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体光老和尚开示: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七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体光老和尚开示: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七

  古人说:得之不得天魔得,玄之又玄外道玄。禅宗以无所得为入道方便,你说这道怎么修呢?法怎么问呢?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大家用功就在这一无所得上用。

  说这到处都是禅堂,这出家人大部分都是住禅堂,从这个禅堂出来到那个禅堂去,他制度规矩怎么能不会昵?他不离这个嘛!以前下江有金山、高旻、西天目、天宁寺,上海有个海潮寺,上边有文殊、宝光,这都是坐长香的,钟板就是临济、曹洞,临济跟伪仰打的板是一样,他是四止四开,引罄开静是小开静,扬板是大开静,四止四开,一天要扬四回板,止四回静,青原山下边这些道场是三止三开,止三回静,扬三回板,早上不止静,扬板。这青原下边是曹洞,一板一钟,两板两钟,三板三钟,这一共是九下,止三回静,还是三十六下。南岳下他是四止四开,一板一钟,两板一钟,三板一钟,这样敲的,那就是自从日本一打仗,这所有的禅堂制度啊,都不行了,有的年青出家人当兵去了,这禅堂弄不起来了,就从那儿就倒卜去了!倒了这么几十年,有好多事情都不知道了,或是哪个地方住了几个人,想把这钟板弄起来,可是究竟怎么敲法也不知道,没有学过呀,也没有看过,怎么能知道昵?禅堂里这一切事情非要学不行,有个时间还要掰着手教,不然他不知道,有的规矩上了文字,那就好弄一点,可这也是口说的,假若他说错了呢?那也就错了。虚云老和尚他在南华寺挂的是临济板,到云门寺是云门板,云门也是三止三开,有的地方还在于他这个方丈住持,他是临济他就挂临济板,他是曹洞他就挂曹洞板,你看云居山好多塔呀,那就不是青原山这个塔,那叫墓塔,它不是一层一层的,那就是后人也不知道,给青原祖师修了七层,要按《涅槃经》说,佛的塔是十三层,只有单,没有双,你来个十二层不行,辟支佛塔不一定,有的说十一层,有的说九层……

  这个执事是常住请出来的,当职要尽到责任,因为你是管这个的,你就要把这个事情管好,你范围里的这些人要团结好,安排好,使他们身心清净,总来说就是为佛法而前进。大寮里菜饭弄好,大家吃着喜欢,你这是结缘哪。按丛林制,一年分两个期,正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有的辛苦了,要休息休息,有的做事做的不怎么合适,也不能当下就把他去了,不是这样,要到期头换,八个纲领做事情或是差一点,也要到期头来换,让大家不觉不知的换了,也不要提些意见,弄得他不如意。这纲领有辞职、移职、请职,他这个人或是当纲领差一点,或是他做哪一样很内行,就把他移到这个地方,这叫移职。请职就看这个人平等、很好,能给常住做些事情,就请他出来给常住管事。这提议谁来提呢?和尚他有些事没弄清,就由首座、都监、知众跟和尚说说,这个要排除私人观念,你不管他能干不能干,行不行,不要有私人的感情,这样搞不行。客堂里主要的责任是人事来往,经济上,负这个责任,不要一点事就烦恼了,一点事就吵起来了,那样子不好,要锻炼自己的慈悲忍辱,为常住、为大众把事情办好。禅堂里有班首、维那,这东西两单或是有些师父脾气不好,班首有责任调养他,维那要执行规矩,里面弄的要和和气气,维那师父要观看班首师父的道德慈悲,班首师父要护念体谅维那辛苦了,彼此之间有这个思想,有这个观念,东单的师父有些什么不如意,维那师父马上就要讲讲,西单的师父或是放逸了,班首师父看到马上就要说说。要按以前的制度,这大殿、斋堂、出坡劳动,一出了禅堂门口,都归僧值管,现在多好啊,以前那僧值还经常打耳巴子,大殿上打一个耳巴子,回到禅堂来,维那肯定打三个香板,你在外边没守规矩啊,守规矩僧值怎么会打你呢?有这些规矩,有这些次第,大家合到一起来,对修行有好处。

