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八集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7日
来源:   作者:慈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八集

 

  原文:

  〖庄严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此云何不思议?经言:“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陷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返。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暐晔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华为佛事,安可思议?

  〖庄严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故。〗

  此云何不思议?彼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触之者,无明黑闇,终必消除。光明非慧,能为慧用。焉可思议?

  〖庄严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故。〗

  此云何不思议?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庄严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此云何不思议?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彼安乐净土,为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云何可得思议耶?

  “住”名不异不灭。“持”名不散不失。如以不朽药涂种子,在水不烂,在火不焦,得因缘则生。何以故?不朽药力故。若人一生安乐净土,后时意愿生三界教化众生。舍净土命,随愿得生。虽生三界杂生水火中,无上菩提种子毕竟不朽。何以故?以经正觉阿弥陀善住持故。

  〖庄严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此云何不思议?凡是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眷属若干,苦乐万品,以杂业故。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眷属无量,焉可思议?

  〖庄严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此云何不思议?不食而资命,盖所资有以也,岂不是如来满本愿乎?乘佛愿为我命,焉可思议?

  讲解:

  《往生论》的学习我们继续进行。《往生论注》我们来依止昙鸾法师对《往生论》的注解来作一个提示。因为昙鸾法师对净土法门的贡献,后人往往不是太清晰,古来已久,对这个问题留下了一个公案,本来有这个传记,明天我们对昙鸾法师作一个介绍。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他的文字,(因为昨天诵戒没有相续上,)今天我们继续接着前天的学习。庄严三种事功德成就,(对这段文字)作了一个读诵,依止昙鸾法师的解释我们作了一个提示,下面是庄严雨功德成就。

  九、庄严雨功德成就

  庄严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此云何不思议。经言,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陷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返。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暐晔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华为佛事,安可思议。

  前天我们对这段文字作了一个简单的提示,这段文字引用的是《无量寿经》上半卷的最后一段文字。古来已久的善知识讲法施教都不离开引经据论的来作一个旁证,以使教言清净、传承清净,使大家学有所依,思有所观,回归有所处所。虽然这处所不可得失,但是以得失来用,标立于世间;虽然世间无有尘染,无有自性,毕竟有种种世间差别用;这个差别用,以《无量寿经》来扶正我们的心智。

  象极乐世界这种所谓的用华为佛事,“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以这个普通供养的花来作佛事,令众生安乐于安心、喜悦、清净、庄严的这种所谓的以色声香味触法来普利十方有情,令其趣于无上菩提。那我们在这个娑婆世间,它有一个不相应的心智,我们所有遇到的色声香味触法往往就会有染著,极乐世界这些妙相庄严,色声香味触亦复如是,都是具足的,但它能令所有有缘有情无染无著,清净爱乐。极乐世界乃至说雨华一样可以做佛事,令众生进趣菩提,无染无著。它的根本在于所有的因缘都在法流宣化,令众生进趣菩提。

  上一次作了一个解释。我们来看这个庄严光明功德。

  十、庄严光明功德

  庄严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故。

  此云何不思议。彼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触之者,无明黑暗,终必消除。光明非慧,能为慧用。焉可思议。

  那么这段文字拣择的特别少,没有引用什么话,直接引用《往生论》这两句话——“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故”。

  在佛教中,四法度众生是普及说教:以三藏十二部是一法,令众生得以度脱;以光明相好是一法,度脱众生;以神通自在是一法度脱众生;以妙相庄严、名号功德又是一法。这是在《大集经》中,诸佛如来出世皆以四法度脱众生。

  那么这个地方是以光明功德、妙相庄严来度脱众生,令众生进趣菩提,所以说“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这个“世”就是说诸佛因缘皆是这“世”所摄,不管是我们这个三恶道、三善道、三圣道,皆是对比而说。所以“佛慧明净日”,此明净日如大日轮独耀世间,月、星辰、灯光所不能侵夺,因为太阳光一出,其他光明都淹没掉,那我们释迦牟尼佛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本来无差别的世间中,一时出现一个光明日轮普照众生,令众生得见。佛出世并不是说佛来夺众生心智,实际众生心智中亦具有“佛慧明净日”这个净日之光明,只是我们暧昧于现前这种痴暗。

  这个“痴暗”是对比而说,过去世尊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不可思议智、无师智、无上无伦最胜智,这些智慧,一切菩萨、一切声闻、独觉、一切人天之类在此面前是为“痴”,三善道是为“暗”,三恶道是为“冥”,它是这样判的。痴者不及佛智故,是名痴;暗者,善道有情不能出离三界是名暗;冥者,受幽冥之苦无力自拔,是为幽冥。所以“痴暗冥”是对三圣道、三善道、三恶道的一个言说差别。佛智慧光明广大,一真法界真实不虚,示现一切众生究竟智慧源所在,是一切众生本源,也是一切诸佛之本源,诸佛出世来证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照耀十方,令痴暗冥有情咸得成就无上菩提。所以痴暗冥是对三圣道、三善道、三恶道的一个对比言说。我们知道法从法性上来说是绝无对待的,诸佛证得无对待的究竟心智——至真等正觉,一切菩萨、凡圣所不能及。所以,对比而言有痴暗冥之说,是为不可思议。

  彼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

  在佛法的整体教言中,作两种评判:一个是无修无证的性德本体之智,无假劳作,你任何的修证是不能现前的,所以其自性光明,长朗照于世间;众生染着于对待,染着于现前之业、业习、若凡若圣之业习、若苦若乐之业习,那么佛陀就以修德唤醒此类有情,归入无上菩提,归入无修无证真实安乐,远离生灭对待。

  那要是没有修德,难予一切众生,若凡若圣同时安乐,所以一切凡圣无有进趣无上菩提之机,这个修德纯应九界众生之机而引发,此修德非佛所需。佛已彻证法性故,所以不需要修持,为度尽九界众生,令一切九界众生得安乐故,所以无量兆载永劫勤苦修持,行难忍之忍,难行之行,舍头目手足,令一切有情得以真正的安乐,所以于六度万行中、四波罗蜜中,广利人天,以本无作为之法作为安乐世间,令众生得见本心。

  所以所有的报德,就是说因地引发的这种愿乐皆是为了利益十方九界有情。那不管是圣道、善道、恶道有情,佛陀都是一心普利,悲悯世间,广大回施,平等回施。象诸佛所证,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就是清净回施、平等回施、不二无抉择的回施、不择亲疏的回施,也就是大智慧的回施、大慈悲的回施、大光明的回施。

  唯佛能亲证此法界周遍真实功德,所以此智慧报德纯粹是为了十方九界有情,为利益众生故而自受用具足,普利于法界有情、庄严于法界、威德自在于法界,所以诸佛如来决定是无我、我所的执着的这种甚深功德成就者,他所表达的实在是法性之本体,无需造作。我们一般称佛陀智者所行,行的皆是顺性起修。

  触之者,无明黑暗,终必消除。光明非慧,能为慧用。焉可思议。

  这个光明,我们一般对光明的认取,大概是眼见为明。要是人有禅定功夫,都知道说不动是光明普照,假设是有一定的修持力,对光明的认识就不会象我们说可见光之光明,无动无摇光明力普照法界。人有禅定,光明力就会透视出来。象这个诸佛如来依自己的悲智行持,以大光明的善巧照耀世间,能使这种晃动的生灭执着有情在光明中得到解脱。所以说,这是用光明来作佛事,普利众生。

  象我们打钟,晚上打钟鼓的时候,也就是光明佛事。因为我们不是这一类的有情,我们这类有情机制听到的是声音,那么要是在比我们生命力量再……好比说色界天的有情,他们听到的声音,对我们来说就是光明;我们听到的音声象对鬼神之类的就是光明。它是类比产生的差别。

