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傅味琴:学佛开导(70~79)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5日
来源:   作者:傅味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傅味琴:学佛开导(70~79)

 

  定学开导 (70)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

  修行都要离五欲,

  有人不想“速知一切法”,只想“速赚一切财”

  提要:

  ·修行都要离五欲,有人不想“速知一切法”,只想“速赚一切财”

  ·钱是害人的东西,不如供养三宝,功德无量

  ·男人都会变坏,最难对付的就是女人,放下吧,可不要掉在色里

  ·进了佛门,财肯舍,名却放不下,空名偏偏迷惑了修道的人

  ·修行人莫贪吃,青菜萝卜就可以了,越简单越土,越是养身体

  修行都要离五欲,有人不想“速知一切法”,

  只想“速赚一切财”

  离欲而得到的心一境性,这才是佛教的定。我们通常讲的是离五欲,不管在家出家,修行都要离开五欲。在家居士细的离不开,粗的总要离。粗的五欲,财色名食睡。我的学生究竟有多少,没法统计,真希望他们经常来听法,如果真的来,就算我经常在关心的,我看这儿远远坐不下,外面还要搭个棚棚。有时候请他来还请不动呢!

  那么当初怎么发心要来?现在为什么请不动了?当初他倒霉,现在他发财了,发了财还想发,意思我现在正交好运,这些生意自己会飘来的,我能放弃吗?其实几年前你发的财已经一辈子用不光了,现在可能十辈子都用不光。你下一世再投人身,你的儿子也认不得你了,即使你有神通,知道前辈子的财产交给儿子。儿子已经头发白,你问他要,他会说你有精神病。你要这么多的房子、汽车、存款,干啥用啊?无非造业。你享受都是用掉你自己的福气啊,都是想不穿。所以他们都不是听观世音菩萨的话,观世音菩萨要他“愿我速知一切法”,他是说:“愿我速赚一切财”。(众笑)

  钱是害人的东西,不如供养三宝,功德无量

  五欲,财色名食睡,财第一位。我是无产阶级,我一个钱也没有,我都供养三宝了。连我从前劳动所得的钱,我也不给孩子,因为我有一个思想,把财产交给儿女,不是好爸爸。孩子小的时候我就跟他说,我爸爸死的时候没有留给我一分钱,将来你们长大,我也不留给你们一分钱。

  你们有时候来供养我老师,我老师不收供养,我是代你们收下来供养三宝的,我都用在弘法事业,培养人才上了。开公司还是开赔本公司的好,赔光了好修行,临死的时候走路还轻松一点。免得死的时候儿女不送终,医院里也会奇怪:“这老头子的儿女本来常来看他,快死了,怎么儿女都不来了。”儿女哪里去了?在开会吵架:老头子不行了,遗产怎么分?所以钱是害人的东西,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你们来学法,你看我培养学生十年了,有没有给他们饿肚子啊?仓库里的衣服由你穿,还穿不光呢,要钱干什么呢?还不如供养三宝,功德无量啊。

  男人都会变坏,最难对付的就是女人,

  放下吧,不要掉在色里

  色,今天时间关系不能多讲,供养你们一句话,不要痴头怪脑,天下的男人都会变坏,别上当了;(众笑)劝你们男青年一句话,别一天到晚想娶老婆,你去问问娶过老婆的男人过的什么日子,(众笑)天下最难对付的就是女人。(众笑)放下放下,不要掉在色里。当然色不光是指男女,也包括你喜欢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有些人出家了,别看他不喜欢女人,他还喜欢别的世俗爱好,这也是色放不下。

  进了佛门,财肯舍,

  名却放不下,空名偏偏迷惑了修道的人

  名,虚名惑道人,有许多修行人,财放得下,他肯布施供养;名却放不下,抓名抓得厉害。有个老修行已经九十几岁了,还在怄气:“你们这个地方,怎么不挂我的名字啊?”因为他德高望重。其实挂了你的名字有什么用,你又不来办公。但他不管,挂他的名字他就高兴,不挂就不高兴。空名偏偏容易迷惑修道的人。

  修行人莫贪吃,青菜萝卜就可以了,

  越简单越土,越是养身体

  食,前两天你们是好心,结果挨了我批评。你们的好心我何尝不知道,可是你们没智慧,看错人了。你们给我煮菜,要把我当成山里人,要做土里土气的。一盘菜几种花样,讲究色香味,红的、绿的、黄的、白的,我一看就头晕啊。(众笑)我是修行人,青菜萝卜就可以了,我是宁波人,最多加点咸菜。花样一多,我就吃不下了。如果是一碗青菜,或者菠菜、白菜,只要煮的烂,我是大口大口地吞啊。你们好心,尽拿好的给我,结果我全不吃,有些东西放久了,都霉掉了,连老鼠也不要吃霉的。

  吃东西简单一点,越是简单,越是土,越是养身体。现在老医生都说不要吃好的,要吃土的,粮食要吃杂粮、小米、玉米。玉米在抗战时期沦陷区当粮食吃,叫六谷粉,还有从前苏联在困难时期吃的黑面包,都是麸皮做的,这种东西好。猪吃了米糠麸皮,从来没有心脏病。现在猪也吃的好了,所以最好不要吃肉,猪身上的病多的跟人差不多,因为它也吃人吃的东西啦。

  定学开导 (71)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

  外道不离欲,吃小动物也太残酷了,

  富人享受更厉害,竟然什么都吃

  提要:

  ·大床容易睡懒觉,小床一翻身就容易醒,醒了好修禅定

  ·出家修行,色声香味触都要断离

  ·初禅离欲恶不善法,要得定必须离欲、离五盖、离十不善法

  ·外道不离欲,吃小动物也太残酷了,富人享受更厉害,竟然什么都吃

  大床容易睡懒觉,小床一翻身就容易醒,

  醒了好修禅定

  睡,有病要好好休息,睡眠要充足,因为睡眠也能治病。如果没有病,年轻人每天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这是指修行人。一般社会上人,睡五六个小时是够了。不要贪睡,也不知谁在说“在家修得好”,真要笑掉大牙,你们在这儿,每天打梆就得起来,你睡懒觉,纠察就要来叫醒你,你自己也不好意思啊。你在家里床么这么大,现在的床越做越大,老板家的床大得奇怪,是不是他一个床要躺两三个老婆啊?(众笑)这么大的床一睡,你还醒的过来吗?你们看睡大床的人,两只手两只脚一趴开,形成一个“大”,所以睡这种床的人个个傲慢。说“睡小床一翻身,碰到墙壁我就要醒”,醒了好起来修禅定啊。

  出家修行,色声香味触都要断离

  财色名食睡还是粗的,假如是出家人,要求还要高,还要断细的五欲,色声香味触全要断离,我们作居士的,也应该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初禅离欲恶不善法,

  要得定必须离欲、离五盖、离十不善法

  如果你离不开五欲,就不可能得定,初禅首先离欲恶不善法,第一个就是离开五欲,还要离五盖,离十不善,离欲是第一位。怎样从观上去修离欲,说件事给你们听,我年轻时认得一个信佛的姑娘,她的妈妈有一天住医院观察病房,她一定要叫我去给她的妈妈按摩推拿,我说医生可能不同意吧,她说没关系,她妈妈很老了,我看看她的妈,再看看女儿;看看女儿,再看看她妈,看来看去,明白了:今天的女儿就是明天的妈妈。“鲜花只是迎春笑,岁月天天催人老”,看看穿,一朵花再美,要不了多久就要枯掉的,所以对一切欲都要放下。

  有些年轻人说“我是看穿了。”因为他女朋友不要他了。假如女朋友要他呢,那是不会看穿的。修行人就要在女朋友要你的时候看看穿。娶老婆个个是娶的老太婆。你们不信,摆个事实,你们头发白的老年人,陪你的夫人到这儿,看看是不是老太婆。同样嫁老公都是嫁的老头子,我今天不是老头子了吗?什么青春、什么美好,一刹那就过去了。

  有的老同学,不知道哪儿翻出我年轻时的照片,他高兴得想要,我说“这个人没了,你找不到啦。”说:“老师,这个人就是你啊。”我是老头子,不是小伙子,何况白天看这个人挺好,到了晚上睡着了,口水、鼻涕、眼屎全出来了,(众笑)真叫眼不见为净啊。

  外道不离欲,吃小动物也太残酷了,

  富人享受更厉害,竟然什么都吃

  要从离五欲这个原则上修止修观,进入心一境性,这是佛教出世间定。外道不离开五欲,比如信外国宗教的人,说鱼、鸡、鸭是神给人吃的,所以他们都掉在吃的欲里。如果这些鱼鸡鸭,真的是神赐给人吃的,难道鱼鸡鸭死的时候不痛苦啊?神也太残酷了。

  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菜场上还有卖和平鸽的。和平鸽非常善良,所以称和平鸽。杀的时候是把它鼻子捂住,闷死的。那些小动物都把人当好人,它们不知道人是最坏的。所以外道修行即使入定也是世间定,因为他们没有离欲。这种故事也听得多,王母娘娘蟠桃会,请各路神仙前来喝酒宴会,全都在享受欲。

  人间也在享受,富的人享受更厉害,广东人还吃猴子的脑子,把一条蛇、一只猫放在盆子里,称为龙虎斗,什么都吃。我也不知道什么都吃的人是不是将来会发明一只菜,叫“炒大便”。

  定学开导 (72)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

  “禅之果为除惑”,

  不为欲所迷,福报就大

  提要:

  ·“禅之果为除惑”,不为欲所迷,福报就大

  ·居士受八戒,是为了离欲,学一天出家人的清净生活

  ·有钱人爱享受,能来听法也是过去世善根,要欢迎他提高觉悟,走向离欲

  ·禅定能除贪瞋痴惑,能一心不乱、了脱生死,一切成佛功德都从禅定出生

  ·无始以来累积的垢,禅定虽能洗除,还得花时间努力一下

  ·修行能明理,就能生起必须要修禅定的认识和信心

  ·不修禅定,是因为他们不懂佛法,又忙于唱唸,成了障碍,你们在家迷于世

  俗,忙于名利,也就没时间了

  能海上师说:“禅之果为除惑,即断烦恼,无始惑垢,非定水不能洗除故。”

  “禅之果为除惑”,不为欲所迷,福报就大

  能海上师说:“禅之果为除惑”。我们今天都在学禅定,将来的果报当然很多。我们从前讲:一修禅定福气就大,能生天,你即使修未到地定的欲界定,将来也生欲界天。如果你能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将来生天的境界还要高,能生色界天。哪怕你能修一天的离欲,也能生天,这一天就是修八关斋戒。持一天八关斋戒,福报就能生天。当然我们是佛弟子,受八戒目的是为了好好修行。而不是为求生天,因为天上享福完了还是要掉下来,而且一享福就容易迷掉。

