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果煜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记 具缘第一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9日
来源:   作者:果煜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果煜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记 具缘第一

 

  云何名缘?所谓行者,欲修止观,必须具足五缘。五缘者:一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四息诸缘务,五得善知识。第一:夫欲修止观,必须持戒清净。如经中说〔遗教经─大正一十二册1111A: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净戒。』云何名持戒清净相,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

  我想对于持戒上作几点说明:一般人在讲戒时,大部份都是讲戒相,什么五戒就是杀、盗、淫、妄,八戒、菩萨戒都是偏重于讲戒相,但对于为什么要持戒的道理,并没有讲得很详细或者很深刻。今天首先要讲:

  ¨            持戒的道理

  持戒基本,并不是学佛才需要持戒,或者信一个宗教,才需要持戒,我们人活着,就必需有他的戒行,为什么?这戒主要来自于两个大因素:第一是因果:佛法一向讲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如果我们为了要避免恶果,所以要避免去造恶因,这称为止持。第二、同样如果我们为了得到善果,我们必需去造善因,这称为作持。止持跟作持是持戒的两大重点。

  该作的努力去做,不该作的就不要去做,这就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人忽略掉了,我们说造善因得到善果,恶因得到恶果,何谓善恶?何谓善果?何谓恶果?最简单讲:我们不喜欢的叫做恶果;我们愿意去接受的称为善果;因为人情不同,所以对善恶的分辨就不一样!

  ¨            持戒的观念与原则

  所以我认为,要得到如何的善果,我去持什么戒,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要避免什么样的恶果,我持什么戒,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戒是从自己的智慧去选择。戒不是从外来,很多人认为,戒是因为我们学佛!佛教有五戒,你就来守五戒,佛教有比丘戒二百五十条,你就来守吧!真正的佛教徒并不是这样,而是我们要得到什么样的善果?要避免什么样的恶果?所以要去持这个戒。

  我们不讲修行!就是世间法做事也是一样,你要盖一栋房子,房子要怎么盖?有它的物理学、工程上的学问,要怎么做是作持;然后在做的时候,必需要避免一些禁忌,这禁忌譬如说:房子不能怎么盖,这水泥还没有干,你就不能继续往上盖,或者调泥、调沙的比例应该多少,有它必需注意的事项。或者,生病也是一样,生病者要吃什么药,要做什么样的调养,这是作持;他必需要避免那些事情,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事情不能做,这是止持。你要不要遵守这规定,就是要看你希不希望让病好;如果我不希望病好,就让他病死了,这戒对你来讲,就是不存在;这也就我再三提醒的一句话,戒我们是根据因果的原则而做选择的,选择是在于你自己,不在于别人,不是佛告诉你,你必需这么做。而是我们经过因缘果报的了解之后,我们认为什么事情该怎么做,才是我们理想中的果报;什么事情不该做,避免我们承担不起的恶报,这是首先讲到因果的原则,还有人情对善恶的不一样。

  但事实上,人情的善恶,基本上还是差不多的,有些东西我们认为可以不要,因为你不知道那东西那么好,不知道好,所以我们不觉得要,就像很多人不学佛,他说我已经过得很好啦!我不用学佛了!他不是不要,只是不知道这东西学了之后,对他有什么好处;有人不学打坐,因为他不知道打坐能够给他什么好处;同样也有些人说,那些恶果我不怕无所谓;结果真的恶果降临时,他自己承担不起。

  所以我们最初讲,善恶是经过人来选择的,但既然成为人,大概就有普遍的共业,共通的习性,所以戒对大部人来讲,还是共同持的;除非你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特别到什么地步?特别到你对自己的习性,对因果的变化,都能够很了解,我们可以做另外的选择。但这要有很大的把握,否则你说这戒我可以犯,因为我不在乎,你犯了结果恶果降临了,承担不起。很多人就是这样子,所以大部份的情况之下,佛教徒或其它宗教都是一样,都有他共同要持的戒。

  因此,这戒就牵涉到人情世故的关系,所以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在不同的人当中,都会有一些变化,从印度到中国,从古代到现代都有一些变化,为什么呢?因为人情不一样,人对善恶的标准感受不一样,所以戒慢慢会有一些变化。这也就说佛教,释迦牟尼佛虽然制戒之后,后来又说小小戒可舍,这小小戒可舍是什么意思?不是那个戒可以不守;而是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因缘之下,可以做不同层次的调整,这是第一点,从因果跟善恶去了解戒。

  我们进一步讲对学佛人而言,要遵守几个大原则:

  ¨            从三种发心谈:

  第一大类出离心:希望得到解脱的果报,必需遵守的就是要从出离心去修行,出离我们的邪见、习性,出离一些不好的行为。邪见就是一些偏差的观念,习性就是贪瞋痴的这些心态,不好的行为就是杀、盗、淫、妄等等这些,这一大类,是为了得到解脱的果报,必须具备出离心而遵守的一切戒,在比丘、比丘尼二百多条戒,比较上是偏重于这一大类的戒,是以出离心来守的戒条。

  第二大类慈悲心:是属于为了弘法度众生所制的戒。我们都希望其它众生也来学佛,也来修行,也得到解脱的果,所以为了度众生,必需发慈悲心。

  第三大类菩提心:可以包括前面两种,称为菩提心。就是要经常保持自度度人的愿心,才会去努力,很多人对于戒的这三个纲要不了解,所以会产生很多的疑惑。譬如:很简单讲,一些在家信徒供养法师,他会把最好的一些东西,如食物、衣服等来供养法师,这时候你接受还是不接受,这牵涉到我们的重点,如果站在出离心的立场,不可以接受;因为接受好的东西,就初学者来讲,会增长贪心、慢心,得到很多好东西,就是容易产生后遗症。所以站在个人解脱的立场上,不可以接受,接受之后会有很多的弊端,但有时候是站在慈悲心的立场;因为众生有这样的需求,为了满足他们培福的意愿,所以接受,这时候在接受与不接受之间,你是以出离心为主来拒绝,或是以慈悲心为主而来接受,这每个人选择的不一样。

  或者我们讲到出离心、还有菩提心,印度是以托钵为生活上的需求,就是吃饭;而托钵的形式到中国来之后,没办法用;因为中国人对于这些出门托钵的,叫做乞丐,在中国的因缘变得没办法托钵;所以为了修行,只好象中国禅宗到山上自己耕田、煮饭;如果站在出离心的立场上,这是不可以的。为什么?一个出家众不可以自己耕田、自己做饭,但如果你不这么做,根本没办法去修行。所以站在菩提心的立场,为了要维持他的生活,为了要维持他的道心,所以必须自立、自主、自耕、自食。这两个戒从发出离心的立场上说,中国的和尚都是犯戒的,因为中国的和尚都是在自己的庙里煮饭吃,没有一个出去托钵的,都是犯戒的。但站在菩提心来讲,是应该这么做。因为这三个在很多方面,我们看起来,就是在世间法上会有一些矛盾,所以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选择,如果我们不了解这总纲,我们会觉得很迷惘。

