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傅味琴:<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20~29)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5日
来源:   作者:傅味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傅味琴:<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20~29)

 

  循身观(20)

  (带修禅定前开示)⑥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7—7.27

  ◎ 傅味琴

  身定的人举止稳重,心定的人头脑冷静

  提要:

  ■ 身定的人举止稳重,心定的人头脑冷静

  ■ 剧烈运动促进运转也促使老化,身不定故

  ■ 匆忙的动作促使身不定,也带来心不定

  ■ 走路不准摇摆,佛行走缓步安祥

  ■ 禅定起作用,全身就松弛

  ■ 天天修禅定的人,外表也能看出有定力

  ■ 紧张会促使病情发展与死亡

  ■ 修习禅定能消除紧张,好处讲不完

  ■ 头发发白是焦虑反应

  ■ 人在紧张慌乱中能力就要降低

  身定的人举止稳重,心定的人头脑冷静

  昨天讲五欲要放下,贪五欲的人心里定不下怎么能开智慧?去掉一分烦恼,开一分智慧,所以身定心定两个都要。世间法也讲头脑要冷静,就是指心定,举止要稳重就是指身定,听起来是普普通通的话,如果你真能做到,这就是我们讲的身定心定。所以我们至少要学会头脑冷静,举止稳重。

  剧烈运动促进运转也促使老化,身不定故

  “身安定,有利体内增长运转”,比如步行比跑步锻炼的效果更好,跑步是剧烈的运动。凡是运动都会使身体好起来,因为身体得到了锻炼。可是剧烈运动身体容易老化,尤其是运动员,一到40岁就不行了,因为消耗能量太大,老化得快,只能当教练。所以世间上的一切法都有漏洞,叫有漏法。

  匆忙的动作促使身不定,也带来心不定

  从运动来讲,步行比跑步好,从心理来讲,步行心也比较安定,跑步时心很着急,慌乱。你在步行的时候,有人问你:“哎!小黄,哪儿去?”你就会很安祥地回答他:“我去上班。”如果因为快要迟到了,拼命跑,你一定急急忙忙地说:“我去上班!”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

  走路不准摇摆,佛行走缓步安祥

  佛陀走路就很慢。出家人走路不准快,要非常安详,不能着急。因为一着急身子难免会摇摆。出家人的威仪,走路不准摇摆,就像一阵风那样。佛是从每一个角度来指导我们怎么去修行。

  禅定起作用,全身就松弛

  心安定有利全身舒适,心一定,全身就松弛。一个人为了一件事着急,急得坐立不安,在房里走来走去,突然冲进来一个人,“东西找到了,找到了”,啊!(师作松了口气状,众笑)没事了,全身松掉了。我们修禅定,心一定就起这个作用。

  天天修禅定的人,外表也能看出有定力

  非但要心定,还要培养定力。前两年福鼎有位青芝和尚,在福鼎算是老前辈了,有一次他跟福鼎居士说,“傅老师这些学生,个个有定力。”因为有些学生他见过。肯定看得出来,因为我们天天修禅定。

  紧张会促使病情发展与死亡

  心安定了,全身舒适,能消除紧张。紧张最不好,身体上的病绝大多数跟紧张有关系,病好得慢,病情的发展与死亡,跟紧张都有关系,重病人一紧张会马上死去。

  修习禅定能消除紧张,好处讲不完

  心能指挥生理,心里一紧张,生理也在紧张,拿血管来说,毛细血管就堵塞了。为什么有人一紧张脸色就苍白?因为脸上皮肤毛细血管通不过去呀。一个紧张的人会发抖,因为脑血管发生痉挛影响了脑神经,所以紧张的危害性讲不完。反过来说修习禅定就能消除紧张,就等于修禅定的好处讲不完。

  头发发白是焦虑反应

  伍子胥一个晚上发愁,因为城门口有他的画像,逃不出去,紧张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头发全白了,头发一白倒成了好事,卫兵就放他走了。

  人在紧张慌乱中能力就要降低

  一个紧张,一个慌乱,人的能力就要降低,事情就很难完成。可以做个实验,拿一块长板,两块砖头两头一垫,你能够稳稳当当走过去,因为它离开地面很低。你用四块砖头加高,你走过去就不自在了,并不是这块长板变窄了,而是你心里紧张了。假如高度加到像桌子这么高,你再走过去更要发抖了,再高一点呢?一走上去身子就要摇了,一摇就容易掉下来。同样这块板,板没两样,你的心两样了。

  循身观(21)

  (带修禅定前开示)⑥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7—7.27

  ◎ 傅味琴

  证阿罗汉不是人两样,而是心两样

  提要:

  ■ 证阿罗汉不是人两样,而是心两样

  ■ 来这儿变了,实际是心变了,娇生惯养变成女中丈夫

  ■ 在家跟妈学,长大做妈妈

  ■ 跟佛学出离心、菩提心,将来就成佛

  ■ 远离恐怖颠倒也是个大成就

  ■ 修行人不为自己担忧,世俗人却为你担忧

  ■ 既然长大了,后半生会饿死吗?

