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一讲 佛法教义的核心思想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6日
来源:   作者:佛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一讲 佛法教义的核心思想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唐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花。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花。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  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转  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  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  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  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  修此免邪见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根本的教义,罽宾国沙门佛陀多罗译。按照教体规程来说也是辅助佛性涅槃性德说法的一个教典。冠以“大方广”这个名字就是了义说,不是方便说,因为这里讲的“大方广”是法身,是三世一德的意思。

我们不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的时候,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去看这些问题,包括自己生活世界一切一切,不知道怎么系统地观察。因为我们没有系统观察的路径和思维方式,所以没有办法体会到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途径,也就没有解脱(自在安祥)的感受。

我们以前也听过一些课程,无非是强调通过现实境界怎么去产生解脱。因为我们所居的现实环境就是这个样子,说再多玄妙的东西我们没有办法去认识,产生不了感受。比如外道学说,他以知见告诉你某一种感受境界,然后叫你去希望,让你去想、去猜测,但实际上你并没有见到过,也不知道里头到底是什么!认为他说的是什么就听着什么,这是典型的一种外道思想。

佛法则不同,不是往外头去想。透过佛的教诲告诉你自己身心世界的结构,自己的作用,这叫自觉道。佛跟外道本质的差异就在这儿,我们体会不到这一点的时候,如果去听外道的教义,不去用智慧判别,很容易就会认为他讲的是很能接受的,很有感受。比如“信上帝者可以得永生”,永生是什么?信上帝就能得永生,为什么?强调只要信就可以得永生。没有人性思想剖析过这种文化层面作为积淀的时候,可能会觉着很容易接受。

麦加城朝圣的时候人很多,而且人们绝对相信那是真主的痕迹。麦加城有三个教门的宗教共同的一个圣地,他们说那是耶稣当时升天的地方,也是穆罕默德升天的地方,还有犹太教先知升天的地方。伊斯兰盖了一个圆顶的大清真寺,人们去那里朝圣,人们去祈祷,认为有一个所谓的能力能帮助他解脱什么事。这是外道的思维方式,向外去求,不去考虑我自身的能力。

佛法不同,告诉你自觉之道,给你说自觉性。为啥叫自觉性?自身心力是自己一切的根本,也就是说生活、生命的好坏,现象的发生,是你的根本。我们现在通过学习佛法来剖析这个问题,是为了叫你能够看清自己,而不是看清别人(我们一般都是在看清别人)。看清自己,把握自己!现在都讲把握住自己,把握住什么呢?你并不知道,实际上你都在把握外境(身心以外)的东西。

能够把握住身心,叫贤人,这个把握是很有自主力,有主动的能力去掌控和驾驭身心。能够把握身心和世界的协和统一,叫圣人。能够超越身心和世界这两重性叫佛。我们剖析这个问题,目的是叫你从旧有的方式里超越出来,你自身的生命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化,变得清净和快乐,那种安详不是任何世间出世间的语言形容能表现得到的。

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几部经典,会有一种印象,我们用了很多词汇去形容本质的东西,包括般若呀、空性呀、心性呀、心能啊,都是形容它,但是怎么去展现?我们今天这段经文,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心性怎么在心和境之间起作用?‚怎么去调控心境的和谐统一?看清楚,你叫觉者,看不清楚你叫迷者,就是众生。

什么叫佛性?佛性就是你的觉性,你能够去看得很清楚,看清楚才能调节。看不清楚没办法调节,没办法去掌控,只能顺应过去的习惯,过去的习惯就叫无明业力。我们天天讲无明业力,实际上你光知道有这么个词儿,能真正体会到无明业力的时候,无明业力就要消失了。你没有体会过永远没有办法知道无明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什么叫无明?这一段经文非常清晰地形容出来。

