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华严宗>>正文内容

海云继梦法师:华藏工程 永恒的地藏菩萨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6日
来源:   作者:海云继梦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云继梦法师:华藏工程 永恒的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为生命中的蓝图,

  指导每一众生通往法界、成就法身。

  ────────────────────────────

  地藏菩萨的出处有两大系统:一者为显教的地藏三经,即《地藏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另一为密教的《大日经》。大日经的图像即胎藏界曼荼罗,于此曼荼罗有两处地藏菩萨的讯号:一处为地藏院中的北门地藏尊。 一处为本门进来后的释迦院中内坛之无能胜明王,此乃地藏菩萨在大乘佛法中地位确立的根据,然何以拥有此地位而居要席,则不为人知,是乃教徒不愿知其所以然也。

  《地藏本愿经》中,释迦牟尼佛将末法时代苦难众生的救度使命付嘱于地藏菩萨,何以不付托给观音、普广,或其他大菩萨?何以不多付托几人?何以故?何以有此付托而于其他宗教则无? 这表达着什么意涵?

  佛陀来到世间成佛,所教导众生的到底是什么? 这一类的问题总结到《妙法莲华经》中的「佛以一大事因缘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经》中的此一命题,正好与《地藏本愿经》的一连串疑情相勾索! 祂说明着佛陀真理的存在、教导,与世间的无常性相结合,构成了法界真理存在与运作的原貌,并透过此一示现,而彰显《华严经》中佛境界的实相!

  「佛知见」指的是什么? 随着历史的演进、佛教思想的发展,各宗各派的见解多不一致,人言人殊,但是「那个」目标虽是一致的,可是言此目标却名目繁多、内容深浅广狭不一,所以「一大事」之因缘亦变得渺茫而不清,此一大事因缘本来具体而清晰,却反而迷惑不清。今试以第四期佛教思想之展开,以新古典佛教思想之立场,重新全盘解释如后:

  佛陀的教化分真、妄两部分,传统的说法约真谛、俗谛。 真约法界结构及法界生命言,妄约世间结构及世间生命言,而佛陀的开示即约此二,以令众生知苦集灭道而出此世间之妄,并达于法界之真耶! 故约令知此世间之妄,而有本愿经中言地狱六道之苦论,重此世间苦的叙说,用儆世人莫贪此三界之火宅;此经唯略言称佛名号之功德,实乃略提法界因缘之殊胜,用令世人钦慕法界之功德欤! 此唯约总纲而言,兹细分述如下:

  「世间结构」或称七情六欲,三毒五盖等等之所形成,非无道理。今约基本构成元素而言,约「所」即称六尘,约「能」即称五蕴。换言之,世间结构的基本元素即是五蕴六尘之相应而产生,六尘即是色声香味触法,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各家对此解释繁多,兹不赘。 约行法言「界分别观」,不论四大、六大、七大,六尘、六识、六根等,皆可行之;然约知见,唯以此六尘都摄其余,五蕴之色蕴自含六尘,然六尘中,前五尘属单一尘境,第六尘的「法尘」有单一尘境及综合法尘,综合法尘中又有纯法综合法尘及色法综合法尘,此中种种原子分子化的过程,不在本文范围。然就法尘与色尘的交融过程中所产生的色法综合法尘,即已穷尽人间一切生死轮回!约略言之,今举法尘与声尘之例:

  当法尘(指单一法尘)与声尘(单一声尘)相结合,成色法综合法尘时,此生命即是乐神;此中自有五蕴中的色蕴与受蕴之作用,此即五蕴六尘之相应而成生命!若单一法尘与单一色尘相应即成画家。是故,此中的五蕴与六尘之相应,非三言两语所可道尽个中理论之奥妙,因之五色尘与法尘之结合,其中已有无量的五蕴识及八识识之运作,此皆非大脑思维所可及,唯于「三昧境」中可见之!

  此五蕴六尘的相应是世间结构的诞生,也是世间生命诞生之原由,若约上帝创造万物亦不过如此而已! 一切皆是「能、所」的因缘相应,若是法尘与触尘相应,则生树神、风神、山神等,五蕴之运作皆在色蕴与受蕴耳!若是纯法综合法尘乃「无色界」生命耳,若纯五色尘即「色界」人耳! 五蕴运作若在想行识蕴中,众生业力较大耳! 故而有念、识、概念、意识形态之复杂性,此皆世间结构中的森罗万象。

  此世间结构与生命的现象是一种无常的状态,以于因缘之结合皆因「因缘和合」之故,而有和合之变化固有无常,此乃因缘非人之意志所能控制,故世间的存在与生命是受制于因缘,而属有限生命及有限的存在,此有限的存在相对于无限的存在,是名:虚幻不实也!

