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恰宓禅师:开发直觉智慧 第十三讲 观智的层次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2日
来源:   作者:恰宓禅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恰宓禅师:开发直觉智慧 第十三讲 观智的层次

 

  我将简要说明禅修者如何经历所有的十三层观智,证得觉悟,这样禅修者就知道通向苦的止息的道路。禅修者在禅修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七种清净、十三层观智和四个层次的觉悟。十三层观智是世间的,四个层次的觉悟是出世间的。

  当禅修者要禅修时,首先需要净化道德。戒清净是每个禅修者的基本要求,不管是舍摩他禅修者还是威巴萨那禅修者。只有当戒清净时,禅修者才有一个清晰的心,并对他/她的言行感到快乐。这对禅修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禅修者证得观智。要想达到戒清净,禅修者必须持守五戒或八戒。对于比库来说,有227条戒律,称为巴帝摩卡律仪。在家人应至少持守五戒,如果可能的话,应持守八戒。禅修者通过持守戒律,做善行、说善语,实现戒清净。

  然后,禅修者就可以开始威巴萨那禅修或观禅,客观地观察在身心中生起的任何现象。当正念变得锐利、强有力时,定力逐渐加深,妄想越来越少。当心很好地专注在任何心理状态或身体过程时,五盖就变得非常弱。由于深度的定,不会有任何障碍进入心中。在心很好地专注在禅修目标这段期间,专注的心驱散了所有的五盖。这种状态称为心清净,因为心很好地安住在目标上。也许有一些妄想,但禅修者看到了,并迅速观每个妄想,妄想就消失了。这样,定力变得越来越深,心从五盖和烦恼中清净出来。这就叫做心清净。第一层的清净是戒清净。

  由于心从五盖和烦恼中清净出来,专注的心变得锐利、有穿透力,开始透视名和色—身心现象。心开始区分心和身,即区分观察的心和目标,或区分主体和客体。当禅修者的心很好地专注在腹部的上下移动时,他/她开始区分上升移动的过程和下降移动的过程。在禅修的开始阶段,由于心还不能很好地专注,禅修者不能区分上升和下降,他/她认为上升和下降是一个移动,是相同的。

  当定力足够深时,禅修者开始认识到腹部上升,然后消失,紧接着在上升消失之后,腹部下降,然后消失。这样,上升过程的开始和结束以及下降过程的开始和结束就看得非常清楚,于是,禅修者认识到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是不同的过程。在禅修的这个阶段,禅修者看到了观察的心和上升移动,以及观察的心和下降移动,开始认识到上升移动是一个过程,观察的心是另一个过程,下降移动是一个过程,观察的心是另一个过程。这样,禅修者就开始将上下移动的过程—物质现象,与观察的心—心理现象区分开来。当定力变得更深时,禅修者透视到上升移动和下降移动的自性,以及观察的心的自性。

  我已跟大家解释过禅修者如何透视风大的自性,风大在上升和下降移动过程中很明显。这个层次的观智叫名色辨别智。同样地,当你观痛的感受时,心逐渐越来越专注在痛上。你很有耐心,继续专注地观察痛,你越专注地观察,定力就越来越深。于是,你识识到痛是一个过程,观察痛的心是另一个过程。

  至此,禅修者能够辨别两种类型的心:一是观察的心,另一个是苦受。于是,他们认识到痛只是一种苦受。有时候,他们感觉到痛和身体分开了,或痛在身体外面。有时候,他们感觉不到痛的位置,有时候感觉不到他们的身体或人。在那个时刻,他们认识到痛只是一种苦受。观察痛的心也是一个单独的过程。于是,他们再次认识到痛既不是人,也不是众生,痛只是一种苦受。这个层次的观智就叫做名色辨别智。

  同样地,当你非常专注、仔细、准确地观察动作,对日常活动保持正念时,心逐渐专注在每个移动或动作上。假设你在观察手臂的弯曲或伸展,你的心非常准确、密切地观察手臂的移动。然后,你认识到这只是一个移动的过程,既不是人,也不是众生。有时候,你感觉不到手臂的存在,你所看到的只是一个自然的移动过程,该移动过程就是风大。你不会将移动当成是一个人、众生、我或我的。于是,认识到风大是物质现象,它呈现为伸展的移动,从而去除了人或众生的邪见。

  这种认识就是名色辨别智。同样地,当你行禅时,专注在脚的移动的定力逐渐变得越来越深,你开始很好地觉知提、推、落的实际移动。随着定力的加深,你感觉不到脚的形状,你所看到的只是移动。于是,就不会将移动当成是你自己,人或众生。这个对提、推、落的移动的认识去除了人、我或灵魂的观念,即我见。这也是名色辨别智。

