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一大门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3日
来源:   作者:道绰大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一大门

  安乐集

  [唐]释[1]道绰 撰

  林克智 白话译注

  净土宗要典。二卷。唐·道绰(562—645)撰。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册。道绰是并州(今山西太原)汶水人(一说是并州晋阳人),原来学涅槃部,并修习禅观,嗣后在他的故乡汶水石壁谷玄中寺(在今山西交城县)看见碑文所载昙鸾(476—542)的吉祥事迹,发生信仰,于是放弃所学而专弘净土法门。讲《观无量寿经》近二百遍,著《安乐集》两卷,宣扬净土之教,因之本书又名《净土论》

  ●《安乐集》卷上

  此《安乐集》一部之内,总有十二大门,皆引经论证明,劝信求往。

  在这部《安乐集》内,总分为十二个大门来加以论述,每门有一番至九番料简,共三十八番料简,皆引经论证明。集内引文,计经四十四部,律一部,论八部,释三部,共五十六部。以劝引众生信奉,并愿求往生到西方极乐国土。

  第一大门

  第一大门中有九番料简,主要说明净土法门易修易证,应时应机而广劝修学;并说明《观无量寿经》、《观佛三昧经》等以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为宗,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中王。又说明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报身报土,阿弥陀佛净土的地位通于上下,上至菩萨,下至凡夫,都可以往生,而且弥陀净土的领域还超出三界等。

  △今先就第一大门内,文义虽众,略作九门料简[2],然后造文:

  现在先将第一大门中,很丰富的文义,概括成九个方面来说明。然后再详说:

  第一、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

  一、说明净土法门兴起的原因,以及它所适应的时代与根机,以劝众生往生净土。

  第二、据诸部大乘,显说听方轨[3]。

  二、根据诸部大乘经论,从说法和听法的两个方面,来显示净土法门的义理。

  第三、据大乘圣教,明诸众生发心久近、供佛多少,欲使时会听众,力励发心。

  三、根据大乘经论,说明众生发心时间的长短,以及他们供佛的多少,希望与会听众,努力励行发愿往生。

  第四、辨诸经宗旨不同。

  四、说明佛教各部经典的宗旨是不一样的。

  第五、明诸经得名各异。如《涅槃》、《般若经》等,就法为名,自有就喻。或有就事,亦有就时、就处,此例非一。今此《观经》[4],就人、法为名:“佛”是人名,“说观无量寿”是法名也。

  五、说明各部经典命名的方法不同。如《涅槃经》、《般若经》等,是以佛所说之法的性质来命名的。也有就所说之事,或从说法的时机、处所等来命名的,这种例子多得很。本书所举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则以说经之人,以及所说之法而名。其中“佛”是说经之人,“观无量寿”是所说之法。

  第六、料简说人差别。诸经起说,不过五种:一者佛自说,二者圣弟子说,三者诸天说[5],四者神仙说,五者变化说。此《观经》者,五种说中,世尊[6]自说。

  六、区分所说之人的差别。佛说各种经典的起因,不外下面五种:第一是佛自说,第二是由佛弟子说,第三是由诸天宣说,第四是由各种神仙所说,第五是由各种变化身说。此部《观无量寿经》是这五种说中,由世尊亲自宣说的。

  第七、略明真、应二身[7],并辨真、应二土。

  七、简略说明有关佛的真身、应身,并说明真土、应土的问题。

  第八、显弥陀净国,位该上下,凡圣通往。

  八、讲明阿弥陀佛清净国土的果位,包括上下各种根机的众生。不论六凡和四圣,一切众生都可往生极乐国土。

  第九、明弥陀净国,三界[8]摄与不摄也。

  九、说明阿弥陀佛净土,是否统摄三界。

  ○第一大门中,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

  第一、阐明净土法门兴起的原因,以及它所适应的时代和根机,以劝众生往生净土方面:

  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

  如果教法与所处的时代、众生的根机相契合,那么就容易修行,也容易领悟。如果所说教法与时代及众生根机相背,那么就难以入门,更难以修行。

  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心求道时,常当观察时、方便。若不得时,无方便,是名为失不名利。何者?如钻湿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时故。若折干薪以觅水,水不可得,无智故。”

  所以《正法念经》说:“当修行者一心追求佛道时,应经常观察时机和方便。如不合时代,又没有适宜的机遇,那就是失而不是利。为什么这样说呢?有如钻湿木以求火,那就得不到火,因为木头此时尚未干燥。又如挤干柴想得到水,那也不可能,可以说是无知。”

  是故《大集月藏经》云:“佛灭度[9]后,第一五百年,我诸弟子,学慧得坚固[10];第二五百年,学定得坚固;第三五百年,学多闻读诵得坚固;第四五百年,造立塔寺、修福忏悔得坚固;第五五百年,白法[11]隐滞,多有诤讼,微有善法得坚固。”

  所以《大集月藏经》中说:“佛入灭后的第一个五百年,我的许多弟子,通过修习智慧能够得道;在第二个五百年中,用修习禅定的方法能够得道;第三个五百年间,要经常听闻佛法、读诵佛经可以成道;第四个五百年中,用修建佛塔寺院,修习福德和忏悔自己的过失,也能修成佛道;到了第五个五百年,则世间一切善法隐滞,诤讼纷起,很少有人能用修习善法而成就佛道的。”

  又彼经云:“诸佛出世,有四种法度众生。何等为四?

  一者口说十二部经[12],即是法施度众生;二者诸佛如来有无量光明、相好[13],一切众生但能系心观察,无不获益,是即身业[14]度众生;三者有无量德用、神通道力、种种变化,即是神通力度众生;四者诸佛如来有无量名号,若总若别,其有众生系心称念,莫不除障获益,皆生佛前,即是名号度众生。”

  该经还说到:“诸佛出世,用四种方法来救度众生。是哪四种呢?一是讲说三藏十二部佛教经典,这是以佛法救度众生;二是诸佛如来之身,有无量光明、相好,一切众生只要能够系心观察,没有不得到利益的,即是以身业来度化众生;三是诸佛如来有无量功德的效用,有种种神通道力,可千变万化,这是佛陀以神通力来救度众生;四是诸佛如来有数不完的名号,有的是统称,如佛、如来、世尊等,有的则是各自的别称,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等。如有众生专心称念,必然会灭除各种障碍获得利益,都能生到佛的面前,这是诸佛以名号救度众生。”

  计今时众生,即当佛去世后第四五百年,正是忏悔修福,应称佛名号时者。若一念称阿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亿劫[15]生死之罪。一念既尔,况修常念,即是恒忏悔人也。

  现在计算起来,正处于佛入灭后的第四个五百年,正好是忏悔罪过、修习福德,应该称念佛的名号之时。若能一念称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除去八十忆劫生死之罪。一念尚能有如此功德,更何况能经常持念佛名,这是经久不断的忏悔人。

  又若去圣近,即前者修定、修慧,是其正学,后者是兼。如去圣已远,则后者称名是正,前者是兼。何意然者?

