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成观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三十七集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
来源:   作者:成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成观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三十七集

 

  【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三十七集

  释成观法师

  讲于 台北大毘卢寺

  2010年12月13日

  请拿起《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今天我们继续讲。没开讲之前还是一样,请在荧光幕前的各位端身真正专心听讲。不要饮食、聊天、谈话,也不好讲电话。

  [疑者有三种: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终不得发。若欲修定,勿当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疑是怀疑有三种:一种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作是念,]而这样子想,[我诸根暗钝,]诸根不是指眼耳鼻舌身,而是指五善根信、进、念、定、慧,我这个人都暗顿。[罪垢深重,]我往昔所造的罪变成一个垢染,染污了我的心很深重。[非其人乎?]其人就是能修禅定的人,这里特指这个。我就不是能修禅定的人。[自作此疑,]自己就生起这样的怀疑,怀疑自己。如果自己作这样怀疑的念头,[定法终不得发。]定法就是禅定之法。发就是生起来的意思。禅定之法就不能生起来。[若欲修定,]你如果想要修定的话,[勿当自轻,]就不要自己轻视自己。诸葛亮写出师表里面说:“妄自菲薄”。为什么叫妄自菲薄呢?注意那个妄字,妄第一个是虚妄,第二个是错谬错误的意思。菲是轻的意思。自己轻视自己的意思。自己轻视自己这是一件不对的事情,所以叫做妄。而且这种不对的事情也是虚妄,不应该这样。为什么?这个当然是以大乘最究竟的看法来看,也就说众生皆有佛性。所以不管是多么差的人他都有佛性。因为有佛性的关系,所以就不应该轻视自己。所以都应该要重视自己。你如果轻视自己怀疑自己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好好的修,你即使修的话也不能尽力。因为你一边在修,一边怀疑自己,结果令自己胆怯犹豫,不能够使出你的全力。为什么?因为你的心力已经至少一半被怀疑跟犹豫占去,所以你心潜能的能力就不能完全疏放出来。乃至于紧张、焦虑等等,也都会因此而产生。因为想要这样做,可是又怕自己做不好,所以就很多的烦恼。而不能够直接很努力的去执行,或是做那件事情。因为你很多的烦恼,因怀疑而产生很多的忧虑、焦虑、担心、害怕等等,所以就有很多烦恼。既然有很多烦恼,你又要修定。能不能得定?那就更难得定。即使你对自己很有信心,都还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够得定。对不对?更何况你自心中有很多的烦恼,由于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带起的烦恼。唯识学称为具生,于六识具起的烦恼。因为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所以详细再讲一下,刚刚讲因为你怀疑自己,所以你就会忧虑、担心、害怕、恐惧、焦虑,这些烦恼就跟着起来了,跟你疑烦恼具起。这些都是什么呢?这些烦恼以我们现在的言词来讲就是说,会大量的吸取你的能量。你的能量都耗到这里面去了。就是你心里自己内耗,而且因为这些烦恼,所以更加令你很难得定。所以智者大师很慈悲就说:“若欲修定,勿当自轻。”智者大师实在是大师很慈悲,他为了要我们好好的修定,还叫我们开始先自己心理建设,然后建立自信,你有自信才能做得好。勿当自轻不要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因为宿世以来是善根你很难讲,除了佛能够了知以外。也许你目前稍微有一点点障难在,但是宿世以来你修了很多的善根,这个是除了佛菩萨完全看得到了知以外,其他的人都不能够真正的清楚。更何况是你自己。所以就必须要自己自除其疑。我在讲这个当中我就想到,我们跟智者大师相差快二千年,结果你看看这个世间这个时代变得多么大。那个时候的修行人都是在努力要持戒、修禅定,而你现在看有几个真正能修禅定的很难。善根也差、福报也差太多了。你要修禅定第一个要安静,你要找一个没有车声的地方、没有人声的地方、没有吵杂的地方就很难,还有身心都健全,然后所有佛法的知识也都具备,然后还要有人护持。所以要具所谓的暇满之身。暇就是有空闲、闲暇,满就是圆满的身体,没有缺陷的,也没有受过伤。这是指肉身而已。心里也是一样要很健全,第一个这个暇不是真正没事干你这叫暇。而是你不追求世间的事情,你不去追求世间的名利种种的虚荣,虚妄追逐。你那个时候才能住于空闲处。因为不追求世间的关系,所以才能够得暇。你若追求世间的事情,你永远也忙不完。所以第一步如果你真正放下而且最好是出家,出家你真正就不用去忙世间的那些事情。你看除了名利以外,还有人情往来、生死、婚丧,这个就让你忙得不得了,就忙个没完。你又不能不应付,所以你就很忙。所以外缘就很多。真正究竟的话要修行还是依佛在经中所说的,以出家为本以出家才是正格。你真的发了心,你真的能够放得下,而且你真的就没有那些瓜葛障难。你自己真的能够割舍得下,然后才能够得到闲暇空闲。身也空闲心也空闲。一切世间的生死业造作都息止,然后开始修佛的圣法。所以现代人,我现在讲禅定这个,简直是有点象空谷跫音一样,现在已经很少人在谈这个东西。谈的也许还有一些就是少,真正在做的就更少了。但是这是如来的正法,如果没有戒、没有定那就没有慧。没有佛戒、没有佛定,那就没有佛慧。佛法如果没有佛戒、佛定、佛慧,讲这个三圣学的那么其他是什么东西呢?其他都是佛法的相似法。也许可以很热闹,也许可以让你弄得很忙碌。但是那个都不是佛真正的意思。也许是后代发展出来的。可是少做一点可以,多做的话就妨道障道,反而跟佛法变成有间隔。你如果真的要学佛,你就是直接的戒、定、慧就这三个字,然后经、律、论也是另外的三个字,这六个字就包含了一切如来正法。其他的不作不会有损失,多作的绝对的有妨。但是很难这里面牵涉很多的层面。尤其是名利心没断的话,会打着很多的借口来经营这一块。除了戒、定、慧、经、律、论这一块以外的别快。那样的话跟佛的正法就有相当的距离。所以须要知道学佛是很不容易的,不要把他当太容易了。第一个你必须要真正能放得下,放得下世间的名利、人情、种种贪爱、执取、追求、虚妄的理想都要放下。你既然是学了佛尤其是出了家,除了依于戒、定、慧、经、律、论而自度度他以外,其他都应该说狗拿耗子,所以这都不是属于你应该做的。如果你好好的就是这样做的话,龙天护法一定会护佑你,你就一定不会饿着绝对不会饿死。这是佛保证的。就怕你的信心不够,现在我们讲疑嘛,你信心不够你信什么?信不过佛、信不过法,所以你还会担心我如果这样努力修行的话,那么谁来供养我,我会不会有饭吃等等。但是你放心只要你好好修行,多半这个都不会少。你真正好好修行都不会有问题。就只怕你好像在修行,可是没有真正的修行,这个世人看不出来,但是龙天护法都知道。所以那个都是瞒不过的。