  当禅修者通过专注地观察每个心理状态或身体过程,继续精进地、热忱地修行时,定力变得越来越深。在此阶段,必须观察日常活动中的一些动作之前的动机,在行禅中也要观动机,如“动机、提”,“动机、推”,“动机、落”,“触”,“动机、压”,等等。于是,你发现动机非常清楚,它和移动是分开的。例如,想提的动机是一回事,提的动作是另外一回事,想推的动机是一回事,推的动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于是,你开始认识到只有当动机生起时,脚才提起,只有当动机生起时,脚才推前,只有当动机生起时,脚才落下。同样地,在此观智,当你观移动前的动机时,你感觉不用费力气去提脚,脚自己提起来。同样地,当你观动机时,脚自己往前推。有时候,脚向前推,你无法控制。当你观动机时,脚自己落下。刚开始时,你会对你的体验感到惊讶,因为之前你必须要付出一些努力来提起脚、推脚、落脚。但现在,不用费力,只要动机一生起,脚就自己提起来。同样地,只要动机一生起,脚就自己往前推。这表示在那个时刻,你没有将动机或脚的移动当成是人、众生或你自己。你只是看到两个过程,动机和移动,是分开的过程。于是,你就会判断是动机造成脚的移动。因此,动机是因,提的动作是果。同样地,动机是因,推的动作是果。动机是因,落的动作是果。这就叫做“因果智”或“缘摄受智”。

  同样地,在日常活动中观察动作或移动之前的动机,观它们为“动机、坐、坐、坐”,“动机、起、起、起”,等等。当你定力足够深时,你也会认识到是动机造成了动作。你开始认识到因果、因果关系或缘起。这就叫因果智或缘摄受智。

  在此阶段,你会发现有时候腹部的上下移动非常清晰,你能很好地并清晰地观察它。但有时候,上下移动又消失了,你无法观察它,因为你找不到它。在那个时刻,你感到困惑。你应观察什么呢?之后,你听到一个声音,观它是“听到、听到”,然后你才知道你的心在想上下移动的消失,并观“想、想、想”。当你观想的过程之后,你会再次发现上下的移动。上下移动又出现了,你观“上、下”,“上、下”。这里,你模糊地认识到只有当上升移动发生时,才能观它为“上”,只有下降移动发生时,才能观它为“下”。这表示当上升移动或下降移动出现时,才生起观察该目标的心。因此,上升或下降移动是因,观察的心是果。这样,我们就认识到了因果关系或缘起。

  当你继续禅修,定力变得更深。当你有痛时,你观它是“痛、痛、痛”。在第一和第二层观智,你不能很好地观察痛。但现在,痛变得非常清晰,你的定力更深,因为你已经经历了两层的观智。因此,你耐心地观察痛,并观它为“痛、痛、痛”。但是你的心老跑,心中出现一些图像,如树、人、鬼、天神或和尚。任何在你心中生起的图像都是由想造成的。你认为这些图像是自己进入你心中的,但实际上不是。当心跑掉时,是“想”把心理图像带进你的心里。因为你看到了这些图像,你必须观它们为“看到、看到”,直到其消失。如果在这些心理图像出现之前,你就看到了这个要制造图像的妄想,就观“妄想、妄想”或“想、想”,直到该妄想消失。在该妄想消失之后,你回到主要目标,腹部的上下。或当你感到痛时,观“痛、痛”,等等。

  你必须要用很大的耐心来观察痛,你必须专注地观察痛。有时候,痛逐渐减弱,过一段时间之后,痛就消失了。此时,你看到了痛的开始、中间和结束。有时候,在一个痛消失之前,另一个痛又生起。在那时,你必须观察那个更明显的痛。之后,随着定力越来越深,专注地观察痛,痛消失了。这里,你开始看到痛的生灭,或痒的生灭。这样,你就判断尽管痛生起,并变得更剧烈,但它最终会消失。因此,痛是无常的。

  同样地,当你观察腹部的上下移动,你开始看到在上升的过程中有两、三个移动,“上、上、上”。同样,在下降的过程中有两、三个移动,“下、下、下”。于是,你开始认识到上下移动不是一回事,是不相同的。上升移动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由三或四个移动构成的。同样地,当你在行禅时观察脚的移动时,你开始看到在提的过程中,有大约两、三个移动,“提、提、提”。当你观察推的移动,你看到推有两、三个移动,“推、推、推”,等等。尽管比较模糊,你认识到了移动不是永恒的,因为移动一个接一个地生起、消失。

