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分思维品第一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7日
来源:   作者:慈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分思维品第一

 

  正序分:皆来集会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卷第一

  贤护分思惟品第一

  每部经都有序分、正中分、流通分三大部分,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精舍。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经典一开章,包含六种成就;

  “如是我闻”,表示正信成就和闻成就。当时阿难尊者在五百结集之时,升座宣化,现光明相好犹如世尊,美妙音声犹如世尊,言辞内容犹如世尊,就有人生疑说是不是阿难成佛了?于是用“如是我闻”,就把这个疑问给去掉了,说明是闻世尊所说。所以,“如是我闻”包含了信成就和闻成就。

  “一时”,是时成就。

  “佛”,是主成就。

  “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精舍”,是处成就。

  “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是众成就。后面提到此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表达了不可思议的眷属庄严。一切法的行持成就中,若没有眷属的表达,那么此法则是孤寡的,是无力的,是不能进趣向上的,是不能广泛传播的。

  这六种成就是经典的基本格式,龙树菩萨在其传法教言机制中也称五种成就,总之是以这些成就来证实此经典来源真实,令众生远离疑虑。讲经典都需要作这样一个提示,说明此经典真实不虚,非后人所杜撰,因为若一部经典来源不清晰,我们对其的依止、认识有疑惑,有彷徨,那就很难依法而行,很难深入实践成就。

  皆是阿罗汉。

  阿罗汉是“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的三界应供者,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人天所应供养,所应顶戴,所应尊重,所以,阿罗汉又称为“应供”。我们都知道,在如来十号中也有“应供”这个称号。

  诸漏已尽。

  “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为后有”,这是阿罗汉的标志。

  无复烦恼。咸得自在。

  在有情的烦恼中,贪、嗔、痴、慢、疑是五个粗重的思惑烦恼,是比较迟钝的烦恼,另外还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个见惑烦恼,为五利使,总共十个根本烦恼,另外还有随烦恼,其中又有上品随烦恼、中品随烦恼、下品随烦恼。

  “无复烦恼”,即以上烦恼皆尽。阿罗汉是习气未尽,烦恼已尽。在世尊的经典中,许多阿罗汉的习气表现还是很大的,但是烦恼已尽,也就是说在其心智的亲证上,烦恼因缘已断除,习气业缘的再生也已断除,犹如大树被连根拔起,放在一个大石板上,永远不能复生了,但此时它还可能还会因自身水分而发出一些嫩芽,所以,阿罗汉的习气尚未尽,但他的生死根、烦恼根已断除,称为“无复烦恼,咸得自在”,重担已卸,永别轮回,是为罗汉。而我们凡夫有情,还背着轮回的重担、烦恼的重担,不能自制。

  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解脱”一词,就是于恶缘、逆缘种种因缘无挂无碍,了达本源,这是所谓的解脱之相。我们看到,有的人犯法后就要被锁链、手铐捆着,这叫缠缚啊,而“心善解脱”,则永别一切缠缚。“慧善解脱”,说明不仅心无挂碍,慧亦无挂碍,于种种法无挂碍,亦无染著,于种种妙用,亦无黏着。而一般我们在行法中,我执破了,法执又出来了。

  调伏一切。犹如大龙。

  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皇帝又称为“真龙天子”,在佛教中,龙就是大力、大威德,是大伏藏的守护者。

  所作已办。众行具备。弃舍重担。不受后生。

  一般阿罗汉证果之时,自然会说出四句偈子,这四句话也可以说是阿罗汉的标志,但其说法在各个经典上有异,如“不受后生”,在有的经典中是“不为后有”。

  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现前的举心动念是不是有“后有”呢?诸大善知识、阿罗汉,以及证得八地以上的菩萨中,后有心智绝难生起,所以彻断烦恼,入无用功地,一切作为不假造作,不假思维,但依抉择方便,也就是一切作为皆在方便下,不会用力了,不象我们经常会有疲惫、疲劳的感觉。

  凡圣的心力差异很大,这是不假言说的。今年,南传的祜巴温忠尊者来到我们这里[1],有一次我用了半天时间,在作业活动量上与他作了一个对比,之后我说:“祜巴,你是菩萨啊,我绝对是个凡夫啊”。为什么会给自己定位呢?其活动密度非常大,基本没有间断,所有作为都是相续性的,不是思维出来的。你若用思维,很快就会累,就要休息,而其心里的作业密度不是思维而来的,你直接能感知得到,能体会得到,能观察得到,能对比得到,一对比,就知自己在凡在圣,不假言说,你不要说自己怎样,他作为的很多东西,是你心力所不及啊。所以还是鼓励大家好好实践佛法,得到胜法之乐,即圣位之乐,即使不入果位,相位也是不可思议,你会有大善巧、大方便、大威德、大相续,省力处相续,省力处作用,省力处利人,省力处安慰世间。

  在这次对比中,尊者做一件事情,我就考虑一下自己做会怎样,他做一个,我想一下,二十个事情下去,心里就有点累了,五十个事情下去,就有些疲厌了,一百零八个事情下去,就不干了,而他还是相续的,还是始终如一地对待着现前每一个因缘。我是数着这些事情的,举心动念的头数虽能算得到、观察得到,但是作用力差异太大了!往往我们对第一个事情很认真,对第二个事情还可以,第三个事情还勉强,第四个、五个事情,基本就开始有减退了,于猛利的减退、知见的减退、愿望的减退、喜爱的减退、专注的减退,二十个事情下来就不愿意做了,就要开始鼓励自己说,“做吧,这样有利于世间”,“做吧,这是善事”,“做吧,这样能使佛法住世”……也就是说开始劳累了。等到五十个事情的时候,已经开始疲厌了,“哎呀,这个事情能利益大家,但利益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不要做了”,这个念头出来了,就开始疲厌,慢慢地就开始舍了。我们这个心智的相续力量是造作出来的,是择取的,是得失分中对比而言的,所以其相续性不是很好,容易疲惫。凡者即是凡啊,无力、疲厌于圣者、智者、成就者的觉知与量,所以一地不知一地。诸位善知识,还是鼓励大家深入佛法的实践,成就种种胜德、胜果、胜法的利益,那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般舟法的学习势在必行了,这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实践、观察的一个法则。

  行于平等。获真己利。安住正教。得到彼岸。唯除长老阿难一人。

  在这五百人中,唯有长老阿难未证四果,尚在初果徘徊。我们都知道,释迦佛取灭的时候,阿难还在初果中,迦叶尊者看到其八种过失,不允许他结集经典,此经中说的五百比丘,也可能就是结集经典的五百阿罗汉比丘吧。

  尔时复有五百诸比丘。于晨朝时。各从住处。诣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前人解释“退坐一面”时说有“应避”六法,一、不太远,二、不太近,三、不在上风,四、不在高处,五、不挡眼前,六、不在后。我们以前跟师父时,比如给恩师背包时,要求不能踩着师父的影子,不能遮师父的上风,不能站在、走在比师父好的位置上,这是侍师的要求,你不能让师父为难,要把宽松、方便让给师父。此处的“退坐一面”亦复如是,以令世尊宣化方便、接待后来者方便。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对经典不能细说,若细说,也可能就这一页就要用整个二十五天才能讲完,所以只能作粗略提示。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连。

  舍利弗与目犍连,这是我们十分熟悉的释迦佛身边的智慧第一与神通第一大弟子。

  在舍卫城。夏安居已。

  按过去的说法,我们今天是夏安居的自恣日,明天的明相一出,安居就结束了,一般今天晚上大家会通宵地念佛、行法,以期证果。有的人说,我不行啊,这三月九十天用功不够,我还要加一月,也就是一百二十日行法。加一月,就是功德月,就是要不证圣果不出安居日的。因为四月为一时,称为满分修法,世尊给我们安排了一个比较宽松的修法,即一时之中拿出三分修法,余一分让我们自己选择,给我们一个“加七月”,即功德月,不给满分修持,怕有的有情不能承当满分修持,心力不足故,福德不具故,所以设一个加七月,给大家一个方便。世尊在世时,善来比丘闻言即证阿罗汉,须发自落,笨拙一点的有七日证果,那我们现在若是能七日证果,大家好好地在这儿经行七月也行啊。能不能证果呢?在释迦佛教法住世的五千岁中,都有证圣果的机会的,大家也要把心放放宽。“夏安居已”,也就是说十六日明相已出了,明相未出,不能称为“夏安居已”,而明相一出,看得到手纹了,夏安居就圆满了,这时一切夏安居的功课、法则都可以结束了。放光寺今年安居就是一百二十日,我们还有一个月,若不是闰月[2],就称为加七月、功德月。

  亦与五百诸比丘俱。次第游行城邑聚落。

  次第游行,即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随缘而行。

  至王舍城。入迦兰陀竹园精舍。诣世尊所。到已。恭敬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以神通力。

  诸位善知识啊,不要把神通当怪异,实是福德所成就;不要把神通当妖魔鬼怪所拥有,实是这些大雄大力大慈悲大善巧者所具足、所善巧使用而无痕迹,而有痕迹者,亦是方便自在。

  放大威光。

  此威光是自在力所现。当人心智清净、修持比较好的时候,即你的量一旦够,就会放出五彩之光,又如很多佛像都有光相,以及古来以久各大宗教的前贤们在记载中都是有光环的,耶稣基督、默汗穆德、中国的老子等等,这是真实言,是诚实语。很多小孩子身上的光相是很好的,而我们一般人的光已淹没在业力烦恼之中了,被自身消耗掉了,自在力不具。一些人念一些特定的真言、发一些特定的誓言、运用一些特定的悲心,或者说有一些特定的法则时,也会放出一些光相。而我们在普通的心智里、普通的因缘下,则就是这么普通。所以,说世尊以神通力放大威光,这实是诚实语,莫要说这是不是神话?智力者、胜力者、功德力成就者是知的。若人有禅定功夫,也很容易看到人的身体放光;若我们能舍离这个粗重身体的缠缚,再来回头看这个色身,基本上都能看到光相的,看得到时,你就基本上知道此人有什么病、身体怎样、脾气怎样。我们没有禅定,没有神通善巧,所以我们这个眼就是个肉眼,目不过物,没有力量。佛教中讲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而我们的肉眼已经不简洁、不明快了,天眼已经不通达了,慧眼已经不具足了,法眼已经不清净了,我们不能圆满地看到世间了,所以不是佛眼。善导大师给我们提出来,应该“慈心相向,佛眼相见”,睁开我们的佛眼吧。

  令彼诸国城邑聚落。一切诸有诸比丘众。咸各来诣王舍大城。

  我们现在还有“令”啊,早上起来撞钟击鼓,这是个令,打板叫响,是令,部队的冲锋号,是令,此处世尊以神通力,以大威光普照于众生心智,唤醒心智,令其往诣王舍大城。

  有人问,世尊这样的力量是不是神话呢?一些还是佛教教内的菩萨写文章说,佛教中所说的神通善巧实在是迷信,是乌有的,是人为了歌颂、神话释迦牟尼世尊而说的。若这样说,那我们的天就太小了,那我们所说的色界、欲界,乃至十法界,就成戏论了。十方法界本无差别,依心而现,其所现的差别太大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与一只蚂蚁相比,人的力量对蚂蚁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你不能用蚂蚁的思想来衡量人的作为。比起佛陀世尊,我们凡夫的生命力就象一只蚂蚁一样,不要用这个量来思维佛陀世尊的量,如果认为自己没有广大的智慧、广大的透视力、善巧神通力,他可能就没有,自己没有这种究竟广大善巧的感知,没有这样的威德善巧,他可能也就没有,这就堕落在自己的知见、感知上去了。实际我们用现代科技就可以表达出来,四十五岁以上的人对文革都是很熟悉的,那时国家领导人在上面一说,全国的喇叭一时就开响了,那就是一个人的心光通过电、喇叭一传播,全国人都知道了,最高最新指示,当天就传遍全国,步调绝对是一致的。那是不是心光独耀啊?不过是通过政治的、人为的机器把它传播出去了。那么释迦牟尼佛不用这个大喇叭,也不用这个政策,他就坐在大光明藏中,以大通力善巧,令一切有缘众生得以感知。我们现在的机器能制造出这样的能力,世尊一定具有这样的能力。若没有对这种胜法威德之乐的向往,那我们修法是没有进趣的,我们会堕落在平庸慢中,丧失佛法广大教言机制,也就是说其对你的鼓励不能成立了。许多人学佛不能进趣真实佛法利益,就是因为堕在自己的知见的量上,溺在自己所知障的范畴中生存、实践佛法,不能逾越,所以世尊称此类不能走出自我感知的人为可怜悯者,这样不能成就无上菩提心智。

  入迦兰陀竹园精舍。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迦兰陀竹园精舍。有百千数诸比丘等。承佛威光皆已云集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复有彼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亦承世尊威神力故。亦与二万比丘尼俱。悉皆大集。入迦兰陀竹园精舍诣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也就是世尊的姨母。我们知道,世尊诞生之后不久,其母亲就往生忉利天,世尊由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摩诃波阇波提出家后,就是所谓的大爱道比丘尼,是众比丘尼之首领。在释迦佛的教言机制中,女众经历了一定障缘后才得以出家。

  尔时王舍大城。有优婆塞。

  优婆塞,是在家学佛男众。我们中国人对在家习法人以居士称呼,而世尊在世时,居士是证得初果、二果、三果的在家修行者。

  名曰贤护。为众上首。

  贤护菩萨是此经典的主要启发者,此经典以其名字命名,是他使我们得以来学习、实践般舟,乃至能成就三昧,能得见“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这样一个法则。

  亦与五百优婆塞俱。受持五戒。具足威仪。是大菩萨。久已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本愿力故。常随世尊。乐闻正法。恒勤精进。为满一切助道法故。

  贤护菩萨早已于无上菩提亲证,常行守护正行,只是未证佛果,以愿力故“常随世尊,乐闻正法,恒勤精进,为满一切助道法故”,即贤护菩萨所发誓愿,是为令一切众生于法精进,于一切众生启开成就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法的助缘。

  于朝旦时。承佛威神。从本住处。入迦兰陀竹园精舍。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不论是比丘、比丘尼,以及优婆塞,皆是退坐一面。

  尔时毗耶离大城。有一离车子。名曰宝生。为众上首。亦与二万八千诸离车俱。于晨朝时。承佛神力。皆自彼城发来。入此迦兰陀园至如来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离车子,即刹利种。

  尔时瞻婆城有一长者子。名曰星藏。为众上首。亦与二万八千长者子俱。于晨朝时。承佛神力。自瞻婆城发来。入此迦兰陀园。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我们在文字中处处可以看到,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刹利种、长者子等,莫不是承借佛的威神,依佛威神力故而聚集于此。

  尔时复有一摩那婆(隋言净持亦云少年亦云仁童子等)。名那罗达多。为众上首。亦与二万八千人俱。于晨朝时。自本住处发来入此迦兰陀园。诣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摩那婆,即少年学道者。

  尔时舍卫国复有长者。名大善商主。并彼给孤独长者。为众上首。亦与二万八千人俱。自彼舍卫国诣王舍城。入迦兰陀园。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王舍大城。复有长者。名曰水天。为最上首。亦与二万八千人俱。从本住处发来。入此迦兰陀园诣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摩伽陀国主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亦与百千诸眷属俱。于晨朝时。亦来入此迦兰陀园。诣世尊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观无量寿经》是世尊以阿阇世王为主体而讲的一部经,也是净土主要依止的经典。阿阇世的父王是频婆娑罗王,其母韦提希。由于频婆娑罗王岁数已很大而尚未有子,王位无人来继承,所以就乞求仙人转世。仙人说三年以后才能舍报,于是频婆娑罗王就用了一些方法逼他投生,由此在未生之时,仙人就与频婆娑罗王结怨,所以称为“未生怨”。然后仙人舍身投胎,因怨而生为阿阇世,你捕杀我,我亦捕杀你,所以后来把频婆娑罗王禁锢在七层牢狱中,做出弑父之罪。阿阇世受提婆达多的鼓惑来害父,以作新王,而提婆达多来害佛以作新佛,他们的逆行遭到很苦恶性果报。后来阿阇世就真诚忏悔,守护世尊教言,成为五百结集的主要护法。

  前面提到比丘、比丘尼等等,为什么没有优婆夷呢?这是印度的一个风俗习惯,有时说优婆塞,就会省略说优婆夷。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的种族性是十分清晰的,他们次第从各处聚集到世尊所,至此种种人类有情已聚集完毕。

  尔时复有四大天王。及天帝释。乃至欲界一切天众。各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眷属天众俱。亦于晨朝。悉来入迦兰陀园。至如来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乃至欲界一切天众”,前面是人类有情,后面是诸天。因为《大集经》摄色界、欲界诸大菩萨,是对此类有情所宣化经典。从四大天王,乃至一直到他化自在天,一小世界有情皆云集在一处。四大天王及天帝释,属于帝居天,摩西罗天宫为兜率天,一直到他化自在天,都是欲界天,层层递增,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摄之天。

  “无量百千亿那由他眷属天众”,这个数字就不是我们人类的数字了。

  “至如来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这些天众的退坐,及其设座,可能就与我们人类有很大差异了。因为天是细妙色身,各具光相,而我们这个色身是团食所造就的四大之身,也称为五蕴身,是粗重身,此粗重身则有粗重座吧。

  尔时复有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亦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眷属天众俱。于晨朝时。悉入迦兰陀园。至如来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娑婆世界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应化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此娑婆世界主为大梵天王,与释迦佛所住持的法王位是有差别的。

  对于这些名词,我们实在很难有充分的时间来提示,我们学习《般舟三昧经》不在于解释名词,所以对名词、名相一般不做过多解释,大家下去可以找一些相应的资料继续学习。我们要把《般舟三昧经》的主体思想给大家作一个提示、学习,以在大家实践般舟法中可以作一个清晰的增上加持与指导,这不失为我们学习《般舟三昧经》的目的,过多的名词解释可能会贻误我们的时间,所以这个地方就一带而过。

  尔时复有大自在天王。亦与无量百千净居诸天众俱。于晨朝时。悉入迦兰陀园。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复有四阿修罗王。各与无量百千眷属阿修罗众俱。亦于晨朝入迦兰陀园。诣如来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复有难陀龙王。及跋难陀龙王。各与无量百千眷属诸龙众俱。亦于晨朝。入迦兰陀园。诣如来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凡夫有情多不可得见。我们都知道世尊在讲一些大的经典,诸阿罗汉如聋如盲,如《妙法莲华经》中所说,其他许多大乘经典亦复如是。

  尔时复有娑伽罗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及摩那斯龙王。伊跋罗龙王等。各与无量百千眷属诸龙众俱。亦于晨朝。入迦兰陀园。诣如来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以一切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乃至人非人。及诸王等。信如来者。为听法故。一切皆集迦兰陀园。诣如来所。顶礼佛足。各坐一面。

  此交代十分清晰,次第也十分清晰,一切皆是“信如来者,为听法故”,云集于此。

  尔时迦兰陀园。其地弘广。

  就同维摩诘的丈室一样,可以容纳无量有情。

  如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方。大众充满。无空缺处。

  这皆是世尊威德所现故。以世尊福德力、威神力具足充盈故,自他受用真实不虚故,所以无空缺处。

  若杖头许而不遍者。

  也就是说连插一个杖头的地方都没有。因为世尊大威德光明善巧,威神功德善巧,福慧具足善巧,能令众生向往、渴望云集此处。

  如是上至有顶。下逮梵宫。所有一切大威德神通诸天大众。乃至一切诸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来集会。

  以上是经典序分的一部分,来让我们看大会之云集,说法主释迦牟尼佛以威光普摄于十方有情,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刹利王种、长者子、长者、龙王、天龙八部,乃至四天、忉利天、梵天等等一切具威德善巧者,一切感应者,信法者,向法者,皆来聚会。

  贤护启教: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何等三昧而能得彼大功德聚

  尔时贤护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得咨问如来应供等正觉。心中所疑。不审世尊。见垂听否。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如来世尊。随汝所疑。恣汝所问。为汝宣释。令汝欢喜。时彼贤护菩萨。既蒙听许。复白复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何等三昧。而能得彼大功德聚。

  贤护菩萨将在后面提出一百二十二条“云何”之问。这一百二十二问,皆是对佛法出世入世种种善巧、神通、功德、智慧与方便等一切法用的具足问,从各个角度来提示我们:行般舟能得到什么样的利益?”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为什么又称为一切三昧之王?为什么有这样多的殊胜功德与利益?贤护菩萨代一切众生之欲实践佛法者、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来启问,为使善根成熟有情闻法而勤行证道来启问,为启发善根未成熟有情向往善根成熟的机制来提出这一百二十二个功德相。在一卷本的《佛说般舟三昧经》中有二十一个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是从二十一个角度来提问,这里提出了一百二十二个问题,也就是从一百二十二个角度来给我们提示行般舟的实质功德与利益,实是不可思议!

  “尔时贤护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这是印度人的一个风俗习惯,其出家在家人都搭披单,在印度民族服装中现在也还用披单,它很实用,可以作被子、帐篷,可以挡风寒、灰尘、虫子等等,作用很多。“偏袒右肩”也是一个风俗习惯,表达尊重。“右膝着地”,即单膝着地,问法期间,偏袒右肩,蹲坐下来,或双膝、单膝着地,来问佛,一般我们问法是双膝着地,因为他是大菩萨啊,现缘方便。我们现在的礼敬方式,多是从印度传过来的接足礼的一种形式。

  “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得咨问如来应供等正觉。心中所疑。不审世尊。见垂听否。”我要提问题,世尊能不能回答我啊?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如来世尊。随汝所疑。恣汝所问。为汝宣释。令汝欢喜。”世尊不是不让我们凡夫有情生疑,贪嗔痴慢疑是凡夫本分事,诸佛如来所知、能知、已知,而众生在贪嗔痴慢疑中延续生命。这一百二十二个问实际就是解答行法的实质功德内涵,直接为我们宣释从哪些方面应该注意?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利益?

  “时彼贤护菩萨。既蒙听许”,世尊允许他来问。

  “复白复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何等三昧。而能得彼大功德聚”,由此可知,此般舟行法、“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是大功德聚!以前我们准备在这前面的山口建一个放生池,取名叫“德聚”,就来自此经典,意为道德之聚集、功德之聚集、福德之聚集,真实法则的聚集,令世间有情得以取用。

  后面就开始一百二十二问,为“发起序分”,此经通过前面的正序分,以及现在的发起序分,来让世尊回答正宗分之内容,让我们真正了解般舟的内容,及般舟行法的真实功德,以激励那些善根未成熟的人听闻此法则,激励那些善根成熟的人去实践此法则,激励那些善根成熟的人亲证此法则,激励那些善根成熟、已亲证的人传播此法则,激励那些善根成熟、了知此法则的人相互交流、守护、安住于此法则。这都离不开世尊的教言,离不开贤护菩萨的如理启教。末世有情难以如理启教,何以故?不知启教方便故,无有启教善巧故。因此在竹林精舍,贤护菩萨就来代我们大家,从一百二十二个方面提出疑问,以让世尊给我们一个圆满的答案,把“大功德聚”的内容一一给我们揭示出来。读一遍这一百二十二问,我们就知道这些菩萨的心智是多么周密、详尽,是多么仔细地来消除我们心中的疑惑及对法义的模糊。

  (1)云何得入多闻大海。获智慧藏。问无疑惑故。

  大智慧,毕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若有人有疑问时,能为之解答,善巧除疑,所以说“多闻大海”具智慧方便,令疑惑有情得以消除一切疑虑,入无碍智。此第一个问题即是问行什么样的法能入大智慧海,即多闻大海呢?也就是问行什么样的法能生起大智慧,除一切众生疑惑,于一切众生得无上方便?

  (2)云何复得无意戒聚。不失成就。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退减故。

  “得无意戒聚”,戒者,防护力故,来令我们得到安稳的法则之守护,所谓“无意”者,因为戒律非我等造作,皆是世尊所制,不论出家在家,我们现在所学的戒律,都来自于如来世尊所制,非是我们意念所作。这是甚为重要的一个思想机制,诸位善知识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了解。我们在思维四正勤之时,对应作与不应作还是有作意的,而戒法无作意,何以故?只是随顺守护即可。我们在守戒的时候,是没有是、没有非的,即“心无过非”,远离是非,戒德自然聚集于身,彰显于世间,自他二利,如是直至成就无上菩提,无有退转。若是真正守戒,此人于无上菩提不退转,这是决定无疑的,何以故?一切戒法皆从如来无漏心智中成熟、流出,应一切众生需求而设置。

  (3)复云何得不生愚痴。邪见空处故。

  第三个云何,也就是问什么样的法或功德聚可以不生愚痴,不再落诸顽空邪见呢?