  譬如:妄语。如果一个医生对于病人讲妄语,对不对呢?可不可以呢?那你就是看看是站在出离心的立场,还是站在慈悲心的立场;站在慈悲心的立场上,对他讲妄语,是为了他好,不是为了我好,对不对?站在出离心的立场上也是一样;我做一个医生,为了病人讲妄语,不是为了多得到一些金钱,不是希望为了多得到一些名利。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没有所谓出离心的问题,因为我并没有去贪得到什么东西,而只是为了使病人的病况能够早点康复,所以在出离心及慈悲心的立场,都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不了解持戒的精神,你虽然死守戒文,其实还是犯戒的,因为所做的行为跟真正持戒的精神根本不相应,不相应当然是犯戒;也就说一般人讲戒的时候,很容易就是把戒讲得很死,因为不懂得戒的精神,讲出来的必然是比较死板,就很容易造成自己跟别人的不协调。所以当我们能够慢慢深入佛法,掌握到佛法的要义,从基本的要义去持戒,就比较能清净自在。刚才讲到禅定。

  ¨            戒,有分做两大类的戒:

  第一种我们共同生活的一种戒相:譬如说:不杀盗淫等,是共同生活的戒相,这共同生活的戒相,不只佛教有,其它宗教也有,就是生活中的戒相。

  第二种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必须守的戒:佛法的目的与其它宗教的目的不一样;所以佛法的戒跟其它宗教的戒就有些差别。那么一个准备专修禅定的人,他因为了要达到专修禅定的目的,所以他要守的戒就与一般专修福德事业、修信愿者所守的还是不一样。这一点我特别强调,虽然同样是佛教里面,学净土者跟学禅的人,所持的戒还是会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目的不一样。刚才已讲到你要得到怎样的果,你必需造怎样的因,很简单的讲:修净土者,他必需经常念佛,忆佛,甚至经常要诵净土三经,因为他希望要达到往生西方净土的目的。那么学禅、学打坐、学止观的目的不在此,所以这些戒相,对他而言是不存在的,但他有他另外的戒相,因为他们的目的不一样;也就因为善恶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所以共中有别,人跟人之间有共同的戒,佛教与佛教之间有共同的戒。不同的宗派,不同的人,不同的修行法门,有它差异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必需说明的。

  所以事实上,所谓戒─具缘五缘,都是包括在修习禅定里面的戒;甚至说到所谓的廿五方便,也是廿五种戒;为了修禅观者而必需具足的,或者说必须严守的廿五个条件,这是我们在讲戒之前,先说明戒的精神要义及差别。

  ¨            一持戒净清相:

  正文P.3─

  一者:若人未做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授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大比丘,及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心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

  这里所讲的戒还是偏重于讲戒相,所谓的五逆、三归五戒、还有沙弥十戒、具足戒,偏重于在戒相上,而我们刚才所讲的戒,偏重于讲到它的纲要,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如果一个人平常的时候,就能够少欲知足,平常就能生活得很有轨律、很严谨,身心不散乱,行为不错失,这样的人即使不刻意守什么戒,但他还是在戒之中。这是说如果人未作佛弟子时,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做佛弟子,没有特别受什么戒,但他的身心还是跟戒相应的;后来受了戒之后,当然就不会再犯戒,这样的人来修习禅定,来受佛法,当然很容易就接受的,这是第一种,也就说他的身心本来就是很清净的。

  二者:若人得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有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虽有垢腻,若能洗净,染亦可着。

  很多人在讲戒时,经常只是把二百五十条戒一起讲,事实上戒有轻重的,就像世间法的刑一样,有的是有期徒刑,有的是死刑,有的是无期徒刑,有的三年,有的五年,有的是几个月;虽然同样都是犯罪判刑,但他的轻重不一样!很多人都把所有的戒,犯戒就是一律下地狱,其实差别很大,轻重差别很大,那么重戒是不能犯的,轻戒也不应该犯,但犯了,是可以忏悔的,这是第二种。

  若人得受戒已,虽不犯重─犯重是指杀、盗、淫、妄;杀是指杀人,踩死蚂蚁、昆虫,这不算犯杀的重罪,妄语平常生活中的小妄语,不算大妄语;所以是犯重是指杀、盗、淫、妄四个重罪,在轻戒多有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如果有所犯戒,就是应该要如法忏悔,何谓如法忏悔?我们下面会说明。这样也叫持戒清净,就说犯了戒之后,一方面要知道自己犯戒,要坦然认错;二方面要经过一定的方法程序来忏悔,这样也是清净,不是从来不犯戒,才叫做清净。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若依小乘门,则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

  轻重皆犯:如果依照小乘的戒律,犯了前面四重罪─杀、盗、淫、妄,戒体就破了,就像石头碎掉一样!它永远合不来了或者说像一颗树,根被除掉了,这颗树,当然是有枯萎的可能。如果依照大乘:犹可灭除。为什么依照大乘犹可灭除?这里面就讲到,佛法里面有很重要的所谓空法:我们一般人讲因果,好象就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误,因中有果,你造了什么因,就一定会有什么果,这因造下的时候,虽然果还没有来,但是果报就已经形成了,就等着来;所以我们有一句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果一定会有的,迟早要来的。事实上这种思想,跟真正的大乘佛法并不相应;因为从因到果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缘,要具足缘,这个果报才会形成;如果恶因没有恶缘,这个恶果不会形成的;善因没有善缘,这个善果也不会形成的;反之,你虽然造了恶因,但是能够慢慢用善缘去转化,要能够具足比较多的善缘,那本来是恶果,恶就会慢慢转小,甚至慢慢转成善法。因此能够以缘来转恶因,所以佛法才有忏悔这个法门,否则没有必要忏悔,因为你一犯,这个果报就形成了,有忏跟没忏都一样形成。要了解到因为缘不同,所以果报就会不一样。

  因此如果依大乘教法犹可灭除,所谓的灭除,完全除是不可能的;因为因既然种了,一定有它的影响力;只是这个影响力会有多大呢?就要看缘而决定的,他不可能没有,但也不可能是绝对的;所以如果依大乘教法,如果我们对于因缘,对于所谓空能够了解,就知道他可以改变的,问题在于你能不能具足那些能够改变的善缘。四重罪还是可以忏悔的,但能不能完全清净呢?不一定!就要看你所作的缘的多少,或者说深浅。何谓多少?何谓深浅?我们等一下会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总之:不管犯了什么样的重罪,只要从善缘里面去转变,一定能够产生改变,改变多少,当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犯戒是可以忏悔的,这一点我们要说明。

  故经云:佛法之中有二种健儿,一者:性自不做诸恶,二者:作已能悔。

  所谓健儿:就是精进的修道人,第一种是根本不做恶事;第二种如果做了能够忏悔。刚才讲到因跟缘,从具足善缘里面去改变果报,善缘又可分做两大类:第一种外缘,对外境的改变;第二种是内缘,是心态、知见上的改变。圆满是内外缘两个缘具足,才能产生更大的善果;但是就佛法而言,外缘的改变是方便,内心的改变是究竟,所以佛法还是比较偏重于讲内心的改变。这讲到后来所谓的观罪性空,会有更详细的说明。