  象我们看到的水就是水,那鬼神看到的水,尤其是饿鬼之类,看到的水,要是洒出去就是火,所以一般的象下雨的时间,恶鬼众生、地狱众生就是在降火,就是说铁汁、铜汁了,我们看到的就是水。所以,一般过去的出家人、过去学佛的人、有禅定的人慈悲,他就倾水不高于一寸,离地面不要超过一寸或一寸五,慢慢的倾下去,不敢倒、不敢泼,泼水对他们来说就是火,就会烧坏他们。象寺庙,一般的去做有什么动作的事情,象浇水、洒水或去卫生间,都要弹指,实际一弹指,他们就会看到光相,这样这些鬼神、恶鬼、不净鬼,他们就不会受到伤害。你要是伤害他了,把他搞残疾了,缺胳膊少腿,他就会惩罚你,他就会找时间来给你找麻烦。这不是宣传迷信,这是生命业报的差别。所以说,我们有时走路,我们会打一个手电来看,但在黑暗之中,你一弹指,在森林中,鬼神他们就会看得见。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这音声也是光明名号,古来已久就有这样的故事。要是有禅定的人,禅定功夫相当好的人,他可以观种种有机制的有情,他会看到一些地方,好比说你是念佛人,他会看到你身上会发出清净的光明。以前,我在家的时间,别人给了我一个可能说是有加持的东西吧,一个佩戴的物品,他们有禅定的人离很远就很害怕,就磕头什么的,我也很害怕,说你干什么,你吓唬我。后来他就说,你身上有什么光、什么光的,我想我不会放光,就摸摸找找,后来找到这个东西,就说是不是这个,他一看,就是这个,他就不害怕了。

  那这个业报的差别显现的东西,十分的有差别。很多人就说,什么东西加持加持吧,给开开光吧,有没有作用呢?要有禅定、禅定力、真言力、福德加持力,还是可以起作用的。象我们看到那个有些用荧光粉处理的一个东西,抹上去以后,光相一照,没有电了,他会放出来光的。象人福报好的,有夜明珠,晚上就可以放光的,他不需要发电,也不需要灯什么的。

  那象念佛、念真言,也会有光明。那么这个地方讲的是佛的智慧光明,阿弥陀佛的名号正是这个大光明相,光明名号嘛。象前面讲的“雨华衣庄严”,它也有此种不可思议的功德。就是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唤醒九界有情,普供养九界有情,就是包括菩萨、阿罗汉、圣者,你都可以供养的,可以加持他们。你说我是凡夫,我怎么能加持这些圣者呢?不是,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之力、报德之力,通过你这个念诵产生出来的善巧,唤醒、加持、供养他们,产生的不可思议的利益。所以这个“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就是普熏于法界,普利于十方,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如是的。

  你看现在恒阳安的建设,实际得到很多方面的人的支持,佛菩萨的加被啊,也是她们自身在念佛啊、行法啊,这种善根的成熟过程而形成的一个机制。这个机制来自什么地方呢?就是念佛的召唤。她们念了一年以后,很多人给我说要到衡阳庵来,我说你们怎么知道的?她们的感应就是种种不同,现在有很多人要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很多人,我也不认识,就是这个机制,就是它有传感的机制嘛,令众生听了这个名字,感觉到这个因缘,就会有那种所谓的加持力、光明的加持。你说,念三年、五年、十年以后呢?那你这个道场就是光明的,就是清净光明的道场。

  这话,我不是虚说的。因为我以前在一个老道场里,这个道场的念佛堂十几年如一日的在念佛,我去了以后,在那个地方,跟大家一起学习念佛,虽然是领众,经常遇到这些出家师父,一去了以后,身业变化十分大、十分大,三两天,人都会变了的,心智、思维模式都会变,因为那个堂口,我们天天就那样念、那样念,八个小时念佛,念久了,人的心智、这个地方的加持力、光明力是不可思议的,是很震撼人的。所以当时她们恒阳安这些居士们念了一年佛以后,我对她们特别赞叹,那个相续光明力就会……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就象什么呢?象钟鼓一样,现在钟鼓有音吗?你不叩它就不鸣,阿弥陀佛的名号殊胜功德就是我们法性中的光明,象阿弥陀佛的报德一样的光明,亦复如是,我们不叩击它的时候,它就不发音,我们不念它的时间,它就不照耀世间,自他二种利益就不表现出来。

  所以她们念了一年佛的时候,我真是极力赞叹的,不光是我在赞叹,一切智者、圣者、一切诸佛菩萨、一切有感知者莫不赞叹。就如《无量寿经》所说,世尊在《无量寿经》里说:阿难,不光我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十方诸佛、一切贤圣莫不如是。何以故?他这个名号功德是光明名号功德,普传十分,普利有情,“除世痴暗冥”。你要信得及,你对念佛法门一定生起大总持守护,你会爱乐此一法,所以专精阿弥陀佛。我遇到许多出家师父,一天念十万、八万、三万,的确是很好很好的。现在我也是很惰怠的,以前我一天是六万五,给自己定的任务是六万五,那样持念,念得清楚,听得清楚,自己知道,外面是听不到的,外面有什么事情是不会知道的。当然,那个地方象住山林,住在寂静阿兰若处一样,给人不交流,利他人之心弱一些。但是那个地方自受用是很具足、很具足的,就是你感觉心智的安乐与清净,就是别人也会感觉这种清净。但是利益他人的功德善巧有没有呢?它是含有这样的利益的,只是说你自己不知罢了。

  好比说我们撞钟,你撞钟的时间,你会听到钟声,那这个钟声广传十方。那我们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美妙光明音声,也会传播十方,令一切见闻有情得遇无上大利、具足无上大利,所以说这个是光明。“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就是以这个名号,净土就是以这个名号的光明化作佛慧明净之日,普利十方,此一法的修持,凡圣同修,关键在于此,泯灭了凡圣差别,以佛光明名号同等普利十方有情,它不管你凡圣。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个打钟,佛打这个钟也是这个声音;那我们一个凡夫打这个钟,用调柔的心智,一样也是这个声音;一个圣者来打这个钟还是这个声音。何以故?同一钟体故。那我们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报德光明名号呢?那我们身在凡位、圣位都是没有意义的,但念名号,光明普传十方,照耀痴暗冥法界有情,咸令度脱。这个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地深思熟虑,要不然你对净土法门没有一个深刻的、究竟的、透视的认识。一旦我们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你一定会爱乐“南无阿弥陀佛”殊胜功德光明摩尼宝号,出生一切功德,照耀一切世间,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一切菩提道业,具足一切庄严智慧,所以是大总持门。

  那你说我不信,那你不信,你慢慢地来,我也没有办法。诸佛都宣化是难信之法,你不信,你慢慢来。我感觉到,还是需要我们慢慢地讲、慢慢地思维、慢慢地审视。

  以前,我念佛,遇到一些法师也是念佛什么的,他们说,哎哟,看到某某法师放光什么的,我说不是,他是在念佛,你要他把佛号一停,他就不放光了;你要他念贪嗔痴,还是一团漆黑。所以我们称为念佛三昧,就是你没有证天眼,可以见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何以故?这个大光明普摄十方故,不需天眼,不净欲可以得见十方诸佛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因为阿弥陀佛这个无碍的光明名号照亮法界故,令你心智一如感知,一时现前,法性之光明现前。

  所以证念佛三昧就是我们行般舟,好比现在这个念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摄八地事,虽然你是凡夫人,但你可以象八地菩萨一样得佛法不退转,摄八地事。这个不是我说的,经典上、历代的传承都这样教导我们的,所以念佛人是有福德的人,是多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之人,是不可思议诸佛菩萨所成熟摄受之人,是与一切大菩萨为伴侣之人。

