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戒律学研究:戒律的思想(李世杰)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5日
来源:   作者:李世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戒律学研究:戒律的思想(李世杰)

   一、戒律的意思

  人生社会的最高理想,是以求最高「善」为目标,戒律的根本精神,卽在于兹。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是「止持门」(止恶门),内容有男二百五十戒,女三百四十八戒或云五百戒,(都是出家人的具足戒)众善奉行作持门(修善门),这是指受戒、说戒,安居等二十犍摩,犍摩(Khanda)是部分、编章、品、聚等意思一切戒律可摄为止持、作持二门,所以戒律是「止恶修善的法律」的意思。

  二、戒律的根本精神

  止恶修善的究竟目的,是在于精神上的解脱,这叫做「涅槃」。佛教的根本立场,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智慧论」,有智无行是空论,有行无智是盲目的行为,而佛教的修道论,是如实知见的证修论,佛教的戒律,是这实证修道的具体表现,由此修道而能证得宇宙的真理,这叫做「念戒解脱论」。

  那末,佛教的道德,是解脱的道德,这是佛教道德与一般道德及法律所不同之处。但佛教的戒律精神,并不是刑罚主义,也不是报仇主义,也不是「威吓主义」,却是一种「教化主义」的方法。教化的目的,以保身清净,少欲知足,勇猛精进,断恶修善,令人生信,断灭烦恼,保持教团的信用,护持正法趋向解脱为目标。因此犯了戒律的人,实时忏悔,卽可谓罪。

  戒律并不只是消极的止恶法,同时是具有积极的修道精神,尤其是大乘戒,发挥不少这一方面的精神,例如:杀戒之中,不但是杀他人有罪,就是自杀也有罪,因为自杀是违背了到彼岸的佛教理想的,又如:看了女人在河溺水时,纵令会引起淫心,也必须把她救起岸上(十诵律),又:假如看见有人要杀死圣人时,为不忍其落地狱,自己发大慈悲心,愿代为落地狱,而把凶手杀死者,不成立犯罪,反而有功德等,都是表示这大乘精神的条例。戒律的究竟精神,是在于止恶修善(最高善 ) ,净己自心,向解脱道而精进这一点。

  三、律宗的戒律理论

  有四科,卽: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是也。每一条戒,都具足这四科。四科的意思如下:

  四科:

  戒法¨佛所制的教法(律藏的内容)。

  戒体¨由于受戒所得的防非止恶之体性(力量)。

  戒行¨随顺戒体而如法发动三业(身口意)的行为。

  戒相¨持戒的妙德表现于外表而可为持相轨范者。

  注:戒体=受戒发誓时,身中会生起一种「力量」,由此力量而能发出止恶修善之行动,这个力量,叫做戒体。戒体的基础理论是从「业」的思想而来。我们的行为必留存为一种业力以规定将来的命运或行为。心中的行为(无表业)乃是戒体。

  四、戒体的本质

  有如下三种学说:

  一、色法戒体说:无表业是一种色法,卽身表业的体是长短方圆等色法,语表业的体是「声音」无表业的体也是一种看不见的色法。这是「有部」的见解。

  二、心法戒体说:我们善恶一切的行为是精神性的,一切行为,必将其一种内面力量印刻在心内,这个内面的力量,叫做「种子」,而受戒时的戒体卽是这个种子。这是法相宗的见解。

  三、非色非心戒体说:戒体无形体,故非色法,戒体无分别作用(无认识作用),故非心法,因之,戒体应该是一种非色非心的存在。这是成实论的看法。

  诸宗的戒体观如下:

  一、法励的相部(律宗的一派)=以无作为非色非心,而主张「非色非心戒体论」,此部把律宗判为是小乘。

  二、怀素的东塔宗(律宗的一派)=以戒体为无表色,而主张「戒体色法论」。

  三、道宣的南山宗((律宗最大之一派)¨道宣个反对成实论的见解,但他把四分律认为是分通大乘(义是大乘,形式是小乘),而戒体为第八阿赖识的种子(种子戒体说)。

  四、贤首=以「思」的种子为戒体。

  五、智者=他于「摩诃止观」中乃采取「心法戒体说」而以戒疏中乃采取「色法戒体说」但智者具(先天)的色法和本具的心法,只是从受戒为机缘而显现而已,这与小乘的色法及心法意思稍有不同之处。

