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华严宗>>正文内容

海云继梦法师: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十二 陀罗尼总持法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5日
来源:   作者:海云继梦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云继梦法师: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十二 陀罗尼总持法 

   「陀罗尼」就是「总持法」,例如我们这整个坛就叫作「总持」,意思是:全都在里面了。但要一一介绍时就没办法总持。佛像怎么摆是一相,供品怎么摆又是一相,修持的时候要上香、点灯、供花……如此一一对每个情况分析、介绍,就修行上来说,叫「次第」,一步一步来。

  刚开始修持时,必须步步为营,其后就整个来了。你在家拜佛时,就整个佛堂来运用,若不会拜佛,就只请一尊佛祖下来,拜一拜再请回去。布置按照次第来,了解佛法,也是按照次第来,但运用佛法则是整体一起运用,此乃密法殊胜之处;否则无法整体运用,就不殊胜了。这整个运用就称「陀罗尼」,即「总持」之意。

  总持这个阶段,绝不是现在要修持的,因为才刚开始啊!所以首先教大家持咒,持咒就相当于先将你的本尊、那尊佛像立起来,其他周边的再一步一步来。你现在若连佛祖都没有,布置了一堆供桌、花瓶、香炉,那有何用?中间的佛像都没有,怎么拜?反过来,虽然其他的都没有,但只要有一尊佛,那就可以拜了。

  教你先持咒,就等于将这个佛祖先摆上来的意思,但不是说这样就可以,当中还有很多,如音声、手印、本尊像,乃至颜色如何观照和用心,这都需要一步一步来进行。莫将此九个字火力全开,连煞车在哪儿也不知道,一旦冲到海里就来不及了。

  准提法要有一面镜子,它有一点极重要:那面镜子不能换。由于镜子是玻璃做的,所以外框得做好一点,将它保护着。你随身携带也好,每天向这镜坛礼敬也行,总之,千万别拿来化妆、涂口红。这面镜坛很殊胜,是十方诸佛所传的心法。

  很多人对此法不了解,认为摆一面镜子就与道教无异。事实上,由于准提法很殊胜,道教才从它那儿学过去的。所有道庙若要开光点眼,绝对要有一面圆镜,那就是「准提镜」。

  看到人家大门口或屋内供桌上有一面镜子辟邪之用,不要视之为外道。你看到镜子就念「唵  折隶  主隶  准提  娑诃」三遍,如果挂得不高,用手写个「唵」,那么这人下辈子将成为你的弟子。如果他这辈子修得比你厉害,没关系,还是可以跟他结缘,因为大家都是准提菩萨的弟子,你可以用心法将他的心收回来。

  另方面,虽然他们挂的是准提镜,但大概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曾持准提咒,因为懂得持咒的人绝不会将镜子挂在屋顶,而是置于佛堂之上,因此那是地理师或道士帮他安装的。这没关系,你只要如法持咒就对了。

  准提镜有何功能?照天照地!主要是要照我们的心地、心境。法界的一切都在心里,现在它被污染了,故无法现前,而准提镜的作用就是将心照出来,如此修法,那就「十方三世一切诸法无量无边」。若是「一个法一个坛」,那就没完没了。所以不管你修哪一法,摆好镜坛,所有法皆可修。就如显教的「华严三圣」,一摆上去,同样的,什么法都可以修。

  镜坛里五部密法都有,准提法是「独部别行」,意即五部密法皆由准提法里流露而出,故准提行法乃密法的「总持法」,亦即「根本法」。镜坛的修持方法非常殊胜,各位对镜坛必须存有尊敬心。对修行人而言,这面镜子是法界中最殊胜的,切莫随便换新,即使尽形寿,也用同一面镜子就好。不要贪着外相,喜新厌旧。若有更殊胜、更好的,可以随缘,一个放在家里用,一个旅行时随身携带,坛镜摆起来,随时随地都能做功课。

