行来求其实现,中国禅宗的「如来禅」正是继承这一方针。

  5-2.问题思考:

  5-2-1.从《阿含经》的宣扬无常,到如来藏说的「如来常住」,其间的思想转折为何?

  5-2-2.您对「会归一乘」有何看法?

  5-3.〈第三节 如来藏我〉研读参考:

  1.前所未有的如来藏我:

  a)部派佛教中犊子部等立「我」的目的,是为了成立生死流转,解说从系缚到解脱的联系,而不是以「我」为真理,为证悟的内容。

  b)初期大乘的《宝积经》虽说「圣性」是常、是乐、是净,但还是说无我。

  c)依《不增不减经》、《大法鼓经》、《央掘魔罗经》、《大般涅槃经》所说,我、我界、众生、众生界、如来界(性)、佛藏、佛性都是如来藏的异名,这是如来藏法门的根本论题,生死与涅槃的主体;迷成生死、悟成如来的迷悟所依;是证悟的内容。这样的如来藏我说,在佛法中的确是初期大乘所不曾见过的,佛法渐渐的进入「佛梵同化」的时代。

  2.如来藏是「俗妄真实」说,所以这不是染净一如,而是众生性与如来性之界性的无二无别。

  3.如来藏是我的理由:

  a)《大般涅槃经》举「苦毒涂乳」、「闻刀不见刀」的譬喻,言外道说我与佛法说我是同一来源(古佛所说),只是外道凭传说,误解而没有真知。

  b)《楞伽经》说:「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

  4.如来藏我的判摄:

  a)古佛所说,是不能从历史去证明的,只可以信仰。反之,在现实世界中,印度神教先说有我,释尊否定他们,建立无我的宗教。到西元二、三世纪,佛教才宣说如来藏我,却是历史的事实。所以『大般涅槃经』的比喻与解说,只能说是信仰而已。

  b)奥义书说我是常、乐、知,也说周遍清净,并不只是《大般涅槃经》说的「大如拇指」,「小如微尘」,反而与「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的如来藏我非常相近,说外到对我误解而没有真知,并非事实。

  c)佛教为了诱化主张有我的外道们,使他们渐入佛法,所以方便的宣说如来藏我,这也许更符合如来藏说方便适应的事实!

  5-3.问题思考:

  5-3-1.为何如来藏会被说成是众生的主体?

  5-3-2.试分辨「俗妄真实」与「染净一如」的差异。

  5-3-3.试分辨《大般涅槃经》说如来藏我的理由与事实的差异。

  5-4.〈第四节 如来藏不空〉研读参考:

  1.空有二宗:

  a)空宗:如《般若经》说一切法如幻如化,涅槃也如幻如化。空与无的意义不同,空是没有自性,不是说没有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有(包含了菩萨大行与如来果德),当下就是毕竟空寂,即有即空,空有无碍。

  b)有宗:以「一切法空」为不了义,而说一定要有某些是「不空」的(「有异法是空,有异法不空」)。

  2.有宗二系:

  a)有为法与无为法均为实有,我、我所无:如说一切有部与大乘瑜伽系(有为的「依他起」与无为的「圆成实」是实有,我执的「遍计所执」是无)。

  b)世间法(有为法)虚妄,出世法(无为法)真实:如说出世部与大乘的如来藏说(俗妄真实)。如来藏说的「空」(烦恼)与「不空」(涅槃),不出这一原则。

  3.由「空」到「有」思想的转折痕迹:

  a)《大般若经》终了时提出:为新发意人说「生灭如化,不生不灭不如化」,与俗空、真实不空的法门相合。

  b)《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说:久行利根者听说一切法性空,就能现证。五事不具足的钝根者听了一切法空,不是反对空相应,就是颠倒僻解,自误误人。这暗示空相应经流行,对于根机不适合的,引起了严重的副作用,所以不能不解释深密,成为显了明白,易信易解的法门。

  4.「俗妄真实」说的时代意义:

  在大乘空教的发扬中,《大般若经》(末了)、《解深密经》、如来藏法门说「俗妄真实」,表示了时代佛教的共同倾向。不过,依《大般若经》之意,为初学者不得不说「不生不灭不如化」(不空)。《解深密经》以为:为初学者,还需要作一下浅显的解释。但如来藏法门,却呵责空教,宣说真实不空的究竟法门,与《大般若经》、《解深密经》经意,恰好相反!

  5-4.问题思考:

  5-4-1.什么是初期大乘与后期大乘思想的分野?

  5-4-2.如来藏说如何认定「空」与「不空」?

  5-4-3.如来藏的「不空」说,误解了佛法了吗?为什么?

返回目录

---------------------------------------------------------------------------------------------------------

更多庄春江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