这要感谢这位居士提出打禅七,才想起来讲这部经,正所谓法有缘方生、仗缘方起。什么是禅七?“禅”是思维,思维你的“七”。“七”是什么?是你的执著性。思维你的执著性就是去明其道义,这是真正打禅七。不是在那儿坐着就叫禅七,那叫“静坐七”。记住!你不了道义的话,坐那儿叫妄想,练气功呐。正所谓“练拳不练功,到了一场空”。你要去调节烦恼除了道理没别的,你们不要指望某一种对治法能把烦恼治掉,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一时的压住。

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在这个环境里很烦恼,去换一个环境,感觉很好,很轻松了,就像人们说的散散心去了。你的心如果能散掉就不会再有了,散不掉。心是不生不灭的,别管真心妄心,都是不生不灭的。只有以道去断其生意,把妄想心的生意断掉,了其生则不死性(不死性就是你的空性)就现前。那样的话你不会有烦恼,也就不可能有烦恼。

这里讲的烦恼是干扰性,身心世界的波动给生命轨迹带来的干扰。生命轨迹跟身心世界的波动,这两个是分开的,身心世界的波动(运动的轨迹)跟生命法则不谋和的时候就产生烦恼。

生命法则是什么?我们追求健康、快乐、祥和的生命过程,这是我们的法则。但是我们身心世界的运行轨迹会波动,因为自控性差一些,一旦遇到波动的时候,与选择的法则发生冲突,所以产生烦恼。这就是我们平常话讲的“事与愿违”,事是我们所经历的感受,愿是我们的理想,两者相违背。为什么相违背呢?因为两者没有统一起来,换句话说你没有得道。两个统一起来不相矛盾这叫得道;两个统一不起来叫凡夫,叫执著。为什么?因为有烦恼。什么叫烦恼?因为有波动性,有互相违逆性。有烦恼相就有执著。为什么有烦恼相?因为有执著产生烦恼相,互相干扰性,不协调性。众生的烦恼根源是这么个过程。

这段很重要,要仔细去想的。我们现在透过学习佛法就要把事跟愿通过智慧来协调,智慧不是聪明,聪明协调不了的,只能把很小范围内的身心世界的运行差异性给扭转一下。什么叫聪明?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知见,“我们理解了一个问题,下回注意。”要知道,“下回注意”这个意思已经就是无明。不要以为“下回注意”,叫智慧,不叫!充其量叫小聪明,就是我们所说的世间经验主义。经验就是无明,它根本也是烦恼。为什么?因为一旦超越经验的时候还是烦恼的,证明那是不圆满的,不圆满就不是本性,不是生命本质,证明经验这种思维模式还是不符合道义(究竟的本义),所以凭经验生活的人依然还有烦恼,还会有一种不相适应的感觉。

为什么老人跟小孩儿有一种代沟的表现?代沟说明你的经验拿过来给他用是不适合的,这就产生所谓的代沟。所谓的代沟也就是意识模式的冲突,实际上一切人的生命实质都是一体性的,为什么你不能去理解他呢?因为你是以经验思维模式来看待问题,还是无明,还是你的根本烦恼性。你的烦恼性没有剔除,所以没有面对现实去解决问题,一切问题不能迎刃而解。作为凡夫众生来说就是这几种思维方式带给你一切负面、正面的影响。有负面就有正面,有好的就有坏的,这是必然的,所以在相对生死法里头不能解脱。

我们现在要学习绝对的道理来建立绝对的种性(也就是我们说的思维模式)。绝对的思维模式是不用想的,想出来的一定是相对的。什么叫想?通过想象出来的都叫相对法生死境界里的东西,其结果依然是执著跟烦恼,绝对是通过种性、通过缘起性来改变的。缘起性是什么?是智慧力的发起点,是我们对心性的认识(我们的心和心的作用,称为心性,心融摄身心和世界)。