  ■ 世俗女人怕没男人,追个修行人不肯放

  ■ 看小说瞎紧张,书掉下紧张也没了

  ■ 行为失常,往往是心理失常

  证阿罗汉不是人两样,而是心两样

  在没有证阿罗汉之前,是这个人,证了阿罗汉果也是这个人。同样吃饭睡觉,还不是一样?他脸上又不会,这面贴“罗”,这面贴“汉”。(众笑)到底什么两样?心两样。

  修行讲现实,男人修,仍然是男的,女人修,仍然是女的,可是修行前跟修行后的心两样了。

  来这儿变了,实际是心变了,娇生惯养变成女中丈夫

  从前的你,小姑娘,胆子小,整天绕着妈转。一直到长大,妈说:“哎呀!脾气坏,懒得很。”可是来到这儿就变了,娇生惯养的宝宝,变成女中丈夫啦。人家说这个人变了,人还是这个人呀,实际上是心变了。

  在家跟妈学,长大做妈妈

  怎么在家里不变,13岁是这个样子,18岁还是一个样子,因为在妈妈身边,就跟妈妈学,学成就了,将来也做妈妈。

  跟佛学出离心、菩提心,将来就成佛

  在这儿呢,是跟释迦佛学啦,跟佛学,心就变了,一颗出离心,一颗菩提心,没有志气变成很有志气,将来的成就呢,当然跟佛学,将来就跟佛一样。

  远离恐怖颠倒也是个大成就

  很多年前,我收到一封四川的来信,信中告诉我,有本书上说:“如果真正想消除紧张,只有佛教的禅定才做得到。”一个人能够消除紧张,这也是个大成就,他没有畏惧心,《心经》上讲,要远离恐怖颠倒。

  修行人不为自己担忧,世俗人却为你担忧

  你们新同学初次到这里来,思想斗争矛盾得很,想走又舍不得走,反反复复,你的亲戚朋友,虽然修行跟他没关系,他也为你担忧。我想起前年,有个来小住的人,特地跟一个同学个别谈话,“你们大学毕业,这么好的文化,辞了工作来,不对呀,你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引起了同学们对她的反感,此后她也没再来。

  既然长大了,后半生会饿死吗?

  我一生的经验告诉你们,所谓害怕是不必要的。我6岁死了父亲,母亲是文盲,生活怎么办?如今我们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长大,也没事嘛。你们今天都已经长大了,一个人只要不懒惰,后半生会饿死吗?都是瞎担忧。

  世俗女人怕没男人,追个修行人不肯放

  你们老同学呢,至少有几点不怕,不怕以后的生活怎么办,不怕以后婚姻怎么办。差不多老同学男的都有女朋友,女的都有男朋友。后来女朋友来信,没看就丢进了废纸篓里去,女朋友亲自上门来,也避而不见,还是我软心肠,说见还是要见的。我跟他女朋友说:“如果你是真离不开他,你也应该到我这儿来。(众笑)如果你不来,说明你离得开他。”

  看小说瞎紧张,书掉下紧张也没了

  做心理治疗工作的人还不是为了消除病人的紧张忧虑?有智慧的人多想想,有什么好紧张的?有人看《水浒》,《三国志》,越看越紧张,实在打瞌睡了,书掉下去了,第二天醒来一点没事,瞎紧张了,昨天因为拿着书,被书蒙蔽了,书掉下去了还紧张什么呢?

  行为失常,往往是心理失常

  紧张容易致病啊,有个大学生,考试太紧张,晚上看书时,无意识地出现了一个念头,就往桌子底下看看。这个莫名其妙的动作是无意识的,当然桌底下什么也没有。可从此以后,每天晚上看书,他总要往桌底下看看,(众笑)这样就形成了病态。

  循身观(22)

  (带修禅定前开示)⑥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7—7.27

  ◎ 傅味琴

  没有智慧的培养下一代,致成病态

  提要:

  ■ 没有智慧的培养下一代,致成病态

  ■ 老人着急会导致高血压和中风

  ■ 修行人求心安,怎能紧张、激动、着急

  ■ 信梦容易上当,没事也会想成有事

  ■ 禅定为了使心力高度集中

  没有智慧的培养下一代,致成病态

  小孩有时晚上睡着了,会无缘无故吃惊地哭起来,这往往是妈在他未睡前恐吓他,“你再不听话,我叫老虎来咬你。”所以他做梦,老虎在咬他,唉!没有智慧无知的人,去培养下一代,搞得下一代都成了病态。

  有个女孩子,她最害怕她的手碰到动物的毛,长到三十来岁,一碰毛,“啊”会怕得惊叫起来。这种打针吃药治不好的病,后来通过心理治疗治好了。分析到她童年,原因爸爸给她买了一本动物图画书,妈指着书给她看,说:“你看,这就是老虎,你不听话,就叫老虎来咬你。”孩子对老虎就有了印象。她家里养了一只猫,孩子好玩,就去跟猫玩,一只手刚碰到猫身上的毛,妈就紧张地说:“别动,它会咬你。”孩子想:“这就是老虎。”因为猫跟老虎很像。(众笑)可是她已经有指头皮肤触到猫身上毛的这种感觉了,从此以后她的手指一碰到毛,就会害怕得叫起来。所以,成年人只要说错一句,就会给儿童致成心理病态。

  老人着急会导致高血压和中风

  佛门里有些当师的没有智慧,却尽收徒弟,愚痴的话说多了,搞得徒弟也都像病态那样。比如说,“老人来不及了,唸佛唸四个字可以多唸一点。”老年人听了,对啊,我年纪大了,来不及了,就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想越多越好。心里在着急,非但不能一心不乱,还会导致高血压中风。其实说这种话的人连普通的心理常识都不懂。从前你听不出毛病,因为没有智慧所以听不出来呀。

  修行人求心安,怎能紧张、激动、着急

  很多高血压病人就是一着急而中风的,有一年春节,南京报纸上报道因春节打牌死了五十几个人,这就是由于着急,紧张,激动,就这么一下子就完了。打牌的,一激动,一高兴,啊!杠上开花,那么是脑子开花啦(众笑)。拿起一只“中风”牌,一激动:“中风”,中风了。(众笑)所以紧张,激动,着急,对不修行的人都有害,何况我们修行人,哪可以不防止?