  又如离圣人在世的时间近,则应当以修习各种禅定和智慧为主,修福、忏悔等事兼带。如果离开圣人在世的时代已很远,那修行就应以称名念佛为主,禅定和智慧只能作为兼带。为什么要这样呢?

  实由众生去圣遥远,机解浮浅暗钝故也。是以韦提[16]大士自为,及哀愍末世五浊[17]众生,轮回多劫,徒受痛烧,故能假遇苦缘,咨开出路豁然。大圣加慈,劝归极乐。若欲于斯进趣,胜果难阶。唯有净土一门,可以情悕趣入。

  实在是由于我们离开佛世太远,故而根机肤浅、愚昧迟钝。所以韦提希夫人一是为了她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哀愍末法时五浊恶世中的众生,因在轮回之中多劫难,徒然遭受痛苦。故而假借自己被幽禁受苦之缘,启请佛陀开出脱离苦海的光明大道。佛陀以慈悲加被于众生,劝导众生归于西方极乐净土。如能在这方面精进,则所得的效果难以衡量。唯有净土这一法门,可因悲悯之情得以趣入。

  若欲披寻众典,劝处弥多。遂以采集真言[18],助修往益。何者?欲使前生者导后,后去者昉前,连续无穷,愿不休止,为尽无边生死海故。

  如果想披览搜寻许多佛典,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都是劝导归向净土的。所以,我搜集经典中的佛语,以有助于同修们的往生。为什么呢?为的是希望以先往生者之事迹导引後来者,以後去者继承前行者,使往生的人能连续不断,愿无休止,为度尽无边生死海中的众生。

  ○第二、据诸部大乘,明说听方轨者,于中有六:

  第二、根据诸部大乘经论,从说法和听法两方面来显示净土法义,可分六点来说明:

  第一、《大集经》[19]云:“于说法者,作医王想,作拔苦想。所说之法,作甘露想,作醍醐想。其听法者,作增长胜解想,作愈病想。若能如是,说者、听者,皆堪绍隆佛法,常生佛前。”

  一、《大集经》说:“应当把说法者看作最高级的医师,他能解除病者的痛苦。把他所说的法看作是甘露,是醍醐。作为一个听法者,应该认为这是增长智慧见识,能治好疾病的大好机会。如能这样,则说法者和听法者都能继承和兴隆佛法的大业,并能常生于有佛的世界,可以见到佛,也能听到佛所说的法。”

  第二、《大智度论》[20]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议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

  二、《大智度论》说:“听法者有如饥似渴的听法要求,听到所说的法能端详审视,一心钻研所听到的法义,听闻到佛法后心生欢喜踊跃,对这样的人应当为他讲解佛法深义。”

  第三、彼论又云:“有二种人,得福无量无边。何等为二?一者乐说法人,二者乐听法人。是故阿难[21]白佛言:‘舍利弗[22]、目连[23],何以所得智慧、神通,于圣弟子中最为殊胜?’佛告阿难:‘此之二人,于因[24]中时,为法因缘,千里不难,是故今日最为殊胜。’”

  三、该论又说:“有两种人可得无量无边的福报。是哪两种人呢?一是喜欢讲说佛法之人,二是乐于听闻佛法的人。所以阿难曾问佛陀说:‘舍利弗和目连两人为什么获得的智慧和神通,在诸佛弟子中最为突出呢?’佛陀告诉阿难说:‘这两人在过去的修行过程中,为了闻法的缘故,能千里奔波而不畏艰难,所以现在他们获得的成就最为殊胜。’”

  第四、《无量寿大经》[25]云:“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四、《无量寿经》说:“如果没有善根的人,就听不到此经。只有清净持戒的人,才能有听闻正法的机会”。

  第五、云:“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奉事亿如来,乐闻如是教。”

  五、经中又说:“曾经多次见过佛的人,才能毫不犹豫地信奉净土法门。曾经奉事过亿万如来的人,才能更加喜欢听闻有关净土的法”。

  第六、《无量清净觉经》[26]云:“善男子、善女人[27],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如拔出者,当知此人,过去宿命[28],已作佛道也。若复有人,闻开净土法门,都不生信者,当知此人,始从三恶道[29]来,殃咎未尽,为此无信向耳。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是故《无量寿大经》云:“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六、《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说:“信佛的善男子、善女人,听到净土法门,心生慈悲、欢喜,甚致有全身毛发都竖起来的感觉。可知道这些人在过去世,就已经学佛修行了。如果有人听了净土法门之后,不能生起信仰之心,可以知道他是刚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转生到人,他前世的祸殃罪业还未报尽,所以对净土法门不会产生信仰。我说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即得解脱的。”所以《无量寿经》说:“有骄、慢、弊、懈、怠之心的人,难以信奉这个净土法门”。

  ○第三、据大乘圣教,明众生发心久近、供佛多少者。

  第三、依据大乘圣教,说明众生发心的远近及供佛的多少。

  如《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众生,于熙连[30]半恒河沙[31]等诸佛所发菩提心[32],然后乃能于恶世中,闻是大乘经典,不生诽谤。若有于一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闻经不起诽谤,深生爱乐。若有于二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正解信乐,受持读诵。若有于三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书写经卷。虽为人说,未解深义。”

  如《涅槃经》说:“佛告诉迦叶菩萨说,如有众生能于熙连河或半条恒河中的沙子那么多的佛前,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无上大心,然後才有可能在此秽浊的恶世之中,听到大乘经典而不生诽谤。如有人在整个恒河数沙那么多的佛前发过无上大心,然后能于秽浊恶世中,听闻大乘经义不但不生诽谤,而产生深切的喜爱和欢乐之情。如有人在二倍于恒河沙数的佛前发过无上大心,才能在恶世中不诽谤大乘教法,可以正确地理解、乐于信奉,还能受持读诵此大乘经典。如有人在三倍于恒河沙数的佛前发过无上大心,才能于秽浊恶世中不谤大乘佛法,并能书写(现在则加上印刷)经卷来传播佛法。虽然也能讲解大乘佛法,但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甚深妙义。”

  何以故?须如此较量者,为彰今日座下闻经者,曾已发心供养多佛也,又显大乘经之威力不可思议。是故经云:“若有众生闻是经典,亿百千劫不堕恶道。何以故?是妙经典所流布处,当知其地即是金刚[33],是中诸人亦如金刚。”故知闻经生信者,皆获不可思议利益也。

  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比较呢?作这样的比较,是为了显示现今座下正在听闻佛法的人,都是曾经发过无上大心、供养过无数尊佛的人。也显示出大乘经典的不可思议的威力。所以经还说:“如有众生听闻此经,百千亿劫不会再堕落到恶道之中。为什么呢?要知道这种微妙的经典所流布到的地方,即是金刚之地,而其地能够受持此经典的人,也同金刚一样坚固不坏。”所以听闻大乘经典而能生信仰者,都可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第四、次辨诸经宗旨不同者。

