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万行法师:心中月 下 论觉照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1日
来源:   作者:万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万行法师:心中月 下 论觉照

 

  大菩萨的境界,视日常生活中的万事万物皆是修行。罗汉的境界,唯视盘腿打坐方为修行,离开盘腿就不能专一,就易被境转。若能做到遇到境界时,心里明明白白地随境进去,这就不是被境转。

  自信还须自知,倘若光有 自信而不自知,只会误人误己。不为境转,也只是灵明中的一点觉知而已。

  宗教里的一些思想之所以被世人误解,是因为语言和文字上的一些困难造成的。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需要努力去创造,而在修行的这条路上则恰恰相反,努力和创造都是与道相违背的。道原本就有,就存在,只需你放松,静下心去观。放松和观既不是创造也不是努力。明师往往为了让你了解何谓“观”和“放松”,才叫你去努力,以努力为背景,方能显出观和放松的实质,但这样一来也误导了一些信众,使他们以为修行,以为道是努力和创造出来的。另一些信众则完全接受了“无为”和“自然”,又落在自然外道上了。

  道非修,也非不修,修是妄,不修是放纵。佛教使用的“觉照”二字是最准确无误的,觉是觉知,照是照见,"觉照"二字既非修也非不修,而是时时刻刻地觉与照。倘若不理解“觉照”二字,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时时刻刻地警觉。能时时刻刻警觉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修道,就是在道中。警觉不是努力,不是创造,更不是顺其自然和无为,警觉是内在心灵的照见生起了——生起了正念。

  只要学会把你的两只眼睛闭上,把那只独眼打开,你就能够 “一目了然”。具体的做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两眉之间,闭上双眼,稍微用一点力往外看。为何佛像的眉间都镶了一颗红痣呢?那就是暗示人类:还有第三只眼可以开发出来。当思想能够随时集中于眉间时,就不要用力了,如同平时用你的双眼看东西一样,不要紧也不要松。在这个过程中,头会痛,大脑会出现空白,眼神会发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久而久之,你的眉间骨和脑门骨都会鼓起来,看上去就像个大皮球,那是能量冲上来的结果。习惯以后,思想自然就会集中于眉间,内心生起一个念头,眉间这块荧光屏自然会显现,犹如电视屏幕,别人的思想和自己的思想都会显现出来,自己成了观照者,别人成了被观照者。在这块屏幕上,星星、明月、鬼影也时常会出现,到那时,你自然会明白释佛夜睹明星而悟道之理了。

  “空”是一把入道的钥匙,但它不是道,当不再思考未来,不再回忆过去时,也即前念过去了,后念还未生起时,在这两者的中间有一个空隙,利用中间这个空,把这个空扩大延长,通过这个空就可以瞥见道的影子,尝到道的滋味。常人总是把过去和未来紧紧地连在一起,不让中间断掉,倘若中间没连上,有一会儿空,就感到无聊,甚至感到恐惧。而修道所要找的,就是中间的这把钥匙——空。

  念经、拜佛、持咒、结印,都是把头脑累个半死以后,前念过去了,后念还未生,累得也生不起来了,这个中间的空也就出现了;但刹那间,“有”又出现了,又占据了空,如此一来,想入道是非常困难的。“无”中生有,“空”能入道,这是修行的诀窍,是成佛做祖的钥匙。一旦成了佛,做了祖,才发现入道既不是靠空,也不是靠无,随处都可入道,犹如刚学骑自行车一样,往往都是从前面上车,有了熟练的技巧后,前后左右都可上。如此一来,你将会知道,最易帮你看清道,最易帮你入道的,就是烦恼和妄念。当烦恼和妄念越强烈的时候,内在的那个核心的“知”越易体现出来;烦恼和妄念不来,那个核心的“知”也就不易显现;烦恼和妄念越多,那个“知”显现的也就越多。