  居士受八戒,是为了离欲,

  学一天出家人的清净生活

  修八戒那一天,就要过像出家人那样的生活,不能歌舞观听,不能看跳舞,不能听唱歌,当然本身更不能参加。而且不能戴首饰,不能涂香料,不能插花,花蔓涂香,一律不行;还不能坐高广大床,要睡小床,居士家没小床,那么就睡一般三尺或者三尺半宽的。你在八戒那天,高大的椅子、沙发都不能坐。还要不非时食,就是说不是吃饭的时候不能吃饭。晚上不是人吃饭的时候,是鬼吃饭的时候,所以出家人一律过午不食。也不能表面上过午不食,到寮房里煮方便面,或者上了小轿车跟老板一起去吃海鲜。居士受八戒这一天也要过午不食,午时最迟到一点钟,为什么要求这么高?就是以各种方法,各种规定来让你离开欲。

  有钱人爱享受,能来听法也是过去世善根,

  要欢迎他提高觉悟,走向离欲

  享受都是满足自己的欲,欲望高的人就要享受,现在有钱人都讲究享受。有的有钱人过去世有善根,或者跟我老师有缘,来这儿听法,你们别这么想:我们两条路,你是在欲中,我要修离欲,你管你,我管我。我们还要发菩提心度众生,还要对他们欢迎,让他们慢慢转。觉悟不可能一下子提高,他们今天能来亲近三宝,来听法,已经很好啦,所以咱们还是要欢迎。

  禅定能除贪瞋痴惑,能一心不乱、了脱生死,

  一切成佛功德都从禅定出生

  还有种种禅定的果报,修禅定能达到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修禅定证阿罗汉果,能了脱生死轮回,能使众生成佛,成佛都是在禅定里成的,一切成佛的功德全是从禅定出生。修行就要熄灭贪瞋痴。贪瞋痴就是惑,修禅定的人,在断贪瞋痴上会很方便,会很快,这就是修禅定的果报。

  无始以来累积的垢,禅定虽能洗除,还得花时间努力一下

  能海上师说:“禅之果为除惑,即断烦恼,无始惑垢,非定水不能洗除故。”惑就是烦恼,我们今天做众生,已经是老众生了,到底做了多久?无始以来就一直在六道轮回里做众生,没法说啦。怎么会做众生呢?就因为有烦恼,烦恼断掉了,就不称众生,而称为圣者,已经超凡入圣了。

  无始以来,累积起来的烦恼像垢一样,垢就是粘着又很难洗得掉的肮脏。一世一世,烦恼上加烦恼,累积起来的垢,那是很牢固的啦,我们今世修行,这么厉害的垢,即使佛法能去掉烦恼的垢,你也得努力一下,总得不怕辛苦洗洗干净吧。比如说衣服太肮了,洗起来总要花点时间,如果你没有耐心,不肯辛苦,又不肯花时间,你想的好可不是真正的好。有只歌“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还是要自己去努力的。

  修行能明理,就能生起必须要

  修禅定的认识和信心

  “无始惑垢,非定水不能洗除故。”你不修定,烦恼垢是很难洗掉的,这里说的水是比喻,意思是说,一定要在禅定中才能够去掉无始以来的烦恼垢。这给我们修行上明白了道理,促使我们对修禅定有一个了解,能够生起信心,生起爱好,生起必须要修禅定的认识。

  不修禅定,是因为他们不懂佛法,又忙于唱唸,

  成了障碍,你们在家迷于世俗,忙于名利,也就没时间了

  你们可能会问:现在佛门里还有人在修禅宗参话头,可谁在修禅定?这是因为:第一,他们不懂佛法,当然不会对禅定重视;第二,他们也忙啊,你真的跟他们讲修禅定怎么好怎么好,他们说“我现在没空没空。来做佛事登记排队排到年底,我白天要唱念,晚上要放焰口,够辛苦的了,那还有空修禅定吗?”你们今天听到法懂法啦,第一个障碍就没有啦。我们这里从不做佛事放焰口,第二个障碍也没了,这么好的条件,你还不修禅定干嘛?除非你迷于世俗、去忙名利,所以没时间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

  定学开导 (73)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走正法的路,正法就在你身上,

  走末法的路,末法就在你身上

  提要:

  ·走正法的路,正法就在你身上,走末法的路,末法就在你身上

  ·学愚的风气一普及,离开释迦佛的道路越来越远了

  ·佛弟子都是如来悲智等流身,都应以戒生定,以定发慧

  ·不重视戒,犯了不忏悔改正,邪见散漫没人管,这就致成了末法时期

  走正法的路,正法就在你身上,走末法的路,末法就在你身上

  “如来悲智等流身,戒净圣种杜多行,成就三德三慧体,三士圣众我顶礼。”昨天讲到“圣种”,既然我们对释迦佛有极高的信仰,对释迦佛讲的话就不应该有所怀疑。释迦佛说了四十九年的法,这条道路一直通到了生死的彼岸,乃至修菩萨行成佛。

  众生的烦恼除了贪瞋痴,还有傲慢,还有疑,疑是个大问题,人们总是强调现在末法时期,修行难以成就。末法时期主要表现就是法缘不足,也就是法的因缘不够了,这主要是人造成的。既然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怎么会有正法、像法、末法呢?法是一样的,人就不一样了。因为后世的众生大都是根据自己想的一套修行,不想走释迦佛教导的道路,所以会形成末法。就看我们走什么路,你走正法的路,正法就在你身上;你不走正法的路,末法就在你身上。