  (4)云何当得宿命智。遍知去来故。

  “宿命智”者,了晓过去,于自于他皆得方便无碍,如何年何月何以生、何以没?是人,是什么样的人,是畜,是什么样的畜?六道众生何以安立?何世界安立?寿命长短?智慧高低?男女形象?等等,皆清晰了知,是为宿命智善巧。宿命明者,可以无碍通达于一切有情,即了解一切有情的过去,若一世、百世、千世、万世,若一劫、二劫、多劫、多大劫、无穷大劫,皆能了知。

  许多走过般舟的菩萨们有过这样的体会:这个环境很熟悉啊,以前早就来过;这个境相很熟悉啊,似乎见过;等等这类感受。这就是所谓相似的宿命通达,但不能称宿命智,也不能称宿命明,若是证得了自然智,就有方便智、善巧运用智、无碍善巧照见智,这个“智”不是我们自己夸张出来的,它会产生事实之力。

  (5)云何当得不离奉见诸佛世尊。听闻正法。乃至梦中故。

  这是般舟行法的一个特别、特定要求——欲使大家见佛闻法,不是见一佛、二佛,乃是见无量诸佛,听闻正教,远离不正见,乃至在梦中。大家在般舟行持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感知与实践,即在念佛实践的过程中,业力表现的差异十分大,所以虽有如是功德利益,但都各有表现。

  般舟,此“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之三昧,见佛的目的是为了闻法,闻法是销归自性的一个善巧,认得自性,识得方便,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抉择。我们对这个法益应该深入观察。见佛,一般从四个方面来谈:

  第一个是现前见佛。

  般舟三昧是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的三昧。以前我念过药师佛,念过观世音菩萨圣号,念过文殊菩萨真言,行法稍一用功的时候,得见形象并不复杂,但是若能问法,是还需要一定进趣性的。我们一般所谓的见佛,已是一个很大的增上机制,是善根的成熟过程,因为心净则境相净,心善则境相善,心中觉悟则有诸佛如来的奇妙境相,但若是不能闻法,多是善根不能真正地成熟。以前有出家师父跟我说,哎呀,我念佛、念真言啊,念着念着非常疲惫,经常会看到石头佛、泥巴佛、画像佛,都是不会说话的佛啊!这是善根不成熟,对佛陀的智、悲、方便的深入实践与观察机制不成熟时,就会见到这样的佛,不仅不能闻法,也只是见见罢了。我们若能细致地实践、如理地实践、无染著地实践,欲渴望闻法地实践,那么就能见佛。如果我们见到阿弥陀佛或他方诸佛,一定要有法可问,但如果我们平时没有如法的思维,没有闻法的渴望,没有问答的愿望,怎么能问呢?见佛也可能就迷失自心了,也可能就失去了问的愿望,失去了问的主动性,那佛也可能就迅速消失了。

  昨天有个菩萨问,走般舟,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即使见佛了,佛还是要走啊,那该怎么办啊?其实,若是不走,那就出事情了,要么你取灭了,要么他取灭了,至少是你舍报了,已经不在此土中延续了,若不如是,彼佛一定会舍弃你,何以故呢?你在行法助缘中一时威德照见,念佛照见,佛善巧力照见,他是见即问,问即答,答即消失,他不可能会住在你这个地方的。我们要清晰地了解这个法用的次第,不要迷失在此处。有个菩萨来这里走般舟,一开始就问,我若是见了佛,佛还是走掉了,那我还受这么多辛苦见他干什么?主要是你没见到,若是见到了,你就知道不辛苦了。

  现前见佛,就是不生彼土,不舍报,佛也不来,我也不去,何以故?依念佛力故,依佛神通力加被故,依佛愿力摄化故,依本行功德相应故,现前能见诸佛,对此我们不要迟疑,一切向法、乐法、愿意实践此法的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也都会有这样的成就。

  第二是定中见佛。

  若人有种种禅定善巧,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出入自在,建立种种游戏神通善巧方便,那么在定中见佛不难。一些禅定功夫比较好的人,对见佛这个事情并不太在意,因为一旦有禅定,对正见、智慧就比较能抉择清晰,所谓由定生慧,此慧是不置疑的慧,是不会被冲击、不会被外境惑乱的智慧,所以他有许多善巧,不会被境相蒙蔽,故对见佛、不见佛,反而设置了很多方便。

  第三是梦中见佛。

  这是普通人所容易拥有的。以前我在一个堂口住,因为那里几十年如一日地念佛,所以人一进去念佛,很容易就融入其中了,一般三天就有很多梦境,比如梦见极乐世界庄严、他方国土庄严,或者天宫庄严,或者菩萨、天人,很多殊胜的境界,当然也有梦见死人,梦见很恶、很黑暗、很残酷的境相,虽然如是,其因缘是一样的,都是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念佛功德力的加持下,而照了觉知一切业相罢了。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萨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方便:一般在晚上临睡觉前合掌念念佛,感觉到身体疲惫不支了,就合掌吉祥卧,念一念那几句话——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今闻善知识教言,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本愿功德,称念佛号,因为愚痴业障蒙蔽故,不能得见诸佛菩萨国土庄严,愿佛菩萨加被于我,令我得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及其国土清净庄严,如是妙相令我得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慢慢念着就睡了,很容易出现吉祥、具足、清净的妙相。这是梦中见佛,此方法很好修持,古来以久修行净土法门的人,白天念佛,睡觉前一定会这样做的,如我们以前在堂口念佛的时候,晚上大回向时,就会跪在佛前念这一段文字,然后回去休息。

  实际这是一种念佛的相续,因为在昏沉、无记,业力成熟之时,我们不随业力,而把念佛的愿望输入在自己欲休息调整的时间中,不空过,所谓“夜莫空过,存念三宝”,那我们在梦中亦可以修法,实践于念佛法则。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个修行方式,古来以久,尤其是善导大师传播此法门以后,许多实践者的征兆、感应是难以具述的,基本是普遍性的,也就是说只要按照这样的修法,若一日、二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不懈怠地、不间断地去实践,就很容易出现梦中见佛菩萨,乃至极乐世界妙相的征兆。

  第四是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临命终必生佛前,所以故有命终舍报见佛。

  这四种见佛,都是真实不虚的,何以故?实有凡夫相故,亦有诸佛相;实有凡夫业故,亦有诸佛业;实有浊土故,亦有诸佛净土;实有诸众生业力故,也有诸佛殊胜功德庄严,所以此有彼有,此无则彼无所可显。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诸佛因缘生故,在缘他法则中,在修德差别中,各取其念佛的利益与功用,此用是大家可以取用的。

  般舟三昧修法使这四种见佛都是容易发露现前的,其最主要的作用在于现前见佛,若我们现前见佛的机制不成熟,也有定中见佛、梦中见佛,乃至临终见佛的毕竟结果,所以说此念佛法门实在是不可思议!

  很多人问:“我行这个法的善根成不成熟呢”?我感觉若一日一夜、一日两夜,我们能精勤地、细致地、深入地实践,是不会伤害到人的。这么多年来,我在此处十分小心。大概从九五年开始,我有时间就会走一走,实践实践,不敢伤害自己,福德因缘不具就缓冲一下,具了就走一走,基本上是一天走十五个小时,若这一段都有时间了,就拿出七天、一个月的时间,或者半年的时间,有机会就一天走十五个小时,不算是般舟,就叫经行念佛吧,其中的因缘啊、感受,在许多人三天、七天,乃至很多天的走法中也都是有的。后来有一年年底,十一月十五日,我们在鸡足山放光寺起了一个一百天的七,打七以后,就有几个沙弥走了七天般舟,其间也有比丘行般舟,但都是两天、三天、四天,在这些过程中,大家行法的感知差别是很大的。实际走般舟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行法,当然还是需要善根的成熟,得遇此法甚难并不是夸张出来的,是其本质性的、实质的内容。

  (6)云何当得殊特端正上妙色身。具足威仪众生乐见故。

  “上妙色身”,我们这个身是粗重身,有时候念佛,人的色身的确会象天人一样具足光相,具足自由之作用,此处反而不多说为好,我们可以自己去实践,乃至为了果报,亦复如是。

  (7)云何当得常生大姓之家。尊贵之位。见者恭敬故。

  这里的大部分人都行过般舟,行法对色身、心理的改变,大家是有共识的,其未来果报,若没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大姓之家是决定无疑的,何以故?行为单一、尊重故,具足福德因缘故。

  (8)云何复得父母兄弟宗亲眷属。及以知识。左右围绕。恒无别离故。

  以前大家族五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很多,一家二三十口、三四十口人很正常,现在十分难见了,即使三口之家也不太好守护了,何以故?人的信赖与道德差异很大,现在即使亲人之间,也不愿意,或很难清晰协调了,慢慢地互相的信任就不具了,相互的爱护尊重就不够了。

  “左右围绕”,就是指眷属相互地眷爱、守护。眷属的匮乏、身心的孤薄,实际是贫瘠之相。所以释迦牟尼佛初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千二百五十比丘随其行之时,净饭王就说,何以现此贫瘠相?跟随释迦佛的这些人怎么又黑又瘦?于是要求释迦族每个家庭都要出一个最好的男子来出家,以令世尊眷属庄严,这也是为了激励大家,让大家知道佛法的利益是依正二报、自他二利广大、真实的的延续。

  (9)云何当得广达博通。所为殊异。亦终无缺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

  般舟法是有此实质内涵的,能令人广达博通。有人说,就这一句佛号,怎么能令人广达博通呢?我们实践实践就知道了,若是真正实践得清晰、明了,再看一切经典,原来出于己心!若我们真正能证得三昧,再来看一切教言,原来是自身教言!再看一切法则,原来是本具法则!绝定是无二的,这样我们就不会排斥了。所以,净土教言有一个机制成就,即它是密摄三乘、密护三乘、密践三乘的。

  以前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接触阿弥陀佛教言的,它是受戒形式的念佛,也就是说念佛就是应该守护的戒德,必须得念佛。其中有三条三昧耶戒,其戒有两种授法,一个是在境界中授,一个是在曼达中、坛城中授。闻到这三条三昧耶戒,即三个誓愿后,我一直也在念佛,但念佛的心理状态不一样,不是为了要达到一个什么状态、证得什么结果才念佛的,而是因这三个誓愿念佛,比如以无诤心念佛,无诤就是誓愿;又如以护持一切诸法行人而念佛,也就是说很多人在行种种法,密法、显法,禅宗,教下、宗下,为了护持其行法善巧,乃至激励其行法成就而念佛,这是一种所谓的平等供养念佛,是不为自求的念佛,它从根本上是不为自求的。现在很多人基本上都是为“我”往生念佛,为“我的”功夫念佛,为“我的”身体念佛,为“我”免除灾难念佛,为“我”证得圣道、出离烦恼念佛,这个念佛真是不太一样的缘起。

  我们真正地来念佛,可以通达三乘,毕竟无碍,于一切义产生方便自在力,可以透视一切法而无所挂碍、无所畏惧,这是决定无疑的,所以说广达博通于内外经典,所行所为不同凡愚,必然成就一味,得方便出离生死对待的困惑、凡圣对待的困惑、高低大小对待的困惑,在平等智中一时抉择,亦不退屈于无上菩提,因为念佛的机制就是无上菩提心,读过《无量寿经》都知道,三辈往生所摄者皆以无上菩提心为缘起,一向专念为方式,最终归结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一切功德善巧为成就。此教言是十分清晰的。

  (10)云何当得正念正行。节度不移。心知足故。

  正见正念正行者,心行无邪。若我们依誓愿、依戒为守护,来实践佛法,是不会有邪业的。我们所谓的意识、业力、习惯是有不正见的,即所谓邪念、杂念、恶念,但我们若是依戒律,不会有不正见;我们若是念佛,把“南无阿弥陀佛”纯正的知见作为自己守护的戒德,也不会产生邪见。这也是必然的,心无邪念,业无邪行,就知节有度,即做事就恰到好处。

  我这段时间做事就对自己有点疑虑啊,今天中午就扛不住了。早上起来就想找维那师去请假,说,哎呀,这堂课我上不了了,我就休息吧。后来还是没有请假,走走又讲课去了。上完课回来,还是想,哎呀,下午就不要讲了,因为这个身体不行了。实际就是意识跟不上了,等到了这个大殿,又感觉可以了。这个知见是根据自己的感知所产生的一种不相续,往往我们的知见与感受不断地在变化,不断地在高啊、低啊的变异中,很难把持,若我们说,不管怎样我都要守护这个法则,它就不会变异了。所以此处是“节度不移。心知足故”,善巧地运用闲心、净心、平等心、智慧心,善于运用这些心,所以心不外移啊,不被外境所侵夺。我们每个人应注意自己的感知、行为,少欲知足,免于被邪知邪见所侵蚀。

  (11)云何当得常生惭愧。远离耻辱故。

  无惭无愧,是上品随烦恼。若人感到“我做得很好了”,这是无惭愧人语,此人多有什么状态呢?无记、放逸,此二者也是上品随烦恼的表现。贪于无记、昏沉,此人不知惭愧善巧,多落在无惭无愧上,不能精进于法则,行法多不得力,多不能增上。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实践法则,应该珍惜,能深入实践才能真正地有所成就。

  惭愧一法,对我们实践佛法、远离羞辱、远离羞愧特别重要。远离,就是惭愧当下,对他人做得不足,对自己做得不足,应生惭愧,经常忏悔,经常自我反省,如实地从自心观察自己的现业。知惭知愧,不受侮辱啊;若是不知惭愧的人、肆无忌惮的人,也就是自以为自己很好,骄慢邪见,无惭无愧,多作无记,这样的人喜欢睡觉,喜欢吃饭,那么随烦恼粗重,慢慢地就会落入根本烦恼,即所谓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很自然地就会表达出来。

  所以,对于世尊关于烦恼、随烦恼、细微随烦恼的表述,我们应看得到。我们都知道学佛是为了断烦恼、去生死,运用悲智,广利世间,成就菩提。断烦恼是十分重要的,但若不知道什么叫烦恼,怎么来断呢?很多人于嗔心中、慢心中、疑心中、无惭无愧中、昏沉倒语中、骄慢邪见中,想来修法,那是没法成就的,都被烦恼淹没了,怎么来实践佛法呢?诸位善知识在此处应该注意。

  不知自羞,称为“无惭”,把自己的过失往他人身上推,说这个人错了、那个人错了,最后周边人都不好,社会不好,家庭不好,全都不好,就我一个人好!这样“就我一个人好”的人,于过不能改,常生羞辱,自己也会羞辱自己,即用痛苦来羞辱自己。惭愧法则在比丘法则中是最重要的,对于在家居士的修持,亦复如是。

  不羞于人,为“无愧”,所谓“无愧于人”。过去人讲“我仰之无愧”,就是说真正地做到了一个法则。有没有这样的人呢?那些圣者、智者,那些远离了习气、业力的有情,可以说是仰俯无愧者,而一般的人,仰俯之中都应该知惭知愧的。

  无惭无愧的人,自取其辱。因为人若骄慢,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无惭无愧,指责于他人,这样的人必遭羞辱,这是随烦恼中的伤害。这类人一般都自我感觉良好,说自己也不贪了,也不慢了,也不嗔了,也不痴了,也不愚了,实际不是的,他正通过其无惭无愧而表达了贪、嗔、痴、慢、愚,延续着这些根本烦恼,乃至产生邪见,不得佛法深入。所以说,常生惭愧,远离自他二种耻辱,也就是说我们心中不会受耻辱,别人也不会耻辱我们,何以故呢?自己会反省自己。中国儒家思想中有“吾日三省吾身”、“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也就是说别人都是善知识,我们要经常反省自己。但末世人恰恰颠倒了,经常会反省别人,找别人的麻烦,找别人的过失,我是对的!他错了!这样就刚强难化,多遭耻辱,此耻辱就来自于不能反省自己,不能把握自心。我们都知道,若要是找别人的麻烦、强制于他人,有几人会臣服于人呢?需要多大的心血呢?浪费多大的精力呢?不如如实了解自心。所以,如实知自心,修法甚方便,改正过失甚方便,了解过失的根源也甚方便,掉头快,主动性大,那我们也就不蒙其他因缘的耻辱。

  (12)云何当得正智谦恭。降伏我慢故。

  对此大家就比较能感知得到了。“正智”就是如实知自心。“谦恭”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个法则,在中国传统文化首选经典——《易经》中,有一个“谦”卦,六爻皆奇,即使最好的乾卦、泰卦,以及很多很吉祥的卦都不是这样,唯有“谦”卦六爻皆奇,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满遭损、谦受益”之说。但末世之人,自大狂妄,多受自我心智逼迫,即自己逼迫自己的心,受种种心智之苦。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调柔的越来越少,自我自大的多一些了,所以世尊给这个时代人的授记是:少智少福,刚强难化,好于争斗。

  为什么净土教言在这个时代广泛传播呢?因为其教言就是清净平等的缘起。“一切众生咸能往生”就是清净平等,清净平等的缘起就是真正智慧慈悲的爱护的缘起,也是宗教清净的缘起。宗教的教益就是安慰世间的,清净平等,才能安慰世间,你说自己再高,你安慰不了世间,说他再低,也安慰不了世间。凡、圣,不论我们站在哪一个角度,都安慰不了世间,唯有清净平等,一切众生咸能成佛、咸能往生,这样可以如实地安慰世间,给世间有情带来真实利益。对此我们能思维得到,也观察得到。

  “降伏我慢故”,我们稍不注意就会生起来慢心,即自尊于自己、轻贱于他人,这就是末世之相。正法末际有情,多现刚强,佛在经典上有太多这样的授记了,虽然我们的心永远同佛陀的心一样,但业力表现有正有末啊。

  (13)云何当得策勤精进。远离懈怠故。

  “策勤精进”,读着容易,实际真是不好做。善导大师讲,若是有人日夜六时急走之行,如救头燃,因杂途炽盛故,不能成就往生正因。那么此处的“精进”是什么呢?诸佛如来的教言为:无染无著智慧力,方便饶益有情力,常于守护、无有间断,是为精勤。于正念、誓愿无有失念之时,常勤延续,常勤守护,这是真正的精进善巧。若我们天天不睡觉,站在那儿生骄慢心,自我壮大自己,强执于自我,最好还不要修持,这样修持愈修愈苦,愈修愈远,愈修愈难!对此我们也都能看得到,能感知得到。

  “远离懈怠”,此精进应正精进,邪精进者多增慢心、欺辱自他,以我尊贵,欺辱未行者,这样不仅不得佛法的利益,还生一个大骄慢,以增上慢心故未得言得,多欺辱世间,落魔眷属,念佛亦失甘露味,即使天天念佛,若以增上慢心修持,是没有佛法利益的。此处一定要注意。

  (14)云何当得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平等与乐故。

  这真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四无量心”修持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皆缘于众生,平等化度。

  所谓慈者,予众生乐。此处的“予众生”,不能说是你对我亲,对我好,我就给你予乐,那不是慈悲。应是予一切众生以乐,无论逆你、害你、毁你、赞你、谤你、辱你,予这样的众生以乐,令此类有情得到法乐、离苦之乐、心智之安乐、菩提之乐、正法之乐、远离习气沉重之乐,这是真正的佛法守护。若不然我们就会有择取地予众生乐,对我好、恭敬我、赞叹我了,我就给你讲法,我就度你,佛在很多经典上都评判这类人是以魔眷属心,增长炽盛业,即轮回业。这样就是所谓的“拉眷属”,你对我好,我们大家凑到一起,然后我就度化你,给你说法;你对我不好,我就排斥你、伤害你,这不是慈心。慈心周遍,真实一如,广泛给予,令众生得以安乐,令一切善恶有情得以平等安乐住,这是真正的大慈心!令自己的仇人、恶性人、伤害自己的人生于如意善处,得以善报,这是慈心培养。若说你对我不好,你落到恶处吧,受果报去吧,地狱里去吧,那这是嗔心、害心、逆心了。诸位善知识,这很好观察。

  所谓悲者,拔众生沉沦之苦,令众生喜悦安住于从苦缘中走出来的自在力、自在业缘中。

  所谓喜者,予众生喜庆之心。在佛教的教言中,令众生喜悦、令众生安乐,是令诸佛安乐,所谓众生安乐诸佛安乐,众生欢喜诸佛欢喜,何以故?一切诸佛如来所回施、所守护的菩提心皆从众生因缘上而显,若不然我们学习佛法就会背道而驰。

  所谓舍者,以平等心故,舍一切差别对待。舍于怨对,舍于上下,舍于凡圣,此舍彻彰平等饶益,心智平等故,所以舍是平等智的相续表现。舍差别,舍对待,舍疑虑,舍善恶,那就会有种种善巧,能对一切众生平等饶益,这在净土法门中运用得最多。

  (15)云何当得闻说甚深真空无相无愿法时。一切无有惊怖退没故。

  这对一切凡夫有情来说是一个真实的感知。“空无相无愿”,即三三解脱法门,是一切学佛之人应行持的解脱法门。我们都知道五分法身摄化,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空无相无愿”是解脱善巧,闻说这样的法门时,“一切无有惊怖退没”,修什么法能得到这样的利益呢?般舟行法的确是在这一百二十二问,即一百二十二个角度都能得到利益的。

  空无相无愿三三昧,是佛教中一个特定的三昧,就如同念佛三昧、般舟三昧、法华三昧,乃是无量无边三昧中的一个修持。三昧修持是佛法正受功德,若没有三昧的运用,现前的功德利益是虚假的、相似的、不抉择的。入欢喜地菩萨有无量三昧一时现前,自得自足,得以威德自在,超出常伦。我们于常伦之中的行为是在常规思维意识下产生的一种所知、能知的力量,这个量是在能知、所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延续。而这些三昧之力,非是想象力,是不可思议境界力、福德力、善巧力、功德力、智慧力、慈悲力、方便力、饶益有情之力所产生的一种事实,这个事实唯有三昧者知,诸佛如来也可方便设教,提示引导,作喻,有人喻、法喻,来引导众生契入此法则。我们现在学的“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三昧,亦复如是。

  闻到“空无相无愿”,一切凡夫皆心生畏惧,若不畏惧,是没有甚深思维;若是思维而不畏惧,皆是善根成熟者,何以故?于解脱处而得安住。若不得安住者,必生怖畏。对此我们下去可以经常审视思维。

  对空无相无愿三三昧,若是有相似的随顺,不生怖畏,此人得解脱方便,因为一切有为法、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毕竟如幻、无有实质,乱起乱灭,因缘而生,其性者本空,必无所得故,一切善知识在此抉择,亲证三三昧而得解脱安乐。所谓真实性空,非是断灭空,所以具纳万法,一尘不染。万法中无有一尘,此人得究竟解脱故。若在三三昧中亲证法性无尘染而得究竟解脱,故说“得入三昧义者”,即是无尘染心智安住于一切法中,得毕竟解脱。此解脱,就是事情现前之时,了晓法性,得以抉择,这个抉择是真实不虚的,非是假设、非是理论、非是思维、非是所见,称为三昧之力,即等受之力。

  诸位善知识,与实践般舟三昧一样,我们应该深入实践,空无相无愿非是言说,非是理解,实是如是相证,心智如是、感知如是、业相如是、延续如是!在此处“不生惊怖”,唯有般舟当下行者能抉择此心智。我们在实践般舟行法的过程会体会到的,若是体会不到这一点,若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若九十日九十夜,乃至更长时间,乃至尽未来际的延续是难以成立、难以延续、难以守护的,为什么呢?你沉重故、负背故,被种种妄想所欺辱故,那就不能得到所谓的三昧。三昧就是内发轻安,真正相应,真正相得如是功德,在空无相中空无所求,在空无相中空无所得,所以入无愿三昧,此三昧就是所谓的解脱三昧真实,没有退没,没有染著,没有畏惧!

  这就是第十五个“云何”之问,此经中一百二十二个设问皆是“十方诸佛现前”的功德与利益。善知识们,设问就是功德利益的设置,因为一切法本无所得,一切法本无所设立,但依设立令众生得见得闻,就如我们本来没有这个房子,一堆木石把它堆出来了,通过工匠组合、刷漆,就形成了这样的房间,所以在虚空无实中建立种种法益善巧,本质也无,若有,“无”何以建立呢?

  (16)云何当得不乐懒惰。摄受正法故。

  我们都知道,一切正法真实功德安立,消除一切烦恼、细微烦恼、随烦恼,在一切烦恼、细微烦恼、随烦恼中彻底走出。而凡夫有情怎么运用自己的生命呢?就在烦恼、细微烦恼、随烦恼中安住无疑,如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这样的众生是粗恶众生;又如无记、懈怠、放逸、无惭无愧,这是粗重随烦恼所摄有情,不能于善法增益,不能得饶益世间的威德,前一类有情是恶重有情,后一类有情是懈怠有情、无记有情,多随业流,在业流中安住,其业流看似中缓,实在亦是轮回业。

  如何不乐于懈怠呢?正受鼓励故,正受相续故,正受向往故,比如我们欲求般舟三昧这样一个愿望,若没有这样的愿望,我们就很容易堕入懈怠。佛在《梵网经》中提示我们:一切诸佛如来皆以精进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凡愚有情皆以懈怠放逸而沉沦!般舟行法亦复如是,能令一切众生在正受安乐中走出懒惰。懒惰基本为上品随烦恼所摄,此随烦恼一般在僧众、专业修持人中比较普遍,在家有情比较多的是粗重的恶性烦恼,即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而出家众多在懒惰、无记、昏沉、无惭无愧这一面,有一种自足自乐的东西,而不能精勤于佛法,不能深入于广大善巧。

  我们说“如来至真等正觉”,此“等”者,实是一真所现,是法界本质所现。一切三昧就来自于等受功德,即本质的功德。记得大雄在九十日般舟行法中,给我写了几个字,他说:“昏沉住在暗处”,实际这就是“等”,对“诸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有少许体会了,若延续下来,就可以入等受善巧,若不能延续,退入习气,那就退转于善巧方便。这是相似的一个认知,但这个认知就很有意义了。在实践般舟行法时,很容易认知“等正觉”,如来至真等正觉,所以“诸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此“常住”,是诸法住位,一切亲证法绝待之善知识,入十住菩萨位者,决定能认取此一切皆在绝待处。

  因为对于法的亲证与认取,我们听闻者多,实践者少,所以不能享受诸佛法味,不能爱乐佛法味,若真能深入到佛的法味,其法味也无穷,其善巧也无穷,其悲智也无穷,其方便善巧的无穷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福德、善巧、方便与威德。此威德是什么呢?是我们在平时运用中无挂无碍,无所畏惧!