  佛教里讲:“不怕妄念起,只怕觉知迟。”妄念起的越多,觉知的也就越多,久而久之,觉知就代替了妄念,妄念就变成了觉知,烦恼即菩提,岂不是乎?要想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最根本的那个觉知,靠的就是烦恼和妄念。烦恼和妄念犹如学校里的黑板,白字需要黑色的背景才能显现出来,黑字需要白色的纸张做背景才能显现出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背景和实体的关系,实体需要背景来衬托,背景更需要实体来显其用,要想见到本来面目,烦恼和妄念是必不可少的。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或事情是无意义的,若有,只能说你还没有认识透,就连死亡都是必要的,没有死亡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没有生病,就不知道健康是神仙。当你把内在的终极打开后,才发现什么也没有,真的是无人无我无世界,你当然从未生,也从未死过,你在,你又不存在,一切的一切都是背景,没有它,你无法认识到终极的空无。

  坐禅,不要试着去制止妄想,也不要去制造宁静,妄想来时就看着它来,去时就看着它去,果真有个妄想停止不走,那也是一种定,事实上妄想犹如空中的浮云,无时无刻不在流动,永远无法制止。观照是可以保持的,惟有透过观照才能达成:千万年的黑暗,照之光一出现,黑暗顷刻消失。

  觉知与修道甚为相关,妄念犹如空中的乌云,一旦觉知升起,再浓密的乌云也无关紧要,此需亲证,非口头禅矣。

  修行所要找到的也就是这个”能知”的,而不是这个被知的,相反,必须空掉这个被知的,那个能知的才会出现。父母未生我以前,那个能知的是如如不动的;生了以后有动,是那个被知的在动,能知的始终是如如不动。有名的时候,也就是在动的时候,也就是万物开始的时候;无名的时候,也就是如如不动的时候。修炼到无可名,无法再名的时候,也就进入了生命的中心,和那个整体,和那个无名,和那个如来,和那个能融的成为一体——进入了三摩地。

  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转,也正是那个觉知的警醒,若无觉知,即是被境所转。日常生活中若能处处保持觉知,不被物转,也即是如来,反之,被物所转,就是凡夫。

  佛教里最高的修行方法便是“觉知”一法,戒律也没什么好戒的,妄念也无妨修行。佛祖讲:“不怕妄念起,只怕觉知迟”,若能把“觉知”二字贯穿于生活中,不就是修行吗?生活中无须你改正什么,只需你能觉知什么。改正和法门都不能使你成道,惟有借助觉知才能使你达成。所有的方法无非就是提醒你内在的觉知。觉知就是月亮,方法就是手指,要透过手指去看月亮,但千万别崇拜手指(明师),别停留在手指上,要忘掉手指,才能看清月亮。

  道原本就有,原本就在,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当你完全放下时,道也就出现在你眼前了;若放不下,就全然地努力也会出现。但就一个刚入门的迷汉来讲,开始最好是努力,不要先走放下这条路,否则就成了放纵或懈怠了。不先经过努力,是不会明白毋须努力的真实含义的;不先经过努力,你也不可能彻底地放下。没有先经历过爱的人,是不可能理解恨,也不可能会恨的。没有经过一提,又如何知道提不起呢?又如何能死心塌地地放下呢?

  古人用关闭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方法来寻找“真我”是很有道理的,也是最快的方法。当纷繁复杂的六根有所关闭时,“真我”也就逐渐地出现了,一旦“真我”稳定后,也就不怕六根来喧宾夺主了。闭关的道路就是隔断六根与外界的联系,让“真我”露面。

  修行修不到忘我的程度,是没法进入佛国大门的,进入佛国的大门而走不出来,也不算圆满。“忘了吃饭,忘了睡觉,遇到墙壁都不知道拐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些话只能让今天的众生看看而已,根本做不到,但要想成功,这又是必须的,也是必然要经过的阶段。

  出魂和解脱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平常人所讲的出魂,只是自己的潜意识出去,根本不是超三界,潜意识是不可能超三界的,充其量只是离开这个肉身出去玩一玩而已。解脱是指自己的“本来面目”,是那个最精细的“东西”超越三界之外。常人所讲的灵魂,还是本来面目的外衣,这层外衣对肉体来讲,又是肉体的灵魂,见到本来面目才算彻底的解脱。

