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5.守一与还虚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0日
来源:   作者:果煜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5.守一与还虚

 

  今天所要讲的题目与修行的理论、方法和层次都有很大的关系。这也就说,很多人虽都说要修行,如问他怎么修行,他也会说要念佛啊!要打坐啊!但如再问:「为什么打坐、念佛就是修行呢?」就有很多人不清楚了,所以,今天我们就把整个理论和层次,说得详细一点:

  烦恼的根源

  修行共有四个层次,而第一个层次乃是对还未开始修行的人讲的。人为什么要修行呢?因为人都有很多烦恼,于是因为烦恼、因为不自在,所以要修行。

  如果进一步去分析:人的烦恼主要源于什么?在佛学上通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等。其实,生、老、病、死只是苦的现象,而不是苦的原因。苦的原因可归纳为──所谓的「爱别离」与「厌憎会」。通常的说法都只把「爱别离与厌憎会」归究于人事的现象上──讨厌的人免不了要见面,而喜欢的人却不得不分离。这只是比较狭义的说法,而广义的爱别离、厌憎会,乃指我们不喜欢生病,结果却生病了,这「病」就是厌憎会;我们不希望亮,却终不能不死,这也是厌憎会。反过来说,人希望健康、希望长寿,却不能因此而健康、长寿,这本质上即是爱别离。所以生、老、病、死只是生理的现象,而苦不苦却在于心理是否因此而衍生爱与恨。

  如再详细地说,一般人的烦恼主要产生于「矛盾与冲突」。矛盾愈多,冲突愈烈,心里的烦恼也就跟着愈多。以刚才所讲的爱别离、厌憎会,如果别离的时候,能随它而去;或已来的境界,能随之而来。心若于任何境界中,皆能不动不摇,如此就不会有烦恼。

  而矛盾冲突又源于分别取舍。譬如一样东西我们只单纯地喜欢或单纯地讨厌,这种心绪还是比较好处理的。但问题是世上有许多对象,我们虽喜欢却又不能全力地去追求,或虽讨厌也不敢放肆地去排斥,因此便有很多冲突。像我们常讲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办法去决定──到底应该去追求,还是应该去排斥?于是在取舍之间,我们就很仿徨。因此,真正的烦恼,还是源于我们心中因分别取舍而有的矛盾冲突。

  多元的迷惘

  尤其在这称为多元化的社会里,人却反比过去烦恼;虽从生活的受用来讲,食、衣、住、行都没有问题,但烦恼却从「选择太多」而来。譬如衣服,过去的人可能只有一件或两件,早上穿,晚上也穿,只要能穿得温暖,这问题就还简单些。而现在人反是衣服太多了,橱子一打开,三、五十件,不知要穿那件好?且每个季节又不断地推出新的款式,你又不知道那衣服到底该买还是不该买?又如书局的书那么多,你到底要看那一种书呢?所以在过多的选择中,人反而增加烦恼了。所以不要把苦单纯想象只是生、老、病、死。

  如再问:「为什么我们对这些原很简单的饮食、衣服,甚至名利,须花那么多心血去追求呢?」事实上,很多人虽有钱,但并不是拿来享用的,他把钱存在银行里,只是在数字上转来转去:本来三十万,下次变成五十万,变成一百万,但他的生活品质,还是一样吃、一样住,并没什么改变呀!可是一旦存折里的数字由少而多,对他而言,就有一种「自我扩张」的感觉。

  这也就说,一般人的烦恼主要源于因「自我扩张」而有的矛盾与冲突。然而扩张自我有那么重要吗?有时我们为了增加一点名利,而花费的代价往往是事先所无法预期的。所以现代人常觉得自己生活得很紧张、很矛盾。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会疑惑,真有此必要吗?

  共业的沉沦

  像我个人住山期间,有人说那像仙人的生活一般,但仙人过的是什么生活呢?没有电视、没有新闻,甚至也不跟他人接触,衣服整天就是这么穿,饮食也很简单,更没什么名和利。像这样单纯的生活,其实不必花什么代价,但你愿意过吗?很多人都说:「没有办法,叫我住三天还可以;叫我住三年,我会疯掉。」

  早上还跟一位居士谈过,虽山居三年,用功是谈不上,但有一点感触比较深的:在山居之后,再回头看看这个世间,深深觉得这世间原可以不用那么复杂。为什么人的衣服要整天换来换去?我相信这不只穿的人本身很辛苦,就是看的人也不见得舒服。可是很多人就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这件事很重要。

  同样我们也看到,目前台湾人就是钱太多了,钱多了怎么办?再去投资!于是心常随着房地产、股票等而动荡不安。你既因钱太多才有负担和烦恼,而现在又拚老命去投资赚钱,难道是为了更增加你的负担和烦恼吗?