  第四、说明佛教各部经典的宗旨不同。

  若依《涅槃经》[34],佛性为宗。若依《维摩经》[35],不可思议解脱为宗。若依《般若经》,空慧为宗。若依《大集经》,陀罗尼[36]为宗。今此《观经》,以观佛三昧[37]为宗。若论所观,不过依、正二报[38],如下依诸观所辨。

  如《涅槃经》是以“佛性”为宗,《维摩诘经》是以“不可思议之解脱”为宗,《般若经》是以“空”和“慧”为宗,《大集经》是以“密咒真言”为宗。现在这部《观无量寿经》则是以“观佛三昧”为宗,如果谈到所观的对象,不过是依报和正报二种,如下文依各种观法所说明的。

  若依《观佛三昧经》[39]云,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口说十二部经,法施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障,开智慧眼,生诸佛前,早得无上菩提。

  如依《观佛三昧经》所说,佛告诉他的父王说:“诸佛出世都有三种利益:一是口说十二部经,以佛法的施舍来利益众生,能灭除众生的无明暗障,打开智慧之眼,可以往生于诸佛之前,尽早得证佛果。

  二者,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若总相,若别相,无问佛身现在、过去,皆能除灭众生四重五逆[40],永背三途[41],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

  二是诸佛如来的身相光明,都有无量微妙美好,如有众生称念观想,不论总体或部份,不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佛,都能灭除众生四重五逆之罪,永远背离火途、血途、刀途,而随意得到欢乐,常生佛国净土,以至于成就佛道。

  三者,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42]实相[43]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三是劝导父王修行念佛三昧。”这时父王对佛说:“佛地果位德行,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之理,为什么不叫弟子修行呢?”佛告诉父王说:“诸佛果位的德行,有难以说清的深妙境界和神通解脱效用,这些都不是凡夫能够达到的,所以我劝父王实行念佛三昧。”

  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状云何?”佛告父王:“如伊兰[44]林,方四十由旬[45]。有一棵牛头栴檀[46],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其花果,发狂而死。后时栴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昌盛,遂能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希有心。”

  父王问佛:“念佛之功效如何,其状态又是怎样的呢?”佛告诉父王:“就如一片方圆四十由旬的大伊兰林中,有一棵牛头旃檀树。此树虽有根芽,但尚未出土。故这伊兰树林只有伊兰花发出的奇臭,如果有人吃了伊兰花果,就会颠狂而死。后来,旃檀逐渐生长成树苗,就香溢四方,林中充满了旃檀的香气。众生见闻到都觉得希有。”

  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所言“伊兰林”者,喻众生身内三毒[47]、三障[48]、无边重罪。言“栴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积念不断,业道成办也。

  佛告诉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之中,念佛的心亦是这样。只要能专心不断的想念,一定能生到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所有的恶业,成就大慈悲之心。就如旃檀香树能改变伊兰林的气味一样。”所谓伊兰林,比喻众生具有的三毒、三障等无量罪过。所谓旃檀树,比喻众生的念佛之心,喻众生只要能念佛不断,即能积功累德成就诸善业道。

  问曰:计一切众生念佛之功,亦应一切可知。何因一念之力,能断一切诸障,如一香树改四十由旬伊兰林,悉使香美也?

  问:计算一切众生的念佛功德,也应一切可知。为什么因一念之力,就能断除一切障碍,如一棵旃檀树能改变大四十由旬的伊兰林,使林中遍满香气呢?

  答曰:依诸部大乘,显念佛三昧功能,不可思议也。何者?如《华严经》[49]云:“譬如有人,用狮子筋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断坏。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烦恼,一切诸障,悉皆断灭。亦如有人,搆取牛羊驴马一切诸乳,置一器中。若持狮子乳一滴[50]投之,直过无难,一切诸乳悉皆破坏,变为清水。

  答:按照诸部大乘佛典所说,显示出念佛三昧功德不可思议。为什么呢?如《华严经》中说:“譬如有人用狮子筋作琴弦,当其声音一奏出,其余一切琴弦都将断坏。”如有人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来修行念佛三昧,则一切烦恼,一切诸障都将断灭。有如将牛、羊、驴、马各种乳放入同一容器中,如果在其中再滴入一滴狮子乳,那狮子乳便能穿透其他各种乳,使它遭到破坏而成为清水。

  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魔、诸障,直过无难。”又彼经云:“譬如有人持翳身药[51],处处游行,一切余人不见是人。若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神、一切诸障不见是人,随所诣处,无能遮障也。”何故能尔?此念佛三昧,即是一切三昧中王故也。

  如有人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修行念佛三昧,便能透过一切恶魔诸障。”《华严经》还说到:“譬如有人持隐身药随处行走,其他人都看不到此人。如能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神诸障,也同样找不到此人。无论他到那里,都没有人能阻挡。”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这个念佛三昧,是所有三昧中之王。

  ○第七、略明三身[52]三土[53]义。

  第七、阐明法、报、化三身与法、报、化三土的意义。

  问曰:今现在阿弥陀佛是何身?极乐之国是何土?

  问:今现在西方的阿弥陀佛是哪一种佛身?极乐世界的国土又是属于哪一种国土呢?

  答曰:现在弥陀是报佛[54],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然古旧相传,皆云阿弥陀佛是化身,土亦是化土,此为大失也。若尔者,秽土[55]亦化身所居,净土亦化身所居者,未审如来报身更依何土也?今依《大乘同性经》,辨定报化净秽者。经云:“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彼经云:“阿弥陀如来、莲华开敷星王如来、龙主王如来、宝德如来等诸如来,清净佛刹现得道者、当[56]得道者,如是一切皆是报身佛也。

  答:现在西方净土的阿弥陀佛是报身佛,极乐世界的庄严国土是报土。然自古以来都说阿弥陀佛是化身佛,他的西方净土也是化土,这有很大的错误。如真的是这样,则秽土是化身佛所居之处,净土也是化身佛所居之处,那如来的报身该居哪一种国土呢?现在我们依据《大乘同性经》,来确定报身和化身、净土和秽土。经中说:“在净土中成佛的都是报身佛,在秽土中成佛的都是化身佛。”此经中还说到,阿弥陀如来、莲花开敷星王如来、龙主王如来、宝德如来,以及已经在清净佛刹得道的和将要得道成佛的,所有这些都是报身佛。

  何者如来化身?由如今日踊步健如来、魔恐怖如来,如是等一切如来,秽浊世中如现成佛者、当成佛者,从兜率[57]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如是化事,皆是化身佛也。

  那什么是如来的化身呢?如现在的踊步健如来、魔恐怖如来等所有在秽浊世界中,已经成佛或将要成佛的,他们显现出从兜率天宫降世,以至住持一切正法、像法、末法等事相,这些都是化身佛。

  何者如来法身?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形,无现无着,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生无灭,是名真法身义也。”

  那么如来的法身又是什么呢?如来的真实法身无色、无形,无所示现、更无住着,不可见、也没有言说,没有住处、也没有生灭变化,这才是真法身之义。

  问曰:如来报身常住,云何《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观世音[58]菩萨次补佛处”也?

