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明一法师:与祖师同行 柒 遍界真实义 清闲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3日
来源:   作者:明一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明一法师:与祖师同行 柒 遍界真实义 清闲

   学佛以来,体会了越来越多佛法中的不可思议。因为马上要中元节了,中元节是我们出家人的自恣日,也是我们出家人又长一岁的标志日。大家要自我总结,回顾过去一年中自己的得失。一年来所学太多,这几天的回顾,最大的体会,好像是明白了什么叫清闲。

  记忆中的清闲是下午茶,手中的报纸;是运动场边上三五好友的喘息;是带着小狗狗去散步;是带着小孩去公园放风筝等等置身事外的清闲。因为生活、工作、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这种置身事外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人为之生病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总是抱怨忙啊忙,难得片刻的清闲。更有甚者,好不容易有个假期,还要忙着赶火车,赶着给自己在风景区照张相。

  而在出家后,从根本上体会到了什么是清闲。因为出家人行的是无为法,做任何事情是加倍认真努力地去做而对结果不执著。由于工作、生活、学习条件相对较差,身体是比较疲劳的。但心态却是很清闲的,因为我们只是在做事情的时候认真努力,而对结果不执著。从而我们每天疲劳地躺在床上的时候很快入睡,或者打一会儿坐就能很快恢复体力。而对于简单的饮食由于认真去吃,所以身体健康。不用去计较得失是非;不用去计较你多我少;不用去计较吃亏与占便宜等等,不在二元对立中。最近总是忙,有时忙得完不成自己的功课,甚至忙得没有时间洗澡、洗衣服,或者忙得边绕塔边和祖师说话,但是不管多忙,总有时间用来打坐。这就是心里无事、无对立而感觉清闲的原因。

  老和尚前一段时间跟我说:“未出家时嫌事多,出了家后事更多。”当时没有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并且他老人家即使“事更多”却也从没有感觉忙碌,总是从容自在清闲的样子。现在自己总算有点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心里不装“事情”,每件事由当下的智慧去解决。这里一定要注意“事情”是指的人我是非等对立的问题,不是事件的过程。事件的过程是要好好把握,认真对待的。绝不能有所轻视,否则就变成不为了,所以无为法实在是我们做事情的最佳办法。这在《金刚经》里也有讲:“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在《宝积经》*里也说:“无病最利,知足最富,有信最友,无为最安”。只要行无为法,那么我们就超越了清闲与忙碌,我们就能真正的清闲了。

  吕洞宾修道成仙自认为是清闲的人,并写下了:“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结果被黄龙祖师骂为:“守尸鬼”。说明吕洞宾只是知道置身事外的清闲,还不知道忙碌中的清闲。虽然得道成仙,但是还没有真正超越并得到解脱。

  所以清闲是一种超越并解脱的状态;是行无为法的结果;既是清静,也是忙碌。老和尚教我们最简单的行无为法的方法就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只要我们用感恩的心去面对世界,不用二元对立的心态去解决问题,那么我们总能清闲自在;只要我们用包容的心去和谐自他,没有人我是非纠缠,那么我们仍会清闲自在;只要我们用分享的心去回报大众,即使我们再忙碌,我们也会感觉清闲自在;只要我们用结缘的心来成就事业,那么我们即使再奔波,我们还是清闲自在。

  希望我们每时每刻都能体验清闲自在。

  法道大著,及示寂肉身不坏,圆悟克勤在沩山目击其事。妙喜果游兴阳时,尚及见其肉身。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