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二节《中论》与《阿含经》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2日
来源:   作者:厚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二节《中论》与《阿含经》

 

  第四章_龙树──中道缘起与假名空性之统一

  第二节 《中论》与《阿含经》(p.209~p.216)

  一、论书之类别(p.209)

  论书,有「释经论」,「宗经论」。

  【(一)释经论】

  释经论,是依经文次第解说的。

  有的以为:如来应机说法,所集的经不一定是一会说的,所以不妨说了再说,也不妨或浅或深。

  有的以为:如来是一切智人,说法是不会重复的,所以特重先后次第。

  《大智度论》与《十住毗婆沙论》,是释经论而属于前一类型的,有南方(重)经师的风格1;与(重)论师所作的经释,如无着的释经论2,体裁不同。

  【(二)宗经论】

  宗经论,是依一经或多经而论究法义,有阿毗达磨传统的,都是深思密察,审决法义,似乎非此不可。《中论》是宗经论,但重在抉择深义。

  【(三)观行论】

  其实,论书还有「观行论」3一类,以观行(止观)为主。《中论》二十七品,每品都称为「观」,所以古称《中论》为中观。如僧肇《物不迁论》说:「中观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4。

  【※】

  《中论》是宗经论,以观行为旨趣,而不是注重思辨的。

  龙树所学,综贯南北、大小,而表现出独到的立场。

  现在论究龙树的空义,以《中论》为主,这是后期中观学者所共通的;以《大智度论》等为助,说明《中论》所没有详论的问题。

  二、《中论》与《阿含经》、《般若经》之关系(p.209~p.210)

  【(一)《中论》的核心论题】

  《中论》开宗明义,是:「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5。

  《中论》所要论的,是因缘,(新译为缘起),是八不的缘起;八不的缘起,就是中道。

  【(二)从八不缘起看《中论》与《般若经》之关系(p.210)】

  八不缘起的含义,可说与《般若经》相同;而以缘起为论题,以八不来阐明,却不是《般若经》的。6

  【(三)《中论》是以大乘学者的立场,抉发《阿含》的缘起深义(p.210)】

  我(印顺法师)以为:

  「《中论》是《阿含经》的通论;是通论《阿含经》的根本思想,抉择《阿含经》的本意所在」。

  「《中论》确是以大乘学者的立场,确认缘起、空、中道为佛法的根本深义。……抉发《阿含》的缘起深义,将佛法的正见,确树于缘起中道的盘石」7。

  这一理解,我曾广为引证,但有些人总觉得《中论》是依《般若经》造的。

  这也难怪!印度论师──《顺中论》8、《般若灯论》9等,已就是这样说了。

  【(四)《中论》本着「般若法门」的深悟,而抉发《阿含经》的深义(p.210)】

  我也不是说,《中论》与《般若经》无关,而是说:龙树本着「般若法门」的深悟,不如有些大乘学者,以为大乘别有法源,而〔是〕肯定为佛法同一本源。不过一般声闻学者,偏重事相的分别,失去了佛说的深义。所以〔龙树《中论》〕就《阿含经》所说的,引起部派异执的,一一加以遮破,而显出《阿含经》的深义,也就通于《般若》的深义。

  三、《中论》为《阿含经》之通论(p.210~p.213)

  从前所论证过的,现在再叙述一下10:

  【(一)以八不说明中道的缘起说,渊源于《阿含经》(p.210~p.211)】

  《中论》的归敬颂,明八不的缘起。缘起是佛法不共外道的特色,缘起是离二边的中道。说缘起而名为「中」(论),是《阿含》而不是《般若》。11

  中道中,

  不常不断的中道,如《杂阿含经》卷12(300经)说:「自作自觉[受],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受],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12。

  不一不异的中道,如《杂阿含经》卷12(297经)说:「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缘无明故有行」13。

  不来不出的中道,如《杂阿含经》卷13(335经)说:「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14。

  不生不灭的中道,《阿含经》约无为──涅槃说。15涅槃是苦的止息、寂灭,在《阿含经》中,是依缘起的「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而阐明的。

  以八不说明中道的缘起说,渊源于《杂阿含经》说,是不庸怀疑的!