  信梦容易上当,没事也会想成有事

  没有一个人不做梦,我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梦,最好不要相信梦,如果你相信,你就会上当。有一种梦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有一种梦它是第八意识的种子,在你睡着的时候,跳出来表演一下。拿弗洛伊德的话来说,梦是下意识的化妆表现。还有一种梦是鬼在给你捣乱,跟你开开玩笑,你相信,你大上当。你怎么会相信梦?因为也有灵的时候啊。我也上过一次当,84年,我在包头电视广播局讲学,快到春节,局长留我在包头过节。可是我梦见我原来住的老房子整个的墙,倒了下来,我想家里可能要出事了。怎么去信老不回信?我女的有心脏病,我估计送到医院里去了,怕我着急所以不回信,我连忙下定决心回家去看看。(众笑)路多远啊,坐了火车回去,准备一回家就叫家里人陪我到医院去。一到家,她坐在房里,一点没事,我说:“你没事?”她说:“我是没事。”(众笑)“你没生病啊?”“我哪里生病啊?”“我连寄几封信,你怎么不回信?”“哎!天天下雨,我也忙,所以我也没给你回信。”所以,信了梦,第一容易上当,第二容易受苦。感情深的人最容易受苦,回家才知道上当了。既然没事,你又何必想天天有事,《心经》说的最好,要无有挂碍。

  禅定为了使心力高度集中

  要提高机体的功能,只有在专心的情况下,才能完成高度复杂的操作,尤其是科学一发达,仪器精密度高,你达不到高度集中心的能力,是很难操作的。禅定就是为了使心力高度集中。

  循身观(23)

  (带修禅定前开示)⑥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7—7.27

  ◎ 傅味琴

  禅定靠传承,乱观出障碍

  提要:

  ■ 循身观是以观想力循环全身

  ■ 人体是在循环运转下生存的

  ■ 抓不到宝,也不要空手而返

  ■ 人命在呼吸间

  ■ 相聚又离别,有缘成无缘

  ■ 思维也是在生灭的循环中产生的

  ■ 心不安,身沉重,都与身心矛盾有关

  ■ 身轻路短,身重路远

  ■ 禅定靠传承,乱观出障碍

  循身观是以观想力循环全身

  前面都是讲禅定的利益,禅定的作用。循身观是以观想力循环全身,所谓观想力,就是以心里想像的力量从上观到下,从下回到上,这就是循环。

  人体是在循环运转下生存的

  循,人体的血液呼吸,起心动念都是在循环运转下产生作用。呼吸,又称吐纳,吐就是呼出去,纳就是吸进来。呼出去又吸进来,吸进来又呼出去,就产生了能活下去的作用,假如呼出去吸不进来了,那就死了。

  抓不到宝,也不要空手而返

  从前佛问弟子,“人命几何?”一个弟子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七十岁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今年七十三岁了,也算稀了。你叫啥?(下答:“老师,我叫顾慧。”)智慧的慧,你说我稀不稀啦?稀是什么啦?稀是难得,是宝呀!(众笑)我这个稀,这个宝你要不要啦?(下答:“要啊,当然要啊。”)要,就有两种办法(众笑),一种办法你把我抓到你家里去;一种办法,你就别走了。(众笑)没有第三种办法。即使要回去也不要深入宝山,空手而返。

  人命在呼吸间

  第二个弟子说:“不对,吃饭前我看这个人还是挺好的,吃饭后他就死了,所以人命在一顿饭的时间。”第三个弟子说:“你说得也不对,人命在呼吸间,吐出去吸不进来,就要死了。”佛就说,“你说的最对,人命在呼吸间。”

  今天咱们都在打如意算盘,你能活多少年,算过没有?说我起码能活到五十岁,现在二十八,还有二十二年了,等你到了五十岁结果没死,又打算盘,我能活到八十岁。火葬场死的人,连小孩都有,人命在呼吸间,不要打如意算盘喽。

  相聚又离别,有缘成无缘

  我年轻时给我算命的人都说我早该死,可是今天还活着,并不是我要不死就不死,我没有这种本事。是什么原因呢?我说是护法的力量,护法跟阎罗王打过招呼(众笑),还有些有缘的人要来。那么等你回去几年又来了,傅老师怎么走了?不等我,我也是有缘呀。不对,是无缘,等我死了再来不是无缘吗?

