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宗性法师:《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五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6日
来源:   作者:宗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宗性法师:《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五

 

  永箐、小布丁记录

  我们上一次把大乘正宗分第三讲了,我们在讲这一分的时候,其中把这一品的内容概括为这样几句话,不知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总的来说,大乘佛法的原则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就是不舍弃一切众生。那么怎么样才能够不舍弃一切众生呢?其实就是《金刚经》里面须菩提问的两个问题:“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换句话讲就是我们如何发菩提心,如何不舍弃一个众生。大乘正宗分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就是:怎样不舍弃一个众生呢?那么这一品我们上次已经讲过,我记得当时概括为几句话:“将个人融化于大众中,人生是属于众生的,不计仇恨及怨亲,心量广大应忘我。”我想呢,基本能代表大乘正宗分里面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下面接着讲“妙行无住分第四”。

  这一品呢,其实是具体教给我们方法,教给我们如何去度众生的方法,如何去帮助众生的方法,如何去帮助别人的方法,所以,这一品非常重要。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那么根据这一段来看文字,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将自己,讲个人融化于大众之中,怎样去忘我?我记得啊,在上次我们讲课要结束的时候,有网友就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度众生如何去度?度众生当中要去忘我,怎样才能做到忘我?这就是这一品要给我们的答案。所以,这一品呢,希望大家用心来体会。

  我们看到这段文字:“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这句话啊,非常关键,可以说是这一品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也可以说是提纲契领的一句话,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很多因位的菩萨,就是一如你我,刚刚开始学佛,受大乘佛法的熏陶,也能够发起一些大乘心,但是,我们的发心往往是有所住的,也就是说是有挂碍的,是有执着的。因此啊,我们的发心与诸佛菩萨的菩提心还有距离,这个距离的分水岭在什么地方啊?我想就是诸佛菩萨发的菩提心去度化众生,去帮助众生的菩提心是无所住的,而我们现实的凡夫菩萨啊,我们发的菩提心,去度化众生,去帮助别人是有所住的。所以,这一点啊,要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我们虽然有的佛教徒也受了菩萨戒,也发了菩提心,但是为什么你不具备那个果位上的象观世音菩萨、菩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这样的德行和功德?原因就是在这一句话上面,我们要用心去体会。为什么呢?因为象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这一类的果位上的菩萨啊,他们的发心,在度化众生,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是无所住的,因此,由于无所住,他们的内心里面啊,才能真正地将自己融化于大众,才能真正地忘我。所以,地藏菩萨啊,才会发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样的誓愿,他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就是来自于他内心无所住,他才能真正的把自我放下,才能真正地忘我,才能真正的发起菩提心,所以,他才能发出那样的大愿来。这也是衡量我们真正是不是能够成就象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那样的功德的这么一个标准。而我们凡夫众生,就是因为我们于法有所住,所以我们往往,大家都有体会,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在修六度的时候,往往不如法。何以见得呢?因为我们看一些佛经里面啊,就讲到,观世音菩萨也好,普贤菩萨也好,文殊菩萨也好,他们在修菩萨道,在行六度的时候啊,内心里面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法乐,真是自在,真正的是无碍。可是,我们自己感受到,我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行菩萨道,修六度四摄菩萨行的时候往往内心里面啊,总是觉得障碍,甚至啊,有些时候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反而给自己带来一些烦恼,造成一些误会,于是乎,在内心里面总觉得有一种冤屈的心态,这种反差,就是我们这种冤屈的心态与诸佛菩萨,与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他们在行四摄六度菩萨道的时候,那种自在、安详、洒脱、无碍,那种心态,这种反差就表明了我们凡夫菩萨啊,因为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内心里面没有彻底的放下,没有彻底的将自己融化于大众中,没有彻底地忘我,所以呢,他于法有所住,因此呢,他才有那样的心态,所以这句话啊非常关键,对于我们修菩萨道,对于我们修菩萨行啊,那都是关键性的问题。如果你能把握好这样一个原则,能够真正的在这个上面去下工夫的话,你的菩萨行,你的菩萨道,会有很大的进步,会真正的随顺菩萨行,随顺菩萨道,真正的成为菩萨道,菩提道的资粮。我想啊,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发心学佛必须要在意的和留心的。因为,如果说你于法有所住,那么你行的这个菩萨道,修的这个布施行啊,那都是有漏的人天福报,只能感三界以内在人天往返的这个果报,而不能成为出世之因,不能成为出离之因,不能成为出离生死苦海,出离三界的因,而也只有当你于法无所住,修菩萨行,行菩萨道,修布施行的时候,你的那个功德才是无漏的,才是真正的出世之因,才能真正成就出世的菩提大道!

  所以啊,你懂得这个道理以后啊,你才懂得达摩祖师当年跟梁武帝的对话。我记得我们开课的时候就讲过这个公案。就是达摩祖师从印度过来,到了广州,那么,广州的地方官员就报告给梁武帝,印度来了这么一个高僧,梁武帝应该说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个信佛的皇帝,非常虔诚。所以呢,他就让那个地方官把达摩祖师送到南京去,那么,达摩祖师到了南京以后啊,见到梁武帝了。那么梁武帝啊,大家都知道,他一生对弘扬佛法啊也非常有贡献,他一生呢,度化了很多的出家人,也盖了很多的庙。所以呢,这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的话,这个功德大得很呐。梁武帝本人也是有这种观念,觉得我自己盖了这么多庙,度化了这么多出家人,做了这么多事,肯定是有很大功德的,所以当听说印度的高僧来了以后啊,就想炫耀一番,就问达摩祖师:“朕年年舍金造寺,斋僧布施,有何功德啊?”,就是:我每年花了很多的钱,盖了很多的庙,度了很多的出家人,在你看来,我的这个功德有多大?达摩祖师就跟他讲:“并无功德!”,并没有功德。那么,达摩祖师的这句话就正好体现了我们刚才讲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而梁武帝呢,他的那个问啊,就正好体现了我们刚才讲的他是“于法有所住而行于布施”,所以,他才问出那样的话,认为是我修了庙,我度了出家人,这个功德都是我的。有所住嘛,有执着嘛,所以这个地方的这个“住”啊,就是执着!如果“执着”你还不太明白的话,我觉得我们现在有一个词最能够形容,很形象的来表达这个意思,就是什么?就是沉溺、陶醉、迷恋!就更形象的体现这个意思。梁武帝就是自己沉溺、陶醉、迷恋于自己盖了庙,度了出家人这些事情上而不知道在这些过程当中把自我放下,放下执着,破除烦恼,所以呢,他才问这样的话,也正因为这样,达摩祖师针对他的这些毛病,针对他的这些烦恼才给他当头棒喝,说他并无功德。所以这句话就正好体现我们刚才讲的,你行布施,你就老老实实的行布施,你行菩萨道,修菩萨行,应该于法无所住,应该抛弃执着,应该远离那种沉溺、远离那种陶醉、那种迷恋。