  问:如来的报身应当常住不灭的,但为什么《观音菩萨授记经》中说,阿弥陀佛入于涅槃后,观世音菩萨相继补住佛位呢?

  答曰:此是报身示现隐没相,非灭度也。彼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复有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故。”即其证也。

  答:这里所说的涅槃,只是指报身佛所显示的隐没状态,并不是真的灭度。这部经还说到:“阿弥陀佛入于涅槃之後,有深厚善根的众生,仍能像以前那样见到阿弥陀佛”,这就说明阿弥陀佛并非真的灭度。

  又《宝性论》云:“报身有五种相:说法及可见,诸业不休息,及休息隐没,示现不实体。”即其证也。

  另外,《宝性论》也说到:“报身佛可显示五种状态:为众生说法的说法相、摄化众生相好的可见相、度化有情的诸业不休息相、随缘示现入灭的休息隐没相、以不恒久长住的报身示现不实体相。”这就是一个证明。

  问曰:释迦如来报身、报土,在何方也?

  问:释迦如来的报身、报土在什么地方呢?

  答曰:《涅槃经》云:“西方去此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所有庄严,亦如西方极乐世界,等无有异。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来在此娑婆国土[59]。但非我出此土,一切如来亦复如是。”即其证也。

  答:《涅槃经》说:“向西方向距离此处有四十二恒河沙佛国土远的地方,有个世界名字叫做‘无胜’,那里的一切景象,都和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我(即释迦牟尼佛)在那个国土所现的是报身。我只是为了教化众生,来到这个娑婆世界化现成佛,其实这里并不是我的国土。所有如来都是这样的。”这就是一个证明。

  问曰:《鼓音经》云,阿弥陀佛有父母。明知非是报佛、报土也。

  问:《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阿弥陀佛有父母,可明白其不是报佛、报土?

  答曰:子但闻名,不究寻经旨,致此疑。可谓错之毫毛,失之千里。然阿弥陀佛亦具三身,极乐出现者,即是报身。今言有父母者,是秽土中示现化身父母也。亦如释迦如来,净土中成其报佛;应来此方,示有父母,成其化佛。阿弥陀佛亦复如是。

  答:你也太粗心了,不深入研究经文,所以有此疑问。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要知道阿弥陀佛也有三身,出现在极乐世界的是报身。经中说有父母,是指过去阿弥陀佛也曾在污染的国土示现成佛。既然是在污染的国土,当然就有父亲和母亲了。这就像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中成就报身佛,但他来娑婆世界则示现有父母,是为化身佛。阿弥陀佛也是这样的。

  又如《鼓音声经》云:“尔时阿弥陀佛与声闻众[60]俱,国号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阿弥陀佛父是转轮圣王[61],王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魔王名无胜,佛子名月明,提婆达多[62]名寂意,给侍弟子名无垢称。”又上来所引,并是化身之相。若是净土,岂有轮王及城、女人等也?此即文义炳然,何待分别?皆不善寻究,致使迷名生执也。

  又如《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那时阿弥陀佛与声闻弟子们在一起,国号叫做‘清泰’,圣王所住之城,方圆有一万由旬。阿弥陀佛的父亲是转轮圣王,名叫月上,母亲名殊胜妙颜。另有魔王名无胜,佛子名月明,有堂兄弟名寂意,佛的给侍弟子名无垢称。”但上面所引,都是化身之相。如果是净土,怎么会有转轮圣王及城中的女人呢?此文意思已写得很明显了,又何待你去分别呢?这都是因为不认真地去研究经文的道理,单看文句表面而产生的错误判断。

  问曰:若报身有隐没休息相者,亦可净土有成坏事?

  问:如果报身有随机感而示现的“隐没休息相”,那么净土是否也有成住坏空的变迁呢?

  答曰:如斯难者,自古将今,义亦难通。虽然,今敢引经为证,义亦可知。譬如佛身常住,众生见有涅槃。净土亦尔,体非成坏,随众生所见,有成有坏。如《华严经》云:“由如见导师[63],种种无量色,随众生心行,见佛刹亦然。”是故《净土论》[64]云:“一质不成故,净秽有亏盈。异质不成故,搜原则冥一。无质不成故,缘起则万形[65]。”故知若据法性净土,则不论清浊。若据报、化大悲,则非无净秽也。

  答:像你这样非难净土法门的,自古到今都有,从道理上讲也自相矛盾。虽然这样,我现在也可引经典作证,看了之后,想可知其大概了。譬如佛身是常住的,但从众生来看却有涅槃之相。净土也这样,其本体并没有成坏的变化,但众生看起来,却有成有坏。如《华严经》所说:“众生见到诸佛,有种种不同的身相,那是众生自已修行高低的问题。随众生心行的境界,也就是众生业的不同,故有国土的成就和消失,其实诸佛的净土永远不会消失。”所以《净土论》说:“同一尊佛的刹土,有人看到净土,有人看到秽土,好像质地是不同的。可是既然是同一尊佛的国土,所以必然是同一个质地。同一尊佛的国土,不同根性的一万个众生,可能看到不同状态的一万种国土。”由此可知,若从法性净土来看,则没有什么清浊之分;若从报土、化土而言,则有净秽的不同。

  又泛明佛土对机感不同,有其三种差别:一者从真垂报,名为报土。犹如日光照四天下,法身如日,报、化如光。二者无而忽有,名之为化。即如《四分律》[66]云:“锭光如来,化提婆城,与拔提城相近,共为亲婚往来。后时忽然化火烧却,令诸众生睹此无常[67],莫不生厌,归向佛道也。”是故经云:“或现劫火[68]烧,天地皆洞然,众生有常想,照令知无常。或为济贫乏,现立无尽藏[69],随缘广开导,令发菩提心。”三者隐秽显净。如《维摩经》:“佛以足指按地,三千刹土,莫不严净。”

  又,广泛说明的佛土,因所对众生的根机感应不同,故有三种差别:一是从修真而得的果报之国土,名为报土。有如阳光遍照四方,诸佛法身就像太阳,所得报土如同阳光。二是从无忽然而有,名为化土。即如《四分律》所说:锭光如来化显提婆城与拔提城,两城相近,互相通婚并亲密往来。後来忽然起了大火,二城同时烧毁,这是使众生看到世事无常,从而生起厌离之心,归向佛道。所以经中说:“或化现劫火烧毁一切,是为了使众生洞察世事的无常,除去本来具有的世事恒常不变之想,而使明白世事无常的道理。或是为了济度贫乏者,因而化现无尽宝藏,随众生之缘而开导,使他们都能发无上菩提之心。”三是隐秽显净,如《维摩诘经》所说,佛以足趾按地上,使三千佛国刹土,无不庄严清净。