  思维也是在生灭的循环中产生的

  心生灭,一个念头出来了,生;一个念头下去了,灭。脑子怎么会一直在运转,因为生了又灭,灭了又生,不断的生灭,就形成了思维。所以思维的作用也是从生灭的循环运转中产生的。

  心不安,身沉重,都与身心矛盾有关

  循环正常,人就轻安,也就是说人自身没有什么矛盾,没有什么障碍,在正常的运转,必定会达到身轻心安。有时我们心烦燥,心不安,身子好像很沉重,都与身心矛盾有关。

  身轻路短,身重路远

  昨天早晨出门散步,我觉得走得很远,今天同样走这条路,奇怪,我没走多远就看见前面山坡,就是我们捡柴的地方,今天怎么路变短了呢?实际上今天我身体没有像昨天那样沉重,这不是路长路短,而是身心有没有障碍。

  禅定靠传承,乱观出障碍

  我们修禅定也是这样,最最稳当靠传承,传承是不能由你自己去改变,最高的传承就是释迦佛,要完全根据佛法来修。从前我年轻时也想过,为什么一定要观明月,可不可以我喜欢观啥就观啥。例如我看见茶杯,就把茶杯观在心里。幸亏我没有这么做,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心里有茶杯这个硬梆梆的铁罐罐,心不疼才怪呢。(众笑)再说,你随便乱观,把椅子桌子观在心里,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观月轮只能观光体,不能观星球。观日轮,只能观日光,不能观火球。如果把火球观在心里,岂不全身火烧啦。所以不能简单去理解,一切都要有传承,有传承就必须要由你所依止的师给你细细的讲清楚才行,今天讲到这里。回向。

  (2002.7.12 第六讲完)

  循身观(24)

  (带修禅定前开示)⑧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3

  ◎ 傅味琴

  循身观有止有观,亦动亦静

  提要:

  ■ 循环正常,则身心轻安

  ■ 循身观有止有观,亦动亦静

  ■ 血脉畅通故,改善贫血

  ■ 粘液要通过运动,才能排除

  循环正常,则身心轻安

  前两天已经把禅定的作用和利益都讲了。循身观就是以观想的力量来循环全身。昨天讲到,人也是靠循环的作用而生存的。“循环正常,则身心轻安”,人所以体内产生障碍都离不开循环上的障碍,无论哪一部分受了伤,或者发生了病变,这一部分气血就通不过去,在循环上就产生了障碍。我们每天生活还不是同样循环着?假如由于工作上出了一些麻烦,某一部分也就运转不起来了。所以无论生活,工作,正常的循环,身心都会感觉到比较轻松,出了矛盾,有了障碍,就感觉到吃力,这是讲循环的重要性。

  循身观是在人体上作循环的观想,从头发到脚趾,从脚趾到头发,这样循环作观。

  循身观有止有观,亦动亦静

  “既动亦静,亦止亦观也。”前两天讲,“修禅定有动中修,静中修,修禅定有止有观。”循身观里就有止有观。我们在作循身观时,在每一个环节上稍微停留一下,即是“止”。在观的过程中,纠正我们所观的错误,就是“观”。修禅定时,我们心不打妄想,身不动摇,这就是“静”。而我们的心在全身作观想的运转,这就是“动”,所以说“既动亦静,亦止亦观也”,这是讲“循”。

  身~血脉畅通故,改善贫血;细血管通故,促进整体的自我康复。

  血脉畅通故,改善贫血

  再讲身,为什么运动和劳动对人体有好处?因为它能使血脉循环畅通。当然劳动,运动都必须合理,过于猛烈就不合适。我看了你们这两天写的禅定日记,你们反映一修禅定身子都能发暖,由于血脉畅通,所以能身轻心安,还有的人反映:修了禅定,饭量就增加,这就是体内的活动量增加了,所以那天讲“禅定是人体最好的运动”。

  细血管一畅通,就改善了贫血。现在城市里的人往往有一种错觉,有些人总以为自己是贫血,所以吃了很多补血的药,其实有很多的贫血症状是虚假的,或者只能说是局部贫血。实际上这些人吃的都很好,往往是由于营养太好了,这种消化不了的东西都变成了粘液,粘液也就是一种浓缩的营养所变成的。它到处都遍布渗透,慢慢渗透到血液里去,这时你血液的浓度就淡了,就好比在茶里冲白开水,茶的浓度就降低了。即使局部贫血的人,往往也不是真的贫血,是由于某一部分毛细血管不通,运输上有困难,结果这一部分就出现了贫血的症状。好比现在国内物产很丰富,可是山沟沟里的人,还是很贫困,因为交通不发达,输送不过去啊!假如血液循环良好,毛细血管都畅通,血液的营养全都能周遍,局部的贫血也就会改善。

  粘液要通过运动,才能排除

  这种人体内的粘液很难消化掉,积累多了就会形成粘液性浮肿。由于粘液的粘性很强,又很难排除掉,人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影响。粘液是过剩的高蛋白,高脂肪所形成的,高营养虽好,可是你消化、吸收能力太差,吃进去太多又消化不了,只好留在体内,形成粘液。

  实际上关节炎并非单纯的炎症,如果是单纯的炎症,那么吃消炎药就能好,这也是由于粘液的关系,因为粘液性寒,停留在关节部位,关节就会怕冷、发炎。粘液留在毛细血管,就会把毛细血管堵塞了,通过运动,才能把它从大便里排泄出来,那时的大便粘性很强,连水都很难冲得掉。

  循身观(25)

  (带修禅定前开示)⑧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3

  ◎ 傅味琴

  人自找麻烦,又忙着去解决麻烦

  提要:

  ■ 粘液霉化,会产生风湿痛

  ■ 人自找麻烦,又忙着去解决麻烦

  ■ 要增强自身的能力来处理自身的矛盾

  ■ 修禅定能促进自我康复

  ■ 遍身暖,就是增长自身的力量

  ■ 修心不可疏忽于身

  ■ 拜佛是礼节,哪有拜不停的拜

  ■ 不要得了点好处,钻进去就出不来了

  ■ 礼拜、做手印都能促进中枢神经活动

  粘液霉化,会产生风湿痛

  人们总以为营养是好东西,但是营养吸收不了留在身体里就不是好东西。粘液留在体内,年数久了,还会发生霉化作用,会产生风湿痛。

  人自找麻烦,又忙着去解决麻烦

  所以人的种种苦恼矛盾都是人自己制造出来的,人身上的一切病痛也是人自己找来的麻烦,有了病又通过很多科学家辛苦的努力去找治病的办法,人不断给自己找麻烦又不断去解决自己的麻烦,弄得团团转。

  要增强自身的能力来处理自身的矛盾

  如果不给自己找麻烦,又能防止自身的矛盾,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那不是更好吗?所以说增强全身的能力,以自己的能力处理自己体内的矛盾,实在是一个最好的医疗方法。

  修禅定能促进自我康复

  我们修禅定就能起到促进整体自我康复的作用,因为细血管畅通了,血液走到哪里营养就到哪里。人体的血液里就有人体需要的营养,能使血液全身畅通,当然能促进整体性的康复。

  遍身暖故,自力增长。

  遍身暖,就是增长自身的力量

  修禅定你们都有发暖的感觉,暖要暖得很舒服,暖不是热,热就不舒服了。当然细血管畅通了,就会遍身暖,这就是自身促进康复的能力。

  底下讲修行的话:

  身强则智大,智大则身强,但身体需仗不动(定)的力量而发生极细的智慧。

  修心不可疏忽于身

  心身不可分离。有的人信佛很虔诚,但修行却搞片面,搞久了他的观点也片面了。今天的修行人一般都偏向于心而疏忽于身,没有身你怎么修呀?应该是讲心就不能离开身,讲身不能离开心,心身一体。

  拜佛是礼节,哪有拜不停的拜

  现在很多信佛的人,就是不想学佛法,专门搞烧香拜佛,有的还特别把拜佛提出来,作为一种用功的方法。我年轻时到福州,有个居士对我说:“以前我一天能磕二、三百个头,现在一天能磕到五百。”他指着包在头上的纱布告诉我,有一天磕完就昏倒了(众笑),头撞到屋柱上流了血。我想笑却又笑不出来,释迦佛叫你这么干吗?听说从前还有一种修行人他用功的方法,叫“拜经”,唸一个字要拜一拜,当年佛在人间的时候是不是教导弟子这样做的?现在佛门一般的善男信女,佛法并不懂,只知道拜呀拜呀。顶礼是个礼节,顶三个礼,礼节表示过了就可以了,留下来的时间应该好好去学法修行。例如跟领导握握手也是表示一个礼节,握完手就该去工作了,哪有握了再握,不停的握(众笑)。

  不要得了点好处,钻进去就出不来了

  不顶礼不好,恭敬心起不来。顶礼只要三礼,多了也没有这样的礼节,修行不要在某一点上得了好处,钻进去了就不肯出来,那样会搞成奇形怪状。我现在磕三个头也不能磕到底,我不是不恭敬,因为我有高血压,头太低了有危险。如果叫我一天磕一百个头,我磕完就昏倒,死掉了(众笑)。

  礼拜、做手印都能促进中枢神经活动

  礼拜既能培养自己的恭敬心,又对身体有极大的好处。人体最重要的就是一根背脊骨,叫脊椎神经,也叫中枢神经。礼拜时脊椎弯下去,又起来,这就是脊椎运动。从生理上来讲,人体必须要活动,你们修文殊法做手印,手是末梢神经,这就是以末梢神经的运动来促进中枢神经的功能,末梢神经运动能使脑子灵活起来。

  循身观(26)

  (带修禅定前开示)⑧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3

  ◎ 傅味琴

  消业障最好的办法是断除烦恼

  提要:

  ■ 听法能产生正知正见,增强心的灵活度

  ■ 不能吃得太苦太好,胖了容易气短

  ■ 消业障最好的办法是断除烦恼

  ■ 身强则智大,身体是个重要的工具

  ■ 智大则身强,少烦恼身体就会好起来

  ■ 禅定能使粗心转细心,产生极细的智慧

  ■ 不可一心注意身体上的利益

  听法能产生正知正见,增强心的灵活度

  还有,听法能疏通心理,能产生正知正见,心的灵活度也会增强。可是有些人听法效果却很少,因为他是在听故事。有人在日记上写:“我是一个脾气最坏的人,可是我很喜欢听傅老师讲法,因为傅老师讲法很幽默风趣!”如果你真的听进去了,那么你的脾气也应该好起来呀!听喜欢听,就是脾气没好,那岂不是在听故事,听风趣,听幽默吗?