这里有一个很微细的差异性,我们怎么去理解?平常有很多身心的感受,不是你要不要想的问题,不管你要不要琢磨,它自己就往外出。比如我们每天的念头,有好多东西你不想去琢磨它,但是自然而然它就往外出,这就是你的种性所决定的。我们作为烦恼众生的种性就是这样的,就要不断地去生,称为“众生”。依众缘(很多条件集合到一起)就会发生当下一念,以这个念再生下一个,不断延申就产生我们现在所依止的身心和世界。身心、世界都是这样来的,你有这样的身心(身心是我们主体生命的观念)就有这样的世界。自我价值这个主体生命观念就是这么来的,总在生。

念头为什么生?因为虚妄想。我们总在攀缘上一个念头,是活在前面那个念头里头的。要想了却烦恼,先去把前面那个停止。怎么停止?我们不再进行下去了,换一种思维方式,不要把前面那个念头再拿来思维。前边那个念头再拿来思维的时候又进去了,必然是无明种性。为啥?无明种性是不需要想的,这种“不需要想的”是一种惯性,它不是正觉。正觉是清楚的,无明是不清楚的。

智慧和无明的差异是在哪呢?智慧是很清晰地知道前面的景象,念头的观照力一下就知道,这个知道是清楚的。无明是不清楚的,下面发生什么事不知道,根本没有前瞻力。没有前瞻性,后顾性也产生不了。智慧是很清楚,对好坏之受没有分别的,好的受它接受,不好的受也一样接受,这是智慧和无明的差异性。

我们怎么去看这个问题?通过文殊菩萨请问的这一段,我们就可以了解真正本来的身心世界的结构。了解这个结构以后,才能重新去看待它。当然会有很多障碍在里头,障碍从哪来?从旧有几十年的思维习惯,我们讲的劣根性(按照正常的身心成长规律,人从零岁到三岁劣根性就形成了)。劣根性就是我们所谓的性格,性格是最大的无明。格是隔开,性是个性,有个性就跟一切都隔开的,性格是隔离本性的最大的障碍。

本性本身是具足一切功德的,本来生命体的作用是一切都丰满具足的。比如大自在天还不是超三界的圣人,凭他那种意识妄想(也是妄想心,但他的妄想心相比我们人类世界来说强得多,所谓心量大得多,心量就是他认识自我身心的力度要深得多。)他就可以把五欲六尘当中的享受任意驱使、任意变化,远远超越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生活世界。他的生活世界之所以称为大自在天,相对于我们人来说是自在的,包括他所依的世界宫殿和他自己的身心状态。

比如他现在转报是男身,他可以变成非常伟岸庄严的,为什么可以变?因为他对身心世界的了解比我们彻底,换句话说,他对那个“机器”比我们清楚,我们不清楚这个“机器”所以没办法使唤。现在我们所使唤的“机器”这点儿性能,比如一部很好的电脑在我这里只会上网、打字,别的不会,而这部电脑到专业人手里可以画图呀什么,能做很多事。这是你了解的深度(心量大小)的问题,心量大的驾驭能力就宽,所展现的性能就宽。

我们不了解身心,实际上最完美、最好玩的是身心和世界这两个“机器”。身心是主控机器,世界是境界。就像驾驭电脑一样,如果能掌控电脑,进到信息网络虚拟世界里头可以任意去玩儿,并不是说电脑进到里头了,是网络里的东西是反射过来的。

能想通这个模式吧?我们的身心就像计算机一样,世界就像网络一样(在《华严经》里就讲这个境界)。但是要操控好,不然会染病毒或者死机。还有一点,内存量要大,否则计算速度就慢。“内存”就像不同种性,主板不一样,性能就不一样。我们了解这些,就可以拓展到无限的世界空间,全部能看得到,不但能看得到,而且能进入其中如幻地游戏,这是佛法教义的真正的核心。

这是可以做得到的,并不是修行好多年还没有感受,那不是佛法。只要方法(理念)对路,碰一下就有好处。这就像电脑机器一样,只要打开了,接通网线了,就可以玩。关键你没有打开,再加上你那里有点病毒,要不就是你的网络不够宽,反正你是不好玩。这都是外缘障碍,但现在这些对于你们在这里听课的人来说都不是障碍。为什么今天上课没有接上网?这些法一定要亲历亲为的。七月三十来了好多人,为什么那天没有去讲?那天没有因缘。没有缘起,法一定要有缘起,有缘起才有法义。