  说到移职,这是方丈的责任,首座有些地方也要说说,或是知客移到库房去当家,当家移到客堂作知客,僧值移到禅堂当维那,典座也可以移到库房当副寺,管经济,都可以移动,这写法书记也可以移到上客堂当寮元,这叫移职,原来是纲领,就是移动一下子,还是当纲领。这些事情弄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这些纲领都是书记,纲领不当了就是书记,书记也可以升班首,维那可以升堂主,西堂可以升首座,班首这都是终身制,不动了。正月初八,纲领都到方丈辞职,辞职他并不是不干了,请的新执事,方丈要送位,方丈请了维那,由班首师父给维那送了位,那么老维那你得离开,没有安排好之前还不能离开,这是道场,最要紧的得知道这些制度,哪些事归我管,哪些事不归我管,你得弄清,那个事要不是你管的你去管了,你烦恼,他也烦恼:这个事归你管你就把他管好。凡是一个事情都要有人管,大寮里做事情的就是饭头、菜头、烧火的,管事情的就是典座,僧值在大寮里有主要的责任,有啥事跟典座商讨,平常啊,没有到期头,最好这个人不要调,要是这个人起了烦恼,去劝劝说说,要他发心,到了期头再来改变。为什么?你已经干的很熟了,要是再一变人,好操心,我们是个出家人嘛,自己要准备当一辈子和尚,这和尚你要当就当一辈子啊,你不能当几天你又还俗了,那就不好弄了,你还没有负责几天你就走了,常住还得找人。根据丛林制,请你出来做什么事,负什么责,你弄几天你走了,客堂里要登上记,再来就不留了,怎么?常住对你好,请你做事,你弄几天就走了,他这里面分析,你这是看不起常住,你既然看不起常住,常住就不留你了,这现在可能没有这个了,我想走就走几天,我想来又来了,以前禅堂里一加香就不进堂了,大家都在学规矩,你来个生人,你进来东碰西碰的怎么能行呢?加香的这个期间还允许销假,加香不进堂,起七不销假,你就说你在这住过,你很熟,一起七就不让你进堂了,人家正在打七,你来打闲岔。这道场里安静、顺气、和合,共同在一个道场里住,那就是期头来,期头走,这客堂里没有什么话说,闹了气、打了架走了,这客堂里要挂牌,再不留了,名称就是“永不销假”,你永远不要来了,你在这儿闹过气,闹过常住,这个不行。不是现在这个样,我想走就走,我不想走我就在这儿吵吵闹闹的,那个不行啊,要和和乐乐的,顺顺当当的,再来大家喜欢,你弄的别别扭扭的  不守规矩,你来了,这些纲领书记、客堂里的师父看见也不喜欢,这多没意思啊?你要是送到上客堂里,这寮元看你不喜欢,在这儿犯过规矩,他马上叫你走。

  有些事情啊,不知道,来往的出家人,赶斋的跟挂单的还不一样,他来了他想赶个斋呀,也不准备在这住,这怎么办呢?他要吃顿饭,客堂里跟僧值师就不要叫他到斋堂里吃饭,到哪儿吃饭呢?就是大寮里典座、菜头,一碗饭一碗菜给他端到那个廊檐底下  他在那儿吃了饭,也不要到客堂了,就走了。要是挂单的,来的时候大家都吃饭了,安排过二堂,不能大家都在过堂,进来个人坐那儿就吃,这个过二堂,僧值师父要招呼一下,他来了嘛,他想在这发心住嘛,那就过二堂,来赶个斋那就不能过二堂,就是来的晚了,大家吃了饭了,他还想在这儿吃顿饭,那就在大寮里找个碗筷子,盛点饭吃吃  他就走了,是这样搞的。这说一说,丛林的制度,长长短短的,多的不得了,你看规约上一大本子,就是说这一天的事情,知道了有好处,自己也不犯这个规矩了,别的同参道友还能跟他说说,帮帮忙,共同的走上清规戒律,这就是真真正正的佛教徒,踏踏实实的禅和子。

  象我十多岁出家的时候,那庙里真苦啊!大一点的寺庙,冬天勉勉强强的打三个七,就算很不错,怎么?常住没钱,没吃的,你看现在,不管大庙小庙都有吃的,以前最出名的是高旻、金山,他那打七打的多一些,天童、西天目那也是坐长香的,有个时间他是东单的师父去赶经忏,有个时间哪,东单西单都要去赶经忏,那时候贪心也太大。就是天童,他到快过年了,地方人民要在天童打四堂水陆,就那四堂水陆给的钱给的米呀,天童住五六百人,这一年都吃不了,那怎么呢?这一堂水陆是四百担米,一担是一百四十斤,四堂就一千多担米,他这一堂水陆中间,有两个上堂,两个平斋,上堂斋是二十担米,平斋一堂是五担米,二十担米那时候钱也不少,平常还拜《梁皇忏》,这钱一多了就麻烦,怎么麻烦呢?日本人打仗,宁波算是个海口,日本人经常在宁波那地方撂炸弹,观宗寺的那些出家学生想到天童去避难,天童不让,不准……

