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唯识学研究:关于唯识资料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6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唯识学研究:关于唯识资料的调查报告

   关于唯识资料的调查报告

  “唯识学”的研究非常困难,是因为它已经系统化,是历史上最后发达的最精密理论体系的缘故。唯识典藉浩如烟海,有人以为把唯识宗理论搞通之后,再治其它佛教宗派,便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我有幸能学习唯识,甚感自豪却也有无限的担忧,对于唯识的典籍,我虽知其多,但究竟有多少,我却是茫茫然。

  导师济群法师,为让后学能对唯识典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初便让我利用空余时间,把闽南佛学院图书馆的有关唯识几部重要的典籍的资料作一个调查报告。于是后学便谨遵师命,把唯识宗的几部重要典籍的资料整理如下:

  一;<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16卷   玄奘译

  <解深密经注。弘法大师杂著八种>。  金刚空海著

  <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讲录>。  <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解深密经语体释> 演培法师 <谛观全集经释六>

  <解深密经疏>四十卷。  圆测著

  <解深密经>要义说。  济群法师。见闽南佛学院学报  1992.1-2

  <论胜义谛> 智德法师。见闽南佛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

  <无自性相品>述义。  慈珍。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  1992.1-2

  试析<解深密经>六度十八分大意。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  1992.1-2

  从<解深密经>论胜义谛。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93.1-2.1994.1-2。

  <解深密经>概要。 圆真。 见台州佛教合刊 1993.1-2

  <止观之研究----以<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为主

  释惠敏著。  <中观与瑜伽>东初出版社

  二;<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100卷。  弥勒菩萨造。 玄奘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0卷

  <瑜伽师地论释>1卷。  最胜子等造  玄奘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0卷

  <瑜伽师地论略纂>16卷。 唐窥基撰。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0卷

  <瑜伽师地论分门论>16卷。 唐法成撰。 智慧记。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85卷

  <瑜伽师地论解题>  见<谛观集>

  <瑜伽师地论>  王海林释译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江偏

  <瑜伽师地论科判>  韩清净著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记>  <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瑜伽师地论叙>  欧阳竟无先生著

  <瑜伽师地论导读> 释惠敏著。  <中观与瑜伽>东初出版社

  <瑜伽师地论科判与大正藏,金陵版页数对照表>  释惠敏著。  <中观与瑜伽>东初出版社

  三;<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10卷。  护法等菩萨造。 玄奘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成唯识论述记>20卷。 唐窥基著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43卷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4卷。 唐窥基著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43卷

  <成唯识论了义灯>13卷。 唐惠沼著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43卷

  <成唯识论演秘>14卷。  唐智周著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43卷

  <成唯识论述记序释>1卷。 日本。 善珠造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65卷

  <成唯识论本文抄>45卷。  日本。 善珠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65卷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论>45卷。 日本。 湛然撰。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67卷

  <成唯识论略疏>6卷。    日本。 普寂撰。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68卷

  <成唯识论讲论>   见<谛观集>-

  <成唯识论释义>   单培根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总第14期

  <成唯识论文释并记(上下册)> 清/吴树虚集说  王文治选并记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  绍觉大师等

  <成唯识论>释义。 单培根。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95.1-2。 1996.1-2

  <成唯识论学记> 青丘沙门太贤集

  <成唯识论>中护法中道思想的研究>  陈 元 见1996年佛学研究论文集。 佛光文选

  四;<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2卷。  阿僧伽作。 后魏佛陀扇多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摄大乘论〉3卷。 无著菩萨造。 陈真谛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摄大乘论本〉3卷。 无著菩萨造。 玄奘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摄大乘论释〉15卷。 无著菩萨造。 陈真谛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摄大乘论释论〉10卷。 世亲造。 隋笈多共行矩等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摄大乘论释〉10卷。  世亲造。 玄奘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摄大乘论释〉10卷。  无性造。 玄奘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摄大乘论略疏〉5卷。 日本。 普寂寥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68卷

  〈摄大乘讲疏卷第五,第七〉2卷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85卷

  〈摄大乘论抄〉1卷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85卷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1卷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85卷