  (17)云何当得智慧通达。明了一切无与等者故。

  这是第十七个提问,也就是择法的利益所在,也就是“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力必然产生的效果。什么效果呢?即“智慧通达,明了一切无与等者”。此处与前面是相续的,若人不乐于懒惰,摄受于正法,必然趣入智慧通达,必然趣入一切无与等者。而若没有从懈怠中走出,此“等”是不成立的,只是昏沉相、无记相、放逸相、无惭无愧相,是一个麻木的平庸相,此相不得利益世间,不得利益自身,不得利益有情。

  智慧通达者,明了一切无与等者,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源心智。因一切无与等者,故诸佛如来能了达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无假造作,直透本源。我们读《大方等如来藏经》时可以认知到这一点,其中作了九种喻,每一喻都说其实质与表相,表相者无染,实质者不可思议,与诸佛等故。此“等”唯佛与佛亲证,唯善巧者觉知,唯迂腐者所蒙昧。若在此处有所认知,所以得智慧通达,明了无上菩提心所在,明了无上菩提所在。无上菩提,懈怠者是无以运用的,放逸者、无记者、无明者、贪嗔痴慢疑邪见者无以运用,何以故?被贪嗔痴慢疑邪见,乃至种种随烦恼所蒙蔽故,也就是变形了,如哈哈镜一样,虽是如来至真等正觉之善巧,虽是自性光明之照耀,但被哈哈镜照变形了,本来面目一时扭曲,不能得见,心生恐怖、颠倒。

  (18)云何当得于一切佛刹随意得生故。

  这一百二十二个设问全部就是般舟三昧的利益、般舟三昧的效果,是行般舟一法的真实的功德所在,也就是说这一百二十二个功德,皆依“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三昧的修持而得到。

  此第十八条即是得随意于十方诸佛刹,若以梦中见、若以定中见、若以三昧力得见、若以舍报见,皆得见。此“见”,就是所谓的随意生一切佛刹。我们在此土见佛,比如现前见佛,那就是往生的功德,即不舍于本座,不舍于本源而得生于十方刹土,何以故?我们本来与十方刹土亦无障碍,我们现在不能知,不能晓,不能见,皆因自身的强执与业缘的异熟而一时蒙蔽。

  (19)云何当得不为一切外道所催坏故。

  我们都知道,外道皆依事相而安立,以我,不论小我、真我、假我、本际我、无著我、智慧我,乃至妙用善巧我,作为所“执”。这个执就是所谓的事相寻觅、以为心外有法。例如,追溯到本际来说,认为有个神我,以我们现在所有的变异心性为假我,以假我证真我,这就是本际外道,与佛法不相干。又如无著我,以为无著心就是我,此亦是外道心智,是《楞严经》最后所批驳的无著外道。在这九十六种外道中,假如我们不真正抉择于佛法的正知正见,皆有染著,所以佛教讲性空缘起,告诉我们无我、无常、苦、寂静涅槃。若不能抉择四法印,我们不能认证佛法,往往被外道知见所骗。外道知见都有所依、有所从,都有所捕捉,都有所黏着,唯有诸佛清净教言,无我、空、苦、无常、寂静涅槃真实守护,彻彰法无自性,荡涤一切尘垢,实际理地无一法可立,所以度化一切众生。对此若不是以威德心、智慧心、成熟善巧心,则往往会迷失自心,多与外道心相应,多喜于染著,而我们如果真正行于当下行,如般舟法就是当下修、当下行,则能剥脱一切染著,所以不被外道所动摇。

  (20)云何当得如海。能受纳众问疑释难无减无尽故。

  我们行般舟,的确是从总持上来解决的,是总持法门。智俨大师有“六相圆融”之说,从总相上来解决一切问题,即总持陀罗尼教能解释一切。何以总持呢?心缘说,心地说,法界缘起说,能解决一切疑惑,也就是我们依现前一念抉择法界,而不是依法界染缘来抉择法界,那是细相,就很复杂了。这样就能得智慧如海,一切疑问在此都荡涤一尽,何以故?本无一法安立故,而能解决一切问题、一切难缘。往往我们被一个事相所难住,被一个疑问所难住,何以故?心存尘垢故。别人一提难缘,我们自然就被蒙蔽了,如果心中荡然无一问题可得,无一法则可染,那么问题来了,自然可以解决,自然有消融善巧,能答疑方便,不增减于法则,所以“无减无尽故”,不增减于心智,令众生安乐住。

  (21)云何当得如月满。白净法具足故。

  有人说,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否具足一切功德呢?善巧者说“万德宏名”,是为具足啊,一举法界,全体承担,无亏无欠!所以世尊会说:“阿逸多,汝闻无量寿佛名,吾助尔喜[3]”,何以故?因闻佛名,具足无上功德。《阿弥陀经》中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闻佛名、念佛名,就是具足功德,具足多善根福德因缘。

  (22)云何当得如日初出。破诸暗冥故。

  经过一晚上的黑暗,旭日东升之时,我们就会感觉到一种蓬勃的力量,一宿的尘劳去掉了,充满了喜悦与安乐。我们在“般舟一日一夜行法仪轨”中建议日出时出关,就有一种蓬勃之相、增上之相、光明辐射之相,以激励自心的光明延续与光明的升腾。般舟行法有“如日初出,破诸暗冥”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因为当下修、当念修,每一个当念就是一个日轮,净光明满足,清净照耀世间,能破除一切黑暗,所谓一切黑暗,就是无始以来的烦恼障、所知障所蒙蔽出来的黑暗。

  (23)云何当得如灯炬。光明照了故。

  一切法则是主动的、自由的,佛法中称为无尽灯,以灯燃灯,灯灯相传,诸佛如来以心印心,因坏文成,实无可成者,但必须以法印法,以心印心,这是如实教言。

  (24)云何当得如虚空性。无有挂碍故。

  世尊自始至终都在宣化无尘无染之光明善巧、智慧方便。此处宣化的“虚空性”,即心智如虚空,包纳万物,不被万物所尘染。这是心智的修持,也是行般舟时最重要的一个观察。你若稍有染著,就有障碍,比如你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别人说睡觉吧,你一想,他在睡觉,我却在走般舟,结果眼睛就睁不开了,开始生烦恼了;或者走来走去,听到别人说张三家怎么样、李四家怎么样,你又开始想家了,心里打鼓,我什么时候出去啊,赶紧出关吧;或者你走来走去,一听打板吃饭了,就想,哎呀,我吃不成早餐啊。这就挂碍啊,心智不能如虚空,我们所执的东西马上就反应出来,产生障碍,即染著了,而一染著,就会拘泥在业相之中,走来走去就走不下去了。若心智如虚空,包纳着一切有情的一切作业,无染无垢,则悲智二力自然就生起了。所以,般舟最容易激发人的悲智二种方便,若是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你无染著,先是包容,后是回施,令其得以饶益,那真是不可思议了!说“先”、“后”,实在是勉强说,法无前后,但用此勉强说。

  (25)云何当得无所住著。心如虚空故。

  这和前面是相续的,“如虚空”是本质性,“无所住”是现缘性。我们在现缘性中,例如碰到墙,我们就要找个门才能出去,这就是有所住的东西。你说,我心智如虚空,我就飘出去,但你飘不出去,这个墙阻碍住你了。那么应该如何呢?心无所住啊。你能否心无所住呢?若能心无所住,起码说在理上、法上,你开始有善巧了。所以前面讲本性,这里讲在事相上心如虚空,渐习于法则,若不实践,后面的利益就不能相续。

  (26)云何当得如金刚。穿彻通达一切法故。

  若能如理地心如虚空,真实抉择于行持,则此人入石无碍,入火不焚,入水不溺,入空不虚,得以自在力,四大任意运用,所以“当得如金刚”。我听以前行般舟的人说,在某种状态下,人的身体是可以自由的,或移动自由,或过一些障碍自由。当然说这些有点怪异,不太合适,但实在是有这样的善巧者。

  “当得如金刚,穿彻通达一切法故”,就是于一切识处、无识处得以自在力,这是渐次成就的,从本性上说,从事相上说,从证道道业上说。最开始一些居士们在保安寺[3]走般舟,当时我产生顾虑了,害怕他们心一恍惚就穿墙跑掉了,所以结了个戒。以前在其他一些持戒精勤、细腻的善知识的行法中,这些事情是发生过的,一个念头就跑到几百里以外,几千里以外,一个国度以外,一个世界以外了,这不是吓人的,你要小心啊,佛法离我们不远,但是又离我们不近,何以故?如果不清净、不细腻、不真实,我们是做不到的。

  许多行般舟者,如古来以久的大善巧者,都有亲证这样的法则,如智者大师,他是般舟三昧的真正成就者;又如远公大师,历史都有记载;又如承远大师、善导大师,都是在般舟法则上有深入成就的;又如道宣律师,他在行般舟的时候,天人都直接来供养,来赞美,来给他供佛牙。那我们离这个法远不远呢?若不真正地发誓愿,还被业习、世俗、贪嗔痴慢疑牵制,那么这跟我们真还没缘,还得慢慢地来,当我们把自我那一块放下来,这一块才有因缘啊,若放不下,就得不到这种机遇、机制。诸位善知识,这不是随意之话,此法则如是说,如是记载,如是传达。

  (27)云何当得如须弥山。不可动摇故。

  须弥山是一小世界的标志。日月二轮是一小世界的明相,须弥山是其安住相,四大香海水是其生机相,这些相代表着一个世界。须弥山究竟安稳,若须弥山倾动了,一个世界就败坏了。

  “云何当得如须弥山。不可动摇”,就是指道德、智慧、善巧、方便、抉择如须弥山一样,如果我们在正知见上抉择了,心智决定是如须弥山,道德法益亦如须弥山,利益世间、于世间作依怙亦如须弥山,令一世界有情得安乐,令多世界有情得安乐、得依怙,所以不可倾动,而现在世间人苦就苦在晃动、变异、选择、得失的逼迫!

  (28)云何当得如门阃。一切正住故。

  一个法则在行持次第上都是有标志的,如同进一道门就标志着进入一个房间一样。行般舟也是有标志的,有因三昧,有果三昧,有三昧之次第,如《佛说般舟三昧经》中有很清晰的次第:阴境现前了,无染无著走过去了;光明境现前了,无染无著走过去了;庄严境现前了,无染无著走过去了;诸佛现前了,清净地问法,无染无著地走过去了;自性流露,无来无去,自性毕竟清净照见故,了晓自性抉择。这些法则就“如门阃”,这一重门、二重门、三重门、四重门,你到内宅了、后院了,每到一个地方就知道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让你正安住故,不被惑乱。比如一个寺院分了很多地方,你越过一个门,就到一个殿堂了,又越过一个门,到一个院子里去了,你很清晰,就能安住在这个法则中了。又比如说,你迈进这个门,就到我家了,迈进那个门,就到他家了,这就是“门阃”,令有情清晰地分别已进入某个法则的感知。

  在声闻乘的“四相四果”中,相位与果位是有差异的,相位尚没有抉择,就如没有进门,果位就是进门了,安住在法座上了,真实不虚,无动无摇。行般舟亦复如是,次第是很清晰的。有人说自己走般舟走到什么样了,其实不用说,你的表现在那儿搁着的。我见有几个居士走般舟,我很赞叹他们,赞叹什么呢?他们走了般舟,走一次就有一个变化,人轻松了;走一次般舟,恶语少了;走一次般舟,心烦躁少了;走一次般舟,调柔了;又走一次般舟,身心状态变异了。我们不用说,也不用观察,他们表现出来就是这样,很安住、很清晰,他们不用说话,别人也会受影响的。有的人说“我”怎样怎样,即使你再说,但别人看到的不是那样,感受到的不是那样,你自己的实质内容也不是那样,这就没有意义了,就是有强执性、虚假性了,与法不相应。所以,如实的自受用真实不虚,不假言说,照耀世间,犹如初日,你是能照耀、能破除黑暗的。但若没有这个真实利益,而假于言说,则甚为不方便!多堕入无记、困惑、相互的逼迫中。这一次在泰山走般舟的这一批居士回到家后变化都很大,不断地在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样的呢?他们自己知道,周边的人也看得到,这个变化就是喜悦、轻松、安乐,我执逐渐地在薄少。这一点应该注意。

  (29)云何当得如猫狗兽等。心业成就故。

  对此不要误解啊,你说人怎么能象猫狗一样呢?不是,是它们的心业调服故。我们说猫有猫的作用、狗有狗的作用,是它们的业相成熟了,心业随顺、调柔、温顺,有这样一种随和、调柔的本质,在此是一个比喻说,“心业成就故”,我们走般舟的人,也是会心业调柔、各行本分事,实在是这样不可思议的一个因缘。

  (30)云何当得无为。一切诸法中故。

  我们都知道,一切世间染著有情中,皆以有为为尊者,也就是“你的效果是什么”?“你得到什么了”?而没有以无为作为法则的。此处说的是“当得无为”,无所得,妙用无穷;无所得,广利于世间;无所得,自利利他;无所得,亲证种种法益。无所得于现缘之中,此“无所得”,是于一切诸法中应守护、实践。般舟三昧行法,若以有所得的心,此人一定堕落于骄慢、懈怠、放逸、沉沦状态,不管是其中哪一个状态,他已有了堕怠的地方,这实在是应该注意、应该观察的。

  (31)云何当得如飞鸟。随意而去故。

  于他方国土随意而去,心业、意业、身业亦复如是,犹如目犍连。

  这些设问是次第而说的,开始从性空谈起,性空所现的现缘,以及现缘的实践成就就是所谓的“穿彻通达”,接下来如须弥山安住,又如猫狗调柔、随顺,而建立无为,于一切法而得自在,再接下来,“当得如飞鸟,随意而去”,得如意通善巧了,去他方他处无碍,这比飞机要快得多,飞机还有个机场,还有几点几分起飞,这里不需要,进入善巧即得成就。真实般舟三昧成立了,是能建立此善巧的。汉传佛教从古到今以来,各大善知识各具方便,妙用于现缘之中,但不彰显。如果彰显,就怕惊骇于世间,怪异惑世。在藏传佛教中,一些特定的地方必须用,即四法摄化众生中的神通摄化。

  (32)云何当得催折骄慢。如旃陀罗子故。

  旃陀罗,在印度四种姓里是最下种姓,即最低贱的种姓,这些种姓的孩子一出生都很自卑,何以故?种姓卑贱故,生来如是故,本来守护故。那我们能否催伏自己的骄慢心,如旃陀罗的小子一样守护自己谦下的心智呢?行般舟,一定能催伏你的骄慢。真正走般舟的人,才知道自己的一切执着,一切我慢,一切我相、我见,决定是卑贱的,是应舍弃、不可得的,是会被折服的。所以,我慢有情在此处决定是会被折服的,若不被折服,问题就出大了。现在有人说,你看你们现在走般舟的人都很骄慢。我说不是,他不是走般舟的,肯定是自己的业习所现,代表不了般舟。因为行般舟者,是功德调柔、心智调柔、善巧调柔,行为作业都有调柔相,越是有功德者,越不敢妄自称大,称大者摧毁世间,其伤害是很大的!

  (33)云何当得住阿兰若。如诸兽猕猴等。不乐城邑聚落。一切出家在家不相参乱故。

  为什么说猕猴不喜于城邑呢?我们都知道,若是把猕猴放到城邑里面,那就成动物园了,肯定就有所缠缚了。我们到新德里的时候,看到新德里市周边,包括市里面都有猴子,那个地方可能是太自由了,按常规情况下,猕猴之类是不乐于城邑的。

  动物与人不相参杂,“出家在家不相参乱”,甚为方便。若过份参杂,如出家喜于白家,多有沉沦、堕落、放逸,乃至说败坏之相;又如在家如果不向往出家法则,没有真正成熟的出家因缘,到出家众中,则多生对出家人之疑虑,对法之疑顾,这是不相应的。

  真正走般舟的人,不去看他人过,不相参乱,所以这个法是寂静之法,多在兰若处,舍去自他二众。为什么般舟道里是一个人行呢?若是众人行于其中,那就是集体念佛了,与般舟还有一定差距的。有人写文章说,现在行般舟的人都不是在行般舟,不过是在经行念佛罢了。这样的说法也可以,但有一点,假如我们不用放逸心,而用寂静心、向往十方诸佛现前的请教心、欲了生死心,经行无有休息,依经教而行,这就是般舟。证不证三昧是两说,如教而行就是般舟的实践者,但不能说证般舟三昧者。现在我们在极力推行一日一夜、一日两夜,或是七日八夜的般舟行法,而不说般舟三昧行法,因为三昧两个字是证与不证,相应与不相应的问题,不能虚设,不能妄说,也就是说不能强执自己,有时候会有欺人之说,就会有伤害的。

  “不乐城邑”,本来般舟行法要摒弃一切才能深入。以前有几个居士来行般舟,我开玩笑说:“不证三昧不要下山”,实际这不是玩笑,因为这是一个很郑重的抉择,若不然你走来晃去,心智不相应,故不能深入法则。现在人为什么多不能证得三昧呢?就是心智不能抉择,总是留个尾巴,什么尾巴?可能行,可能不行;或者行,或者不行。那与此法则就不相应,就是相参杂,城邑法与阿兰若法不能相参杂,出家在家法不能相参杂,也就是说抉择一定要清晰。

  (34)云何当得统领大众。教诏导示故。

  “统领大众”,如寺庙、出家众、法的住持者、传播者就是此类有情,现在我们作为一个凡夫人,不能统领大众,但可以学四摄法,四摄法是一切众生都可以实践的。

  我们行般舟时,此法本来就统领大众,这一句佛号清清晰晰、无得无失地念下去,你不用招呼别人,就已经招呼了,就统领大众了,的确能令周边有情爱乐向往、真实依靠。

  恒阳庵住众的行法对做寺院建设的工人是有影响的。有居士上来说,恒阳庵的工人想皈依,行不行呢?我说,行!一定是好事!这比现在建恒阳庵有功德,有意义,比建再多的房子都有意义!花一千万都买不来的,让他们全部来皈依!这些工人就来皈依了,那天下着大雨,他们身上虽然充满了汗味、烟味,颠颠倒倒的,但他们真是了不起,福德因缘很大,很不可思议的!我当时的喜悦感觉远远比建几间房子、远远比建很多东西要真实得多,有意义得多,因为什么呢?皈依令这些粗重有情善根成熟!而就是因为这些女居士们[5]平时都念佛行般舟啊,这样走来走去、走来走去,感染了他们,影响了他们,实在不可思议!当他们来皈依的时候,我说建这个道场值得了,为什么呢?感动这些比较粗重的有情十分困难,我们就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他们感动了。

  (35)云何当得不乐生一切众生中。不动于一切众生故。

  若有善知识发永不轮回的誓愿,那就为一切轮回众生开辟出广大土壤,令一切众生得以自在力,那就是不侵夺世间了。你说:“我不再轮回了”,就给轮回众生腾了一个空间,就如你说:“我不要这个东西了”,即不占有这个东西了,那就和一个布施者是一样的;不杀生了,就和放生者是一样的。我们不再生众生中,那么就不是动摇众生,就一定是个世间安立者。行般舟的人应发如是誓愿,不来不去,清净守护,不增不减,真实守护,住法界心,用法界功,利益法界有情,这样你会有善巧的。

  (36)云何当得不为一切外道。降伏天魔惑乱故。

  在般舟行法中,进趣清净,天魔不能惑乱,外道不能相侵。若不如是,我们是很难逾越外道、天魔的。我们打七的时候遇到过一次天魔的困扰。以前我对一些传承机制不太清晰,比如说堂口、禅堂、闭关的地方都要有三层帘子,打七的时候也是要拉上的,作保护屏蔽,怕大家心里有负担,但屏蔽什么呢?我也不太清楚。有一天,念着、念着,大家都不会念了,我看下面怎么都不会念了呢?我自己想念也不会念了,一片空白,这是怎么回事?我一看最外面那层帘子没拉上。为什么一道帘子没有拉,就会受这样的阻碍呢?因为天人不过三,有一道阻碍,他可能还会越过去,到第三道阻碍就不过了,这是其福报,他不会迎着困难上的,迎着困难上的人不是福报,那是苦报啊。因为当时只有两道帘,他经过一道过来了,又一道过来了,看到我们在那儿念、念、念,他身上的光相太大,把所有的人都照哑了,等把帘子拉好上,大家又开始念起来了。那是被天魔困住了,这个天不见得是魔,只是他的力量比我们的大,我们不能超越他,就成魔了。当时主要是意外之力,在大家都比较疲厌、志愿不清晰的情况下,被他困住了,帘子一拉上就行了。所以一定要知道,历代祖师、善知识制定的仪轨都是有特定内涵的,真实不虚。真正行般舟的人,这些东西是困扰不了你的,因为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宏名、饶益九界有情的具德名号中,饶益着十方众生,包括天、外道,包括一切声闻、菩萨、一切智者,当然一切凡愚有情亦复在此中,所以说普利十方九界有情,一句名号圆满回施故,清净安慰故,真实利益故,你没有什么畏惧的。

  (37)云何当得大辩才。于一切法决了知故。

  现在人念佛把嘴都念得很厉害,但这和辩才没有关系,辩才能消众生疑虑、除众生疑惑、建立法益、予众生善巧。般舟行法决定如是,于一切法决了,能抉择,能了知,能予众生善巧。

  (38)云何当得一切佛法。不随他行故。

  我们在学佛的抉择上,不随他行。念佛人可不可以被其他法门动摇呢?修行其他法门的也可以不被念佛人动摇,但有一点,一门深入甚为重要!他行变异,是众生业障,善根不成熟相,犹豫徘徊相,择取不定相,福德不具,所以,一法深入是为善根成熟!

  (39)云何当得大坚固信。无可催坏故。

  对般舟行法来说,此功德利益是必然的。

  (40)云何当得大慈力信。不可动故。

  因为般舟行法“立一念、断诸想”,在定意三昧的修持中,“不可动”是势在必然的,在这种不可毁坏的信力中、不可动摇的法则中,“不可动”有许多方便:知见的方便、行法的方便、利益的方便、法门的抉择方便,智悲运用方便等等,都是有不可思议的力。

  (41)云何当得深入信。无所行故。

  此处指于法随顺,行无痕迹。

  (42)云何当得润泽信。于一切法中多欢喜故。

  润泽众生是之法方便。行法绝对是利益世间的,我问许多人为什么走般舟?有人说,哎呀,我这个腿有风湿,我想把风湿走掉。行不行呢?行!自他二种中都可以得到利益,的确我也看到风湿腿走好了的,但这样也太可怜了,就同般舟经中“能贸牛乎”的例子一样,问这个摩尼宝能不能换一头牛啊?若人只为了身体好而行法,就如拿摩尼宝换头牛,而不要摩尼宝了是一样。

  我们在行法中,“信”很重要,利益世间很重要,于一切法生欢喜很重要,不论行般舟法,还是行其他一切法,娱乐喜悦很重要。很多人说因为自己太苦了,所以才来行法的。行不行呢?发心有点问题,因自己的苦悲而行法,这样会比较苦,若知道无苦可得,无乐可得,行法就可以得清净无上菩提心智,能对治苦,能生起种种乐。此“乐”不是贪乐之乐,是无染无著之乐,无对待之乐,苦中亦得乐。受觉没有实质,你把它当成一种乐,它就乐了,当成苦,它就苦了。你说明明苦嘛!不是,“明明苦”是你认知的东西,如果说:“我怕这个苦”,就苦上加苦了,即苦苦相逼,说:“我想让这个苦不要走”,也是苦苦相逼!苦现前了,你认知它,就是苦中之乐,苦中之受用,苦中之善巧!苦中是有善巧的,但人往往不识得,比如特别苦的人,于苦中可以生大善巧,因为苦也是财富啊,不可取代。以前有人跟我说:“哎呀,法师,看你太苦了”,我说我也知道苦,但是他人不可取代,你代不了我,我也代不了你,人各有财富啊,有苦的财富,也有乐的财富,莫要丢失自己的财富。

  (43)云何当得最胜信。供养承事一切诸佛无餍足故。

  行般舟很容易激发出这一点,若不然我们就还没有走上道,没有真实的三昧之力。真正成就,你会爱乐一切供佛的机会、一切利益众生的机会,这是真实不虚的。若还在放逸懈怠中,或者分别取舍中,你不是般舟行人,不是法益证实者,不是平等安住者。

  (44)云何当得种种入信。种诸善根故。

  “种种入信”,种种信中的差别就太大了,我们在贪嗔痴慢疑中,在无记中,三毒生起之时,身口意三业生起之时,若识得自性,信力顿时生起;若识不得自性,随业流荡漾,顿生无明逼迫。比如嗔心生起,识得嗔心之自性,当下就对佛生信,正信现前,自知嗔无自性,即得方便。在一些密教教言中,在贪嗔痴慢疑的当下会抉择五种智,此处是在自性上抉择,即总相上抉择,极为方便,一旦进入细分,人容易混乱。贪生起来了,无自性,则是正信生起,嗔、慢、疑、邪见种种生起之时,你不要随它流转,即生起正信。莫要丢失贪嗔痴慢疑,我们说“种诸善根”,这个善根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你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生起之刹那!这就是善根啊,什么善根呢?了晓自性,了晓其贪嗔痴慢疑的自性,善根就成熟了。为什么呢?当下修。般舟行就是当下修。修什么?了晓自性。这个地方是真实不虚的,所以说“种种入信”,因为种种因缘现前,必然生起正信,什么正信?贪嗔痴慢疑,乃至说放逸、无记、无惭无愧、昏沉生起之时,因此缘而晓了法无自性,即是善根成熟之时。这是真正的善根,我们说“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你若把污泥去掉,那莲花从何而生?贪嗔痴慢疑就滋长清净莲花,莲花所在之贪嗔痴慢疑邪见的污泥浊水,本质就是清净无染!善知识们,善自观察。

  (45)云何当得真妙信。增长无虚伪行故。

  一般我们对虚伪、真实有一个疑虑,其实,十方一切有情莫不是虚伪业延续者,三宝功德之一切守护者莫不是真实业所安立。对此我们先要定位,不定位就出问题了。所以,我们学佛人劝一切众生欲行佛法,先要行三皈依,三皈依是真实业之缘起、真实业之守护、真实业之安住。六念住里都要念佛、念法、念僧,这是真实业所念,一定不要含糊!含糊的情况下,我们可能认为自己心中还能生起真实业,而实在是若不念佛、念法、念僧,我们就无真实业可及、可成!

