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冯达庵:法华特论 发凡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9日
来源:   作者:冯达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冯达庵:法华特论 发凡

 

  诸佛说经,有权有实,而以《妙法莲华》为应世正宗。宗旨深奥,非权机所能信解。古德喜谈实大乘者,每依般若玄义而疏释之;只涉藩篱,未穷究竟。文化与日俱进,岂宜故步自封?爰造此论,公诸同志。首当辩者,厥有四端:

  (1)一乘与三乘之别

  一乘者,诸佛实际之道也。利根乘此道进修,能与如来法身顿相应;亦名佛乘。三乘者,诸佛权宜之道也。钝根乘此道进修,能与如来化身渐相近;分名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

  佛乘特点,体用交融。即灵活之用以为妙体,即大空之体以发妙用。上接十方如来法流;下摄十方众生心念。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智证之,唯性无相,以识志之,依性起相。至矣哉!如来法身境界之奇特也。

  菩萨乘为摹仿佛乘而设。内观诸心,不能直显法身全体大用;只从如来六度万行之外迹,依尘相以修之。识执浓厚,事事须注重遮情;故经多劫乃能见性。缘觉、声闻二乘,并无六度万行之弘愿;但求解脱六尘缠绕而已。声闻唯信教法;缘觉兼思教理;此其辨也。

  (2)显教与密教之别

  依俗谛言说,指陈世出世间之法理而如实不误者,谓之显教。依本性功能,转运佛菩萨等之法流而应用无差者,谓之密教。前者可以自力参究;后者必须他力加持。

  自力参究者,以事迹经验为基;显教开示为鹄;从而契会万法之正确条理也。世间法之参究,除俗学外须修禅定以光大之。出世间法之参究,除正理外须修般若以了达之。两者皆当切实修习,乃有现量可证;否则空泛之论耳。

  他力加持者,诸佛菩萨各运用特性于金刚法界之中,以加持密教行者,令各得法流之妙用也。一切众生本来同被加持;然非先习如来三密之道,自心不能潜启枢机以接受法流;故无一律感应之效。能获实效之学人,浅者唯以净信行之;深者兼以妙解融之。

  (3)《华严》与《法华》之别

  《大方广佛华严经》,略称《华严》。《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同以一乘为宗;同有经王尊号。所异者,《华严》是受用佛说;《法华》是应化佛说。

  毗卢遮那如来(义为光明遍照)常现他受用身,为一乘菩萨广说无量法门。约理一念顿具;约事穷劫不尽。而流传此间之《华严》,偈颂有限;乃释尊示迹成佛时随机开显之小分耳。原属受用境界,故非凡、外、权、小之辈所能直接见闻。法华会上,机缘成熟,大众仗加持力得见多宝如来。然只毗卢遮那小影,是名加持身。

  如来受用身常住不变;为俯就机宜故,恒分位摄化,示现无量应身。十方众生当缘熟时,辄见一佛应世;缘尽则灭。此起彼伏,层出不穷;释尊即其中之一例。诸应身收摄于华严净土,则各为毗卢遮那曼荼罗(义为道埸)之一尊。法华会上,大众不能直入此境,循世间习惯,共见十方分身佛围绕多宝如来而住。释尊却与多宝并坐者,加持主力所系也。

  上文所论,乃法华骨髓;须精习密轨,始克洞明。盖一乘大教,非得三密加持无以显其大用也。《法华》本经,依大通如来所说,偈颂无边;显密二义两应具足。释尊所说,虽较简略;大纲当不遗失。此方所传,卷帙无多;尚有诸陀罗尼作为口密之具。惟身意二密,乃至多宝真言,皆付阙如;须于密轨中求之。仅凭经文研究显义,所得只许与般若藏同科。显密双习,庶获醍醐上味耳。志者参之!

  (4) 经疏与经论之别

  经疏者,解释字句,使读者明了全经意义也。经论者,探究纲领,俾学者领会全经眼目也。疏必备列经文而解释之;或兼探究。论得节录经要而探究之,或兼解释。

  我国《法华》,译本有三:其一晋译,文理晦涩,未便学习;其二秦译,文理晓畅,不无缺失;其三隋译,一依秦译原文,而能改正其错简,添补其遗篇,堪称美善。然陀罗尼真言仍属不完,则须参观唐译密轨。本论准隋译次第与唐译真言而探究之。经文繁冗,只揭大要于册,藉便学者。欲窥全文,有原经在。

  隋译次第,分全经为二十七品。品名宜变更者,今变更之;品材应分合者,今分合之;皆论者权宜施设也。每品经要,分段释略;为应所需,辄附密义;品末则举显密精华而特论之。学者因指见月,可悟此中眼目焉!

  本论品目,与隋译已有异同,应列表如下,以资对照。隋所同者,下志同字;隋所异者,下志旧名。

返回目录

------------------------------------------------------------------------------------------------------

更多冯达庵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