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二、念佛往生义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2日
来源:   作者:慧净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二、念佛往生义

  念佛往生义                       (《大正藏》八三、二五四)

  言「念佛往生」者,弥陀之本愿誓言:「念我名号之人,若不生我国者,不取正觉。」弥陀已成正觉,故念此名号者,必得往生。深信此誓,乃至一念,无有疑心者,十人十生,百人百生。虽修念佛,有疑心者,不能往生。世人之疑有种种:

  或疑我身罪重,纵虽念佛,不得往生;

  或疑我虽念佛,世务匆匆,不得往生;

  或疑我虽念佛,心不猛利,不得往生。

  此等皆因不知念佛功德,故起此疑。

  亦唯罪障重故,为灭罪障,故勤念佛;不可疑罪障重故,念佛不得往生。譬如病重,故须服药;若因病重,而不用药,其病何时得愈乎?十恶五逆之人,亦依善知识之教,一念十念得往生。善导和尚言:「一声称念,即除多劫之罪。」故罪障虽重,不可疑念佛不得往生。

  又,无善根故,若修念佛,即得无上功德;若余之善根多者,纵虽不念佛,亦有所依怙。然而,善导和尚劝言:「应信我身善根薄少,故乘本愿而念佛。」《大经》言:「一称名号得大利」,又言「即是得无上功德」;何况念念相续乎!故虽无善根,不可疑念佛不得往生。

  又,虽念佛而心不猛利者,末世凡夫之惯习也,其心中非无乘托弥陀之心。譬如虽怀主君恩重之心,奉事之时,亦聊有懈怠之事;虽懈怠,非无知恩之心。念佛尚不猛利,则何行可猛利乎?若因不猛利而一生空过者,临终时将如何?虽似不猛利,若有心修之,即是有志之征;既有此根芽,自能发心。故若因无有此心而空过者,则虚生浪死,后悔莫及。尤其善导和尚言:「不简散动之机」,故不可因无猛利之心,而疑往生也。

  又,世事匆匆,不得其暇者,正宜修念佛之行也,何以故?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得其便宜,无如念佛。余行者,本则世间匆匆难修;唯有念佛,不论在家出家,不论有智无智,念佛最为便利,虽世事障碍,念佛无不往生。总之,唯此念佛是无道心所堪之法也。若因世事难舍,唯世事是务,而不念佛者,则此身无所凭靠,此心无所累积。

  得难得人身,遇难遇佛法,无常念念至,老少皆不定,病来不预知,死近谁能觉;生死大事,应急预办也。

  虽言念佛应具三心,亦不出此理也。

  言「三心」者,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也。

  「至诚心」者,「真实心」也,欣愿往生,称念名号,发自内心而行者,名至诚心也。若无此心,唯现外相,名虚假不实也。又,心中唯思不轮三界,心中唯欲往生极乐,如是念佛,即得往生。故有外不见其相而得往生,有虽见其相,不得往生。此心但能熟思有为无常之境,而厌此身修念佛者,自然具足至诚心也。

  「深心」者,「信心」也。信我身是罪恶生死之凡夫,信阿弥陀佛以本愿,必定引接众生,无有疑心。弥陀誓言:「念佛而不生者,不取正觉。」既然已成正觉,则称念者必得往生,如是信者,自然具足深心也。

  「回向发愿心」者,所修善根,回向极乐,愿生彼国之心也;不可有别义。

  三心之名,虽似各别;总之,唯在「一向专念」。一向凭托弥陀,称念佛名,不杂余事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