  【(二)《中论》引证的佛说多出于《阿含经》(p.211~p.212)】

  《中论》所引证的佛说,多出于《阿含经》。

  〈观本际品第11〉说:「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16,出于《杂阿含经》卷10(266经)说:「无始生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17。「无始生死」的经说,龙树引归「何故而戏论,谓有生老死」18的空义。

  〈观行品第13〉说:「如佛经所说,虚诳妄取相」19。以有为诸行,由妄取而成的虚诳[妄],以涅槃为不虚诳;龙树解说为:「佛说如是事,欲以示空义」20。

  〈观有无品第15〉说:「佛能灭有无,于化迦旃延,经中之所说,离有亦离无」21。此出于《杂阿含经》卷12(301经)说:「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离无);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离有):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22。

  离有无二边的缘起中道,为《中论》重要的教证。

  〈观四谛品第24〉说:「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23。这如《增壹阿含经》说:「我今甚深之法,难晓难了,难可觉知,……设吾与人说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我今宜可默然,何须说法」24。

  各部广律,在梵天请法前,也有此「不欲说法」的记录。25

  〈观四谛品第24〉说:「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26,如《稻秆经》说27。见缘起即见法(四谛),如《中阿含》《象迹喻经》说28。

  〈观涅槃品第25〉说:「如佛经中说:断有断非有」29。这是《杂阿含经》卷9(249经)说:「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亦不应说,无亦不应说。……离诸虚伪[戏论],得般涅槃,此则佛说」30。

  【(三)《中论》所讨论的内容是「阿含」、「阿毗达磨」的法义(p.212~p.213)】

  *《中论》凡二十七品。

  《青目释》以为:

  前二十五品,「以摩诃衍说第一义道」,后二品「说声闻法入第一义道」31;《无畏论》也这样说。32

  〔印顺法师评:〕

  然依上文所说,缘起中道的八不文证,及多引《阿含经》说,我不能同意这样的判别。《中论》所观所论的,没有大乘法的术语,如菩提心,六波罗蜜,十地,庄严佛土等,而是「阿含」及「阿毗达磨」的法义。《中论》是依四谛次第的,只是经大乘行者的观察,抉发《阿含经》的深义,与大乘深义相契合而已。

  **这不妨略为分析:

  初二品:总观八不的始终

  〈观(因)缘品第1〉观缘起的集无所生。

  〈观去来品第2〉观缘起的灭无所去。

  这二品,观缘起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总观八不的始终。

  第3品~第27品:别观四谛

  ※以下别观:

  (A)苦谛(第3~第5品)

  〈观六情品第3〉,〈观五阴品第4〉,〈观六种[界]品第5〉,即观六处、五蕴、六界,论究世间──苦的中道。

  (B)集谛(第6~第17品)

  〈观染染者品第6〉,观烦恼法;

  〈观三相品第7〉,观有为──烦恼所为法的三相。

  〈观作作者品第8〉,〈观本住品第9〉,〈观然可然品第10〉,明作者、受者不可得。与上二品合起来,就是论究惑招生死,作即受果的深义。

  〈观本际品第11〉,明生死本际不可得,

  〈观苦品第12〉,明苦非自、他、共、无因作,而是依缘生。

  〈观行品第13〉,明诸行的性空。

  〈观合品第14〉,明三和合触的无性。

  〈观有无品第15〉,明缘起法非有非无。

  〈观缚解品第16〉,从生死流转说到还灭,从生死系缚说到解脱。

  〈观业品第17〉,更是生死相续的要事。

  从〈观染染者品第6〉以来,共十二品,论究世间集的中道。

  (C)灭谛(第18~第25品)