  夫欲忏悔,必须具足十法。何等为十: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佛、十者观罪性无生。

  ¨            一者明信因果

  这个我想大部人,明信因果是学佛最基础的。

  ¨            二者生重怖畏

  造了恶因,就可能会有恶果,这是在一般的状况之下,就像春夏秋冬,就是这个样子,春天过了,就是夏天,夏天过了就是秋天,这是一般的情况;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发生,没有很殊胜的缘,果报就是这个样子。所以生重怖畏,就是怕会产生恶果。

  ¨            三者深起惭愧

  惭愧,这个恶果主要是分做两方面的,一是对自己不利,二是对其他人不利,你不管犯了哪个罪?哪个戒?一定是会害人害己的;所以我们常常说到:『惭己愧他』对自己的身心会有一些弊端,对于我们的道业当然也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惭愧,就是说从所生起的后果,恶果当然是对自己跟别人都不好,因此而起惭愧心。

  ¨            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

  求灭罪方法,我们下面所讲的都是,灭罪方法如果根据天台智者大师归纳,可分做三大类:

  (1)第一大类是属于小乘里的称为作相(依戒):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第五者发露先罪。罪:我们上次说过了,就是一个人在犯戒之后,首先他自己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我已经犯戒了;因为一方面,人都会把自己期待的很完美,希望我这个身心无瑕疵;所以在最初犯戒的时候,他就是不能够接受,一方面希望自己还是维持很纯洁的观念;二方面又知道其实我自己是犯戒的,这样在心里上就会一直有这样的矛盾。你一方面是希望很清净的;二方面又知道自己是犯戒的,如果我们接受,我是个凡夫啊,凡夫当然可能犯戒,犯戒之后,问题不在于不犯,而是在犯后如何去忏悔清净。如果我们去接受它,这种矛盾就慢慢可以化除了;不接受的人,身心都会不安,因为他总是在这两个矛盾里面徘徊,如果你接受─我是犯戒的人,我要如何去接受这个果报,我要如何去忏悔,身心反而能够安。

  对别人也是一样,我们也是希望在别人面前,还是个很清净的人;可是又怕别人知道,这人其实已经犯戒了。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就会自己心中有鬼,碰到人就慢慢疏远,不敢见人。这样也是说在人我之间,就会产生一些矛盾。所以我们忏悔发露,第一个先跟自己忏悔,先让自己接受我已经犯戒了,我接受这个事实,然后也让别人了解我犯戒,也让他们接受这个事实。发露先罪,其实主要的是自己还有别人,很多人尤其在大乘佛法里面,偏向于在跟佛菩萨发露先罪,其实就人而言,主要的还是跟自己比较重要,其次是别人,因为我们是人,活在人的世界里面,佛菩萨不太管这种事的。

  所以发露先罪,最重要的就是要消除这个矛盾,哪个矛盾?就是一个是没有犯戒,一个是犯戒,我们自认为不会犯戒,别人也认为不犯戒,可是事实上是犯戒,要消除这种矛盾,就是要发露,让别人接受了,当然发露之后,就有附带的一些忏悔的方法。像在戒律上,这个发露先罪,还看罪过的轻重,如果小罪只要跟一个人发露就可以了,中罪要跟四个人以上,所谓的僧众;如果大罪要廿个清净的比丘、廿个清净的比丘尼。如果就发露先罪的因缘里面来看,你能够跟愈多的人忏悔,其实就愈能够心安。你说我跟一个我最好的朋友,跟他讲一讲,他当然原谅你,他当然没有问题,这样别人还是不能接受,不能原谅你,所以发露,能够跟大众发露忏悔,这是比较圆满的,你跟佛菩萨发露,佛菩萨也不会想到说,那个人犯戒了,不会的!所以我主要说:是要使这种矛盾能够消除,就是要让自己接受,也让别人接受。

  刚才讲到发露,你跟愈多人发露,你的负担就愈少,发露之后就有一些类似于刑罚,像戒律上面,就会讲到像关禁闭一样,当然就是必需跟大众隔离一段时间,五天、七天,然后必需作一些比较粗重的工作,扫地,扫厕所啊!这些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大众接受他,成为一个清净的人,这是发露。我们在社会上也是一样,一个人犯了罪之后,他必需受某种程度的刑,受刑结束之后,大家就接受他,这是第一种忏悔的方法,就是作相,这是属于戒。就是从发露到接受,所必需付出的,这些忏悔的事项。

  (2)定法: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就是所谓的诵经、拜忏,诵什么经?就是大乘经,其实诵经本身就是拜忏;但是在中国又特别作出什么《梁皇宝忏》、《慈悲三昧水忏》等;这里有一点要说明,在智者大师把拜忏称为定门,定是要身心很安定,很专注的去拜,才叫做忏。所以一般而言,拜忏!大概都是要拜几十部。不是像《三昧水忏》,拜一次就忏了,没这回事!大概一种都是要七部、十四部、廿一部,这样去拜的,这是一点;因为我们刚开始身心很不安,心不能定,要这样反复的拜,很单纯的拜,这样一段时间之后,身心才能静,才能定,所以这个有它的数量,这是属于定门。

  第二种就是在拜时,重点在于依文起观,每一部忏都有它的忏文,经有它的经文,重点在于能对经文起观照,什么观照?就是反省自己的行为,像我们最常念的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不是拿来念的,念不念不重要;而是说能不能依照这个文字反照我们的内心,说我就是贪瞋痴的众生,我就是会造了很多恶业的众生,要依照文字起观照能力,然后我们才能了解自己身心的真正状态。

  为什么要定才能起观?因为有的人身心很散乱时,观照能力不够;身心很定者,对自己妄念的起落会比较清楚,对自己内心的状态会比较清楚,所以要依文起观,然后才能了解自己的状况。所以拜忏,我说重点在忏不在拜,你要依文起观,就是要能够观照自己内心上面的一些缺失,而产生惭愧心、忏悔心。

  所以真正的拜忏,不在人多,人多心就散乱了,我们现在忏悔的法会,一次是几百个人,铿铿锵锵的好多人,很热闹!身心是没办法定的,真正的定,像古代智者大师所作的忏法规定:《大悲忏》八到十五人,人不能多,人多心就乱了,所以必需少数的人,然后用一个很单纯的仪式。其实仪式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仪式复杂,人的心也不容易定;要用一种很单纯的方法,在一种很宁静的状态,去诵经、作忏,这样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身心能够慢慢安定时;然后对自己妄想的起落,自己的身心状态很了解,就能够断相续心。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才能去断。这是我们讲求灭罪方法的第二种称为拜忏。