  不能吃得太苦太好,胖了容易气短

  还有,要身体好,就得注意营养,不能吃得太苦,也不能吃得太好,虽然吃的都是素菜,但也不能太油了,否则吃得太胖了也很不好,胖的人容易气短。我现在唸百字明咒唸到一半就没气力了(众笑),因为胖了,胖了气短呀。胖的人想瘦,就有瘦不下去的苦。身体好,不是胖而是强壮,强壮才是好。汉地的出家人,一般身体都并不强壮,有的还体弱多病,这是由于汉地的佛教不大注意身体的缘故。

  消业障最好的办法是断除烦恼

  还有的生了病不看医生,却反认为生病是好事,能消业障,这些都是不懂佛法的人所产生的错见。消业障最好的办法是精进修行,断除烦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个修行人,应该照《金刚经》所说的来修行,来增长自己的智慧,怎能以病来消业障呢。相反,一遇到人家批评,他两只眼睛就瞪起来了。你不动瞋恨心,才是真正在消业障。释迦佛告诉弟子生病就要吃药。有病不看病,不吃药,这种不恰当的做法很容易使人产生邪见。

  身强则智大,身体是个重要的工具

  佛说:“身强则智大。”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学生体弱多病,成绩就不好。我念书的时候,成绩就不好,现在想想,这也跟我体质虚弱有关。一个人要开发智慧,身体是个重要的工具,好比技术再好的人,使用的工具太差了,他的工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智大则身强,少烦恼身体就会好起来

  “智大则身强”,智慧大的人少烦恼,少烦恼,身体就会好起来。因为智慧大,烦恼轻,心理开朗,体力也会强。

  禅定能使粗心转细心,产生极细的智慧

  “但身体需仗不动(定)的力量而发生极细的智慧”,不动的力量就是定的力量。我们的身心,要靠定的力量,才能发生极细的智慧。细的智慧从哪里来?细的智慧从细心来,修禅定就能使身子原有的粗四大转成细四大,细四大转成极细四大。能使粗心转细心,细心转极细心。

  如果没有细智慧,问题看不细,解决问题也不够细致,只能够解决个大概。

  那么心怎么细下去啊?要心不散乱,要达到心不散乱就得修定。

  能海上师说:“修定不可一心注意求身体上的利益,应加入皈依三宝之信心及四谛之了解,否则恐增加身执,且不得三宝加持力,身体所得利益亦小也。”

  不可一心注意身体上的利益

  无论修什么观,只要一修定就会对身体有好处,可是,“不可一心注意身体上的利益。”所以,听讲是非常重要的。不懂佛法的人修行,就成了盲修瞎练,容易走错路。因为佛门广开,各种因缘,各种发心的人都可以进佛门。如果你不听佛法,你原来错误的知见无法改正,也就修不出一个好结果。有些人因为身体有病,别人劝他信佛,叫他烧香,吃素,拜佛,身体慢慢就好起来了。叫他听法呢,他就不大感兴趣,好像他信佛只为了求身体好,别的就跟他信佛没关系,这岂不是在跟佛菩萨做买卖,“我来烧香,你得让我别生病。”这样也不像佛教了。这跟求天神地祇保佑有啥区别?

  循身观(27)

  (带修禅定前开示)⑧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3

  ◎ 傅味琴

  喜欢出神通,容易起身执

  提要:

  ■ 进佛门是求智慧断烦恼,不是为了出功能

  ■ 追求神通,实在是浪费时间

  ■ 喜欢出神通,容易起身执

  ■ 对病有感情,病就不肯离

  ■ 不要根本法,成了假花无果实

  ■ 从觉上去信佛,就跟佛的觉相通了

  进佛门是求智慧断烦恼,不是为了出功能

  还有的人进佛门是为了升天,修禅定是为了出功能。我年轻时候,有一次有个大学请我去讲学,讲课中间忽然有人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写:“傅老师,请你露一手(众笑)。”我就笑笑说:“你把我当猴子(众笑),要我来表演,你来给我卖门票是吗?”年轻人喜欢看神奇的玩意儿,也不想想,你凭什么来叫我露一手(众笑)。这种人非但社会上很多,佛门里也很多,他们始终不接受学佛法就是为了求智慧断烦恼,使众生离苦得乐的教导。假如我真的会腾空,飞到了也得赶快休息,还不如买张飞机票。

  追求神通,实在是浪费时间

  追求神通的人,实在是浪费时间。确实有修神通的法,我就有。为什么不肯拿出来?我自己都不修,我叫你修干什么?我没这么多时间去修,如果辛辛苦苦修十年,即使修出天眼通,那还算是好的。那么再修十年得天耳通,再修五年死掉了(众笑),结果了生死的法却一点没有修,我才不这么干呢!人生几何?赶快抓紧时间学了生死的法,今生能得漏尽通,证阿罗汉果,阿罗汉都有神通,何必花个几十年时间去修神通?

  喜欢出神通,容易起身执

  外道修神通,也有几种,一种是吃药得神通,一种是身上修出神通。修神通的人容易起身执,对身体的执著会越来越厉害,尤其是没有什么佛法基础的人,发心又不正,只喜欢修神通,那身执就更厉害了。像我从前在各地方办禅定班时,后来学的人越来越多了,基本上以两种人居多,一种是学气功的,想到我这儿来拿功法,其实我一个功法也没有,我批评气功时,他们就怄气跑掉了。还有很多是因为身体有病,说:“我是某某人介绍来的,他的病就是跟你学禅定好的,所以他叫我来学。傅老师,我的病就在这儿,你等会儿发功时就朝我这儿发(众笑)。”啊呀!我也不会发功,也不懂气功这一套,这些就是身执。

  对病有感情,病就不肯离

  心理疗法上有这么一个观点,如果你对自己的病太注意了,你就会把病留下来。用佛教的观点来说:就是你执著病了,放不下了。这对病人的心情和病的本身都会有不良的影响。我有时也说些风趣话:“你太关心病了,说明你对病很重感情。”有的人确实对病很重感情,从早想到晚,晚上做梦还在想,所以我说:“你对病这么有感情,这病也舍不得离开你呀。你一想,它马上就来(众笑)。”有人就这么告诉我:“我这个头疼,如果不想它倒没事,一想它马上就疼(众笑)。”那还不是你想了以后来的吗?