  有道无道,吃穿重要,把这个饮食要弄好,菜饭都要吃新鲜的,饭要熟,菜要烂,盐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不是大众要吃这个好味道,不是,因为常住大众一天到晚用功,修行人、坐禅人吃饭不知饭味,吃茶不知茶味,哪还晓得这个饭是什么味道?不品这个啦!因为只顾着修行哩,可是这大寮里可不能不管哪,为什么这典座要尝食呢?这个菜煮好了,典座要用那个小勺子舀一点汤吃一点,先尝一尝,监斋菩萨没有供佛先吃要给三铁棒,典座可不是那个意思,这饭菜做好了,什么味道都不知道你就来供佛呀?那大众都要吃的,你这饭菜做的好,他就是不分别,吃下去也有好处,饭要熟,菜要烂,老年人青年人都能吃,现在又不是没有油,那么多的油你不赶快吃啊?大殿里蹲的都是油,早上烙些油饼,大家吃着不是很好吗?青菜要是多了,早起要吃点包子,一定要吃稀饭,不吃稀饭不行,简单的小菜,油多放一点,锅热了多炒一炒,油在锅里一炒它就跑到菜里面去了。你们大寮还不会做麻油饭,那得几斤油,麻油饭怎么做呢?先把菜炒好,把米炒好,菜不要弄的太烂,因为马上还要倒到锅里去,多掌点油,烧火的时候看着一冒气呀,米放进去,不要加柴了,看情况,不要烧糊了,快盖盖子了,把这个菜丢到锅里边,把油一淋,淋到菜上、米上,锅开了,把着铲子抄几铲子,翻一翻,扒一扒,把这个拍子(锅盖)一盖,盖严,这个油啊,它都跑到米里面去了,这要掌点盐,不是有两个锅吗?那个锅再炒点菜,打点汤,吃麻油饭得吃点汤,不要弄这个菜、弄那个菜,行堂跑来跑去又忙又累,这个菜也要少一点,因为饭里己经放了菜。饭差不多了,吃饭的时候,饭头去打叫香,打叫香回来就打饭,把菜打好,打出来,行堂再去大寮里拿菜拿饭,把筷子、碗摆好,这开梆按说是典座开的,典座一开梆,禅堂里听见了就开静,维那师就招呼穿海青,扬板扬完了,典座敲三槌火点,禅堂里出堂,大家向上拜一拜,穿袍搭衣过堂,班首带班走,维那在后,维那前面是敲引罄的,到斋堂里吃饭还不能穿草鞋,上殿、过堂要穿袜子、穿鞋子,吃饭、下殿回来,把鞋子、袜子脱了,穿上草鞋跑香,是这样弄的,现在就这几个人嘛,这样跑跑坐坐也行,要真正上正规啊,我们这个样还不是的,不是的,跑跑坐坐也还行,现在大家在这里用功,没有这些次序也不要紧,就这几个人嘛!

  回到禅堂里来,班首带班回来,班首、维那到位一问讯,维那招呼说:抽衣脱海青,大小架房赶快,进来跑香。不能说你吃了饭到外头转转,找人说说闲话,那不必要。下了晚殿要休息,下晚殿一回堂,问讯抽衣脱海青,上殿要穿鞋子,脱鞋袜换草鞋,去小净,赶快养息,这儿没广单,就在自己房里休息,要坐好这枝养息香,你下了殿也辛苦了,赶快养息,不要这里说说话,那里说说话,说这做啥哩?客堂里边,库房里边做事的人有些话要说,禅堂里的人没有事就去休息了。听见起香,叫香响了,赶快进堂跑香,不要在外头转,一个用功的人,依自己的性格不行,一定得受常住的教规约束,那你才能用一点功啊!不要到人家房里去,你又不是僧值,你也没有事嘛,这些人没有来上殿,没有来坐香,僧值要去看看在做什么,其他的人都要休息,休息好了来坐香有精神用功,我们这修行人哪,全靠有精神,精神好才好用功,你说长道短的不是费劲吗?不要议论常住,你议论什么?你天天吃饭睡觉、吃茶吃水都是常住大家给你弄的,你还有什么说的?要发道心,要时时刻刻生惭愧,道场里面以无事为兴盛,大家清清净净来修行,这就是兴盛,这丛林就兴起来了!他对你有意见,你对他有意见,说长说短的这个不行。为什么早殿僧值要出去呢?一个是礼四圣,一个是到处看看,看看有没有人说三道四不上殿,这就违背了常住的制度,那弄不好客堂还要叫照客去喊他,你为什么不上殿啊?三回起单,不能住,宁可无人,不可无法!丛林有这个制度啊,人少不要紧,得有这个制度,没有制度不行,大家不会安心在这修道,这说一说,我现在在你们前边,好像不说也有因果,你应该说嘛,不说也不好。

