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学佛就是学做人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2日
来源:   作者:万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学佛就是学做人

 

  学佛、做人、做事,是一体的,是分不开的。如果大家来到这里,没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来维护,根本没有必要住在这里。否则的话,你难受、我难受、大家都难受!出家人讲究一个“随缘”,你在哪里住着安心,就住在哪里;不安心,就不要勉强。

  佛门里有句话叫做“有缘同住,无缘走人”,还说“铁打的寺庙,流水的僧”,僧人就像流水一样,寺院是如如不动的。“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正是这样!

  一个人你在社会上做不出自己的事,你到了佛门里面,你还是做不出自己的事。有能力的人,无论干什么,都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能力的人,一个有能力的人,他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被发现!你怎么掩盖,也掩盖不住。你可以掩盖自己的言行举止、谈吐,但是掩盖不住自己的眼神。这就是造化在造人的时候,给了一个地方让大家去识别它!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绝对正确。判断一个人敏锐与否,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主见、是否是浑浑噩噩,就看他的眼神。

  学佛,不在于言语,主要看我们日常的行为。佛法不是说出来的,是修出来的。我曾经说过多次,判断一个人千万不要通过他的语言来判断他。成功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你说到“一万”,能够干出来“一分”,就算你不错了!也就是说给你打折扣剩下万分之一,就算不错了,你也一定能够成功了。

  一个人,内在有一股力量,他通过语言把这股力量发泄掉了,他就不会通过行为发泄出来;他如果是通过行为发泄出来,他就不会通过语言发泄出来。譬如说善于做事的人,他肯定不善于讲话;善于讲话的人,他肯定不善于做事。当然也有两者具备的,但是这种情况不太多。

  为什么说爱说话的人不愿意做事呢?因为他已经把内在的力量通过讲话给发泄掉了。不愿意讲话的人呢,他内在的力量是通过做事来发泄的。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股力量,它必须有一种表现的方式,你不可能把这股力量压抑在里面,不让它表现出来,也可以说是通过一种方式宣泄出来。

  我曾经讲过,世上没有一个消极的人。他对这一方面消极,他必然会对另一方面积极。人家都说出家人不爱干活,可是有许多人喜欢游山玩水。他把许多心力都放在游山玩水上来了,他对这一方面表现得特别积极!难道你说他没有积极的心态吗?

  一个人内在的素质,跟他先天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如果一个人他愿意进步、渴望进步,加上自己的努力,他肯定会进步。如果光说自己笨,而不去努力,那么他永远都不会变得能干!

  许多事情都是学会的、慢慢观察到的。没有一个人是生下来不观察、不学习就会干事情的。会干事的人必然是一个细心的人,你不细心,怎么会干事呢?正是因为你细心,才善于观察人、观察事物。能够观察事物,就能够善于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你不善于观察事物,你内在的起心动念,你也肯定观察不到,发觉不了。

  因为你具有一颗很细的心,用来做事,你就会做得很好。如果你把这个念头转变过来去学佛修道,你同样也是会很细心,能够观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

  你做世间的事情大大咧咧、马马虎虎,你来修道,同样也会是马马虎虎。你对它马马虎虎,它也对你马马虎虎,那么最后被马虎的是谁呢?还是你自己!

  出家人的“家”最多,如果你没有一颗真正出家的心,你就没有家,你一辈子都会受痛苦!因为在俗家,你已经没家了,那是你父母的家,哥哥、妹妹的家,那根本不是你的家!你既然出家当和尚了,那么寺院就是你的家。你如果没把寺院当作家,那你就是一个漂泊的人!

  一个人能够随遇而安,到任何一个地方就把这个地方当作你的家,那你就是一个解脱的人!寺院靠谁来维护?靠你、靠我、靠他来维护;寺院是谁的家?是你、是我、是他的家。你没有理由不把寺院当作你的家!你在这里常住,这个地方就是你的家。

  即便是你在这里住一天,也把这里当作家,你就拥有轻松、自在、归家的感受。如果你没把这里当成家, 你就会感觉很累,就像一棵没有根的草一样!

  我们通常为了给对方留面子,说这个人很会修行,只懂修行,只是不会做事,缺乏做事的能力。你仔细分析一下这句话,怎么会有道理呢?会修行!难道修行不是在做事吗?“修行”本身也是一件事,如果你会做这件事,难道不会做那件事吗?修行是用“心”,做事也是靠心,如果说一个人很能干,难道说只能是在这一方面能干,在另外的方面就不能干吗?

  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只要是想学习一件事情,肯定都能够学会,除非你不去学。我们出家人有很多机会学习,是最容易锻炼自己的。因为出家人会接触到各个层次的人,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来到我们出家人面前的人,带着各种心态的都有。

  世界上接触各类人机会最多的是出家人,能够看透人性的还是出家人。因为社会上许多人的心态、思想、不敢对社会上的人打开,可是敢对出家人打开,因为出家人是世外人。

  过去许多人才都是在出家人里面,尤其是在唐、宋、五代十国、南北朝时期,这些年间许多大人才都是出在出家人里面。现在的出家人里面也有人才,但是比例太少了!我有时候经常问自己:假如我不当和尚,我用什么能力去生存?有什么本事发展?