  不要根本法,成了假花无果实

  所以修禅定虽然对身体有极大好处,但不要专门去求身体上的利益,“应加入皈依三宝之信心及四谛之了解”,学佛法首先要对佛法产生信心,四谛法是佛法的根本,你对根本的法都不学,后面的东西就成了假花无果实,因为没有根啊!要从根上长出来才能开花结果。佛在鹿野苑度五比丘,一开始就是讲四谛法。后来说法四十九年,都是从四谛法里广开出来的,所以四谛法一定要了解。

  从觉上去信佛,就跟佛的觉相通了

  “否则恐增加身执,且得不到三宝加持力。”要得到佛的加持力,首先应该要了解佛是什么,从了解中相信,你就有了一定的觉悟,那才不是迷信。佛是觉,你也是从觉上去信佛,就跟佛相通了,就容易得到加持。

  循身观(28)

  (带修禅定前开示)⑧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3

  ◎ 傅味琴

  要得正加持,不可求邪加持

  提要:

  ■ 要得正加持,不可得邪加持

  ■ 巫是鬼加持,到后来就会被它所害

  ■ 在自力基础上,能得三宝加持,就更好

  ■ 有觉、证、净的功德,方能称宝

  ■ 不要把假和尚当真,僧尚且假,宝在哪里

  ■ 四谛法是四个不可改变的真理

  ■ 修行常因执着而不得自在

  要得正加持,不可得邪加持

  说到加持,可不要把加持看得太神奇了,佛能给你加持力,法也能给你加持力,僧也能给你加持力。也有人求我老师加持,那我也就给他加持。还有,大众也有加持力,同学跟同学之间也有加持力。还有,魔也有加持力,鬼也有加持力,你修行路子走错了,傲慢贪享受,就会得魔加持,常与鬼打交道,就会得鬼加持,这二种都是邪加持。要得正加持,就得皈依三宝,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在信仰的基础上,通过心理上的作用,得到的力量,这就叫加持力。

  巫是鬼加持,到后来就会被它所害

  关于魔加持、鬼加持,有个故事,苏州有个人,学了佛法禅定后说:“我听了佛法才明白,我过去的一切都是巫。我也感到很奇怪,有一天忽然耳朵里有人跟我说话:‘你听我的,你去给人家看病,病就会好。’我过去不会打太极拳,从这天开始我也会打太极拳了。人家有什么腿疼之类的,我根本不会看病,就在他腿上摸摸,他就不痛了,所以人家就称我‘观世音菩萨’(众笑)。”这就是鬼加持。所以大家既然学了佛法,要求三宝加持,三宝不会害你,否则你得到邪的加持,它要害你,说不定哪天他就告诉你:“你时候到了,海龙王找你作女婿了,你赶快跳下去吧。”是有这种事发生过。

  在自力基础上,能得三宝加持,就更好

  你不得到三宝的加持,你身体的利益也小。自身的力量叫自力,三宝加持叫他力。你在自力基础上再得到他力,那不是更好吗?可是千万不要得到魔力、邪力、鬼力,那样你非但会被它们所害,而且跟它沟通了还很难请得出去,进来容易出去难,因为它跟你老交情。

  三宝~佛宝(觉)、法宝(证)、僧宝(净)

  有觉、证、净的功德,方能称宝

  三宝,佛宝就是觉,法宝就是证。法宝有教证二法,教,我们学的理论就是教;证,我们得在修行中去亲证。僧宝是清净,僧以清净为体。人生什么叫宝?能觉悟过来,不受迷惑,这就是宝,是佛宝。你有智慧的法,能够断烦恼,能够亲自证到烦恼断尽后的常乐我净的境界,那就是宝,是法宝。佛弟子照佛讲的话去修清净,能够身口意清净就是宝,是僧宝。清净了就叫宝,你不清净怎么叫宝?为名为利就是不清净。

  不要把假和尚当真,僧尚且假,宝在哪里

  现在由于很多人都不懂佛法,确实有把假和尚当作真和尚的。前几年,我们在某一个地方,有个出家人就告诉我:“喏,这个是假和尚。”刚刚喝了酒吃了肉走路还摇摇摆摆,你不恭敬他,他就说:“你不恭敬僧宝。”你是啥个宝?难道吃饱了就能称“宝”(众笑)?假和尚不能称为出家人,他是假的,搞不清净的,怎能称宝呢?对他们另外有个称呼,佛说是“狮子虫”,是狮子身上的一条虫。或许有人听不下去了,这个傅老师又在打假了。如果不应该打假,那么现在我们国家极力在打假,难道也错啦?是保护人民的利益呀!我们佛门里要打假,是保护三宝的利益,是保护众生的利益。既不修行,品德又败坏,处处作假,开口我是僧宝,闭口我是僧宝,你僧尚且是假,宝在哪里?

