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成观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二十二集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
来源:   作者:成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成观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二十二集

 

  【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二十二集

  释成观法师

  讲于 台北大毘卢寺

  2010年2月12日

  我们继续讲衣有二种,我们现在很多人都穿名牌,不过我想最名牌的衣应该就是粪扫衣了。这是最有名的衣。只能够有三衣服就是[谓五衣七衣大衣,五衣为平常所著,一长一短,共五条;]所以叫五条衣也称为五衣。[七衣为诵经礼拜作佛事所著,二长一短,共七条;大衣即僧伽黎,俗名祖衣,为登坐说法时所著,四长一短,共二十五条。]又称为二十五条衣。[此三种衣,不可须臾离身,]就是一直要随身的,[其余衣服,不可畜藏。迦叶尊者,但畜三衣,自能办道,是名第二种中根人所著衣。]

  [人生世间,皆有生活,]人活在这个世间都需要有生活。[所谓衣食住也。故此三种,为人生之需要,若无衣食,则生活问题,不能解决,]不能解决的话就连修行也会有问题了。[学佛之人对于此二,超然物外,衣食不成问题,]衣食如果不是很苛求的话应该不成问题。[无所希求,]所以没有求说量多质好,[是故较之为衣为食终日忙而不休者,]指在家人,[高出万万。故愿出家二众,及在家二众,当痛念生死事大,以此为模范,淡薄衣食,则于道其庶几乎。]我曾经这么想这个人生事实上如果要维持最低生活的需要,其实不需要很多的钱,可是人除了衣食能够满足以外,如果能够不会饿也不会冻你以外,其他所做的都是为了什么你知道吗?都是为了虚荣。所以人与人之间那就会比,比你穿的怎么样我穿的怎么样,你吃的怎么样我吃的怎么样,乃至于我们现在人还比车子比房子,都是虚荣。虚荣什么意思呢?虚荣就是一种名。为了要得到别人的尊敬、恭维。譬如说以薪水阶级来讲,可能就说三万多块钱应该是够用了,可是你的最要好的朋友如果他赚四万或是四万五,那你就会觉得我一定也要努力,朝着四万或四万五努力,不能比他少。所以这个努力不是在你实际的需要。而是在跟别人站在一起的时候,不会矮一截这样子。譬如说你住在一个社区里面,或是一栋公寓里面,你的对面或是隔壁或是楼上楼下,人家有钢琴,你也有孩子那你也一定要有钢琴,没有钢琴的话至少要有一个小提琴。反正就是这样子,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子,就是这样比来比去。都是为了名、虚荣、恭敬,乃至于这个名、虚荣、恭敬、称赞等等。在往上就是权利就是控制,这都是名所摄。所以世人真是很可怜。这个硬体已经有了够用,但是在继续追求就是追求软体。这个软体还需要用硬体来表示。所以就很累永远没完。淡薄衣食,则于道其庶几乎。出家人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名牌的僧衣还好。不过在家佛弟子应该尽量不要买名牌的,可以用就好。不过有一种情况特别,美国有一个,至少我们住那个底特律那里的附近有一个地方,它好像?一样,那个帽全部都是工厂直销的,而且都是名牌的。很便宜不是太便宜,就是说大概是平常那种名牌的一半的价钱左右。所以那个就可以了。象鞋子什么各方面的衣服等等。我们说过刚刚讲住处的时候象床,人家是睡树下,我们现在睡得这么舒服,结果那个床还要弄得那么舒服,实在是就有点超过了。一个床垫三千五千美金。现在还有什么养生床。是不是?那个十几万一个。睡上去大概会做噩梦。

