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法相宗简介:唯识宗略说 伍、唯识宗的人间修行法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相宗简介:唯识宗略说 伍、唯识宗的人间修行法

  伍、唯识宗的人间修行法

  下面把唯识宗的修持方法,修持应具备的态度,约略说明如下。

  一、善摄四力

  我们如果想悟入唯识的境界,以了解山河大地,乃至宇宙万有,皆由吾人的心识所变现的真理,应该具备四种力:

  1.因力:凡事必有其因,有如是因才能产生如是果。欲趣入唯识的果位,先要培养修观唯识的因力,以大乘的教法来说,要多闻熏习,就是要常常听闻佛法,种下好的因缘种子。

  2.善友力:所谓善友力,就是要有善知识的指导。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修学佛法,亲近善知识是很重要的。对于善知识,应该要虚心向他求教,接受他的教导。善知识的熏陶能使我们增加求道的信心与力量,修学上能够走向正确的方向,以进入唯识的境界。

  3.着意力:所谓着意力,就是要有卓越的见解,对佛法坚信不移,永不退转。佛教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思想,不能只从字面上去加以解释,或者表面上浮光掠影般地去了解。学佛的人,应该对佛法要深一层地去认识,肯定它的立论,而不轻易改变对佛法的信心。这种由思想而产生信仰,由信仰而引发力量的过程,就叫着意力。有了着意力之后,任凭别人批评毁谤,仍能屹立不摇,毫不转移。譬如有人批评说:"佛教是迷信的宗教。"我们扪心一问:迷信也很好,比什么都不信好多了。能够正信,当然最好,不能正信时,至少还有信仰,连迷信都没有的人,是空无所有,最为贫乏。

  其实所谓迷信者,是指一些不讲条件,不加辨别而信仰宗教的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公公、老婆婆跪在神明的前面,虔诚的礼拜着。虽然他们不懂高深的哲理,他们的信仰被批评为"迷信",但是他们的信心好纯洁,好高尚!

  我们对于维护世间的公理、社会的正义,也要有毫无条件的道德勇气。当我们一切抱持着"我不为什么"时,就能择善固执,勇于为真理牺牲。假如心中存着条件,面对牺牲时,就会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傻呢?"一旦如此,就裹足不前了。岳飞曾说:"假如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宋朝的江山就可以保住了。"所谓不要钱,不怕死,就是一种为维护真理而执着不放的迷信。这不是在提倡迷信,而是说凡事不必只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有时不妨抛开条件,为社会奉献一点力量。况且迷信不见得是坏事,如果对真理能产生迷信,何尝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呢?

  4.任持力:除了对自己所信仰的立论确信不变之外,并且要时时守护住它,经常思惟,才能逐渐与身心相应。同时,要能担当起弘法的责任,担当起救护群伦的使命,要能受持四摄六度的菩萨行,受持佛陀的慈示。

  二、修行次第

  唯识宗修行入道的次第,在《成唯识论》里,分有五个阶位,概略介绍如下:

  1.资量位:就是菩萨发坚固菩提心,欲求无上佛道,要先修持四摄、四无量心、六度万行等种种福德、智能,作为成就佛果的资粮,诸如修桥铺路、冬令救济、响应慈悲爱心人运动等等善行,抱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广植福德,积集资粮。

  2.加行位:加行就是加功用行的意思。既然已经具备了福德资粮,进入到菩萨十回向满心,需要再进一步迈向菩萨十地的第一极喜地,勤行四善根,即暖、顶、忍、 世第一位等四加行位。加行位好比工厂赶制产品,必须连夜加班,一气呵成。又好比打铁必须趁热,加紧工夫,炼铁成钢。

  3.通达位:到此阶位已能体会唯识真性,通达真如,可以说见道了,一般说的分证法身菩萨,就是指这个阶位。

  4.修习位:这一个阶位就是修道位,从通达位进入初地起,到第十地,以无分别智断二障,依我空、法空证悟唯识理。此一阶段要经过十地位,修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证十真如。

  5.究竟位:菩萨修至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断二障种子,证二空理,转烦恼障得涅槃,转所知障得菩提,成就佛果,达到究竟解脱。

  以上我们对唯识作了简略地介绍,主要的目的是要我们认识"识"。识是什么?

  识就是我们自己,就是生命的根本。我们的身体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烂了,但是有一样东西却不灭亡,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识。这一个心识,是流转生死六道轮回的本体,有时候转世成人,有时候出生为牛。尽管形象不一样,但是心识只有一个,没有不同。因此,如果我们来生希望出生何道,今世就必须将我们的心识着意在那一方面。一心持戒,守住做人的根本道德,来生就有希望投胎为人。如果再加修禅定,就可升天享福,若要究竟常乐,则必须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以上举出一些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其实修学唯识最终的目标就是转识成智。

  识,是生死的根本;智,就是佛性,也就是我们的光明。佛教说转八识成四智,即:第一、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二、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三、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四、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转八识成四智,是修学唯识宗主要用功用力的地方。只是唯识学实在太专门了,不容易深入,如果有心学习,依《成唯识论》所记载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讨、深入,必能转凡夫为圣人了。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