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上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
来源:   作者:法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上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tián)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qì)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从字面上讲,兵器和军队是不祥的东西,因为兵器杀人,军队也可以杀人。他们认为杀人的东西是不祥的,自古以来,有道有德的人是好生恶杀,所以那些有德有法则的人是不会使用它的。

  从自心自性上来讲,也就是说愤怒气、憎恨气就是不祥之气。为什么它不祥哪?因为一发脾气,功德林就被烧了。刚刚建好的功德林一把火烧光,就像霸王一样火烧三百里阿房宫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说不祥之气就是我们的怒火中烧。

  大家平时要把怒火收好,哪怕再大的脾气你也得忍,从生生的忍到最后不用忍,随它怎么发,你这边都不在乎。我们自心当中的不祥之器就是怒火。大家都会烦发脾气的人,也会憎恶自个六根当中的怒火。真正会运用法则的人就会降服这种怒火。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左为阳,生气也;右为阴,杀机也。左为上视为贵,右为下首为贱。君子在主人的左边是为贵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君子平时尚左,如果是用兵之际,不尚左而尚右了,根据君子所处的位置就知道是吉还是凶了。

  真正把自己的心态摆好自己就成为君子,因为心性豁达,自然就会有吉祥之气来保护着包围着自己,就像紫气东来一样,它自然就会保护着包围着你。它在包围着你的时候,你的左脉就会越来越亮,这是按左中右三个脉来给你们讲,你的左脉就会越来越亮的。不亮的这边是右脉,右脉会感觉到非常沉重,是因为我们内心当中还有怒火,还有喜怒哀乐,所以右脉开的稍微慢一些。如果你的心情平静的非常好的时候,左右脉平衡的情况下,你的中脉就会非常非常具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兵器是不祥之兆,也是不祥的东西,不是真正君子所需要的东西,但是他在不得已的时候也会使用它运用它,比如在平定国家叛乱的时候就得用兵,这是不得已而用的,但平时遇事情恬静淡然处之,这才是上策。

  在没有修行之前,我们的心境都是非常混乱的,动不动的给人发点脾气,哪怕是小事也要给人家大发雷霆。从“我”的角度,你把心毒都排了,但是给人带来的是凶,对方的怒火就来了,来了之后是非就开始了,战争不断了,小到一两个人之间,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因为我们有怒气,语言运用不当,才会招徕横祸。

  修行人最忌讳的就是怒火,这怒火是不祥的东西。君子基本上就没有怒火,哪怕那个事情做得再过头,他心中都不会出现太大的怒火,小脾气肯定会有点,因为毕竟还是个人,还没有像佛一样解脱。这个君子就指我们在座的所有的修行人,就连我包括在内也没有解脱,小脾气都会有。但大脾气大家自己来修正,然后把大的怒火自个去平息,对理不对人,这样就不会产生出来大的怒火。

  大家明白对理不对人的时候,你的怒火就会慢慢的控制下来。心平浪静的时候,你的月光就会明。月光就是我们的摩尼宝珠。只有你真正的平静下来,才为真正的上策。别人急你不要急,别人错的时候,你把道理慢慢讲给他听,这是最上策。禅宗讲棒喝,不是真发脾气,是让你当下能醒悟,所以不得已而用之。禅宗经常使用的棒喝或者骂打,并不是真的打骂你,就像父母教育子女一样,你上课为什么不听老师讲?今天我非打死你不可,难道真的是要怀恨在心把他打死吗?那是一种慈悲心,是让你当下醒悟呀!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从字面上讲,打了胜仗了,不要认为是光荣美好的的事,如果以此为荣耀,是一将成名万骨尸,没有好生之德,存有杀人之心。

  从我们心性上讲,战胜别人不算强大,战胜自己才强大,看清了别人,只能说眼目不错,看不清自己的时候那还是个瘸子。又能看清自己又能看清别人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我,这个时候不要沾沾自喜。这个美,是赞美,不要经常自己夸耀自个。