  〈观法品第18〉,明「知法入法」的现观。

  〈观时品第19〉,〈观因果品第20〉,〈观成坏品第21〉,明三世、因果与得失,是有关修证的重要论题。

  〈观如来品第22〉,明创觉正法者。

  〈观颠倒品第23〉,观三毒、染净、四倒的无性。

  〈观四谛品第24〉,明所悟的谛理。

  〈观涅槃品第25〉,观涅槃无为、无受的真义。

  从〈观法品第18〉到此,论究世间集灭的中道。

  (D)道谛(第26~第27品)

  〈观十二因缘品第26〉,正观缘起。

  〈观邪见品第27〉,远离邪见。

  这二品,论究世间灭道的中道。

  四、《阿含》与《般若经》说「空」的异同(p.213)

  《中论》与「阿含经」的关系,明确可见。

  (一)《阿含》说空33,没有《中论》那样的明显,没有明说一切法空。说种种空,说一切法空的,是初期大乘的《般若经》。

  (二)《般若经》说空34,主要是佛法的甚深义,是不退菩萨所悟入的,也是声闻圣者所共的。

  (三)《阿含经》说法的方便,与《般若经》有差别,但以空寂无戏论为归趣,也就是学佛者的究极理想,不可说是有差别的。35

  五、《中论》抉择《阿含经》与阿毗达磨论,而贯通了《阿含》与《般若》等大乘经(p.213~p.214)

  (一)龙树的时代,佛法因不断发展而已分化成众多部派,部派间异见纷纭,莫衷一是。《中论》说:

  「若人说有我,诸法各异相,当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36

  「浅智见诸法,若有若无相,是则不能见,灭见安隐法。」37

  声闻各部派,或说有我有法,或说我无法有;38或说一切法有,或说部分有而部分无。39

  这样的异见纷纭,与《阿含经》义大有距离了!所以《中论》引用《阿含经》说,抉择遮破各部派(及外道)的妄执,显示佛法的如实义。

  (二)如〈观法品第18〉,法是圣者所觉证的。40

  〈观法品〉从观「无我我所」而契入寂灭,正是《阿含经》义。41 品末说:

  「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是名诸世尊,教化甘露味。」42

  「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尽,诸辟支佛智,从于远离生。」43

  上一偈,总结声闻法,下一偈是出于无佛世的辟支佛;二乘圣者,都是这样悟入法性的。

  所以,或以为前二十五品明大乘第一义,后二品明声闻第一义,是我所不能赞同的。

  (三)又如〈观四谛品第24〉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44依空而能成立的一切法,出世法是四谛──法,四果──僧,佛,也就是三宝;世间法是生死的罪福业报。

  (四)总之,依《阿含经》说,遮破异义,显示佛说的真义,确是《中论》的立场。当然这不是说与大乘无关,而是说:《中论》阐明的一切法空,为一切佛法的如实义,通于二乘;如要论究大乘,这就是大乘的如实义,依此而广明大乘行证。所以,龙树本着大乘的深见,抉择《阿含经》(及「阿毗达磨论」)义,而贯通了《阿含》与《般若》等大乘经。如佛法而确有「通教」的话,《中论》可说是典型的佛法通论了!

  注解

  ^1

  (1) 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137:「龙树是论师,但也有经师随机方便而贯通的特长,一切论议是与修持相关联的。」

  (2) 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二册p.6:「对于佛的应机说法,或广或略,或同或异,或浅或深,加以分别、抉择、条理,使佛法的义解与修行次第,有一完整而合理的体系,所以佛法是宗教而又富于学术性的。但论者的思想方式,各有所长;不同的传承发展,论义也就有部派的异义。等到「大乘佛法」兴起,又依大乘经造论。如龙树论,是南方经师及北方论学的综合者。无着、世亲等论书,渊源于说一切有部的经师及论师,更接近阿毗达磨论者。论是经过分别、抉择,不是依文解义的。」

  ^2 如无著菩萨造,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金刚般若论》(大正25,757a~766a);无著菩萨造,隋达摩岌多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大正25,766b~781a)。

  ^3

  (1) 印顺法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83:「初期的圣典,大概的说:法(经)的论书,有阿毗达磨论、释经论、观行论,形成以阿毗达磨论为主的,离经法而独立的论藏。」

