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1.得与失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0日
来源:   作者:果煜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1.得与失

 

  开宗立义

  各位在禅坐会一向听到的开示,大概都会说──当以无所求、无所得心而来打坐。但单只是讲无所求或无所得,则我们也会疑惑道:既无所求,也无所得,那又何必打坐呢?或者像《心经》上所说的「无智亦无得」,总归究于无所得。但「无所得」是修学的最后境界,至少对一般初学佛者,其在得跟失之间,还是会有所比较,会有所差别的。所以我们当换个方式来谈得失,今天我所要讲的是两句话:一、「凡夫为得而失」;二、「行者从失而得」。这二者在方向跟心态上就是截然不同。如各位能先把这两句话记下来,然后再听闻、反省、观察,那必然将有更深切的体认。

  为得而失

  首先,讲第一句话,「凡夫为得而失」,一般人不管是做什么,总是为「有所求、有所得」而为,尤其以世间人而言,就是为求名、求利、求健康、求财富等等。那为什么又说:「凡夫是为得而失──为求钱而失钱,为得名而失名呢?」譬如有些人热衷于投资,希望藉此能得到更多的财富。可是因为方法、技术,不够成熟,于是本来希望得到更多的钱,结果反而亏损了。或如有的人,为了健康而拚命运动──不管是气功、导引,还是拳术、举重等等。也因没有把握到运动的要领,故几年下来,自己的身体也弄坏了。同样的,有的人为了求名,用种种不正当的方法去求,结果反而惹起更多人的讨厌。甚至就以禅坐而言,本来希望禅坐能让自己很快地安心、很快地没有妄想,故来习坐。但有时却愈想安心,心反而愈不能安;愈是希望没有妄念,妄念反而更多。又譬如说数息,平常的人都会呼吸,有的人在不打坐时,呼吸还算平稳、正常。但为了练习数息的方法,却把呼吸弄得不均匀,弄得很零乱,这些都是为得而失。世间人为得名利而失名利,学佛人在未领略到正方便前,也常为灭除烦恼,而增加更多的烦恼;这都属于第一类的「为得而失」。

  得此失彼

  第二类的为得而失,是本来希望得到的,已得到了;可是在得的同时,却又失去另一些。譬如很多人最初立愿赚钱,本是为了让家里能够过得更幸福、更快乐。结果他真的赚了很多钱;可是赚到后来,他却忘了最初的动机──是为了家庭、为了儿女才赚的,他将注意力完全放在赚钱上,反而把家庭跟子女丢掉不管了。同样的,也有的人为了赚钱,结果把自己的健康,自己的情绪都弄坏了。甚至一般凡夫,即使在得到名利的当下,好象也没有失去什么!各方面似乎都还好。但往往也因各方面太顺利了,反而增加慢心,而最后他也将慢慢的失去一些东西。又如很多人最初是因为感应,而对佛法有信心,因此才来亲近三宝、来修学佛法。但如果这种心态不能改变,最后也将会有所失的。世间人从有所得的心而致有所失,这还是我们所易于了解的,所以简单讲到此为止。

  从失而得

  第二,讲「行者从失而得」。佛法把修行人分做人天乘、小乘和大乘。我们也就以这三个层次来分析,行者如何从失而得:

  人天乘

  首先讲人天乘,佛法里讲要成为人天,最重要的就是要修三类法门──布施、持戒、禅定。现首先谈布施。

  一、布施:很多对佛法还不能相信、体认的人,就会说:「为什么佛教刚一开始,就叫人家布施呢?那是因为佛教要钱,吃、住、盖寺院等等都要钱嘛!所以鼓励布施。」其实布施的主旨是要众生能够由舍而得。把自己本来拥有的东西布施出去,从世间法来看,那是有所失,可是在佛法里讲到更深刻的因果观念,却谓布施到最后反而能得于财富。布施有第二种方式称无畏施,就是对别人要亲切、慈悲。很多人会怀疑;凭什么要对别人客气,对别人周到呢?好象先主动对别人客气、友好,就是对自己大有所损失似的。事实上如能从内舍悭贪、降伏我慢去广结人缘,那反将使自己在各方面的财缘、人缘、法缘慢慢具足,最后自己得到的必更多。