  我们过去《菜根谭》里不是有这样两句话吗?“风来梳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什么意思呢?我们行菩萨道,修布施行就应该有这样的观念!“雁度寒潭”,就是天空中飞的那个大雁,它从潭水,就是池塘上空飞过的时候,“雁过而潭不留影”,就是当这个大雁从池塘上空飞过去以后,这个池塘里面并没有它的影子,可是,当这个大雁正在飞的时候,正从池塘上空飞过去的时候,那么这个池塘里面有它的影子,可是,当这个大雁飞过去以后,这个影子并不存在了。“风来梳竹”,就是说,当刮风的时候,吹着竹子着声的时候,哗啦啦哗啦啦的声音,“风过而竹不留声”,就是这个风吹过以后,这个竹子啊,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静悄悄的。这说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就最能够说明我们修菩萨行,行菩萨道的时候,怎样叫做于法无所住,怎样去行布施。那就是这个道理。就是我们正在做事的时候,我们得全身心的投入,尽心尽力的去做,做过以后,不要再去把它放在心上。

  我记得我们文殊院啊,有一幅对联,那个上联就讲:“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见了便做”,见了就做,事情不管大小,不分彼此,不分高下,只要你能办到的,有能力的,就应该去做,“做了便放下”,做了以后,再不要去想它,不要去想我这个事情做了以后会有什么反响,有人知道没有,不要在去想这些,“了了有何不了”,你如果老要去觉得,老要放在心上,那你这个内心里面,你说每天要装多少东西啊,那会有多少烦恼,增加多少障碍啊!所以啊,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要把这个道理懂了,把刚才我们讲的这些道理懂了,那么就懂得刚才我们讲的什么叫“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就是在布施的过程当中,不要执着,也就是我们的般若经典里面倡导的“三轮体空”。就是你在行布施的时候,没有受布施的人,没有做布施的人,也没有布施的东西,这三者都是如幻的,都是不真实的,如果你能办到,这就叫“于法无所住行于布施”。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倡的在布施的的过程中应该“三轮体空”。这个很难办到的,往往我们一般人啊,在布施的过程当中,总是有所住的,总是有执着的,总是有陶醉的,总是有放不下的。

  举个例子吧,比如,我们今天到了寺院里面,回去的时候,在了寺院门口碰到一个乞丐,向你伸手要东西,你因为刚才在寺院里面受寺院的气氛和环境的熏陶,你觉得佛教徒就是应该行布施嘛,所以,你就马上从包里掏出5元也好,10元也好,给了那个乞丐。可是,当你走出一百米或五十米远的时候,你回过头来,发现那个乞丐是假的,哎呀,你内心里面那个难受劲啊,非常的糟糕,你非常的后悔,心想,我早知道给他这个家伙骗我,我还不如自己拿去买点什么吃的,或者自己享受享受,内心里面总会有这样的后悔。按佛法讲这是不应该的。就是你已经布施给人家的东西,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嘛,给过了就给过了,不要再去追究,那会生烦恼的,你心里非常气愤的。我觉得有位法师讲得非常好:”不管这个乞丐是真是假,他只要向你伸手,他永远是贫穷的。”所以有些人常常问我,“师父啊,那些叫化子比我还富裕呢。”我说:“此话怎讲?”,他说:“他们那些人整天要的,存起来几百万,什么盖高楼大厦,比我们还富有,我们还去给他,真是划不来,我不应该给他。”。我觉得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尽管他在物质上已经非常富有了,但是他的内心世界,他的道德,他的心灵永远是贫穷的。只要他向你伸手,就是贫穷的象征啊,所以,我们干吗还要去计较呢?我们在布施的过程中干吗还要去执着呢?我们应该彻底的放下。但是,诸位要注意,我不是说见到所有的乞丐你都要给他,根据你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有这个能力才给他,没有这个能力,不要勉强。如果你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你勉强去给他,或者为了去满足自己,“因为学佛,是佛教徒,应该行布施”,这个心态,而不顾自己,过分地去,刻意地去做,也是不对的。就是在你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是可以的,没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去勉强。   所以呢,我们地方我们还要特别交代,就是这个“布施”,什么叫布施呢?现在我们一般人讲布施,就是拿钱,就是给东西。不知道诸位是怎么理解的,诸位啊,听课的诸位,有人告诉我吗?——布施是指什么?什么叫布施?怎样去布施?你拿什么去布施?有人告诉我吗?啊,有人说“布施是给予”,“布施是善心”,“给你你所拥有的”,“用慈悲心奉献,用心去”(附注:网上听课的学员打在屏幕上),没错!这些都非常好,但是呢,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把它展开来讲,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啊,现在这个学佛的过程当中啊,有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都还有不明了的地方。因为我听到很多人讲,“哎呀师父啊,我什么都没有,我没有钱,又没有财,这样没有,那样没有,我怎么去布施啊?”我说,财也好,钱也好,乃至你的身体也哈,这些东西啊,只是布施的一个部分!这上面不是有人说了吗?(附注:网上听课的学员打在屏幕上)“布施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对呀,这三个内涵,我们怎样来理解呢?

