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成观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十七集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
来源:   作者:成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成观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十七集

 

  【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十七集

  释成观法师

  讲于 台北大毘卢寺

  2010年1月29日

  请合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请拿起《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我们继续讲,上次讲到[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著。此明第二种中品持戒之人。若人得、受戒已,]若人受戒已经得戒了,这个受和得可以这样顿号,虽不犯重,犯众就是犯四重罪,也就是说破戒。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但是他却在那些轻戒上就有很多的毁损,毁戒、损戒,这个毁损也是加一个顿号。为修定故,但是他为了要能够修定,为了要修定能够成就的缘故。即能如法忏悔,他能够如法的去修忏悔,如法忏悔是为了清净才能够修禅定有成就。这个如法忏悔是非常好,但是我觉得因为这个词已经讲得太多了,所以就很容易变成口头禅一样,我觉得如果说如法真心忏悔,加一个真心就很好。

  因为你知道吗?有的人忏悔就好像变成形式上,嘴巴说忏悔但心里面没有忏悔,表面上他也是如法如理的去做,可是心里没有感觉。这种人是常常可以看得到。那怎么看得到呢?就是他老是在忏,忏了也没有改变,可是他如法照规矩来,所以那个就变成一种形式上的。我要讲开玩笑如法形式忏悔。那有什么用,变成一个形式,如法真心忏悔这个才重要。[亦名持戒清净,]如果能够如法的真正忏悔以后,忏悔已就得清净,那也算这个戒还是可以清净的,因为戒清净的关系所以,能生定慧。禅宗六祖大师说:‘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众生的根器性相百百种,有一种人学了佛以后很喜欢忏悔,不晓得为什么就是很喜欢忏悔;有一种人是很怕忏悔,这是两个极端。很喜欢忏悔的呢?不晓得他心里面怎么想的,动机是怎么样,也许说他跟师父忏悔然后那个时候就觉得,为了要令师父欢喜。

  你们有没有看过《顽童流浪记》这本书?有,马克吐温他真的是大文学家,大文学家就是可以看出人的那种心里。汤姆虽然是小小的孩子,但是他是代表跟大人一样,他不是常常调皮捣蛋嘛,在课堂中调皮捣蛋就被老师罚到外面罚站,然后他到外面罚站的时候,他从同学中间走过去他认为他好像是英雄一样。被老师喊去罚站的时候他觉得好像英雄,然后站了一阵子回来老师好回来,回来的时候更是大英雄了,走路都有风。我就觉得马克吐温真是了不起,他真的懂得人类的心理。我自己小时候也很调皮,也有类似这种心理,这种儿童犯罪心理学。事实上不止是儿童,大人也是一样。你看那个美国说有的杀人,或是做很大的坏事,警察问他说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因为对方跟你没有关系也没有仇恨,他说我为了要出名,所以真的是有这么一回事。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很喜欢看书,东看西看,跑到图书馆去上课,其实就是翘课到图书馆去,完了后来就被记过因为旷课过多。我还记得曾经去看过好久的犯罪心理学,有这样的书。我们这里不是有一个弟子从美国回来,他就是研究犯罪心理的。现在在南部的一个大学当副教授,是一个大红人,因为他得了犯罪心理学的博士。而且他是主修好象性侵害的,所以更加红了。

  六祖大师讲的‘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我忘掉我讲《六祖坛经》有时候怎么讲的,不过现在讲的一样是新的。‘改过必生智慧,’为什么说改过必生智慧,那你要看为什么我们众生没有智慧,众生没有智慧或凡夫没有智慧,就是因为心里面有很多的过错、有很多的缺点、有很多的障难业障。所以很多的染污、杂染盖住了本心,那个杂染都是做了很多的错事所产生的。那如果能够改过,这改过当然不是只改一次了,就是碰到过错就改,所以常常改过的话就消了那一些杂染,杂染消多了心则渐渐明了,心明了以后就产生智慧了。而且你能够改过代表什么?改过看起来很简单,改过代表知过、认过、愿改过,然后付之实行,经过这四个阶段才是真正的改过。你要改过一定要知过,什么叫知过?知道哪里有过错,你若不知道哪里有过错,那你怎么改。那你说难道有的人犯了过错自己不知道吗?很多到处都是。