  二、持戒:一般的人也会觉得持戒是件苦事,能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不受任何人的干扰,不受任何戒律的束缚,这才是一般人所憧憬的快活模式。因此,就觉得持戒只是徒增一些束缚而已。所以持戒对一般人来讲,也是从有所失而开始的,先失掉我们原自以为是的自由、自以为是的快乐。

  但当我们真能持戒而行,反使我们的身心,能够得到轻安、清凉与解脱。本来有一些行为,虽说是随心所欲;但这心却是贪心、瞋心、慢心。如果真随心而为的话,最后必自食恶果。而持戒即以戒体的力量,克服贪心、痴心、慢心,最后我们反而能免于恶报而得到轻安、自在。又持戒之人,必为人天所尊重、礼敬,福报也就不求自得了。

  三、禅定:从世间不修习禅定的人来看,必将闷纳:「为什么不去追求外界的享受,所谓色、声、香、味、触、法,而要盘腿,数息这样有什么意思呢?」打坐用功不只要放下对生活的享受,也要慢慢克服身心的障碍。故对打坐没有体验的人来讲,打坐只是有失无得。

  但当一个人能继续坐,能把方法、心态慢慢调好,这打坐首先能得于身体的健康与心灵的轻安。如功夫更好则从轻安而入初禅、二禅、三禅,那法喜、禅悦的程度就愈来愈纯美。在佛法上谓三禅的快乐,是世间中最殊胜的觉受。因此,人天的三福行──布施、持戒、禅定,很明确是从失而得其福报的。

  小乘

  在小乘所主要讲的修行理念,也是从失而得。譬如:

  一、四圣谛──苦、集、灭、道,最初为什么要先讲苦呢?这主要是为破除众生对世间的迷恋、执着。迷恋执着愈深,我们的痛苦也就愈大,所以必先讲苦谛。而讲完苦谛后,才好进一步分析痛苦的原因。所以先说的苦和集,对一般众生而言,都是比较不能忍受的;因为它表达了负面的期许,故是叫我们先有所失──失掉我们原来对这个世界,很浪漫的憧憬与期待。

  二、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一般人对世界皆期待有永恒的快乐,有自主的意志;但这是一种跟佛法、跟实相不相应的憧憬与邪见。故佛法必先破除这种颠倒的想法,才得以进入寂静涅槃的境界。

  三、四念处──我们再进一步来看所谓的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等。一般人都执着自己的身体,除希望它能快乐、健康、长寿外,也希望它能有清净、自在。而佛法四念处首先就要观身不净,先破除我们对身体的执着。次观受是苦,即说快乐是不可能得到、是不可能永恒的。在四念处中,皆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我们舍除原有的执着。以上的方法总归一句话──就是要从失入门、从舍入门。如果不把一些错误的期许先断除之后,我们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究竟、永恒的快乐。

  这就像一栋房子一样,如房子早已破破烂烂,而我们却希望住在一间比较坚固、庄严的场所。则不可能期待把原来的结构继续维持下去,而只增加一些设备就能使它变好。此最根本的处理方法就是把这栋房子整个拆掉,重新盖一所新的。同样的,一杯水如果已经很脏了,希望把杯中的水完全变干净,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把这杯水倒掉,重新倒入干净的水。很多人不愿意把旧的房子拆掉,不愿意把污浊的水倒掉,故虽辛苦修理而难得有效的改善。