  (3)第三种是属于禅观─观罪性空:最高明者是直接以禅定的方法,反观自己的内心,所谓的观罪性本空,为什么是观罪性本空呢?一般人在所谓的犯戒,这就未来来讲,现在造的是恶因;如果就过去来看,现在这是恶果,为什么?因为你一定是有一些妄想、邪见,才可能造这个恶果;因此真正的忏悔,不在于忏悔行为的本身,而是要更进一步的去了解,这些行为是从那些观念、心态所发展出来的,也就是真正的忏,要去找到真正的因。

  我们讲到苦、集、灭、道也是一样,苦集是什么?只是现象的果,现象的果,你要去断,不能够直接从果去断,要去追究它的因,观罪性本空,去找到这个因,就知道这个因,都是妄想杂念而已,都是一些错误的;如果这个因是对的,你当然还是会继续这个因,而去作这个果;如果这个因是错误的、是虚妄的,我们知道它是虚妄,就从此不再造这个因,这个果当然就不见了。所以观罪性空,就是要了解罪因本身,是从众生的虚妄的知见、虚妄的执着所产生的,这称为空;如果这个虚妄的因,不能够觉悟出来的话,你说罪性是空,那还是空不了,因为人还是会继续他过去的邪见,过去的心态去作恶,如果这个不做,也会去做其它的,因为他的因还在,所以如果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能够很了解,才有第六个称为断相续心。

  ¨            六者断相续心

  忏悔重点是在断相续心,就是发誓以后从此不做,有一些信徒在忏悔的时候,有一种很偏差的心态,认为以拜忏的方法来祈福;他们认为拜忏之后,然后就可以从佛菩萨那儿得到祈福,能够感应得到一些他们所期待的,这是很奇怪的心态。既然自己要忏悔,就是认为我作错了,作错就应该接受,人家给予的处罚才对,结果反而不是,我作错了,其实我是很可爱的人,我是很好的人,我现在能够坦然认错,你看这个人不错哩!有些那种小孩子的心态一样!所以如果不能够对自己的邪见、心态去深入的了解,就没办法断除相续心,这个因还在,这个果,当然就会继续不断地造出来。这样的忏悔是没有什么用的。

  ¨            七者起护法心

  第七起护法心,八发大誓愿度脱众生这意思一样!我们一个人你犯了错,会怜愍自己,同时也会去怜愍别人;因为其它人虽然没有犯错,但是他们的因还是一样,众生的邪见、众生的无明心态是差不多的;今天我因为有这样的恶缘,所以我犯了戒,明天你碰到大概也逃不了的,为什么?因为一般的观念、心态都差不多。所以怜愍自己,从虚妄里面去造了因;也怜愍其它众生,从虚妄中去造因、造恶,所以起护法心,就是要让大家了解到,都是在虚妄中打转,希望大家都能够从虚妄里面跳脱出来,所以起护法心。

  ¨            八发大誓愿,度脱众生

  所以发大誓愿,这个不是贪心,不是慢心,贪心的人说:我要去度众生,众生都给我度掉了。那是贪心 、慢心,而是说从慈愍的心态,那些众生都是在虚妄的世界里面打转,自讨苦吃,所以要起护法心,要起度脱众生的心。

  ¨            九者常念十方佛

  九者常念十方佛,这是心念的意思,不是口念;心念主要是念佛的智慧,念佛的慈悲,念佛的功德圆满,不一定是念佛的名号。我们现在因为受到净土宗的影响,认为念佛就是念佛的名号,常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是持名,持名跟念佛,持名只是念佛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为什么要常念十方佛?因为我们知道,所谓「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常常念佛,主要是要学佛,学佛是为了要成佛,也就说我们在内心中要有个目标,让我们去努力!

  ¨            十者观罪性无生

  十观罪性无生:罪性是因缘所生法,为什么会从过去的因,从现在的缘,而有造这个罪,从现在这个因,再加上未来的缘,而有果。因因缘缘,不断地在和合聚散变化,所以罪不是一定的;如果是因中有果,这个罪就是一定的。因中不一定有果,要靠缘来和合。所以这个罪,是可以改变的,靠善缘而能够改变,这也就说必需具足十法,我们刚才也说到,有分做内缘跟外缘。

  归纳十法

  发露先罪包括内缘跟外缘;起护法心、发大誓愿度脱众生,包括内缘跟外缘;其它的部份比较偏重在内心的一些思惟观照。所以我刚才说到,真正的善缘,以佛法言:还是以调心,观心为究竟,外缘是方便。

  拜忏到底是内缘还是外缘呢?当然是看每个人去做的,有人拜忏,只是依着文字去念,依着形式去拜,而内心之中没有起任何的观照,这样把重点偏向在外相上,这样其实做了,功效很有限;要从这些外相里,把他转到内心里面的觉照,内心里面的觉悟,这样才能比较会有效。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浴清净,着净洁衣,烧香散华,投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二三七日,至七七日,或一月至三月,乃至经于年岁,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相方止。

  云何知重罪灭相?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或复睹诸灵瑞异相,或觉善心开发,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影,因是渐渐证得,诸禅境界,或复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因是法喜心生,心无忧悔,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从是以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洗净,犹可染着。

  忏悔刚才讲到主要有三大类:第一就是依戒发露先罪;第二依定能够诵经拜忏;第三依慧观照罪性本空,这是作法。那要做到什么地步呢?这里面又有三个大原则:所谓的三个量。

  第一种数量:最简单的就说,你诵哪一部经,诵廿一遍,诵四十九遍,这是数量;或者你拜佛拜多少?一百零八拜,一千零八百拜,就是一定的数量,数量到了,就停止了!这是以数量来计度的。

  第二种相量:我们在忏悔的时候,得到的一些瑞相,如果得到瑞相,可以肯定自己的罪障已经减少了。瑞相,这里面所写的就像得好瑞梦;瑞相之中,又有三种得法,第一种是在修中的时候,你还在诵经、拜忏的当下,或者在禅观,在当下得到一些好的现象,这是现象;身心轻利,觉得这个身体很轻安,心理很宁静,或者见到佛放光,见到不同好的现象,这是在修中。第二种是在坐中,在打坐的时候;第三种是在梦中,见到好的境界。

  一个人能够见到好的境界,这表示他的罪障消除了!在显教里面所讲的好的境界,偏重于像见到光,见到佛菩萨这些;但是在密教里面有另外一种讲法,如果你在梦中,呕吐或下泻,他们认为这是好现象。为什么?就是把那些脏的东西吐出来了,泻也是一样,把身体那些脏东西泻掉了;所以这些在密宗的讲法,也是属于瑞相,一般的感觉不太好,但是瑞相;或者见到宝塔,见到佛等等,这是第二种,称为相量。从一些瑞相里面去肯定,我们的罪障已经减轻,或者已经消除了!

