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你未经历过的出家生活(11)--高僧传授的简单易行的启智方法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3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你未经历过的出家生活(11)--高僧传授的简单易行的启智方法

 

  僧团的学习分不同的阶段,净人、沙弥、比丘等等。随着不断地学习,以前有个疑惑被澄清,似乎并不是越往上学就越有高深的东西去学习。

  似乎是越学越简单。

  两年前有个因缘开始学习背书,因为自己比较老实,心眼少,法师一说,就做了,基本没有间断,过去也陆续写过关于背书的文章,就是背下来后默写,最早是《弟子规》,后来就是自己喜欢的一些文章,《论语》、《入行论》的一部分,《广论》的科判,以及一些偈诵等等,当定课来做的。

  这个方法极简单,背下来,再默写下来。而已。

  如今两年过去了,开始背四书,四书是师父让学的,其实,自己的这个状态读四书根本没法读,首先对文言文就不了解,语境和用词都很陌生,加上对历史背景的模糊,根本就没法学。

  但是,用这个方法一点点地啃,非常有效果,每天啃几百字,每天几百字,就啃出道道来了,真的是感慨万千,早怎么就不知道这么干呢?白白荒废了前面那么多年的时光。

  总结一下,坚持背默四书乃至各种经论确定可以获得如下的好处。

  一、渐渐地对文言文的语境有了潜移默化的理解,有了这个语境的训练,以后读文言的大乘经典就会更容易深入。

  二、对古代圣贤的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简直是惊叹不已,他们的思想和认识绝对是跨越时空和地域环境的,各种思想之间大多相通,只是呈现的形式不同而已。这么了不起的东西,四十岁才读到,真的是要羞到地缝里。

  三、记忆力得到提高,以前背下一个偈诵需要读十多遍,乃至二十多遍,现在状态最好的时候,一、两遍就可以记下来,别人说什么话,一天中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被轻松忆持起来。

  四、通过记忆力的提高,对事物的宏观认知能力有了质的改变。这个感觉用语言很难表达。

  五、通过对四书中的内容的背诵,更深刻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国情、人心状态,此经验和认识可以用来理解和把握当下的社会缘起。

  还有很多好处,不用一一列举,背默这个方法对背诵五堂功课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阅读经典能力的提高效果格外明显,曾经做了一个实验,重新再读《楞严经》及注释,和以前读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对文意、经义的理解有了很不一样的改变。

  用这个能力和状态去学《广论》,应该速度会很快。除了对文意理解的速度,还有了宏观驾驭整个体系和结构的意识和能力。跟以前那样死读就不一样。

  这些改变,应该得益于两年来坚持背默的定课。

  儒家的学习很讲究举一反三,老师也不是什么都讲,道理全都在里面,做不做就是学人的事了。

  之后再读书,遇到很好的文句、段落,顺手就背默下来。虽然有点影响阅读的速度,但是,以前那样囫囵吞枣的读书确实不如现在这样。

  经典都放在那里,有了更深刻的阅读和领会能力,自然就能深入贯通。

  还有个问题,经论中,有很多很多的偈诵,有的论,干脆通篇都是偈诵,所谓偈诵就是押韵的旧体诗,有的不是特别的押韵,语法很陌生,感觉非常晦涩,现代人读起来很费劲,我估计古代行文中偈诵更容易理解和阅读,也应该包括印度,否则,流传到今天的经典不可能为了让后人看不懂,可是,我们经过五、四的白话运动之后,对这种古代很平常的行文方式就有了障碍。我们的早晚课里有很多的偈诵,天天读,天天诵,但很少想过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没有特殊的因缘,根本就不会去想,可能就是因为偈诵这种表达方式不适合现代人。

  看古代历史,古人对诗歌非常之重视,从小就要读诗乃至作诗,所以,诗体行文成了非常好的记录事件,抒发情怀,乃至强化记忆的方式。

  一个偈诵如果拆开来解,可以用白话解出大篇大篇的文字来,其实,偈诵在承载内涵上却是比白话来的深,但是,现代人不熟悉,不习惯。现代人不爱读古体诗,除了一些流传千古的名诗、绝句以外,大多数一看就晕了,很多字陌生,很多用词陌生,语法也陌生。浓缩的东西,现代人不适宜,更喜欢兑了水的东西,像我这些小文章,都是兑了水的,换古代,几个偈诵就搞定了。那个时候的人悟性高啊。

  背诵偈诵,然后默写下来,这个方式可以化解这种文法上的障碍。帮助我们深入偈诵的意趣。

  有的偈诵,背下来只需要几分钟时间。

  丛林生活中,一天里虽然排的很满很满,但是总还是有几分钟,乃至几十分钟的空闲时间,这些时间没有使用好,就成了打妄想和散乱的根据地,拿这些时间用来背偈诵,很有意思,因为觉得有趣,所以,一有时间,就想背几段,默下来,这样一来,最后一点妄想的时间也就被挤干净了,而且,顺便也可以练练字。

  沙弥律仪里并不倡导沙弥要把字写到多好,要求过得去就可以,不用费心思练。所以,这样练字,也没有费心思,一个中国人,倘使写的一手歪歪倒倒鳖爬一样的象形汉字,肯定也不太合适。尤其是这个时代,计算机和汉字录入功能的强大,写字就更生疏了,出家人,时间多一点,把字写好一点,也算是继承传统文化了。

  写字也可以除妄想。而且,写字要端正身体,心里一散乱,字肯定也散乱。很多时候,看人的心,看他的字就能看出来。

  背书有那么多的好处,不背书的人真的是亏大了,而且,背书不仅仅是出家人可以干,世间人照样可以干。老幼咸宜的好事。

  书背多了,会对修学的体系乃至种种法门、种种学习形式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个理解很难表达,可以比喻一下,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不一定要别人发一个课桌,自己才认可自己是个学生。

  学习是随时随地的事,追随老师,也是随时随地的事,也是心上的功夫,对学习者而言,不在老师离自己有多远,也不在老师怎么教,教什么。

  他教我做,就可以了。

  师父说,背书可以开智慧。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