  “云何得真妙信”?也就是妙信抉择。抉择什么呢?一切凡夫身口意三业莫不是虚伪业,你要摒弃;念佛、念法、念僧真实业生起、真实业安立、真实业随顺,这是“增长无虚伪行”。一定要抉择,若不抉择,这个真妙信生不起来。

  很多年轻人都说,我学佛不相信形式,只相信心地。我说,心地你给我拿出来是什么?是黄色的、白色的,还是蓝色的?他说不清楚,模糊得很,一旦三皈依就抉择了,就清晰了,佛、法、僧,真实不虚。僧者,广利世间,和合有情;法者,净洗世间,滋润世间,令众生安乐住;佛者,慈悲饶益,为众生作真实依怙。一真法界也好,真实不增减也好,心地圆满也好,亦复如是,那是真实行业啊,菩萨,这里一定要审视清楚,不可迟疑,有时候我们还会假设自己可能有点真傢伙,那一定走错路了,我慢、我见、我执处已经堕落了,不相信我们自己拔开看看,除了虚伪业就是我业,除了我业就是无常业的强执守护,这样就苦了,菩萨,善知识!

  (46)云何当得净喜信。除灭一切忌妒垢故。

  忌妒心,是凡夫不随喜心智,是我执我见斗争心智,末世中此心智是最强的。修罗的心,就是绝对不允许他人比我强的,你比我强,我永远不干休!这就是忌妒心,所以修罗争杀无穷,直至生命结束无有休息。那我们作为人类呢,十大愿王要“随喜功德”,佛教中说“回向功德”、“回施功德”,随喜心修持对这一类有情十分重要。

  在行般舟中,随喜心也常生起,会远离妒忌,所以得净喜信。若有随喜心,人心很安乐、很干净、很简单,不假你用功,别人有善事来、乐事来,你自然生喜,你自然生起助缘,不会犹豫,更不会欲使他痛苦,欲使他难缘,那是不相应的。所以,随喜心智,生起喜悦,得安乐住,这种因缘称为“净喜信”,除灭一切忌妒垢故。

  (47)云何当得清净信。得一切种智光明故。

  “一切种智”是佛教的一个特定名词,成就四果的阿罗汉是一切智的成就者,道种智是菩萨所具有,一切种智光明是诸佛如来所具有。一切智为总相智,道种智为分别智,这在佛教中是两大智相,是总别二说,诸佛如来具足一切种智,即一切总相、别相智皆是具足的。

  行般舟,就能具有这样的善巧。从清净自性中流出,就是所谓的“清净信”,也就是一切智光明从自性中流出。从自性中流出的光明是不可思议的,行般舟能开发这种心智光明,总相、别相一时具足。般舟行法伴于八地善巧,八地菩萨所摄,得不退转故。很多人小看般舟,我们学了此般舟经典后就可以看到,般舟一法是何以难得、难闻、难遇,这实在是大福德的成熟!看似简单,但学习、实践这个法则甚难,甚不容易,我们在后面会讲到的,如佛在因地时想听此法,经过了多少千年供佛,仍是想闻不能得闻,想行持不能行持。

  (48)云何当得喜乐行信。除灭诸盖障恶故。

  般舟行法的真正利益就是为了消除盖障。“喜乐行法”本身就有不可思议的力,本身就有除垢障的善巧。你不喜乐于法,不喜乐于行法,则必然喜乐世俗,对此不用评判,因为心业相续故,你否定不了。对此我们应善于观察。你不爱乐于佛法,就必然爱乐于世俗,你说:“我不爱乐佛法,也不爱乐世俗”,那你必然爱乐无记懈怠放逸,还是世俗,难逃罗网啊。

  在乐行诸佛教言、乐行法中,一切恶缘自然散坏,有意无意识地在我们的宿缘相续、异果相续中不断散坏。当然,恶的种子还在推动着你,但在行般舟、念佛、实践佛法中,散坏了很多恶性外缘。恶性外缘在散坏的同时,还有异果的恶性因缘成熟,但你只要不随它走,在念佛中,在修法中,在爱法、乐法中,则还是在散坏异果的业缘,而异熟的业缘是相续的,我们称为“行苦相续”,菩萨都逃不掉,不要想我们能逃掉。

  对于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行般舟会减你的食,不许你睡,就这样走来走去的,什么名也没有,什么利也没有,什么色也没有,真实不虚故,具足圆满。所以,这里能破除诸障、诸盖,盖障得除啊!“财色名食睡”称为五盖,障有身障、所知障、烦恼障等等,太多了,你看人的烦恼一上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管了,情绪一来,什么都不问了,脸一抹,什么都不见了,那不是障吗?障谁啊?没啥可障就不障了,有啥可障就继续障。

  (49)云何当得智喜信。摄受诸佛境界故。

  十方法界中,诸佛境界就是一真平满、一真广大、一真清净、一真如实,所以在一真法界中,我们说是佛法智。我们读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境界品,就是不思议的诸佛境界,若真正常读,不用求诸佛境界,你都有诸佛境界。所以今年放光寺诵《华严经》,我感到十分庆慰,因为给这一带山神土地、龙天护法、人来人往的善知识们都带来了不可思议的诸佛境界的加持。

  以前我遇到一些行法的善巧者,有所证悟后就必读《华严》,为什么呢?他进入不可思议的甚深三昧境界,清晰、安乐、广大,这时候就怕认错门头了,所以一入诸佛境界去看,哦,原来一切证悟不过是境界上的差别相罢了,实在是没有诸佛境界广大、究竟、庄严,所以自身就会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谦下心、调柔心。就如龙树菩萨,我们都知道龙树菩萨九十天就把阎浮提的文字诵完了,感到天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世尊也不过如是,自己也可以立教了,可以制戒换衣了,这时候,龙王菩萨就把他请到龙宫,《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上中下品一颂,他老实了,为什么呢?因为诸佛境界实不可思议、不可言说,不可逆、不可取,广大究竟故。“不思议”、“不可言”,这样的言辞在《华严经》中太多了,没量者得大方便,对于可思议境界、有量的境界,没量者不以为是。而对于有量者,此量就把他拘在那儿了,拘在哪儿呢?拘在自以为是上了。

  (50)云何当得庄严行信。胜一切世间璎珞庄严。佛国清净成就故。

  我们都知道,行般舟能使十方诸佛悉皆现前,而此处讲的都是“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的实质内涵。“胜一切世间璎珞庄严”,璎珞在诸佛法中表忏悔。过去人讲经,胸要挂璎珞,手要持璎珞或如意,以示佛法庄严、尊贵,令众生心智照见。璎珞不是庄严自身,自身何以庄严呢?臭秽之身,无常之身,四大聚集之身,随时衰败之身,是为了庄严佛法,以表法故,所以要带璎珞。其实,讲经之前有种种庄严具供养,这些庄严具供养是法之如实所要求,法之如实所守护,法之如实所认取,不是庄严哪一人,是大家所敬所仰,所礼所赞顺,比如在藏传佛教中开一个大法会,就要有很多庄严具供养设置,干什么呢?欲令善巧者、善知识予我们以欢喜回施,即悉地的回施,令大家得安乐住,因此实际不是大家对这个人重不重视,是表现大家认知这个法的重不重要。

  “佛国清净故”,我们行般舟,见国土庄严是十分如意的,若现前,若定境中,若梦中,若舍报之时,不难,的确是不难。说境界的人很多,尤其是念佛人,不可以增上慢心说此境界,若是依清净力得见得用,是为善巧力、福德因缘成熟。

  (51)云何当得清净戒行。永灭一切声闻辟支佛心故。

  “清净戒行”,佛赞叹声闻果、辟支佛果,诃声闻心、辟支佛心。诃,就是遮的意思。我们行般舟,也是遮声闻、辟支佛这样的心,赞叹其果德不可思议的利益。在大乘教言中,若证于实际理地,为诸佛所诃,即诸佛诃这样的心,不诃这样的果,因为声闻辟支佛果实是不可思议的自利圆满,虽于佛对待说中,尚无有利他善巧,但自利圆满。我们一定可不敢轻诃声闻之果,可以诃声闻之心,若自己发声闻心了,就要诃一诃,为什么呢?声闻心狭隘,耽于自利,耽于取灭,耽于实际,是应该诃的。

  “永灭辟支佛心”,以前我读到龙树菩萨说:“宁堕地狱一劫二劫三劫,不生一念声闻之心”,我感到很震惊!亏得自己没发声闻心,那时真想自己能证点利益就了不得了,还用想什么呢?所以那是下士之心,就是为自身利益,为避生死险途去求涅槃,当时很猛利的,后来被善知识所诃,再看到经典,知此实是狭隘。真是感激龙树菩萨这种广大心智的激励与成熟,因为你若真有声闻心了,他激励你,你若没有声闻心,他让你透视声闻心。

  (52)云何当得庄严大誓。一切所作皆究竟故。

  我们经常讲声闻菩提心、菩萨菩提心、无上菩提心,此处说“庄严大誓”,就是无上菩提心,因为“一切所作究竟故”,也就是无上菩提心的熏习。无上菩提心非假来去,非假修证,如何来表达呢?故说“果地觉,因地心”可恰当运用无上菩提心,因依诸佛的果地愿力故,我们得以随顺无上菩提心,得以清净成就,所以说“庄严大誓”。诸佛如来的誓愿莫不是大誓愿,“度尽众生,方成佛道”,饶益有情,真实不虚,如“闻我名号,俱来我刹”,这都是真实之言,诚实之语!如果说阿弥陀佛发的愿是“闻我名号,若来我国,若不来我国”,我不会信,那不是诚实语,不是一真之语,不是绝待之语,故佛以诚实之言广摄有情。

  (53)云何当得为一切众生中上首。欲行诸善法故。

  在佛教中,“上首教言”即所谓菩萨住世教言,在这种教言机制中,往往以诸佛世尊的左右侍者表众生上首,如华严所表的文殊、普贤为众中上首;极乐世界中观音、势至为众中上首;药师如来处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为众中上首。如是上首,导引有情趣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辅助世尊,无亏无欠地施清净广大教言机制。“众中上首”者,欲行诸善法故,此“善”非是世间对待之善,含纳世间对待之善,此“善”令一切众生进趣、完善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说出世入世二种善法一时具足,是为上首者所导引、所欲行。此欲行之法,是众中上首菩萨若以悲、若以智、若以威德、若以誓愿来做的种种设制,令一切有缘于此清净设制中得到导引与增上成就。

  (54)云何当得无有疲倦。为欲教授一切菩萨所学诸波罗蜜故。

  因为般舟三昧之成就摄八地事,于无用功得广大善巧,抉择一切菩萨心智,无所畏惧,所以于法无有疲厌。我们会看到,在凡圣有别之作业中,凡夫有情由于量之限,极容易疲厌,一开始会产生好奇、新鲜、向往的感知与召唤,就会进趣法则,但往往一熟悉,就会产生疲厌、舍弃、厌离的觉受。而诸菩萨以种种善巧普利世间,因愿望摄化故,无有疲厌,所以说,众生无尽、烦恼无尽,其作业回施利益世间有情、教授世间有情无有疲厌,心智如是,作用如是,行法如是,利世如是,此真实之功德非是言语之虚表,实是真实行为,与心地相应。

  “欲教授一切菩萨所学诸波罗蜜”,我们汉地常谈“十波罗蜜”,南传佛教有“三十波罗蜜”,这无量无边的波罗蜜就在智慧善巧门中,能接渡众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心智。我们汉地多以波罗蜜门作为摄化众生善巧,在一切时处如幻观察,如幻了知,如幻亲证,犹如梦中行事,无挂无碍,设立方便,以无得失故,所以善巧平衡,守护自心,这是大威德善巧自然感召成熟,所以“教授一切菩萨所学诸波罗蜜”无有疲厌。

  在凡有情之疲厌二法、懈怠放逸二法、昏沉无记二法是随烦恼,必然延续成熟,虽远离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但由于疲厌、昏沉、无记、无力,故于诸三昧不得力,不能清净守护,于广大神通善巧慧用不得具足,进而更多生厌倦,这是勿庸置疑的。作为凡夫有情,我们对此是有深刻的自我感知与观察的。

  (55)云何当得不退转。多求一切佛法故。

  不论我们接触的很多般舟资料也好,历史的传承说法也好,近代人的实践观察也好,总的来说,般舟行法所摄内涵是一生不退,也就是所谓的八地菩萨功德,因八地以下菩萨尚有进退之机。就果地净土教言来说,一切众生若缘此法,一生决定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对此世尊作过专门授记、广泛授记、如实授记,对于一切真正能了解、接触、实践、守护净土法门的菩萨们,这个记是如实之记,若如是者,必得如是果、如是愿、如是成就!

  “云何当不退转”呢?我们若依自力坚持行持,“不退转”这个言辞甚难宣化,更不要说法益的成就,而依佛胜福德力,现缘成熟,得见诸佛菩萨,乃至亲临诸佛教诲,这样“一生不退转”不为难事。因为机法不一故,教有实权故,各有设立,所以于无上乘法,大机大用,一生成办,实是不可思议!

  “多求一切佛法故”,在这种总相守护法门中,即所谓果地教言中,含纳一切法,密护一切法,缘成一切法,是为万德具足!

  (56)云何当得不可坏。不为一切外道邪师所破故。

  就般舟行法来说,我们所有的祈祷、行法,唯佛与佛能知,唯佛与佛能见,唯依见佛为增上方便,摒舍一切杂缘,所以为一切外道邪师所不能涉足、不可毁坏,何以故?无有此缘故。我们在行般舟时,立一念,断诸想,念其方,以阿弥陀佛殊胜愿力与功德力外加,以神通力外加,以誓愿力摄化,令众生本功德力成就,得以亲证十方诸佛悉皆现前,听闻胜教,于诸佛如来最上教诲作以抉择,观法自性无来无去,亲证自性之真实,远离一切生死徘徊与染著的疑虑。

  “邪师”者,不说究竟教者,不惠以众生真实利益者,不能令有情得一生不退转者。在对待法中,多由邪师所摄,所谓邪者,不能令众生入正知正见正业正命,成就正智正定,乃至究竟成就菩提,以至落于事相,徘徊于因地。我们在减劫之中,诸多有情不能于法生乐、于法生信,所以多被不正见所催使,入诸恶见邪流,沉沦世间,不能自拔,而般舟三昧行法,其功德绝对是不可破,即使外道邪师亦不能破。

  (57)云何当得深信一切诸佛。不舍此念常见诸佛故。

  “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三昧,所谓定意三昧之修持,即定意之念的守护与相续,在佛力、佛愿、通力、本功德力的加持下、纯熟下,能不舍此身行,得见诸佛。行般舟一法,若不舍杂缘,即所谓的外道知见、邪师知见,或种种不如实之知见,就会被种种知见、种种想所扰乱,那么定意三昧难以成就。

  几年来,许多般舟行法的实践者,若一日二日三日七日,或者更长时间的,对这一点都有所观察,但定意三昧贯穿于始终者稀少,乃至一日一夜贯穿者都稀少,极为稀少!有善根成熟者,如是贯穿一日一夜中,身心变化难以喻说,胜福德因缘成熟难以言表。若一日一夜定意守护贯穿始终,此人不可思议,为十方诸佛所守护者、所赞许者,为一切菩萨所爱乐、顶戴、供养者,这是真实不虚的。我们在此法则中应如实观察自己的心智,绝不能有矫饰、虚伪、欺辱之心,若真正于一日一夜中不丢念,不失念,不错念,这样行持法则,会产生极大的心智善巧,难以喻说。

  定意三昧能否见佛呢?若是“深信一切诸佛,不舍此念”,即我们若真是信佛者,贯穿于始终,定意守护,断于诸想,但念其方,在佛的愿力、通力、无碍力的加持下,在我们本功德的成熟下,一定会能得见诸佛,听闻诸佛胜教教言,解除一切疑虑,解除一切沉重武装与包袱,所谓真正得大自在,亲证自性之光明,解开自性的本质,离一切矫饰得以真实面目,入于实际理地,安住于真实法则!

  对此我们应该观察得到的,现在这个法则在国内的实践很广泛、很普及。此“普及”不能说同念佛等其他一些简单行法那么普及,但也已经被大多数依法、依经实践的有情所接受。最初,行般舟是不被人认许的,谤者多、疑者多、毁者多,通过大家这几年的实践与观察,尤其是依教、依经典来如实地实践,逐渐就能观察到我们现世有情根性的羸劣,于贯穿始终善巧之不成熟,所以不断地在实践此法,如恒阳庵的常住居士们已一年有余地在串习此法则,一日一夜,或一日两夜,或稍微长一些时间,但能一日一夜“立一念,断诸想”贯穿始终,不失念,不丢念,如此清净守护者有几人?对此实践者各人善根自成熟、自运用、诸佛如来自守护。

  (58)云何当得如父想。绍隆一切佛法故。

  父者,促生一切功德,所以龙树菩萨在其著作中赞叹般舟行法为一切诸佛之父,般若为一切诸佛之母[6]。般舟行法为一切诸佛之父,能促生一切诸佛入世间广度有情之功德,般若是蕴育一切功德之母,养育一切诸佛法则,广蕴世间。

  “绍隆一切行法”,般舟行法实是具此威德,具此善巧,具此真实内涵,若有成就者知,若说善巧者知,若如是实践者知,若如是抉择者决定守护、无疑守护。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有情迷惑、彷徨于自己知见所见的感知,在色声香味触法、财色名食睡这个虚妄的感知外缘中,而不能抉择一个法则,不能清净实践,不能舍弃一切杂缘而实践一个法则,这样善根成熟的机会就越来越少,所以我们不断依法则来鼓励、劝化、引导、增上,来促成一些外围机制,但内在机制的确还是各个有情自须发心。

  (59)云何当得佛力加持。于一切佛法光明中生故。

  这是般舟行法的一个特定机制。在念佛法门果地教言中,依佛愿力而直入光明藏,清净平等,一切众生咸得往生于光明平等心智中而得清净守护。缘起念佛,所以一起即是光明。光明平等,无所挂碍,咸得往生故,无有对待故。抉择于十二光明,所谓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焰王光、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以一切种种不可言说的光明照了世间,消除一切对待情执、凡圣情执。般舟行法亦复如是,在佛力不可思议的加持下,即所谓佛果德力的加持下,泯除一切众生差别心智,入平等光明藏、不思议光明藏、免除一切对待的光明藏,如此光明藏中,能促生一切功德,即种种国土庄严,种种现下当机之庄严,所以说与一切众生回施最上乘利益,予一切众生平等觉悟。

  般舟行法的确如是不可思议,阴境现前之时,正是回施平等守护之机。在般舟行法中,多数有情于阴境不能自拔,也就是说在事相中堕落、沉沦,不能觉悟。我亲历了许多行法者,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在行法中多有阴境,多被阴境所驱,所折服,所牵制,不能自拔,认取于阴境,何以故?未出梦故,未出自己知见与觉受故,未仗借佛陀平等智、光明智、无碍智清净圆满加持回施故,但依自己的事相感知,所谓自己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尘染产生的“觉受想行识”,在此阴域中迷茫与徘徊,错认了自己的心智,错认了法则,无力贯穿始终于“立一念,断诸想”、无染无著、无挂无碍、直取见佛的这种抉择,故多落入阴境之中,不得光明,因为实是佛力加持故,能令其消除一切阴境故障。

  诸位善知识,此行法若是以无对待心智起步,即所谓的定意三昧守护,依佛的无碍果德心智、无上菩提心智、无所期望之心智,但求见佛,立此一念,那么必然进趣于光明藏,在此光明智海中洗涤不可得之无明、黑暗、尘垢,令其得见诸佛如来。当知佛力!当念其方!当知佛愿力不可思议!佛果地回施不可思议!诸佛甚深教化因缘不可思议!此处解释得十分清晰,“在佛法光明中生”,促生诸功德,但凡夫有情多以为在自己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感知中能增益道德与善根,恰恰在此法则中多不相应,无有相应之缘。实应是在佛力的加持下,在佛光明中促生自身的法身慧命、种种善巧,这一点要十分注意!

  因为这里设问的次序是从“当如父想”,延续这种促生功德,“佛法光明”者,亦是般若之智所显的母体功德,是诸佛之母。不要小看这些言辞,你若是认得准,在一切如幻业缘中真正抉择,就会在其中得广大方便善巧。若我们真正识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在幻缘中、梦缘中,我们何以作为呢?人人都可以抉择的,在我们现在的梦幻因缘中,怎么来抉择自己的心、业、缘?我们还需要粉饰、需要装点什么呢?还需要虚什么、假什么、证什么、成什么呢?这样我们就会如实地面对着自己心地的择取,安排着自己的生命与渴望。

  (60)云何当得无障碍。一切佛法悉现在前故。

  “当得无碍”,在学习佛法过程中,什么会有碍于我们呢?莫过于得失;什么会碍我们呢?莫过于凡圣;什么能碍我们呢?莫过于一切对待的取舍,于我执我见中障碍有情,所谓烦恼障、所知障令众生迷失自心,各于障法中不得善巧、不得有力,这样诸佛法不能现前啊。而行般舟的当下修、当念修,就是在事事因因缘缘现前之时,依无碍力,依佛不可思议的报德力来观察,也就是依自性无染、自性无著、本无自性之力来观察每一个当下,乃至依佛名号功德力迅速成就自性之光明,照了觉知一切法本来具足、一切法本来庄严、一切诸佛本来安立,法界清净安立海中一切庄严本不离刹那间,成就无量法则善巧!

  (61)云何当得如幻人。于一切法无思念故。

  在印度还有幻师可以用咒术、符箓等手段令众生趣入幻景,生种种喜、畏、种种庄严。那我们现在的人是幻人,还是如实之人呢?若了晓法无自性,哪个有情的因缘不是一时因缘合和所现?有什么实质呢?你无始以来的善恶大小是非,哪个有可得之处呢?皆是种种因缘所聚合,实无所生,亦无所现,但是强执延续故,产生种种力与用。此力、用莫过是法性之用,但迷失于执着之时,会产生虚妄之业流相。若我们在这一切得失中透视本质,何以染著于得失呢?所以,幻人不求于得失,不惧于得失。哪人不是幻人?哪有如实之知?我们在行般舟中一定会有如是观察。

  有些行般舟的出家人和居士产生过一些所谓的虚幻的感知,若在平时情况下,人是会受很大伤害的,但在行般舟时,对人是没有减损的,恢复常态就没有什么了。记得大家在东北行法的时候[7],我因他缘退出,要去版纳,在车站、机场时,知觉就很弱,不是不清晰,是没法用念头来支使自己的因缘,因为任何心念都用不上力,那时候说有所失念,的确是无所失念,是用不上力。一般走般舟三天后,思维想用力就很难了,真正实践下来,是很难再用自己这个所谓的思、念的,思、念是妄作的,基本上会进入一种特定的休息状态,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当然,若“一期念”、“念其方”,不昧失自己的初发心,贯穿于始终,这样的人若能行一日、二日、三日,其因缘实在亦是难以言说,只能行者知,依法来印契。

  这么多实践者,为什么有相应、不相应参差不齐的结果呢?这是个人的愿望、心智。许多行法者在经行道中,及经行过程中,多生休息、逃避、不愿行,或是狂妄、自大的心理,故消沉者、不愿意行者,则昏沉、休息,此类人是回避者,不能与法相应;而狂妄、自我、兴奋、极度得象有狂想症一样的心智,亦不能相应。所以,若能如实地贯穿始终于一个知见,即见佛闻法,深信佛力不可思议,深信佛名号功德清净洗涤、清净光明,此人的确是会于一日、二日、三日、七日中有不可思议的利益。有没有这样的利益者呢?真是实践者知啊。般舟行法的实质内涵实在是不可思议。有人说,我们不产生现时利益,未来利益究竟如何呢?般舟一法的行法,其未来利益实是不可思议。我们不可以用利益来诱惑有情,但这一百二十多问的设制中,实在是行般舟的利益的实质内涵,对此内涵,佛是以诚实语、真实语回施众生的。

  (62)云何当得如化者。观一切法无生灭故。

  在般舟行持中,可能一些行法有情对如化之感知会有深刻的认识。“观一切法无生灭故”,法本无生灭,但依种种现缘、种种因缘相续故,而彰显这种如幻物质,所以“空无所有”。种种法界有情在种种法界以为实有,而实无一法可得,在无可得法中,众生延续着自己的种种感知、种种知见、种种生命、种种善恶,创立着欲界、色界、无色界,乃至十法界,各彰其功德,各显其法性之作用,所以佛讲“法界唯心”,实无生灭故,但依心智的造作、心智的萌动、心智的因缘而延续出种种择取、种种作用。

  一切法实无生灭者啊。我们可以在行般舟中清晰地观察,若立一念时,种种阴境、种种感知,痛、痒、阴境、乃至光明境、乃至见佛境、问法境亦不可得,亦无生灭,但是心智所系、愿力所标、行法所应而显现。此显现,如幻如化,无有实质,行者得其妙用,染者得其沉重、得其负累。

  (63)云何当得如梦。观察三世无来去故。

  对这类感知,可能很多行法者读起来会感觉很亲切。一般行过七天以上法的人,对一切现缘现境多生无畏。我见过较多行过七天以上的行法者,若是不迷失在自己的阴境中,能清净地依教理来审观者,对“三世如梦”、“三世如幻”、“三世一念”、“三世平等”这些言词,都会有一个感触的,最初行法中,尤其在东北走般舟的许多人,出关后都说,这个境界我早都见过、很早以前都知道这个场面、都体验过这个精神,等等,这实在是一念互转互用。

  三世者,为众生妄自刻定,非是如实,所以那些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的智慧者,可以互换于三世,转换妙用,依其功德力成就之时,转换到自己的宿缘无成就之时,以利益无成就之时的世间有情,令其得到安乐;或者先步入于成佛功德,回施于沉沦之世间,令沉沦世间在其过去世的现缘中得到度脱,三世中互用,本无障碍。在一些佛法的修证中,若于所谓的“本尊观”、“本尊施教”中亲证教义,可依本尊心智、本尊教言、本尊法则广利人天,而本尊者,实无前后际。所以“三世无来去”,来去在于众生使用,也在于善巧者使用,善巧者入于三世,“一念入三世、三世为一念”,各得方便。我们读过《华严经》,在不可思议境界中,实是无有一法可得,实是如幻如化,实是幻化中得自在力,实是为智者所用,为愚者所昧!