  学愚的风气一普及,

  离开释迦佛的道路越来越远了

  有些人就抓住了现在是末法这个观点,强调今天修行没有希望,强调娑婆世界太苦,赶快逃走。可是末法时期是不是不能转变了,说不定的。释迦佛说过法无定法,娑婆世界虽然苦,可是娑婆世界是修行最快的地方,可是这话他们就不提了。这些人不照释迦佛的教导去做,也不照释迦佛的教导去弘法,对佛讲的圆满的法,只抓一个片面,只抓几句话,其它的话都不提,使得多少年代以来佛门里的人都是灰溜溜的,佛弟子没有雄心壮志,自卑感相当严重,有人还说释迦佛的法很难学,释迦佛的智慧很难接受,干脆就学愚吧。学愚的风气一普及,佛门大变样,离开释迦佛的道路越来越远了,所以末法是人造成的。

  佛弟子都是如来悲智等流身,

  都应以戒生定,以定发慧

  释迦佛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以戒生定,以定发慧”,这是修行的总路线,离开了这个总路线,随便你修什么都不可能成就,因为四十九年的教法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

  我们是佛弟子的身份,为了使大家明白佛弟子身份的殊胜,我就讲了经书里的四句话,“如来悲智等流身”,佛弟子是如来的等流身,我们不断在听法,如来智慧和悲心等流到我们的身上,难道我们不可能成佛吗?什么因就有什么果。

  不重视戒,犯了不忏悔改正,

  邪见散漫没人管,这就致成了末法时期

  “戒净圣种杜多行”,戒定慧以戒为首,如果你不重视戒,受了戒也不知道受点啥,犯了戒也不知道忏悔,而且为自己的错误行为用种种的美言来掩饰,比如说“持戒不要太执著”,不要太执著不等于可以犯戒,也不等于受了戒可以随随便便。可是这种邪知邪见,众生非常容易接受,因为末法时期众生烦恼重,自由散漫,以我为主,个个喜欢自搞一套,最好修行路上没人管我,这就致成了末法时期。

  怎么会形成末法时期法缘不足呢?有句话“正法弘扬不出去,邪法走天下。”善知识讲法,如果听的人我执世俗气非常重,一时转不过来,他就很难接受佛法。你要讲的使他欢喜,他想怎么样,你就朝这方面去讲,那可能还好,要不然就会到处排斥善知识,到处攻击讲正法的人。从前有人就说:“老师讲法确实是正法,不过太正了。”

  定学开导 (74)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种下了圣人的种子,将来就结圣果,

  不能把佛法曲解,不能给众生误导

  提要:

  ·戒净谓正,不净谓邪,智慧不够的人总会走上邪路

  ·种下了圣人的种子,将来就结圣果,不能把佛法曲解,不能给众生误导

  ·说:“现在还有善知识吗?”这是在摧毁你证果成道的信心

  ·说现在没善知识的人,竟然叫女居士进比丘寮房,还给她人写的书和录音

  ·谤僧罪很重,何况谤善知识?不接受佛陀教育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圣种的

  戒净谓正,不净谓邪,

  智慧不够的人总会走上邪路的

  我们想成就的人,一定要以戒为师。戒清净就叫正,戒不清净就叫邪,正跟邪的区别就在于清净不清净。定也是如此,慧也是如此,戒有邪戒,定有邪定,慧有邪慧。你根据释迦佛的话依教奉行,你不会邪。你自搞一套,或者你按照自己的烦恼习气专门听你喜欢的话,由于智慧不够,你总会不小心走上邪路的。

  种下了圣人的种子,将来就结圣果,

  不能把佛法曲解,不能给众生误导

  “圣种”,我们四众弟子接受了佛陀的教育,个个是圣种。圣是指佛、菩萨、阿罗汉。佛弟子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我们接受了佛的法,就在我们的心里种下了圣人的种子,长期熏习,种子就会形成种性。每个真正听释迦佛的教导、依教奉行的佛弟子都是圣种。你明白了这点,就不会再去听信旁人的胡说八道:“末法时期你还想证果啊?”好像我们个个都是脑膜炎后遗症、窝囊、愚夫愚妇。这是否定因果的话,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今天咱们种下了圣人的种子,将来就结圣果。你不要是你的事情,可不能把法曲解,不能给众生误导。

  说:“现在还有善知识吗?”

  这是在摧毁你证果成道的信心

  有人说末法时期出不了阿罗汉,事实上近代就出了一个阿罗汉,就是泰国的阿迦曼尊者。说“只有一个呀”,这一个是我们知道的,还有些修行人他不公开,人家也不知道。还有的人说话实在太过份,竟然说:“现在还有善知识吗?”善知识都没有了,当然也不会有证果成道,难道你经过调查统计?真正的修行人他会告诉你:“我证了初果、二果了”?真正修行人是隐藏功德,不会让你知道的,济公还装疯呢。

  说现在没善知识的人,竟然叫女居士进比丘寮房,

  还给她人写的书和录音

  曾经有个女学生告诉我:她路上遇到一个出家人,这个出家人也听过我讲法,跟她在寺院门前的路上走来走去。这个女学生听过法的,总有点不习惯,比丘能跟女居士两个人并排走吗?所以她跟他保持一段距离。这个出家人跟她说:“你真糊涂啊,现在还有善知识吗?你赶快好好唸经,我有法宝给你。”女同学听到法宝就高兴了,跟着他走到寮房门口,他说:“你进来进来。”女同学说:“师父,我不进来。”女居士不能进比丘的寮房,怎么不懂啊?她说:“师父,你把法宝请出来吧。”是几盒磁带、几本人写的书,她很郑重地跪下来接。

  我说:“这些磁带你听了吗,书看了吗?”她说:“我还没有。”我说“你没听,这位出家师父问起你,你说没听,他要不高兴啊。”她说:“啊呀,我还没想过。”我说你这样回答他:“你说现在没有善知识了,所以这些磁带我也不听喽。”

  谤僧罪很重,何况谤善知识?