  那么“财施”,我们要知道分为内财和外财,内财就是指我们的这个身体,外财指的是你拥有的财富,比如钱啊,物啊,你有多余的,你有剩余的,你有丰富的,当别人需要的时候,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应该布施给人家。这种外财施啊,一般人还容易办到,内财施啊,不容易的。为什么,就是你这个身体啊,现在我们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是非常爱惜的,是非常爱护的,所以你要说用这个身体去布施,非常不容易办到。我记得是目犍连还是谁,刚开始学佛的时候,要学大乘,就告诉他要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他觉得这个也好。所以呢,有一天他出去的时候,就有一个人,觉得他是发菩提心的,就要考验他,说:“你不是行菩萨道吗?修菩萨行吗?要布施吗?”,目犍连回答说:“是啊,我要布施啊。”,那个人就说:“我现在啊需要你布施,我母亲生病了,什么病呢?眼睛坏了,需要有个人布施个眼睛给她,她的眼睛才能好。”目犍连一听啊,他想,我是发了菩提心的,是要行布施的,那我就布施给他吧。于是他就用手指头把左眼睛挖下来给那个人。那个人拿到那个眼睛有,说,哎呀,你这个眼睛好脏啊,好臭啊,怎么的。然后还把那个眼睛仍在地上,用脚踩。目犍连一看,非常恼火,说:“我忍着这么大的痛苦,把眼睛挖给你,你还说臭,还嫌它脏,并且还扔在地上用脚踩。”这个人就讲,你这个眼睛不对,为什么呢?我母亲的那只是右眼,你挖的是左眼睛,不行的。目犍连一听,哎呀,这个行布施简直太难了,不干了,不干了,我不行菩萨道了。所以啊,这个内财啊,用这个身体去布施啊,不容易的。特别是我们过去讲的很多故事,什么释迦牟尼佛因地中舍身饲虎啊,割肉喂鹰啊,就是把自己的这个身体都舍去,去喂虎啊。我们现在很难办到了。所以,这个财施啊,外财施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内财施那真是不容易。所以,诸位啊,要很好的锻炼,要很好的用功,只有你自己于法无所住以后,你这个财施,不管是外财施还是内财施才能够真正的办到,如果你于法有所住,有执着,那是办不到的。这是财施的层面。

  “法施”,按照我们过去传统的讲法,就是给众生讲佛法,让他们能够真正明白人生、宇宙的道理,真正的发心好好修行,出离生死,了脱生死,这就是法施,就是当人需要佛法的时候,我们要毫不保留,毫不吝啬的,毫不厌倦的给人解说,给人引导,这是过去传统的讲法。我最近呢,在这个问题上把它又了一点。什么呢?就是这个法施,包括圣义的法施和世俗的法施。圣义的就是我们过去传统讲的布施佛法,叫做“圣义的法施”,世俗的法施,指什么呢?特别是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面,科技进步,信息发达,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机制也在不断地加大,特别是现在我们很多工人下岗,知识水平能力都非常的有限,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所有的佛教徒,还要有世俗的法施,就是什么?用你的技术,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别人!我把这种啊叫做“世俗的的法施”,就是当别人在知识上缺乏的时候,如果你懂得这方面的知识,你就不厌其烦的,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人家。当人家在工作上,技术上缺乏的时候,如果你拥有这个技术,你就应该毫无保留的,尽心尽责的去教会他。我想呢,这个也是布施的范畴。所以我想来想去,不知道把它归到三种布施里面的哪一类,后来我觉得把这个法施啊,分为圣义的法施和世俗的法施,于是就把它归到世俗的法施里面。所以诸位啊,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心态,不要象世俗的人一样,自己有一点技术,有一点知识,就要申请什么专利。我想啊,对于佛教徒来说,没有什么专利,要与大众共享,共享你的知识,共享你的财富,共享你的技术,如果说,在我们佛教徒的内心里面还有什么专利的话,那你的这个心量就还不够宽广,你就会产生固执,其实,慢慢地就会演变成执着,就会成为烦恼。我要找他,就会演变成烦恼的根源,所以,提倡要与大众共享你的知识,技术,所以,我们叫做世俗法施。这是我内心的感受,讲出来,与大家分享,要想真正的利益大众,不但要从佛法,也要从世俗上。

  毫不保留地教给他,我们不要有什么专利,要与大众共享,共享你的财富,若要我们佛教徒中还有什么专利的话,那你的心量还不够宽广,就会慢慢地演化为执着,成为烦恼。为什么呢?当你有一个技术以后,比如人家学去以后,你就会觉得他是侵权,我要找他打官司,我要找他说理去,我要找他吵架,我要找他打架,所以呢,进而就会演变成烦恼的根源。所以呢,我们在这里提倡,诸位啊,要与大众共享你的知识,共享你的技术,共享你的财富!所以呢,我们把他叫作“世俗法施”。这是我最近在讲佛法的当中,慢慢地体会到的一些内心的感受。所以,我在这个地方讲出来,与大家分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共识?反正我是觉得我们在社会上,要想真正的利益社会,利益人群,利益大众的话,不但要从佛法上,也要从世俗上,两方面齐头并进,去利益一切众生。

  无畏施,什么叫无畏施呢?就是当人家有困难的时候,在恐怖的时候,在胆怯的时候,在脆弱的时候,我们作为佛教徒,应该给他希望,给他勇气,给他信心,给他力量!怎么给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给他打气,给他作坚强的后盾,给他鼓励!比如他做事的过程当中,老是决断不了,你就告诉他:“没关系,有我呢!”这样给他鼓励的话,他就会鼓起勇气去面对生活,去面对困难,从而呢,能够摆脱困难,摆脱困惑,见到光明。所以呢,根据这一点,我们讲这个“无畏施是什么?”就是给人方便,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力量!这些啊,都是属于无畏施的范畴。