  (2)《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857:「论书,以『阿毗达磨』为主流,而佛教界还有『释经论』(《顺正理论》卷71,大正29,728a)、『观行论』(《顺正理论》卷59,大正29,668b)的存在。《义释》的性质,是「释经论」;《无碍解道》的性质,是「观行论」。与「经师」的「释经论」,「瑜伽师」(禅师)的「观行论」,风格多少不同;这是铜鍱部阿毗达磨者所作,有阿毗达磨的气味,但到底不是阿毗达磨论。」

  ^4 僧肇着《肇论》卷1:「中观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大正45,151a21~22)。

  ^5《中论》卷1〈观因缘品第一〉(大正30,1b14~16)。

  ^6《空之探究》p.218 ~ p.219:

  《中论》依缘起而明即空的中道。空是离诸见的,「下本般若」确是这样说的:「以空法住般若波罗蜜,……不应住色若常若无常,……若苦若乐,……若净若不净,……若我若无我,……若空若不空。」(受等同此说)(《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540b)。但经文说空,多约涅槃超越说,或但名虚妄无实说。依缘起说中道,「下本般若」末后才说到,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9(大正8,578c)说:「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无尽,(如)虚空无尽故,般若波罗蜜无尽。……色无尽故,是生般若波罗蜜;受、想、行、识无尽故,是生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菩萨坐道场时,如是观十二因缘,离于二边,是为菩萨不共之法」。《阿含经》说,佛是顺逆观十二缘起而成佛的。「下本般若」末后,正是说明菩萨坐道场,得一切智(智)的般若正观。不落二边(中道)的缘起,《般若经》说是「如虚空不可尽」。但如虚空不可尽,经上也约五蕴、十二处等说,所以不能说是以缘起来阐明中道,因为在《般若经》的历法明空中,缘起与蕴、处、界、谛、道品等一样,只是种种法门的一门而已

  ^7印顺法师《中观今论》p.18;p.24。

  ^8

  (1)《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翻译之记》:

  「龙胜菩萨通法之师,依《大般若》,而造《中论》众典,于义包而不悉。大乘论师,名阿僧佉,解未解处,别为此部。」(大正30,39c10-12 )

  (2)龙胜菩萨造,无著菩萨释《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卷上:

  「问曰:汝说此论,义无次第,或有次第,何意因缘,而说义论,如所依法,如是造论?

  答曰:此如是义。世尊已于《大经》中说言:『憍尸迦!于未来世,若善男子,若善女人,随自意解,为他说此般若波罗蜜,彼人唯说相似般若波罗蜜,非说真实般若波罗蜜。…‥佛言:憍尸迦!彼人当说色无常,乃至说识无常。如是说苦、无我、不寂静、空、无相、无愿,如是乃至说一切智。彼如是人,不知方便,有所得故。…‥若是般若波罗蜜者,彼无少法可取可舍,若生,若灭,若断,若常,若一义,若异义,若来,若去,此是真实般若波罗蜜。』(参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41,大正7,784c21-785b2)依彼因缘故造此论,我如是知般若波罗蜜。此方便故,我今解释,所谓入《中论》门。」(大正30,40 a3~b1)。

  (3)《顺中论》卷下:「问曰:何者阿含?答曰:此如是义,于《大经》中,如来说言:须菩提!一切诸法去来行空,彼人不觉,取着不舍,而彼空法,不去不来,无有一法而不空者。又复说言:一切诸法悉不来者,此是阿含。」(大正30,49c3~8)

  ^9

  (1)《般若灯论释》卷1〈释观缘品第一〉:「『普断诸分别,灭一切戏论;能拔除有根,巧说真实法;于非言语境,善安立文字;破恶慧妄心,是故稽首礼。』释曰:如是等偈,其义云何?我师圣者,如自所证,于深般若波罗蜜中,审验真理,开显实义,为断诸恶邪慧网故。彼恶见者,虽修梵行,以迷惑故,皆成不善。今欲令彼悟解正道,依净阿含,作此《中论》,宣通佛语。」(大正30,51b22~c1)。