  (64)云何当得如镜像。一切世界斯现身中故。

  在此“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的修持中,照了觉知世间,各现种种世界刹土方便,实在是不可思议的。这不是圣者所证,也不是其他法则,就是净欲者所证,是在诸佛菩萨的加持下,所产生的如镜心智的善巧,能照耀世间。

  以前我在持药师真言的过程中,对此感触是十分大的,欲入地狱界,欲入畜生界,欲入鬼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缘觉法界,可以得以自在力。此自在力是仗借真言之力,可以载负心智感觉,入种种世界,得见方便。若守护膝轮,能善入畜生法界,在持药师真言的过程中,迅速入畜生法界,得见种种畜生、种种轮回、种种延续、种种来源,乃至种种祈祷、种种渴望、种种苦难。一时之中,欲知鬼神所守护,就观于脐轮,以药师真言之加持,入种种鬼神心界,得见种种鬼神所需、所用、所成、所来去、所渴望、所恐怖、所回避,此是鬼神之枢纽、鬼神之坛城、鬼神之关键。若观人法界,于胸轮之中,于心臆之轮多做净观察,以真言力加持故,能趣入种种人道、种种人之心智、人之渴望、人之需求、人之徘徊、人之择取,此生彼没,此没彼生,此为方便。若观于眉轮,可见种种天之善巧、天之娱乐、天之向往、天之归去、天之沉沦,这不为难,也多有方便。若观于地狱之境相,就于足轮中多以观察,依真言催使故,见种种火、种种冰、种种风、种种难、种种酷刑、种种哀号、种种不可思议之难缘一时现前,此不可思议,旦依真言催使故,令感知觉晓。

  这实在是一切世间毕竟如幻啊,种种镜与枢纽及实践,古来以久各有传承,也有施教者,也有实践者。我们在般舟行法中,欲得此善巧方便,亦可契入此一轮修持,作为善巧,你说:“我娱乐中修法,我不见佛”,也可以这样修持,不过这样是歧途,令人怖畏堕落,或者说不可一世,甚至嗔恨、或生骄慢,若得自在力,此法就可以行持。

  “云何当得如镜像。一切世界斯现身中故”,对此大家可以实践,我不是给大家做方法的介绍,只是给大家一些提示,身轮之中各有方便,各有进趣,比如要见天人,就观于眉轮,很容易得见,但此处也很容易对生命产生不可思议的伤害,因为在这种种修持中若是染著,甚至是可以丢失生命的,或产生病难,所以,这样的法则尽量不要轻易地运用它,在此是为了说明这句经文。

  (65)云何当得如响声。一切法无作无为因缘生故。

  我们如何来抉择呢?三乘教言皆认许于因缘法,何以故?世间所现故,不坏俗谛故,能与众生作利益饶益故,能令众生得见得用故,所以“诸佛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沙门,常作是说”,为切有情所能接受。说因缘生法,能避除断、常二法,也就是说在此常见与断见一时可以消融。

  所以,一切法,无作无为,因缘所显,所谓本无生灭中因缘显现。此因缘何来呢?何去呢?实无因缘可得,众生染著故,众生一念昧失真性之触动,动相现前,能所建立,各个建立世界海,所以种种刹土由此而生,即真性萌动,相续出现种种刹土,此刹土是无作无起,必然是乱起乱灭,无有实质,皆是因缘生故。

  行般舟是一定有这样的善巧机制的,诸位善知识,若能善观察,则能够抉择因缘法,二谛融通,于胜义谛法无自性中得以抉择安住,于俗谛一切因缘法中得以安立住,甚深观察,实是无生无灭,种种因缘生种种法,种种法中幻起幻灭,无有实质,归于胜义谛真实含纳中。

  (66)云何当得如形影。于一切生法自无心取舍故。

  “如形影”,我们不会在形影中捕捉得失,但是多有愚痴有情在一切幻缘如影像法则中,妄取善恶,妄取得失,妄取人我,沉沦于世间。若真识得一切法犹如影像,无失无得,何以染著呢?有情必然无所取舍,在无所取舍中得平等智、妙观察智、大圆满智、法界体性智,此四俱生智一时成熟,观察世间,无所畏惧。

  (67)云何当得空无所有。远离一切诸物想故。

  我们对世间每个物质的认取,若用实相印来认取,是十分方便的,即所谓法无自性的认取与抉择,但我们往往容易在此迷失。如何来观察呢?可以来看一个物质的色相因缘,比如这块布是棉花做的,现在挂在此处,若把它投在火里,布就没有了,对万事万物我们都可以做这种观。又如这个铜像,放到熔化炉中熔化后,就不称其为像了。劫火烧来之时,大千世界一直被火所烧;水大成熟,即水劫来之时,又一直被水所淹没,浩瀚无际。万事万物不断地、无自性地表现着种种因缘,所以诸法皆以因缘力而显现。

  为什么说“空无所有,远离一切诸物想”呢?此译本上说“诸物”,我拿的这个译本上说“远离一切诸佛想”,实际诸物与诸佛本无差别,这虽是文字上的游戏,但就其实质来说,诸佛如来出兴于世,与诸物应现于世,皆是因缘所现,实是一如之法啊!并无一物实存世间,皆是因种种法则、种种需用作种种表达罢了。此处很乖巧地出现了这个差别,一本经中有两种译法,我们就缘着“诸物”来讲。我们可以观察自己举手抬足之间,所触诸物、所看诸物、所感诸物,实无自性,若细细观察,无一实物可常存常在,所以说本质也空无所有,为因缘聚合之虚妄表现、暂时表现,此表现于善用者得以善巧、得以安乐、得以力,强执者得以沉重、得以被迫、得以苦难,种种法莫不如是。

  所谓“远离一切诸物想”,在前面的如幻、如化、如梦、如镜像这些法则的审观中,我们能透视万事万物的无自性性,能抉择这个无自性性,那么就可以如实地印契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当然包括诸佛。你莫畏惧,十方浊土如梦如幻,十方净土亦复如梦如幻。这样说不是让众生无所依托吗?不是。我们若不彻底审观如梦如幻,不得智慧善巧,无有出离善巧,无有有力善巧,无有彻底超越取舍之善巧,即不能促生种种功德,不能入波罗蜜门。对于“远离一切诸物想”,我们在走般舟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善巧与方便。

  (68)云何当得无相。观一切法无有二故。

  此法则直夺一切众生之对待心智,入不二法门。诸相实非有相,但因缘显现种种相。如我们这个房子是用松木累积出来的,通过工匠打伐、拉锯、拼凑出来,在没有伐倒之前,是一棵棵树木,树木锯成板子,然后成现在这个样子,等到其因缘尽了的时候,也可能就变成一把火、一堆灰了,无有实质,只是说因缘上我们大家现在用它了,它就显现为一个房子,来为我们遮风避雨,令大家在此安住、行法。

  “云何当得无相。观一切法无有二故”,一切法是无对待的,无有相续性的,是不生不灭的,在此无生灭中因缘所现。这个房子如是,我们坐的垫子亦复如是,我们搭的衣亦复如是。这个衣,搭在身上,示现红色、黄色,表其法之相,但把它仍到火堆里,它就化作一堆灰,就不是红色、黄色的了,实无实质,实无相可得,因缘所得、因缘所显,所以其质无二。

  对于无二心智的抉择,行般舟是最容易产生的,何以故?若有对待,就容易沉重、疲厌,难以行持。我们走来走去、走来走去,稍有得失、稍有对待,就沉重不堪,难以延续一日一夜的简单行为,一日一夜之立一念是什么念呢?无对待念,如幻念,无相念。

  (69)云何当得法界边际。菩提心无限量故。

  此处菩提心非造作菩提心,无对无待,无来无去,无头无尾,非凡非圣,如此广大心性抉择,是无上菩提心之无限量。此无限量是无量之无量,无可言说,无可言及,无可表达。依种种因缘表达者,为造作菩提心份,如过去人讲“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中,可以表达此菩提心份;又如过去人讲发菩提心、明菩提心、伏菩提心,乃至证菩提心、具菩提心,种种菩提心,还是菩提心份;有人讲菩提心由“大愿、大悲、大智”所摄,具足者为无上菩提心,此为菩提心之相,此相无相,强立一相,令众生得见此大力、大智、大悲无限之功德,通过这个言说来表达其内容,得以进趣,所以,法界无有边际,无有现量,菩提心无有边际,亦无有现量,此心非造作心,亦不离造作心。我们这个造作心份中,若不强执,亦是难以言量,难以具说。

  (70)云何当得不起著。一切世界性无差别故。

  “当得不起著”,这又销归到自性无作起、自性无造作、自性本源明、自性安乐、自性本具足之了达自性、了脱一切生死苦、建立一切世界海的善巧。此“不起”,正是法界真际、实地之相貌,是不动心智之真实,是一真法界之庄严。而凡夫有情在种种机制、因缘中会萌动心智,所谓动相现前,心经常会晃动,如何动呢?依业风吹动、妄缘吹动、感知吹动、吹得失催动、吹善恶催动、功德利益所吹动,这一动就建立能所二法,而能所二法建立世界种种差别海,虽是虚妄,众生各个取用、流转,各个安住,以为有实。而“无起著”,实是销归于实际地的,是本来相貌,此处有自性光明之流淌,自性光明之作用,此作用者,无用功故,广利世间,无得无失。

  “无著”故,所以“一切世间性无差别”,一切世间之本质,乃至十法界之本质,依法界体性智深刻观察,秉然现前,无一物可得,所以“一真”之真实心智,为诸佛所究竟亲证,可以现十方之诸种子海、十方世间刹海,为《华严经》所摄,我们可以去善观察。虽是入世,实无一差别世间可得、可有实质存在,若依因缘法,可以表往生极乐世界,得诸安乐;若依因缘法,可以现造种种业,沉浸在种种浊恶世间,受种种苦。此有必有,真实不虚,非是常之有,非是断灭之无,所以,说“因缘生”,远离断灭与常见。

  一定要把因缘法认识清楚,远离外道知见,若是佛法中人,远离外道之方便在于因缘法中生起抉择,融通二谛,走出断常二种边见。我们都知道,四非百句不摄佛法,佛法绝对摄四非百句,圆成世间,广利有情。此处“不起著”,正是实际理地的无有一尘、无有染著、无有造作,如此无色无相,无来无去,真实心中光耀世间,

  (71)云何当得无碍行。遍游一切诸佛刹中故。

  “无碍行”,走般舟的人可能十分容易知道这“无碍”二字,因为常行道之法念念如是,念念无染,念念无著,在无著中得到此无碍,所以在“无著起”中得到无用功善巧,远离一切造作生灭和对待,安住在真实实际理地,即是无上菩提心智所照耀,远离一切生灭的侵夺、凡圣的侵夺、得失的侵夺。不起著者,是无碍行之基础;遍游诸佛刹,是一切世界性无差别之妙用。彻观这一百二十二个“云何”中,各个互用互助,彰显般舟一法不可思议的甚深功德与利益具足一切法,具足一切智,具足一切道种智,是一切道种智的究竟成就安住。

  因为一切诸佛刹海无差别性故,所以可以游历自在,声闻乘中的阿罗汉如大目犍连尊者,游历一大千世界得以方便,游历十方无尽三千大千刹土海中,不具方便,所谓声闻果于一大千世界中得以方便力抉择,若以通力舍离此三千大千世界,皆依本师名号功德摄其令归,若不如是,就会迷失于无尽刹土中,不能得归。我们若是以阿弥陀佛国土为自本师国土,为本家本国,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必然往生彼国土,何以故?如子忆母、如母忆子,母子不相逆言,如回本家,不相迷失,抉择无疑,心智安住,远离怖畏。迷失者当怖畏,本家本国何以迷失、何以怖畏呢?所以,若持极乐世界之慈父阿弥陀佛之殊胜功德名号,称念之时即得往生抉择,无有怖畏,何以故?本家本国识得故,认得故,就如我们回自己的家,是没有什么迷失、没有什么疑惑、没有什么彷徨徘徊的,也是没有什么条件的,是具足的,哪怕你的家再远,有千里万里,你总是识得家门,无有无家之畏惧。极乐世界是一切众生本家本国,若识得,愿往生,必得往生。往生极乐世界就会得到往生十方刹土的方便,所以说,称念阿弥陀佛名,得以游历十方刹土,无所挂碍。

  (72)云何当得诸陀罗尼。闻一知万善达一切文字分别说故。

  陀罗尼成就,能具足一切总持教言善巧、分别言辞善巧、差别言辞善巧、总相言辞善巧、无用功文字善巧、有用功文字善巧,如是陀罗尼总持一切法,安慰众生,纯熟众生,善巧回施于众生。

  所谓“善达一切文字分别说”,一切文字实无分别说,建立分别说但依众生方便,何以故?一切法本无分别,建立分别善巧故。建立者,是善巧者所建立,非是执着者所建立,执着者无以建立,多被事相所蒙昧故,所以无从自在建立。

  行般舟一法,于一切陀罗尼教言决定生起抉择,如阿弥陀佛誓愿中所摄,他方有情闻其名号,俱入陀罗尼门[8],也就是得总持门。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此愿之说,诸佛是诚实语者、如实语者、亲证之功德利益者、得利如实者,所以众生闻其名号,俱入一切陀罗尼门,得以善巧。疑惑彷徨者、谤法疑法者除外,此“外”者,是利益除外,功德回施不得除外,平等回施故,只是你不取用,不取用之疑法谤法者,佛亦摄之,令其亦得利益。

  (73)云何当得如诸法师。善知一切佛法故。

  诸佛如来圆满成就三明、四智、五眼、六通、十八不共、十力、四无畏,是种种善巧抉择者,是为法师。现在世间之法师,多是旁依之法师,或说名字法师,实质法师唯佛世尊能独称,具足一切大善巧,于一切法得自在、得方便,广传一切法,利益一切众生,无所畏惧,不错时机令众生得以度脱成就。若我们要作诸佛如来这样的法师,具足善巧方便,知一切法,用一切法,成就一切法,传播一切法,真实地安住一切法,于法益中无染无著,广利人天,行般舟法就会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利益与善巧。

  (74)云何当得一切诸佛所护念,一切佛威德加持故。

  般舟行法亦复如是,为一切诸佛善护念,一切诸佛以神光,以毫光照摄此人,令其善根增长、福德成熟,迅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生成办故。

  净土一法抉择如是,一生决定成熟种种善根,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皆是诸佛威神加被而成熟,皆是自心真实印契而成熟,即本性功德而成熟。若不抉择于大机大用之法,一生欲成熟无上菩提,实是难得难成,何以故?小机小法难以成就,发以声闻缘觉之心,乃至人天福报之心,难以成就无上菩提,心智不相应故,与诸佛无所印契故。所以,各发无上菩提心,以无上菩提心之果,亲证、印证诸佛如来之刹那,就知道诸法实无来去,实无证者,亦无得失者,一切众生本具故,如释迦佛证悟时说:“善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如是印契一切众生之无上菩提心。

  众生因妄想执着蒙昧自心,不能印证,不能认取,不能产生一切不可思议妙用,诸佛如来发起广大修德证实此类有情,令此类有情有依有靠、有作有用。诸佛说八万四千法,行种种功德利益,以修德、以性德摄化有情,皆是顺应众生,实无一法可建立,所以,一切诸佛护念一切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印许一切念佛众生,对谤佛疑佛者亦摄。谤者不知啊,犹如昏睡之人,虽日轮普照,不见光明,因在昏暗中,不得其用,而光亦照摄其身。

  所以,“一切佛威神加被”者,我们念阿弥陀佛殊胜功德名号时,阿弥陀佛,此佛中之王、光中之尊之威德善巧,一时集诸佛功德于一身,普照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得见诸佛功德,所以,十方如恒河沙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善巧,此威神功德善巧实具足一切诸佛之威神善巧。所以,我们在立一念、断诸想,称念阿弥陀佛清净功德摩尼宝号之时,就具足一切诸佛威神加被,为一切诸佛所护所摄,得以善根成熟,得见自心。

  (75)云何当得雄猛不怯懦。出声如大牛王大狮子王步故。

  在般舟一法中,稍有畏惧,此人难行,此人难做。所以,的确是大雄大力大慈大悲之愿者,之心智者,之向往者,之皈依者,之顺从者,能行此法。善根纯熟者,闻此法能勤而行持,不谤不疑,这样的人甚为稀有,为诸佛所护念加持,所以威猛无有怯懦,此无怯懦者,本是自心安立故,因为怯懦皆是因为众生得失、对待、择取所造成的。

  “如大牛王”,大牛王是具大力之相,为有力、善巧、威猛者,印度人把牛看作神牛,大家对其敬仰、回避、不可侵犯。

  “如大狮子王步”,狮子王出窟,决定无有伴侣。行般舟者,无依无靠,不假方便,直指本心阿弥陀佛!行大功德,直是具足,非假加持,真实加持,非有信赖,决定信赖,非是旁依,决定回归,如狮子王无有伴侣故,心智抉择,催破一切怯懦之缠缚,建立成就此无上、不可思议之修持。

  (76)云何当得无畏。令一切世界欢喜故。

  行此当下行者,是予一切世间安慰者,予一切有情安慰者。若是当下修、当下行,常行其道,不错时机,犹如诸佛如来,犹如一切贤圣之人、具功德之人,广利世间,无所畏惧,何以故?闲心、休心、无所用心故,此心具足故,非是造作故,非修非不修故,所以广利人天,无所畏惧,令一切众生得欢喜,令一切世间得欢喜。这就是当下修、常时修、毕命修,真实如意修,此修是在一切因缘上不错时机,无所畏惧,无所挂碍,无所迎合,无所谄曲,这样一切有情定生欢喜,何以故?此是世间布施者、依怙者、饶益者、善巧成就者、法益回施者、众生之眼目。

  行般舟之法,实是不可思议,这一百二十二问中的种种功德、种种善巧、种种方便、种种因缘,皆是来提示我等心智,令得见心智抉择,行法成就故。这么多功德利益,若不行者,法益不得现前,犹如美餐摆在面前,若不食用,则不知美味。世尊说这么多善巧方便,欲令一切有缘有情深入实践此法,令以成就般舟三昧,得以安住种种不可思议利益,此如实之安住,非是不实践者能用。

  (77)云何当得无疑惑。于一切佛平等无二故。

  前面已有“无二”说,为什么在此又提“无二”呢?有时看似问题重复,实是无重复,一切诸佛法在此无二抉择中,令众生远离对待,无对待心智毕竟平等,无对待心智毕竟安乐,无对待心智毕竟解脱,无对待心智必然具足智悲二法。

  “无疑惑”,我们都知道有见思二惑,有尘沙惑,有无名惑,在这三种惑乱中,尘沙惑和无名惑与众生无份,是菩萨份中圣者所守护、所觉知观察到的,凡夫有情但听其名,而见思二惑是众生所守护,时时在用,如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是见思二惑中的名相。在见思惑二法中,众生多生畏惧,而断见思二惑,最方便就是平等智,最方便就是妙观察智,最方便就是法界体性智,最方便就是大圆满镜智,最方便就是阿弥陀佛,最方便就是立一念,最方便就是无来去,最方便就是如法行,最方便就是当下抉择,最方便就是常行道,最方便就是般舟!

  (78)云何当得通达如如。灭除疑惑不著诸法故。

  一切法本无所著,众生种种染著造就了所谓的疑惑,故疑惑为著相。我们以如如之心、平等之心、不二之心,如前面种种法说,不起著之心,达一切法无自性之心,无所畏惧之心,就会深达此“不著诸法”的善巧,般舟行法的延续决定如是。深入实践、各个观察。

  (79)云何当得证深法界。善能解释所问义故。

  法界差别,秉然现前,众生各个守护,如我们虽在这同一个房间中,但对法则的认取、对感知的认取、对知见的认取、对生命的认取,各个有异,其差别难以言喻!诸佛如来以清净法则照晓觉知种种差别,所以善说方便,善与众生说无差别之差别法,令众生进趣平等智、清净智、不思议智。

  “深法界”,就是广大法界、一切法界。种种疑问、种种设置,皆是众生尘染份、执着份、妄取份,也就是所谓见思惑、尘沙惑、无名惑所造就。惑者,生起之意;惑者,滞留之意;惑者,以为实之意;

  (80)云何当得师利益他。具足大慈故。

  净土一法中,若能真正如法实践一日、二日、九十日,乃至常行此法展现于未来际者,皆依利他之法而成就,何以故?实无一法可得故,无染著故,无可取著故,所以说“大慈故”。我们说“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此无缘者,实是无法可得,无缘可生,因缘法为世俗谛所摄,在胜义谛中,无一法可得,无一缘可生,无一缘可灭。尘缘之中,妄生因果,俗谛之中,各显得失,欲利益此类有情者,故以“大慈故”来饶益有情。在藏传佛教,有慈心换位修法,以一切众生之罪恶为自身之受用,以自身之清净无染之受用回施一切浊恶苦难之有情,令其得安乐住、智慧住、庄严住、广大喜悦住。

  (81)云何当得灭除懒惰。恒乐说法故。

  “灭除懒惰”,例如此次与大家一起学习《般舟经》,实是赖大家的福德,赖诸佛的加持,赖恒阳庵居士如法的行持、安乐的行持之增, 上引导,我们有这次法会。当然也赖放光寺安居僧众的慈悲给予,于法的给予,大家协调,愿意来此处听法,实是不可思议的因缘,因为我们要劳顿大众,来往于上下[9],实是辛苦,但就法而言,实是应当,实是法供养之机遇,也是法供养之交流,法实践之善巧,我们也只当是上上下下行般舟了。那么这个懒惰,是我个人之因缘,一直在推脱,于经典一直很少看,也很少读,很少实践。常住一直在读此经典,因为德圆师把文字打印出来了,我才决定和大家一起学习此《大集经贤护品》。以前一直在几种译本中徘徊,若一卷、三卷,就比较方便讲,古来以久的大善巧者、大善知识,如远公大师、智者大师、道宣律师,多是依止三卷的《般舟三昧经》,这五卷本,量比较大,古来以久的善知识多不研究此经,因其平白从容故,一读即可知,不需研究了,拿来就可以用了。由于在此徘徊,不知学习哪本比较方便,所以一直不定。德圆法师给我一个善巧,他直接把此五卷本打印出来、贴出来了,我就顺缘了。一是其文字比较随顺、言说比较随顺,大家下去可以读诵;再者我无力可讲、无力可宣,多是懈怠之心,因为色身无始以来恶业成熟者多,身体疲厌,于胜法之乐不能现前,不乐于说法,所以常生惭愧心。真正行般舟者,就会消除这种懒惰,何以故?日夜经行故。对于恒阳庵这些日夜经行的菩萨,我真想跪在地上给她们磕一个头,因为我在睡觉的时候,她们在经行。每次下来,我都心存敬仰,才能步此而下,若没有敬仰心,我绝对不敢走下来,何以故?经行之人、念佛之人,就是在说法,就在除懒惰,就在世间为一切有情代佛宣化,令法住世,广利人天,九界有情因此而得无上大利!你不敬仰我敬仰,我希望大家人人敬仰,爱乐尊重那些真正的佛法实践者,而不是言谈者、虚妄心守护者、自大自利者。

  “恒乐说法”,念佛就在宣化总持教言,广利世间一切有情,若凡若圣,十法界等蒙摄受,持此阿弥陀佛光明威德之宝号者,实是人天之眼目,诸佛之使者,不可轻视。“恒乐说法”,其法是如实之法、相应之法、真实之法、不增减之法,能利有情而无染无著,“南无阿弥陀佛”清净真实,威德自在,广利人天,所以般舟行法有如此功德利益。

  (82)云何当得如法住。不舍一切众生故。

  如此行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走来走去,赞叹佛德,回施众生,赞叹生命具足如来德相,这是如如之住、如法之住,不舍一切众生。

  念佛之人是不舍一切有情的,不舍声闻缘觉菩萨,三圣道者决定摄护,令其究竟菩提故;三善道,人、天、修罗,决定令其放逸者免放逸之灾,斗争者免斗争之难,择取者免徘徊之苦,何以故?不舍众生故,勤奋念佛,令一切众生得以平等安乐住。菩萨啊,念佛实是不可思议!于圣道、善道尚有此功德,于三恶道、三途有情,实是大功德、大光明安慰!所以,念佛之人,普摄九界,普利一切有情。行般舟者,亦具此功,大悲熏习、威德熏习、真实具足。

  (83)云何当得不谄曲。性淳直故。

  念佛之人,心地淳厚,普利世间,真实不虚,远离造作,我们随时可以见。你说,此人现在是在般舟道里睡觉呢,此是业习所现,非心性光明所现,非阿弥陀佛功德所现,其本质一如所现,如是所现,即为见佛,所以,我们要实是见佛啊,莫见众生业力幻相,莫以众生业缘为自己所见,此见即堕入邪见。

  (84)云何当得如眼目。为一切世间灯明故。

  念佛者,依法而抉择,犹如一切众生之眼目,何以故?睁开智慧眼故,无取无舍故。前面种种宣化、种种言说,皆是如眼目,利益世间。为什么众生昏茫,住于幽冥之界?所谓世间幽暗,皆依见思惑、尘沙惑、无名惑。《往生论》中说:“化佛菩萨日,除世痴暗冥”,谁来化佛?谁来除世痴暗冥呢?痴暗冥者,但摄九界,不是化佛菩萨日,何以摄九界?无有佛之日轮,何以照除九界之痴暗冥?所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万德光明宝号之时,就在照耀着法界,予众生以眼目。若有眼目而无光,何以得见呢?故说“作以世间灯明”。幽暗之中,眼目何以作用?所以,九界有情皆仰赖诸佛光明之日、之照耀、之导引,成就菩提,从初信位菩萨一直到等觉菩萨,皆依念佛、念法、念僧而为增上,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莫忽视念佛!