  所以,把这三方面综合起来:财施、法施、无畏施,才是我们整个布施的内涵。所以,我们把这三个讲完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说,我们刚才提到的有的人,一提到布施,就觉得是给钱,给东西,我想,那个不完整,不全面,应该把我们刚才讲的所有的内容加起来那才是布施的内涵,才是布施的全面和整体。

  所以呢,我们提倡,当你不具备财,不具备法施的时候,你怎么办?所以我最近提倡,你给人微笑,给人鼓励,这些都算是布施。为什么这样讲?比如,当人家内心里面极度痛苦,极度悲伤的时候,你面带笑容,语言柔和去安慰他,这也算是布施啊。所以,给人微笑,给人安慰,给人抚摩,这些都是属于布施。但是诸位要注意啊,我在这里讲布施微笑,笑不能乱笑啊,你的笑得不好,就不成为布施了,你的就成为烦恼了。比如,有的人,内心里面本来就非常的痛苦,你再跑到他面前一笑,他就觉得这个家伙,我本来就觉得很恼火,你在嘲笑我啊。所以他越来越恼火,越来越痛苦,所以呢,你的这个效果就没有达到。所以呢,你就必须因人而异 ,根据不同的环境,根据不同的气氛来选择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布施微笑,布施安慰。

  所以呢,在这个“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我们讲得长一点,我想呢,把这句话弄懂以后,下面的话都非常好办。特别是这个“住”字,“无所住”的“住”,“住”就是执着,就是陶醉,就是沉溺,“无所住”就是去掉执着,不要陶醉,不要沉溺。所以呢,“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讲,就是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这个有情啊,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应该远离执着,远离陶醉,远离沉溺来帮助他人,解除别人生活上的,精神上的痛苦,从而给社会大众欢喜、安乐。

  我们往下面看,“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那么这个啊,就是具体地告诉我们,我们在布施的过程当中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怎样去应对。我们刚才不是讲了吗?布施的范畴非常宽泛,包括我们刚才讲的财施、法施、无畏施,那是个总纲,在这个下面,我们刚才又讲了很多这个布施的方法。那么这个布施啊,尽管有刚才我们讲的那么多的内涵,但是它总是要有表现形式。比如,我们给人家5元钱,这是看得见的,这是有形的,这就是色布施。下面还有声、香、味、触啊,比如当人家心里面难过的时候,你说话的语气非常的温和,非常的和谐,非常的柔顺,他内心里面啊,就觉得象春风拂面一样,那这就是声音的布施啊;还有香的布施,比如人家饿了,你给他做一些好吃的,这就是香布施啊;还有味布施,比如人家吃了苦的以后非常难受,你给他一点甜的,就是味道啊;触,触是什么呢?就是那个身体的感觉,触摩,比如他觉得身体不舒服,非常疲惫,你给他捶捶背,按摩按摩,他感觉非常舒服,就是触啊。所以,这个地方讲,“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那么那个法布施,放得更宽,更多了。这就是说,我们的布施啊,是通过以下:色、声、香、味、触、法,这样一些形式表现出来的。那么,我们不管是在色上面的布施,在声香味触法上面的布施,都要无所住,都要没有执着,都要远离陶醉,都要远离沉溺。总之一句话,在布施行的过程当中,不管你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都应该时时刻刻远离执着。那么这个地方啊,我们要知道,布施啊,只是六度中的一种。就是菩萨行里面不是讲四摄六度吗?六度,就是布施、忍辱、持戒、禅定、精进、智慧。既然布施是这样,那么这个地方我想的话,他只是把六度里面一个讲了,那么以此类推,我们的持戒,我们的忍辱,我们的精进、禅定、智慧,都应该无所住。所以我想,这个地方演绎开来的话,应该无所住持戒,无所住忍辱,无所住精进,无所住禅定,无所住智慧。那这样,才是真正的修六度行,修菩萨行,才能真正的成为出世的菩提之因。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就是菩萨啊,凡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布施的话,都应该这样,不住于相的。所以,这句话,就是对我们怎样布施的一个总结。怎样达到无所住?怎样达到无所住?就是不住于相。所以诸位啊,一定把这几个字理解清楚。就是无所住行于布施,不是叫你不行布施,而是叫你在布施的时候,不住于相。不住于什么相?不住于能布施的相,不住于所布施的相,不住于布施的东西。比如,就我们自己来讲,不住于相行于布施,指什么呢?就自我来讲,我们人生,我们个体是虚幻的,没有固定的相,不要执着它,对对方,就是被你帮助的,接受你帮助的人,也是一样,也是虚幻的,还有我们所布施的那个东西,那个实体,那也是虚幻的,也是没有固定相的。所以呢,这个“不住于相”啊,其实就把那个“无所住”进一步发挥,也还是就是不要有执着相,而不是让你不去布施。至于这里网友提到的:“无住与放逸的区别是什么”,我想在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附带的说明一下。这个“无住”啊,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的方法,去帮助别人,去奉献,只是呢,在这个帮助别人奉献的过程当中,不要有执着,所以呢,它的意思就是说,你一方面要做事情,一方面还要放下。而那个“放逸”是什么呢?就是随波逐流,就是懒惰,就是不想做事,所以这两个是迥然不同的,我们这里做一个附带的解答。