  所以,佛告文殊,说:文殊菩萨啊,若有众生,念于无量寿佛名,与汝身等,与汝功德等。就是智慧第一之人。释迦佛又在《观无量寿经》说:若人念佛名,是与观世音、大势至为伴侣。与一切菩萨同坐解脱床,同得大智慧、大方便的。

  你要说我不念佛,我就念我自己的想法,念你自己的贪嗔痴,那你就随着你的业流,在你这个虚妄的、不实的业流中,那你自己慢慢的自作自受,这个也怪不得。那无量劫以来,我们很多人也在自作自受,那佛慈悯、慈悲我们,我们不随顺着佛愿、佛力,他再慈悲,他也代替不了你这个虚妄的果报,这个我们需要诸位善知识深思熟虑的。

  所以佛法不强制于有情,因为啥?佛法无造作故。顺应众生种种业力回施种种法则,令众生得见虚妄的造作是没有任何实质内涵的。但你要是执着这种虚妄的造作,你还会沉沦于此,佛不强制于我等;要强制了,那佛法不名佛了,可能就是个修罗,也可能就是个什么大梵天,也就可能是个什么了,那就不能称为无上正等正觉者了。

  这个光明功德成就亦复如是,以名号殊胜报德传播十分,令一切众生随顺名号功德往生阿弥陀佛报德国土,安住于现下报德因缘,普利有情,不离凡夫身,享受无上觉;不离凡夫身,传播无上道;不离凡夫身,成就大菩提。那你这个身是凡是圣?你不要说它,你这个眼耳鼻舌身、阿赖耶识是没有善恶的、没有凡圣的,就是你怎么来运用它这一刹那抉择的,所以但讲佛心是众生,众生即佛体。这个是不是这样子,我不懂啊。佛是在经典里这样讲的,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都这样讲的,在他们的教言里都这样讲——“持我愿者是我身啊,持我愿者即我身啊”。

  那我们以阿弥陀佛光明名号这种报德依止心智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以无碍心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无对待心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欢喜心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不可思议心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超日月光心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焰王光心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你就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那就是无边光、无等光、无对光,那就是不可思议光所守护者、传播者、延续者。

  此身是什么身?那我们自己去审视,是古弥陀今弥陀,是弥陀相念弥陀,还是凡夫念弥陀,你自己去审观,这个不假评价的,各个取用,各得善巧。所以,众生者自有众生分,诸佛者自有诸佛分,分分一如,是为念佛啊。

  那你要是说,我就是个凡夫,那你就凡夫去;你说我是佛菩萨,我看你还不象呢,你还颠颠倒倒的。那我们要念佛者,念念觉悟;你不念者,能不能觉悟呢?你不念是失念还是无记呢?那在这个作意有情分上,说念佛成菩提啊,一定要小心这一点的。那因为我们造作心智中从没有一刻停止下来,你念佛就是佛;那你念你的妄想,不管你打多大的妄想,你就是那一个妄想的量,你没有什么结果的。

  因为啥呢?我们持阿弥陀佛信愿名号、报德名号、无碍名号、具足名号、摩尼宝号之时,你虽是凡夫心智,称念心智一如之刹那,就抉择于阿弥陀佛同等法位,普利十方。你要畏惧,那是你的心;你不畏惧,也是你的心。所以,何取何用?善知识善自思维。

  我们看下面的妙声功德。

  十一、妙声功德成就

  庄严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故。

  此云何不思议?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得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这真是个不可思议的教言,不光是通过色声香味触法,光明、音声,种种的都是来引导我们进趣无上菩提。这个妙声功德成就,实际它的主体,的确是以阿弥陀佛的名号,以阿弥陀佛的愿力、名字来设立的。

  你看他这样一个大愿,我们读《无量寿经》都会读到这个愿,“设我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他这个美妙的名号传播十方,不是为了象世俗之人为了一个名利心,他不是啊,他这个美妙的名号传播十方,令听闻众生咸成就无上菩提得不退转。所以说,《阿弥陀经》有讲,说:“若有众生诵此经者,乃至闻诸佛名者,于无上菩提皆得不退转,若一生、今生、当生,若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名号功德。所以阿弥陀佛在《无量寿经》中说:“设我成佛道,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普利诸群品”。

  那你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么这个名号就是传播十方,令听闻众生往生阿弥陀佛报德国土;或者说利根有情直趣常寂光土;颠倒执着有情可以进趣应化之土;将信将疑懈慢之有情,可以往生懈慢之国,但必然都得不退转!都是不可思议的利益。

  所以阿弥陀佛殊胜名号令一切若凡若圣、若智若愚、若善若恶有情咸得成就佛法利益,这就是阿弥陀佛名声传十方、梵音传十方的真正的愿望、愿力功德所在,所以说“庄严妙声功德成就”。

  昙鸾法师在这个地方,他是说:“若人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那么这样一个解释是从这个角度来给我们作一个提示。就净土一法的教言来说,“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万德洪名甚为重要,念念之中,我们要常熏习,常了解,常去称念,感知它的不可思议的威神与善巧,如是梵音,能令众生得闻,必得度脱。所以说广传于十方。

  悟深远者,从出生死轮回乃至到成无上菩提,皆因南无阿弥陀佛殊胜功德宝号,唤醒心智,令众生进趣菩提。这样的增上缘是净土法门的唯一增上缘。所以此增上缘非众生业相修持,但以佛力故而得度脱,这是净土一法特定的。虽然说是佛力,其力不自不他,不相割据,所以非自力非他力。若说众生执着分,方说佛力;若说众生迷失分,方说他力。因为众生迷失于自己的现前知见,沉沦于自己的业流,骄慢邪见故,说不可思议的佛力、不可思议的愿力、不可思议的光明力、不可思议的所谓的梵声之力,令众生听闻得以清净安乐住。所以,“但闻彼国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

  《无量寿经》有这样的说,对昙鸾法师这个文字解释,说:“下辈往生者,闻大乘教言,不谤不疑,但不能作诸善,存念彼国,临终梦见彼国,亦能往生,梦见彼佛,亦能往生。”就是念于彼国就行,一样能往生的。

  那么这个,就是所谓的阿弥陀佛清净美妙的音声传达着抉择一切世间众生心智的大愿,这个愿力传达于十方,净化于十方一切善恶有情、凡圣有情,令一切有情心智清净抉择、究竟随顺。

  那有的人就说,我就是不随顺净土法门,你毕竟要随顺的!何以故?知道有这种解脱成就机制、闻法机制,必然得以度脱。阿弥陀佛的心智无对无待、愿力无对无待、庄严无对无待、清净梵力无对无待。

  那他不怕你对待,你一对待刚好投入,就说我这一滴水,我就不往你大海里投,你怎么样呢?你就这一对待的时间,刹那已经汇入了。何以故呢?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力,古代人举了个例子,不是古代,近代人举了个例子,就象我们看到的码头上有那个很大的吸盘,下面很多钢铁,它一输入电以后,它就把那个铁就抓起来了,几十吨几十吨就抓起来了,那个磁场就把它抓起来了。

  那我们凡夫的妄念?包括你排斥的妄念、疑惑的妄念、颠倒的妄念,在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清净的这种磁场力下,你因为有那个妄念就会进趣清净念中,如空汇空,滴水还海,不可取代,你代替不了这个东西。刹那融入,永无退转。

  那这个名号的功德就是这样,你一闻,必然难忘;你一闻,必然难以舍离。所以,闻者即得不退转,闻者即得解脱,是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万德不可思议所在,就是梵音所在。这个梵音,梵响闻十方,这个梵响不是说是没有力量的。在一切无自性法则中,它还是有力的,有力用之差别。

  阿弥陀佛无量兆载永劫的修持,审观二百一十亿佛土殊胜庄严功德,聚集了一切善巧,就以梵音传十方,普利诸有情。此梵音具一切功德,庄严故。所以,令听闻众生必得解脱大利。你说我就不信,你就不信的时候,已经信了,已经给你种下了不可思议的摄化力,所以阿弥陀佛的誓愿是如是,效果是如是,旷劫以来的加持亦如是。