  今此无量寿国,即是从真垂报国也。何以得知?依《观音授记经》云:“未来观音成佛,替阿弥陀佛处。”故知是报也。

  现在的极乐世界,就是其中第一种从修真而得的果报国土。怎么知道呢?据《观音授记经》所说:“未来世时观世音菩萨将成佛,以接替阿弥陀佛之位。”所以知道这是报土。

  ○第八、明弥陀净国,位该上下,凡圣通往者。

  第八、明阿弥陀佛清净国土,果位彻上通下包容所有,凡夫圣人皆可往生此土。

  今此无量寿国,是其报净土。由佛愿故,乃该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并得往生。由该上故,天亲[70]、龙树[71],及上地[72]菩萨,亦皆生也。是故《大经》云,弥勒菩萨问佛:“未知此界,有几许不退菩萨[73],得生彼国?”佛言:“此娑婆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皆当往生。若欲广引,余方皆尔。”

  现在的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报土。由于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论上根、下根的众生,全部都接引,即使凡夫只修一点福的善,只要向阿弥陀佛求,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由于通上之故,使天亲、龙树以及修行达到一定阶位的各种菩萨,都可以往生。所以《大经》说,弥勒菩萨问佛:“未知此娑婆世界有多少达到不退转果位的菩萨,得以往生极乐国土?”佛告诉弥勒菩萨说:“此世界有六十七亿的不退转菩萨,都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广引各部经典,则可知其余诸方世界的往生也是这样。

  问曰:弥陀净国,既云位该上下,无问凡圣,皆通往者。未知唯修无相得生,为当凡夫有相亦得生也?

  问:阿弥陀佛清净国土的果位包容上下,不论凡夫圣人都能往生。不知是只有修习无相法门才能得生,还是以凡夫所作之有相念佛名号、观佛相好等事也能往生呢?

  答曰:凡夫智浅,多依相求,决得往生。然以相善力微,但生相土,唯睹报、化佛也。

  答:凡夫的智慧浅,所以大多数依靠念佛、观相等有形相之功德而求生极乐,如此一定能得到往生。然而依有相而求往生,功力微弱,所以只能生到有相之净土,只能见到化身的阿弥陀佛。

  是故《观佛三昧经·菩萨本行品》云,文殊师利[74]白佛言:“当知我念过去无量劫数为凡夫时,彼世有佛,名宝威德上王如来。彼佛出时,与今无异。彼佛亦长丈六,身紫金色,说三乘法[75],如释迦文。尔时彼国有大长者,名一切施。长者有子,名曰戒护。子在母胎时,母以敬信故,预为其子受三归依[76]。子既生已,年至八岁,父母请佛,于家供养。童子见佛,为佛作礼,敬佛心重,目不暂舍。一见佛故,即得除却百万亿那由他[77]劫生死之罪。从是以后,常生净土,即得值遇百亿那由他恒河沙佛。是诸世尊,亦以相好,度脱众生。

  因而《观佛三昧经·菩萨本行品》中说,文殊师利菩萨对佛说:“要知道我在过去无数劫前,还是凡夫的时候,当时有佛名叫宝威德上王如来。其佛世和现在的佛一样,佛的身高也是一丈六,通身为紫金色,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讲说三乘佛法。那时,有一位名字叫做一切施的长者,他的儿子名叫戒护。其子还在母胎中时,母因敬信佛法的缘故,预先为其子受了三归依法。当儿子八岁时,父母恭请佛陀在家供养。此童子见佛后,即对佛行礼。因心中敬佛,故双目凝视佛身。由此一见佛故,而得以除灭百千万亿无数劫生死之罪。自此以後常生诸佛净土,能遇见千百亿恒河沙数的佛陀。所有的世尊,也都以自身的微妙相好来济度众生。

  尔时童子一一亲侍,间无空缺,礼拜供养,合掌观佛。以因缘力故,复得值遇百万阿僧祇[78]佛。彼诸佛等,亦以色身相好,化度众生。从是以后,即得百千亿念佛三昧门,复得阿僧祇陀罗尼门。既得此已,诸佛现前,乃为说无相法。须臾之间,得首楞严三昧[79]。

  那时的戒护童子,对这许多佛都一一亲自侍奉,礼拜供养,合掌观佛,从不间断。由于因缘力的作用,又得遇百万阿僧祇佛,这许多佛亦以微妙的色身形像来化度众生,故此後即得百千亿念佛三昧法门,又得阿僧祇真言法门。既得这些法门,诸佛又出现在他面前,为他说无相之义,须臾之间他便得首楞严三昧。

  时彼童子但受三归,一礼佛故,谛观佛身,心无疲厌。由此因缘,值无数佛。何况系念具足思惟观佛色身?时彼童子,岂异人乎?是我身也。”尔时世尊赞文殊言:“善哉善哉!汝以一礼佛故,得值无数诸佛。何况未来我诸弟子,勤观佛者,勤念佛者。”

  当时那位童子,只是受了三归依法并一度礼佛,以及凝视洞观佛身而心无厌倦之情。仅以此因缘,便值遇无数佛,更何况一心系念,全心全意地思维观察佛的色身呢?当时那位童子不是别人,就是我的前生啊!”这时佛世尊称赞文殊菩萨说:“善哉善哉,你以一度礼佛的缘故,便得遇见无数诸佛,何况将来我诸弟子勤于观佛念佛呢?”

  佛敕阿难:“汝持文殊师利语,遍告大众,及未来世众生。若能礼佛者,若能念佛者,若能观佛者,当知此人,与文殊师利,等无有异。舍身他世,文殊师利等诸菩萨,为其和上[80]。”以此文证,故知净土该通相土,往生不谬。若知无相离念为体,而缘中求往者,多应上辈生[81]也。

  佛敕谕阿难:“你将文殊师利所说的这些话语,遍告大众以及未来世的众生。如有能礼佛的、如有能念佛的、如有能观佛的,当知此人即与过去的文殊师利菩萨一样,当其来生转世时,文殊师利等诸菩萨即成为其亲教师。”此段经文可以证明,净土与有相之土相通,可以往生是绝对不会错的。如果懂得以无相离念为本体而求往生净土者,必然是上辈往生的人。

  是故天亲菩萨《论》云:“若能观二十九种庄严清净[82],即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即是智慧无为法身故。何故须广略相入者?但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故,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故,显出法性法身。此二种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入。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无为法身者,即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即法身无相也。法身无相故,则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是法身也。法身无知故,则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83],即是真实智慧也。

  所以天亲菩萨的《净土论》说:“假如能洞察极乐国土、阿弥陀佛以及菩萨的二十九种庄严清净功德,就能懂得这许多庄严功德,可简略归结为具有无上智慧的、清净无为的诸佛法身。为什么要从广义、约略两个方面来论述呢?因为诸佛菩萨具有两种法身,一种称为‘法性法身’,另一种称为‘方便法身’。因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而显法性法身,这两种法身虽有区别,但不可截然分开。虽一体而又有差别,所以要从广略两个方面来讲述。菩萨如不知道广略两种相入的道理,则不能自利利他。无为法身就是法性身,因为法性寂灭,所以不能用各种形相来看待法身。由于法身无相的缘故,则可神通变化出多种相貌,所以佛的相好庄严就是法身的体现。法身已不受知识之限制,所以能无所不知,因而佛的圆明之智,即是真实无假的智慧。

  虽知就缘观总、别二句,莫非实相也。以知实相故,即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以知三界众生虚妄故,即起真实慈悲也。以知真实慈悲故,即起真实归依也。”今之行者,无问缁素[84],但能知生无生,不违二谛[85]者,多应落在上辈生也。

  虽然知晓从缘起观总相、别相二句,都体现了实相这一最高真理。因体悟到这个真理,就可理解三界众生只是虚妄的假相。理解三界众生的虚妄不实,就能产生真实慈悲之心。懂得了真实的慈悲,才能发起真实归依佛法之心。”现在修行佛法的,无论是僧是俗,只要能懂得世事万物的生灭和无生灭之理,在理上不违背真俗二谛,多数应得到上辈往生。

  ○第九、明弥陀净国,三界摄与不摄。

  第九、说明阿弥陀佛清净国土,是否在三界范围之内。

  问曰:安乐国土,于三界中何界所摄?