  (2)《般若灯论释》卷15:「以《般若》妙理,开演此《中论》。」(大正30,135c11)

  ^10《中观今论》p.18~p.23。《中观论颂讲记》p.43~p.46。

  ^11参见《空之探究》p.218~p.219;p.223~p.224。

  ^12

  《杂阿含经》卷12(300经):「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大正2,85c10~15)

  另参见《杂阿含经》卷34(961经),大正2,245b。

  ^13 《杂阿含经》卷12(297经):「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缘无明故有行。」(大正2,84c20~25)

  ^14 《杂阿含经》卷13(335经):「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大正2,92c16~24)

  ^15 《杂阿含经》卷12(293经):「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大正2,83c13~17)

  ^16

  《中论》卷2〈观本际品第11〉:「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大正30,16a8-9)

  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p.209:「释尊在经上说:『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本际不可得』。什么叫本际?为什么不可得?本际是本元边际的意思,是时间上的最初边,是元始。众生的生死流,只见他奔放不已,求他元初是从何而来的,却找不到。时间的元始找不到,而世人却偏要求得他。约一人的生命说,是生命的元始边际;约宇宙说,是世界的最初形成。在现象中,寻求这最初的,最究竟的,或最根本的,永不可得。」

  ^17 《杂阿含经》卷10(266经):「佛告诸比丘: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大正2,69b5~7)。

  ^18 《中论》卷2〈观本际品第11〉:「若使初后共,是皆不然者,何故而戏论,谓有生老死。」(大正30,16b8-9)

  ^19

  (1)《中论》卷2〈观行品第13〉(青目释):「『如佛经所说,虚诳妄取相,诸行妄取故,是名为虚诳。』虚诳者,即是妄取相;第一实者,所谓涅槃,非妄取相。以是经说故,当知有诸行虚诳妄取相。」(大正30,17a27- b2)

  (2) 参见:Suttanipāta(《经集》),739:「此苦须当知,虚伪破坏法,此智触衰灭,认斯可离贪,诸受灭尽故,无爱故寂灭。」;另参见Saṃyutta-nikāya(《相应部》)IV,p.205。

  (3) 参见:Suttanipāta(《经集》),757:「愚者如所思,由思为所异。愚思成虚妄,暂法虚妄法。」

  Suttanipāta(《经集》),758:「涅槃非妄法,诸圣知真实。彼等解真实,无爱故寂灭。」

  (4) 参见:《杂阿含经》卷10(265经):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日种姓尊说。周匝谛思惟,正念善观察;

  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于此苦阴身,大智分别说。

  离于三法者,身为成弃物。寿暖及诸识,离此余身分,

  永弃丘冢间,如木无识想。此身常如是,幻伪诱愚夫,

  如杀如毒刺,无有坚固者,比丘勤修习,观察此阴身,

  昼夜常专精,正智系念住,有为行长息,永得清凉处。」(大正2,69a18-b2)

  ^20 《中论》卷2〈观行品第13〉(青目释):「『虚诳妄取者,是中何所取,佛说如是事,欲以示空义。』若妄取相法即是虚诳者,是诸行中为何所取?佛如是说,当知说空义。问曰:云何知一切诸行皆是空?答曰:一切诸行虚妄相故空,诸行生灭不住,无自性故空。诸行名五阴,从行生故。五阴名行,是五阴皆虚妄无有定相。」(大正30,17b3-10)

  ^21《中论》卷3〈观有无品第15〉(大正30,20b1-2)。

  ^22

  (1)《杂阿含经》卷12(301经):「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着、使,不取、不住,不计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见,是名如来所施设正见。所以者何?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大正2,85c21~28)。

  (2)另参见:《杂阿含经》卷10(262经):「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如,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尊者阿难说是法时,阐陀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大正2,66c25-67a9)

  ^23《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大正30,33a14-15)。

  ^24 《增壹阿含经》卷10〈劝请品第19.1〉:「我今甚深之法,难晓难了,难可觉知,不可思惟。休息微妙,智者所觉知,能分别义理,习之不厌,即得欢喜。设吾与人说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者。唐有其劳,则有所损,我今宜可默然,何须说法。」(大正2,593a25~29)

