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唯识学研究:对唯识无义的体会释智禅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6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唯识学研究:对唯识无义的体会释智禅

  对唯识无义的体会

  释智禅

  人的第六意识是特别强大而且了境明利的,又能周遍计度一切境界;是起惑造业?还是断惑证真?它正是关键的力量。所以必须要彻底地剖析它,才能找到病根,兴起对治。

  凡夫的症结在于遍计一切法是实有的。第六意识是能遍计,那么它是怎么遍计的呢?当意识从自种子生起时,由于无始妄熏习力故,自然现出见、相二分。意识所缘的乱相,乃是以阿赖耶识的相分为本质,自识所变的影像,即自相分,为其所缘。虽然有依他起性(因缘生法)的本质,但意识在缘虑时已不是依他起的本质,而是从自名言种子所现起的相似义相。凡夫却计执它为真。所以从根本上讲,凡夫所见的唯是以分别的名而假立的相。而进一步是连阿赖耶识所变现的本质,也是依名言种而起的刹那生灭的似义显现,是唯识而无义的。以上可以看出,意识遍计所执的是根本无所有的,是非实的影像。而依他起法是唯识变现因缘而起的假有。

  凡夫在这里有两重错误:一是计执依他起法是实有的,不知是唯识的、唯假的。二是计执所分别的名相就是称合依他起法体的,不知是遍计的,与义体相违的。

  二、对名义的推求而成无义

  名在唯识学中有极重要的位置,那么名言是什么呢?这要从名言熏习谈起。名言种子有现起能分别、所分别诸事的功能,而这一切的能所的虚妄分别又熏成名言种子藏于阿赖耶识。无始以来,妄执能所而产生的一切戏论为因(戏者,无实而变幻;论者,对待而兴言),而有我人现在现起的分别心。我们的心识都是名言识,依无实戏论种子而起的识。名言,说到底了,就是虚妄分别心。

  第六意识在名言的分别上特别强大,不仅有显境名言,还有表义名言。它在种种的依他起的境相上安立种种的名去诠表它,又依这种种的名去计度分别有这样的义相。有这种种的名,意识才能起种种的分别。意识特别的强大,正在于它能遍缘一切,又能用种种的名去计度过去、现在、未来的广大境界。依他起法是刹那生灭的,但是意识却能用名表相,把它留住,再计执它是实有的,生起无量无边的虚妄分别。

  正如《摄论》云:“缘名为境”,意识的所缘是名。“于依他起自性中取彼相貌”,意识在缘名言种起的依他起法中取其相貌,安立名言,作种种分别。“由见执著”,由种种的名,分别种种的义(相),把已经刹那湮灭的依他起法,坚定地执著为实有。“由寻起语”,再不断地去思量描述不复存在的境界,而起种种言说。“由见闻等四种言说而起言说”,由眼见、耳闻、觉受、了知等加强执著实有的倒见。由人与人的种种言说描述,增长倒见,把本无实、刹那不住的事,说得像真的似的。人都是被名言所转的,于是随之分别计度、随之起烦恼。无怪乎口业在十恶业中占有三位。又可见凡夫对于无实的名言多么执著。“于无义中增益为有”,这样不断地加强颠倒,在本是无义的名言中虚妄分别为有,下去的结果就是爱、取、有、生、老死,相续地惑业苦,生死流转。可怜、可惨!

  意识对刹那生灭的依他起法,有取相惑,安立名,由名起想 (义觉),在名义上虚妄分别执为实有。不知道这妄立的名和义,与刹那灭去的依他起法体是不相称的!在名义上对过去、现在、未来起种种的爱著,这是生死大患之因!如果我们无能力或不去分别种种的名,则义觉就无法生起,无法虚妄分别,烦恼亦无从生起!这就是名前觉无。圣人在接触一切境界时,不依名言去分别,而是依智,如实正知依他起的生灭自性,离名言相,心常寂静,一切义觉不能生起。又一体有多名,同名有异体,而且名没有现出体的作用,不然我们的虚妄分别就充塞虚空了。这些都可见我们所分别的名是虚妄无义,与依他法体不称合的!从生活中也可见,如不懂外语则无法分别其义;此是名前觉无。又同一事众人描述不同,各有己见,是因为在每个人心中所生起的名义都不同故。所以对于名言所述的无实事,是可以不必动心的!

  三、用梦喻体会唯识无义

  于梦中认为确有其事,梦醒后全不可得。而我们所认为的一切非梦的境界,与梦又是多么相似!

  自然自体无,自性不坚住,

  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

  现前的境界刹那湮灭,灭已再不可得。如梦境相似,追思唯是影。过去的事自体无,未来的事自然还没有发生。现前的事刹那不住,根本无有实性。凡夫所执取的认为是实有的东西,只是在感受和影像上建立的,如梦一样,终不可得,根本没有实体,连续地生灭;凡夫于念念中坚固肯定的实有,不过是幻化的空华,转瞬流散,无可留住。留下的只是谢落的影子,作为可以虚妄执著的对象!凡夫执无常的为常,幻化的为有,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以梦观来观察现前的一切境界,是有强大的对治力量的,特别是我们对境界的执著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现前的一切幻起幻灭,过去的一切追无可得,与梦有什么不同?!现前的受用,“如露亦如电”,起灭速疾,我们所执的实有就是靠受和影像来维持的,不断地攀缘和刺激才能连续肯定是实有的,才能维系我和我所的假象!爱著能作所作,“我”就这样体现出来了,如聚沙成塔,不推沙自落。我和我所原来是这么空虚和假立的!先以无义梦观遣除著境的心,渐入寂静。“审观一切唯是影”,影唯是自心,一切梦事,皆是妄想,更无余物。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一切法灭。本来是空寂,假法由自心。了知心者,则知诸法,皆因此心一念分别,即此分别亦是生灭,无有实性,亦不离实性。法本平等,离念清净。

  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

  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

  由无义遣一切境,再由唯识遣能所心,证入实相,永绝余想。深达法本,再起如幻后得智,令心所向,一切成办。不因了唯识而无一切法;不因不可得而不度众生。由摩诃般若,不舍而善寂,“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