  问:安乐国土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之中,属于哪一界?

  答曰:净土胜妙,体出世间。此三界者,乃是生死凡夫之暗宅。虽复苦乐少殊,修短有异。统如观之,莫非有漏之长津,倚伏相乘,循环无际;杂生触受[86],四倒[87]长拘;且因且果,虚伪相习,深可厌也。是故净土非三界摄。

  答:佛国净土殊胜微妙,已超出世间。三界实在是生死凡夫所居的黑暗住所。其中虽然有苦乐的不同,长短有别,但统而观之,仍处在无休止的生死轮回当中。祸福相倚,没有边际地循环。与畜生、饿鬼共居,常受污秽浊垢熏染之气。因果报应不断,虚假伪妄相习,这是深可厌离的世界。所以净土不属于三界。

  又依《智度论》云:“净土果报,无欲故,非欲界;地居[88]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无色界。虽言地居,精胜妙绝。”是故天亲《论》云:“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又,依据《大智度论》所说:“生于净土的众生,因无我想得到欲望,故不是欲界。因居于地,所以不是色界。因有形相色身,所以又不是无色界。”虽然说是居于地,但却精胜妙绝,所以天亲菩萨在《净土论》中说:“观察净土环境,庄严胜过三界。究竟有如虚空,广大而无边际。”

  是故《大经赞》云:

  “妙土广大超数限,

  自然七宝所合成。

  佛本愿力庄严起,

  稽首清净大摄受。

  世界光耀妙殊绝,

  适悦晏安无四时。

  自利利他力圆满,

  归命方便巧庄严。”

  故昙鸾大师的《赞阿弥陀佛偈》称赞说:

  “微妙的净土大得不能用数计,其土皆由自然七宝所合成。因佛的誓愿力而起之功德庄严,顶礼以大慈悲摄受一切众生的佛。绝对微妙的净土辉光明耀,人天四时宁静舒适安乐。自利利他之力功德圆满,归命以善方便庄严国土的阿弥陀佛。”

  --------------------------------------------------------------------------------

  [1] 释,为梵语音译释迦的略称,汉地佛教出家僧人之姓,佛教初传汉地,僧人或仍作俗姓,或依师姓。东晋释道安认为僧人都是佛子,应以佛的姓氏为姓,因佛陀为释迦氏,故佛子均当以“释”为姓。后《阿含经》传来,经中果有“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之语,於是天下遵为定式。

  [2] 料简,选择;拣择;清理检点;度量选择。

  [3] 方轨,本指两车并行,后比喻事物之不相上下。这儿从听、说两方面并重,以说明道理。

  [4] 《观经》,即《观无量寿佛经》,净土三经之一,南朝宋畺(音jiāng)良耶舍译,一卷本。主要描述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美妙庄严,以及修行往生西方净土的十六种观法。经中还提出,只要真心修善持戒,诵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灭罪消灾,死後往生西方浮土。 历来佛学大师对此经的注疏甚多,以唐代善导所作的《观无量寿经疏》(也称《观经四帖疏》、或《四帖疏》)影响最大。

  [5] 天,佛教所说的天,下仅是指自然天空的天,更主要是指有情众生之一的“天人”, 或称“天众”、“诸天”等,为有情众生轮回的趣向之一,即天界、天道、天趣等。

  [6] 世尊,佛陀的尊号之一。以佛具备万德,为世所尊,故称世尊。如《成宝论》中说:“如是九种功德具足,於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

  [7] 真应二身,即指真身和应身。以众生本来具有的真如法性成就佛身,称为法身,亦即真身。佛陀为度世间众生而随机应化,在三界六道之中所显各种不同之身,称之为应身。

  [8]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是有情众生存在的三种境界。欲界是具有欲和淫欲的众生所居,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以及天界中的六欲天。色界是已离食、淫二种,但仍离不开物质的众生所居,包括天界中十七种天,故又称色界十七大天。无色界为无形色众生所居,他们已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束缚,包括天界中的四天,故称四无色天,佛教认为三界众生均未脱离轮回,故而都属迷界,佛教的修行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9] 灭度,亦作入灭,即涅槃。

  [10] 坚固 心念千动而不变,称为坚固。 《法华经》曰:“妙光教化今坚固。”

  [11] 白法,指白净之法,为一切善法之统称。

  [12] 十二部经,也作十二分教,泛指一切佛经。所有佛经,按其体例和内容可分为十二大类,称作十二部经。此十二大类为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13] 相好,即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略称。佛教认为佛的身体有许多庄严美妙的相状,概然言之有三十二种大的相状,八十种随之而产生的美好之相,如佛面圆满, 眉间有白毫,螺发等等。《观无量寿经》说:“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所以净土行者念佛,需念佛的相好。

  [14] 业,梵语羯磨的意译。指有情众生的一切身心活动,即造作之意。大略可分为身业、口业、意业三类。业所积聚之力,可使众生趣向轮回道中。佛教认为众生的因果报应均以业力为依据。

  [15] 劫,梵语音译“劫波”之略称。意为极久远的时节。具体说法不一,一般分为大劫、中劫、小劫三种。

  [16] 韦提,又作韦提希,古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母。相传阿阇世王为太子时,因听信恶友提婆达多之言,企图弑父,母为救夫被囚。韦提希夫人因被幽囚,生厌离之心,祈求佛陀,愿生净土,於是佛为说《观无量寿经》。

  [17] 五浊,又作五滓、五浑等。指五种浑浊不净之法,它们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如《法华经》中说:「诸佛出於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

  [18] 真言,真实之言。这儿指诸佛经中所说的话。

  [19] 《大集经》,全称《大方等大集经》。大集,意为大众会集,诸法会集之意,表示当时听闻的人数,以及所说内容之多,实为大集部经典的总集。有多种译本,较为通行的是北凉昙无谶所译的六十卷本。

  [20] 《大智度论》,为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作《大般若经》的论著。龙树菩萨造,姚秦弘始四年(公元402年)由鸠摩罗什法师译於长安逍遥园西明阁。全书一百卷,但仍为原著的一小部分。论中释中道实相之义,广征博引,保存了许多已散佚的资料,是研究大乘佛教的重要论著。

