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7日
来源:   作者:惟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众生所以长夜沦落于生死之中,都是由于无明癡闇的缘故,故言「愚癡生死」。佛法所谓愚癡,是指没有般若智慧,不知道人有三世因果;不知道缘起性空的道理;乃至不知道佛性本具的道理,因而起了种种颠倒妄想,流转于生死苦海之中。

  世间人不了解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今生所受的果报,是过去生造业所致。因此有人为了追求名利而损人利己,有人为了复仇而杀害对方。殊不知现在为了一时的冲动而造杀盗淫,未来恶果成熟,堕入三涂恶道,那种苦报,决非现在所能想像。

  第二是不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有的人相信有三世因果,因此拼命修善,寄望来生得福报。这是对善法及福报产生了执着,不明白一切法皆是缘起,缘起之法,必定是依靠众缘和合,缘聚即生,缘散即灭,其中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质存在。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对福报起了贪执,当无常到来之时,更是痛苦。

  小乘的行者畏惧生死之苦,于是离开生死,契入真空。所谓「真空」即是这念心断除无明烦恼,达到寂灭不动;但是寂灭不动并非最圆满的境界,因为这念心不能起用。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经过六年苦行之后,到尼连禅河边的菩提树下静坐,发誓不成正觉决不起座。直至第七天,夜睹明星而证悟无上正等正觉,这个觉性与众生的觉性无二无别,他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原来成佛只是回归这一念心本来的面目。我们的心能够成就一切万法,因此一切法究竟的本质就是心,离开此心更无一法可得。众生由于无明癡闇,故于其中生起妄想与执着,进而随之流落生死;若能契悟这个道理,就不会在生灭的万法当中自取流转。如同大地一般,大地能长养万物,万物有生有灭,但是大地始终是大地,并不随之而生灭;心也是一样,一切法是从心而生,灭也是销归于心,然而心始终是心,并不会随着法的生灭而生灭。悟到这念心,进而安住于自心,则面对生死之时,非但不随之而流转受苦,且能运此一心,创造善法利乐众生,在法的生灭之中,无入而不自得。

  第五觉悟:「愚癡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材。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八大人觉经》第一至第四觉知都是讲述自利的法门;从第五觉悟之后,开始阐述菩萨利益众生的法门。

  上一章提示:愚癡是导致众生轮迴受苦的原因,那么如何才能远离愚癡呢?佛法中,对治愚癡的锐剑就是智慧。菩萨因愍念昧于真理、愚迷不解的众生,而广学世、出世间的种种善法,以般若智慧转除烦恼;并以方便智慧广学多闻,具足的无碍辩才,教化一切有情众生。

  唐朝玄奘大师正是广学多闻、成就辩才的最佳典范。大师有感于国内经本不完整、各家说法不一,决心远赴当时全世界佛学最高的学府──印度那烂陀寺博学经论。在孤身西行的途中,险难接踵而来,甚至时有危及性命的境界袭击,然而大师为法忘躯,终究以其卓绝奋勇的毅力,安然抵达印度。在横跨百余个国家,留学十四年后,遍习大小乘经、律、论三藏,更于十八国国王聚集、含括僧俗二众三千人次的曲女城辩论大会中,感动多人弃邪归正,其智慧与辩才,一时轰动全印度。十七年后,大师携带诸多经论回国,一生从事翻译经论的伟业,译出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等,共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使佛法更广远的流传,也让更多人得以深入佛法堂奥。

  佛法住世的目的即是化导群生,使令众生走向觉悟与解脱;然而,众生没有不贪爱自身,乐着于自己的成就、事业、智识及亲友的。因此,菩萨在履践自觉觉他的任务时,必须随其所好而化导之,目的是要引导众生自己觉悟人生老、病、死、苦的真相而远离愚癡,获得究竟「大乐」;远离愚癡,解脱烦恼与生死,明心见性即是佛法中最大之乐。唯有使众生得到究竟圆满的大乐,才算是完成菩萨自度度人的本怀,也是实现佛法住世、化导群生最终的目的。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