只要有因缘就好办,没有因缘法是出不来的,法能够真正去有益我们思维方式的改观。所以我们透过这个因缘把这一段去学习一下,这是佛法整体的概念,(佛法教义的整体核心思想)。你要把这个思想去想想清楚,再去听这段经文,(不仅是听这段经文,你去念经也好),就知道佛的智慧真的太伟大了。没有掌握他的核心,建立好的缘起,灌输一个好的种性,发生的力就不一样。

我们昨天看三军仪仗队的规则,他们训练的时候很苦的,但是刚当仪仗兵时,领导就给他们灌输一个观念,仪仗兵的仪仗姿态比生命还要重要的。给他灌输这么个知见,这叫种性决定了,而且他自己又加入进去了,这叫去体会了。我们是光有知见不去体会,道理明白了一定要去体会。比如我刚才讲的这些道理能听懂吧?话能听懂,要认真地去修行。修行包括去顶礼呀,去拜佛呀,去听经呀,去诵经啊,认真地去做,然后感受就升起来了。换句话说,缘起就建立好了,智慧观照的能和力才会产生,这是系统的。再深入,力量再彻底的时候,身心世界就彻底解放出来了。

身心和世界彻底解放出来是个什么境界呢?就是你的身心在世界里是自在的,世界在身心里也是自在的,身在心里头是自在的,心在身里头也是自在的,世界呢?都是自在的。自在是没有障碍的意思。不解脱的时候,身心是身心、世界是世界,这两个是格格不入的。怎么格格不入?世界过去了身心还是这样。世界能进到身心里头去吗?能。为啥?你做梦嘛,你梦里头不是有个世界嘛,那就是世界在你的身心里头。为什么你那个时候的那个世界是昏沉迷惑的呢?因为那个时候你的身心是迷惑的,这就是身心跟世界的差异性。

这是身心跟世界的两重概念性,把这些理解认识清楚以后,你整个的感受就不一样了(修行就有感受了)。认识不清楚的话,再辛苦也体会不到。就像人自己的生活一样,身心跟世界不统一,想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而生活空间却跟这个不相应。你不了解自己,世界就没办法驾驭;你了解自己了,世界(生活空间)才会改变,才能够选择合适的生活空间。到底我们是心转境还是境转心呢?心跟境,境跟心是平等性的,统统都是你的心,正是因为心的平等性,所以心跟境之间的作用才是互补性的,才是能够协调统一起来的。

而我们却只知道心境与心境之间的变化,“哎呀,我心情不好了,换个环境就好了”,实际上不是这样,我们的心有自我解脱性,它碰到不相应的境界的时候,解脱作用就产生了。我们不了解心的本具的功德,凡事不好就跑,形成习惯性了,这叫逃脱。总在换,所以事事无常,干什么事也不能坚持到底,总在选择境界的差异性,不去鉴别身心的差异性。我们都在看世界,不看身心,所以总在改变世界,总想改变生活空间。认为生活空间改变了身心感受才好,这就是差异,选择这种想法、这种做法导致很多错误的发生。

我刚才讲的这些道理想明白了,再听这段经文就会觉得有意思了,佛祖的境界你能体会得到。这个体会只是在你的思维层面,但是这个思维已经不是思维错误的东西了。并不是学佛的人啥都不想,人家学佛的人是想的正觉的东西,符合本性的东西,本质是吉祥的、快乐的,是光明的。光明是能觉和所觉都是一样的平等性,光和明、能觉和所觉在生活过程之中产生的作用是一样的。