  譬如说你跟你老公或你跟你老婆,他讲了什么话你气得半死,可是他都不知道自己讲错什么话,有没有这样的事?很多嘛。讲错了话令人生气或是伤人的心自己都不知道。当你跟他讲的时候,他又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气成这个样子,他还怪你呢。所以做错了事情不知道自己做错,那个所谓的自知之明就很难。自己知道自己有错,可是你要晓得我们自从学校毕业以后,可以几乎是没有什么人会讲你说你那里做错了。小时候父母师长会跟你讲你那里做错了,等到初中高中了以后,尤其是高中完了以后大学就没有人讲你那里做错了,那时候怎么办?那时候完全靠自己了,靠自己觉知,除非你有很要好的朋友,然后能够归过劝善的好朋友,要不然你做错了什么事情不会有人去跟你讲,所以那个时候就靠自知之明,所以你错了要知道你自己错了。

  而且要认过,有时候你做错了,刚刚讲说学校毕业就没有人讲你错误,那是指人格上的,做人上的。当你如果到职场上班以后你会做错事,那个做错的事都是跟你的专业职业有关系,那么你老板也许会跟你讲,不过跟做人就比较没有关系,做人方面的你老板也不会跟你讲。如果你家跟你讲了你自己稍微有一点知道,可是你又不认错,你又找很多的理由跟借口就是说这个没什么关系,或是这个不是我的错他也有错,这问题就来了。不是我的错你也有错,那个时候就不是完全的认过,所以要认过要承认很难。这个承认认过是包括什么呢?就包括《金刚经》里面讲的降服其心。你要降服自己的心。你要降服什么?降服自己那个我慢心,因为你认自己错好像就把自己压矮一节,但是这个很难。

  接着认过以后就愿意改过,注意这个愿,有时候虽然认过但是也没有说想要把他改掉。然后认过愿意改过以后接着就见机积极付施改过,真的去做了,所以改过就包括这些过程。你经过这些过程等于就是改良自己,自己常常在更新。就好像《四书》的《大学》里面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苟就是如果。如果每一天都革新那么日日新每一天就都是新的。又日新那更进步了,一天一天都是新的,这个新就是从新来过。就好像一个房子整修Reform,改过是什么?就是改革,改革自己也就是自我革命,自己把他革新了,因为一直革新所以整个心理都是在一个最好的状态,所以就能够生出智慧。因为一直革新把旧的东西坏的东西都去掉了,里面就没有杂染,没有杂染当然就能够生出智慧,所以改过必生智慧一定的。反之如果不改过呢?不改过就在心里面一直堆积垃圾、堆积尘垢、堆积罪业,所以就越来越无明越来越暗顿,这就是为什么连老出家修行就很辛苦,除了身体不行以外,心也不行,心能也不行mcntal Faculty,年老了以后业障是越来越重就很难修行。

  再回到六祖大师说的‘改过必生智慧。’一定要改过,因为人都有过,那如果能改就会有进步,如果不改的话就越来越糟,心就越来越暗顿。‘护短心内非贤’,什么是护短?就保护自己的短处,也就是保护自己的缺点,保护自己的过错。那是什么意思呢?护短就是为自己的缺点或是错误找借口,找合理化,就把自己的错误合理化。做错事情不肯承认就讲理由解释,然后如果人家说你怎么样怎么样,最好的事情就是不错、不过,加一个不过;或者是但是那就把前面讲的全都否定了。这个不过、但是是什么?是转折语气。就语气一转,然后就开始辩护当自己的辩护律师。日本话跟人家道歉的时候最隆重的就是没有理由,如果师长跟你讲说你这个错了,你就说是、是、错了,对不起,这个对不起是没有理由就是错了,所以日语这句话很有意思:你错了就错了,不用解释不用讲什么理由,错了就错了。但是一般人错了也许承认,但是承认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三十他还想捞本回来,就好像赌博的一样。这一万块你赌输了七千块,剩下三千块还想回去捞回来,结果这一捞连那三千块也完了。所以就不要讲理由,你一讲理由那就更糟了,本来的过错再加上铁嘴不肯承认就更糟。