  ^25 参见《四分律》卷32,大正22,786c15-787b4;《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5,大正24,126b。

  ^26《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大正30,34c 6-7)。

  ^27 《佛说稻譬经》:「今日世尊睹见稻[卄/干]而作是说:汝等比丘,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即是见佛。」(大正16,816c24~25)。

  ^28 《中阿含经》卷7,第30经《象迹喻经》:「世尊亦如是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大正1,467a9~10)。

  ^29 《中论》卷4〈观涅槃品第25〉:「如佛经中说,断有断非有,是故知涅槃,非有亦非无。」(大正30,35b14-15)。

  ^30 《杂阿含经》卷9(249经):「尊者阿难又问舍利弗:如尊者所说,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亦不应说,无亦不应说,有无亦不应说,非有非无亦不应说,此语有何义?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阿难: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余耶?此则虚言。无余耶?此则虚言。有余无余耶?此则虚言。非有余非无余耶?此则虚言。若言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离诸虚伪,得般涅槃,此则佛说。」(大正2,60a12-21)

  ^31 《中论》卷4〈观十二因缘品第26〉(青目释):「问曰:汝以摩诃衍说第一义道,我今欲闻说声闻法入第一义道。」(大正30,36b18-19)。

  ^32 参见寺本婉雅译《(梵汉独对校•西藏文和译)龙树造•中论无畏疏》,p.528,东京,国书刊行会,昭和49年2月。

  ^33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阿含》──空与解脱道〉。

  ^34参见《空之探究》第三章〈《般若经》──甚深之一切法空〉。

  ^35

  (1)《大智度论》卷4:「声闻乘多说众生空,佛乘说众生空法空。」(大正25,85 b18~19);

  《大智度论》卷26:「不大利根众生为说无我,利根深智众生说诸法本末空。何以故?若无我则舍诸法。」(大正25,254a8~10)。

  (2) 印顺法师《中观今论》〈自序〉p.3~p.4:

  中观学值得称述的精义,莫过于「大小共贯」、「真俗无碍」。龙树论以为:有情的生死,以无明为根源,自性见为戏论的根本。解脱生死的三乘圣者,体悟同一的法性空寂,同观无我无我所而得悟。三法印即是一实相印,三解脱门同缘实相。这样的三乘共空,对于从来的大小相诤,可得一合理的论断。……今依龙树论说:三藏确是多说无我的,但无我与空,并非性质有什么不同。大乘从空门入,多说不生不灭,但生灭与不生灭,其实是一。「缘起性空」的佛法真义,启示了佛教思想发展的实相。释尊本是多说无常无我的,但依于缘起的无常无我,即体见缘起空寂的。」

  ^36《中论》卷2〈观然可然品第10〉(大正30,15c24-25)。

  ^37

  (1)《中论》卷1〈观六种品第5〉(青目释):

  「『浅智见诸法,若有若无相,是则不能见灭见安隐法。』若人未得道,不见诸法实相,爱见因缘故种种戏论,见法生时谓之为有,取相言有;见法灭时谓之为断,取相言无。智者见诸法生即灭无见,见诸法灭即灭有见,是故于一切法虽有所见,皆如幻如梦,乃至无漏道见尚灭,何况余见!是故若不见灭见安隐法者,则见有见无。」(大正30,8a5-13)

  (2) 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p.131:

  诸法的实相,不可以看作有相,也不可以看作无相,但「浅智」浅见的世间有情,或「见」到「诸法」的实「有」自相,或见到诸法的实「无」自「相」。其实,他「是」「不能见」到虚空及一切法的非有非无的缘起法的。不理解缘起法,就不能通达性空;不通达性空,就有自性见的戏论;有了实有的自性见,就不能见到「灭」除妄「见」的「安隐」寂静的涅槃「法」。『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缘起幻有的虚空,是要承认的,从缘起中通达性空,通达了性空,就可证得安隐寂静的涅槃了。