  修持过程中,心法很多,看你自己怎么用心。念的时候不要光在那儿数念了几遍,而必须去感受这九个字的法义。其意义虽然不见得一下子就能全部感受到,但总得尽量去思惟其意义是什么?真理存在哪里?想一遍念珠拨一遍,嘴巴继续念,那只是一个媒介,重点是,念的过程必须懂得去领悟。

  耳朵照常开放,听外面的境界、音声;眼睛照常开放,看外面的境界、色彩与形象;嘴巴继续持咒;你的心在运用,一旦因缘和合,那个境界就落入心中,称作「证悟」。证悟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持续累积就会一再进步。修持时尽量依照这个方法,全方位地进入那种状态。刚开始也许无法运用得很完善,没关系,只要记得一个原则;不要将自己局限在那个范围就可以了。

  修此一法门,不是「唵  折隶  主隶  准提  娑诃」持续念下去就好,这当然是根本,但更重要的是心境怎么拓宽必须自己去训练。

  准提法门虽然没什么限制,何时何地都能修,但必须以最恭敬的心来修持,才会殊胜。接引他人来修行时,若碰到嫌修行麻烦的人,可以教他这个修法,告诉他:「只要有心,持这个咒就好,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念,毫无限制。」对外很宽松,但对自己的要求则是愈严格愈好。

  这个法门、真理的存在,是不分别众生的,又分别的是众生本身。虽然法门本身无所限制,但我们必须自我要求。虽然边啃牛肉乾边念也无妨,佛祖不见怪,但成就慢啊!一个能持斋、持戒的人和一个破斋犯戒的人一起修,是否有差别?法无差别,但二者因修法的心境迥异,成就自然大不相同。

  竹篮子可以舀水,只不过舀到岸上只剩湿竹篮,水已经没有了。你用水桶来提就不一样了。水本身毫无差别,端视容器的材质、大小,这点我们必须自己检讨,想办法补好容器的破洞。佛陀是慈悲的,法界的存在亦无分别,问题出在我们自身啊!

  如果有人持念一0八遍有困难,也没关系,但要念几遍总得订一个合理数目并要求自己做到。这代表你的意志力,意志力一旦培养起来,最基本的福报和智慧便具足了。听好喔!不管自订一回念三遍、七遍、廿一遍或廿七遍都可以,重点是贯彻到底,每回照预定数量念完,并非念的数量愈多,福报智慧便愈大,而是贯彻程度愈彻底,福报愈大。凡夫容易贪量,但这与量无关。

  你预定念廿一遍,可是念了三年却没有一次完成那个量,这就等于白念了。所有干扰你圆满这廿一遍的因素,都将成为你下辈子福报中的烦恼。社会上很多人福报极大,烦恼却也不小,原因就在这里。如果你只订三遍,但自始至终都能贯彻,其福报与念廿一遍一样大,且没有烦恼。重点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懂得修。

  一0八遍是正式修法,这是了生脱死、到佛国土去的资粮。正式修法时,当然得坐有坐相,但修行人不能离群索居,你也可以坐下来与家人看电视,边看电视心里一边默念准提咒,一次三遍,念完再回向给家人。

  坐在那里不说话,也不跟人吵,静静观想准提菩萨、持准提心咒,那种慈悲喜舍自然流露,家里人与你相处会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反之,你坐在那里想:「哎!这些业障鬼,害我无法做功课,师父又叫我和他们一起看,真歹命啊!」若有那种怨心,家人与你同坐便觉得奇怪:「怎么会有一股风不断推我出来?」如果你心里持咒,则会像磁铁般将别人吸引过来。

  当然,你现在还没有那种敏锐程度啦!若能这么敏锐,你学佛修持的方法绝不仅止于此,车子一开出去,时速少说也二百八,「不赶快拼到佛陀那里去怎么行?」现在虽然感受不到,但一段时间以后,你自然会发现修持必须注意的很多细节,这些将成为你的助缘,否则会有很多障碍。