  所以,行般舟有如此不可思议之利益,灯明世间,广利有情。灯明是喻说,实是日轮啊,日轮也是喻说,诸佛威德法光明,普照世间,日轮怎可比拟呢?但皆是喻说。

  (85)云何当得不可轻蔑。胜出一切三界故。

  此处有三界,他方世间亦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此界,为一切小世界、中世界、大世界、大千世界,种种世界中所存在之界。种种三界之中,如何能“胜出一切三界”呢?“不轻蔑”而胜出,实是不可思议。所以,一切众生不可以轻毁,不可以诋毁,一切世法不可以轻慢,不可以藐视,当尊重一切。尊重一切之心,就是平等心;尊重一切之心,就是胜乐心;尊重一切之心,就是真实心;尊重一切之心,就是知恩心;尊重一切之心,就是佛心!直出三界,不假以方便,自心现前妙用。我们在当下修、当下用、常行道之时,胜出三界,是为现下一念方便,即得抉择,若广延于未来,是为成就安住,广利世界,自他二利。

  此“不可轻蔑”甚为重要!多有行法者,自以为骄慢,欺辱他人;多有行法者,自以为骄慢,堕入邪见;多有行法者,自以为不如法,生卑贱之心,自他轻蔑;多有行法者,不知法无自性,妄染妄执妄识,以为有得有失,妄生欺辱。于无所得法中,妄以为有所得,多出增上慢人、勤苦之态,不得亲近于法益,无有悲智善巧,泯灭方便,强执世界,自他二苦,各个相逼,如此堕落,是佛菩萨所悲悯之众生,念佛甘露味丧失,所以这些都是当急救之人,不依法、坏法故。我们在此要善思维、善观察。草木不可取代,人身不可诋毁,善知识啊,我们在行法之时,一定要尊重一切有情、一切机制、一切因缘,如是尊重,可出三界、利益三界!

  (86)云何当得无诤论。如教说行故。

  “无诤论”,是净土一法之根,是诸佛教言之根,是普利有情之根。此根,是具德之相,非造非作,不二平等智,本来如是。本无可诤,众生分别执着故,建立种种诤见、诤议、诤论、诤法,是世间的勤苦。阿弥陀佛在行因地时立三誓愿,其根本誓愿所守护延续的就是“无诤愿”,为无诤三昧摄护,予一切众生以无诤回施,令一切众生得清净平等智。此清净平等觉,也是无量寿所安住,是其布施之药,救疗众生生灭无常之心,以及造作生死对待之心。因此无诤是净土一法之根,也是一切佛法善巧所在,若生对待,必然起诤,若起诤,生死困惑必然现前,依教修行就无从依止。因此在阿弥陀佛所立的三秘密誓愿中,其根本利益在于无诤,若识得无诤根本,即见阿弥陀佛清净平等之智,见无量寿、无量光之延续。

  我们这个时代,大家可能比较困顿于“说法多,行法少”这样一个流弊,一个道场的法则实施,往往不能做到十分恰如其分地真正相应,往往会产生一些情计上的争议,但若是依法而行,就能消除我们各自的情计,而来如法地实践,成就自他,利益世间。就净土教言来说,以灭诤为最胜方便,但世人以造作诤论、产生逆害为习惯作业,甚至比较兴奋于此。在一个道场中,或在修法过程中,一个人若说起是非就比较容易生喜,说到无事宁人这种真正的需求时往往不太安乐,这是凡夫之心,也是所谓的分别心、执着心。而般舟当下行,此常行道,的确应在我们面临的每一个事情、每一个当口、每一个因缘,都如实地了知无诤的心智、平等的心智,消除不必要的本来无分别却建立起来的分别见,远离无益之苦。世人已熟悉于诤论与斗争,尤其是我们这个时代,把斗争当作一种乐趣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总是其乐无穷。实际不是这样的,这样则种种现业苦,未来业苦,究竟业亦是苦。我们若是现业中清净,在每一个当下斗争、疑虑、烦恼生起之时,消除于当下,解决于当下,认知于当下,那现下的果报、未来的果报、究竟的果报必然是清净、平等、真实不可思议的。

  般舟行法之当下修,切莫忘记这个名词背后就是我们所遇到的事、所遇到的相、所遇到的因缘,就在这个事情遇到的刹那,要及时地,不隔念、不隔时、不隔日地把它解决掉!你若是能不隔日地解决掉,此般舟虽然行得迟缓生涩一些,亦有般舟行法的利益;那么不隔时,可以说就有不可思议的利益了;若真正地能不隔念,念念相续,那此人于三昧力不假言说,而已有不可思议的善巧与功德。

  (87)云何当得无艰难行。无住著故。

  “无艰难行”,实际是行法的轻安善巧。真正的学佛人是没有负荷的感觉的,是没有沉重、痛苦的感觉的,沉重痛苦是没有佛法利益的一个当下表现。真正有智悲二法者,于法无染无著,何以艰难生涩呢?若心智多被事相蒙蔽,相互地激励一些难缘,即是非,那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苦。

  例如现在这个学习,大家慢慢会趋向一个比较平稳的过渡,我们也不必要兴师动众,此过程是我们现前每个人不加鼓励、也不要推脱的一个学习佛法、实践佛法的自利的责任。我耳朵里经常被灌得满满的是别人如何、道场如何,他如何,这伙人如何……,而说“我”应该做什么的,就少一些。有些菩萨就不太言说什么,这样就简单一些。实际上,我们在一个事情艰难起来、生涩起来的时候,就从自心中观察它的生起,这就是当下行,这的确是般舟法,就是常行道。如果一个事情引发出来了,令人生涩、艰难,那我们就没有行道,那就非道,那就是恶道。如果确实不能导引有情趣向菩提、运用法则,那我们学习法则又有何用呢?是不是落于一个空洞的形式?

  我们在学习的每一个时刻,的确要尊重自己的心、缘,尊重自己的外在业相。此尊重,就是令人心智轻安,无染无著,常行道业于当下,并不是说我们学得很纯熟了才去“常行道”。所谓修般舟,就是在我们听法时、休息时、交流时,在遇到难缘时,遇到困难时,遇到人我是非时,去“无著住”啊。什么叫“无著住”呢?不要把事情当真,不要把事情强化,在这如幻的业缘、现缘之前,我们要把它处理出来,不要把它强执成事实。若强执成事实了,后面还要忏悔,还要清除,还要改正,那就很费力气了,就如要把一个房子建起来再扒掉一样,强制的执着、生涩的执着,就会建立一个强制的恶业业相,然后想再把它动摇掉,就十分地费力。而如果我们在一个困难、业缘、矛盾生起的刹那,就依当下修、当下行这个般舟法去审视它,那也就“行无艰难”了。

  我们每个人在遇到一个事情的当口,可能是污染源,也可能是清净源,若把它如法地延续下去,就是清净源;若把它污染传播下去,那就是污染源头,是个肇事者。菩萨,这不假言语,我们每个人都看得到,也都能理解。所以,我们对学法、用法的概念机制一定要纯熟于当下、当事、当人!菩萨们,这是般舟行最好的缘起,最平常的缘起,最平白、最真实的缘起,也是最容易行的一个般舟行法。在佛教中,如天台所判,一切三昧中有四种三昧,随意三昧就是在此处来修持的,即于一切意念、事相现前之时,不丢正念,当下认知,使自性流淌,或说自性之延续,之作用,这样就不会昧失在事相的善恶是非上,就能于普等三昧,或说随意三昧随时修行,而般舟常行道本来也是需要在每一个当下修证的。

  (88)云何当得知于实际。不分别诸法故。

  这一百二十二个“云何”是般舟行法实际利益所含摄、所延续出来的,是贤护菩萨代我们大家启问于世尊,由世尊宣化于大众,令我们在修法中得以安乐住、真实住、利益观察住。

  “云何当得知于实际”,什么叫“实际”?现实的因缘下有两种实际:一是究竟实际,一是我们现前事相的实际。我们经常听到人说:“实际上就是这个情况嘛”,“这就是实际情况嘛”,此事情发生、因缘现前了,称为现相实际,是现下的一个实际。当然也有究竟的实际,即是依理审观的实际。若依理事二法观于实际,就可得善巧,比如我们以不分别诸法的心智,也就是般舟行的心智,也就是常行道的心智,此“道”就是于现下实际中不分别诸法;而“诸法”者,就是诸心;“诸心”者,就是诸种感知、诸种业相。若在业相中,就是种种事相;若依究竟来说,依理来说,实在无所分别,无所造作,无所生灭。

  诸位善知识啊,一定要把佛法融入到自己的心灵深处,融入到自己的实际现下,真正作一个智者、悲者、方便者,一个拥有菩提心者,一个具足大悲、大智、大愿的佛法行者,不辜负自己。不要认为这离我们很遥远,假如去实践,它就不遥远;假如把它推到他人边、到佛边、贤者边、圣者边,那就与我们不相干了。这是很清晰的,“知于实际”者,有理事二法,依理说,实在是无所分别,依事相上说,分别处刚好以不分别善巧来观察、运用,那就是清净的行法者、真实的利益者。

  我们看到,贯穿始终的这几十问中,全部讲的都是如理的行法、如理的心智、如理的守护,远离染著与诤讼,远离生涩,远离是非,远离著实,知幻知化,知不可得。诸菩萨们,我们舍弃了家庭的因缘,舍弃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到这么高的山上来,可能应该是唯一的一个目的——来实践佛法、学习佛法。我们要认识清晰,要丢弃那些不相干的、无意义的杂念、杂缘,不辜负自己现缘的胜功德机制、胜功德机缘、胜功德法则的得见得闻!若不如是,那就在轻慢自己、轻慢法则、轻慢现下,轻慢我们这个受十方养育的生命,那能得到什么样的利益呢?

  在佛教中,大家都提出来“感恩地生活”,说“一切众生皆是佛菩萨,唯我是凡夫”,要感恩地对待有情,感恩地对待现缘,感恩地对待那些恶性有情,感恩地对待那些苦难因缘,何以故呢?皆是增上道业的加持与良师益导啊。我们哪有时间再去制造不相应的法则呢?我讲这些,也还是希望大家用教、用经典来审观自己的举心动念,要把这个举心动念看得清、认得准,一定不要放过它,不要认为除了举心动念之外,还有他物。若能把这个法则掌握得清晰、运用得成熟,那你真是世间的眼目、世间的善巧者、离苦者、得乐者,予众生安乐者。

  所以,此“得知于实际。不分别诸法故”,在实际理地,于觉知无有尘染,依法观察,如是则事相中的种种变化、种种染著、种种善、种种恶,实在正是我们行道、知心、知法的一个善巧机会、增上之缘,莫作堕落缘,莫作放逸缘,莫作纵容缘,莫沉浸在自己那种兴奋与业力之中。兴奋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很多吸毒品的人,明知道是毒,但还去抽,因为他兴奋;抽烟的人知道烟有毒,危害健康,但还去抽,因为他兴奋;喝酒的人知道酒对人不好,乱性,却还去喝它;有的人打架斗殴,知道不好,还去打架斗殴,因为兴奋。为什么很多大家明知道不好的事情,还会要做它呢?就是中毒了,就是失去了当下的心智守护,失去了当下的缘起清净。缘起不清净了,而延续这种种业相。

  (89)云何当得说一切语言智。令诸众生住于大乘故。

  “一切语言智”,我们都知道,在总相智中,陀罗尼教就是一切语言智所表达。陀罗尼者,具一切义,具一切功德,具一切善巧,具一切方便,具一切法。陀罗尼,又称为总持,但一般不翻译,比如在我们汉地的功课中,楞严咒是陀罗尼,十小咒是陀罗尼,大悲咒是陀罗尼,又如我们读《圆觉经》,其中说“此是大陀罗尼教”,即是总持之教。

  我们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行般舟,是不是陀罗尼教呢?是不是一切语言之智,即令众生各自得以取用呢?决定如是。诸位善知识啊,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清净平等回施,能令众生入于大乘、安住于大乘,即平等载负。尤其如拜往生礼赞中的最后有一句话:“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这就是大乘心智、大乘法则、大乘效应、大乘真实利益显现,即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一切众生同生无量光佛刹。阿弥陀佛国就是无量光佛刹,愿往生即往生,心作心是故,阿弥陀佛的功德成就此无边光、无碍光、无等光、智慧光,他是以普照法界为其功德的果德之相,若人信顺,即得往生。所谓“十万亿刹土,一念信即是”,信者,自己现下之知见当下汇入无量光佛刹,无染无著,一时以佛光明智慧果德汇入自心,自心印契,无二无别,那就是往生利益的现下印证与证实,若如此相续,此人得光明、无碍、解脱之智,具足一切善巧,载负、利益一切众生。

  “住于大乘”,我们所有的言说是不是普利有情呢?声闻说教是有对的,例子说,若出家在家人犯于五戒、八戒、十戒,做不净法,当堕种种恶业苦报之中,这是对机说法,不是大乘广大究竟教言,但此机类教言,是对不持戒、犯戒之类有情的一种呵护与劝化。我们讲“南无阿弥陀佛”普照十方一切善恶有情,这就是大乘平等回施,普等地利益一切现缘有情,令一切听闻有情得同等的利益,犹如大船载负,就如我们这个大房子,假如现在变成一艘“阿弥陀佛一号”,那大家都往生极乐世间去了,但如果我们说:“出家人出来,在家人退出去”,那就是对机类了;“男性站出来,女性退出去”,这又是对机类了;“善人站一边,恶人站一边”,又有机类了。机类之教,可以说入大乘,可以说声闻乘,也可以说是人天评判、善恶评判,也可以非佛法,例如人我是非可以是非佛法的,所以此处希望大家能在大乘法则中善巧实践,则有进趣方便。

  (90)云何当得至无畏处。远离恐怖永无一切毛竖等事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人走般舟,晚上看到阴影也会毛骨悚然,生起畏惧;有人住在旷野之中会生起畏惧;有人读经会毛骨悚然;有人看到恶相会毛骨悚然;有人看到佛像会毛骨悚然;有人听到一句话会毛骨悚然,这是各自熟悉的业果、异果的相续激励所表现出来的。

  “毛竖相”,实际就是恐怖带来的。一些年轻的在家居士喜欢看恐怖片,就想要毛骨悚然,那是一个因缘,此处告诉我们如何能远离这样的因缘,“得至无畏处”?若我们常行于般舟行法,当下处理得干净,无染无著,心无挂碍,无始无终,无善无恶,对待散坏,何有畏惧呢?所以,般舟行法的真实功德利益之处,决定是远离一切怖畏的。我们若亲证三昧、亲证自性,畏惧何得啊?因为对待尚不生起,哪有畏惧与畏惧者呢?哪有能畏惧、可畏惧者呢?所以般舟行法决定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利益,能令有情“至无畏处”。

  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问,贤护菩萨来辅助我们末世学佛之无益思考、无益观察、无力思考、无力观察的有情。现在人若要思考问题,往往很杂乱,许多菩萨一张嘴就是自己的恶知恶见,跟佛法没有关系,那些念佛、念法、念僧者善思维,那些念苦、集、灭、道,念寂静涅槃,念无我无常的有情是依法思维、依法交流、依法实践者。我们从第一个“云何”,到此九十个“云何”中,个个都是在告诉我们如理思维、如理实践、如理观察,如理启教的法则,一定不要轻视这些文字。经典不可轻啊,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此亦是我等的皈依处,如佛住世无疑,安慰我等啊,若是能依教奉行,一定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与利益!我们常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是在嘴上说的,还是在心业行处真正地皈依呢?我们在说是非的时候,在打斗的时候,在闹事的时候,念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后再和别人斗争;我们在心里烦恼的时候,没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思维不如法的时候,念念苦、无常、无我、寂静涅槃,然后再和别人辩论是非、说长道短。这样一定会有意义的。这就是如理地思维、如理地评判、如理地交流,这样我们都能离苦得乐,若不然都是非法行者、非法说者、非法交流,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他人的精力,结果还落一个恶性果报,实在是不相应,这应是怖畏处。

  诸位善知识啊,我们真是应该思考思考什么是我们的畏惧处?如果真正地思维思维,我们是不是心里有畏惧处?有恐怖处呢?有的人怕这个,有的人怕那个,这个怕真是不一样的,我遇到有的人怕家庭不相续、怕自己没有情人、怕出家……,但是,怕堕落的人很少,怕没有贪嗔痴的人特别多,好象如果没有贪嗔痴慢疑了,似乎是毛骨悚然的事情。我不敢笑这个事情,希望大家真是如理地思维思维自己最怕什么?怕堕落的人真是甚少,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怕出家的人太多了,怕出家、怕出离三界、怕没有染著了,这真是不能不让人反思啊,因为染著是我们的命根子,大家已经熟悉了、习惯了,这也正常,但在此正常中特别不正常,因为这是轮回的根,是不成就道业的自我蒙蔽,是特别深的一个尘垢!

  “当得至无畏处”,究竟于法益之中,四正勤可以说是一个无畏处,即我们在善法中安住也是一个无畏处;出家人守护戒律是一个无畏处,而犯戒了就是一个畏惧处;世间有情在善法中守护是一个无畏处,在恶法中怕有恶名,也会产生畏惧;出世间法中,得种种禅定善巧、神通自在,是一个无畏惧处,在种种散漫、放逸、无所自制力之处,也是一个畏惧处;八地以下菩萨,退转是一个畏惧处,八地以上的菩萨,不退转是一个无畏惧处;佛以下的有情,有见思惑、尘沙惑,无名惑,此是畏惧处,诸佛如来彻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性周遍,无所畏惧,那是无畏惧处,而诸大菩萨在此亦有畏惧处。对待而言,各相畏惧,唯诸佛远离一切畏惧。我们能否永远地无畏呢?那就要成就究竟菩提,成就无上菩提,依最上乘教言修持,直至进趣于无上菩提,真正永离一切怖畏。

  (91)云何当得知佛方便说。善达一切修多罗等故。

  佛说法,的确有权实二教,有了义、不了义之说。末世有四盏明灯照耀世间,即四依法则、四决定说,来依怙世间,安慰世间,所谓“依法不依人者,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者,依智不依识者,依义不依语”者。此四说是世尊与末世学佛有情之嘱累,即告诉我们如何来评判自己所学习的法则?就要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以此来让我们深入佛法,得以方便,回施于有情。

  我们行般舟,能否知道佛的方便说呢?方便说有两种建立机制:一个是顺缘建立;一个是畅佛本怀,普照普摄、广度有情的建立。即一是针对各个机类的施教,令一切机类在相应机类法则中得以度脱,再一是畅佛本怀,普渡众生。这两种方便,后者是大方便,前者是进趣机类方便,即对某一机类说某一法,若依人天福报为善巧者,说人天福报之教;依声闻教得度者,则说声闻法;依菩萨得度者,即说菩萨法;依大乘教言得度者,说大乘教言;依甚深自性教言得度者,说甚深金刚乘自性教言,令众生得度,这就是所谓的摄制方便、机类施教,而佛陀说法,是于一切法得自在。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实在是大方便。所谓大方便,就是普摄普利、无有疏漏。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若凡若圣,同得往生,等蒙摄受,无有遗漏,此是大方便教,是真实言、诚实语,是畅佛本怀之大功德相!所以说,此处的“方便”有二种设置,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是这二种设置中的大方便,这是有出处的。

  “善达一切修多罗”,即善达一切大乘教言、了义教言,于众生做抉择,不蒙昧有情。因为不了义教言是可以蒙昧有情的,如化城说、善恶说,又如我们现在依种种戒法提携、爱护有情,对此可以用三乘来评判:若是对染著世间得失、功德之人,这是摄护的方便,是不究竟说,是功德利益说、增上说;而戒律也可以做无漏说、真实究竟说,持戒可以成就无上菩提,这是依修多罗而说,依了义而说。

  “善达一切修多罗等故”,此“等”者,佛说一切法无有高下,皆是一切众生本源心智,令悟入佛之知见,成就无上菩提,所以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远离诤讼”。法如筏喻,度脱众生,实无所得,若入地菩萨,知一切法犹如指月,犹如筏喻,只是给人一个接引善巧、接引方便,实无法可得。而愚痴有情染著于高低,染著于大小,所以奔波于高低之中,现在“江南江北觅菩提,国内国外觅菩提,汉地藏地觅菩提”者到处皆是,如此之人心中不公、于法不等啊,听人说这个法大,就修这个法去了,人说那个法猛厉,又修那个法去了,以增上不平等心、贪利心去求法,不得安乐,为什么呢?不知法之本源、心智之根本,昧失发心,求于高下,东奔西跑,跑一身累,跑一身烦恼,跑一身诽谤,不得佛法利益。所以,若依了义心智、无上菩提心观察一切法,一切法平等一味,这是真实不虚的,一切时处生起大恭敬、大尊重、大爱乐,所以“善达一切修多罗”,此“一切修多罗”就在我们每一个当下、现下的因缘。不要轻视轻看每一个当下、现下、现机,否则实在是可怜了。我们天天听这样的话,好象反而认为有很远距离似的,其实不是,它象虚空一样容纳着你、载负着你、养育着你呢,不要丢失此法益。

  (92)云何当得不空生世间。恒入一切众生获利故。

  我们若依四正勤、依念阿弥陀佛普利一切的心智来观察这个世间,则生于世间而不落于虚假,不落于轮回,有利于世间,世间亦有利于此生。我们如何使自己的生命变得对社会、对佛法、对有情有意义呢?无我的修持、无我的抉择、无我的发心甚为重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行以般舟,当下行持何以得失呢?何能得见呢?何有染著呢?何有高下呢?所以,此处的“空”即是不空啊,此空正是妙用。空者,无自性故,就可以生于世间而善利世间,入于众中行种种自他二利,因为在利他之时,必能自利,在自利之时,必能利他,例如不杀生,不食众生肉,因为不杀生故,你可以在因果上得到长寿;因为不杀生故,你爱惜其他生命,其他生命得以安乐,这样于自、他都是有益的,都能获利。不杀生,其本质是没有可得的,虽然长寿,亦不可得,虽然生种种种安慰,亦不可得。但是,安慰众生自得安慰,长寿者自得长寿,有力者自得健康有力,此处不可落于空泛而自欺,因果相续故,业缘相续故。诸位善知识啊,二谛融通对我们学佛人来说甚为重要,一定要善思维、不断地思维、真实地思维!此处一旦有所融通,人就会心开意解,善观察于世俗法则与出世法则,在出世入世中不产生矛盾,于出世入世各得方便。

  (93)云何当得为一切智者。于一切世间应受供养大名闻故。

  世尊说一切般舟行人为一切诸佛所守护、一切菩萨所顶戴、一切人天应供养!我们在读《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有:若人诵此十大愿王,应受一切人天之供养[10];在《无量寿经》中有:若人闻得无量寿之名,执持者,应受一切人天供养,常生尊贵家,具大名闻[11]。此处的“名闻”,与世俗的名闻有何差异呢?世俗名闻是积累而得,此名闻是佛加被回施而得,此二得中,后一得是得一切善巧而无所得,前一个由积累而得、由执着而得的名闻利养令人堕落,令人沉沦。所以,此“大名闻”与利养,实是诸佛所许,诸佛所予。

  我们行般舟,应受一切人天供养,是诸佛菩萨的伴侣,这在后面会有讲到,对此你不要委屈。诸佛如来在此处亦侍事供养行法之人,亦无委屈,何以故?佛佛相念故,念佛必成佛故。善知识们啊,缘什么成什么,你不要畏惧。我以前听说了一个笑话,实在是让我们对“缘什么成什么”可以观察一下:有一个铁匠,技术十分远播,大家有什么精细的活儿就来找他做。他有一个徒弟,十分孝顺,孝顺的唯一目的就是想把师父的绝活学到手。这个师父说,绝活有一个口诀,但不能轻易教给你。于是这个徒弟就一直跟着师父,等这个铁匠师父老了、不行了,最后徒弟说,哎呀,师父,你不可能把这个绝活带到坟墓里去吧,你要告诉我的。师父就说,是时候了,我应该给你说了,我们铁匠行当中有一口诀是——烧红的铁不能用手拿啊。这实在是口诀!我们“学佛缘佛”、“缘佛成佛”,也是口诀。因为烧红的铁,如果用手一拿,把手烧坏了,就不能打铁啦,这是真口诀啊,不要认为这是愚痴人说的话,实在是铁匠们一生中锤打出来的经验教训,体验出来的真实感受啊,甚为智慧!那“缘佛成佛”是不是甚为智慧呢?菩萨们,“缘佛”是不是大名利呢?是不是大供养呢?念佛者是不是应该受一切人天供养呢?对此你不要生慢心,因为念佛的功德是诸佛如来回施给你的,你受供养,是有意无意地人天都在护持你,龙天都在护持你,有情都在护持你。

  这里说“为一切智首”,何以故?舍弃戏论,但攀缘于佛啊。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回向品中,有一段文字专门来介绍攀缘于佛。诸菩萨及有情应攀缘于佛,舍弃诸戏论,攀缘佛而成佛啊。听闻诸佛名号,远离于戏论,真实守护,这是一切佛法中的方便,欲想成佛者,念佛成佛,最为直接,不假任何方便,远离一切委屈!此处为自受用善巧。

  我们在行般舟时,念“南无阿弥陀佛”贯穿始终,若证三昧、若未证三昧,若初发心、若未发心,若了解、不了解,如此行者,咸是应供者,应受一切人天供养,你放心吃你的饭就对了。为什么呢?念佛者实是能普利于十方九界有情者,依佛名号普利十方故,无畏无惧,在此处,你畏惧都没有用。就如同一个人不能发电,但打开手电筒,就可以照亮一样,同样能发出光明,你不能说自己没有能力,此电筒就不能发光,虽跟你不相干,但你可以打开它。我们所持的这个诸佛威德光明名号、普利世间的名号、摩尼宝号、滋润一切众生、降一切功德宝的名号,就能发出无尽不可思议的胜福德之光!所以称念者就可以应供,就消化得了,就获大名利、大善巧,即“于一切世间应受供养大名闻故”。

  念“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名播十方,何以故呢?此法号、名号广传十方故,无遮无盖故,清净圆满故。我们说一句杂语、不相应语、贪嗔痴慢疑语,若其广传十方,那可就很难销归了,而我们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无畏名号,广传世间,无所畏惧,传播任何一刹土都决定是圆满的、清净的、利益的、净化的!我们说某一句话、发某一心,若相应,若不相应,传播若依法,若不依法,若能抉择、若不能抉择,不见得是圆满的、清晰的、无畏的,所以念佛人甚难得,念佛人甚不可思议,行般舟人甚不可思议!

