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七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5日
来源:   作者:如瑞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七

 

  “垢优婆塞”“垢”就是污垢,肮脏。犯了戒以后,就是污垢之人、肮脏之人。这种脏不是身上的脏而是心里有了污垢。犯戒由起心开始,人的行动受识的支配,若不好好地极力摄伏自己的心念,就很容易放逸,很容易作恶,由于心里有了污垢,自己不舒服,别人也讨厌,这就是垢优婆塞。

  “结优婆塞”“结”即绑住系缚意,也称“烦恼”。破戒之人就被烦恼所系缚,因此起感、造业,受报。就这样生生世世没完没了。

  “是名初重”。这是六重二十八轻的第一条重罪。“重”是菩萨戒的根本,六重之一的杀戒就讲完了。

  第二条:不偷盗。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窃。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暧法。况须陀沮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二重”。

  第一条杀戒,是烦众生的正报即色身,此罪最重,故列第一。第二条盗戒,指偷盗众生的财物等,是损众生的依报,除杀人罪,就数此罪了。因为财物是众生资助其生命的根本。

  “偷盗”即“不与取”意。别人没给,你去拿,就算盗,不与取里面有多种情况即夺取,偷取、诈取,威胁取等。

  偷盗中选包括赌博,偷渡,漏税乃至印刷品中邮寄信,信件中夹钱等。我们寄印刷品时,里面夹信或寄信时,里面夹钱,都属于盗。总起来讲,不管用什么方法得到。只要是非理侵损对方。即是偷盗。

  此戒是性戒,纵然佛不制戒,遵循因果律,作了偷盗的事情也是要受报的。佛为了不让我们堕落三恶道中,又加遮止,不许我们做。此外,我们学佛就是求人道,求了生脱死。若犯盗戒,就不能入道。《楞严经》云:“偷心不除,尘不可出”。偷盗能如此严重的障道,故必须加以禁止。此外,犯偷盗罪,就违背了菩萨的六度四摄。我们既然已经受了菩萨戒,就要自觉,觉他,广度众生,应该有“慈悲喜舍”四等心。六度的第一条是布施,四摄的第一条也是布施。如果犯了盗戒,就违背十六度四摄,违背了我们应怀有的慈悲喜舍心,违背了我们以度众生为己任的誓愿。

  我们学佛的人,若犯了盗戒,就会破坏人家对三宝的信心,从而破灭佛法。我们受了菩萨戒的人,就应该处处利益众生,让人家看到你的行动后,对三宝生起信心。现在你反而做偷盗之事,人家就会讥嫌,从而失去对三宝的信心。所以佛制不许偷盗。

返回目录

-----------------------------------------------------------------------------------------------------------------

更多如瑞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