  下面,“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如果真正的在布施的过程当中,能够不住于色,不住于声、香、味、触、法,能够远离执着,那么你的那个福德不可思量。什么是不可思量?不可思、不可量的那个福德,是什么福德?那就是成佛的因,那是不可思,不可量的。世间的东西,都是可思可量的,只有佛的境界,才是不可思,不可量的,所以,你如果真正的能够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行于布施的话,你那个福德,就是成佛的功德。可是,如果在布施的过程当中,是有住,那你的那个福德就是可思可量,也就是什么?是有限的。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有限的福德就只是人天的福报,只是感得天人的因,可是当你的这个福报想尽了以后,你还会堕落,还回轮回,只有那个“无住”,没有执着的那个布施,你的那个福德才是菩提之因,才是无漏的功德,你才能够真正的圆满菩提,才能够出离生死,出离轮回,出离三界。所以,这个“可思量”和“不可思量”,有限还是无限,主要是说,你那个是不是能够成为出离生死的因,摆脱轮回的因。

  所以下面就打比喻:“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就是象东方啊,虚空的的东西你可以想吗?可以思可以量吗?不可以。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东南西北,就是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这是四方,四维是什么呢?就四个角,我们如果学过一点,有些常识的都知道,东、南、西、北,那么东南角、西北角、东北角、西南角,这四个角,就是象一个正方形一样,有四方,再加四个角,再加上、下,那就是什么?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十方世界”。所以我们这个十方世界是不可思,不可量的。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就是说,如果我们行菩萨道的有情众生真正能够不住于相,能够没有执着来布施的话,来修菩萨行的话,你的那个福德,那个功德,也象十方界一样,不可限量,不可思量。意思是什么?只有你这个才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因,才是无漏的菩提之因。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就是说,佛继续给须菩提强调,也是给我们每一个众生强调,应该象这样来做。不是前面须菩提问了吗?菩萨“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那么,佛陀在回答的时候,先回答了“如何降伏其心”,就是在度众生当中,用菩提心,来降伏我们的凡夫心!那么“云何应住”呢?就是在度众生的时候,将个人融化于大众,怎样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呢?就是在帮助众生的时候,无所住。所以呢,这两个问题是连贯的,虽然佛陀是作了两方面的解说,但是这两方面的解说也是连贯的。所以,须菩提问了两个问题,佛陀也回答了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是非常有关联,并且这种关联是非常密切的。啊,我这里提醒大家,好好地去体会。

  所以呢,这个妙行无住分啊,就是告诉我们啊,怎样去度众生,怎样修菩萨行,怎样行菩萨道。那么,我把这段话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概括成八个字:就是什么话呢?这个话我觉得也是我们现在讲得非常多的——“只管耕耘,不管收获。”诸位,不知道你们赞不赞同我的这个概括。所以,也只有把这个把握好以后,你才能够把什么“无所住行于布施”,不是刚才有人问到吗?“无住与放逸”,无住是什么状态,无住,就是既要耕耘,但是又不住相,就是不问收获,只要你努力地耕耘,只要你辛勤地耕耘,收获是自然的,成果是自然的。如果我们成天到晚都在那里想着要有什么结果,要有什么果实,可是我们自己又不勤劳,又不去劳动,那个果实,那个成就不是等来的,不是我们去想来的,我们每个人的成就是要我们的辛勤劳动努力耕耘出来的。所以呢,我想啊,这八个字,基本上能概括这一段的内容,能够体现“菩萨于法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么一个内涵。既要行于布施,就只管耕耘,但是呢,又要无所住,不问收获。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收获是自然的。无所住行于布施,不问福德,福德也是自然的。所以希望大家啊,要把握好这样一个原理。这个非常要紧。

  那么下面呢,我们继续讲这个“如理实见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这一段文字非常简洁,可是啊,意义非常的深广,希望大家用心体会。“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什么意思?“身相”就是我们这个色身的相貌,可不可以用这个来衡量佛陀?这个问题在下面还会谈到,就是佛陀的相貌非常的圆满,非常的庄严,是不是可以用这些东西作为衡量是不是佛陀的标准?那么,“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就是不能够用这些作为衡量佛陀的标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为什么呢?佛陀所说的那个身相,你那个相貌,是虚幻的,是不固定的,是缘起的,是性空的,所以它“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要我们能看到的东西,都是缘起的,都是虚幻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这个地方的“非相”,就是说,不是没有相,而是你把这个相能够看到虚幻性,不真实性,所以,“若見諸相非相”的这个非相啊,就是讲的没有真实相,没有固定相。如果你能够这样认识,那你才能够真正的得见如来。什么意思啊?一方面,就是能够知道一些景象的虚幻,另一方面,又不否定这个虚幻。这象我们做梦一样,我们那个梦啊,虽然是假的,不真实的,但是,它必定有一个假的不真实的梦,而这种心态必须当你梦醒了以后你才知道。我们人生就是梦啊,我们在这个人生的大梦当中啊,你是觉察不到的,你觉得都是真实的,只有当你觉悟以后,你才能够觉察到人生的不真实性和虚幻性,你才能够真正的面对人生。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觉悟,就如我们做梦一样,你要知道这个梦是假的,虚幻的,不真实的,你必须醒了才知道。人生也是一样,你要知道人生大梦,就必须要等到你觉悟以后,你才能够知道。所以啊,这段文字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不要被现象所迷惑,现象都是虚幻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什么?虚幻的,不真实的,性空的。这才是事物的本质。如果说我们用现象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的话,那我们简直太渺小了,太低级了。