  第三种称为证量:证量主要是指我们知见,尤其我们心态上的改变。本来很执著者,变得不执着了,本来很贪心者,变得不贪心了,本来把这世界上,看得很真实,必需拚命努力地,慢慢觉得这世界如梦如幻!就是在知见、在心态上的改变,这是证量。

  如果学佛以数量来计算,当然是最粗浅的;其次是以相量,因此在密宗里常常讲到四加行,你要拜佛,大礼拜多少?十万拜,十万拜结束之后,就要问你有没有什么相量或是证量?如果相量跟证量都没有,就再拜十万拜,也有人他过去的根性好,他可能拜五万拜或六万拜,他就有很好的相量,尤其很好的证量,他下面就不用再拜了!

  所以真正的量是指证量,是指心态与知见上的改变,才跟佛法能够相应。相量并不可靠,因为看到什么瑞相,这有时候跟瞎猫碰到死老鼠一样,碰一下子从此就没有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数量当然就更不准。所以要从这些量里面,去肯定我们的罪障慢慢减轻,甚至消除了;但有一点,我们要说明的数量,当然是比较确定的,那相量跟证量,不能够求说怎么还没有来,怎么还没有看到,佛菩萨跟我摸顶,怎么没有?这样有所求跟真正的定跟慧是不相应的。

  我们刚才说到,如果以数量称为为戒;瑞相称为定;证量是称为慧。真正的定慧,都是从无所求里去得到的,如果有心要见到这些瑞相,不但见不到,而且相当的苦。很多人就是一直是希望,见到你的业障已经消除了,你从此没事了,如果见得到大概都是魔障;所以只能知道方法,而不断地去努力,反而什么相,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就因果来讲,你造了因,造了这个缘,它就会有果报,不用急着得到,这种肯定跟证明,急,大部份都会有后遗症的。

  复次: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虽不别依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禅时,即便至心,烧香礼拜,忏悔诵戒,及诵大乘经典,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能消灭,诸禅定三昧,自然现前。

  这里所谓:虽不别依经,修诸行法,在大乘经典跟忏悔比较会有关的经典,像《楞严经》里面也有,《金刚宝忏》都有一套仪轨;真正的忏悔,不一定是要遵照这个,主要因为刚才讲到,缘有内缘有外缘,真正的佛法,重视的是内缘,所以内缘是在调我们的心态、知见。因此要经常以禅观的方法,来观照我们的内心,来调整我们的知见,这样就能够使心跟佛慢慢相应,这里面有句话就是『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真正的灭,要从禅定里面去灭。禅定其实分做二种:一个是定,一个是慧。

  定:为什么禅定才能消除这个罪呢?我们一般人不管是犯了什么戒,犯了什么罪,身心不安─身心都会在一种紧张或矛盾的状态之下。那么要求能够除罪,首先就是叫我们身心在紧张的状态之下能够松弛;在矛盾之中能够产生统一。因此必须藉由禅定的方法,才能消除矛盾得到统一,消除紧张而得到松弛。

  在《阿含经》讲到一种比喻:把禅定比喻为火。为什么比喻为火呢?我们知道世间上有很多的东西,像金属一样很硬的,经过火的熏习之后,会慢慢软化,软化之后,它本来内在里面有很多紧张跟压力,就会放松而得到统一。因此如果金属破掉了或碎掉了,它还在固体的状态之下,我们没办法把它衔接起来,你必须把它放到火里面去烤,烤到融解了,然后自然就圆融在一起;也就说:火能够使很紧密、坚质的固体变成液体,而让它产生更大的统一跟和谐,众生的心,也是跟固体一样,经常在一种很坚固、很矛盾的状态之下,用禅定的修行方法,把他的妄想、杂念、执着,慢慢地放松到最后,就能够得到统一和谐。所以一个人修禅定,首先能够得到的是轻安,身心上的轻安,因为那些紧张状态都慢慢不见了,所以定就是最基础的修行方法。

  禅进一步是讲到一种智慧、知见。紧张是因为错误的观念而引起的矛盾,如果观念调整,紧张也很快就除去了。所以真正的灭罪方法,是从禅定里面去修的,这分做两种,我们刚才说到,一种是将我们当下的紧张状态能够消除。

  慧:是从内心的观照里面,去找到虚妄的因,人之所以犯戒,都是从一些很微细,虚妄的因里面发展出来的,如果我们不能够去觉悟,则根还在,因此觉悟这个因,就是要用智慧才能去检定出来,才能去排除。我常认为:真正的忏悔,是从觉悟里面产生的,一般人再如何忏悔,都是在枝末里面打转,因为他没有找到真正的根本,那个忏悔就像今天拔这个枝叶,明天另一个枝叶又长出来了,顶多是用压抑的方法,把它封闭了,根还在。所以,要透过佛法的一种悟,才能真正了解根本的因,而能够灭罪。得到禅定,这是首先讲到第一点─持戒清净;一个人如果已经顿悟了,对于法理能够很清楚,自然能够从清净的身心里面,表现出一些自然的行为;而这个行为,自然不会犯戒,这称为道共戒与道相应,自然能够,如法持戒。

  第二:衣食具足者,今明依法,有三种。

  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勘忍力成故。

  雪山大士,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他在雪山成道的,所以称为雪山大士。佛有金刚身,他衣服当然穿不穿,对他来讲都不会冷的,所以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不是为了不游人间故,佛还是在人间说法,但因为他是金刚身。

  二者:如迦叶等常受头陀法,但畜粪扫三衣,不须余长。

  头陀的意思,我们一般人认为头陀是苦行,其实头陀不是苦行,头陀在印度话,就是精神抖擞的意思,为什么精神抖擞呢?知足常乐!头陀就是生活得很简单,但是生活得简单,不见得就是苦。我们认为吃得简单,穿得简单是苦,其实没什么好苦,因为你想要好才会苦。如果能够很安心地接受它,没有什么苦;反而让我们能够知足常乐。所以能够知足的人,身心很安祥,对外无所求,所以说他精神抖擞;如果人欲望太多,因为身心散乱,反而使身心比较萎靡。

  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

  制戒只准畜三衣。三衣在戒律上的讲法,就是所谓的五衣、七衣、九衣。衣服:受戒会讲得比较清楚。这里第三点,有一点就是三衣之外亦许畜百一等物,像中国还要帽子、手套、围巾、袜子、鞋子一大堆,甚至衣服,也不只要三件。

  所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

  说净:在佛法戒律上是一个很专有的名词。何谓说净?譬如:我已经有三件衣了!又有人送给我一件衣,或者是我自己需要的,照戒律来讲,是不能接受。怎么说净呢?就说我现在接受了,这件衣服是要准备供养我们家师,或供养哪位和尚的,但是因为他现在不在这里,所以我代他保管,我代他接受的意思,因为代他接受了,所以帮他用,帮他穿,到最后你连此衣服,最初说是要送给谁都忘掉了!但它的意思是,虽然我们保有很多的东西,但在观念上我们认为这不是我的东西,我只是替别人保管而已。这件衣服说净是说:这件衣服要供养给谁?结果都我在家里,都穿在我身上,这称为说净,就说衣服不是我的;这样知量知足;也就说衣服对我们出家众来讲,是比较简单的,有衣服穿就好了,而且在中国衣服都穿得差不多,形式都一样,所以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次食法有四种:

  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药果蔬菜,随得资身。

  在山上看到随采随吃,这是第一种。

  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名圣种。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四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净〔青〕目女说。

  四种食在《大智度论》会有比较详细的说明。现在我简单解释一下!