  若不如是,我们阿弥陀佛的名尚不能听闻,你怎么能来学佛呢?所以,一切功德皆来自于诸佛的报德的加持,法界缘起清净生起,令你的自性得见,要不然我们无闻说之时,怎么有度脱之时?!所以在虚妄业流中旷劫流转无有出期。那么阿弥陀佛这个美妙的梵声、国土的梵声能使十方听闻有情咸得度脱,所以这个地方来唤醒我们入于正定之聚。

  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那么这个国土名字是昙鸾法师来这样判,那当然他有这个审观的角度,实际法是没有定法的,历代善知识的教言与提示,不管是天亲菩萨,也不管是阿弥陀佛,也不管是释迦牟尼佛,乃至历代祖师,所有对我们提示的教言,无外乎是唤醒我们法性的觉醒、法性的得见、法性的无量寿、法性的无量光,让光明照耀十方,传播于十方。

  唤醒不了之时,阿弥陀佛的报德取了一个决定的加持力、唤醒力、给予力,就是赋予汝,令其得以度脱。那么唤醒之时,才知此法非造作、非来去、非修证、非不修证,一切对待一时消融,清净守护,真实安住。那我们在这个地方闻到这样的教言,也就是阿弥陀佛殊胜愿力,妙声功德普传之愿力加被,所以称为“国土名字为佛事。”

  我们能不能在名字上作佛事呢?实际世俗之中,名字作佛事的事情还是多的,称男还是知道是男,称女还是知道是女,说善还是知道善,说恶还是知道是恶,世俗名字尚有此力。你看,到战场上说,“开炮!”那炮就打出去了,下一个命令就起作用了。人叫唤的语言,可以给对方带来喜怒哀乐的。那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的音声呢?能不能给我们带来不可思议力呢?所以,世俗语言、名字尚有此力,那我们遇到阿弥陀佛殊胜的报德梵音有没有这样的力量呢?你看,我们看到的中国实验的第一个氢弹、原子弹,都说倒数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砰!”就放了,那个“一”,那么大的力量就产生了。那么这就是一个名字产生的力量,名字下面具足的报德、智慧的报德。

  阿弥陀佛这个美妙的梵音的、国土梵音的名字,名号的名字,那没有这样的力量吗?我告诉你,你拒绝都拒绝不了。以前,我就是一个拒绝者,我真是不相信,我说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谁不会念啊?它有什么的?对不对?那不是这个样子的。念久了,才知道它的真实所在,直显心地,无有自性;直显法界,无有造作;直显万德,本来具足。

  但这个直显,没有弥陀的报德,你不敢认取。因为啥?你一颠倒就丢失了,一颠倒就感觉到自己那个量成为事实了。所以,顺应弥陀的圆满报德,但显自性真实之刹那,你无畏无惧,你是没有畏惧的。怎么畏惧呢?一个是弥陀的报德给予你了。你说我没有力量,行,他给与你;你说我有力量,是法界之力。何以故呢?阿弥陀佛的报德印取了你的法性之力,就是你本性之力。这个地方没有骄慢,没有贡高、没有下劣、没有自、没有他,但是妙用无穷、但是安乐自在,但是无造无作,那就是无量寿、无量光的本质所在。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名号,的确呢,不依报德,我们多生畏惧与谄曲,你心智会不平等的,会生谄曲,会生颠倒的,会迷失的,会怀疑的。

  但依弥陀的报德,无量兆载永劫修持的报德的给予富足,你没有畏惧,你没有什么疑虑的。那你疑虑,就等于疑虑了法性,疑虑了自性,疑虑了一切法则,疑虑了佛法的根本清净教言——就是自性是佛、自性具足、自性无假造作、无有来去。那你违背了这个根本的教言,那你就不是佛教徒了。所以,这净土教言,甚深不可思议,看似简单,实是不可思议的难得难闻的大机大用之法。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十二、庄严主功德成就

  【庄严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此云何不思议?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彼安乐净土,为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云何可得思议耶?

  “住”名不异不灭。“持”名不散不失。如以不朽药涂种子,在水不烂,在火不焦,得因缘则生。何以故?不朽药力故。若人一生安乐净土,后时意愿生三界教化众生。舍净土命,随愿得生。虽生三界杂生水火中,无上菩提种子毕竟不朽。何以故?以经正觉阿弥陀善住持故。

  善哉!这个文字实在是感人啦。好,我们看看:

  庄严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教化庄严功德中,主功德,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个色身,若从八识中讲,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那你说,主宰它的是哪一个呢?实际就是分别识(第六识)是最重要最重要的,那我们这个分别识要变成……它一调整,变成妙观察智了,那后面执着的末那识、平等智啊,后面的这个大圆满镜智啊,这个什么什么藏识啊,包括前五识,那都会真正的使我们俱生智升起来了、表达出来了。

  那这个庄严主功德成就,凡夫的意识啊,就是在主导着我们的生命,信愿在主导着我们的生命,阿弥陀佛能不能善住持我们的身心世界呢?那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主宰了这个生命的依正二报,南无就是归命意嘛!供养意嘛!随顺意嘛!具足意嘛!降伏现前烦恼造作意嘛!三身具足意!那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是归入,就是当下启用啊,当下具足啊。

  那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法王住持我们的依正二报,住持我们的法身慧命,住持我们的过现未来,住持我们的不可思议的业报,业报不可思议啊,你让阿弥陀佛愿力来住持你的业报也不可思议。所以,法界力不可思议,愿力不可思议,众生业力也不可思议,这三个力合到一起了,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那我们刚好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所以,“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以前,他们说,“哎,去找哪个善知识学什么什么法去吧”,我说,不行了,阿弥陀佛占据了我整个生命与意识了,让我再拜,拜不了了。我说我尊重一切有情,尊重一切善知识,再拜,拜不到了。阿弥陀佛住持了整个身心世界,你再去拜什么呢?再拜,就是礼敬、尊重一切有情就行了。能不能这样呢?这样你会无疑无虑的,守护一个不退转的心智。

  这心智非造作非对待,所以是真正恭敬,所以但依止阿弥陀佛殊胜教化心智、殊胜教化功德,你真正随顺契入之刹那,你就会抉择一个尊重一切善知识、尊重一切法门、尊重一切有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普利十方,无畏无惧。因为你心踏实下来了,不再造作了,不再寻求了,不再比高低了,不再找对待了,休息下来了。怎么休息下来呢?阿弥陀佛善住持故。什么阿弥陀佛?无造无作,后面会讲到的。这个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环。

  此云何不思议?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彼安乐净土,为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云何可得思议耶?“住”名不异不灭。“持”名不散不失。

  阿弥陀佛国土是无量光佛刹,这个光佛刹、无量光佛刹照到什么地方?是不是照到我们这个地方就停止了呢?这无量怎么可以用有量来量它呢?那阿弥陀佛的善住持就是住持法界。那我们把这个心,把这个感知,把这个生命的未来轻轻地放到阿弥陀佛这个无量光佛刹中,就是南无,你南无就是轻轻的一放,那么,这一放在什么个呢?怎么个思议?什么来住持呢?就是不异不灭,你不假你造作了,所以,“持名不散不失”啊。

  这个,昙鸾法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

  如以不朽药涂种子

  这个可能是我们概念不清晰,我们没有见个这个药,可能是。

  在水不烂,在火不焦。

  你水中是不会把它给泡烂,那么,在火是烧不焦的。

  得因缘则生,何以故?不朽药力故。若人一生安乐净土

  什么叫“生”呢?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现下不异不灭,不散不失,心不晃动,随顺法性,一如称念。你在这个地方真正得到所谓的顺法满足,那就象种子涂上不朽之药一样,在三界水火之中不烂不焦,那么,我们现下就可以不烂不焦的。那你为什么不可以呢?因为,无造作分,怎么烂、怎么焦呢?这个不造作的不朽的药力,它可以使你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安住于无尽光明中,逾越一切言说与思议,普利十方,不动于法座。那么你就是所谓的“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功德具足的守护实践成就者吗?所以后面举这个例子。