  释文[疑有三种不同:一者疑自,]第一个就是怀疑自己。[谓行人端坐修观时,]意思是当修行人端坐修观时。行人还有一种叫学人,听过没有?学人是古代去参禅的人,对善知识常常会自称学人。我前一阵子也有碰到一个出家人,他也跟我自称学人。我是觉得就怕大家不懂,以前的人可以那样自称,现在的人如果这样自称的话,就有一点自己膨胀了。就好像说本来古代的人自称三生,或是拙衲。但是现在人都不能这样称。知道了吗?你这样称又是自己膨胀。所以你自称学人,那我且问你学什么?那个都是已经很了不起才会自称学人。所以比较真正适合就讲末学好了。自称末学可以。这些都不能称,称为拙衲,小的就自称小衲,老的就自称老衲,然后自己觉得很穷就称贫衲,那都不对。衲是什么意思?百衲衣。你有没有穿百衲衣,没有。贫衲或是贫僧或是三生现在都不可以这样称。自己为自己吹牛这样。行人端坐修观时,你看这个修观因为你修禅定就一定要修观,依观的人得止。修种种观法,种种佛教的佛观。[心中便作如是念,我今善根微薄,罪障深重,必非道器,]道器就是修道的法器。[何敢仰攀上乘,修斯道法耶?]怎么敢仰攀最上乘佛乘而修这个佛的禅定法。[自心若作如是疑想,]你自己的心如果产生这样子怀疑的想法,[则禅定之法,终不得开发。]不得在你的心中开发。[若修定时,切不可自暴自弃,须知吾人从无量劫来,何曾不发过大心,不修过大行,决已早种善根,]决定是以前早种过善根。[况且若无善根,今何获此人身。]如果没有修善根的话,今生怎么能得到这个人身。其实就更进一步讲,如果你以前没有修善根,你根本也无缘碰到这个法,能够听闻这个法乃至于会有机会依着修行。[当知一切圣贤,皆由凡夫做,]一切圣贤都是由凡夫开始做起。[十方诸佛,亦从众生成,]所以诸佛往昔也是众生。[决无天然弥勒,]天生就是弥勒。我不是讲儒家称孔子“天纵之将圣”,天生就是大圣人。佛法里面没有这样的话,而且也不能用这个话来称赞释迦如来,或是任何佛。那样子会有什么毛病?违背因果。没有天生的不修就变成圣人,这就没有因果了。然后就是坏了因果。你用这句话来称赞佛的话,正好破坏佛法。所以佛菩萨就是很慈悲。[自然释迦,]也一样。他不用修自然就是佛。释迦就是指佛。[自当信己之宿世善根深厚,]就要相信自己宿世善根是非常深厚的。虽然你自己看不到,但是是有的。否则你不会碰到这么多这么好的法。[勿可自轻,]所以不用自己轻视自己。至于障难修行会有障难,讲一句话鼓励大家,美国人有一句话很普通,这也常常是用来安慰人、劝人的,No noe say s it’s goirg to be easy 没有人会说这会很简单。也就是这是定然会有问题会、有障难、有困难的,不是那么简单。所以你要心里面有准备,修行一定有障难。没有人跟你保证说绝对没有障难,而且不可能没有障难。即使世间上读一个学校,或是求一个学问,读一个学位,都有很多的障难。更何况修行菩提,障难一定是更多的。所以有障难本来就是应该这样子,不可能没有障难。有障难是很自然的事情,必须会有的。所以你碰到障难就不要担心、不要害怕、也不要退缩,任何人都有障难,任何人都有他缺点的地方,他不完全的地方,所以才要修。你那么完美那就不用修了嘛。所以没有人说那会很简单。顺便讲到佛法里面有说所谓的易行道,佛法里面没有易行道。佛法都是难行道。那你说不是有一些比较速成的方法吗?我跟你讲速成的方法是需要的条件更多,你所需要付出的又更大,要更努力。所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你要成就大又要快,你的努力就要超过很多很多倍。你所需要具备的条件要增加好多好多。所谓的难行道易行道,那个是指说真正修行而得到成就。成就是指自身自心成就一切的善根,这叫成就。而不是指说你将来到哪里去。那是将来的事情跟现在不一样。所以佛法里面除了净土宗以外,其他讲的都是讲你要成就。而不是说到那里去在打算这样子。譬如说你修禅定要不要成就?当然要成就。你研究般若你要不要成就般若?当然要成就般若,要不然研究般若干什么。如果你研究唯识的话,你要不要成就唯心识观,或是唯识学的道理你要懂得,当然要嘛。所以这都是成就。你如果持戒的话你要成就戒法是不是?所以不能等到了以后再说嘛。那就不叫成就了。所以现在就要把应该自己可以做到的,自己就要努力做,才不会把生死、烦恼、轮回,一直无限期的延宕把他缩短。所以佛法讲成就都是急速成就。而不是说不慌不忙慢慢成就。有这样子的吗?没有。[皆是长者之真子,]长者当然指佛,佛之真子。所以要相信自己每一个人都是佛的真子。[正好从此发大勇猛,]所以你看宝静大师也是说,修禅定是一定要大勇猛的。[进修胜法,何愁佛果之不证,]如果你发大勇猛进修殊胜的禅定三昧法,何必忧愁这个佛果不能得证。[涅槃之不得也。]涅槃不能得到。就一定可以做到。我甚至于再讲一个等于是安大家的心。你如果很努力很努力,但是一时之间还不能达到的话,就用这一句话来安自己的心,这个是儒家中庸里面的话,“虽不中,亦不远矣。”虽然没有达到但是也不会很远了。所以你在菩提道上努力的往前趋,虽然勇猛的往前趋,虽然今世还没有完全的达到,但是也不会很远了。要这样子相信。