  这里啊,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就是在重庆啊,有一个梁平县,那个县有一个庙,叫双桂堂,这个双桂堂有一个祖师叫破山海明禅师,他是明末清初的人,非常有成就,影响非常的大。于是呢,有人想去拜访他,就到那个双桂堂去找他,那个人啊,到了双桂堂的门口啊,看到一个老和尚,穿得非常整洁朴素,坐在门口补衣服,那个人就问他:“你知道破山祖师吗?你认识吗?”,回答:“我不认识。”,那个人说:“我要找他。”。他看见门口的这个老和尚啊在那里补衣服啊,他就很瞧不起。他就继续往里面走,走到那个寺院的客堂里面,就问知客师,“我到这个地方来拜访破山祖师。”,知客师就问他:“你什么时候来的啊?”,回答说:“我刚到。”,知客师又问他:“你从哪里进来的?” 那个人回答道:“我从门口啊。”,知客师就说:“你既然从门口进来,难道没有看到破山祖师吗?”那个人回答说;“没有啊。”,知客师道:“哎呀,那个补衣服的老和尚就是破山祖师啊!”,那个人就想,怎么一个祖师跑到门口补衣服啊?然后他就回到门口问他,心里想,这个祖师啊,就觉得应该非常怎么样,他怎么象这样一个样子呢?他就问:“你是破山祖师吗?”,破山祖师回答说:“是的。”,那个人就说:“我要找你。”,破山祖师就问:“你要找我干什么?”他说:“我要向你请法。”破山祖师就说:“我给你讲。”那个人说:“你讲吧。”那个时候破山祖师不是在缝衣服吗?那个缝衣服的针,不知道诸位知不知道缝衣服的那种针啊?那个针一头是尖的,一头有一个孔,就是穿线用的。然后破山祖师把针拿起来,就给那个人讲,他说什么呢?他说道:“此针本是铁铸成,一头尖来一头锟(音,kun,声2,不确切是否是这个字,音译四川话,就是圆的意思),你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什么意思呢?“此针本是铁铸成”,就是我手里拿的这个针啊,本来是铁打成的,“一头尖来一头阃”,一头是尖的,“一头锟”,四川人讲圆,就叫锟,一头是圆的。而那个针的孔不是长在尾部吗?破山祖师就借这句话来讽刺他,“你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什么意思呢?你刚才来的时候,看见我穿得不好,你就只认衣冠,认为我这个人不好,不认我这个祖师。那个人听了非常惭愧。经里讲,“不可以身相见如来”,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不可以身相见祖师”啊!如果你以身相见祖师,那个祖师衣冠非常朴素,那你就会错过见祖师的机会的。所以啊,你要在现象的背后去看事物的本质,不要用现象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你如果用现象来衡量,那就错了。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往往要注意,不要只是看现象,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要多方面的考虑,全方位的考虑。所以啊,如果说我们只从现象来看的话,不全面。这个问题在后面我们还会讲到,因为这个现象啊,它毕竟是虚幻的,这个虚幻相,如果用智慧来照了,那它真是没有任何真实性的。

  不知道诸位听过一个公案故事没有?现在河北赵县的柏林禅寺,那个庙过去是赵州禅师的庙,称为“赵州祖庭”,赵州祖师成就非常大,他80岁的时候,还去朝山行脚。有一次,他(80多岁的时候)去朝五台山,过去朝山,没有飞机坐啊,没有火车、汽车坐啊,没有象我们现在可以坐小轿车那么方便,走路!。文殊菩萨为了化导他,你这么大年纪了何必还去呢?而是要在我们内心里面真正的修行,不要去执着相。所以呢,文殊菩萨就化成一个人,在半路上度化他,给他讲了一首诗:“青山何处不道场,何必折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线,正眼窥视非吉祥。”。什么意思?“青山何处不道场”,任何地方都是我们修行的道场,“何必拄杖礼清凉”,你何必还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的去朝清凉(五台山)呢?“云中纵有金毛线”,金毛线,“金毛”,就是狮子,大家都知道文殊菩萨不是骑狮子吗?就是说,天空中纵然有一个文殊菩萨出现,“正眼窥视非吉祥”,正眼是什么眼?不是平时我们说的正眼,歪眼,斜眼的那个正眼,这里的正眼就是“智慧”,就是说,如果你用智慧来照了的话,他还是不是“吉祥”。什么“吉祥”,妙吉祥啊,妙吉祥是文殊菩萨的简称,别号。就是说,天空当中纵然有一个文殊菩萨出现,如果我们用智慧来看的话,还是不是文殊菩萨,还是虚幻相!

  所以,诸位啊,我们通过讲这两个故事,我们要知道,“学佛关键是什么?”是在内心里面生起智慧!只有当你拥有智慧后,你才能够不会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够真正地看清这一切宇宙万有的本质,认清这宇宙、人生的本性,从而不被这些东西所迷惑,才能够真正彻底的放下,放下你的执着相,放下你对事物的这个真实的执着,你才能够真正的与菩提道相应,与佛陀的智慧相应。所以呢,这个第五:如理实见分,就是强调我们要用智慧来生活。所以呢,我把这段概括成一句话:“生活在智慧中。”不知道诸位赞不赞成这个话?为什么?因为我们凡夫啊,生活在愚痴中,所以老看不清这些现象的本质,老被现象所迷惑。而圣者,诸佛菩萨是生活在智慧当中,时时刻刻在内心里面用智慧来照了,所以呢,他才能够看得透这一切现象,才能够真正的放下,才能够真正的破除执着。所以诸位啊,对于这段话,我们就把它概括成一句话,就是:“用智慧来生活,生活在智慧中。”那么讲到这里,大概已经把第五如理实见分的内容和精神讲完了,正式的经文就讲到这里,下面各位网友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我们交流交流,讨论讨论,阿弥陀佛。

  问答:

  1、“无我”否不否认有情个体的存在?

  答:这个不否认的。“无我”是否定有情个体的真实性,而不否定有情个体的虚幻性和缘起性。

  2、能否请法师简要介绍一下"律宗",尤其是弘一律师!谢谢!