  四谛~苦集灭道为解脱生死痛苦的四个不可改变的真理。

  四谛法是四个不可改变的真理

  三宝有觉、证、净的功德,四谛就是苦集灭道,是解脱生死痛苦的四个不可改变的真理。苦,人世间是苦的;集,苦的根源是烦恼的聚集;灭,消灭了烦恼才是极其安乐的彼岸;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要学、要修这样一条道路,才能通向彼岸。

  身执~心念中执着于自己身子利益而不得自在。

  修行常因执着而不得自在

  身执,我们应该把它放下。修禅定,身体自会好起来的,你去执着它干什么呢?“我为了身体好而修禅定”,开始你这样发心也可以,你真的来学来修啦,就要跟你讲,不要去执着身体,你只要修禅定,身体自会好起来。如果你过分去注意身体,关心身体,就是执着身体,一执着,起的效果就不大。今天讲到这。(第七讲完)

  循身观(29)

  (带修禅定前开示)⑨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4

  ◎ 傅味琴

  修禅定应学好四谛法

  提要:

  ■ 戒定慧要具足

  ■ 佛教是修行,不是欣赏

  ■ 学佛法要全面,不能只取其一搞片面

  ■ 修禅定应学好四谛法

  ■ 修行的路要从皈依三宝开始,走偏了就得不到三宝加持力

  ■ 不懂法很难生起对三宝的正信,亦难得正加持

  ■ 四谛法不修怎能了生死

  戒定慧要具足

  今天我们都是皈依三宝的佛弟子,皈依三宝后就要修行。怎么修啊?修戒定慧,所以禅定不能不修,但你单取一个禅定,仍是不圆满的,佛四十九年的教法,归纳在戒定慧里,三学你只取其一,从圆满的角度来说,就不恰当,戒定慧要具足才行。

  佛教是修行,不是欣赏

  为什么末法众生修行很难成就?因为搞片面,搞片面就不能达到圆满的成就,世间上的事情经常在搞片面。艺术上往往不画整个茶杯,只画茶杯的一个边,一个角,即使把茶杯打得粉碎,哪怕捡块小片也叫艺术。可是你要喝水,那就必须要一个完整的茶杯才行。画一颗树是艺术,画一片树叶也是艺术。佛教的道理是修行用的,而不是供人欣赏的,世间上的艺术可以被佛教利用,但艺术不能代替佛教。佛门使用艺术,可不能跟在世间法屁股后面转。现在的修行人受世俗影响很深,贪五欲,为名为利。画佛像只画个头,因为只讲艺术,却不知佛像不全,就是末法现象。

  学佛法要全面,不能只取其一搞片面

  喜欢搞片面的人,戒定慧也搞片面,有的只学戒律,而不学定慧;有的不重视戒律,像茅山道士那样整天打坐;有的喜欢文化,只研究佛学理论,这样搞片面,戒定慧就被一分为三了,那怎么能得到圆满的成就呢?所以我们皈依以后学佛法,是应该学全面的佛法。

  修禅定应学好四谛法

  今天我们修禅定,就应该要学好四谛法,苦集灭道四谛法给我们讲清楚了人生的苦和苦的来源,断除苦应走的道路,灭掉苦以后的境界。四谛法是佛最初讲的法,也是根本的法,这个法怎么可以不要呢。

  修行的路要从皈依三宝开始,走偏了就得不到三宝加持力

  以前,在各地请我去开办的禅定班里,有的人没有皈依三宝,他也不信佛。因为禅定班讲的是佛教禅定啊,自然要讲一些佛学禅定的理论,加上他从禅定上获得了利益,就开始产生信仰。其实你们的老师都是我从前禅定班的学生,所以,要听法,要皈依三宝,要了解四谛法,这条路就不错了。要持戒,没有受戒的要明白戒的要点,在生活中尽量要做到。修行路不能走错,路一走错,不管你走邪了,还是走偏了,都不庄严,不庄严怎么能成佛呢,哪一尊佛不庄严?

  “否则恐增加身执,且不得三宝加持力。”增加了身执,又不得三宝加持力,当然“身体所得利益亦小也。”有些佛弟子对身子的执着心很重,因为他不懂佛法,佛法讲要放下我执,法执,身执就是我执。说句笑话,如果不懂法,你把泥塑木雕的佛像执着得厉害,像信神那样信佛,你将来也成个泥塑木雕。佛教讲空,执着什么呀,有的修行人懂得空,却又执着一个空,所以很难成就。

  不懂法很难生起对三宝的正信,亦难得正加持

  不懂法当然很难得到三宝加持,得加持靠对三宝的信心,靠自己的觉悟,信要正信,要正信就必须对三宝有个正确的理解。正信了才能得正加持,邪信只能得邪加持。巫婆说她就是观世音菩萨,你信她就得巫婆加持,信外道的就得外道加持,搞名利的就得魔加持。

  四谛法不修怎能了生死

  所以皈依三宝后要明白三宝的功德,就是“觉、正、净”,要了解四谛法,要修四谛法。人人都说要了生死,可是了生死的四谛法不懂、不修,怎么了生死呢?有人说,“唸佛往生极乐世界就了生死了”。其实,极乐世界的众生,仍然是众生,在《佛说阿弥陀经》里称为“彼国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是好事情,但又有谁给你打保票。只有一心不乱再加上不谤法,不造五无间罪,才能往生极乐。有位法师说,“人死了肯定会往生,往就是去,生就是生出来了,至于往生到哪里就难说了。”

----------------------------------------------------------------------------------------------------------------

更多傅味琴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