  [二者疑师,彼人威仪相貌如是,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诃衍论中说。如臭皮囊中金。以贪金故。不可弃其臭囊。行者亦尔。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

  [二者疑师,]疑的第二种是疑师,第一种是疑自己,怀疑自己根器太差。疑师是怀疑师长不清净道德不好。[彼人威仪相貌如是,]智者大师说彼人就是指你的师父,你的师父威仪相貌如是。这里就有轻慢的意思说彼人,彼人就是他。讲粗俗说他那个老头威仪相貌这个样子,[自尚无道,]尚就是还,自己都还没有道,[何能教我?]怎么够资格教我呢?[作是疑慢,]这个修行人心里面由于怀疑而产生的疑慢。所以疑师的时候就一定会慢师,轻慢瞧不起。这个很有意思也很没意思什么呢?你放眼看去很多徒弟都看师长都不在眼里,都瞧不起师长。就认为他的师长不行,这样很可怜。这徒弟很可怜,这师长也很可怜。作是疑慢因为疑而生慢。这样的疑慢是一种烦恼,慢是一个大烦恼。疑本身也是一个大烦恼。[即为障定。]所以就障定。为什么叫大烦恼?因为疑跟慢会令心很大的波动动荡不定,所以就障定。[欲除之法,]想要除掉这个疑慢的方法。[如摩诃衍论中说。如臭皮囊中金。]就好像一个臭皮囊祂里面有金子。[以贪金故。]由于因为我们想要贪里面的金子。[不可弃其臭囊。]因此就不肯把那个臭囊丢掉。[行者亦尔。]尔就是这样或是那样,修行人也是要这样子。怎么样?[师虽不清净。]师长虽然某些方面不是做的不是很彻底很清净。[亦应生佛想。]也应该要生出把他当作佛一样的想法。事实上以究竟这一句话一般人都不容易吞得下去,很难。但是你这样看用佛法里面最高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这个就好办了。所以我们师父长得不漂亮,也是有佛性。那个糟老头也是有佛性。所以我每天给他礼拜请安的时候,我就是拜佛信,就不要看他那个糟老头相。这个是以貌取人了。是不是?而且有的师父是不善表达自己,也不喜欢炫耀自己。所以就更容易令徒弟误会或是怀疑。还有徒弟有时候就喜欢热闹、弄神弄鬼的,师父又不喜欢这些东西。所以他就觉得他师父没有功夫,这也有可能。