  [21] 阿难,全称阿难陀,意为“欢喜”、“庆喜”。释迦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本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从随释迦佛出家。因长於记忆,故被称为“多闻第一”。

  [22] 舍利弗,本为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婆罗门,后随释迦佛出家,并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因其敏捷智慧,善於讲演佛法,故被称为“智慧第一”。

  [23] 目连,全称摩诃目犍连,即大目犍连。本古印度王舍城郊人,属婆罗门种姓,后归依释迦佛,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相传他有很大神通,在诸弟子中以“神通第一”而著称。“目连救母”的故事,在中国佛教中流传极广,据说“盂兰盆节”即源於此。

  [24] 因,与果相对。凡能造成一定结果,或参与造成一定结果的因素都可称为“因”。佛教强调因果关系,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现象,都是一定原因的结果,任何相关的事物都是互为因果。因此,因果关系普遍存在,是事物得以存在和变化的条件。佛教说因的种类很多,有六因、十因等等。

  [25] 《无量寿大经》,即《无量寿经》,有时简称为《大经》。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一般读诵的是三国时魏康僧铠所译,二卷本。主要内容是说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前,曾以国王之身舍国出家,号法藏比丘。他在修道过程中曾发四十八愿,复修习成佛,名“无量寿”,国土在西方,名“安乐”,或作“极乐”。本经有多种异译本,历代佛教学者的注疏也很多。此外,印度世亲的《无量寿经优婆提舍原生偈》,以及北魏昙鸾的《往生论往》等,都是依此经义而作,并成为净土宗的重要典籍。

  [26] 《无量清净觉经》,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无量寿经》的异译本,后汉支娄迦谶译。

  [27] 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家对信佛闻法之在家、出家男女的称呼。

  [28] 宿命,即宿世之命,也就是前世的生命之意。佛家持业报轮回说之观点,认为今世生命实由前世所为之善恶决定,故前世所作为今世之因,今世所受之果,乃由宿命决定。

  [29] 三恶道,又作三恶趣,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佛家的业报轮回说,认为有情众生,各以本身的善、恶业力,不断地轮转於人、天、地狱、饿鬼、畜生中,以后三者为恶业往来的趣处,故称之为三恶道。

  [30] 熙连,又作希连等,河名,译为有金河。佛于此河西岸涅槃,故很著名。

  [31] 恒河沙,喻事物之多。恒河为印度著名的河流,相传释迦成道后常在恒河流域活动,故佛经中常以恒河为喻。

  [32] 菩提心,即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无上大心。菩提意为“觉”、“智”,为佛道最高的智慧。大乘佛教认为发菩提心,是修习佛道的根本条件。

  [33] 金刚,《三藏法数》 曰:“金中最刚,故曰金刚。”佛经中往往用以比喻佛的智慧,表示佛的智慧至坚锐,能破一切邪魔外道。

  [34] 《涅槃经》,又称《大般涅槃经》、《大涅槃经》等,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主要宣说佛身常往,涅槃常、乐、我、净以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教义。此经通行的译本为北凉昙无谶所择的四十卷本。其教义对南北朝佛性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影响,此外对中国佛教各派教义的发展也起过重大作用。

  [35] 《维摩经》,即《维摩诘经》,或称《维摩诘所说经》,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有多种译本,较通行的是姚秦时鸠摩罗什所译的三卷本。主要内容是通过吠舍离城的维摩诘居士舆文殊师利菩萨论议佛法,以敷演大乘深妙教义。经中〈佛国品〉一篇专门论及大乘净土之义。

  [36] 陀罗尼,意为总持,能持,能遮等。意即能集种种善法,使之不散;能遮种种恶法,使不令生。今常以陀罗尼指咒语。

  [37] 三昧,一作三摩地,意为“定”,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大智度论》卷五说:“善心一处不动而名三昧”。

  [38] 依正二报,即指依报和正报。佛家以由过去之业力而成现世有情个体之身心,为正报。而以有情众生存依之土,如山河大地等,为依报。

  [39] 《观佛三昧经》,即《观佛三昧海经》,简称《观佛经》,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主要讲如何观佛相好及观佛三昧之功德。

  [40] 四重五逆,为四重罪与五逆罪的合称。四重罪又名四波罗夷,是说出家比丘犯下杀、盗、淫、妄语四戒,乃极重之罪,故称四重罪。五逆罪又作五无间业。是说犯此五种罪者,将堕入无间地狱受苦,又因此五种罪逆於理法,故名。佛教各派有不同说法,一般常言之五逆为:—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离间僧众,使之废弃法事)

  [41] 三途,一、火途,指地狱趣,以地狱为烈火所烧之处;二、血途,指畜生趣,以畜生互相撕食之故;三、刀途,指饿鬼趣,以饿鬼为刀剑逼近之故。

  [42]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

  [43] 实相,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

  [44] 伊兰,又作伊罗,—称长有美丽的花,但有恶臭气味的树,据说其恶臭可及四十里、经中多以此喻众生的烦恼。

  [45] 由旬,古印度长度计量单位,以帝王一日行军路程为一由旬,约合四十里。

  [46] 牛头栴檀,又作赤栴檀。栴檀为一种香木树,因出牛头山,故名。据说以此栴檀香涂身,入火坑而火不能烧。佛经中常将之比作为菩提。

  [47] 三毒,一、贪毒,二、瞋毒,三、痴毒。此三者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又名根本烦恼。以其能害众生,有如毒蛇,故称之为毒。

  [48] 三障,据《涅槃经》等说,即一、烦恼障,指贪、瞋、痴等欲念之感;二、业障,指五逆十恶之业;三、报障,指地狱、饿鬼,畜生等苦报。佛家认为这些是能障正道,有害善心者,故称为三障。

  [49]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有六十卷本(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八十卷本(唐实叉难陀译)和四十卷本(唐般若译)。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

  [50] 滴,滴水之意,形容数量少。

  [51] 翳身药,即隐身药。据古代印度相傅,以水磨此药涂於眼睑,其身即隐,人不能见。

  [52] 三身,佛有三身,即法、報、化三身。

  [53] 三土,佛土有法、報、化三土。

  [54] 报佛,即报身佛,大乘佛教所说的三身佛之一(另外两身是法和应身)。它以人所具有的真如本性,即佛性为依据,经过修习实证而成的佛果之身。是为酬报修行者的修行功德,使之享受佛的境界而成之身,因而称为报身。

  [55] 秽土,是相对於净土而言。佛家以佛所成就的国土为净土,而以凡夫所居之世为秽土。秽土由瓦砾土石而成,此国土中充满各种烦恼污浊,因而称秽土,如我们现在所居之世。《观经妙宗钞》说:“堪忍秽土,多受众苦。”

  [56] 当,应该、将要的意思。

  [57] 兜率,即兜率天。佛家所说的六欲天之一,据说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为欲界天的一部分,居住在这儿的天众彻体光明,照耀世界。内院则是补处佛寄居和说法之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弥勒净土”,或称“兜率净土”。