  下根衣[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第三种下根的衣服,是指说象很寒冷的国土寒带或是北温带,修行人如果忍力还没有成就的话,那么佛也听许说三衣以外,还可能畜一百零一种东西,但是要说净而且要知量知足才行。如果过于贪求而且积聚的话,就会心乱妨道。譬如说我们中国乃至于台湾其实也是,台湾北部冬天就比较冷。你不可能只穿一条衣这样子,衣就是袈裟。就外面那一条袈裟这样子是不可能。所以就变成我们有那个汉装的长衫、短褂这些。这些不是佛制的,但是佛是听许这样子。而且我们已经变成一个传统。虽然不是真正佛制的,但是佛有规定就说僧俗要有别,就是出家人跟俗人穿的要不一样。所以因为不一样可以一看就知道说他是出家人,这样就可以了。所以虽然说里面其实是汉装,但是为了要保暖不可能说不穿。所以也可以。还有因为这个衣在比丘戒、比丘尼戒是规定的很清楚很细微,戒律就叫毘尼,毘尼就是戒律。还有一种就是随方毘尼,什么叫随方毘尼呢?就是随地点不同而有可以跟原来佛规定的毘尼有一点点出入这样子。允许这样子。譬如我就这么说,象百丈丛林就是住在丛林里面自耕自食,不出去乞讨。但是也不做世俗的营生。那么这个就算是随方毘尼。因为你如果要在中国乞讨的话,大概只好饿死。没办法的你没办法生活的。最近因为民生比较富裕一点,你可能托钵的人还可以托到钱。但是以前是几乎不可能的事。象几十年前都已经是这样子,更何况以前常常是兵荒马乱,然后水灾、旱灾、天灾一大堆,那实在是就很难了。所以就必须要随着地方因地制宜。这叫做随方毘尼。吃饭是这样子,穿衣服也是这样子,所以就不能够说一定是要这样子。只要我们基本上的原则就是说,出家人穿的不能华丽然后简单,除弊不是求奢华,而且外面一定要穿一个袈裟这样子。这样就可以了。所以佛就是这样子,这就是佛的伟大。佛就是他有规定有规矩,但是不是死板,不是一定要这样子。如果说一定说要出家众比丘一定要托钵,那中国不会有佛法,就不可能有佛法。还有如果佛制说比丘只能三衣,那也不可能有佛法。大家都冻死了。譬如说今天早上我们跟山东联络,山东济南零下二度,那你光是穿那条七衣你怎么能活呢,你早就冻死了。所以随方毘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乃至于因种族文化而制宜。所以不是那么死板。只要就是为了要修道,解佛法入佛理就行了。而不伤生害命恼害众生这样就行了。淡薄衣食,则于道其庶几乎。这一句话没讲到,庶几就是差不多了,接近的意思。庶几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希望的意思。这里就不当那个意思。接着看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佛也听许说三衣之外,可以加百一种东西。

  释文[此为第三下根衣也。以中国地处寒带,]应该是北温带。寒带的话西伯利亚就是寒带了。也就是说在蒙古以北,东三省以北就是寒带。[冬日天气寒冷,不可与热带相较,故云多寒国土。他如印度,暹罗,缅甸,终年酷热,]终年都是很炎热,热到很残酷。[以其众生业力不同,故所感国土,有寒有热。再雪山大士,堪忍力成故,一衣即足,而东震旦土产生忍力未成,故如来特开方便,亦许三衣之外,准畜百一物。谓畜一百件物,]这个一百零一种东西很有意思,也没有说只什么东西,反正看你的需要而定。事实上一百零一就是很多的意思。谁会去算你是不是正好一百零一个呢?所以佛也是很妙的。[各各不同,]但是不是各各不同就不晓得,意思就是譬如钵一个钵不能两个钵这样子。[畜足一百件物,一件不同一件,而必须说净。此说净之法,近无行者,]近就是最近,最近没有人这样做了。[佛在世时,凡诸弟子所有物皆须说净,‘谓将此物,供养三宝大众,请慈悲纳受,既已发心,供养大众,为大众所赐,非我所有,非己所属,即名说净;’]在谓将前面加一个上引号——说净后面加一个下引号,这样叫做说净。不过这是个形式了,但这个形式有一个问题,要是佛世你这样说经没问题,可是现在可能就有问题,为什么?你这样说供养大众请慈悲纳受,结果大家都来拿了你怎么办?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说了净而又没有真正给大众用,这样是不是有一点点,我不敢那么说。就是自语相违。不想这怎么解释,到是我知道有一种说净就是药食,药食就是说弟子某某要在大德前受了,有时候没有大德的话,在佛前三说也可以。弟子某甲因身体有病的缘故,需用此药食或是真正的药或是一些饮食,今在大德前受然后三说。如果要说净的话可能可以这样子。我在受三坛大戒的时候,有一些同学他们就拿了一些人家供养的红包,然后就说净。这叫说净(法师咗一下嘴),可是我是觉得那也都是形式了。因为那个钱你在怎么说它还是钱嘛。所以只是一个形式,就看你心净不净我觉得。只要你不要贪多就好了我觉得。要不然你那个钱如何能够说得净。你说净完了还不是放在口袋里。你要真的那么净的话就不要拿,那就最净了。[若不如是,则为己有,即谓之不净耳。]如果不这样说这样做的话,是属于你的了那这样就是不净。[而且要知量知足,所谓一针一草,当知来处不易,应当要节量知足,不可过于贪求,否则积聚不舍,则心被惑乱,妨碍道业也,故不可不慎。]