  五蕴六尘的相应所生的世界与生命,皆受制于外在的因缘故不实,此之生命曰「凡夫种性」; 而真实的生命则是如来种性,此即法界结构之生命,又称为「法身」。然法界结构及法身又是如何产生的,此乃佛知见中最为殊胜的部分。相对于世间结构而论,法界之产生乃菩萨愿力与众生业力之相应;菩萨愿力为能,众生业力为所,能所相应而生法界及法身,此一理论架构亦不在本文范围内。

  本文所欲言者,乃由世间结构转移到法界结构中所须的卦限转移,此一卦限转移所需的媒介即是菩萨种性,亦即菩萨道中的广大愿力,而此广大愿力之确立,即以地藏菩萨为代表,本愿经之存在即在说明此也!而末法度生直到弥勒降世,责任由地藏负责之本义即在此菩萨种性中的广大愿力,故本愿经中的地藏菩萨称为「永恒的地藏菩萨」即指此也!

  于此,地藏菩萨有多义,兹略举之:

  一、地藏菩萨用以说明世间结构及世间生命存在的不实与苦难,让众生得以确实了知无疑!

  二、地藏菩萨用以说明培养菩萨种性是出离世间苦的不二法门,确定菩萨悲愿之行法所在!

  三、地藏菩萨用以说明法界结构与法身的真实性,并突显如来种性的存在,劝往法界的真实指标。

  四、地藏菩萨因此而为生命中的蓝图,指导每一众生通往法界、成就法身的总因素。

  基于此,《地藏本愿经》中有文殊、普贤、观音、弥勒四大菩萨,正是中台八叶院中四维之四大菩萨。换言之,此四大菩萨用表真理核心运作的总枢纽! 地藏菩萨之地位,正是此四大菩萨的总代表, 此乃就本愿经言,突显《大日经》中地藏菩萨的地位。

  本愿经中有佛嘱托地藏,在弥勒应世之前的度生事业,此者大日经又如何交待呢?此于曼茶罗中亦可见到。即释迦院中,释迦文佛的宝座上,有无能胜明王及无能胜妃的内眷属,此即明示:无能胜明王及其眷属,皆释迦所化现! 而无能胜明王即地藏菩萨之教令轮身。换言之,在此曼茶罗中,三身即:

  释迦牟尼佛为自性轮身

  地藏菩萨为正*轮身

  无能胜明王为教令轮身

  此「三身一体」为末法度生之理体也,是故地藏菩萨之永恒性由是可见一斑! 永恒的地藏菩萨不仅本体永恒,其妙用亦属永恒!! 在曼茶罗中分有东、南、西、北门:南门与北门为修学入门处:南门为智德门,北门为福德门;福德门的主尊即地藏院之地藏菩萨,此地藏院召示的行法即以地藏菩萨为代表,此代表行法即称为圆融道,相对于南门的圣解脱道!

  圆融道的行持简单,有三要件,即:

  一、对三宝具足信心。

  二、尽形寿奉行菩萨道。

  三、尽此一报身,日日行归零功课。

  此圆融道不谓证空性,缘尽即入法界!若此发愿,行而不力,亦得生极乐净土,所谓「得力即入此门」已,转入观音院。此者以观音之大悲为根本,并本地藏菩萨之广设方便而行菩萨道!即经西北隅之观音尊,而径登东北隅之弥勒尊(成佛,入法界),此即圆融道行法之殊胜也!

  此皆约理上称「永恒的地藏菩萨」。本宗有月霞尊者一系,下传慈舟,再传梦参,梦参嫡传继梦。 此中,梦参复承弘一并传继梦之华严兼弘地藏一门。

  此乃吾宗三代之传也,故而有华严兼弘地藏之风也。如何弘扬地藏法门,允非印印地藏经、讲讲地藏经、唱诵地藏圣号,即是弘扬了事。 吾等广设方便,以斯大愿大悲之行,而有每年斋僧之盛事。 此一斋僧盛事,已列为贤首宗华严斋僧的每年的大事记! 并藉此推广地藏菩萨的圆融道法门,此乃约事称「永恒的地藏菩萨」。

  何以每年七月斋僧与地藏菩萨有关? 这是佛教界一连串美丽的错误所造成的伟大结果! 这一连串的美丽错误是历史的偶然,简单的条列如次:

  一、把「目连救母」误以为地藏救母,所以有斋僧。

  二、将阿难的「焰口」,误以为盂兰盆法会。

  三、错认「地藏和尚」为地藏菩萨。

  四、误以为佛欢喜日(七月十五为解夏日)是地藏生日。

  因此就把目犍连斋僧救母,植为地藏生日斋僧修功德,又将七月称为教孝月,因而佛教界年年七月有斋僧活动。 本宗即于此基础上,统合民间习俗,并将胜义谛之法幢高举,每年斋僧期间并推动圆融道法门以及各种传法灌顶! 为让地藏菩萨之法门得以具体落实,并传诸久远,庶几不负世尊之付托也!

  贤首宗之华严斋僧法会,是一个隆重的地藏修法活动,是道道地地的实践学!目地在兑现圆融道的殊胜,而非一般的民俗活动;所以,每年我们都动用大批的文物,用以彰显菩萨之胜德大观,并推动生命教育,是为实现经中的期许!广设方便,令此末法时期众生,得遇如来胜教而知离苦得乐。 为免斯菩萨尘劫劳苦,吾宗亦许广设方便,协助菩萨教化也!

返回目录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