  佛教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随着时代改变,唐宋年间的这些清规戒律差不多都没有了,有也是没有力量,古代的学者都是为道而来,人我是非没有了,自己修行都忙不及啊!还能有时间长长短短的?没有。临济禅师到大愚会下,三次问话三次被打,不知有过无过,大愚说:黄蘖这个老汉,婆心太切!临济就开悟了,这不是他们一言半句就开悟了,是因缘熟了,因缘不熟,就是怎么打、怎么说也不行!那就是我们在这修行,一时一刻也不能忘了佛菩萨、善知识的慈悲摄受,你就是证了四果阿罗汉,佛不加被的话,你什么殊胜功德都成就不了,法云地是十地菩萨,他威德炽盛,佛不加被就没有办法,无边阿僧祇诸大菩萨想见普贤身都见不到,为什么?他没有修普贤行,道场里面要修苦行,要时时刻刻忏悔,不能懒惰,一懒惰就要堕落,要护持道场,关心常住一草一木,不能浪费,不能多用常住的一针一线,应该是大家的,要发给大家,东西是供养三宝的,不是单单的供养哪个宝,三宝都要供养,佛宝、法宝要常住负责,常住要维持道场,没有钱不行,说现前僧物,一个也不留,那常住需要用的时候怎么办呢?佛己经灭度了,供养佛的东西谁也消受不了,不能把供养佛的东西卖了,谁能买得起呀?大悲佛祖的东西,谁也没有资格估计这个价钱,常住的东西不能随随便便拿去就用,那你要负因果责任,这出家信佛没别的,第一条就是因果,如是因,如是果,一点也不会错,你说:我不相信!你相信也是这个样子,你不相信也是这个样子,你跑不掉,你有本事也不中!说是“因果佛性常自性”,你虽然是没有见性,你还是有佛性啊,否则你修行什么呢?要相信自己有佛性,修行哪一个法门都能见性,参禅是见性,念佛见自性弥陀还不是见性吗?不管你是哪一个法门,都要持戒,不持戒还是不行,不要说是我们凡夫了,就是证了果位也不行,犯了戒也要堕落。可是这样,要是修行见了性的人,那就不容易堕落了,见了性的人就不被这个生死所约束,生命等虚空界,那就是这一切处之中无在无不在,我们要赶快修行,不是说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历代的善知识明心见性成佛的多的很哪!我们现在怎么还没见性呢?生死还没了呢?我们要问一问你是不是一心一意在这里修行?说放下来,你放下没放下?说忏悔,你忏悔没忏悔啊?犯了四根本戒,不通忏悔,如人斩首,不要说是犯了根本大戒,就是犯了十三僧残,忏悔就难啊!得有二十个清净的比丘帮你做事法忏。这现在你说忏悔了,光嘴说,没有一点实际,没有一点表示,按《梵网经》上,忏悔要礼三十天佛,得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花,种种异相,罪便得灭。你是不是这个样呢?忏悔就是三年五载,总要有一点忏悔,时间久了就清净了,不是弄个两天算了,那可不行,就是没有犯戒,那微细的戒很多呀,一个突吉罗犯了,你修行坐禅就有妨碍,比如一个水囊,穿一个小眼,水就往外流,这也属于不清净。

  要时时惭愧,要时时用功,用功就是真惭愧,惭愧就要真用功,吃饭睡觉要注意,自己的功夫话头还在不在?把自己的功夫用熟,二六时中一切处都要用功啊,你是要了生死的,不是马马虎虎算了,马马虎虎的算不了啊!功夫不现前你生死不了,还要等到什么时间呢?要努力今生就要解脱,不要等来生啦,来生靠得住靠不住不一定啊!这今生要努力把自己的功夫抓紧,你也没有其他的负担嘛,你又不养活孩子老婆,你吃都是别人给你做好的,你吃饭穿衣有了嘛,你不要操这个心了,多多少少的还有几个钱哪,用几个钱还是有唉,你还有什么观点呢?你想发财呀?你想那个作啥呢?不管怎么你这个和尚衣服穿上了,你不要辜负你呀!要时时刻刻的一切时一切处照顾你的功夫,你是专门搞这个的,不要空过这个日子,不管是白天夜晚,坐香不坐香,你这个功夫要照顾好,一时因缘成熟,禅堂里钟板键褪,磕着碰着,就要明心见性,催板!

返回目录

----------------------------------------------------------------------------------------------------------------

更多体光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