  [此第二疑师,即是疑他。]就是怀疑他人。相对于第一项是疑自己,疑自疑他这样的。[谓疑我平素间,所亲近之大德尊宿、善知识,]就是指我在平常的时候,所亲近的大德尊宿,高贵有大名称有修行的叫做尊宿。宿就是宿昔所修,宿昔有修行。宿昔有修行为大众所尊重者,叫做尊宿。善知识就是了解佛法,一切教门怎么样修,乃至于有修有证,然后能够引导众生入佛道入无上菩提,远离一切烦恼以及邪恶知见,这叫善知识。令众生不会走错路走冤枉路,而因此受害。[观其威仪,动静相貌,]这个行者就看师长或是长者他的威仪,来去动静的相貌。[与平常人无异,]跟一般人差不多。[无有一丝毫过人之处,由此观之,自尚无道,何能教我,]这里讲一个笑话,我一个朋友他小时候,因为我们的教育就把总统当作神圣的人一样,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想到,就问他爸爸说:爸爸总统要不要大便呢?他爸爸说当然要大便。他说哎呀那不是很臭。所以他想到说原来总统也是要大便,也是这么臭的。从此以后他就不那么尊重这个总统了。因为总统也跟他一样要……。所以我在解释这个与平常人无异。有些在家居士他平常都住在庙里,这固然是好可是有时候住久了,反而不好。住久了就了解出家众种种细微的事情,什么毛病他都知道,然后就会产生不恭敬的心。说哎出家人原来也是这样子而已,当下就会产生慢心。因此不只是对那个庙里的出家众有慢心,乃至于对所有的出家众,都觉得是也不过如此。那就轻慢三宝。所以在家出家有别,我总是觉得僧俗有别,在家众既然称为在家众,所以他应该住的地方就是在家,就住在家里比较好,心里面比较没有烦恼比较平安。如果常常住在庙里就会有问题。这是顺便讲到,因为看到所有的出家众那些师父也都是平常人,没有比我好多少,会这样觉得。可是你没有想到他能够放下一切而出家,这一点就不知道比你高明多少了。你就没想到这个,你只是想说住在庙里,跟他们一样作早晚课,他会念的你也会念,乃至于师父也叫你用法器,然后你法器也会用,你就觉得说师父也没什么。这就不好了。[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你自己都没有什么道怎么能教我呢?[须己欲立而立人,既无过人之处,而欲教化于人,恐怕以盲引众盲,相牵落火坑,]这个是行人自己的想法。[我若事奉之,终必有害无益。]把他当作师长来奉侍他侍候他,对我来讲跟他学,终究是有害无益没什么帮助。

  [若作如是疑慢在心,]你心里面起这样子疑慢的话。[即为障于禅定,]就会障碍你生禅定。[禅定不开,般若之门为之深闭矣!]因为有佛定所以产生佛慧的般若,可以超脱世俗超脱三界生死的智慧。[若欲却去疑师之法,]却就是退却,把他去掉的意思。如果想要把他去掉疑师的方法。[如摩诃衍大论中说:‘譬如臭皮囊中金,]譬如有一只臭皮囊里面装了很多金子。[不可因厌臭皮囊,]你不要因为说部喜欢那个臭皮囊。[而弃于真金;]因此连里面的真金都把它丢了。[若爱于金,则不可弃其皮囊。’]你如果想要得到臭皮囊里面的金子,你还是要把皮囊保留起来,才能带着跑。[行者亦复如是,]修行人也是这样子。[师则例之臭皮囊,]例就是比喻的意思。师长就比喻好像臭皮囊一样。[凡所说之法,]而师长所说的法。[即喻于金,] 就比喻真金。[切不可因人而弃其法,]绝对不可以因为人有一些缺陷,你就连他所说的法都不要了。可是偏巧就他懂这个法怎么办?[谓依法不依人也,]所以你依法不依人才能够求到法。[否则妄生批评,横论长短,是则名大愚且狂之辈。]

返回目录

 

-----------------------------------------------------------------------------------------------------------------

更多成观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