  戒体是一种形而上的力量,而此形而上的力量,借着受戒的动机而发显为戒行(为求解脱的有轨行动),由庄严的戒行而表现为崇高人格戒相。

  三聚净戒:

  律宗的目的,是在日常行为中,欲以获得解脱为目的的实践哲学。律宗的戒学是大乘的。戒的种类可分通戒、别戒二类,通戒是三聚净戒(璎珞本业经之学说),别戒是三千威仪乃至五百大戒的大戒。「三聚净戒是摄律仪戒」 (断诸恶)摄善法戒(修诸善)和摄众生戒(慈悲喜舍,利益一切众生) 。「别戒中的每一戒,乃至一切诸行,均具足这三聚戒,举一例说,不杀生是止恶(摄律仪戒),同时在不杀生里面,有放生、持斋等善行(摄善法戒),又不杀生的行为会使众生得益 (救其生品,令人发慈悲心)二这是摄众生戒。一戒之行,能具三聚戒之德」。摄律仪戒是法身的因,摄善法戒是报身的因,摄众生戒是化身的因,三聚摄尽离行,包括众德,举一全收,定慧两学也收在此中,而互相融卽,这是律宗大乘一实圆顿的妙义,戒卽定慧,定慧卽戒,这叫做「三学圆融的行相」。梵网经云:

  戒的重要性:

  「众生受沸戒,邮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戒是一切善法的大本,同时是体会了宇宙真理的妙行。由持戒而能悟人眞理(得解脱)而悟后的持戒,能摄化众生,因为戒行是真理本身的具体表现,行戒是最确实无谬的修道方法。由行动而得解脱是戒的方法。戒的存在,犹如蛋的外壳,能受容蛋黄蛋白,并能保护蛋的生命,同时蛋壳是由蛋的生命而凝结的。遗教经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要重视波罗提木沙(Praumoksa=戒的条目=戒律) ……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由此可知戒律的重要性(应举例说明行戒解脱的情形)。

  五、律宗的判教 〖图略〗

  六、印度诸律

  (律赓)律四:

  十诵律(萨婆多部之律)六十一卷(弗若多罗、罗什共译) (有部律)

  四分律(昙无德部之律)六十卷(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 (法藏律)

  摩诃僧祇律(窟内上座部)四十卷(佛陀跋陀罗、法显共译)

  五分律(弥沙塞部之律)三十卷(佛陀什、竺道生共译) (化地律)

  五论解释「律」的五种:

  毗尼母论八卷(失译)     萨婆多部

  之律摩得伽论十卷(僧伽跋陀罗译) 萨婆多部之律

  读依萨婆多律之论

  普见论十八卷(僧伽跋陀罗译)昙无德部之律(解四分律)

  萨婆多论九卷(失译)萨婆多部之律(释十诵律)

  明了论一卷(真谛译)正量部之律(释正量律)

  其他有毗奈耶律及新译(义净译)之有部律。但在中国,四分律独盛。从释迦—阿难—末由地—商那和须—优婆氇多五代是总相承,昙无德以下是别相承—如下:昙摩迦罗—道覆—慧光—

  道云:

  道洪—智首—道宣(南山宗)=

  法遵—洪渊——法砺(相部宗)—道成—怀素(东塔宗)

  七、主要著作

  道宣的五大部:

  行事钞 三卷

  戒疏 四卷

  业疏 四卷

  拾毗义钞 三卷

  比丘尼钞 三卷

  唐律代三四要分疏:

  慧光的「略疏」 四卷

  相部律师的「中疏」 十卷

  智首的「大疏」 二十卷

  定宾律师解释相部律师的四分疏(中疏)而作「饰宗义记」十卷,这叫做相部宗,但其开祖是法砺,东塔律师的「开宗记」十卷与三要疏无直接关系(新家),但此书破相部宗之十六失。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