  大家想一想,学佛究竟学什么呢?无非就是学“做人”。学做人,无非就是学做事。事做好了,才说明你人做好了;人做好了,才说明你学佛到位了。这三者根本没有办法分开!脑袋呀,越用越灵活、越用越有智慧;越不用,越迟钝、越茫茫然。对自己要狠一点,你自己不对自己狠,想叫别人对你狠,那你就要付出了,付出什么呢?付出脸面!

  实际上你能够找到一个人,他能对你狠,那可以说是你的造化、是你的福气、是你生生世世修来的!事实上你也找不到一个人对你狠。人家凭什么对你狠呢?人家既不欠你的,又不该你的,凭什么手把手地教你、耐心地教你呢?

  让别人管我们,自己是非常难为情的。尊贵的人从来不需要别人管,都是自己管自己。一些贱骨头的人才需要别人来管自己!

  中国有句古话:“良马见鞭影则行”,实际上我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我当过农民,我在家时也耕过田、养过牛。我养的那头牛,根本不需要鞭子!我把绳子往它脖子上一套,它就一直不停地走,根本不需要举鞭子,不需要人督促。

  而有些牛呢,你举着鞭子不停地打,它还是慢腾腾地。你狠狠地打,它就走几步、你不打,它就不愿意走了。有灵性的牛,你把绳子往它脖子上一套,它就知道这件事情必须要完成,不完成,这个绳子就不会解除掉,只有尽快完成任务,绳子才能提前解除。

  人的价值,是通过自己做出来的事情来体现的。牛是否听话、是否能干,也是通过耕田来体现的。能干的人放在哪里都能干。你即便是让他去刷厕所,他也会刷得干干净净,不把气味刷除掉,他不会罢休!他干任何一件事都会精益求精,把它干得十分完美才放手。你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一旦转移过来学佛修道,同样还会带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走到尽头不停止的精神去做。

  人与人之间,都不愿意管对方,也不希望对方管自己,都需要对方尊重自己。可是有些人(包括有些牛),他生来就是一副贱骨头,他喜欢别人用鞭子抽打!

  有的人只会念几部经,混碗饭吃,你叫他做一点事情,他做得一塌糊涂。你仔细剖析这种人的内心,实际上他连念经也没念好。如果是真会念经的人,他绝无可能不会做人、做事。你真的把经给诵透了、诵懂了,也就意味着你吸收了经中的智慧。读完经了、读完书了,你不会应用它,说明你就没有吃透它的思想!

  通常所说的“书呆子”,也是说明他没有领会书中的真实含义。如果真的吃透了,就会应用书中的思想了。既然是会应用,就不是书呆子,既然是书呆子,就说明没有领会书中的思想。

  人家社会上的人笑我们出家人:一个个都傻乎乎的、一个个都入了大定了!我曾经讲过,好多人临终的时候(当然也包括许多在家人),由于生前就浑浑噩噩,内在的智慧没有出现,这一类型的人,轻一点会去做孤魂野鬼,严重一点会进入畜生道!

  因为他生前就没有方向,临终就更不知道去向。你误以为自己是学佛修道的,你临终就能到极乐世界。你有这种想法,难道就能去吗?你有这个想法、这个欲望,但是你还要知道方向,还要知道路才行。

  大家都知道有美国,都想去美国,但不知道美国在哪个方向,也不知道路线怎么走,那么我问大家,你怎么去?怎么走?仅仅凭你向往美国,有这个念头,你怎么敢肯定能到美国呢?那只是想象而已!

  一个人内在的潜在能量,不管是智慧还是神通,一是通过修定修出来,二是通过无我地奉献,也可以把它引发出来。“入定”是往里面挖,像挖井一样,不断地挖,挖深了,就把水给挖出来了,智慧神通就出来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无我地奉献。什么叫做“无我”呢?你把自己交给了三宝、交给了众生,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什么都愿意付出。要力气,付力气,要什么给什么。不断地奉献、不断地打开自己,你的神通智慧,自然也会出现。

  往外释放的时候,给予的时候,就如同一间屋子里面的东西,不断地拿出去,拿到最后,一定是空掉了!“得道”就是在“真空”后才会出现,才能够产生“妙有”,进一步产生“妙用”。

  多数学佛修道的人,都是小根小器的人,他只能够采用第一种方法——“打井”的方法。不断地打、不断地打……大根大器的人,他是采用第二种方法,也就是“奉献”的方法。把门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全部往外拿、往外扔、往外给予、奉献、施舍!一个是寻找,一个是给予。

  你要想证得圆满的果位,最后必须要回到“往外”的这条路线上,否则你永远是一个罗汉。因为罗汉的果位,就是采用“打井”的方式来获得的。为什么“六度万行”要把“布施”摆在第一位呢?为什么不把“禅定”摆在第一位,而摆在第五位呢?