  第一种称为下口食:自己种田来过活的。在印度的戒律,出家人是不自己下田耕种的。

  第二种为仰口食:是观察星宿,然后占吉凶祸福。很多人喜欢找出家人去算命,你不管是观星宿,还是排八卦、紫微斗数,这一类的都算是,虽然不是仰口,但是事实上也是同一类的。

  第三称为维口食:就是看病,种药等等。用一些咒术,还有人要去看风水,看什么吉凶祸福,这些都称为维口食。

  第四种称为方口食:就像台湾讲的阔嘴吃四方。就是跟四方的施主常讲好话,然后就得到很多的供养,称为方口食。这种称为邪命之相,佛法的饮食主要是来自出外乞食。

  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四者:于僧中结净食。有此等食,名食缘具足。如若无此等缘,则心不安,于道有妨。

  如果我们进一步了解戒律,除了说自己拿钵到外面乞食之外,另外还有两种:

  1. 乞食:自己到外面托钵。

  2. 应供:第一种是有些居士在家里已经准备好食物,可能是固定的,就是告诉这些僧众,我家每天能够供应两份饮食,请僧团派人来应供。派人就是每天要有人轮流,今天一号、二号,明天三号、四号,然后五号、六号,这样轮流,这第一种,称为应供。

  第二种有时居士家里可能会有一些喜事,结婚生子之类,他可以请精舍几百个人到家里应供,这应供时,也是跟我们现在过堂差不多,出家众一字排开,一份一份送给他们,这种为应供。

  3. 送供:僧众就住在自己的兰若或精舍,施主把做好的饮食送到庙里来,这有一种像上堂斋,就是把食物送到精舍里面来打斋,打斋之后和尚会上堂说法,所以叫上堂斋,这是送供。这阿兰若处檀越送食,就是送到阿兰若处。

  ¨            僧中结净食:

  这结净食也是一个专有名词。第一种我们都知道出家众,不能够自己下厨房煮饭,也不能够积聚粮食;所谓不能吃隔日食,就是今天的食物,不能够留到明天;但在当时一定会有这样的状况,施主可能一口气送很多。譬如:一次送三十斤米好了,你不能说我们一天只吃两斤米,请你每天分批送两斤,不然你一口气送三十斤,我们剩下的廿八斤晚上就把它倒掉了,又不能隔宿。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制定了结净食,这个地方就是给他们寄放的,虽然送了三十斤米,洗了两斤来用,剩下廿八斤,留在哪里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就像刚才所讲的衣说净一样。这东西是替他们保管的,不是我的,每天去拿两斤出来,所以他一定要去给那个界。放在这个范围里面,就算是合法的,因为这个范围里面是他们的地方,替他们保管,这个叫做结净食。如果你把这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放到隔天,就算犯戒,如果放在里面,就不算犯戒。

  第二种比丘、比丘尼自己是不做饭的,在精舍里面都有白衣,所谓近事男、近事女来帮忙做饭;如果没有近事男、近事女,大概就是沙弥、沙弥尼做饭,除非很特殊的因缘,才由比丘、比丘尼做饭,这称为结净食。而在中国因缘不一样,中国人就在自己的庙里过堂吃饭,如果在中国的因缘里面,我们刚才讲到戒的时候,因为各地方的民情不一样,所以在中国不算犯戒,在印度是算犯式的。我们今天就讲到衣食具足。

  上次讲到衣食具足的部份,尤其是讲到戒,就说要持戒清净,我上一次讲一个观点,有很多人还不是很明了,所以我再把持戒的部份简单重述一下!

  我上次是说:每个人都有他个人的意愿,有他所要完成的目的;或者说为了完成何种的目的,所必需遵守的因果关系,因此戒基本而言,是根据每个人的目的、意愿所选择的生活规范,这是从最广义的戒来谈的。

  作为人类,有人类基本上的生活目的,所以人有人的基本生活规范,这个人不管是中国人或是美国人,甚至野蛮人,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生活准则,那么在这共中有别,不同的人在这个大原则之下,还是有些不同的差异,像:基督教、佛教,像不同的宗教,因为他们各有不同的目的,所以选择的不一样,所以戒就会有一些差别。同样在佛教里面,有所谓的大乘、小乘,也是根据信念不一样,所要达成的目的不一样,所以对于戒的持跟止也有一些差异;甚至我上次说到,中国不管是禅宗或净土宗,也是根据他们所要达成的目的,而有少许的差异。所以我讲戒主要是透过个人,很清楚的意愿去抉择,所要遵循的生活规范,这个戒是从自心而发的,而不要把它当作从外而有的。

  这也就说透过这样的一种思想跟观察,我们对于如何去守这个戒,就会守得比较如法,而且自在;不要认为戒是一种外在的壳子,然后硬要把自己往里面装,而让自己不太适应,以为这样把它塞得很圆满、很充实,认为这样叫做持戒清净,但是我们自身已经引起很多的烦恼。

  对于我们所要达成的目的,又不是最肯定有效方法,这不叫持戒清净;也就说透过这样的观察,表示我们一个人,对持戒最圆满的状态;如果对别人而言,我们可以用一种比较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的人持戒,这样就不会把一种自我的观念,标榜得太极端,然后就会觉得说,跟很多人产生冲突、对立矛盾,也是自生烦恼。当然我这样的讲法,并不是代表说,我们所谓的五戒、八戒、比丘戒,这是可依个人要不要守?而是说在这大原则之下,个人某些的开遮,就可能会有一些少许的差异。正文P.7

  第三:闲居静处者,不做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

  如果依据我个人体会的:闲有两种:一种是身闲:不做其它的事。一个人要打坐,当然身体要闲,身体不闲,根本不能打坐;一种是心闲:更重要的是心能够闲。所谓无事挂心头,有的人虽然身体闲了,可是心里还是很多事情罣碍,放不下!很多事情必需去计较、分别,这样身虽闲,心还是不能闲的。

  所以,不「做」众事,可以指身体的造作,‚也可以指心的分别意识。对于我们初学者而言,身闲心才能闲,说身闲心不闲,这是要有功夫的人才做得到,我们一般人还是从身闲而心能够闲,身静而心能够定;所以先从身不做众事,到心中无罣碍任何事,名之为闲。

  无愦闹故,名之为静,也是一样。静有两者:有外在境界的静跟内心的静。一般打坐者,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打坐。譬如:我们希望到山上,到野外,觉得那个地方比较没有声音,比较安静。可是事实上,山上其实也并不静,风声、雨声、鸟声、虫声,很多声音还是存在;但是我们不觉得它闹,为什么?因为我们觉得风声跟雨声,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风在吹,至少不是台风,雨在下,还不会泛滥成灾,所以我们就无所谓;在家里,或者在都市里,我们会觉得闹,主要是说周围的声音跟你有切身的关系。