  接着是讲吃饭的事情[次食法有四种: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这是上根人的吃饭。

  [上来所言衣,]从上面到现在所讲的衣,[有上中下之三种不同。[其次明食法,则有四种之各异:]现在是讲吃饭饮食又有四种不同。[一者上根食,若上根利智之人,谓之上人,]讲到这个上人,你们知道就说出家人称人家的师父,客气就讲说您的上人是那位。如果你说请问你师父是谁,那就很土也不礼貌。那么上人是什么?上人的意思是上德之人。所以有德而且那个德行是很高的叫做上人。称人家的师父称为上人是很尊重人,就好像称人家的父亲叫做令尊。那人家不仅会笑话说,请问令尊是谁。那就说我令尊是什么。所以这个上人是一个很高的尊号。所以出家人不能自称上人你懂嘛,乃至于你的上人不能变成一个?,你知道吧。所以统称是可以称法师。但是你不能譬如说,我自己自称或是叫人家称我,或是叫我的徒弟称我上人,那个是不对的。那等于是说我是上德之人,这是不对的。但是人家尊敬你,而称上人可以。所以不能要求别人也不能自己自称我是上人,这样懂吗?乃至于当然也不能说我是师尊这样的,现在有这样子的。因为这师父已经不够了就师尊这样的。那个是错误的。还有一种也不能自称和尚你懂吗?和尚也是人家称呼你的尊称。所以不能说我是成观和尚,不能这样。也不能说我是成观上人,这也不对。是人家称你可以。可是有一个问题,就说你自己的著作,那个著作上面就不能说,著作者成观上人。那个不是我要这样子,是我的徒弟或是我的弟子写上去,可是这说不过去嘛,你一定看到。或是说作者成观和尚,这样也不行。顺便再讲一个笑话,象先生或是太太或是居士这个都是人家称呼你,你不能自称。你懂吗?所以有一些阿土,打电话来说我是陈居士。这个笨蛋居士是我称呼你居士可以,你就说我是在家弟子敝姓陈这样可以,但是你不能说我是陈居士。乃至于请问你是哪一位?我是王先生。那个先生也是人家称呼你的,不是你自己自称先生的懂嘛。回缩到先生什么意思?先吾而生就是我的长辈。所以我称你是我的先生这样子。所以没有自称说我是王先生。就好像用英文讲说我是王太太,那个太太也是人家尊称你的。不能自称王太太。你要晓得这个太太在清朝末年那个交接,或是早一点的话,那个太太都是指有钱人大富人家的大老婆,叫做太太,二老婆就叫二姨太。所以不能自称太太。你看清末明初的那些小说,那些佣人称他的女主人都说太太。那是种尊称,他也不随便叫人家太太,太太一定是他的老板娘。所以不要自称我是王太太、陈太太。通常这比较麻烦,也就说我先生姓王只能这样说了,很麻烦的事。但是可以确定一点的是,人家问你说请问你是哪一位,我是李先生,这个人很土。这些都是尊称,尊称不是自己尊称自己,是别人尊称你。因为这里讲到上人。有时候在看戏就是连续剧的时候,他有时候演到出家在庙里面,他说出家人自称沙门某某,连续剧不能做准,那个称呼也不正确。沙门著作上可以了,但是讲话上没有这样讲的,那是错误的。我说著作上可以了文字上可以,但是在讲话上没有人这样讲的。在举一个例子,象本来是谦虚的到后来就变成很自大的。譬如说平生,平生什么意思?平生不是说我没钱叫平生。而是那个平是德平、道平,就说我没有什么修行,所以叫平生。我的道很少叫平生。可是到后来如果你现在自称平生被人家笑死。乃至于不是说山人怎么样,或是古代那些大德自称三生,或是老衲,或是贫衲,现在都不能用。你那样的都变得很自大。这很有意思的事。通常就是说莫学这样子。上人就是‘若上根利智之人,谓之上人。’

  [菩萨谓之大士,]有一个道场他们编了一个体系就是说,他们哟哟种种阶位,大士、中士、下士那什么士这样的。就很有意思。[而不愿与人相处,乐居山岩石窟,水边林下而住,故曰深山绝世,而不作饮食。谚云:‘三日不食则饿,五日不食则病,七日不食则死。’而上根人,则以草果松叶代食,如世尊苦行时,并不作食,日吃一麻一麦,以资身体,此为上根人,食上食也。]一般人没办法做到。