然而我们认为自己这方面是主要的,客观的东西是次要的,所以就可以任意去毁坏客观世界的构成,可以随自己的意思去改造自己的环境。比如家居装修,就按照我们主观意识一味地去营造家居环境。几十年前一个人家能住几十平米就了不得了,现在六百、七百都不算大房子,还嫌小呐,然后再多整几处什么的。一味地按照主观意识去营造生活环境和氛围,恰恰把本有的条件性忽略了,身心世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完全打破了,所以负面的作用就出来了,房子大了冷清呀,收拾麻烦呐,各种费用要交啊。还要想很多,人少了不好啊,想想办法,总之自己心里找平衡就对了。

找着平衡了,自我感觉良好,就住下安心了。心安理就得,心安了,就认为这事没问题了,住着特踏实。就怕你心不安,为啥不安?认识不能跟上环境变化就会导致相应的负面的东西全部发生出来。心理负担重啦,房贷还不起了,好多好多,你去琢磨吧,反正事儿多了,住着感觉挺好收拾起来麻烦啊。我们去营造出来的环境实际上是一味地追求自己主观意识的感受,忘记了客观环境,这是心跟境的不协调性、不统一性,导致身心负担严重亏损,这就是烦恼跟执著的来历。

简单把概念给你理一理,学佛的人一定要把佛法的核心思想掌握,然后再去听经。每一本经论是为了讲解这个核心,告诉你法则。这样,相应的一种方式就会产生,身心的好的模式才会发生出来。

我们看经文,这段经文很短,但是完完全全地把我们刚才说的问题非常准确清楚地描述出来。文殊菩萨的智慧、佛的智慧,肯定是那样的。但是凭我们认识的力量和深度,把字想破了,也想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你的身心境界不一样。

为啥说不一样?“一时”,佛经里讲“一时”不是说某一个时候(以前我讲《楞严经》也说过),“一时”有几种作用,一个是告诉你佛法的圆融性,三世十方(所有的生活空间和时段)都是适用的,称为“一时”,标致就在于此。另外一个,从身心角度来说,众生心有有细约的分别跟执著会建立,假如这部经典告诉你,哪年哪月哪日佛在哪讲经,好,你的细约分别就会产生,不会产生如对目前的感受,会想“佛那时候说的,现在适用不适用呢?”

现代人还懂要与时俱进呐,任何的东西都要跟着时代的环境变化,理才适应。佛法是这样子的,因为佛的智慧是圆满的,“一时”就是告诉你它在哪都适用,而且任何的身心状况下,都能让你的心获得安详,这是“一时”伸展的意义。

佛学院科班讲经一般讲“一时为时成就,不有良时,安成法会?乃是师资道合,机教相契,说听始终,名为一时”就像今天,叫时成就。

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去了解佛法的切合实际的用处,佛法实际是要解脱身心的,解决身心跟世界之间和谐关系的。把“一时”解成“时成就”只是从境界里分析,没有告诉你身心的状况。启发的缘起种性是外界的东西,没有明确跟你的关系(没有往你自己的身心意识里去引导你)。佛法不是学问,不能只告诉你这句话的文字意,应该让你去把身心跟世界的关系协调好,怎么去看这个关系?道义就在这里,往这个方向引导你,叫与道相契合。

婆伽婆”是婆伽梵的意思,佛的另一个名称。这里所讲的婆伽婆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我们平常理解佛一定是三十二相妙圣庄严。《涅槃经》说能破烦恼就叫婆伽婆。自己首先没有烦恼,然后又能去破别人的烦恼,这就叫“婆伽婆”。这是以智慧等量,不是以身相等量的。要以身相等量的话,《金刚经》说得很明白,转轮圣王就是佛了。

我们看科班讲义是怎么解释“婆伽婆”的:“涅槃经云‘能破烦恼,名婆伽婆’亦即有德之意。以有般若德,能破一切烦恼。以有解脱德,能了二种生死。以有法身德,能证究竟涅槃。圆证三德秘藏,名婆伽婆。”