  ¨            闲静的观念与关心程度有关:

  因为跟我们有切身的关系,所以我们才会心里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问题不在于声音的大小,而是在于我们心里能不能放得下;有时候声音很大,你可以不受影响,因为你知道,对你的价值、对你的生命、生活,没有影响,那声音使很快就过去;反之,一种很小的声音,我们觉得说它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对我们的价值产生影响,那么这样的声音,我们就会很关注。譬如:在家人,有小孩子的声音在吵,他可能放不下,甚至说在打坐的时候,家里有一只老鼠在那边跑来跑去,不晓得这只老鼠最后要吃什么东西?牠咬我的衣服,还是跑进厨房里,还是跑进什么地方?如果在山上见到一只老鼠,老鼠在山上,跑来跑去大概没有关系;在家里跑来跑去,不可以的。

  所以我这里要说明的是,静不静不在于声量的大小;而在于我们关心的程度,你愈关心它,就愈不容易静,所以我们重点在于把这种关心的程度慢慢减少,有的人在自己家里,不能打坐或坐得不安稳;但是到别人家里能够坐,为什么?是别人的家,我们在自己的庙里面,要打佛七,打不好的,到别人的庙里面,可能打好一点。这是因为它跟我们,比较没有那么切身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就要把很关切的意识,慢慢把它放松,觉得说不关紧要。你在家里坐,也是无关紧要,在别人家坐,也是无关紧要,这样声音对我们的妨碍,就会渐渐减少。同时最初,想要变成没有声音,希望小到没有声音,到最后反而很容易形成,对声音很敏感,因为有些人想要没有声音;结果反而觉得到处有声音,反而变成更大的障碍。所以对则声音最重要的是,不去管它或者说不要去挡它!

  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很容易形成一种意识,就是声音过来的时候,我们会起一种念头,叫它不要过来;结果你去挡了,反而感受到声音的压力,如果我们不要去挡它,声音从右边过来,你让它从左边过去,它不会留下什么痕迹。我们想要挡,反而让自己心中留下一些痕迹。所以事实上会调心者,在打坐时反而不会害怕任何声音,因为在打坐的时候,知道如何放松身心,让声音自己过去,在平常的生活之中,因为我们要处理事情,所以反而不能完全的放松。

  因此,我们不要变成一种坏习惯,就是认为,我要打坐了,所以我就变得很怕声音,有的人会有产生这样的弊端,平常怕声音,在打坐的时候,对声音特别的敏感,特别敏感就变成障碍;事实上就我个人而言,我打坐的时候,反而不怕任何声音,因为我们知道,就是把身心放轻松,让它过来,让它过去,平常还做不到。打坐的时候,可以做得到;因为打坐的时候,你不需要处理什么事情,就是把身心放松而已,所以闲居静处,从外在的静到内心的静,是一种功夫,也是一种过程,因此下面所讲的。正文P.7

  此有三处,可修禅定。一者:深山绝人之处。二者:头陀兰苦之处,离于聚落,极近三里,此则放牧声绝,无诸愦闹。三者:远白衣舍处,清净伽蓝之中,皆名闲居静处。

  到底什么地方最好?当然是看个人的因缘而定。但是大致而言:深山、高山或旷野对我们比较好。所谓好:问题不在于它比较没有声音,而在于是说:第一种深山、高山、旷野:空气比较好,我们久居都市的人,主要到荒郊野外走一趟,即使不打坐,都可以得到身心上的放松,为什么?跟空气好,有很大的关系,空气好我们气比较顺,气顺身心就比较容易放松,所以很多人精神不好,到深山旷野走一趟,就能够好;刚才讲到深山旷野,因为我们比较陌生,因此比较没有切身的关系,所以也更容易放松。在打坐的地方,我们上次说过对一个初学者而言,不能够在有风、有湿气的地方打坐,所以如果在深山旷野之中打坐,当然最好是有房舍,在房子里面打坐比较安全;不然就必需有比较好的装备,被衣把身体包起来,否则,我们不要想说到林泉下,河水边打坐,一般人大概是没有办法承受,这种风湿的侵袭,会有弊端。

  另外在密宗里面讲到,这种修定的地方,我们在打坐的时候,有一种是修止,有一种是修观。

  (1) 修止:在密宗讲说适合于在山谷中修,因为我们知道山谷比较封闭的一种状态,所以在山谷中修定,心比较不会向外攀缘。

  (2) 修观:在比较高的地方,在山顶上,在比较开拓的地方,因为修观最主要就是要叫我们的心胸能够开拓,所以在山顶上或者在一个视野比较开拓的地方,这样比较容易修观。这是因为我们修行的法门不一样,而有不同的选择,这是讲到闲居静处。

  第二种头陀兰若处:

  第三种远白衣舍处:

  正文P.7

  第四:息诸缘务,中有四意:一者,息生活缘务,不作有为事业

  第一种息生活缘务:主要是不要做生活上的事,士、农、工、商就是经营事业。

  二者,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识,断绝人事往还。

  第二种息人间缘务:就是不要跟很多人来往。来往一方面浪费时间,二方面比较容易起妄想杂念。

  三者,息工巧技术缘务,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

  第三种息工巧缘务:这个可以理解。

  四者,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悉皆弃舍,此为息诸缘务。所以者何?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

  第四种息学问缘务:这里也是讲到不要看书,不要做学问,这里我们讲的是佛法常讲要闻思修,在打坐用功的当下,尤其是修止。这又分做两种。一种是修止;一种是修观。

  修止:如果是修止,只是把妄想杂念息灭,当然就是要把世间上的事,学问上的事,能够放得愈多愈好,在打坐的当时不看书,也不思惟任何道理;但是在打坐之前,所谓的闻思功夫还是有的。如果没有最初闻思的基础,我们不知道怎么打坐?不知道怎么掌握正确的观念跟心态方法来打坐。所以如果只是跟人家依样画葫芦打坐,可能根本不能进步,可能很容易走火入魔。所以如果只是修止,修的当时不去想什么学问,不去分析什么义理,但是前面基础的闻思功夫,还是要有的。

  修观:观一种法,一种理。佛法常讲的四谛、十二因缘,这都是讲理的,我们在坐禅之中,要再仔细去思惟这些道理,我们平常的时候,虽然在听经闻法,也在思惟这些道理,但是因为平常心比较散乱,心念不能集中,虽然思考,但是无法很清楚,也无法有比较深切的体验,但是如果在心比较定的状态之下,再去思惟这些道理,感受会比较深刻,这称为观。

  所以禅,有另一种定义:称为『思惟修 』,为什么称为思惟修呢?主要就观而言:观就是要观我们曾经已经闻思的道理;一般人在闻的时候都是片断片断的,思的时候可能可以把它稍微做有系统的整理;但那还是有限,只有经过定中的观,能够把它消化融为一体;心愈定所能够完成的统合的作用就会愈好。所以在定中起观,那还是不离学问缘务,但是这时候不是去看书,而是去思惟,这是讲到打坐修止观跟经教的关系。