  不接受佛陀教育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圣种的

  他这话非常明显,排除所有的善知识,只有讲这个磁带的人是善知识。要知道谤僧的罪是很重的,何况是谤善知识!讲经说法是代如来宣化,你能谤吗?所以不接受佛陀教育的人,他不可能成为圣种,将来毫无成就,根本不可能证果成道。

  定学开导 (75)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要得定,必要离欲,“禅之果为除惑”,

  要断烦恼,首先要认识烦恼

  提要:

  ·具足圣种种性是指四向四果,朝证果方向走的人决定证果

  ·要得定,必要离欲,“禅之果为除惑”,要断烦恼,首先要认识烦恼

  ·我执法执相互联系,凡夫的欲都包含着贪瞋痴,智慧不够形成愚

  ·凡夫起欲造业,造业受苦,循环不已,没完没了

  ·苦来去走歪歪道,好了伤疤忘了痛,离苦得乐又起欲

  具足圣种种性是指四向四果,

  朝证果方向走的人决定证果

  所谓具足圣种的种性,是指四双八辈,两个四所以称为八辈,哪两个四?初向初果又叫须陀洹向须陀洹果,向就是他正在往这个方向走。须陀洹向,他正朝证果的方向走,正在路上,将来决定证须陀洹果。初果还要往前走,叫二向二果,又叫斯陀含向斯陀含果,还要往前走,叫三向三果,又叫阿那含向、阿那含果,再往前走,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证到阿罗汉你就到彼岸了,也就是烦恼断尽,出三界,再也没有生死轮回。如来不打妄语,就看你今天走的什么路,你朝证果的方向走,将来决定证果;你不朝证果的方向走,你决不可能证果。释迦佛说,到了末法时期证果成道的人稀有难得,看看现实,确实这样,现在信佛的人,到底有多少人在按照释迦佛的教导去断烦恼,往四果四向走?全在打自己的主意。

  要得定,必须要离欲,“禅之果为除惑”,

  要断烦恼,首先要认识烦恼

  刚才讲的四果四向的路怎么修啊?修还是这个总纲,以戒生定,以定发慧。“何谓定?”能海上师说:“‘定’离五欲而生之心一境性”。从这一句来解说定,就突出了要离开欲。

  能海上师又说,“禅之果为除惑”,修禅定的果就是除惑,修禅能断掉烦恼。禅还有一个解说,“烦恼未断能断是名禅”,不修禅定的人,即使你听了法有了觉悟,坏脾气改一改,转变转变,也能断掉一些烦恼,不过只能断掉粗烦恼,细烦恼很难断。为什么断不掉细烦恼?因为日常生活中都是粗相,你的心不会像修禅定时那样安静,不大可能达到最高层的自知知明,对自己的习气烦恼,不可能有充分的认识。能海上师说过,“断烦恼,首先要认识烦恼”。你不认识,怎么去断?禅定就能够断掉平时断不了的烦恼。所以能海上师说:无始以来烦恼的垢,“非定水不能洗除故”。一定要用禅定来断掉。

  我执法执相互联系,凡夫的欲都包含着

  贪瞋痴,智慧不够形成愚

  如今的众生,我执法执特别严重。我执法执其实是相互联系的,你有了我执,就很难转变你的欲,欲就是“我想达到的目的”。凡夫想达到的目的,都包含着贪瞋痴,因为有“我”,才有“我的欲”。你认为这是“我的想法”,这是“我要做的”,这是“我要达到的目的”,一执著,你就放不下。你修行层次不到家,智慧不够,你这个“我想怎么样”,往往都离不开贪瞋痴。我执一来,非要照着他的欲望办。有时劝导肯听还好,不听的话,善知识也只好闭起嘴巴,没办法,只好让他自己慢慢觉悟,这种表现就是愚。愚的人死不认错,即使听了法,仍然放不下我执法执,凭自己欲望,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叫智不及愚,是他的智慧不够,所形成的愚。 “惑即贪瞋痴凡夫众生起惑造业,由业受苦,然苦中复起惑,循环不已,故生死流转无有停息。”

  凡夫起欲造业,造业受苦,循环不已,没完没了

  惑,就是我们的贪瞋痴。惑、业、苦,就好像一个循环的圈子,起了欲望,带着烦恼去造业,造了业必然受苦报,受了苦报是不是完了?看看现实生活,受了苦报的人肯完吗?

  苦来去走歪歪道,好了伤疤忘了痛,

  离苦得乐又起欲

  有两种原因完不了,一种,他在苦的时候想摆脱苦,可是他不修行,去走歪歪道。小偷就是这样,钱花光了,喝酒、抽烟、赌博、玩都没钱,他觉得苦,那么继续偷钱。

  还有一种,好了伤疤忘了疼,他继续去起欲,起烦恼,继续去造业,这些人肯定是烦恼很重,世俗欲望很重的人。世俗的欲望无非是喜欢享受,喜欢男女情爱,这两个他怎么也不肯改变。苦的时候请人帮忙,一恢复原状,又贪图享受,起欲。

  定学开导 (76)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沉溺在欲海里的人,会把离欲看成不正常,从佛法中解除了痛苦,却不愿为更多人去解除痛苦

  提要:

  ·沉溺在欲海里的人,把离欲看成不正常

  ·从佛法中解除了痛苦,却不愿为更多人去消除痛苦

  ·离不开酒和女人的人,想过刀光剑影的生活

  ·脱离了苦海又想回老路的人,我救不了,佛也有度不了的众生

  ·不求佛法求抓鬼,佛弟子哪能变成张天师

  ·惑业苦的恶性循环不打破,生死流转始终没停止过

  沉溺在欲海里的人,会把离欲看成不正常

  像这样的人即使过去世有点善根,来到佛门,常有一句话,“你们社会上有高工资竟然不要,女朋友男朋友也不要,也不想成家,也不想生孩子,你们这种生活不正常。”像这样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从佛法中解除了痛苦,

  却不愿为更多人去消除痛苦

  有很多人受苦受难时跑到我这儿来,佛法帮他放下了痛苦,回去了就不来了。我从前在家时,欢笑的人不会上门的,来看我的人都是哭丧着脸,因为我能使他消除痛苦,高高兴兴的回去。等他高兴了回去了,就再也不来了。

  这些人自己痛苦转变了,却不再想帮我一起去解除更多人的痛苦,这么样辜负了我对他的希望,使我很失望啊!可他认为很正常,做人就应该这样。

  离不开酒和女人的人,想过刀光剑影的生活

  又想起来,从前我在上海教禅定,有些社会上练气功的也来学,大家都很欢喜,但有一个说下一次不来了。为什么?因为我讲法的时候总是讲不要喝酒,不要贪男女情爱,他听不进去,他说:“我就是离不开酒和女人,做人就要刀光剑影。”像这种人看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不正常的。难道高尚、伟大、清净、行善,不正常;卑鄙、自私、贪欲、男女心重,反而正常?到底是他们不正常还是我们不正常?

  脱离了苦海又想回老路的人,

  我救不了,佛也有度不了的众生

  经常有来求我的人,有人还说:“只有傅老师能救我。”因为我过去搞过心理治疗,我懂得怎么样解除心理障碍,所以你别看我说话随随便便,很起作用的。有人痛苦解除了,又想回到老路上去了,这种人我救得了吗?只好说一句:前面的路你走好。这不稀奇的,佛也有度不了的众生,提婆达多不是下地狱了吗?佛真是大慈大悲,还到地狱去度他。

  不求佛法求抓鬼,佛弟子哪能变成张天师

  还有种人我也没办法,从前在湖北的时候,我正在茅篷里修禅定,听到外面有脚步声音,一个五十几岁的男的,他看见我就问“老先生贵姓啊?”我说我姓傅,“傅老师是不是你?”我说是我,“啊呀,我陪女儿千里迢迢来,我女儿有救啦。”我说啥事情?原来他女儿精神不太正常,他认为是鬼附身,我说,“你女儿这病最好到医院里去看,因为我不会抓鬼。”他走错了门了,我是释迦佛弟子,不是张天师的弟子,像这种人我是没办法。我说“你们既然来了,就听听法吧。”结果当天晚上还不知道第二天早上就走了。

  惑业苦的恶性循环不打破,

  生死流转始终没停止过

  所以由于惑业苦的流转,众生不会在苦上停止的,到了苦的阶段,他继续去起贪瞋痴,又去造业又受苦,所以惑、业、苦一直是循环不息,这叫恶性循环。由于这个循环没有打破,众生生死流转始终没有停止过。

  定学开导 (77)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痴比贪瞋更难断,

  愚者必痴,痴者必愚

  提要:

  ·不度众生不叫大乘,不断烦恼不叫修行人,不学佛法断不了烦恼,没有成佛

  的心,十方如来都不喜欢

  ·众生在贪瞋痴欲望里追求快乐,就等于不再考虑吸毒的后果

  ·杀人犯的欲只想杀人,起了瞋恨心的欲就想咬人,这个欲的方向对不对?

  ·痴比贪瞋更难断,愚者必痴,痴者必愚

  ·痴人即使受感动,仍然以习惯为自在,哪怕痰里有细菌,为了自在方便仍会

  到处乱吐

  ·不是管头管脚管得太严了,而是他老习惯没地方发挥了

  不度众生不叫大乘,不断烦恼不叫修行人,

  不学佛法断不了烦恼,没有成佛的心,十方如来都不喜欢

  所以你不朝断贪瞋痴去用功,能叫修行人吗?四宏誓愿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我常说:不度众生不叫大乘。第二句,“烦恼无尽誓愿断”,不断烦恼就不叫修行人。那些假和尚东家走西家,谁家死了人他可以咪哩嘛啦吹起来,敲起来,拿红包包,他在发展自己的烦恼,能叫修行人吗?“法门无量誓愿学”,你不学法不懂法,你能断得了烦恼吗?经常看到有许多说是老居士,烦恼特别厉害,还有的人在庙里住了几十年,都不懂法。“佛道无上誓愿成”,没有成佛的心,十方如来对你都不会欢喜。

  众生在贪瞋痴欲望里追求快乐,

  就等于不再考虑吸毒的后果

  有人虽然听了法,知道贪不好,可是怪,要贪的时候就是要贪;明明知道瞋不好,到时候偏要骂人打人;明明知道痴不好,掉在痴里边不肯跳出来,这到底什么原因?