  ‘护短心内非贤’贤就是善的意思。所以你要护自己的短处护自己的过错,不肯真正直承己过的话,你这个心就不是好的,这个非常有道理。你看《六祖坛经》他用词用字都很简单,但意义都很深。可惜很多人讲《六祖坛经》都把他当儒家的书讲,变成讲孔子的道理一样,或是当作什么做人处事的事情。事实上不是,他是修行很深的一个道理。接着若能如法忏悔,所以这个忏悔我就建议你下面加一个改过,你光是忏悔,忏了半天你也不改过。那你说跟师父求忏悔,师父说:好,你忏悔,然后那我应该怎么忏悔呢?就说你就拜千佛拜一万拜了,或者是说拜八十八佛拜多少遍了,那你就去拜一拜然后跟师父报告说我已经拜一万遍完了,那就完了。可是原来的过错有没有改变呢?没有。到后来就把方向一转就变成在拜佛而已。可是拜些什么也不晓得,就搞不清楚。所以也没有把真正的注意力放在过错以及改过的方面,而只是这么拜,拜的结果是怎么样?拜的结果有一个好处拜心安,拜了以后很安心。因为经里面讲说如法忏悔就没有过错了,然后就相信我拜一万拜拜完了就没有过错了,可是他没有改过。把那个注意力已经忘掉了,说拜这个是为了要改过的,没有,拜忏变成一件事情,跟改过没有关系,你知道嘛?所以这就很糟糕,这整个修行就变成很形式很表面这样的。

  亦名持戒清净,忏悔要改过,改过以后才能够清净。那现在讲什么叫做忏悔,一听忏悔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什么叫忏悔?忏悔必须要升起惭愧心,有惭愧心才叫做有忏悔,没有惭愧心当然就没有忏悔。什么叫惭愧心呢?惭愧心简单说就是不好意思。你做了一件事情你觉得很难过,而且觉得对不起,这就是惭愧。你然后不觉得难过对不起,譬如说你做了某件事情,你伤害到别人伤害到某个人,然后你觉得很对不起他,这个就是对他对不起这是种感觉。但是你必须要feelsorry才能够说是惭愧,所以你又觉得不好意思。我们在分析惭愧这两个字,什么是惭愧呢?惭就是不好意思,那怎么不好意思法呢?惭者对己,愧对他人。譬如说我们都是年纪一把了,比较年轻的时候回想都会有做一些什么事情,如今想来都会脸红。那个脸红就是惭愧的意思。那个惭愧是什么?是自己内心脸红。所以惭就是惭,惭者是对自己,对自己是觉得不好意思脸红,这叫惭。可是因为自己做了这种错事情自己会觉得脸红,然后对他人的时候又不好意思见人,那叫愧对他人,觉得对别人有愧这样子,这叫愧不好意思,有生出这样子的惭愧心,如果在讲的话以儒家的就严重了,羞耻,你会觉得羞耻。那个时候就有惭愧心;那如果做错了事情没有羞耻,那就是我们普通话讲的没有廉耻。如果在讲的简洁一点现在政治人物常讲骂人无耻,我们平常话就说不要脸,如果一个人不要脸那就一切都搞定了。天下有一种人是所有人都害怕,就是不要命的人,可是不要命的人还怕一种人就是不要脸的人,所以不要脸的人是天下最强的了,你看连不要命的人都怕他。有一首英文流行歌我不太会唱,三十七年前的英文歌。

  如果要改过一定要生惭愧心,惭愧心就是会不好意思,会有羞耻心,所以记得六祖大师讲的话是金言益语‘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你看六祖大师讲经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他不只是说训诫人而已,他讲的常常会有鼓励的作用。譬如说‘改过必生智慧’这就是一种正向的鼓励,换句话说他不只是骂人而已,他也鼓励人这样子,你看那些来参他的人都很没有礼貌,然后他一边骂一边鼓励你有没有注意到,不只是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一边骂一边鼓励,所以被骂的也很高兴这样的。

  [如衣曾有垢腻,]就好像衣服上有油腻的东西,垢腻就是油腻,[若能浣净,]若就是如果,涴就是洗,如果能把它洗干净呢,[染亦可著。]染就是染色,就说以前的衣服都是要自己去染的,而不是象我们现在买来的衣服都是染好的。我们小时候就是有常常染布的,你们有没有看过?我们小时候就会看到有一个人扛着担子就喊着染布,有没有听过?没有。可能是台北才有的样子大都会。不过染布的通常都是外省人,好像卖大饼馒头的一样。染通常染的是黑布或是蓝布,很少染成花布的,有白的布然后拿给他染,他就帮你染,这个染是染色的意思,染色也可以染得上。