  ^38

  (1) 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104 ~ p.105:「声闻乘的部派多,论典多,见解也多。以从空到有的意义来观察,玄奘三藏曾有六宗之判。一、我法俱有宗──犊子本末五部及说转部(经量本计)。二、法有我无宗──说一切有部。三、法无去来宗──大众分别说系及经量部。四、现通假实宗──说假部。五、俗妄真实宗──说出世部。六、诸法但名宗──一说部。」

  (2) 华严宗判为十宗:(一)我法俱有宗,(二)法有我无宗,(三)法无去来宗,(四)现通假实宗,(五)俗妄真实宗,(六)诸法但名宗,(七)一切皆空宗,(八)真德不空宗,(九)相想俱绝宗,(十)圆明具德宗。参见: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1(大正35,116b3-29)

  ^39 以蕴、处、界三科来说:(一)说一切有部主张:蕴、处、界皆是实有。(二)经部师主张:唯界是实,蕴、处为假。(三)世亲《俱舍论》主张:唯蕴是假,处、界是实。(参见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194~p.200)

  ^40

  (1)《空之探究》p.216注18:《中论》〈观法品〉,汉译《般若灯论》与《大乘中观释论》,品名相同;而西藏所传,月称注本作〈观我品〉,无畏等作〈观我法品〉,「法」的古义,有些人是忘失了!

  (2) 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p.308 ~ p.309:「法是轨持,轨是规律,或轨范;持是不变,或不失。事事物物中的不变轨律,含有本然性、必然性、普遍性的,都可以叫做法。合于常遍本然的理则法,有多种不同,但其中最彻底最究竟最高上的法,是一切法空性。现观这真实空性法,所以叫观法。」

  ^41

  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p.310 ~ p.312:

  本品(〈观法品〉)的意义,中观家的解释,每有不同。如体悟的真理,是大乘所悟的?是小乘所悟的?大小乘所悟的,是同是异?这都是诤论所在。

  清辨说:小乘唯悟我空,大乘悟我法二空。所以他解释本品时,就依这样的见解去分别,以为这颂是小乘所悟的,那颂是大乘所悟的。

  月称说:大乘固然悟我法二空,小乘也同样的可以悟入我法二空性。所以他解释本品时,不分别大小。

  〔印顺法师评:〕依本论(《中论》)以考察论主的真意,月称所说是对的。本品先明我空,后明法空。大乘、小乘的正观实相,确乎都要从我空下手的;通达了我空,即能通达我所法空。有我见必有我所见,得我空也可得法空。所以释尊的本教,一致的直从我空入手。其中,悟二空浅的是小乘,如毛孔空;悟二空深的是大乘,如太虚空。悟入有浅深差别,而所悟的是同一空性;真理是不二的。

  本品在全论的科判中,青目的《中观论释》,西藏的《无畏论》,佛护的《中论释》等,都说后二品是以声闻法入第一义,前二十五品是以大乘法入第一义。这样,本品是依大乘法悟入第一义了。

  〔印顺法师评:〕但细究全论,实依四谛开章,本不能划分大小。本品的颂文,从无我入观,到辟支佛的悟入,也决非与二乘不同。所以,本品是正确指示佛法悟入真实的真义,即释尊本教(阿含)所开示的;三乘学者,无不依此观门而悟入的。…… 佛的根本教典,主要的明体悟我空,所以论主说《阿含》多明无我,多说我空。但佛的本意,生死根本,是妄执实有,特别是妄执实有的自我,所以多开示无我空。如能真的解了我空,也就能进而体悟诸法无实的法空了。……从破我下手,显示诸法的真实,为三乘学者共由的解脱门。……一切法性空,却要从我空入手,此是本论如实体见释尊教意的特色。

  ^42《中论》卷3〈观法品第18〉(大正30,24a11-12)。

  ^43《中论》卷3〈观法品第18〉(大正30,24a13-14)。

  ^44《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大正30,33a22-23)。

返回目录

----------------------------------------------------------------------------------------------------------------

更多厚观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