  (94)云何当得无边赞叹功德。为一切众生福田故。

  这里直接给我们抉择了行般舟之当下修、当下行,古弥陀、今弥陀各相清净安立的教言。“无边赞叹功德”,我们知道,净土五念门之因门中,第二修持门就是“赞叹门”,赞阿弥陀佛光明名号,如实称赞,何以故?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时,就是光耀世间、光耀法界,光耀一切凡圣有情、九界有情,真实不虚,大光普照故,所以这是真正的赞佛功德。一直称念,得赞佛功德善巧,此名号有利益故,能普摄十方九界咸进趣于无上菩提,这是其真实功德所在,也即是说阿弥陀佛光明名号具足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善巧、无量的功德、智慧。此赞叹不是凡夫所能赞叹,凡夫借助佛力、佛愿可随顺赞叹,诸佛如来佛佛相赞,凡夫随顺佛功德,依名相赞。

  我们在称赞阿弥陀佛殊胜功德宝号之时,可以为一切众生作真正出世、入世福田。经常有人说:“哎呀,入世福田我不相信,出世福田也可能有机遇”,例如我遇到一个老人家,因为别人说念佛能发财,这肯定是入世福田啊,他就很相信,于是买了一个本子,很认真地念一声划一道,念了十万声佛,划了十万个道,划满之后,他就等着大财降临,结果没有降临,就找我去了,气势汹汹地说,佛法骗人啊,某某说念佛具大福报,我念了十万声,一分钱也没有见!此人得大福报啊,为什么呢?说诚实言故,未来世果报不可思议。以此无明因缘,他念十万声阿弥陀佛殊胜功德名号,虽是求福,未来福报决定成熟,所以说此人福德因缘未来际不可思议,但现下异果不能成熟。我很赞叹他,我说你太了不起了,你这十万块钱存好了,别人取不走啊。在银行里有时还会出问题,在这里是取不出来的,这笔财富生生世世都伴随他了。善知识们,你一定要当真,此话是因果诚实言,因果不相欺啊,因果是从自己心里生起来的,他只向往发财,这样虽然现下因果没有,但佛是一切智者,具大悲善巧者,满足一切众生需求者,都是异果相熟罢了。现世不行,现世若行,就成强盗了,阿弥陀佛就是强盗的刀子了,这跟佛法不相应,错了因果。所以,在入世之中,入世善巧有因果循环、有成熟过程,不是因果同时。出世间的善巧是因果同时,比如说“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消除烦恼”,你当下认取,就能消除烦恼,真实不虚!说“当下具足”,你当下就可以具足,真实不虚!说“我念一句阿弥陀佛,尽于未来必成菩提”,就念一句,你放心,有保证了,不要害怕,害怕只是你的顾虑,这个因果必然成熟,如金刚菩提种子,永不散坏。

  “为一切众生福田故”,“一切众生”者,包括圣道众生、善道众生、恶道众生,一句佛号对其皆是福田。我们在行般舟中,具足这样的善巧。我还没有听过一个行般舟的人说吃亏了的,后悔的有,但说吃亏的没有,为一切出世、入世福田故。为什么有后悔的呢?有人后悔腿走痛了、腰走酸了,应该早点休息算了,这样的人万中无一个,大部分人都在这里生起了福田想、意乐想、相续想。我遇到许多未学佛的人走过般舟后,真是很快就学佛了,真正深入佛法了。上路不上路,毕竟成就,但关键是若不上路,有的人用的知见不好,如刚才举的那个老人家的例子,他现下的利益没有,会生一些烦恼,若他真正知道这个道理,善巧、利益必然现前。

  (95)云何当得大欢喜踊跃无量。常在诸如来狮子座下故。

  “欢喜踊跃”,大喜充满心中,可能般舟行法中的菩萨们都会知道这种感受,虽然感受是无常的、变异的,但它毕竟给人带来了喜悦,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喜悦,带来了无以替代的喜悦,带来了增上的喜悦,“踊跃无量”,走般舟的确可以使我们放下无始以来的重担,的的确确有这样的利益。

  “常在诸如来狮子座下”,若是证到“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三昧,这是如实言,若未证得,这也是如实言。实际一切诸佛未舍离我等,常光耀我等,普摄我等,为什么我们不能见闻?就因为贪嗔痴慢疑蒙蔽自心,蒙蔽自己的肉眼,蒙蔽自己的天眼,蒙蔽自己的法眼,蒙蔽自己的佛眼,而就只看到自己眼前的贪嗔痴慢疑,一叶障目。

  从法益来说,“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得见法身如来,不可思议。你说,我要见报身如来、应化身如来,见光相,见具足色相如来,行不行呢?般舟一法就是解决此问题的,《般舟三昧经》的甚深功德就在于此,与其他经典不共就在于此,很少有经典提出这样的法则,令有情现前见、定中见、梦中见、未来究竟见,种种见中,一定见佛,此功德广大周遍、真实不虚。

  在《善导大师全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佛陀在世时,有比丘、比丘尼业缘深重,有优婆塞、优婆夷业缘深重,有诸破戒、犯戒者业缘深重,见世尊时,有的见的是五尺黄脸比丘,有的见的形如黑炭,而阿罗汉见世尊是丈六金身,诸大菩萨见千丈佛妙色细身,法身大士可以见佛殊胜庄严无边光之身。我们见的是什么身呢?

  (96)云何当得胜上辩才。能问一切佛法故。

  “胜上辩才”,若是行法能深入,有意义;若行法不能深入,落到口头,也挺麻烦。我们汉地人本来就能说会道,所以,甚妙辩才若能破人疑惑,是为善巧;若增加人的知见,那就是过失;若能增加人的正知见,是为善巧;若增加人的谈资,那就是过失。

  如果我们善于辩识,就“能问一切佛法”,在行般舟中,人的心根猛厉、身根猛厉、感知猛厉,所以就能问很多尖锐的话题,当然,行般舟,还是真希望大家多行、少说。

  (97)云何当得意不怯懦辩才。于一切大众中无怖畏故。

  例如在此讲法,怖畏就不行,怯懦也不行,因为有人会有质问,若于法有所障碍、不能相续,那质问就会成为事实,你就会有畏惧。我们如何能于大众中辩才无所畏惧,令众生除疑惑无所畏惧,交流佛法无所畏惧呢?行般舟是最好、最直接的方法。

  (98)云何当得一切论议辩。如狮子王。降伏一切外道。摄受诸异论师故。

  这就把净土法门之般舟行法推到极至。走一段般舟之后,心智清凉之时,与人辩论是没有障碍的,除非说自己的知见,若说诸佛知见,了无障碍。“得一切论议辩。如狮子王。降伏一切外道。摄受诸异论师故”,“异论师”可就多了,对于教内教外的认识,我们都可以去辩识,此“辩”不是诽谤其法,而是摄受此类有情,令其于法则信服。

  以前,善导大师经常到三阶教的寺院去辩论,因为三阶教的教义是反对念佛的。三阶教在隋唐时代很兴盛,它要求吃苦,有裙不过膝、食不过一等特定要求,后来被国家制止了,但其教义很坚固,影响相续到现在。不能说三阶教好坏,只能说它是一个教义,此教义最早的传播者在西安白塔寺,盛极一时,也有很大的威德,但他反对念佛,善导大师就去辩论。善导大师与人辩论之时、说法之时,口吐光明,我们吐的是什么?不口吐恶语就行了,不吐不如法语、不伤害他人就很好了。善导大师为什么具这种无碍辩才呢?就是因为念佛啊。史书对善导大师有很多记载,他不仅行般舟,且在平时,一到堂口就跪在佛前合掌,念到心竭力衰,方才罢休。我们后人怎么和他相比呢?他是已证三昧之人,尚如是作为,而我们离三昧甚远者,若再没有向往、尊重之心,再没有精进之心、赞美之心,再说是非、浪费时间,那就离佛法太远了!

  现在,异论师在破灭净土,净土教言的守护者在破灭其他法则,相互破的比较多,真正相互利益的少。实际我们应令对方真实信服,予以究竟真实利益,不要让人疑惑了、颠倒了,那是不相应的,真正让人于佛法得到真实抉择,一生成办无上菩提、无疑无虑了,那是真正有意义的。

  (99)云何当得不坏本誓庄严。欲催一切邪异朋党故。

  “不坏本誓庄严”,善哉,这太重要了!一些居士、出家师父谈论法则,多存变异,我心很痛,痛什么呢?因为没有誓愿,没有信仰,没有庄严,经常是流产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事情刚刚要成形,他就将其坏掉了。

  昨天很早一个居士打来电话,说他不学净土了,要去修密。我说可以,只是你没有信仰罢了,去修密也没有什么不对,但你过去那么勤苦的一个法则实践者,为什么会背叛自己的誓愿呢?他说没有背叛誓愿,只是净土没有利益。我说,你不要否定法则,只是你没有深入实践,你认定的那个净土不是净土。

  誓愿十分重要!它能令信仰坚固、行法坚固,迅速成熟道德与善巧。现在学法的人晃动厉害,依着自己的情绪、感知、得失,依着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依着风吹草动去习法,结果不能一门深入,不能真正地、百折不挠地去行持、守护一个法则,不能自始至终、善始善终地完成一个教义的守护与传播。所以不得庄严功德,亦不得真实利益。

  一听说别人赞我了、谤我了,说好说坏了,说这个法行或不行了,就晃动了。大部分这些菩萨,其守护没有誓愿,其心智没有信仰,多依自己的情绪、感知妄自发明、妄自攀缘,其苦也无涯啊!因为总是相似有点成就,就打坏了,不断地去攀所谓的高、大、猛的东西,而不知清净、真实、平等心智的抉择。现在很多藏传佛教的恶知识在汉地恶意地传播一些奇特的东西来迷惑有情,我同很多喇嘛谈过,所谓恶意,就是怪异惑乱世间,以招名利,而不是利益世间之心,是很罪恶的。他们坏藏传佛教的整体机制,以换取自己虚假的一点现前利益,这是很让人痛心的。这些人满嘴都是我的法有多大多大,我的喇嘛有多大多大,实际就是需要人供养,需要眷属,需要名利,而不是予人真实利益、净化人心,所以多有欺辱啊。这是藏传佛教黑暗的一面、不如法的一面,不是藏传佛教的实质内容,却象洪水一样在淹没着许多人的善根,很糟糕!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若是路走不准、认识不清,就会在不断的徘徊中。我认识一个在藏地住了十一年的菩萨,最后不住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把藏地的喇嘛都拜过了,我十分敬仰,但没有一个法能真正修下来。”为什么?越来越感觉对比心、分别心、妄心重。他实在是上了自己的当,并不是藏传佛教的过失,若是真正的弘法者,他们说这个法“大”,是为了鼓励的,是给你一条路让你走到底的善巧,但若是为了侵夺他人法系的修法者而这么说,则是破法的,是不相应的,他们是有戒律的,不允许这样,也就是说每个法系的机制都有自己的守护、爱乐与庄重。

  “本誓庄严”是很重要的。我们这一生学佛、念佛、行般舟,如果没有誓愿,包括随顺佛的誓愿,或建立自己的誓愿,你是决定难以成就的。比如说“愿往生”,也是一个誓愿;“愿一切众生往生”,是如佛愿之愿,你总要有一个誓愿,若没有誓愿,你想催伏邪异朋党,是绝对不可能的,对方随便一拉就把你拉过去了。我也经常遇到来拉我的团队,说,来来来,我上师可厉害了,最大最大的佛,给你灌灌顶。我说,最大的佛我没有见过,我学习最平等的佛,最大的佛你跟他修就对了。为什么谈这一点呢?因为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我们汉地也出现了许多不相应的因缘,我们不能说此传教有危险,藏传佛教有很多很善良、很方便的机制,汉传佛教亦复如此,南传佛教亦复如此,但在此同时也有污泥浊水。

  我们如何来辨识呢?你一定要立一个誓愿。在行般舟中,誓愿十分重要,这样行法才能成熟,没有誓愿就走不下去。做什么都需要誓愿,发愿文就是要我们明白自己的誓愿,守护自己的庄严。此“庄严”,不是成败所计的,不是得失所计的,不是凡圣所计的,不是时间长短所计的,是什么呢?你有没有誓愿,你依不依誓愿而行,这是十分重要的。此处若转不过来,我们就会比高低,说大小,攀长短,比凡圣,这样净土法门是不好行持的,你不能成就,只会有怪异之相。所以,我们现在走般舟,不是为了结朋伴党,而是为了成就菩提,为了消除疑虑。

  许多走过般舟的人去学藏传佛教,我也鼓励他们学,但有一点,不论学藏传佛教也好,学其他哪个佛教也好,你发什么愿?你不要以贡高心去学就对了,不要以大小心去学,更不要以怪异心去学,那样会出大事情!很多是以怪异惑众来携领朋党的,这是很大的过失。现在,五明佛学院等地的很多堪布,他们观察到一些因缘,在做很多积极主动的工作,比如说学习《广论》,大家自主地学习讨论,来学习正见,而不是依怪异。所以我感觉有一些好的东西在逐步向我们汉地输入,但很多还是很混乱、很让人伤心的。不少藏地的传法者见一个人就说,你做我的徒弟吧,这中间存在一个问题:如果真有成就,那他真是了不起的大慈悲者;但如果是为名闻利养,只能说你多一个轮回的伴侣罢了。汉传佛教是“依法不依人”的教言,藏传佛教传播的是“依法依人”、先依人后依法的教言,所以就有这些盲点,在此作一个对比。

  (100)云何当得善巧说法。常处狮子座。一切诸佛印可故。

  如何来善巧说法,如何来令世间有情心开意解,常坐狮子座,用佛语来传播佛语,用佛心来传播佛心,用佛教传播佛教,用佛之功德传播佛之功德,不增减于佛法,如是守护呢?这实在是我们的愿望。此愿望是一切讲法者、闻法者应该守护,应该审观的。

  (101)云何当得远离一切世间无义语言。以通达一切正教故。

  对凡夫有情修行佛法来说,远离世间无义语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我们不听恶语都很难,不听颠倒语、黑暗语、沉重语、烦恼语就更难。无义语是什么呢?比如不相应的戏论,讲经法师交流佛法时最怕这样,虽说的是相似语,但无益于说法,不能饶益有情。

  在念佛立一念、断诸想、“南无阿弥陀佛”时,无义语自然散坏。在经行道中,我们没有什么无义语,也许心里颠来颠去,但在念阿弥陀佛时,口业上自然已经远离了,所以此设问实在是相应的。“远离一切世间无义语言。以通达一切正教故”,我们要常谈有义语、如法语、慈爱语、善巧语、增上语,于一切众生说抉择语,消除众生的疑虑语,这样有意义;不要说不怀善意的话、导人入苦难的话,那是造恶。般舟行法,直接回避了这些问题,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中,我们不许说话,最多也只是文字交流,这样,人未来的口业自然得以纯善,而真正念佛念过一段时间的人,恶口自然会少。

  (102)云何当得深爱一切诸佛法。于诸如来生处行故。

  “深爱一切诸佛法”,在经典中有记载:一个菩萨说这世间有种种药,另有菩萨说你到世间给找一个不是药的东西,这个菩萨就找来找去,找遍了,结果无一物不是药。我们在这个世间,若用觉悟的心智、清净的心智观察,万事万物莫不是佛,你会深乐于一切佛法、爱护一切世间有情、利益世间有情。

  “于诸如来生处行故”,生如来家,与诸佛为伴侣。念佛者是人中芬陀利花,生如来家,转妙*轮,与观音势至作伴侣,这是念佛人的特定果报,一些简单法门的行持者很难有这样的总持善巧。

  (103)云何当得乐欲真法。知诸如来不生故。

  诸佛如来,实无成者与不成者,所以转净妙*轮,广度有情。有情者,就是差别机类所生所灭、所建立的。“当得乐欲真法”,此“真”有实际利益啊,予众生以真实功德。如果我们以谄曲心、虚假心交流,真实功德难以予人,于佛法就不能真实意乐。

  (104)云何当得不懈慢善承事知识故。

  “不懈慢”,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言。我们现在学佛的人慢心极易生起,稍得利益,即小视天下,小视师长,小视有情,这是最大的一个过失了。佛法在恭敬中修,在恭敬中行,在恭敬中成就。此恭敬,实际就是远离懈慢的善巧。恭敬,就是把一切众生当作善知识,远离骄慢。而那些骄慢的人都是认为自己是善知识,别人都应该向其学习,这样的人很苦,苦也无涯,很容易厌倦、疲厌,很容易尘劳,很容易受苦报!

  “不懈慢”,最主要是“善承事知识”。我遇到不只一、两个大家公认的有成就者,在共同交流时往往反过来勤奋地为我做一些服务,或说承事,比如一些喇嘛为我做一些承事的时候,我很感动,不是感动他做了什么,而是从法则上看他在泯除自己的骄慢;我也遇到南传的出家师父,比如说我依止的师长,反过来承事,用僧法,或者说象侍者一样地对待你,那时让人就只有一种感受,什么感受呢?我们在受清净的教诲。什么教诲?就是远离慢与懈怠。

  在我们汉地人中,稍修一点法,慢心就滋生,轻视于他人,轻视于师长,轻视于法则,多生谄曲。我遇到这样一个事情,一个居士跟我接触了几天,第一天大礼拜,砰砰地磕头。我说,菩萨你慢一点,有什么慢慢说。他说,师父啊,我在很远的地方听到你的大名啊。等到第二天来了,就不磕大头了,说,师父,我能坐一坐吧?我说能坐。第三天来了,就说,法师,我算认识你了。我说,肯定认识了,因为耳闻不如眼见嘛。这样的事反而很有代表性。我周边时常有这样的法师,跟你习一点法了,开始是很尊重的,因为有法可学啊,但慢慢就感到你这算什么呢?又体弱多病,又这么大烦恼,今天发脾气、明天又骂人,即使磕头,也是没办法了,谄曲心,不是恭敬。

  什么是恭敬?师长者,永为师长。什么是师长呢?虔诚。并不是说这个人是你的师长啊,善知识们!虔诚者是真实功德所在。承事善知识,不是某人是善知识,是恭敬心是善知识,外面的依报业缘只是一个烘托罢了。藏传佛教讲四皈依,一直到成佛都是要四皈依的,在我们汉地不是。我也遇到过学了半天就要来教育我的,说你应该这么那么做,我说你不够格,为什么?虔诚心不够,其他的都够。我可以向一切人学习,但你虔诚心不够的时候,我不向你学习,你是污染源了。希望大家能思维。般舟行法能够免除这样的过失。

  (105)云何当得不染著。游行一切世间故。

  在佛法中,无染无著是一个法则的清净缘起,也就是举心动念的依止,也是一个法则守护的德相。佛法本来不繁琐,就在我们每一个举心动念的现下,这在大乘教言下运用得十分纯熟,而般舟行法更加直接、清晰地提出来所谓的“当下修”。常行道、当下修,也就是“般舟”这个名字翻译的内涵,“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是其实质内容与功德成熟之相,所以,“不染著,游行一切世间”,实在是般舟行法的每一时刻的缘起,而这每一世间,莫不是依不染著之无自性、性空而建立的世间,也就是说顺缘得见无量刹土,顺机游化十方佛国。一切现缘中,若识其本质,皆不离诸佛殊胜妙严刹土,因为贪嗔痴慢疑蒙蔽而延续种种浊世与恶世,所以说万法不离一心啊。莫把它当成一个说教,应把它当作实践法则的参照、依止,以及举心动念中印契自心的真正教言,这样事情就会变得比较简单。

  (106)云何当得愿行具足。为教化一切众生故。

  般舟行法的传播,在我们汉地是甚有渊源的,不论是教下、律宗、禅宗、净土宗,乃至各方面的善知识,到一定证量之后,必行般舟一法,对此有大量文献记载,我们是可以去深入考究的。当然,此法也是一切善恶、凡愚有情可以行持的法则,因为在我们学习的这本《般舟三昧经》中,一开始就表述出来这不单单是某一类有情的行法。

  行愿具足,是教化众生的前提。我们行般舟,若是行愿不具足,利益世间也决定是无力的、无意义的。般舟行法,其“立一念,断诸想”本身就具足一切行愿,因为“愿行具足”是阿弥陀佛果德的实质内涵,也是阿弥陀佛愿力回施的内涵,也是此法门成就法则的实质内涵。往往我们对一个法门,因为不能抉择其完整性、真实性、究竟性,所以不能是法平等地观察,不能一法深入。这是现在人习法的一个比较大的困难,迷茫于种种法则之中,作种种徘徊观望,往往不能去一法深入实践,多是患得患失,这种疑虑心消耗了我们大量的生命、时间与智慧。

  具足愿行利益世间,也就是为了令众生得以安乐,即所谓“但为众生得安乐,不为自求”。不为自求是佛法中的一个清晰要求。对世人凡夫心智来说,为自求是常规的状态,也即是人之常情。但恰恰是这个人之常情,令无量众生生死轮回,无休无尽!所以,为了教化有情、行愿具足,这样才能真正地贴和般舟一法、实践般舟一法,这样的善根成熟者才能深入般舟一法。若善根不成熟,于此法很难真正贴切地生起实践的愿望、学习的愿望,乃至听闻的机遇尚不可得。并不是这个法与我们有缘了,我们就把它说得很尊贵,实在是依佛法的智慧、依佛法的利益、依现缘来看,我们的机会的确是很珍贵、很难得、很稀有的,尤其是得遇佛法的机会,因为在生死轮回的旷野中,遇到种种因缘不是难事,但在生死路途中遇到佛法、遇到修持学习佛法的机遇,实在是不易,实在是大善根、大因缘所催使!