  后时意愿生三界教化众生。舍净土命,随愿得生。虽生三界杂生水火中,无上菩提种子毕竟不朽。何以故?以经正觉阿弥陀善住持故。

  这无上菩提非是造作,非是生灭,非是修,非不修,但以妙用延续。所以,诸佛报德顺应法性,以修证中远离修证,所以,但显法界不坏种性,普利十方,这个种性是不坏的。那我们要真正对这个无造无作,顺其一念的,有一念随顺的感知与认知,那于无上菩提永不退转的这个成熟的机制就在于当下,当人当念,即取正觉。这个正觉是什么啊?阿弥陀佛正觉住持故,令其得以不退转。

  你要一染著说:“哎呀,是不是我得不退转了呢?”可能你这个我就延续一个退转,因为这个非名字我、非感知我,无造无作,无对无待,必然不散失,必然无造作故。那我们在这个地方能不能随顺呢?能不能得到这个不朽愿力的加持呢?或者法性力的随顺分呢?在这个地方能不能发起正修行路呢?这是我们每一个现前的善知识们善思维、善观察、善运用于当下、当人的一念,这念怎么来抉择呢?是不是阿弥陀佛善住持呢?那么这个是阿弥陀佛主功德成就来令我们安住于不退转的一个法则,善住持,于无上菩提毕竟得不退转。

  阿弥陀佛的教言,实是如是,就令现前闻法有情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何以故呢?深达法性故,深知弥陀不生不灭故,自性亦不生不灭故,深知弥陀报德如自性真实故,自性与弥陀报德无二无别故。

  这样真正南无阿弥陀佛,若依法性,若依报德,若依应化,咸得自在力,于无上菩提永不退转,所以一生即得不退转,一生即住补处。所以,现生即生彼国也,如印光法师所宣化。阿弥陀佛法王善住持,住持清净法界故,彰显一切众生自性故,众生若能听闻随顺,即得不可思议利益故。这个“故”,非是说我思维、不思维而得见,是随顺、听闻、取用与否,关键问题在于此。所以,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那么,我们平时若是教理、知见不清晰,单念弥陀无碍不可散坏名号功德,一样能令心智生命、依正二报入不可散坏善巧功德之中。如是声声唤醒自他,咸住于不退转、不可思议利益中,这个正觉阿弥陀佛善住持的功德,我们要善思维、善实践、善取用、善成就、善传达,是我们每一个念佛人应作应行。

  好,我们看看下面的文字。

  十三、庄严眷属功德成就

  【庄严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此云何不思议?凡是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眷属若干,苦乐万品,以杂业故。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眷属无量,焉可思议?

  庄严眷属功德成就

  实在是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以法界功德住持法界,以不可思议无所障碍之力住持法界,说阿弥陀佛这个不可思议的法王是佛中之尊、光中之王。不是说释迦佛偏赞阿弥陀佛,就是,哎,把其他佛都放一放,我们就赞阿弥陀佛,不是这样子的。那《无量寿经》释迦佛分明讲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之极尊,他这个说法就是阿弥陀佛是法界住持者,令一切众生皆入眷属之类,令一切听闻、得知有情皆入眷属之类,令一切众生得无碍之智入眷属之类,令一切众生消除现前之疑虑。

  我们已经是疑虑众生、善恶差别有情,但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在于此,在于你疑虑的当下,予你无疑之力,令你入眷属之类。正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对待之相,就因我们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遮蔽我们,阿弥陀佛才以不可思议无碍之力普照法界,令法界一切有情进趣于不可思议正觉。这就是阿弥陀佛无碍之力所在,也就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之真实光明力,所谓佛中之王,这个王所在之力,就是以光明普照十方,令一切众生正觉华化生,心智正觉一时升起,颠倒知见一时消融。我们凡夫的一切颠倒知见亦从法性中出。所以,一切知见决定从正觉华中化生。

  那你说,我们无始以来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蒙蔽我们旷劫已久,此一念怎么能使我们度脱呢?因为阿弥陀佛这个不可思议的愿力所在,正在于此。什么于此呢?照十方法界,照十方国土,绝无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如此名号者,广传十方,令听闻众生一时入于正觉之智海,我们这个虚妄之念,犹如滴水,阿弥陀佛无碍愿力犹如大海,此大海遍荡漾于整个法界。有闻法界,莫不还归于此大海。何以故呢?一切众生真假妄念莫不从正觉念中升起,莫不从法性、觉性净念中升起,只是迷倒故,产生粗恶之虚妄执着,流转于三界,流转于六道。

  阿弥陀佛以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愿力唤醒一切沉沦有情,唤醒一切善良有情,唤醒一切智者有情,咸进趣无上菩提。所以说庄严眷属功德成就,正是阿弥陀佛无碍大光明智海,养育法界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在妄念升起刹那之间,听闻阿弥陀佛殊胜无碍光明名号,刹那就得契入回归,令四海之内,以念佛故,皆是清净眷属。

  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大威德善巧,实在是诸佛难以赞尽,一切菩萨难以赞尽,一切圣者、智者难以赞尽,那我等凡夫之类有情若能听闻,亦应赞叹,亦应随顺,亦应透视,亦应安住无疑。是不是这样呢?这就是眷属功德所摄化之真实利益了。

  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实在是此誓愿海充塞在法界的每一个角落之中,所以,佛亲证法性之周遍,时时处处,莫不彰显。众生善根成熟之刹那,就会如水还海,无有干枯之忧。往往我们认为自己现前这一念,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就会认为我这个不正见会造成轮回业的,但在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大光明智愿海中、法性智愿海中,你听闻到他这个不可思议的智愿普摄十方之时,那么你这个妄念,贪嗔痴慢疑之妄念,你能观察其本源,正是从阿弥陀佛智愿海中流出,你会无畏无惧。何以故?他必然返还此智愿海中,此智愿海中遍布于法界,周遍故、真实故。要是有不周遍之处,不能称为“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不能称为“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不能称为无边光、无对光、智慧光;不能称为“究竟传十方”;不能称为传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这样的大誓愿力。所以,令一切听闻众生,得见一切贪嗔痴慢疑邪见不正见的本质心,正是正觉阿弥陀。

  你本质要找得到,你就无畏无惧;你找不到本质,你就会流失在现前虚妄、粗妄之念中,捕风捉影,妄自轮回,不能回归于清净刹土,就是无碍刹土、无对待刹土,那我们就会挣扎在自己粗重的贪嗔痴慢疑邪见之中,无有刹那自性的回归,所以“一念回归,即得大利”。

  《无量寿经》这样说啊,“阿难啊,十方无量无边如恒河沙诸佛皆共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若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释迦佛唯恐人不信啊,后边又这样说,“阿逸多啊,汝闻如来名,无量寿佛名,吾助尔喜。”实是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一念喜悦,是为具足无上大利,凡夫正是这个“闻名一念,是为具足”。什么闻名一念呢?闻名一念,了晓一切心性、一切知见延续刹那的本质所在,而不是延续所在。延续所在是染著分?还是回归分啊?我们染著于自己的所谓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你执着于你的业力、业相、烦恼,那你就沉沦。这个沉沦虽是虚妄,沉沦者自得啊。诸佛悲悯我们,给我们以无碍之力,回施与摄化,令一切听闻众生、认取众生,现下抉择于解脱之中,你要抉择这个解脱,就是一念回归即得往生!所以回心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回心就是彼岸!