  [58] 观世音,俗称观音,是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身边的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为阿弥陀佛的二大脅侍菩萨。在中国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几乎是家喻户晓.在一般民众心目中,他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大菩萨。在大乘佛教典籍中,有许多关於观世音菩萨的经典。

  [59] 娑婆国土,又作娑婆世界,意为“堪忍”即指我们现在所居住的世界。佛教认为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苦难、罪孽深重,因此称为“堪忍”。而佛、菩萨在此世界以无畏和慈悲精神忍受劳累,教化众生,因此为名。

  [60] 声闻众,即声闻弟子,意为由听闻佛陀言教而觉悟者,原指佛在世时弟子,後一般指以遵佛的说教修行,唯追求自我解脱的修行者。

  [61] 转轮圣王,又作转轮王、轮王等。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圣王。据说当此王即位时,便由天感得轮宝(古代印度的一种兵器),此王即转动轮宝而降伏四方,故称转轮王。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故转轮王也相应有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和铁轮王四种。

  [62] 提婆达多,又作地婆达多,调达等,据《佛本行经》和《大毗婆娑论》等记载,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兄弟,後随释迦佛出家,修习神通。又曾另立僧团,与佛陀对抗,因此佛经中常将他作为恶友的代表。

  [63] 导师,又译导首,即引导大众进入佛道之师,是对佛、菩萨的敬称。

  [64] 《净土论》,亦称《往生论》,全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古印度世亲菩萨依《无量寿经》义所作的赞颂西方极乐净土的著作。北魏菩提流支译,是净土宗的基本论著。

  [65] 本段指净土与秽土的关系,在本质上有三种不同。即一、净秽两土由净秽二业,令其自心变现作净秽相,心净土净,心秽土秽,各由自心;佛以足指按地,净盈而秽亏,故云一质不成故,净秽有亏盈。二、虽复净秽两心现净秽二土,心有两体,土成二相,然同处同时,不相障碍,不可言有净处无秽、有秽处无净。别处而现,而有障碍。以同处同时现净秽故,故云异质不成故,搜原则冥一。三、此净秽二业,因缘差别,变现种种棘林、琼树、瓦砾、珠玑,从缘所生,夫他起性,方成土相,不同於彼空花、龟毛、兔角,遍计所执性悄有体无,无形质体,故云无质不成故,缘起则万形。

  [66] 《四分律》,记载佛教戒律的著作,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戒律,也是唐代律宗依据的根本典籍。

  [67] 无常,佛教用语。佛家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刹那生灭流转,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此即称为无常。

  [68] 劫火,大三灾之一,即坏劫时所发生的大火灾,烧到初禅天,一切都变成灰烬。

  [69] 无尽藏,即无穷无尽的财富宝藏。如《探玄记》十九说:“出生业用无穷,故曰无尽藏。”

  [70] 天亲,又作世亲。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先学小乘,後随其兄改习大乘教义。所作《大乘庄严经释论》、《十地经论》、《大乘百法明门论》、《二十唯识论》、《唯识三十论颂》等,都是大乘佛教的重要论著。另外还有《净土论》一书,则是专门弘扬净土教义的著作,为中国佛教净土宗依据的主要论著之一。

  [71] 龙树,一作龙猛、龙腾等。古代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相传他曾从“大龙菩萨”得“方等深奥经典”,后大力弘扬中观学派教义。所作论著很多,有“千部论主”之称。其中如《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都是大乘中观学派的重要论著。此外,他在《十住毘婆沙论》中,阐述难行道、易行道之说,后经昙鸾、道绰、善导诸师的发挥,成为净土教义的重要内容。

  [72] 上地,是指初地或登地以上的菩萨。

  [73] 不退菩萨,梵语阿毗跋致,意为不退、不退转。指修行精进,善根功德不断增进而决不退失。不退菩萨是指已经修习到一定的陛位,其善根功德不再退转的佛教行者。按净土教义说,在我们这个世界修行,由于烦恼和各种无明业火的影响,修行不易,所修得的功德也不易巩固,容易产生退失回转之意。但若往生西方净土,一经往生,就得不退转位,可使修行功德善根不断增长,直到修成佛道,所以来生应常发愿往生。

  [74] 文殊师利,即文殊菩萨。

  [75] 三乘法,指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声闻乘,因以闻佛陀之声教而得悟四谛之理。缘觉乘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乘,因以感飞花落叶等自然现象,而悟十二因缘之理。菩萨乘又称大乘,以无数劫之时间修六度万行,使功德增长而证无上智慧。

  [76] 三归依,即归依佛、法、僧三宝。表示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是信佛者的最基本信仰要求。

  [77] 那由他,又译作那由多、那述等,古印度计数单位,当于此方之亿。古时的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种。故诸师所定那由他之数亦不同。

  [78] 阿僧祇,意为无央数,表示时间之久远,无法以数计算。

  [79] 首楞严三昧,诸佛及十地菩萨所得之禅定,译意为健行三昧、勇伏定等。据说修此三昧禅定,能使行者性坚固而诸魔不能侵。

  [80] 和上,即和尚。本意属亲教师,是对师父的尊称。中国民间一般作为僧人的统称。

  [81] 上辈生,是往生净土者的等级之一。据《无量寿经》等说,往生净土者按其业力和修行功德,可分为上、中、下三类。其上辈生者,多属弃家离欲,发无上大心,一心专念无量寿佛者,此辈往生时,有阿弥陀佛和诸大菩萨亲来接引,一旦往生即从莲花化生,得不退转位。

  [82] 二十九种庄严清净,按世亲《净土论》说,极乐国土有二十九种庄严清净功德。但若略而说之,则可概括为一种,即後文所谓「一法句」。二十九句和一法句,虽有广略之别,但两者又相即相入,一法句即二十九句,二十九句即一法句,如能悟此度略相入之理,即能知差别即平等,平等即差别的佛法妙理。

  [83] 一切种智,指能把握世界一切现象的“空性”本质,又能洞察一切事物的因果、体性等无所不知的智慧和认识能力。

  [84] 缁素,僧俗之别称。缁,黑衣,为僧众之服;素,白衣,为俗家之服,故以缁素称僧俗。

  [85] 二谛,俗谛和真谛。俗谛又名世谛,或世俗谛,即凡夫所见到的世间事相;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即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的离言法性。上述二谛,世俗谛略近于哲学上的现象,胜义谛则属于本体。三论宗说:“若有若空,皆是世谛;非有非空,始是真谛。”

  [86] 杂生触受,杂生即混杂而生。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以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趣共居,四生杂处,故而称为杂生世界。触,在这儿指烦恼不净,即所谓“触污”者。受指对所触之境的领纳。杂生触受即指娑婆世界众生及其所居之处的污秽不净。

  [87] 四倒,于生命流转,生灭变化的无常、苦、无我、不净。但凡夫执着於生命,以为是常、乐、我、净,故而为四颠倒妄见。

  [88] 地居,即居於土地之上。佛家以欲界六天中,四王天和忉利天,因居於须弥山,故称之地居天,自此以下即为地居。六欲天中的其馀四天,以及欲界以上的色界、无色界,都为空居。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