  答:一般人一提到律,就以为律是制度,好象老给人一种不自在,给人约束。其实不是的,我这里可以简单说一下这个“律”的精神。“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的行为规范,一个是集体生活的行为规范。所以这个律啊,就是我们生活的行为规范,也只有我们去遵守这个行为规范,我们的生活才会有保障。给大家举个例子,假如在你脚下划了一个圆圈,让你在这个圆圈内活动,你在这个圆圈里活动,很自在,可是你跨出这个圆圈,就不自在了。律的作用就是这样的,就是让我们的身心能够宁静、安祥下来,所以呢,它的约束是指的什么?指的约束你那颗烦恼的心,而让你真正拥有一颗清凉的心。所以这个律的精神的啊,是给我们自在的保障而不是给我们约束,不是紧箍咒,大家一定要知道这点。弘一律师我个人是很敬仰,他的成就了不得,他用他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生命来释解了这个律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典范,是现在乃至将来大家共同学习的了不起的大德。至于他的具体情况,他的书籍非常多,大家可以看看。   3、有人在受三归时,听不懂师傅的话,一年后他受五戒。请问他得戒了吗?

  答:这个得不得戒就是看他当下的那一念。其实,得不得戒就在看你承诺的那一条啊。比如说:“今能不杀生,持优婆塞,优婆夷之戒,汝能持否?”你说“能持!”,那么你在当时说这两个字的时候,那种信念,那种坚定,就是你得戒的证明。我想,如果在当下一念的心,能够有这样的一念生起,也是得戒了。

  4、今天在居士林请往生咒时,被告知不可以在平时随便诵,末学十分诧异,这个说法对么?请教法师。阿弥陀佛!!!

  答:我想啊,这个往生咒,我个人觉得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诵。当然现在有的人觉得“往生咒”嘛,好象要有死的人才能诵,我看未必见得。你想想,我们脚下,你一脚踩下去,那要杀多少众生啊,那么,诵往生咒又为什么不可以呢?所以,我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诵。

  5、现在,律宗在中国的佛教界处于怎样一个境界呢? (接第2问)

  答:四个字:“命若悬丝”。

  6、人前生意识的因,可是人的本能的果?

  答:“人前生意识的因”,那是烦恼的果啊,人的本能是什么?这恐怕是个哲学问题,这里不做深入的讨论。   7、既然有情个体无真实性,是谁涅磐呢?

  答:就是没有一个真实的个体有情在涅磐。如果你还有一个觉得是在涅磐的话,那又是一个执着。那还不是涅磐。

  8、受三皈依要受什么戒呢?

  答:皈依佛,就是不依附天魔外道,而依据佛法;皈依法,就是永远学习佛法;皈依僧,就是永远要亲近僧宝。就是要做到这样。

  9、请问法师是修什么法门的?

  答:我这个人啊,向来是没有门派,只觉得自己应该对自己负责任,所以你要问我是修什么法门的话,我就会告诉你:我是修的对自己负责任的法门。

  10、有人拜忏后,看到佛像发光,又在空中看到观世音菩萨,是心诚则灵,还是虚妄?

  答:这个要看具体情况,我想两种都有。有的,就是属于真正的感应道交而出现的,有的就是虚妄。

  11、金刚经对于净宗修持的意义是怎样的?

  答:如果说'(录音不完整),你才能够真正达到无相念佛,你真正达到了无相念佛,一心不乱,那对你修持净土是莫大的促进。

  12、人前生意识的因,可是今生本能的果?这是一个法师讲的不知对不对,请法师开释 (接第6问)

  答:这句话,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可以这样说,我们今生所遭遇的一切,若是果的话,那么这些结果都是由于我们前世业力的因。这个说法应该是对的。

  13、经里讲福报的时候,常常看到一条:说若今生是女身,则以后(来世)会是男身,这不是重男轻女吗?歧视嘛,怎么个众生平等呢?这是否只是佛陀的方便开示?

  答:这个啊,我是这样看的,佛经讲的男身与女身啊,我个人说不一定是说我们世间的女身和男身啊。佛经里讲的这个女身有丈夫相,有气魄,有智慧,所以,佛陀讲的男身女身,男相女相,不是用我们世间的男女来衡量的,而是看你的魄力,你的气质,你的智慧,这方面来衡量的。

  14、阿弥陀佛,请问法师,常因执于感情不顺而生烦恼心,从而抹煞了原有的智慧心,怎么办?

  答:感情这个东西啊,就象野兽,就象洪水,你越纠缠它越凶猛。所以呢,我个人的办法就是疏导,不要去纠缠。

  15、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应如何看待极乐世界?

  答:极乐世界也是虚妄,也不具有真实性,它是清净的虚妄,是清净的虚空。这里要注意啊,“凡所有相”,它是在有相的基础上,才是虚妄,所以,它不是否定这个相,所以,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虽然有相,它是虚妄,它是在有相的前提下是虚妄。我想这个并不矛盾。

  16、佛经里所讲的开法会的时候,什么诸佛菩萨毛孔发光,怎么怎么的,这是神通吗?还是只是为了让读经的人生起信心,或者是禅定的境界?

  答:这是诸佛的功德,是自然的流露。

  17、感情太折磨人了。(接第14问)

  答:是啊,所以我们还是凡夫啊,不过,如果你有感情的经历,你更容易放下。

  18、若有须身布施的场合,如生命布施,若此则须面对父母及社会的反应,如伤了他人的心等等,同时自身此生没有所成尚不太甘心,恐后后悔;但因不忍心若不作过后更会后悔,请法师慈悲开示如何抉择。

  答:我想啊你只要无愧于自心,无愧于良心就可以了。   19、可为什么意识不能全部转为本能呢?记载有的活佛能记住前生的事

  答:这个要全部转的话,因为佛教讲啊,有的因在现在成熟了它就转变了,有的因还没有成熟就要到将来才转变。就如果树上的果实一样,有的今天红了,成熟了,有的要明天才成熟,这个有时间关系。

  20、阿弥陀佛!请问法师,对于 戒邪淫 戒了又犯,反反复复,往往事后后悔,对于戒邪淫师傅有更好的指导方法吗?