  每个人都是想离开苦,都贪快乐。修行人要的是智慧的快乐、觉悟的快乐、禅定的快乐、将来证果成道的快乐,而不是世间上凡夫的快乐。为什么贪瞋痴难断?因为贪瞋痴里也有他想得到的快乐。他一得到就迷掉了,就一直想去抓这个快乐。假如善友劝导劝导他,他会做自己烦恼的保皇派,非但安慰自己,还去迷惑别人。比如你劝他不要贪,他就给你说理由:“不吃肉光吃素营养不够,身体虚弱了容易生病。”那么吃就吃了,不要杀喽,“活杀的鲜啊。”

  有许多老板娶了十个老婆,要想出理由来也是很容易的事。那么成了两条路,咱们走的是将来证果成道的路,他们走的是三恶道的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人起欲望的时候,就会一股劲朝这个欲望跑,以抓到这个欲望为目的。起欲的时候,乃至得到了欲,这中间是有快乐,可他不知道这个快乐就等于在吸毒。

  杀人犯的欲只想杀人,起了瞋恨心的欲

  就想咬人,这个欲的方向对不对?

  我为了要找一些编稿件的资料,有时看看报,报上说抓到了杀人犯,记者去采访他:“你当时想什么。”“我当时什么也不想,就想把他杀了。”你看这个欲多么厉害。有的佛弟子起了欲也很厉害。我年轻在上海,有一天到一个吃素唸佛的居士家,她正在怄气,她把气的事告诉我倒也罢了,还加了一句:“我恨起来有两口好咬哦。”这种修行人的方向错啦。所以你们产生欲的时候,冷静考虑考虑,这个欲方向对不对?

  痴比贪瞋更难断,愚者必痴,痴者必愚

  痴比贪瞋更难断,愚者必痴,痴者必愚。释迦佛称我们是愚痴众生,你学愚,永远是个愚痴众生,所以愚是学不得的。

  痴人即使受感动,仍然以习惯为自在,

  哪怕痰里有细菌,为了自在方便仍会到处乱吐

  痴为什么难断?他已经养成习气养成习惯啦,他不想再动啦,要他改变习惯,他也怕麻烦。一个人顺着习惯生活,总是比较自在。改变习惯要很大的决心,哪怕良心受感动,习惯也很难改,因为习惯给我们自由散漫,习惯给我们老一套生活。比如从前小学生冒着寒风在马路上宣传,“叔叔阿姨们,请您不要随地吐痰,因为痰里有细菌!”大家都受点感动,可是转个弯“啊,呸!”(众笑)因为他这样自在、方便啊。

  不是管头管脚管得太严了,

  而是他老习惯没地方发挥了

  过去来小住的同学,难免有些人对我们有意见:管头管脚管得太严了,因为没有他老习惯发挥的地方。比如吃饭不能说话,现在社会上吃饭哪有不说话的?而且越说越起劲,非但说话累,我被请出去吃饭苦得不得了,大家都说话,而且还走到面前:“老师,敬你一杯。”我能不起来吗?刚坐下,又来一个,因为别人敬了,他不敬不恭敬啊。我只好再起来,再坐下去,腰都酸了。

  定学开导 (78)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证果不证果决定于依法不依人,

  众生都能成佛,何况证阿罗汉果?

  提要:

  ·小住从宽,常住不能再宽,大家自觉最好

  ·痴上加情,成了痴情,痴在情里,有情必痴

  ·家是贪瞋痴集中的地方,犹如毒蛇的窝,攀缘太多,还修得好禅定吗?

  ·证果不证果决定于依法不依人,众生都能成佛,何况证阿罗汉果?

  ·居士修行,要身不出家心出家,要证果就要出离家庭的烦恼

  小住从宽,常住不能再宽,大家自觉最好

  这儿吃饭不许说话,中间不能出去,要等吃完了才能起来,碗里的饭菜还不能留下来,要全部吃光,进来要排队,他不习惯啊,社会上哪有这种事情。有人说,你们比军队还要严格。没办法,所以我只好跟你们纠察打招呼:有小住的人来,你们放宽一点啊。可是对你们常住的老同学不能再宽。因为我没时间管你们,从前我一训话两个小时,现在不行,“老了,不中用了”,(众笑)这两句是能海上师常说的话。

  痴上加情,成了痴情,痴在情里,有情必痴

  痴表现在哪里啊?贪老习惯,再加上一个情,更是痴。情就是感情,我们通常讲这个人很痴情,所以痴就在情里,有情的人必然痴。世俗生活里到处充满自由散漫,到处充满情,都老得像老猴子了,老夫老妻还是分不开,也不知谁照顾谁。年轻时候呢?那个情可多了,男朋友、女朋友、好朋友、小姐妹,包括叔叔伯伯阿姨,表姐堂兄,一根情丝一根情丝像春蚕那样吐丝自缚,把自己绑起来,有好结果吗?比如蚕做了茧,变了飞蛾它把茧咬破了才能出来,出来了又飞不高,在地上扑扑扑,雄蛾看见了雌蛾还相爱,一接触就死了,死了以后到底做啥?梁山伯祝英台多么相爱,死了后变两只蝴蝶,蝴蝶是畜生道,真是痴啊。

  家是贪瞋痴集中的地方,犹如毒蛇的窝,

  攀缘太多,还修得好禅定吗?

  世俗的家庭是贪瞋痴集中的地方,佛称之为毒蛇的窝,你能久留吗?出家人探亲只能探父母,我们这儿规定居士探亲,只探亲父母妻儿,探望其他人一律没有假。你攀缘攀得太多了,还修得好禅定吗?

  说:“老师,你自己呢?”我是六亲不认,我没有朋友,只有学生,因为我要培养他们。为什么我有很多尚留在家的老学生明明够条件,一直不肯跳出来?又没有子女家庭,赚的钱一辈子乃至十辈子都吃不完,还在忙啊,这就是痴。当然喽我这个话,不是跟社会上的人说的,那我的要求也太高了,我是对你们信佛的人说的。

  证果不证果决定于依法不依人,

  众生都能成佛,何况证阿罗汉果?