  现代人也明白自己过得不舒服,可是却依然照着社会的模式去努力、去挣扎;并且还虚张声势地去说服别人、去压迫别人,共往狭缝里钻,共往苦海里跳,这真是莫名其妙呀!所以人要减却烦恼和负担,首先要能从社会这种共业中跳脱出来,从因扩张自我而产生的矛盾情结中跳脱出来。

  守一的效果

  人需从扩张与攀缘的习性中跳脱出来,才能回复到较单纯、轻安、自在的生活里。于此,「守一」的一,即指一种比较单纯的生活方式。其实这也就是持戒的根本精神,很多人只看到戒相,如五戒、八戒、菩萨戒,戒相很繁复。但事实上戒的本质,反是要我们以「出离心」而过些较单纯、朴素的生活。但目前整个社会的趋势,并不鼓励我们去过比较单纯的生活,反而鼓励要求新、求变,过比较多彩多姿的生活。如我们盲目接受这一套生活观念,便跟修行绝不相应。

  故「守一」就是要在我们生活之中,能够不攀缘的,就尽量少去攀缘。若在生活中有些是无法避免的,如吃饭、睡觉、穿衣服等,就尽可能地单纯化。如一切生活资具,我们能尽量予以单纯化,那么矛盾取舍仿徨之心,就会慢慢消失。

  其次,「守一」又可说是「修定」。一个人虽不可能整天修定,但若能把生活过得单纯一点,则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以修定。而修「定」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把我们的心专注在一个对象上──故不管是外道的守丹田,或佛法的数息、念佛、持咒等,重点皆只在把心专注在一个对象上。所以,「守一」的一,又可指方法和对象。如我们已能把心专注在一个方法上,而不再有妄念,则所有的矛盾冲突就能暂时忘掉。故至少在修定时,我们能没有烦恼。

  但从佛法来看,不管是持戒,还是修定,这都还没办法解脱。因为「守一」的一,乃有其更内在的象征──人的自我意识。譬如守戒时,总不离自我的形象而守。即使能把扩张自我的意念慢慢放下,而安于当下;但这「当下」对大部分人来讲,还是不出自我意识的范畴。故很多外道虽能用修定的方法,把妄念暂时伏下;但因我执还在,故没办法得到真正的解脱。

  还虚的修为

  因此,我们进一步讲修行的第三个层次:从「守一」到「还虚」──就是将「一」破除后,而变成「虚无」的境界。此「虚」乃可从几方面说明:

  一、持戒:一般人观念中的戒,往往只是刻板的戒相。如此虽严守戒文,却未必能自在。其必待能深入开遮持犯、因地制宜而弹性应用,才能从开通而自在。尤其要能做到经典上所说的「三轮体空」,虽持戒,而不觉得有戒相可持,不觉得有我在持戒。于是身虽依戒而行,但心却能超然世外。此「三轮体空」,即是「还虚」的意思。

  二、同样修定亦然:真正的定,并不是定于一点,定于任何方法上,像《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无所住」即是超越有形的方法,而不把心安置在任可对象上;因为既有对象,即有局限。所以修定,从大乘的角度来看,要定在无所有处,所谓无住、无相、无念。内无心,外无境,一切还于本无;这样才能从「有漏」的境界里超脱出来。

  所以佛法的解脱,唯有通过「无我」、「无心」的转捩点,才能到达彼岸。于是我们便以这个原则,再回头检讨所常听到的佛法:

  甲、小乘的四念处:四念处的精神,并不是要我们去抓住任何东西,或去观任何对象。相反地,它是要我们把当下所有的执着全都推翻掉。譬如观身不净,观的重点不在对种种不净的深入了解,而在于因悟不净而生的出离心。同样观苦、空、无常、无我,重点也只在「出离心」,在于「还虚」而已!

  乙、大乘「三论宗」的观法:从观缘起,而入一切法无自性。观无自性,即从「还虚」的主题而有。在《百论》中有〈破一品〉,在此跟大家介绍一下:

  「一」,可包括很多意思,如很多人认为这宇宙有个唯一的神,这是一;或如一个国家、一套桌椅、一只手表,一颗心或一个观念。这「一」既可讲得很大,也可讲得很小,可定得很具体,也可指得很抽象。但在〈破一品〉里,皆认定这「一」是不存在的。在论典上破一,主要是从三方面去破的:

  a、一则不可分:如任何事相能够被分成两半的话,它的本质就不是「一」了。一,当过去是一,现在是一,未来还是一。但我们看世上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切割分开的,既一个东西可以分,一个人可以分,一个观念也可以分。既没有一个不能分者,则「一」是不可能存在的。

  b、一则不可异:如果是一,应该全体都一样。但所谓的一个人,事实上是由头、手、脚、内脏等很多不同的部分所集合而有的。即头跟手不一样,头跟脚不一样,这就不能叫做「一」。或所谓的一个国家,也是由很多不同的种族、区域、历史文化等撮合起来的,所以它还不是单纯的一。

  c、一则不可变:既是一,应该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还如此;但事实上,任何事相都是会变化的。

  我们都习惯把某事相,叫做一:一棵树、一个人、一辆汽车、一把椅子,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没有仔细想过,这个「一」究竟该有什么定义,我们只是因循苟且、囫囵吞枣地把它当作一。若曾仔细想想,其实这一是不存在的。

  「一」不存在,即指万物皆无自性。以无自性故,内外皆空。而众生却以为内在有个不变的我,并且希望以这个我为中心,而向外扩张,希望自己愈来愈大。其实这非但错误,并且自相矛盾:因为既希望自己扩大,怎又说它是一成不变的呢?如我们已能接受内在本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则对境界的变化,就能比较随缘而自在;于是境界的变化就能跟身心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慢慢消尽烦恼。这也是从「还虚」而成就的。

  丙、大手印:如我们进一步看密宗,有一种修行法门叫大手印。彼即叫我们心中不存有任何的执着,既不打妄想,也不把心专注在某个对象上。它只以「不迎不拒」的原则,让所有的念头,自起自落。妄念若来,既不需要去理会,也不需要去拒绝,像鸟飞在虚空中,未来之前既没有征兆,飞过之后也不留痕迹,于是前后际断,心物合一,这样就能没有烦恼。这种大手印的修法,还不出「破一还虚」的大原则。

  丁、参话头:提到禅宗的参话头,由于每个人对话头的理会不同,所以体验也就有别。很多人所谓的参话头,就是拿一个问题,不断地去追问,譬如「我是谁」?「什么是无」?「如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等,先牢牢把问题记在心里,然后不断地去问、去问,问到有一天,啊!我懂了,以为这就是「参话头」。然而我个人对话头的认识,却不是这个样子!

  所谓「话头」,乃指我们一切烦恼、一切妄想的根源,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的烦恼妄想,都是透过语言、文字的形容才凸显出来的。故在未有语言、文字、观念之前,人是不可能有烦恼的。所以「话头」的意思,乃指未有语言、文字、观念之前的境界。众生之所以烦恼,只是「话尾」的果报而已;故如要究竟的解脱烦恼,必须直捣黄龙而「参话头」,就是要从果究因,连根拔除之意。「头」是指它的根源,而这如用语言文字去形容的话,就已不是根源了。故「参话头」绝不是拿一个问题,不断地提了又提、念了再念,就可了得的。

  既是众生,就不可能没有问题。但我们要从枝末的问题,追究到根本的问题;从有形的问题,追究到无形的问题。不断地向内剥舍至超乎一切语言文字、意识分别之外的境界。故以禅宗而言,有心的境界都属于话尾,必参得无心境界,才近于话头;而无心何非还虚乎?

  于是修行不出三个转折:第一、以凡夫皆为扩张自我而攀缘,故初开始的修行,即是要从扩张自我而慢慢收敛,从过比较简单、朴素的生活,到把心专注在一个理念或方法上,这是守一的过程。第二、因为这「一」,不管是持戒,还是修定,基本上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故进一步要把自我的执着打破放下,于是有所谓「还虚」的修行法门。

  圆满的归究

  第三、至于还虚之后,又是什么境界呢?这「虚」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以如「虚」真是什么都没有的话,佛就不可能成为福德、智慧最圆满者。以还虚之后,既把内外的执着全倒翻掉,人反而更能接纳一切境界。故这时的心量,能从最初的分散乏力,而成为心物本然一体──但这「一」,跟最初「守一」的一是不一样的,最初的一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扩散的,而此最后的一,却是不分内外远近的大统一。在佛法里讲到最后的境界,称为真空妙有,以在统一中,又能千变万化成就各式各样的智慧和功德。

  故不管大乘佛法里的禅宗或密宗,讲到最后总不离「大圆满」,所谓佛为两足尊,即指福德和智慧的圆满。或如《华严经》讲到最后也是不离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境界等。总之,这些都一再地告诉我们:修行最后,就是要证得最圆满的境界;但此唯透过「守一与还虚」的过程,才能究竟完成。

返回目录

----------------------------------------------------------------------------------------------------------------

更多果煜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