  最后如果修完之后,我们心中有任何的觉受,甚至有一些体验,这个体验是不是跟佛法相应,有的是直接找善知识印证,有的时候我们自以为已经找到了,我已经体验到了!事实上不一定就是佛法,所以要找善知识印证;或者说要找经典印证,这经典不是一句两句,最好是能够多看经典。将我们所体验的跟经典上所描述的,如果都能够相合,大概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体验的不相合,表示你的体验,可能有问题;这也就说经教对于修止观而言,还是有它前面的方便,要作为基础来修止观,或最后作为印证的。

  在众生之中,有些人是偏解,就是看很多经书,但是没有确实的修行,也有很多人偏于修行,很急切的要去修行,要去打坐、要去念佛;但是对于经教并不熟悉,这样的人各有所偏,真正的修行要以闻思作基础而去修,修完之后,最后再以经教为印证,这样才能使经教跟禅坐止观能够结合,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法。我们目前很多人,讲经归讲经,修行归修行,常常容易产生经教跟禅定分家,这样的佛法对自己跟对别人的帮助,就很有限。这是讲到息诸缘务。

  为什么我们现在讲息诸缘务?如果一个人自身的事务,世间的缘务太多,世间的工巧缘务太多,身体太劳累,气就散,气散打坐坐不好!最可能的状况,就是一打坐,就开始打瞌睡了;第二种攀缘太多,心必然是乱,所以有为事务太多,就是身劳气散、攀缘心乱,那气散心乱,要修禅定修不好的。在我们目前的一种生活状态,不管是在家人,甚至是出家人,每天之中能够让我们好好打坐修行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有人根本不打坐,所以没有时间让他们打坐,不是问题,有人很想打坐,可是他的因缘,就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他打坐;这样反而会形成另外一种极端,就是心里很急切,甚至心里上有很多抱怨,抱怨什么?抱怨说要去打坐,事情就一样一样来,等一下又出坡了,等一下客人又来了,等一下又干什么事情去了。所以,我们的心态就是不要怨尤,一种是怨别人,怎么把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丢给我,我们会怨别人,不然就是怨自己,如果当初不结婚现在就没事了,如果当初如何,现在就能够整天打坐了;不是怨别人,就是怨自己,这种怨存在,对自己的心,就没办法调适。

  所以因缘不是很具足,首先就是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怨别人,也不要怨自己;第二个就是不要等待,何谓等待。有人说没有错,我现在就等三年、五年之后,再来打坐好了,或者等到我什么事情做完了,告一个段落的时候,我再来好好打坐,等待什么,等到不知道哪一年?等到他所有的事情做完,再来打坐,再来修行,这个也不行的。因为如果你这样一等,可能就等到翘翘了,时间都还没有来;所以我的建议是说,我们掌握现在的缘,现在有多少缘可以利用,就要好好利用;还没有来的不要强求,已经现有的不要荒废掉了。所以可以掌握现在这个缘,不用等待,也许将来的缘会更好;但是现在不会说完全没有,现在还是会有的,只是要我们去掌握现在能够利用的缘,然后掌握现在的缘,而能够规划未来的走向,未来会变成如何,就靠我们现在的意愿去规划,如果规划得好,就可以跟我们的意愿相符合,如果你不规划,只是等待,很可能愈等更南猿北辙。

  所以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也是一样,很多时候要修行;反而产生更多的怨尤,因为因缘不相应,我们就是要用这样的心态去调整。刚才讲到修止观要有一些经教的基础,经教如果我们能够了解的,是跟般若系统比较相关的经教,对于打坐有比较直接的帮助。

  有些人认为唯识的《瑜伽师地论》,是跟打坐有关的,但是它花了相当多的篇幅,在分析名相,所以对于大部份人而言,那些比较不会用,不能说没有用,大部份人比较不会用,而般若的系统因为讲空,所以如果能够真正用空的思想,来打坐是比较容易用得上,比较容易相应。

  在佛教经典中跟般若系有关的经典,有《维摩经》、《六祖坛经》等等跟般若比较相应;在中国禅宗也有跟另外一个系统蛮用得上的,就是真如系统的:像《楞严经》、《圆觉经》等等,这个跟止观有比较直接相应的经典;至于方法:《天台的小止观》、《释禅波罗蜜》等等,这些当然是在讲方法的,这是讲到要息诸缘务。

  正文P.8─

  第五:近善知识,善知识有三种:一者,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

  ¨            亲近善知识,又分三种:

  (一) 外护善知识又分做两大类:

  第一种经营供养:就是供给所需要的生活资粮。包括饮食、衣服、生活需要用的,称为第一类的外护。

  第二类的外护是在外围保护的:因为如果一个正修禅定的人,不希望受到很多人的干扰,所以要人在旁边或在附近代为处理一些生活杂事。所以善能将护行人,主要是类似于做侍者的工作,就是帮他处理生活上的一些问题,或有些客人来访该怎么处理,这是第一类的称为外护善知识。

  二者、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不相扰乱。

  第二种就是同参道友:一般人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会有几种状况:

  (1)自己心力提不起来。就像我们打坐一样,如果大家共修一支香,半个钟头,那大部份人即使腿很痛,还能够坐半个钟头,如果在家里自己坐,自己房间坐,可能廿分钟腿痛,第一天忍一忍,到第二天忍不下去,第三天就不想坐了,这是同参善知识。因为大家一起坐,所以就会有鞭策的功效,所以必需有同参善知识,这是第一种。

  (2)每个人在打坐的过程之中,都会有一些业障,譬如:腿痛、妄想多,这些腿痛、妄想多,怎么调伏?有的时候是透过同修之间的互相讨论,就能清楚,有时候虽然不清楚;但是我们会觉得说,喔!原来不只我腿痛,大家都一样痛,那就不觉得它是一个问题,大家都一样觉得腰酸,大概都是正常的,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大概很严重,大家都这样应该没有那么严重,有时候透过同参善知识,有时候不是告诉我们一种方法,而是大家都彼此互相劝勉。

  (3)尤其是有些人在修行的过程之中,有的人业障会现行,如果没有同参善知识,自己就很容易退转了。其中一两个人退转,其它的人能够把他拉回来,每个人都可能会有退转的时候,也可能都会有被别人拉回来的时候,这样也就说同参善知识,对彼此的道心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者: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

  三、教授善知识:当然更重要的是教授的善知识。善知识会告诉我们打坐的方法、目的,打坐所发生一些身心变化的过程。所以一方面我们可以掌握正确的方法,二方面对所发生的过程,都能够很清楚;或者碰到什么样的障碍,知道用如何的方法调伏,那我们道心不会退,而且在比较会有效的方法之中,就能慢慢进步。这是讲到善知识,具五缘的部份,我们就看到这个地方。

返回目录

----------------------------------------------------------------------------------------------------------------

更多果煜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