  准提行法里面有一个开咒偈:「稽首皈依苏悉地,头面顶礼七俱胝,我进称赞大准提,惟愿慈悲垂加护。」这四句偈是每一位行者开始持准提咒前都必须念的。每念一句拜一拜,第四句则是问讯,这是一个基本仪式。有的人念三遍,第一遍是供养,即使只有一杯水也无妨。倘遇初一、十五,则买些水果来供。若是中午,则有午供的仪式,你要照那个仪式来也可以,若不按那个仪式,则供品一上桌,就持准提咒一0八遍。

  就早课来说,你按原来的早课仪式也行,但如果修这个法,早课就持这个咒。然而早、晚课所持的方法不同,差别何在呢?整个持,还是单独持?整个持就是「唵览唵齿林 唵嘛呢叭咪吽」,通常是廿一遍、廿一遍、一0八遍,以后才「南无飒哆喃……」,最后要结束时「唵部林」。

  早课就这样持:廿一遍、廿一遍、一0八遍,那么长咒一0八遍,短咒一0八0遍。晚课则改成:七遍、七遍、一0八遍,长咒廿一遍,短咒五四0遍。次数多少自己定,刚刚所言仅供参考,你早、晚课要一样也可以。

  生在这世间,你若生活不太顺遂,挫折纷纷,智慧不开,那么早课结束后便可先回向给自己,早上增幅慧,「一切顺缘皆增长」;晚课回向消灾,「一切逆缘皆消灭」;中午供佛,也可以回向发愿:「一切所愿皆成就」。这些都属在家自修的功课。

  这当中要留意,不管「愿我一切逆缘皆消灭,愿我一切顺缘皆增长。」还是「愿我一切所愿皆圆满。」那都不是每天念过去就算了,还得弄清楚自己有何逆缘、善缘,所愿为何,需要增长、消灭及圆满的又是什么,如此才会开始深化、穿透我们的内心。

  刚开始讲的,都只是一个茫茫渺渺、极抽象的概念而已,然而这抽象概念会因为精进用功而步步深入,此时智慧就会开启,若修了三个月毫无改变,那便是落入了惯性。修法如果变成像公务员上班打卡一样,不会有长进,虽然福报日增,但却是「有漏福报」。

  有漏福报以后用在哪里呢?可能当鸡、当狗、当猪的时候用。修行修成这样就累了,你看三重那只大猪公,重一千两百斤,喝牛奶、吹冷气,晚上睡觉挂蚊帐,过得比人还舒服,修成这种福报有何用?最后还不是成为祭品,嘴巴开开,口里含一粒「碰柑」,人称「神猪」,所以千万别修这种福报。

  一定要有警觉性!功课完成后回向一定要留意,别小看这一句话喔!它会深入我们的生命,开启智慧,消除一切灾难,增长一切殊胜福报。按刚刚所谈的方法用心,三个月下来一定会有某种程度的深入,你会对这几句话产生不同的感想,这就是在进步当中了,否则便不够精进,只是形式上的佛弟子。

  准提法们如此殊胜,希望大家都可以真正得到这个利益,所以做功课时,头、尾这两部份要稍微运用一下:刚开始「稽首皈依苏悉地……」第一遍通常上供品;第二遍是烧香,然后洒凈。若在自己的佛堂、固定的地方,每天早、晚课都可以洒凈;第三遍拜三拜。你这样子展开,相信心境会先平静下来,然后你才坐下去念咒,这时就会渐渐进入那个状况,此即「前行」。切莫匆匆忙忙,香一点,拜三拜,坐下去还气喘如牛的有如脑充血。

  至于怎么起观呢?那九个字的真实义是什么?你慢慢去感受,它逐渐就会出来。我们修行多半欠缺前行,而前行其实只是很简单的一个工作。就像量血压之前得先平静下来,否则量出来的血压会过高,以致测到的血压值不准确。