  〈摄论章卷第一〉1卷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85卷

  〈摄大乘论章卷第四〉1卷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85卷

  <摄大乘论解题>              见<谛观集>

  <摄大乘论讲记>  见<妙云集>

  <摄大乘论疏>   王恩洋居士著

  <摄大乘论>      见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之<唯识典籍研究>

  <摄大乘论初分讲记>。   <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摄大乘论》探析>。 智德法师 2003年第1期

  <摄大乘论>所知依分简析。智德法师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93.1-2 1994.1-2

  <摄大乘论>发微。  济群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89.1-2。 1990.1-2

  <摄论>界颂之研究   杨白衣。 见1980年佛学研究论文集。

  佛光文选

  五;〈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1卷。  天亲造  玄奘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2卷。 唐窥基注解,明普秦增修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44卷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2卷。 唐大乘光撰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44卷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1卷。 唐昙旷撰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85卷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序释〉1卷。 唐昙旷撰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85卷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1卷。 唐昙旷撰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85卷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广超法师主讲

  <百法明门论的讲记>  见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之<唯识典籍研究>

  <百法明门论的宇宙观>   <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大乘百法明门论义记> 沙门昙旷复撰 玄奘大师译<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 世亲菩萨造

  <大乘百法明门论宗旨>  单培根。闽南佛学院学报1991.1-2

  六;〈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1卷。 世亲菩萨造, 玄奘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注三十颂〉1卷。  日本。 贞庆撰。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68卷

  〈唯识三十论要释〉1卷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85卷

  <唯识三十论序说 >     作者:井上玄真,白湖无言译

  见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唯识诸经论组织系统。唯识三十论颂出典考>

  保坂玉泉著

  见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唯识三十论讲论>

  见 <谛观集>

  <唯识三十颂讲记> 于凌波释译

  <唯识三十颂>  见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之<唯识典籍研究>

  <唯识三十颂讲录>。  <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唯识三十颂讲要>。  <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唯识三十论题前谈话> <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三十颂详解>  钦绕威色著  四川民族出版社

  <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第二分) 霍韬晦。 1979年佛学研究论文集。 佛光文选。

  <唯识三十颂之研究---的宗师,教育的人师。欧阳竟无大师的学养与教育> 张廷荣。 见1976年佛学研究论文集。 佛光文选。

  七;<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1卷。   世亲菩萨造。 玄奘译著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唯识二十论述记>2卷。  唐窥基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唯识二十颂讲记>。  见<谛观集>

  <唯识二十论>   见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之<唯识典籍研究>

  <唯识二十颂讲要>  <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唯识二十颂> 慈航讲 见<唯识科学>法光著

  八; <辨中边论>                   <辨中边论> 世亲菩萨造。  玄奘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辨中边论颂>  弥勒说。  玄奘译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31卷

  <辨中边论述记> 3卷。   唐窥基撰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44卷

  <真理与谬论>即<辨中边论>探微。  济群法师著

  <辨中边论>  魏德东释译

  <辨中边论颂释> 见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之<唯识典籍研究>

  <辨中边论颂释>。  <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辨中边论》和《辨法与法性论》  弥勒佛原著 ?绒丹·西夏根仁注释  四川民族出版社

  有关唯识思想上的资料如下:

  一。 关于三性的思想

  <中边分别论>真实品的三性思想之探导。 曹志成

  见圆光佛学院学报第三期

  <从三性三无性看唯识宗的中道义>  果清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合刊。1992.1-2

  <略谈对三性思想的认识>        心悟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一九九九年第1期总第21期真

  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中心出版

  <真谛的三性思想>  见电脑中国佛教电子图书馆

  <三无性论> 陈真谛  见大正藏卷31

  真谛的“三性”思想--以《转识论》为中心

  陈一标  页次:10~45

  东方宗教研究(STUDIES IN ORIENTAL RELIGIONS)

  东方宗教讨论会论集 新 4 期 1994.10

  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中心出版  见电脑中的电子佛教图书馆

  <摄大乘论讲记。所知相> 印顺 学院教材 一七八页

  <略论三性>  达义。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合刊。1989年1-2。 1990年。1-2

  <世亲三性论之研究> 杨百衣著 见。1978年佛学研究论文集。 佛光文选

  二。 关于赖耶的思想

  <阿赖耶识建立的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金易明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一九九九年第二期总第22期

  <解深密经的阿赖耶识>. 性空.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合刊.1989.1-2.  1990.1-2.