  一个从饿鬼道转世的人,他一定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他来修行的话,所采取的方式,肯定是“打井”式。从人道投胎的,或者是从仙道下来做人的,这一类型的人,通常都是非常大方、心量也非常广大、能够施舍。从菩萨道、佛道再来的,就更不用说了。在他内心里面“贪”的影子非常微细,几乎看不到。

  畜生道,一是愚昧,二是无知;饿鬼道呢?大家都知道它是“贪”。为什么贪呢?还是由于愚昧!如果他智慧开了,怎么会愚昧呢?怎么会贪呢?所以从这两个道走出来的人,纵使修行,他的层次也不会高,往往走的都是小乘的路线。他如果真的把小乘的路线修成功了,那也不错!

  事实上,他也不可能达到小乘的果位!因为连最基本的“人道”还没有修好,他怎么能够得到小乘的果位呢?大根器、大心量的人,才能够修行。

  你光想索取,不愿意给予、不愿意付出,那么你内在的智慧、神通和功德、福报怎么培养起来呢?“培福”,不是从索取中培,而是从付出当中、施舍当中、奉献当中培的。这些都是前提条件,首先要带着一种“无我”的心态来做这些。

  有人品,没能力的人,不能够重用。因为你交给他的任务、事情,他只能给你搞“砸”、搞乱掉!他的搞砸、搞乱,不是有意的,完全是出于无意,你生气都生不起来。

  有能力而没有人品的人,绝对不能用!他只能坏你的事,而不能成你的事。也许眼前能成你一些事,但最终是坏你的事!

  往往大家用人喜欢讲究对方的人品。没错,对方人品确实挺好,可是他根本不会做事!他是个“人”,但他不是一个“人才”。他只能够把你的事情给搞砸了!这种人绝对不能够重用,只能够给他一个不轻不重的位置,摆在那里,有他没他都行。叫他充充数,呐喊呐喊,壮壮阵势还可以,他绝对不能独当一面!纵然他有德行,也不能叫他独当一面,因为他没有能力。

  有德有才的人很难找到,因为有德有才的人,是要讲究缘分的,他未必会在你身边干事。往往有德有才的人,都是拉一杆大旗,自己打出一片天下!有才没德的人,他绝对打不出一片天下!往往那些有德无才的人,还能够打出一片天下来。

  在这里,我们可以闭起眼睛来问一问,自己是属于哪一类型的人?有德还是有才?是德才均无,还是德才兼备?还是偏重于哪一方面?

  我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如果你是一个出家人,你可以没才,但一定要有德!你有德,就有护法。你如果光有才,没有德,绝对没有“护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出家人,你不会做世间上的事,这个理由可以用来为你掩盖。所以出家人最好往“德行”这方面发展。

  当然我是希望出家人德才兼备,但是,事实上,刀没有两面快的!做事情经过一次,下次还是不会;经历了十遍,还是不会!哪有这样的人呢?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你们谈一谈你们的想法:

  觉西师:师父安排××师开示,有人不配合……

  师:凡是来到东华寺的人,都要叫他讲开示,给他一个施展的机会!不能让人家觉得:我想讲,他们不给我机会!不能给人一个把柄:“我想讲,不让我讲。”

  为什么过去那些老和尚,大家来到他身边,他都叫大家讲开示呢?第一显得他大度,第二说明他爱惜人才,为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第三,这也是他淘汰人的一个办法。你有能力、能适应就留下来;没能力,不适应就被淘汰掉了。不是他指着你的鼻子迁单把你赶走掉的。

  当然还有一些笨办法,那就是祖师、开山大和尚,天天叫你干活,把你累得半死!你受得了,就留下,受不了,你自己就走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寺院香火那么旺,不缺吃、不缺穿、不缺住,偏偏还要种那么多田地。

  这是一种锻炼人的方法,修炼人的方法、教育人的方法、淘汰人的方法、管教人的方法!它的好处太多了。我有时候想,我也不会教育人,也不会管教,但是最有利的是我们东华寺有几千亩地(笑)!天天种地,一天八个小时干活,大家很快跑掉(师笑,大众笑)。

  但是外面的人来到这个地方,也要按这个地方的规矩办事,不能标新立异。常住安排你的,你就去做;常住没有安排的,不要搞特殊。你想搞,就要跟负责人商量,负责人允许了,你再去做。

  如果说大家来到这里,你一个样子,他一个样子,这就不是道场了。“道场”就要整齐、统一,显得庄严。不整齐、不统一,绝对不会显出“庄严”二字!我们都说军队很庄严、很威武!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统一。

返回目录

-----------------------------------------------------------------------------------------------------------------

更多万行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