  除了前行必须进行以外,任何功课做完一定得静坐一番,思惟一下:「功课这样做对不对?我坐在这里做什么?意义何在?」那是一个收尾。就像收割稻作,最后总得拿布袋一袋一袋地装起来,最后的静坐就是这个意思。

  很多人功课做完还在念回向偈时,就开始站起来脱海青,不知回向到哪里去了?紧接着便不见人影。你稻穗还在打,竟然就已经收摊了?绝对不可以!最后一定要静坐,最好坐十五到二十分钟。这时或有殊胜的结果产生,那是真正成就的成绩,这一点大家往往忽略了。这样做不是对别人好,而是对自己好。家里如果有佛堂,做功课时务必切记此点。而我们道场华严海会共修诵经,虽然诵完每卷经文后没有静坐,但改成念赞华严字母以为结束,也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请大家特别注意持咒修法时,头、尾应注意的事项。

  修持准提咒以后定然会有某些境界出现,简单分有两种:第一种境界是会吐一些坏东西出来,此即消灾;第二种境界是会感觉吃下去,外面有个光明或白光的东西进到体内,这是改变体质。

  以上都是实际上会发生的情形。虽然如此,但切勿受我的提示而在修法之际设定情境,以为持一持、也梦到自己吐一些黑色的东西出来。你的内心可能难免受到暗示或影响,即使真的发生这种事,也不必四处张扬,只能几个熟识的同修稍微谈一下。你的体质若为真正改变,说再多都属多余。一旦吐出黑物,一切病苦便幡然消除。若真觉得有一道白光或甘露入口,则健康、精神都会变好,人生观也会完全改变。当然,如果没这些情况,绝对不能乱说。

  修行以后会有瑞境出现,有种种状况,以修准提法来说,身体会摇,那是一种,会晃又是一种。其中有好、坏之别,那一种好或不好,我现在不能告诉你。别以为持下去一直摇一直晃就是好事,它也可能是非常不好的。这些都叫真实形相,它会出现,但你留意就好,不必向别人吹嘘自己的境界。

  修法当中,好、坏相应的情况很多,这里不多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这部份的验证,从自己生活是否有所改变便可得知。六道都有六道的准提菩萨,他方世界也有他方世界的准提菩萨,所现的相尽皆不同,唯有镜坛一致。你怎么知道自己感应的是哪一道的菩萨?所以不要到处讲。

  菩萨为了度化各方众生,所用法门率皆有异,但镜坛一致,那是要让大家经常去观照心境用的,此为其基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一样,因为现前的就是宇宙、法界真理的存在。天人对真理的认识,人间、地狱等对真理的认识也都不一样,所以他的方便教化也有异,我们切莫在此处执着,明了其原则就好。

  修持过程中,一定得将自己的立场肯定下来,不用担心根器不好,但也不能太过自负,自诩为上根器而目空一切。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踏踏实实将这条路给走透,所以必须懂得自我要求,其他的顺其自然,不用多所期待。这个法很殊胜,唯一的原则就是这样去做。细节部份无法一一阐述,即使讲明了,你也记不起来,等参加几个月共修以后,你发现问题,届时再提出来讨论与改进,如此持续前进,自然功到垂成。

  不用去想现在怎么修才算标准,其实都只有一个原则,亦即「唵  折隶  主隶  准提  娑诃」十万遍或廿十万遍念完,然后自己便会发觉哪边需要调整,渐渐地就会步上轨道,而你现在所欠缺的,届时也自然会补足。眼前毋需准备太过周全,因为还用不到,甚至也没那个功夫观想到那里。现在连一0八遍都算不好了,怎么论及一边念一边观照?不可能嘛!一旦你一0八遍数到很顺畅,已经不用再费心去算一、二、三、四……时,再来谈怎么观照才有意义。

  目前该实际进行的就是开始精进的训练,其余毋庸多问。基础最少先念十万遍或廿十万遍,然后再论及其他。不过,到时候你自然便明白,其实根本也不用多问。

返回目录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