  看释文[此明第二种中品持戒之人。若人得受戒已,]此就是这一段,这一段是明就是阐明、说明,第二种中等的持戒之人,不是很好也不是好坏叫中品。[由受戒而得戒,]这个受得戒就是受戒而得戒,因为去戒场受戒或是在师前受戒而得戒,[如受戒时,最为重要。正当登戒坛,白四羯摩时,即获无作戒体,得戒体已,能持戒清净者,则福等虚空。]这句话有两个词就很费解释了,正当登戒坛受戒的时候,登戒坛如果是以三坛大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或是在菩萨戒,通常都是三个人一组而登坛这样子的,三个人一组一组登坛去受戒。白四羯摩,什么叫白四羯摩?羯摩就是Karma,Karma跟业那个Karma是一样的。业或是羯摩业是翻成中文,羯摩是翻那个音,业是翻那个意。羯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作、作业、造、行,但这里就不当业的意思,这里当作法。作法的意思是什么?如果依现代的话讲就是程序,在僧众就是出家众在道场里面常常要作羯摩,羯摩是什么?就是办事。凡是要办事的时候都要集僧,集僧是什么?就是现在所说的开会,集僧要作一些事情要宣布或是要议决做决定。

  有三种羯磨,有三种僧众的作法,①单白。白就是报告或是宣布的意思。单白就是只有宣布,譬如说长老或是寺里的职事有些事情要跟大众宣布,就集僧完了以后就单白,职事告诉说有这些讯息有这些事情发生,这就是单白。②白一羯磨(一白一羯)。白就是表白报告或是宣布,然后宣布或是表白以后,白是一个事情宣布,羯磨就是询问,询问大家的意思说有这样这样的事情,然后接着说大家认为可以不可以?这就一羯磨。众以为否。就是有如是如是是人接着讲说众以为否,这叫一羯磨,会等于是表决。所以如来法是很民主的,大家都可以讲话僧众每一个都可以讲话。就说众以为否?如果赞同的话,有没有不赞同的,不赞同的就举手然后讲话。那如果说大家都默然,默然的意思就是同意。默然就不用象英国的法庭,赞同的就Ay,不赞同的就Nay看过英国的电影或是议事堂国会,然后赞同的Ay这样子,Ay就是yes,Nay就是NO。大家有没有意见呢?有意见就举手讲,没有意见就默然。然后主持的人就说默然故事事如是持,默然故大家都没讲话没问题都默许,那就这个事情就这么办了吧。事事如是持,这个事就这么办。所以你看佛的这个僧团里面比我们中国古代里面社会都还要民主。而且大家僧集了以后,每个人都可以讲话,每个人都有一票等于是。这个叫白一羯磨就是宣布一次,然后询问一次就解决了。

  ③白四羯磨(一白三羯)。什么叫白四羯磨呢?就是宣布一次有这样这样事,就是说有人要来买我们寺里的那个田,这样某某人他要花多少钱买这个田这件事情。然后就羯磨,就一白三羯就说你们觉得可以吗?这一次。你们觉得可以吗?二次。你们觉得可以吗?三次。问三次一白三羯很慎重这样子。你们觉得可以吗?有问题,那就没有三次了。所以大家都可以了那就三次,然后就三途通过。所以佛法中也没有拍手通过这样子,就是默然什么都通过了,如果有意见就可以讲话。一白三羯一加三等于四所以就白四羯磨。所以白四羯磨其实是一白三羯。白一羯磨又称为白二羯磨,这是很有意思的事,也当作是一个羯磨,所以白一跟白二是一样的意思。为什么?因为把那个白也当作一个羯磨。所以就是二个羯磨,就变成白二羯磨,白一跟白二是一样的意思。普通的事情就用白一羯磨来表决,重大的事件用白四羯磨。

  譬如说传戒,传戒不是佛前三说嘛,就是白四羯磨。还有忏悔重罪,僧众里面有人犯了重戒然后大家集僧,然后怎么样忏悔?就是忏悔重戒的时候,忏悔破戒的事情,叫白四羯磨。还有治罚,犯了重大的过错然后要怎么样治罚他。还有诃见,还有灭争就是息争止息争论,僧众里面有争论然后要把他止息,怎么样这时候要白四羯磨。所以在戒坛上一定是白四羯磨,我们在传三皈五戒的时候不是念三次嘛,那就是白四羯磨。什么时候得戒体呢?就是白四羯磨的时候得戒体。即获无作戒体,为什么叫无作戒体呢?戒体有两种一种叫有作戒体,二种无作戒体。