  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没有这样的真实功德呢?佛法正是如是,就怕你那个屠刀你不敢放啊,就怕你那个回头是岸你不愿意回啊,那个一念听闻抉择你不愿意听啊、不愿意闻啊,你封闭了你那个智慧的心、圆觉的心、清净法性的心,你用你那个虚妄的、怀疑的、颠倒的、蒙蔽的心,你在推导,那你就不愿意回头是岸啊。

  那我们在这一个眷属功德庄严之中,我们会看到,法界一切有情,莫不是阿弥陀佛清净眷属。你应该抉择这个地方,你要不抉择,那个清净平等觉不能现前,你不能随顺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名号功德力,普利十方有情。你自身尚不得利益,何以利益有情呢?

  你说,哎呀,现在的人这么颠倒,这么不学佛,还谤佛,怎么能正觉华化生呢?那怎么是同一兄弟呢?怎么皆是清净眷属呢?不,不是这样。你的心智何以守护呢?你的心智是随顺了无对待光吗?焰王光吗?不思议光吗?你的心智这一念是随顺了法性吗?随顺了阿弥陀佛吗?还是随顺了自己的虚妄造作呢?这个呢,诸位善知识,一定要思维,一定要认识,一定要不断地去称念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名号,令一切众生咸归正觉华化生,永离胎生、胞身这种不净生,得以清净无极之身、太虚之体,自在广大的这种妙相庄严之生命,普利十方有情,无畏无惧,不要被自己沉沦的业报,沉沦在这个业报中,不能自拔。

  所以庄严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那么我们能不能以大方广如来藏性心来观察世间呢?如《大方广如来藏经》所宣化,看一切众生皆在清净莲花中,但使本性之时,你即见无量寿,你即见无量光;那么你就称无量寿、称无量光;你随顺无量寿、随顺无量光;安住无量寿、安住无量光。能不能这样作呢?最少要串习,你最少要串习串习这样的心智业缘;那要不串习,你就打妄想嘛。所以“正觉华化生”。

  此云何不思议?凡是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

  我们称为四生九有之类嘛。

  眷属若干,苦乐万品,以杂业故。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同一念佛,无别道故。

  阿弥陀佛无所障碍照十方国这样的决定心智,就是所谓法性心智的亲证,通达一切众生法性心智。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个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生起的刹那,这个生起的刹那,若不去延续,但是回归即见无量寿!即成无量光!你敢不敢用,那是你个人的因缘了。希望大家用,你不用,就去延续粗烦恼、细烦恼、随烦恼,那你就沉沦于三界六道四生九有之类,那就是你自己的妄想执着的业不可思议。

  那我们随顺阿弥陀佛的愿不可思议,所谓的正觉华化生,同一念佛真实回归,皆是阿弥陀佛清净眷属。这个眷属是无自性的,轮回六道无自性,成佛也没有自性。这个无自性并不是说,我们这个烦恼无自性,那佛法也决定是无自性的。那你认为自己的烦恼业习无自性能够出离,那阿弥陀佛的愿力也没有自性。何以故呢?要真有自性了,我们怎么能随顺呢?怎么能趣入呢?怎么能表达呢?说无趣入处真实趣入。何以故呢?阿弥陀佛无量寿无量光正是无造作分真实利益所在啊,但以修德回施众生,令众生得安乐住故。要不然,我们生断灭见了。

  众生可思维心智,就在有无二边啊,不说有了,他就要造作一个断灭。那么为了剥脱众生的断灭二见故,有常这种对待见故,所以佛立中道义。法无自性抉择了一个去除对待心智的一个善巧。有人说常,佛说无自性;有人说无常,佛说无自性;有人说空、断灭,佛说无自性。那么这个无自性性正表示了诸佛所亲证的法性。要认觉不了这一点,你没有正知见,那你怎么学佛啊?阿弥陀佛,你念不来了,你一念,就是两种边见,要么是有,要么是无,要么是生,要么是不生,那阿弥陀佛这个不可思议的光明心智,非生灭取啊,非对待取啊,菩萨们!

  那你若说我不行,这道理我搞不来,你东说西说,把我说晕了,那你就念阿弥陀佛就对了,很好,做眷属还行吧!你说我就是阿弥陀佛的眷属,我就回家行吧?这可以吧?那么,你心智眷属做不得,业相眷属可以做吧?业力也不可思议嘛,你说我就执着个业力我往生彼国也行啊,也不可思议,我就造往生业呗,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念阿弥陀佛的名,往生彼国国土。现在这个娑婆世界,我就向往呗,一样可以得到往生啊,虽然不能上品上生,也必生其国啊,也不可思议啊。所以这个地方,正表达业力不可思议,你不要怕啊,你怎么都能往生,这不好吗?你怕什么啊?这个地方正是净土无碍的教言、平等的教言、不分善恶凡圣的教言,就是广大清净平等真实教言。

  那你说,你这不是混淆世间嘛?你破坏因果吗?那我担罪名,我受阿鼻地狱报。但有一点,阿弥陀佛以无碍力能令一切阿鼻地狱空,他度尽众生方成佛道,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下至金刚际,上至无见顶,都是阿弥陀佛所摄之处,我宣阿弥陀佛无畏无惧啊,到地狱里,也是这一个任务呗,把阿弥陀佛殊胜愿力传播给地狱众生,没有什么啊。

  以前他们说,你这样讲阿弥陀佛,大家不是不依因果了吗?我说,他要是真正听得懂,他没有不计因果的。他念念阿弥陀佛,什么因果啊?因果就是成佛度众生啊,怎么度众生啊?无造无作亲和力嘛。阿弥陀佛实在是愿力不可思议啊,荡涤了一切众生的分别对待心智,荡涤了一切凡圣的对待心智,荡涤了法界一切业报的对待心智,那你是什么啊?就是清净眷属,正觉华化生。那我们念佛人,那是不是正觉华化生呢?

  昙鸾法师讲啊,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之内,皆为兄弟。过去,我看到人说这话的时候,四海之内皆兄弟,太好了,念佛人都是兄弟,都是正觉华化生啊,太好了。阿弥陀佛以无碍力普摄十方咸摄一切众生入正觉海。你不入正觉海?那正觉海遍于法界,你入不入,由你去。阿弥陀佛法王善住持,住持法界海,你到哪海去?你这滴贪嗔痴慢疑邪见水,你往哪儿跑?阿弥陀佛以法界海普摄十方,以法界愿普摄十方,周遍于普摄,过现未来,普摄无处不达,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你到哪儿逃啊?所以,阿弥陀佛以无碍力普摄十方,令其成佛啊。你要说,我不信,那你还不行,慢慢的来,我们还继续慢慢的来,你总有一天会生信。所以诸佛如来亲证法性周遍,所以,入法界海令一切众生还归此海啊。因为,你这一念怎么生也逃不出这个海,什么海啊?法界觉性海,你能逃吗?此海无生无灭啊,遍融法界,你上哪儿逃跑?

  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啊,实际佛就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什么故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的故事,但你不愿意做,慢慢来。佛还会告诉你说,佛大慈悲父,令我等生起无上信心,还归于清净佛道,远离生死虚妄造作啊。

  什么慈父啊?生养我们的法身慧命的慈父。你的法身慧命从哪儿来啊?要从你妄想中来,那你就慢慢学吧。你说我把三藏十二部都会背了,我就成佛了,你就读吧,你背吧。善星比丘就是个例子,善星比丘通达三藏十二部,讲法无碍,生堕地狱。我不知道他堕地狱干什么,他示现堕地狱去了,因为啥?因为他是正觉华化生。提婆达多在地狱受六欲天乐,干什么呢?谤佛成佛啊。他辅佐释迦佛传播于清净教言,他推石头害佛,五百醉象踏佛啊,五百弓箭手射佛啊,醉象到佛那儿就跪下来;五百弓箭射过来了,就是五百个莲花;大石头砸过来,我们看到的伤脚了,释迦佛的清净境界中,那是大庄严威德相。什么威德相呢?不可毁坏啊。

  出佛身血虽然就这一个公案,我们出不了佛身血,我们没有缘、没有机会。有的人就是毁佛像,受果报受果报,但是出佛身血的机会就提婆达多有,那个是释迦佛特定的一个事摄,所以,提婆达多善知识是我师长啊。你读读那个《妙法莲花经》,那是天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住在地狱里,干什么呢?度脱有情啊,哪个不是正觉华化生啊?