  [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青目女说。]

  释文[其次明第二种,乃中根人食,]第二种就来解释中根人的食。[常行头陀,受乞食法,即是托钵乞化之谓,]也就是托钵乞化之食。这个梵文里面只讲乞食而没讲化缘,化缘是中国人发明的,发明的很妙。你看那个化跟缘,化是什么?就是依大乘法变化。变化出来的缘,本来是没缘的,但是我因为跟你乞食,或是跟你讨东西,所以就变化出我们之间就生出一个缘来了。你看多妙,好妙。不过在家人通常不喜欢你这样变化。希望你要变到别人的地方去变,不要在我家的面前变。[以慈悲济物为怀,令其种福田故也。]所以就乞食化缘。[此法为印度仰光盛行,]仰光就是缅甸,其实泰国也有,缅甸、泰国、柬埔寨,南传的都有乞食很盛行。[而中国则乞食之风气未开,故甚罕见。且中国人民,对于佛法,向来缺少相当之认识,既无相当之认识,则无真实之信仰,若往乞食,不但无益,]如果就突然去乞食的话,不但没有好处,[而且令其诽毁招罪,]而且常常会遭到诽谤,令他招罪。[故未能行此乞食法。]所以在中国就没有办法行乞食法。

  [夫乞食能破四种邪命。以其四非正道,]乞食能破四种邪命,因为那四种是非正道。[若生活依正命而自活者,能生圣道故。]正命的相反就是邪命。[言邪命者:(一)下口食,以口向下,如种田耕地,而谋生活,此名下口邪命食。]这个在中国就没有办法避免了,多半没有办法避免。不过我们现在因为民生比较富裕了,就不用自己种也可以。如果能够不用自己种尽量不要自己种,不要种田当然也不要种蔬菜,尽量不要种蔬菜。因为种蔬菜有虫来吃也很麻烦。而且因为占掉很多修行的时间。[(二)仰口食,即仰观星宿,专言天文,何日何时起大风,降大雨,哄骗世人,]乃至于星占术,[以斯言谋生活。]来赚钱谋生活。象什么紫微斗数,那个星相,乃至于西洋的占星术,也一样是仰口食。所以那个都不可以,出家人是绝对不可以做,在家人做了也是违犯佛的戒律。为什么呢?为什么犯了佛的戒律?因为一切世间外道把不是祸福的根源,说成是祸福的根源。所以你看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天上的一颗星,然后那颗星怎么样,尤其是那些大人物,那颗星怎么样就代表他的出生,乃至于快死掉了那颗星就隐去了。那个都是妄想分别。因为佛所说的祸福都应该是依照各人的业力,而不是说外面那一颗星星,可以主宰你的祸福乃至于生命,兴旺或是衰退。应该不是这样子,都是应该是自心的。外面那颗星星如果以现在天文学来看,那颗星星都是几万光年以外的东西,如何跟你在地球上一个比一颗沙还要小的一个生物,会有什么关联呢?所以那个都是虚妄,然后就勉强要把他挂钩。那个是错误的。一方面是虚妄的而且是往外推求,而且又妄想分别。外见种种相而把外面所看到的种种外相,当作是有情生死祸福的本源,所以这是虚妄的。为了要离弃一切的虚妄分别跟计著,所以不能仰观星宿。对于一切外相虚妄分别计著,而认为是众生祸福乃至于生死决定的因素。这个不但是贪着而且是愚痴。乃至于最严重的就是,让众生以非因为因,所以就错修了。所以就不仰观星宿当作是祸福的根据。因为毫无关系的东西你硬是拉拉扯扯,把它扯成有关系。而且认为那个就是原因,那就搞错了。还有一点象这种跟算命有关系的,都会怎么样呢?因为你妄想分别的关系,然后就觉得让你说:诶好像真的一样,然后就越想好像就越真,事实上就是妄想。越妄想就越以为他是真的。台湾话说真的假的,有影还是没影,有影叫做真的。没影叫做假的。可是不管有影没影都是影。台湾话这个也很妙。所以不管他是有影还是没影,这个都是影子,影子都是虚妄了。仰观星宿来当作占卜就变成,执一切外在的影像当作是真实了。