  你要懂得什么叫有作戒体呢?就必须要懂得刚才讲的白四羯磨,你在白四羯磨的时候那个是有作,你有做一些动作礼师、礼佛然后随着念那些戒文念三遍,那个叫有作。你在念的时候念完三遍的时候,就得到了那个戒体,当下得到那个戒体,那个叫有作戒体。因为你是有所行动而得到的,作就是行动、作或是造作。你等到白四羯磨完了以后得到戒体以后,那个戒体他还是存在,但是就不需要在作了,不需要在经过任何的作法。他那个戒体就存在,然后就会自然产生防危止过的作用。但是你本人不需要再作任何的动作,这一种戒体叫做无作戒体。什么叫戒体?这又必须要了解唯识,看前面的五位百法表,《百法名门论今注》五位百法的第三位色法,色法是什么?就是一切的物质叫做色法。我们天地间的一切物质,简单讲这不是很对。第三色法是物质,第一第二叫心法、心所有法是精神。所以第一第二叫精神戒,第三位是物质戒。物质戒有十一种物质:眼、耳、鼻、舌、身是内的物质,色、声、香、味、触主要是外在的物质,总共有十个。最后还有一种物质呢?法处所摄色。什么叫法处所摄色?法触就是意触,就是意识所包含的那一个物质的色,这个就是特指的戒体;几乎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是法处所摄色,主要就是戒体。因为戒体对佛法跟修行人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就特别给它一项。这个戒体等于是戒定,法处所摄色等于是戒定这个戒体是什么东西,是给他一个地位,叫做法处所摄色。换言之就是这个戒体他是一个色体,他是有色法,你看把他第三项色法。所以以唯识来讲或是法相来讲,戒体是一个色法,而这个色法用瑜伽师地论来讲的话,有色无对。戒体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它是有色,也就说它是一种色体。对是质碍,无对的意思就是无质碍。也就是说戒体这个东西他是有色不能说无色,无色的话就等于没有了听懂了吗?它是一种色法,所以是有色。这个有色的意思是说它是一种物质,它是一种东西,确实是有东西,是一种色法。但是色法是没有质碍的色,也就是说可以透过去,不像这个东西(法师指手中的尺)这个东西是有质碍。看这里(法师手中拿一个黑板擦和尺)每一样物质它互相会障碍,就透不过去,这个叫做质碍。因为它一定有一个本质,它有一个本质,它有一个本质,两个具体的本质它们不能互相透过,会互相障碍彼此的前进,所以叫做质碍。

  可是戒体它虽然是一种戒体,但是这个色法是不会跟别人有障碍,也就是说任何东西都可以透过它。还有戒体它这个色法是无见,也就是看不到的,看不到没有质碍但是它是有色,它是一种色体。因为它是一种色法所以它能够在你的体内产生作用这样。讲戒法的这种东西,就是说一切有部的,一定意思要有否则的话戒法变成空了,戒法要是成空的话就不会有作用。戒体如何得呢?白四羯磨这白四羯磨之前,你必须要先理解,你先理解什么是受戒,什么是持戒,什么是犯戒,而且发心受持。很重要第一个解戒、第二个发心受持、第三个如法受四羯磨,然后就得戒体了。如法的念那个……持名故,这个就是白四羯磨完了就得戒体了。

  顺便讲到这个不得不讲,不过大家就是善思念之,有的人传戒的时候讲说,第一次念第一羯磨的时候,就是叫你做观观大地有善法云起来,有的甚至讲说天崩地裂什么的,第二羯磨的时候就观善法云在你那个顶上,第三次羯磨就念皈依文的时候这就叫羯磨了,观善法云从你的顶上灌进去到你全身里面,这样你就得戒体,有人传戒的时候是这个这样子。甚至有受三坛大戒的时候也是这样子教,我早期的时候传三皈依或五戒的时候,也是这样跟受皈依戒的人这样讲,可是后来我发现这个不对。为什么?因为讲戒律的书戒经以及说一切有部的律藏,乃至于唯识的都没有这样讲第一点。

返回目录

 

-----------------------------------------------------------------------------------------------------------------

更多成观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