  在此层的观智,你认识到你观察的每个目标都有开始、中间和结束。你清晰地看到目标的消失,不管是心理状态或是身体过程。你透视到身心现象的无常、苦和无我性。这叫做思维智,意思是了解现象的三共性—无常、苦和无我的观智。

  随着定力的加深,你继续禅修,痛觉逐渐减弱,并消失。你很少有痛,定力越来越深。你的正念也更锐利、有力,精进力也强而稳定。在此层的观智,心更深入地专注在任何生起的心理状态或身体过程上。当心专注时,喜生起,你感到轻安,很快乐,因为心专注在被观察的心理状态或身体过程上。心变得越来越清晰。可以这样说,心变得透明。我们会看到一些与观智有关的光,有时像荧光灯,有时像汽车头灯,或像星星或像月光。有时候,当你在静坐时,你感觉沐浴在月光里,等等。在此情况下,当你看到光时,观它为“看到、看到、看到”;当你感到快乐时,观它为“乐、乐、乐”。当你感到轻安时,观它为“轻安、轻安、轻安”,当你感到喜时,观它为“喜、喜、喜”,等等。在此层的观智,你感到非常微细和异常的乐、喜和颤抖。你的正念非常好,能够观察任何生起的目标。精进强而稳定。

  于是,你对此阶段的体验感到高兴,你开始执著这些好的体验。在此阶段体验到的这种执著是一种异常微细和较弱的执著。你也体验到舍的状态,无需任何努力来观察或透视心理状态或身体过程的本质。好像观察的心毫不费力,既不紧也不松。你能清晰地感觉到这种舍的状态,你执著这种舍。不管什么时候你生起执著,你应观它是“执著、执著、执著”,直到执著消失。有时候,此层的观智很吸引人,因为在此阶段的体验非常享受。因此,有时候禅修者认为他们已经证得涅槃。于是,他们享受这种快乐,执著这种快乐,因此,就不能够观察现象。有时候,甚至忘记观察。

  基于法的知识或禅修老师给予的指导,禅修者开始认识到这不是禅修的最终目标,这些是观智的染。禅修者思维:“如果我不能观察执著,我就不能前进到更高层的观智。”这样正确思维之后,你必须观察任何对乐或喜生起的执著。于是,你通过了此阶段,心变得稳定、平静、轻安。定力变得更好,观智变得越来越锐利、更有穿透力,心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上下移动,一个移动接着另一个移动。有时候,你会看到在上下的过程中有一连串的动作,一个接一个地生灭。同样地,在行禅时,你看到一连串的微细的断开的移动,它们是脚的分开的移动。那时,你觉知不到脚的形状。你所看到的只是一连串的移动一个接一个地生灭。此时,你看到了物质现象的生灭。同时,你也看到心观察一个目标,迅速灭去,然后观察另一个目标,又迅速灭去,等等。

  在此阶段之前,你体验到了观智的十种染,如光、喜、乐、轻安、舍,等等。之后,你清晰地看到身心现象的生灭。第四观智称为生灭智。

  当你继续禅修,定力变得越来越强。正念也非常锐利、有力。于是,你开始看到每个单个的上下移动的消失,同样地,也看到观察的心的消失。你观察一个目标,心观察它,它就消失。不管你观察什么,都消失。这样,你开始看到目标非常快速的、清晰地坏灭。你所看到只是坏灭、消失或灭去。大多数时间,你觉知不到目标的形状,有时候,你对你的体验很不满意,因为你找不到现象的形状。有时候,你感觉不到身体形状,只有意识存在。那时,你必须观它是“知道、知道、知道”,但该意识也是生灭的。这是第五层的观智—坏灭智。

  之后,大多数时候,你只能观察目标的消失和坏灭。因此,你感到这些东西是可怕的,因为它们总是迅速地灭去、消失。这种害怕的感受或对害怕的觉知就叫做怖畏智。

  因为你不断地体验现象的消失或坏灭,你感到它们不好,对此状态不满意。你感到这些东西毫无可取之处。你的心不再明亮、活跃,变得犹豫,沮丧。这就叫做过患智。

  于是,你对这些身心现象感到厌倦、厌离或厌烦。你对你的生活和这个世界也感到厌倦。你无法找到任何一个地方能让你生活快乐和舒适。有时候,你感到想离开禅修营回家,有时候,你想跳入大海或山谷之中,因为你在这世上找不到任何东西是令人满意的。这就叫做厌离智。