  答:邪淫,针对在家信徒,一夫一妻可以的,但是如果有第三者,这是不允许的。对于指导方法,我没有经验,但是,在平时对治烦恼,我有一个办法,就是当你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办不到的时候,你就在内心里面观想你最害怕的人就站在你面前。你可以试试。

  21、怎样来让我们周围的人慢慢接触佛法呢?我的体会是,如果你直接告诉他们念经念佛,反而引起谤佛谤经之过,说你是迷信,把大家的关系搞得僵僵的。

  答:最好的办法是身教重于言教。用你的一言一行去感化他。

  22、我还是门外汉,我想佛一个善念,就可以令所有人皈依佛,可为什么当今社会信佛的人还不是很多?

  答:白马寺有一副对联,当年江泽民去视察的时候,非常赞赏,我把这副对联送给你,你就知道了,“天雨心宽,难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 什么意思?“天雨心宽”,就是普天降雨,可是,没有根的草,它能接受雨露的滋养吗?这个信佛不信佛,要取决于自己,不取决于佛啊。佛是要我们每个人都信佛,都能修行,可是,我们世间的众生他自己不发心,没有这个福报,没有这个根基,那是不行的。

  23、请问法师“心能物转”怎么解,其原理如何?

  答: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就是你高兴的时候你看见再丑的人都觉得高兴,烦恼的时候,多好的东西在你眼里都不好,你都觉得非常**,这个原理是什么呢?就是情绪。

  24、是否应该用佛法的道理但不告诉他是佛法的道理来帮助别人,从而慢慢的来引入门?(接第21问)

  答:好啊!这个办法我觉得好。

  25、请问法师:寺院里有女居士工作并且干预寺院事务如法么?

  答:居士只可以护法不可干预寺院的事务。居士永远是护法,这个道理要明白。

  26、顶礼法师,什么样的禅净双修是真正的禅净双修?我平时念佛,周末打坐。这是否如法呢?

  答:当然你念念佛,打打坐,这样的修行很好。真正的禅净双修啊,念佛三昧就是禅净双修。佛号,一句阿弥陀佛,不间断,那就是禅,不乱啊,“禅者,定也,不乱也。”那才是真正的禅净双修。

  27、云开月来大德介绍我到此,说可闻佛号发音,请问师父,

  答:南无阿弥陀佛。

  28、多看佛经,(如般若/法华等等经典)会影响净土法门的修持吗?

  答:我想是这样,那就是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佛经。如果你的心态是清净,它会促进你修持净土法门。

  29、念佛三昧,那就是说不一定要打坐?

  答:是的,念佛三昧不一定是打坐,念佛三昧就是你走路的时候走路,一句佛号不间断,没有第三个念头,那就是念佛三昧,这个不一定要打坐。

  39、问题不详,(接第25问)

  答:因为寺院是僧团,僧团有僧团里面的制度和生活规则,作为居士,他不知道,也没有权利知道僧团的具体生活规则,如果他干预得过多,就会打乱僧团的秩序,是不好的,说得严重点,是破坏和和僧。这个罪过是无边的。   31、法门很多,有没有快速的方法?(*问题可能不完整)

  答:修行不能间断,没有特效药,没有速成的办法。

  32、一门深入,怎样才算一门深入?

  答:比如你修净土,你就以净土为主,但是还要兼学其他的一些法门来指导你修净土。

  33、请问法师佛法里真与如实的区别是什么?

  答:真与如实是没有区别的,是无二的。

  34、我念佛一年多了,念佛时妄念还很多,如何除妄念。

  答:我想啊,如果你能办到的话,你把念佛的声音与你的脉搏,心跳的声音一致。就是你念佛的声音你念一句佛号的声音与你的脉搏,与你的心跳一致,那么妄念慢慢慢慢就会少一些。

  35、方便与我说佛音。

  答:南无观世音菩萨也是佛音。

  36、禅净双修,是一门深入吗?(接第31问)

  答:是的。

  37、请问法师什么是妄念?念头能断吗?

  答:妄念是第三个念头,念头是不能断的。六祖讲:“一念绝即死。”要断的念头是妄念,那还有清净念头。

  38、真实与如实有什么区别?

  答:真实与如实,佛法里面,特别是唯识里面,非常纠缠,要看具体的环境。当然,一般,如实指法性,真实是指事物的性质。比如这个事物的真实状态,真实情况是缘起性空,这是它的性质,而如实一般指法性。

  39、常常为男女情爱烦恼,怎么办?

  答:我们现在啊,很多人把男女的情爱看成他私人的产品,私有品,所以有烦恼。

  40、怎样彻底除去三毒,三毒是来自因果吗?一定要业消完才能去三毒吗?

  答:三毒就是业,就是烦恼。贪嗔痴也是有因果的。

  41、专和博的关系。为自己(一门深入的修行)也是为他人(帮助他人)的“专”,与“博”(为更好的帮助他人也是为自己)是否可以相互促进?

  答:是相互促进的。

  42、师傅,念佛,念的时间长了,脸部发凉,眉心发跳,如何解决?是不是要观想脚心?

  答:不用,我觉得你最好观想佛像,观想阿弥陀佛的佛像。

  43、印度葛印卡大师“十日内观禅修”,如法否 ?可否参加?

  答:我没有参加过。我觉得可以去参加一下。

  44、学佛是学佛的因地,还是果地?

  答:要学因地也要学果地。学因地,是学佛是怎样成佛的,是学佛的智慧。也要学果地,学佛成佛以后还要度众生。

  45、请法师慈悲开示:《坛经》里的忏悔品里的“四、解脱香”,“不思善不思恶”,这句话的理解。

  答:“解脱香”就是指的我们断除烦恼,破除我执以后内心的喜悦,这里是用解脱香来形容内心的喜悦。“不思善不思恶”,这是说不执着善,也不执着恶,内心里面保持清净心,平等心,就是这个道理。

返回目录

-----------------------------------------------------------------------------------------------------------------

更多宗性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