  [(三)者维口食,想种种方法,维持生计,或结交豪富,或走遍四方,到处谋食,故名维口食。]现在的话就是跑码头跑天下的那种人。最有名就是战国时候的纵横家苏秦、张仪,和众连朋的就靠一张嘴,搞得天下鸡飞狗跳,然后他就从中得到大的利益跟权利。譬如象配六国印相,这里说说那里说说大家都封他为丞相这样的。我顺便讲一个故事,战国时代楚怀王知道吧,我们上次讲到屈原,楚怀王就是因为秦国派苏秦到他那里去做说客,劝楚怀王跟齐国绝交。因为齐国跟楚国是盟国军事联盟,但是秦国需要攻打齐国,可是因为有楚国在南方会为他保护,因此他就要离间他们两国。然后苏秦就跟楚怀王说:大王你如果跟齐国绝交的话,我们秦王愿意割六百里的地给你。楚怀王就很高兴就说好好,于是就派使者跟齐国绝交。等跟齐国绝交以后,苏秦就跟他讲说:叫他们使者到咸阳去领那六百里的地,六百里地有很多的城市、城镇,结果楚国的使者到了咸阳的时候,苏秦却说我说的不是六百里是六里。使者就回去了气得半死,楚怀王就很怒,于是就兴兵去打秦国,一打秦国,本来齐国是跟他军事联盟,如果他兴兵打秦国的话,那么齐国应该也会帮忙。可是因为跟他绝交了,他因为贪人家六百里地就绝交了。绝交了以后齐国就很气不理他,结果楚怀王领军去打就被打了个大败。那打了个大败还没关系,秦国反攻就打到他的大都城郢的地方,就占领他很多的地方,楚国就等于是退却,后来楚怀王就是很气很气非常气,很气谁?就是苏秦。于是就说一定要抓到苏秦把他杀死。后来秦王又听到人家说:楚国又跟其他的国家联合要打秦国。秦国那时候也不是非常的强,苏秦就跟秦王讲说:楚王一定要把我弄死,因为秦国已经占到便宜了,秦王也有一点点那个意思想要把苏秦牺牲掉。战国的时候就是这样子讲利益嘛。苏秦就主动去跟秦王说:他既然要杀我,除非就说秦国把所占的地还给楚国。苏秦就说大王,既然我苏秦的命值得这么多百里的地,这样子好了,我就自己去楚国让他杀。这样子秦国就占到这么多的地了。秦王答应了于是苏秦就去了,因为他很有钱秦王也资助他一些钱,就让他去楚国。他就用那些钱买通一个楚国的奸臣,还有一个妃子叫郑秀为他讲好话,讲来讲去那个妃子一撒娇,结果楚怀王就没有杀苏秦。屈原那个时候正好出使到别的国家去,回来的时候楚怀王已经把苏秦放走了,屈原就问为什么把他放走?楚怀王就说这个怎么样怎么样,他说错了这个不行,然后就赶快追一追追不到了。后来秦国又使用奸计,又叫苏秦放话说楚怀王,然后说要跟他和谈。楚怀王就相信了,就带着一些随从几万个人到秦国,还没到秦国边的时候就被一大群人围住了,被断后然后楚怀王就被抓去了就死在秦国。所以屈原就好气。但是他就是不听忠臣的话,听那些小人的话,没办法死掉了,又丧失了很多土地。我是讲这个维口食。你看《战国策》一天到晚就是那一些人这边讲讲那边讲讲,比现在的律师厉害得多。

  [(四)者方口食,游行四方,]走江湖的。[如卜算吉凶,医药看相,悉称为方口食。出家比丘,]所以出家人不能跟着算命,任何种算命法都不行,紫微斗数、麻衣相法什么的全都不可以。乃至于也不能跟人家把脉,不能跟人家开药方。那说这个出家人不是救人吗?学医给人家看病有什么错误呢?那个是医生是世俗的,看身体的病。我们佛法是为了要治生死的病,业力生死轮回的病。所以就不应该去做这些世间的业务。出家比丘[责任在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为自己之本职。所谓弘法是家务,度生为事业,邪命之食,须远弃之。]所以现在有好一些出家人,出家以后还帮人家做脚底按摩、正脊、把脉、看相,那都不对的。我是觉得这个好像应该是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事情。[然邪命之相甚广,]那么我现在这样子好了,也许有一些出家众并不知道,但是他在做这些事,在家佛弟子就不要去找那一些出家众给他服务。譬如说不要去找他看病,即使他的医道很专,你也不要去找他,因为让他造业。如果他看相很准,你也不要去找他,宁可找一个比较不准的。而且你令他造业那你自己也是有过错。[有四种五种不同,如舍利弗为青目女说,此二句,是指广。]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你们这一餐吃得很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生,同生极乐国。

返回目录

 

-----------------------------------------------------------------------------------------------------------------

更多成观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