  当你体验到这些身心现象的灭去时,你看到它们的过患,你想脱离它们。你感到有个欲望想从这些总是灭去的身心现象中解脱出来。在此层的观智,尽管你有好的体验,深度的定力和锐利的正念,但你坐不长,也许只坐十五分钟,你就想改变姿势,起身行禅。在行禅中,你也不能走时间长,大约二十分钟左右,你又想坐下了。这表示你不满意体验现象的消失和灭去,你想摆脱它。这就叫做欲解脱智。

  当你继续禅修,你会再次经受很多痛。痛非常剧烈、很强,你无法忍受,你想改变姿势或起身。此时,你不应改变姿势或起身,而是应该用耐心和毅力观察痛。之后,痛就突然消失了。另一个痛出现,你观察它,它又迅速地消失,再次地又有一个痛出现,你观察它,它又迅速地消失。在此阶段,你必须审察身心现象的无常、苦和无我性,这是在第三层观智—思惟智时已经体验过的。现在,你必须重新审察它,重新观察它,于是你认识到这些心理状态和身体过程实际上并不是永恒的。它们生起,马上消失。该层的观智叫做审察智。

  在此阶段之后,你就达到了最好层次的观智,在此阶段,你有时没有任何痛。也许会有一点点的痛,但你的正念非常锐利,定力很深。正念自己强而持续,你不用费任何力气来观察目标。心自动观察现象。不管是什么目标,你观察它,然后发现它已经消失了。目标的生灭现在变得非常迅速,该目标可以是一个心理或身体过程。有时候,你必须舍弃标记,只是观察它,觉知现象的生灭。此时,你的定力非常深。有时候,禅修者让心去向一个外部的目标,但心并不去向那个外部目标,心就像弹簧一样,又弹回到目标上,即任何被观察的心理状态或身体过程。在此阶段,你既不感到乐,也不感到苦。即使你发现一个令人愉悦的目标,你不会执著它,你不会对它感到快乐,你只是观察它,然后,目标消失了。如此,你的心位于苦与乐之间。这就叫做行舍智。

  当此观智变得成熟时,你就证得随顺智和种姓智。然后,你就证得了道智。在那个时刻,你认识到你已没有痛苦。这就证得了第一道智、须陀恒道智,觉悟成为入流者。该觉悟断除了“我”或“灵魂”的邪见和戒禁取见,也断除了对三宝的疑。因为在证得第一层次的觉悟时,断除了对三宝的疑,因此,你的信变得更强而坚定,永远不会被任何教理或人而动摇,因为你已经体验了观智和四圣谛。这叫做入流智,或第一层次的觉悟。

  当你继续禅修,你能够证得更高层次的觉悟,斯陀含道智,成为一名一还者。这表示一旦你证得了第二层次的觉悟,你将再投生到优等的世界,如天界,但你会再回到欲界世间一次。该第二层次的觉悟减轻了欲贪和嗔恨。当你证得第三层次的觉悟—阿那含道智时,就成为一名不还者,你不会再回到这个欲界。该第三层次的觉悟完全根除了欲贪和嗔恨。当你证得最后层次的觉悟—阿罗汉道智时,所有的烦恼都被彻底根除。于是,你成为一名阿罗汉,你的心完全从所有烦恼、五盖和负面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生活在安详与快乐当中。这就是禅修者的最终目的。

  你应至少证得第一层次的觉悟—须陀恒道智。心中以此层次的觉悟为目的,你应尽最大努力,但你需要足够的精进和足够的时间。要想证得最低两层的觉悟,十天禅修、两周禅修或三周的禅修是不够的。当你的观智变得成熟时,你不得不停止禅修,回到家里。然后,你又参加另一个十天的禅修营或两周的禅修营,你又从头开始,缓慢进步。当定力足够深时,你有些体验,证得一些观智,但然后,你又不得不停止禅修,回到家里。因此,你需要足够的精进和足够的时间来证得这四个层次的觉悟,或至少前两个层次的觉悟。

  我已经非常简要地解释了十三层的观智和四个层次的觉悟。你会发现你在禅修中的一些体验和我在此开示中所讲的内容相符,这样,你就知道你修到了什么地步。你必须长期修行。

  愿你们尽最大努力,证得最高层次的觉悟—阿罗汉果!

返回目录

-----------------------------------------------------------------------------------------------------------------

更多恰宓禅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