  <阿赖耶识的伟大意义>。   唐思鹏  见台州佛教合刊  1994.2

  <赖耶缘起与宇宙人生的奥秘>   田光烈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一九九四年第一期总第11期

  <阿陀那识论>       太虚大师

  见<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末那十门三位与赖耶十门二位之同异> 太虚大师

  见<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唯识学上的赖耶论>   演培

  见<唯识思想论集>(一)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赖耶的建立,差别,界地>   福善

  见<唯识思想论集>(一)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阿赖耶缘起与如来藏缘起之研究>  法舫

  见<唯识思想论集>(一)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从二无心定观赖耶存在之价值>  文智

  见<唯识思想论集>(一)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预评阿赖耶识论>  子戆

  见<唯识思想论集>(三)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舍阿赖耶与舍末那识的研究>   贤悟

  见<唯识思想论集>(三)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阿陀那识之研究>   见电脑中的佛教电子图书馆

  <摄大乘论讲记。所知依品>  印顺 学院教材三三页

  < 论赖耶受熏与持种> 性空。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

  1989.1-2。 1990.1-2

  <赖耶的转依>。  法性。 见闽院学报。1989.1-2。

  19901-2

  <试论“阿赖耶识”上下>本源  法音合刊。1988年

  三。 关于唯识的思想

  <小论万法唯心>。 何风。 见十方月刊合刊第五卷

  <从境由心造到巧夺天工>。  章克范。 见十方月刊合刊第二卷。

  <唯识无境>辨。 本源。 见法音合刊。1986年

  <试述万法唯识>    慧雪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一九九年第1期总第21期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济群法师

  见<法音>1990年第10期

  <谈唯识>     太虚大师

  见<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遣虚存实唯识之特胜义>  太虚大师

  见<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论法相必宗唯识>.<再论法相必宗唯识>

  <阅辨法相与唯识>   太虚大师

  见<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唯识无境"初探>  徐湘霖

  见法音2001年第九期总第205期

  <万法唯识的论证>    李世

  见<唯识思想论集>(一)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唯识与四缘十因之研究>  雨

  见<唯识思想论集>(一)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唯识研究>   周叔迦

  见<唯识思想论集>(一)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唯识论要>  唐大圆

  见<唯识思想论集>(三)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唯识新解>   朱宝昌

  见<唯识思想今论>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唯识思想今论>是一本有以现代思想对唯识作解释或阐述..

  <成立唯识义>    王恩洋

  见<唯识学概论>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唯识五义 >  霍韬晦  华冈佛学学报第六期页311-325 见电脑中的中国佛教电子图书馆

  <阿陀那识>  见电脑中的中国佛教电子图书馆

  四.关于种子的思想

  <唯识种子管见>   朗诚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一九九七年第二期总第18期

  <摄大乘论>的种子思想     坚钰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一九九四年第一期总第11期

  <种子法尔熏生颂>  太虚大师

  见<太虚大师全集>第六编

  <唯识学上之种子义>   雨昙

  见<唯识思想论集>(一)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种子、现行与熏习〉  《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第三章第三节)侯外庐(等)

  <摄大乘论讲记>  佛学院校教材的九四页, 印顺

  <试述唯识种子说>。 贤心。 闽院学报。1989.1-2。

  1990.1-2。

  <关于唯识学上种子与异熟的说明> 本源。

  见法音合刊。1988年

  <浅论唯识学上的种子论>。  胡晓光。

  见法音合刊。1999年

  <唯识种子源流略考>  慧方。 见台州佛教合刊。1994

  五,关于止观修习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习>。 高明。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92.1-2。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证>。 悟源。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92.1-2。

  <论唯识宗的修证次第> 智德。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93.1-2。 1994.1-2

  <身修波罗蜜> 见<十方月刊>第四卷。964.988页

  六。关于<因明>方面

  <法称因明学中“心明”差别略说> 法尊讲,幻音笔录

  见<法音>1986年合刊

  <陈大齐对汉传因明的卓越贡献>--<因明大疏蠡测>评介。 郑伟宏 见<法音>1988合刊

  <熊十力<因明大疏删注>评介  郑伟宏 见<法音>1988合刊

  <因明正理门论直解>序。 张家龙。 见<法音>1999年合刊。

  其它杂论:

  <论唯识宗的色心关系>  海如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89.1-2  1990.1-2

  <论五种唯识观>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89.1-2  1990.1-2

  <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 济群法师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89.1-2  1990.1-2

  <论末那识在转凡成圣中的作用> 性空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89.1-2  1990.1-2

  <论胜义谛>  智德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92.1-2。

  <漫谈唯识三乘真实与一乘方便>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92.1-2。

  <论法相义与唯识义之异同> 胡晓光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95.1-2  1996.1-2

  <唯识学上的我法义> 定明。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 1991.1-2

  <唯识学上的转依义>戒斌。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 1991.1-2

  <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 常闻。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 1991.1-2

  <论法相宗空宗与性宗之十异> 单培根。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93.1-2。 1994.1-2

  <中观唯识了不了义略论> 智德。 见闽南佛学院学报。1993.1-2。 1994.1-2

  <性相略说> 林中治 2614页。 见<十方月刊>第九卷第一至十二期

  <唯识思想泛论>  张昭 2660页  见<十方月刊>第九卷第一至十二期

  <转识成智与佛国净土> 李杏 。 见<十方月刊>第九卷第一至十二期

  <性相略说>。 林中治。 见<十方月刊>第八卷第一至十二期

  <唯识科学> 法光法师

  <法相辞典> 上海佛学书局

  <新唯识论> 熊十力著

  <中国佛教>

  <八宗纲要> 周叔迦著 中国佛学院印

  <相宗纲要> 梅光  编。 福建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印

  <大慈恩寺与大雁塔> 晓帆。 见<法音>1999年合刊

  <所缘缘的认识意蕴略析> 胡晓光。 见<法音>1999年合刊

  <试论增上缘与自性问题> 胡晓光 见<法音>1999年合刊

  <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胡晓光 见<法音> 1999年合刊

  <日本法相宗大本山-药师寺> 见<法音> 1999年合刊

  <唯识学的真实观> 胡晓光。 见<法音> 1999年合刊

  <性相与我> 释见让 香光庄严(29-36合刊)

  <念佛与法相> 汪即生 见台州佛教合刊1994

  <谈无我-从相有体无,不取不舍来谈无我> 见台州佛教合刊1994

  <唯识学的本义> 胡晓光  见台州佛教合刊1994

  <略论唯识学对人类意识原理的揭示> 胡晓光

  见台州佛教合刊1994

  <中国佛教八宗之三-----法相宗> 蔡惠明。 见台州佛教合刊1992年3期41页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释法舫讲

  <唯识思想>  高崎直道等著

  <唯识四论>  陈鹏释译

  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是书名索引,主要是用来查书名。

  ,是著名作者索引,主要是查找作者名称

  ,是七种佛教丛书的总目录。七种佛学丛书是:<高丽大藏经><国文东方佛教丛书><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日本校订藏经>( 正藏经)<大日本续藏经> ( 续藏经)<大日本佛教全书><日本大藏经>

  542.4\163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疏>  王恩洋著

  <妙云集>

  <唯识学探源>

  <谛观集>

  <八识规矩颂讲记><唯识法相及其思想演变>

  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佛典研究(续编)华宇出版社

  杨曾文等著

  ,一;唯识三十论序说 作者:井上玄真,白湖无言译

  (一);唯识论作者及其造论动机

  (二);唯识论要旨

  (三);唯识所依(六经十一论)

  (四);唯识论的地位

  (五);全书纲要

  二;唯识诸经论组织系统

  保坂玉泉著

  (一);解深密经同系诸经内容比较表

  (二)阿毗达磨经复元态

  (三)瑜伽师地论所引诸经论对照表

  (四)瑜珈显扬内容比较表

  (五)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关系诸经对照表

  1,分品组织系统 2所引经论对照表

  (六)大庄严经论关系诸论对照表

  (七)摄大乘论所据经论对照表

  (八)唯识三十论颂出典考

  (九)总结

  1;唯识诸经论内容批判之梗概

  2;唯识诸经论的系统

  <唯识思想>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