  你战胜自己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不要自己赞美自己,要看清别人看清自己的情况下,杀人就是我们自性中烦恼非常多,杀了一部分烦恼不要沾沾自喜,还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不要认为自己得到一点东西就了不起。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如果心中存有乐意杀人的心念,他的心非常残忍,不能大度容人,这样的人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如果这样的人得志,那么就会生灵涂炭。

  从修行上讲,阿罗汉翻译成中文是杀贼,在佛经里来说就为烦恼,杀贼就是杀我们自性当中的烦恼。你想把这些烦恼杀光,你就不要有凌驾于天下的心态,完全是一种平淡的心,像阿罗汉无诤三昧,这个时候你才是真正的杀贼,你才是真正的阿罗汉。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在古时候,比如有丧礼的时候,客人站在主人右边;要是办喜事的时候,客人是在主人的左边。左为青龙为吉,右为白虎为凶。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因为上将军掌握着杀伐的权力,偏将军是奉命的,都是杀人的,所以不能逞杀伐的威风,是以丧礼作军礼呀。

  从修行上讲,吉事尚左凶事尚右,也是说人处理问题的心态,作为修行人虽然做有为的事情,但也要有仁慈恻隐之心,谦下柔和的心,让自己的后天的心合于先天。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自古以来的战伐之事都是伤害很多的生命,尸满城濠,血盈沟壑,让天地含悲,草木生愁,更何况人在寒心哪。即使战胜,百姓又安居乐业,我们反过来思考,战争所带来的流离者死亡者多多,我们的心又怎能不生悲戚,又怎能歌功颂德哪。战争是失去性德的事,我们应该心怀悲哀,以丧礼来对待呀。孟子曰:“我善为阵,我善为战,大罪也;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也。”又曰:“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足见神武不杀,仁者无敌,允为治世之良模,而用兵非圣人之常道,王者所不贵也。”

  从修行上讲,丧礼是指我们心性要把烦恼统统杀光,对于修行人来说是好事,好事放在左边,这就说明我们的心越来越纯净,越来越沉静。纯净以青龙为代表来表达,烦恼的时候以白虎为代表来表达,烦恼越重我们杀的烦恼越多,自性就越来越高兴,它高兴而哭,并不是说那种把人家杀了,人家悲哀的哭,这是后天的身体悲哀了,这是用一种形容词来说明我们四大和合的烦恼被大灵全部杀光,然后四大悲哀了。说再也不能吃肉了,再也不能唱歌了,那么多好玩的也不能玩了,这是四大的悲哀。

  先天的大灵战胜后天的时候,并不是凌驾于四大行为以上。大灵也很慈悲,虽然你已经入静了,吃喝拉撒睡还是顺应于道顺应于自然,但是要有度数。你过度就会给自己带来凶灾,所以说这个时候还是以慈悲心来管理好后天的身体。比如说你的心性已经达到了入静,也就是说你的大灵已经打开了,但你生病了或者说你正需要一种东西来补充的时候,你就是一天一顿饭,熬过一段时间身体就跨了。你虽然智慧出来了,但是你的身体还没有转变过来,还没有达到金刚不坏体,大夫让吃点肉,这下犯难了,有挂碍了。顺应自然,身体不行了需要大量补充能量的时候,该吃的时候就得吃,但吃三净肉,这叫方便法门。但是其它的法门我就不能给你开。刚刚守住城池又把鱼放进来,那不白瞎了。

  大家在平时修行的时候,自己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因为你只不过是智慧打开了,但是你身体还没有达到金刚不坏百病不生的时候。身体不好的情况下该药补就药补,该食补就食补。不能说是修行人不能吃,这个就叫执著了,这个执著就是病态,就叫烦恼又起。烦恼又起的时候前一阶段的修行又要趴下,(吃,念咒可以超度吗?师答:可以的,念往生咒或吃饭的咒、大明咒)所以大家一定要随顺道,按道法自然的规律来修行,不要死搬硬套,死搬硬套的东西不长久。

返回目录

-----------------------------------------------------------------------------------------------------------------

更多法界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