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二十八章 常德不离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
来源:   作者:法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二十八章 常德不离

 

  知其雄,守其雌(cí),为天下溪(xī)。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rǔ),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变更),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这章是讲要把自己修练成呆若木鸡。今天中午,我听中央十台在讲庄子的逍遥游,就有呆若木鸡的故事,也就是说的大智若愚。木鸡是你的行为和那颗波动心、六根六识像木鸡一样,不再去计划有为法的东西。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从字面上讲,知其雄,守其雌。是告诉我们要知彼知己,要知道别人的雄壮,要守住的自己的雌,雌为柔。雄为壮,你要知道别人的强大,然后还要知道自己的弱处,守住自己的弱处,以柔克刚,要像水一样的心性,可以消融一切钢的东西,又可以容纳一切。

  从自性上讲, 知道宇宙的能量为阳,是雄厚的,守着自身的能量,自身能量为阴为雌,阴阳和合后在天下溪(海底轮),这溪水就是阴阳和合后的能量,我们要把这个能量完全储存在海底轮。我们修行练功就是把中脉打开,吸纳宇宙的能量,不断的储存在海底轮。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阴阳和合后的能量不断积聚在海底轮,它和宇宙是一体的,与大道是一体的,能量具足就结成仙胎,于是逐日温养以成婴儿,这是必然的。这个婴儿就是我们的大灵或真我。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从修行上讲,白为能量为光明。黑为玄,为中脉,八卦图中的那个玄就是这个黑,就是中脉。我们不断的聚集能量守住这个中脉,才可以打开自己的天地大通道。天下式的密意讲:天下拦不住你了,身体就为我们大灵的天,外面的天是整个宇宙虚空。你出入自己的天地和外面的天地很随便很自在。这个天下式又包括一个功法,只有用功法才可以打通。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只有打开了天地大动脉的时候,自己的性德就恒常不变了。打不通的时候我们还是受有为法的控制。一旦性德具备恒古不变时候,又回归于宇宙宙心了,回归于佛国了,回归于自然大道了。

  这本《道德经》大家用心看明白的时候,会越看越兴奋,兴奋到极点的时候,就像打陀螺用鞭子一抽,滴溜溜的转,它转到极点的时候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兴奋到极点的时候也是不动的,复归于无极,无极就是不动了,但它在自转,你看不出来了。我们地球也在自转,但是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它在转,这就叫动到极点的时候回归于静。回归于静的时候,我们的心跨擦一下子从兴奋的最高处一下子跌落到低谷的时候,这就是回归于本来面目自然。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这个时候心达到无知无识、无牵无挂、浑然忘我的境界,甘愿把自己放在卑贱的最低谷,就是有侮辱来临,也是无知无识、无牵无挂、浑然忘我。为天下谷,心中空无一物,具有大的容量,海纳百川。达到这样的境界,心非常柔和,让别人非常欢喜,自己又没有夸耀自己,也没有自以为是,非常平淡,符合自然法则。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既然你能包容一切,那么恒古不变的性德这时候你就已经完全具足了,不增不减。既然不增不减了,这个时候就完全回归于道——无余涅磐境界,返朴归宗了。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从文学上讲,朴散就是质朴的东西或纯朴的东西,把它割开之后作为器皿。

  从修行上讲,我们只有回归于自然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最好的器皿,把那些散乱的后天的精气神归于一点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成为一个器皿。

  圣人用之。我们的大灵(无位真人)要吸收它,吸收它之后大灵就成为官长,官长成为九五之尊。成为九五之尊的时候,它的智慧再不可分割了。不可分割就是不需要分割了,也没必要分割了,不增不减,圆满具足了。所以说这个时候大灵或圣人集中了我们后天的精气神变为九五之尊,它的大智慧在我们的天目穴能体现出来,日月合明,阳光照。这个时候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舍利子呀,诸法相皆空。

  我们要修到呆若木鸡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进入了入定,大定不死的时候,也就是荣观,燕处超然了,息宁一切妄想杂念,我们的智慧也就大放光明了。

  《道德经》很多是隐藏起来的语言,它并不是完全给你说的那么明白,你只能凭着自己的本能,本能就是先天的本来面目或者大灵透露给我们一点信息,我们的灵感或预感就是大灵给的,然后自个去琢磨。

返回目录

-----------------------------------------------------------------------------------------------------------------

更多法界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