  同样的,很多人在修行佛法上不能很快受益的原因,也是因为不了解真正的修行必从失而得。他们只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原有的心态上,去增加一些所谓的智慧、所谓的解脱,而不知该把本来的执着放下。于是因本来的执着放不下,而希望得到的境界又不能立刻得到,就难免愈学愈烦恼、愈学愈渺茫。他最初还能精进用功,但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退转。所以,如不能了解这个大原则──从失而得,那我们再怎么努力的诵经、打坐、念佛,还是跟佛法不相应。

  大乘佛法

  再进一步讲到大乘佛法,在大乘佛法中主要有两派,一派叫空宗,空宗是以般若学为主。一叫有宗,有宗则以唯识学为主。

  一、毕竟空:空宗讲一切法毕竟空,诸法因从缘起,所以一切都是空的。这「空」对很多人来讲,也是不能忍受的;因为一般人都执着有,希望有我,有这个世界,有很多美丽的幻想。可是在一切法毕竟空的前提下,必把本有的一切执着全销毁掉。很多人只见到销毁的破坏,而见不到破坏之后会得到那些建设?因此皆觉得害怕、恐怖。但事实上真了解「空」的人,反会明了,就因为一切空──没有不变的自体,所以才能随缘变化。因能随缘变化,所以才能成就世间种种的现象,成就修行的种种功德。

  同样的,一般人在做事、在修行的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设想我要做什么事?我希望得到那些成就?故一旦认定佛法所讲的「无我」!就以为那还需要做什么事呢?还能修什么行呢?事实上如真能了解无我的话,反而让我们心中没有罣碍,让我们心量更深广,因为无我反而能跟一切众生、一切法界圆融。

  二、识有境无:其次再讲到「唯识学」。唯识学的名相很多,故很多人在那些经论名相里钻研,结果却忘掉了唯识学最大的前提──识有境无。一切外境都是随识才有的;外境本是虚妄不实的。于是先从确认「境无」而舍掉我们对外境的执着。凡夫之所以造业,主要是被外境所转;人之所以烦恼、痛苦,也是源于被外境所迷惑。所以从一切法唯识所现,而得到内心的自在。

  内外之间

  如在得与失之间,讲得更详细一点,又可以说:凡夫的为得而失,是得于外在的境界,而失掉内心的轻安。财富与名利是最外在的;家庭的和乐、身体的健康为次内在的,而心灵的自在则是最内在的。凡夫多为得于财富而失于家庭的和乐,为得身体的健康而失掉内心的自在。所以同样是得,因内外不一,还是有很多的差别。同样说修行是要从失而得,失是从内在的失,到得于外在的圆满。譬如布施的「失」,不是失掉财富之意,而是失掉我们的悭贪,失掉我们的执着。

  又如出世的失,最重要的是失去个人的「自我」中心,故能成就最圆满的修证境界。这境界或是小乘所讲的三明六通,或是大乘所讲的十力、十八不共法,都是从失掉最内在的中心,才能成就最圆满的统一。

  恋世与解脱

  这也就说:要从舍、从失中,去建立修学的方向。目前的社会,基本上是属于恋世的形态,所以对于这种以「失」为前提的法门,很多人不能接受、不能相应。因此,在外道中(包括附佛法外道)都希望很快地让信众得到一些利益、觉受、感应。但这些方便,与真正的修行根本不相应。今天所谓的大乘佛教,也都是以人间的福利、现世的安乐、身心的反应来说明自度度人的善巧方便,这还是有问题的。

  至于修行到最后,是所谓的「无智亦无得」,那是因为已完全失掉我们的身心。而既失掉了自我,那一切的得与失就完全平等了。对一个已完全与万化合一的人来讲,那也是无得亦无失。

  总之,我们最初修行还是要以「有所失」为目标。所谓的证初果,除三惑──身见、戒取见、还有疑,是从失而证的。至于二果、三果、四果也都是以失为证──慢慢弃除贪心、瞋心、慢心、无明。故真行证,必从失而得。能确定这个观念与心态,必能在修行的路上更安定落实。

返回目录

----------------------------------------------------------------------------------------------------------------

更多果煜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