  我们一摸脑袋一想,自己不是啊,贪嗔痴慢疑具足啊,那你不念阿弥陀佛,你就贪嗔痴慢疑具足啊,你还……推不掉的责任啊。但我们一念阿弥陀佛法性周遍普摄十方,法性消融世间一切世间对待,你念阿弥陀佛,你还有什么啊?贪嗔痴慢疑,怕什么呢?所以,贪嗔痴慢疑邪见正是我们良师益导,你莫要害怕。但这有一个前提,你要念阿弥陀佛。你不念阿弥陀佛应正遍知、无量威德善巧、不可思议善巧、法性周遍善巧、普摄一切众生之善巧,那你的贪嗔痴慢疑就不是你的良师益导了,那它就可以把你牵制到无尽的生死海中了。所以,一切善知识、一切念佛人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正是我们的良师益导,令我们进趣菩提,透达诸佛无碍力。

  这希望诸位善知识善思维、善观察啊。善导大师在他《观经四帖疏》序言中,我看到这句话,十分的震撼,十分的感动,就象刚才惊雷一样,真是如雷灌顶啊。他就这样说的——“诸佛如来皆以贪嗔痴慢疑为良师益导,一切众生以嗔痴慢疑为怨对。”你看众生,什么叫众生?就是凡夫愚痴之有情把贪嗔痴慢疑看得象敌对一样,把他敌对起来了。诸佛如来看到众生贪嗔痴慢疑邪见生起刹那,即见自性。直透本源力,直透自性力,得以无碍力,成就抉择力,法性一时荡漾在法界,普利十方,无畏无惧。我们一生起贪嗔痴慢疑就吓得要么是抱脑袋,要么就去忏悔,要么就胡说八道,要么就随着这个业流荡漾去。那些智者觉者呢,但以无碍力透视其本质得以抉择。正修行路就在你那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生起之刹那,那是正修行的时候。什么正修行呢?“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住持什么呢?住持你本源心念,还令回归到阿弥陀佛清净报土之中。你能不能如实安住呢?你要不这样修持,这净土法门我们怎么念佛啊?我们念念念的什么啊?怎么念佛啊?

  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也。眷属无量,焉可思议?

  众生所及处,皆是弥陀眷属。你这样念佛多好啊,你用这样的造作心也好,这样的无碍心也好,这样的随顺心也好,这样不可思议的心也好,就是法性周遍力嘛,正觉不思议力嘛,无对无待真实力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佛的愿力嘛,摄化众生咸得不退转的真实不可思议的教言力嘛。那我们作为念佛人就要念佛啊!念佛人就要念佛啊!

  你不念佛你念什么?我以前遇到许许多多的念佛人都这么跟我说,哎呀,师父,我这念佛怎么这么多妄念呢?我念佛怎么还是跟以前差不多呢?我念佛现在怎么还比以前倒霉呢?我念佛……我说,你一点都没有念佛,念佛是幌子,你念你的贪嗔痴慢疑烦恼是真实啊,你内在念的是贪嗔痴慢疑邪见,你把那个念佛当幌子用了,你打个幌子。念佛不是包装,要从你的心智中抉择,念念中抉择,从妙用中抉择,切莫自欺,更莫欺他啊!所以念佛要从心智念佛,业相念佛,本性中透视念佛之抉择,要不然我们念佛实在是嘴上念佛,心中还荡漾在贪嗔痴慢疑的执着之中,那你怎么能得到佛法利益?无量眷属你看不到的。

  你就会看到,象现在社会上说的,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哎,你看那阿弥陀佛那些眷属们、那些智者怎么教导的?念佛者万修万人去,念贪嗔痴慢疑的人才是念佛的多,往生的少,他是嘴皮上念,因为啥?不愿意往生,怎么能往生呢,对不对?愿往生者决定往生!所以,万法唯心啊,其本质如是啊,法无自性,抉择妙用一时生起,在凡在圣,决定你作啊!所以你说不生你就不生呗,你何干别人啊?说虚妄造作一时沉沦,那就自己沉沦去了,所以,此类恶知识,你要善悲悯他,说你不能往生,你说别人不能往生你往生吧,我们大家都鼓励你往生。

  我经常听到他们这样说,哎呀,念佛的多往生的少,我说去你的,不要闲扯,你念佛的呢,哪是念佛的?不是念佛的对不对?就是念你那一点知见力、推测力、妄想力、烦恼力、颠倒力,就这么个念。这是什么个物件?你不觉悟,你忏悔去吧!我骂人了,对不起,忏悔啊。

  在这个地方真应该,我们应该觉醒啊。念佛!念佛威德力、不思议力、功德力、愿力!念佛的法性成就力、周遍力、普摄十方不思议力!要不念这个,哎呀,那只有沉沦无际啊!

  眷属无量,焉可思议?

  还是希望大家念佛,作一个真正的念佛人。滴水还海啊,真是永无退转。你莫要怀疑,你说我怀疑,我感觉你怀疑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照着你了,你不怀疑的时候,你忘了。

  好,我们看看下面的文字。

  十四、庄严受用功德成就

  【庄严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此云何不思议?不食而资命,盖所资有以也,岂不是如来满本愿乎?乘佛愿为我命,焉可思议?

  善哉!哎呀,昙鸾法师字字玑珠啊,不可思议,都是珍宝啊,这文字,每一句话都是象珍宝的串珠一样,一串一串的,都是珍宝啊,字字皆圆,真像一串菩提珠一样。哎呀,实在有一点不忍心读它。太好的经典,读了不忍心,太美妙了,太光彩照人了。

  庄严受用功德成就者

  在佛法中若无受用,众生远离;在佛法中若没有受用啊,智者远离;在佛法中若没有受用啊,愚者远离;在佛法中若没有受用啊,一切众生都远离。所以,佛法的受用十分的重要。

  诸位善知识啊,一定不要轻视“受用”二字。你说你这不是染著嘛,当染者必染啊!所以,攀缘于佛,远离戏论。缘于正受用,那么我们能出离颠倒受想行识,这地方一定要具足呐,一定要注意呐,不注意会出问题的。

  很多人说,学佛就是个苦,我不相信;很多人说,学佛就是个乐,我也不相信;有人说学佛反正就那个样子,我也不相信。我感觉各个取用有异。这个取用有异是什么呢?受用啊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注意自己学佛中的受用,要不注意,我们就很容易退失佛法——佛法的修持与佛法的向往。就是意乐菩提心很容易被蒙蔽起来,那么你那个慈悲喜舍,喜舍慈悲生不起来。这个意乐菩提心的修持、受用的修持十分重要,它不是染著,这个染著啊,下面他讲的十分清晰的。

  以前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城市里,一群出家师父和一群居士在那儿谈佛法的受用。有人说,学佛就是要吃苦,我说反对;有人说,学佛就是要快乐,我说反对。他们说:“说什么你都反对,那你怎么看呢?”我说我没有看法。为什么要反对呢?你要说,佛法就是快乐,是,行,阿弥陀佛说了,《无量寿经》上也讲了,《阿弥陀经》也讲了,“往生彼国,但得其乐,无有众苦。”哎哟,他脑子马上出问题了,出什么问题呢?说我现在念阿弥陀佛,一点苦都不要受,一受苦我就找阿弥陀佛的事,阿弥陀佛怎么要我受苦呢?对不对?一受苦了,这是什么阿弥陀佛啊,念阿弥陀佛怎么还受苦呢?他染著于一个什么呢?对待的乐。那么这个乐是对待的,不能称为乐。