  圣者之所以能改变自己的心态,是因为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证得了生生死死的来龙去脉,而并非是仅仅悟到了一些道理。

  佛教是一门实践学,若不能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什么也得不到。

  舍不得死,换不来生;舍不得假,换不来真。

  学佛的精神: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管付出,不管得到。

  所谓的慈悲,就是牺牲自我,成全别人。

  所谓的忏悔,就是停止以前所做的种种罪恶,永不再犯。

  倘若你那个“观照者”,也即旁观者还没有出现的话,还是老老实实在行、住、坐、卧中猛用功去吧,即便观照者出现,还不算功德圆满。

  旁观者和观照者还有本质上的区别。先由静虑产生观察者—→产生旁观者—→升华为观照者—→照空一切烦恼、无明、乃至菩提与智慧—→最后能观的与所观的全部融为一体,彻底消失。观——行——照——度——空——无,六次第缺一不可。

  旁观者出现了,说明你已把那个“东西”修出来了,但还不会运用它,它仅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一个参与者,还没有发挥它“照见”的作用。它的使命便是照见宇宙万事万物的本质,把你由此岸渡到彼岸,最终彼此都消失在广袤的本觉之中,成为一个如如不动的整体。

  一旦那个观照者取代了头脑以后,你将成为整个观照者,但你也不会感觉自己成了观照者。倘若在自己的心态上还有个观照者存在,说明你还没有完全彻底地变为观照者。真正的观照者乃是不观而自观,永恒地自观,万事万物来到你的面前,犹如来到一面镜子前一样,你的整个存在完全成了一面镜子。

  “观、行、照、度、空、无”是所有宗教、所有法门唯一的一条解脱之道,超越三界靠的就是这个“照”之光。照是功夫,是境界,是现象,并非是空无,但最终是以空无的形式消失。若还有照之光存在,还不算究竟。

  当念头出现时,不要产生任何抵触的想法,只要用心静静地看着这个念头,观它如何变来变去,让它自然地起落,你只需做一个旁观者就行了,久而久之,这只猿猴般的野马便不再蹦跳,不再狂奔,不再和旁观者对抗,而是和旁观者融为一体,那时你才看到:原来我就是我,而不是有另外一个我在跟我斗来斗去。

  观照者出现以后,所有狂心当下熄灭,永远处在满足和喜悦中,每一个所为皆是处在禅定中。

  保持观照存在,就以为在修行上已大功告成,实为门外汉。观照者出现只不过是修行的开始而已;观照者还没出现,还在观察,说明还未入门。有观察方能出现观照者。当你在睡觉或是静坐时,会出现一个第二者看着你睡觉或静坐,再仔细一看,还有个第三者在看着第二者。第三者不会和第一者交往,它所交往的对象只是第二者。第一者是身体,第二者是头脑,第三者是心灵。

  修行的技巧是,先把观察者(第二者)修出来,一路行下去,很快就会出现照见者(第三者),快则三天,慢则三年。

  切莫把观察者误以为观照者。常人连观察都不能集中,又如何能出现第三者——照见呢?

  闻、思、修、悟、证、得,六次第缺一不可。开悟后,正是修行的开始。开悟的人已经看见眼前的那盏明灯,在以后修行的过程中,再也不会走错路了。真正的悟道,谈何容易?释迦佛为什么还苦修十五年呢?为什么中国的初祖达摩到六祖惠能一生都是禅床静坐,也不躺下睡觉呢。佛法是分理入和行入,现在的一些人,连基本的理入还没透彻,就自称开悟了,也许现代的“开误”就是这样吧。

  有能观的出现,还有所照的存在,怎么能算究竟呢?要达到能所双忘,空有不存,中也不立,才算真无我,方为真究竟。

  修法,被法缚;弃法,被法转;不修不弃,当下警觉(觉照)即是道。

返回目录

-----------------------------------------------------------------------------------------------------------------

更多万行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