般若德是什么?是空观。解脱德是受用性。这里讲的般若德、解脱德和法身德是三身义(三身所具备的)。般若德一定要以我们所谓的化身体现。什么叫化身?就是现在的业报身,业报身显般若德才能慧归本质,我们所谓的本性。

解脱是圆满报身,是你自己生活世界理性的恒定的模式,这叫圆满报身。为什么?如果你对生活的理性标致很清楚,那么你对所有的境界都是不粘连的,(生活的原则方向很清楚,所有的境界对你来说是不粘连的),它显现的是解脱德。

法身德是什么?法身是究竟一切义,是生命升华以后所显现的那种德相。我们生活世界里也有法身德,但只是在你的生活世界里显,因为你没有遍满一切,所以你显的法身德就是很有区限性的。但是随着心量和智慧福德圆满以后,就是前两德所谓的受跟用圆满以后,你自己的法身就显现了。法身就是方向性(最终的目的)所体现出来的,称为法身德。

“圆证三德密藏”是什么?在这三种现象里头都能够任意自在,以什么任意自在?以一念的分别能够在这三种层面里都非常圆融自在(就是非常清晰、非常明白、能驾驭)。按照我们能理解的意思,是在根尘识境界里头都能超越,这三德俱显;我们在根尘识里头超越不出来,三德不显,所以就不能称为圆证三德。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 三昧正受 一切如来光严住持 是诸众生 清净觉地”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它的的确确把我们本来的东西说得很清楚了。第一句话是说明怎么显现本有的东西,“入于神通大光明藏”。首先什么叫“入于”?刚才我说了,通过什么修行?通过能分别的一念。什么能入?什么能出?能出能入的,不受三世十方所约束的是什么?对,念头是不受三世十方任何的现象约束。“神通”是什么?神妙不可思议。你的念头有什么不能通达的呢?你只要能知道的,它都能通进去。

我们要修行得知道用什么修行,这叫修。行是规范的,本来就有的,具足的。只是修的要看清楚,修的是能动的、能够去改变的。能够动的东西去看清楚喽,这叫“入于神通大光明藏”。

大光明藏”就是行,就是我们说的标准。“”是心体,“光明”是心的觉能,“”是境界。用一念分别的作用来体会观察心跟境的微妙,它所含藏(蕴藏)的一切都能见得到才对。“入于”首先你得明白,能入的心是不可思议的,所以称为“神通”。要相信自己的念头没有错、没有对。没有错、没有对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没有见取心、没有知见烦恼才行,知见一定要纯净,神通性才能显出来,有知见就有障碍。

什么叫知见障碍?你看到这个杯子,如果心里有个知见“杯子”的话,就会被“杯子”所障碍住。如果它打掉了,心的念头马上分别出来了,就不是所谓神通了,神通是没有挂碍的意思。“光明藏”是我们的心体的觉能受,你用能分别的这个去观察心境。而“心”还可以理解成时间的纵横,时间能变,时间可以过去现在未来,这就像光明一样,我们成天说光阴似箭。心体表现成这两种状态。

心的主动性表现为时间的能动性,心的整体性表现成空间的包容性,这是心体的表现。我们用心体的能分别性观察心体的表现,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得三昧正受。什么叫三昧正受?能够去理解,能够去正确地驾驭,这叫三昧力,以三昧力才能产生三昧正受。我们不了解它,三昧不能形成。三昧是熟练掌握的意思。熟练是针对于意识分别,针对于我们念头的串习力,针对于念头的适应性。因为念头已经适应现有的这个身心了,去超越它的时候得有个适应性。这是佛祖已经证明过来的,所以佛告诉你是这么一个境界。

一切如来光严住持”这是肯定地告诉你一切真理所发生处,“如来”是真理究竟行处,“光严住持”是真理真实的形象体现处,也正是所表现的地方是三昧正受光明藏,但是这是已觉之人叫“一切如来光严住持”。

未觉之人叫什么?“是诸众生 清净觉地”在众生界来讲是“清净觉地”。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