  有人说受苦,那你染著于对待的苦了,你就在苦中,苦苦苦苦,那你最多能生个出离心,厌离心、出离心的增上,就是太苦了,我不染着了,我看到苦谛了,心得休息,抉择安乐了。这只不过是个趣入方便,所以苦乐皆是进趣方便,决非踏实处。踏实处非苦非乐,苦乐可以受用。苦乐一时受用,抉择现前。那是真正的所谓的“禅三昧为食”。

  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佛法味是远离我们众生辩识之苦乐、对待的苦乐,这个希望大家爱乐三昧啊!爱乐三昧的修持、正受的修持,正受的修持十方重要。现在实践佛法的人慢慢慢慢就放弃正受的实践,多沉沦于、多进趣于什么呢?多进趣于理解了,教啊、信啊、行啊、证啊、果啊,在行啊、证啊、果啊这三个位置上多有丢失了,这三个地方是要我们勤于实践之处。教、行、解这是我们要多习之处,闻思修嘛,这是闻思之处。那个修啊,在闻、思的前导下,必然要正行的,要不然啊,三昧为食的法味你是体验不到的,那你不能深入佛法甚深功德海啊。就是三明四智五眼六通,一切自在方便、十八不共、四种无畏你得不到的。你还是一个沉沦在凡知、凡见、凡情之中,你怎么能得到佛法真正的乐趣呢?你不会真正赞叹伟大的佛陀、真实的佛陀、稀有的世尊,你还会沉沦在你的知见那个小圈子里。就象那个驴拉套一样,你在那个里面转啊转啊,你走不出来的!勤苦一生一生,你不能出离那个愚痴的圈套。那我们要真正学习佛法,要有正受的。

  “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此云何不思议?不食而资命。

  因为,可能我们现在这里头的人两餐的可能多一些,也有三餐的。那你要有禅定,你要真正看到有禅定的人,几年、几十年、几劫他都可以不吃东西。跟他没有关系啊,他禅三昧为食,那什么呢,你看有的人证得三昧了,弹指倾就是几天、几十天、几百天、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劫他都会过去的,因为什么呢,他这个正受现前之时啊,时空的这个概念没有了。我们现在这个时空概念是凡夫知见所见啊,强执区别过现未来。在正受之中,是没有这种差别得见的,我们都听过《妙法莲华经》啊,读过《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这一坐四十小劫,俨然未散啊。

  我们到灵鹫山去了,那儿讲《法华经》,谁看到,谁也没有看见。我正在那作祈祷呐,作祈祷我害怕了,呜,上来了,整个山上上来很多很多人。在读《无量寿经》的时候,作了个祈祷,我说我有点害怕了,害怕什么呢?这世尊讲《妙法莲华经》四十小劫没有动本座啊,那现在释迦牟尼佛应化身都取灭了,我们这儿烧成舍利了,对不对?说释迦佛的舍利呐,实际他还在那讲法呐。

  时间是凡夫知见、沉重知见、对待知见产生出来的一种虚妄执作。那你那三昧正受力要现前的话,那你就深信不疑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还未动本座呐,还在讲《妙法莲华经》啦。四十小劫未动本座,释迦佛才取灭多少年啊?就按三千年算,这四十小劫怎么算啊?一小劫,他们举个一小劫的例子,说夫一小劫者,譬如,他是这样,譬如,四十由旬的城市,高四十由旬的城墙,里面装满芝麻、芥子,五百岁取一个芥子,把这里面的芥子取完了,就是一小劫。

  四十个小劫释迦佛在灵鹫山上讲《妙法莲华经》,你说他上哪儿有过、现、未来?所以,佛以无碍禅定力故,从此劫到彼劫、无量劫,一时守护,色身不坏。我们说什么三昧力、正受力,什么力啊,现在我们什么力啊?一顿不吃饿得慌,那你什么力啊?你就粗重之力呗,什么力啊,水谷之气呗,就是这么个力呗。那我们学习佛法,的确要是深入实践呐,十分重要。

  所以,《佛说般舟三昧经》上讲,九十日一弹指倾。哎呀,我以前真是没有正知正见啊,智真老和尚讲啊,你要行十个般舟啊,我一想,头就大了,我一想十个九十天,这、这……头就这么大这么大了,没地方放了,我说不行。这一不行,这十几年就把我苦了,起码说是把我苦的真是……你靠自己,你不行你就慢慢来吧,对不对?不行你就慢慢来呗。

  所以,一切善知识,若得遇行法之功德、行法之机制,抓住自己,绝不敢松手的!要不然,犹如愚人啊,入宝山而空手归。我就是这愚人啊,大家一定不要学我,学我就完了。所以,要是得遇善知识、得遇法则,勤而行之,切莫舍离,如入宝山,莫空手归啊!所以,希望诸位善知识遇到法则了,一定要深入实践,不要错失,失之交臂,那就是可惜,可惜了。

  “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此云何不思议?不食而资命,盖所资有以也

  “所资”,阿弥陀佛是师,我们是子。师资二法,我们是知道的,就是阿弥陀佛是师、师长啊,我们是弟子嘛,弟为子嘛,师为资嘛,我们接受他这个资产啊、教育啊、福德因缘啊,我们就是子嘛。

  岂不是如来满本愿乎?

  就是给我们无量的功德,不是佛的愿嘛?你要这样问问自己啊,给我们无量的乐趣、安心、功德,不是佛的愿望吗?真是,我们要真问问自己啊。资名子嘛,阿弥陀佛是师,你是子嘛,就象我们的家长要把他们的这个家产付嘱给你是一样的,阿弥陀佛要把他的无量兆载永劫修持的功德资养于我们嘛,资教于我们嘛,付嘱于我们嘛,这不是他的愿望嘛?这诸位善知识真是要思维的,你不思维真是不行,要思维的。所以,“岂不是如来满本愿乎”。

  后面这句话不敢念了,真念了,把人吓住了的。

  乘佛愿为我命,焉可思议?

  历来经典都这么说啊。我以前看到这样的文字,我都出一身汗,真会出一身汗。为什么呢?这是什么话啊?谁讲出来的?怎么这样讲话呢?这惊世骇俗的,这不是说奇谈怪论吗,对不对?这是什么话,要记住啊,你看他是什么话,对不对?是什么话呢?是象摩尼宝珠一样的话,你可不要丢掉了。你要丢掉了,那可就可惜了。

  “乘佛愿为我命”,OK!这太萨图萨图了。(编注:巴利语,善哉善哉之意)我们要是把这句话记住了,你真正是个念佛人呐,你真正能作一个念佛人。这句话真是——我以前听到、读到,我读到不下十个法本都是这样的话。当然,那都是密乘的法本,都有这样的话,一读到就出汗。我读到文殊菩萨说:“依我愿者即我身”。(编注:《曼殊室利菩萨十种诸佛无尽甚深大愿》:十者大愿若有众生当于我法。若我有缘若我无缘。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行四无量心心等虚空。广度有情无有休歇。愿达菩提登正觉路。大圣曼殊以圣性愿力。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心如虚空常在如来清净性海真如藏中安住法界。遍在众生心识体性。)哎呀,我头就大了,我说……这话真有份量啊!诸位善知识啊,一定不要忘记这样的大善巧语啊、大殊胜语啊、大抉择语啊、大真实语啊、大妙用语啊。那是珍宝啊,菩萨们,你要拿回家的!

  时间到了,明天接着学习。

  录音记录:明良

返回目录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