  在家居士能不能证阿罗汉果?有些人认为,现在连出家人都证不了阿罗汉果,在家人哪能证阿罗汉果啊?有些出家人看在家居士根本是没希望的,称呼居士为小众。今天我告诉大家,证果不证果决定于依法不是依人,如果在家居士能修出离法,照样能证果,出离法是出离烦恼。可是现在佛门里面充满着依人不依法,依人不依法,你就没有平等心,违反佛门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何况证阿罗汉果?

  居士修行,要身不出家心出家,

  要证果就要出离家庭的烦恼

  我一方面鼓励你们在家居士要树立雄心壮志,要充满信心,可是另一方面也要告诉你们,在家居士要证阿罗汉果必须要做到一个原则:身不出家心出家。如果你心不出家,你就没希望。什么叫心出家?就是出离在家的烦恼。

  定学开导 (79)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贪图享受的人得到的快乐,远远比不上不贪图享受的人

  提要:

  ·“财利大毒蛇”,佛说:“黄金就是毒蛇”,最不好就是不听佛法,一直

  愚痴到底

  ·“钩蜜鹿角井”,上钩的都贪蜜,鹿死在角上,枯井里的水一喝就中毒

  ·“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贪图享受的人得到的快乐,远远比不上不

  贪图享受的人

  ·青菜萝卜最好,这儿的凉快,空调都比不上,一切都不要人为做作,还是

  自然一点好

  贪~财利大毒蛇,钩蜜鹿角井

  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

  “财利大毒蛇”,佛说:“黄金就是毒蛇”,

  最不好就是不听佛法,一直愚痴到底

  关于惑,我从《戒定慧基本三学》里摘了几句,给你们作个指导。贪,“财利大毒蛇”,要知道财是最大的毒蛇,由贪财而中毒,由贪财而被毒蛇咬死有的多少?多少人被枪毙了,还不是因为贪财?从前佛说过:黄金是毒蛇。有个公案,有一天佛在走路,跟阿难说:“这儿地下有毒蛇。”就走过去了。旁边农夫听到了,他有点奇怪,看不到毒蛇,怎么佛说有毒蛇?他就去挖,挖出来都是黄金,他高兴得不得了,就把黄金拿回家。后来人家发现,这个穷人怎么一下变得这么富,可能来源不正当吧,就报告了国王,国王就把他抓进去,以为他是强盗。他被抓进去才醒过来:“佛说的不错,黄金就是毒蛇。”

  明白了吗?你们伸出手来看看,尤其是你们女居士,手上有没有毒蛇?(众笑)修行人别把毒蛇绑在指头上。修行人就要培养修行人的素质,一切首饰,一切化妆,在我们这儿是行不通的,你自己也不好意思。你看咱们女同学,个个把头发剪短,而且越剪越短,我可没有叫她们剪过哦。来的时候长辫子,一头秀发,(众笑)听听法觉悟就提高了,所以最不好就是不喜欢听法,一直愚痴到底。

  “钩蜜鹿角井”,上钩的都贪蜜,

  鹿死在角上,枯井里的水一喝就中毒

  “钩蜜鹿角井。”钩子上的蜜你一吃就把你吊起来。有条鱼游回去的时候,妈妈跟它说:“你后面有条长线,你麻烦了,要被人抓上去了。”因为它吞食了鱼钩上的鱼饵,一根长线就一直牵着它,所谓叫吃小亏钓大鱼。清定上师讲过,别人请你吃饭,你要好好考虑考虑,这顿饭不会给你白吃的。鹿角,鹿的角是宝贵的药材,很多的鹿都是死在角上。你们身边,还有没有珍贵的东西啊?小心贼娃子就盯着你,这么危险的东西放在身边干什么?好像是在炫耀呢!井是枯井,有的井里下面有毒蛇,这个水是毒的,你一喝就要中毒。

  “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贪图享受的人得到的快乐,

  远远比不上不贪图享受的人

  “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你越贪享受越是苦,越是想出各种花样,追求更高的享受,享受更高更加苦。我摆个事实,一个桌子十个菜,不贪享受的人平时吃的非常普通,那么十个菜你都能吃,你能享受到每个菜的味道。贪享受的人平时吃得好,“这个菜我不要吃,这个没味道,这个菜我吃不惯。”十个菜勉强只能吃一两只菜,所以贪图享受的人得到的快乐,远远比不上不贪图享受的人。

  青菜萝卜最好,这儿的凉快,空调都比不上,

  一切都不要人为做作,还是自然一点好

  因为我有高血压,要吃低钠盐,再加上牙齿不好,硬的东西咬不动,你们特别给我安排了专人煮菜。了解我的生活习惯还好,不了解,或者虽了解,可他贪方便,按照他自己的习惯给我做,我实在吃不下,什么蘑菇、面筋、素鸡、素鸭,讲究花色品种,颜色漂亮,看得我头昏脑胀。昨天来了一只菜,我一尝,一点咸味也没有,白菜这么长,旁边配一点酱油,我把菜去沾酱油,整个一大盆全吃光。

  什么菜最好吃?青菜萝卜最好吃,什么人最懂享受?不贪图享受的人最懂享受。摆个事实,你到这儿来没有空调也非常凉快。那边你享受空调,这儿没有空调更享受,这儿的空气,这儿的凉爽,你家里开几个空调都比不上。一切都不要人为做作,还是自然一点好。

返回目录

----------------------------------------------------------------------------------------------------------------

更多傅味琴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