  般舟一法的行持,若无愿,是无力策励、成就的,行与愿是十分贴切地并行、共行的。若没有这种协调,愿没有行的前导、行没有愿的前导,很难深入实践。现在在般舟行法中,大家慢慢有一个认识了,我们要真正地为度化一切众生而立广大誓愿,所谓不证三昧、不亲见佛,那是不能罢手的。这是一个誓愿,若有如此善根成熟,则见佛闻法,其实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往生他方佛土,其目的亦无外乎是为了见佛闻法、亲证菩提,以种种善巧证无生法忍,广利世间,无所退堕。

  因为我们在普通的凡情之位,很难去真正饶益有情,所以,从一地到一地,真正饶益有情者,唯佛与佛能说是利他者,一切菩萨所行、一切声闻缘觉所行、一切凡圣有情所行,皆是自利增上,这不用怀疑。唯佛世尊究竟圆满觉可以利他、产生真实的功德;声闻缘觉菩萨是进趣圆满,所以说是自利修持,在利他修持的机制中建立自利的逐渐完善、真正地完善,直至成就菩提;而凡夫之类,自害有余,自他二利尚不可闻,尚不可得,若不如是,就不能称为“凡”了。凡圣之别,在于自他二利得力与不得力,非是虚假言说,此处是实有利、实有害的。所以,在凡有情,多诸苦恼、颠倒,多诸见思惑,那些圣者、智者,多为诸尘沙惑与无名惑所惑乱,虽是如是,但已脱离了种种烦恼逼迫,只是于圆满觉纯净、纯熟、趋于完善,乃至究竟。凡圣之别,我们不可不知,不可不思,不可不去观察,若不如是,以平庸慢心智自诩、自以为是,不能成就广大真实善巧。有时我们会产生一些相似的善巧、相似的感知,而真正去教化、利益众生,还是不得力的。

  在净土法门中,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宝号的行持、传播中,可以有意无意地自他二利,二利具足。那些有口无心者,可以饶益十方有情而不得自利;那些传播“南无阿弥陀佛”殊胜宝号之时,守护自他二利之愿的有情,可以在利他之时,回馈自利之真实,亲证自他二利。诸佛如来圆满自他二利的真实,所以唯有利他善巧,自利不可求,因为本来具足,亲证如是,无有任何的疑虑,无有任何“我”、我执、法执,一切惑乱已荡涤已尽!我们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之时,是有意无意地可以自他二利、利益有情的,若作意中,若以佛愿为己命,如昙鸾法师所宣化,那我们在行法中甚为得力,能迅速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与善巧。在念佛法门中,的确很容易体会到一些超常的、不可思议的法益现前。所谓“超常”,就是超出常伦所行,行普贤之德,依利他真实功德而安住自利真实。念佛之人决定是可以利他的,何以故呢?作佛使者,回施佛德,广利人天,对此我们是能感觉得到、观察得到的。

  在中国真正开放佛教的二十多年来,由于佛教的断层,出现了许多“附佛外道”在世间扰乱于有情,为什么这样呢?于菩提心丝毫不熏习,但依一些世间技巧作为佛法,比如给人治个病、看个风水、预测个什么,而横行于世,蒙蔽有情,惑乱有情,要挟有情,乃至令众生失心!多年来这在我们中国佛教中是十分广泛的。作为一个学佛人,我们不要昧失自己的菩提心,那就能延续自己的法身慧命;若不如是,很容易被一些所谓的技术问题所惑乱,被一些所谓的言辞、所谓的你认为猛厉的东西所缠缚,那就会昧失自己的愿望,昧失佛法的正行,我初到东北时遇到的出家师父就多是恐吓此类有情,一开口就是你过去怎么、现在怎么、未来怎么,因为他有此技术,你无此技术,你的菩提心不坚固,就会动摇,如何动摇呢?生起畏惧心,而丧失自己对佛法的进趣。

  行般舟法,亦很容易被这一类东西,即阴境,所牵制,被粗啊、细啊、大啊、小啊、热啊、寒啊等等,乃至幻视、幻听、幻觉,幻受及种种境相所欺辱。行般舟是为了见佛闻法,若见到这类有情,我们但以佛功德回施,那就度脱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而无所畏惧!若不如是,我们于菩提道业上无法真正进趣,很快就会被杂缘所侵夺。常年以来,隔不了十天半月就有人,尤其是大夫对我说,哎哟,你有什么什么问题。我说我不知道,这个色身不属于你大夫,也不属于我,它要按照它的一个法则、一个因缘,跟你说的没关系。因为若是轻从这些事情了,我们的心智就会昧失在一个现缘的境界之中、现缘的量之中,而无益于佛法进趣。因为经常听别人说这个那个,我也习惯了,但现在的学佛者,若是菩提心智、行法心智不清晰,三两句话就把你给缠缚住了,我遇到不少出家师父就是被人几句话套定了,一生也走不出来!

  真正作一个学佛人,我们如何来认识自己的路子呢?就是发无上菩提心,无惧于此,无畏于此!若不如是,则会落入一个甚可怜的境地,也就是被现前的阴境、言辞、事相、困难,乃至说是一个业相所逼迫、蒙蔽,这样你与无上菩提无份啊,堕入一个现缘的沼泽地,其中处处都是大坑,这坑有多深呢?只要随顺它,你就永远没有出离的边际!那我们作为学佛人,应如何来面对这些事情呢?我感到发心最为重要,发心是为首要,认识这个所谓的“出离心”最为重要。出离心,在一切言辞、境色、对待中一路走出,决定无染,所以说“当得不染著,游行一切世间”,若不然,把你安排到一个世界,不令你出,把你安排在一个法界中,令你困惑,那你游历十方刹土就不得自在。

  去年,也是一个有通力的大夫来给我说,哎呀!你这个身体怎样怎样,你这个样子怎样怎样,好坏都有。我说,这个“怎样”是你眼目中的人、你眼目中的量、你眼目中的事相。就如“万法唯识”教言中说,鱼见河水就是房舍,人见河水可以洗涤饮用,修罗见水拿起来就可以打仗,天人见水就是琉璃宝地,饿鬼见水就是火焰。所以,那是他眼目中的慈法,若我随着这个缘走,那就是随着他的业力走了,那我不名慈法,而是业流言下之慈法,如此而已!所以我们学佛人啊,不要昧于言说,不要昧于现量,不要昧于因缘,不要昧于境相,不要昧于现前种种的杂缘,而要干什么呢?发无上菩提心。至少出离心要得见,即于一切对待心智中莫有染著,平等观察,不要取它,也不要舍它,跟你没关系,只是众生见份罢了。一些有“名堂”的人会说,你看看,跟你说你还不服气。我说,我从来不服气这个,服气这个我就不出家了!我不听你这一套,听这一套,我是个废物!因为我是个学佛者,我是自知者,我是依佛教而行持者。对于这一点,诸位善知识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认知。

  (107)云何当得珊瑚之相。得诸相故。

  “珊瑚之相”,珊瑚是七宝中一宝,有白珊瑚、黄珊瑚、红珊瑚、紫珊瑚……珊瑚的相貌真是参差不齐的,但大多是白珊瑚。因为珊瑚是在深海底,在古代采集很不容易,现在有潜艇了,大量的珊瑚都被采发出来,但彩色珊瑚,如红珊瑚,还是很少的。

  “得诸相”,就是所谓的珍宝心智,这里是喻说,因为种种相中本是法宝,种种相中本是善巧,种种相中本无所得,种种相中本来可用可取。取者无染,自得方便;染者必然负重,负重就会造成新的业流。所谓业流,即是染著的业流。用者不染,得以方便,就如我们拿手电照路,晚上带着就行了,如果有电灯的时候,可以不用它了,如果太阳出来,也不需要带手电,但染著的人认为“我需要用手电”,于是时时刻刻都要背着这个东西。如果什么都这样带,一个东西、一个东西地负背在身上,带得久了,人就被东西拖跨了,业力亦复如是。

  (108)云何当得如虚空。一切法无得相故。

  前面说“得诸相”,以珊瑚作法宝喻,令般舟行法之有情得以安住于诸稳定相续、业相续。此处说“无得相”、“如虚空”者,是于种种稳定相续中无所牵挂,无所得,因为在种种延续中轻安引发,乃至种种法益现前,若染著轻安,人必堕落,故以无所染进趣无上大利,说于诸法无所染。

  我们在走般舟的时候,若染著于轻安相,人会堕落;若染著于光明相、庄严相,都会出现问题;乃至染著于佛相,也会出问题。你说,念“南无阿弥陀佛”,走来走去,以求见佛,那是不是染著相呢?非是!因为于不见之相无所染啊。你没有相见,何以染呢?不要自欺啊,就如人对着虚空说:“我不爱财”,当这个财产堆到你面前、属于你了,你不染著,那才是真正的不爱财。行法亦复如是,真正得到法的利益了,你不染著,那才是真不染著。事情现前而无染无著,才是真实功德,当我们贫瘠、无一物所有时,你说自己不爱这个、不贪那个,那是自欺之语。

  所以,经文此处是前后相承之语句,前面“得如珊瑚,得诸相故”,就是在种种珍宝法中享受种种清晰的受用、轻安的受用、庄严的受用,乃至断除烦恼的受用,此受用实不可染,实不可得,即是后面所谓的“当得如虚空,一切法无得相故”。诸法因缘生,法性本空,一切众生应明了此处,若不知法空、性空,诸因缘必然受阻,所以,性空缘起是为观察善巧。知诸法,一定知性空;知性空者,诸法本质相一定得见得用。所以,法无所得,法性本空,生种种法,法实无生。若不如是善巧观察世间与出世间法则,我们就会昧失在所谓的无法、有法之中,无法者,无所依从;有法者,以为实有所得,都会丧失广大功德利益。

  (109)云何当得如菩萨。不断佛种故。

  “不断佛种”,即入佛种姓、信顺佛教者。信忍、顺忍相得相彰之时,成就如来种姓。我们在学习佛法中,不入如来种姓,那就是外道,是名字学佛。

  在阿弥陀佛殊胜教言中,闻说“南无阿弥陀佛”殊胜功德名号之钝根有情,皆得二种忍[12],即菩萨法忍,也就是入如来种姓。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在我们汉地,不论内、外道,学佛的人都很多,许多有情不自觉地都在学佛,不见得要挂上佛教徒的名字,何以故?如来种姓的加持。如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在不断地催熟众生的心智,令其在二忍中得以成就,一般听一次、两次,种子已种下,但不成熟,所以行般舟能令佛种不断。在佛教的修行中,续佛慧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行般舟,就能令佛种不断,因为此名号功德在于此,实质内涵在于此,此处你不用担忧。很多人会担忧这个菩萨怎么不好好学佛呢?那个人怎么不好好学佛呢?你好好念“南无阿弥陀佛”,清净平等地回向,不需要顾虑,对众生放心故,对佛陀放心,对佛的愿力放心,对你行持这个法的回施、无保无留的回施彻底放心!

  (110)云何当得不休息。行诸菩萨道未曾远离大乘故。

  般舟一法,的确是广大载负、平等载负,无遮的载负!学习净土,比较难做到的是什么呢?没有怨对;比较难做到的是什么呢?没有取舍;比较难做到的是什么呢?不舍一切苦恼罪恶有情;比较难做到的是什么呢?平等载负一切;比较难做到的是什么呢?这样说,也这样做。比较难,何以故?众生的取舍、爱憎分别心十分清晰、十分猛厉、十分纯熟,而平等的心、不取舍的心、广大饶益的心、爱乐饶益苦难有情的心,反而比较生疏、遥远,甚不得力,勤苦培养而不能生信,往往培养一段时间,一遇到违缘了,就想要舍这个法,感觉忍受不了,尤其是对“不舍一切苦恼有情,平等回施,安住无疑”,这是此法最难认识的地方。

  就如我们在走般舟的时候,困来了,苦来了,难缘来了,违缘来了,即恶境相来了,都是一切苦恼有情所幻现、所演幻出来的境相,你唯一的因缘实在就是回施利益它,令其安乐。如何做呢?就是不排斥,也不随它,清净地念佛,一路走去,这样的行持未曾远离大乘。所谓“不休息”者,就是在此种种困难、因缘面前无所畏惧。在我出家接触净土的十来年中,此处是让人退堕最多的地方,对于伤害你的人、不断伤害你的人、污辱你的人、诋毁你人格的人,你感觉要去利他、作一个不舍念佛回施给他的心,开始是很难生起的,往往于利他份作回避,心想对方不受恶报就行了,感觉这就是祝福了,而希望对方善巧、成就,甚至比自己成就得早、利益功德更大、更殊胜、更真实、更迅速,这样的愿望很难培养!因为凡夫心种姓如是啊,即爱憎分明、是非分明、取舍分明,而这个分明带来的只是种种困惑,什么困惑呢?狭隘、自利、小乘心,或说寂灭心、或说一种厌离心。

  这段文字提示我们:如菩萨一样不休息。凡夫心总需要休息,尤其是有对待的心智生起、对待的业相生起时,就想回避,不愿意再接触它,感觉到太累、太苦、太无意义。实际不是的。诸佛如来在此勤奋不舍,常行不舍,旷劫以来不舍我等!我等的确皆是谤法、疑法之有情,或说畏于佛法之有情,或说破灭丧失佛法之有情,若不然,我们不会生在佛前佛后,堕入八难啊,此处你不能过份自尊。而念佛法门,尤其行般舟,是无有休息、未离大乘。所谓“菩萨道”,此道不可须臾离也,也无所从离,无所从离故,是为菩萨道,不休息故,是为菩萨道,常行道故,所以“不舍一切众生,不舍一切行愿”。这句话十分容易说,但做起来,若是随佛愿、随佛智、随佛行,那是很欢喜、很喜悦、很不可思议的利益;若是随自己的业力,随自己的分别执着的心智,就十分痛苦,十分难受,十分不相应!我们说:“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诸佛甚深功德,令其迅速成就无上菩提,得不退转”,你把你的法则利益回施给一切现前有缘,若顺缘,若恶缘,都如是平等回施,那真是常行道者、道业不舍者,是菩萨行。此话甚易说,而凡夫心智需要有一定忍受的量,需要有一定自我的努力、坚持与鼓励,或者说随顺。

  我们都知道,大乘教言中是欲度一切众生,成就菩提。若愿“一切众生先我成佛”,这是个大乘的猛利誓愿;若愿“与一切众生同成佛”,这是一个随顺心愿;若“我先成佛,后度众生”,这是大乘的软心菩萨心愿。此三类心愿中,令一切众生先我成佛,这是猛利心所致,这样你会爱乐、尊重面前一切亲缘、疏缘、种种因缘,你会真正地尊重、爱护它,何以故呢?一切众生先你成佛故,也就是一切众生皆是佛菩萨,唯有我是凡夫啊。昨天有个小伙子,在我们见面时,他痛哭流涕,他说今天真知道一切众生是佛菩萨,真是应该尊重一切机会了。当时的确大家都很感动,很多人都掉泪了,因为这个小伙子没有学过佛,刚刚接触过佛教,产生这种心理状态,很感动人,他说的是一个诚恳的、感激的话,当他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那种心灵的舒展与安乐,那种广大、平和与真实的触动,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这是真正的大乘猛利心,大家都是为我来示现种种恶相、善相、胜相、弱相的,干什么?欲令使我出离!我们念“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这是大乘波罗蜜门教言,彻观一切众生如幻,一切善恶众生如幻,一切凡圣如幻,一切法毕竟空,无所得失,毕竟往生阿弥陀佛国土,一时成就!这就是所谓的“同生同西”,以文殊之智透视观察一切幻缘毕不可得。此处是“度尽众生,方成佛道”,即所谓大乘心,度尽一切众生,无有休息。在般舟行法中,亦复如是,不休息是一个行法法则,不能有休息的自我提示,通常行般舟的人在此处心有畏惧,说本来就够累了,再不休息还行吗?其实行法得以真正休息,不休息中真正地休息了,何以故?于法得自在、得自主于无染无著真休息中,一时摒舍众生的染著休息、对待休息,而常行于道业!

  (111)云何当得著大铠甲。诸佛广大戒中决定住故。

  “广大戒”,因为在般舟行法中,誓愿是第一位的,欲见佛的一期念、饶益有情等,都是依大誓愿建立。大誓愿者,是大戒,是大孝顺。大孝顺者,孝顺之至道,是为戒。所以,随顺者,是戒;大随顺者,是戒!此戒是广大戒、清净戒、真实戒,虽然无言说,是略戒,略者,假以简单之言说,囊括一切利他之善巧、利他之心智、利他之抉择,在戒中决定住,就是以利众生为决定住,以随顺诸法胜功德为决定住,以赞顺、孝顺诸佛菩萨圣者及一切有情为决定住,也就是所谓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个言说大家都很熟悉,但在实践此法则中,我们应该细细地观察自己与此言说相应与否。实际上,誓愿的守护,能保护我们在行法中不受变异的伤害,不受变异因缘的侵夺。若我们在学习、实践般舟法中,能真正地生起这种无所退堕、究竟安住、不受伤害之心,随顺利益世间,随顺诸佛甚深功德,随顺阿弥陀佛广大誓愿,在利益众生这一广大誓愿中做一随顺抉择、安住,那是行法最大的一个动力,也是一个悲智的双修,也是真实的功德所在!

  行法人的心理机制千差万别,我可能看过几百篇发愿文了,差异十分大,有简洁的人,有复杂的人,有自利的人,有说利他的人,有疑法的人,有胜法的人,乃至有求感应的人、求出离的人、求财富的人、求大威德的人、求善巧的人、求制约于人的人、求利益人的人、求更加有社会福报的人,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发愿文都有,但是有一点:这一百二十二个“云何”,实在是般舟的真实功德利益!

  般舟一法是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王舍城竹林精舍所宣化,聚集成经典后,隋唐期间翻译到中国,一直传播到现在。当然有很多人疑此法、谤此法,世尊为了呵护此类人,提前就说出来:莫谤于此法,而受于大苦报,而受于恶性轮回[13]。就在我们这个团体中,也有诽谤此法的,说这是假的,是不正法、邪法,坐在这里侍机地做一些不相应的事情,我感到这是不合适、不公道、无意义的。对你自己来说不公道,因为我们在疑一个法则、谤一个法则的情况下,对自己是不公道的。宁愿放弃,也不愿意疑谤于它,疑谤会使我们自己受到很多伤害,就如同用鸡蛋碰卵石一样,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对此,世尊在这个经典上是有所授记的,后面会提到。但在社会上,直接诃骂、诋毁此经典,诋毁此行法的,会是很猛厉,就如经典中记载的一样。在我们现前住众中,我感觉这样做对你自身是不公道、不合适的,若有这样的人,应该当即忏悔,若不如是,应当即舍离此处,可以在其他法则中去行持,也不至于谤法,也不至于受到伤害。因为这是一个般舟道场,你若疑毁此法则,或迅速忏悔,或迅速离开,这两个方法都是可以的,是有利的,是公道的,是相应的。我们在一个道场行持一个法则,是有意义的,赞叹一个法则,是有意义的,而疑毁一个法则,是你的疑心、谤心生起来了,不仅得不到佛法利益,还会伤害自己的,尤其在这样的道场中是不合适的,惑乱大众、毁灭道场这个过失,不要说是谁能救渡了,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也是不舍一切有情,不伤害一切有情,因为你可以说自己与这个法无缘,这样基本上就不谤法、不疑毁法了,就不会去产生过失。也是为了这类有情不受到伤害,在此借助这个学佛、学法的机会,郑重地提出,希望大家善思维自己的因缘,不要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广大戒中决定住”,实际就是孝顺为至道。若建立誓愿,若随顺誓愿,我们都应该于法随顺,随顺中就会有戒、戒德,就会护持我们所行的法则。世尊在经典中讲,戒在什地方?在于孝。孝为至道,而什么是孝?孝者为戒,孝顺为戒[14]。这不是奴役我们,它本身就可以保护我们,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利益。但这个时代中,人心容易逆反,所谓多乱以性戒、以下犯上。此“上”者,不是上下的上,是应恭敬处、应守护处、应爱乐处、应随顺处,如果去诋毁、动摇、撞击此处,那就产生伤害了。所以,孝顺为至道,中国人特别讲孝,但现在世间有情多不喜于孝道,多行于乖逆之行,说话没有好听的,做事没有顺当的,结果就苦啊。所以,随顺之乐、守戒之乐能得以法之安乐;孝敬之乐能得以庇护之乐。

  行般舟亦复如是。若是用对抗心、不随顺心去行持般舟法,那是很难行的。一般真正走般舟的人都很调柔,凡是不调柔,都是习气上的不调柔,所有延续在走般舟人身上的不调柔,都是在行般舟之后,把行般舟的力量放在业习上了,才产生了不调柔的强大势力,实际例子都是有的。但若是一直随顺般舟行法的人,都是很调柔的,那就是在这种所谓的“广大戒”中得安乐,就是普利世间,随顺佛愿,随顺悲智,随顺方便,随顺有情,予以安乐,此心智是必然建立的,因为在佛的愿力加被下,在佛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力加被下,在诸佛如来不可思议的通力加被下,养育了我们的心灵、道德。我们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这个音声功德、佛陀的誓愿就在养育着我们的感知,加被着我们自性成熟表现的过程。那些自大骄慢的人在这里也会被逐渐地打磨出来,令自己的骄慢与自大消融,何以故呢?般舟走一段就知道自己的自大是无力、无意义的。越是自大的人,在走般舟中很快就可以调整过来,但主要是自大的人不愿意走般舟,因为什么呢?不屑故,一个是我不吃苦了,一个是我不能吃苦,不吃苦是慢心,不能吃苦是畏惧心,这样的人必然会自大,所以世尊对闻而不行此法者,后面会有言说。

  (112)云何当得一切诸佛所赞灌顶。住于诸如来十力地中故。

  诸佛如来有十力、十八不共、四无畏,是诸佛如来与众生不共之法。“灌顶位”,是印度的一个特定法则,过去予以王位时,用四大海水来作灌顶仪式,以象征尊贵,现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王位接授过程中还是要灌顶的,如西哈努克把王位传给其王子时,也拿了一坛水给他灌顶。灌顶,是住于法位。位者,就是有所成就、摄化力的意思。

  在般舟行法中,的确可以令众生入无畏心智,安慰世间,无所挂碍,得种种不可思议善巧力,非是一般修法的自力所能成熟的。般舟法有十分不共的教言,即“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立者说法,闻者听法,听法后进趣于亲证自性,无所畏惧,抉择于无生法忍,这实在是在我们现世行法之中很难得的法则!这样的法则尚是对未断欲凡夫而讲的,也就是说,此三昧修法是凡夫有份的。以常规说,现世之人虽有能见十方诸佛的,但凡夫不可见,何以故?未净欲故。我们可以查很多经典、很多法,若是想见本尊,那是甚难的,需要很多加行修持才能成熟,但在净土一法中不是这样,现下直趣,三昧亲证的善巧皆是于当下。此“当下”,若见若不见,清净守护。所以,见者当问,问者即答,答者即知,知什么呢?犹如灌顶。此灌顶,是佛亲自灌顶,是亲临诸佛前灌顶,是“得一切诸佛所赞灌顶”,所谓“所赞灌顶”,就是亲予以法的真实,令汝住不退转。这个法的加持真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现前大众中,有没有这样受诸佛灌顶的呢?实际这真不是难事,就在于我们在这个法则上勤于行持否?真正信心决定否?真正对爱乐、无疑实践否?难易不在于法则,难易是发心的根本所在啊,若发心难,行法就难;若发心易,行法就易。你说自己感觉易就行了吗?不是。你发心愈究竟、愈彻底、愈纯净、愈单一,就得所谓之易。易者,愈直接故,愈了达故,愈彻底故,愈真实故。所以,法无难易啊,凡圣的评判也没有什么难易之说,只是我们设置的自我障碍太多。

  “住于诸如来十力地中故”,此般舟法,为十方诸佛之父,产生大功德威力相,摄八地菩萨事,即一生决得不退转。所以,这样的法是不允许人诽谤的,实际不是不允许,是怕你受伤害,实际也没有什么怕,你也没什么可诽谤,只是自己受伤害罢了,这一定要注意!对这一类法则,往往那些未有行持成就者、未有进趣者,以自己的业力、以自己的量去思维,就会诽谤。谤者,会蒙昧自己的善根,散坏自己的善业,乃至惑乱清净行法者、发心者,这个过失就很难透视了。我们汉地人现在于谤法、毁法没有畏惧,在藏传佛教中,很多人不敢,连舍法罪都不敢,他们对法的认知、交流很谨慎,尤其是在清晰地传播、实践法则上。对此我们应该注意。有些人是热恼了、烦恼了,说一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话,对他人实在是没有什么,你也伤害不着他人,但容易造成他人一时的疑惑,动摇他人行法一时的因缘,就根本来说是不能伤害他人的,但现缘中,你可苦了自己,一定会很苦的。在此提出来,还希望大家爱护自己。

  (113)云何当一切所想。通达一切诸法行故。

  诸位善知识,在行法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自己的想法很清晰。以前,我在一个地方住的时候,在“一切想”上与法相应的机制中,说了四件事情,我说这是我想象的事情,结果我不说,大家看就对了。其实这些事情是早都有结果的,因为什么?没有做之前,先想了一下,想了以后,把它设置了,就仍到一边了,结果走了一圈后,这四个事情就一个一个成熟了。想法与事实为什么会相应呢?这里最重要的是“一切所想”之“想”是什么?若如实地透达前后际无别,就能形成“一切法行”与“想”同等之力。

  那么你能否把这些“想”与法行相应呢?莫要畏惧,若要相应,你要有一定的透视力,即透视前后际的不相隔离,所谓“一念为三世”、“三世为一念”、“一念为三际”,此“际”实在是无际。一般我们在这里产生不了真实的抉择,而说“未来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是什么样啊?你说:“你现在能不能把这个地方想成个什么样呢”?不是,我才不需要想。在八年前,我给大家讲放光寺现在五个地方[15]的建筑的时候,没人不耻笑的,说你是神经病吧?因为以前放光寺就巴掌大的地方,还到处都是荆棘,现在这五个地方可不是我建的。这不是故意夸张一个东西,最早放光寺的住众都是知道的,谈过这个事情,但大家不会生信,认为它是不相应的,是没有意义的想法。若要想法与法行相应,怎么来想呢?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凡夫修法机制。我们凡夫脑袋就是爱想啊,不停地想,但大部分是妄想,不与法相应,不与法行相应。有人是黑暗想、颠倒想、愚痴想、自大想、欺人想、慢他想,这个想,最后肯定是没有意义的。有个菩萨给我算了一卦,说,哎呀,你下半年怎么样怎么样。我说,你若算得准了,今天下午我就背包回家,佛法跟我没关系了。为什么呢?你若能把我算得准了,你算我什么时间死,你能不能算自己什么时间死呢?这话实际是相应的话,什么相应的话?希望人对法、想,要有相应的机制。后来我下半年见到这个菩萨,就问你那个算法准不准呢?他说,哎哟,佛法能改变人的命运。我说,佛法不能改变人的命运,人的命运的确是命运,但若能如法行持的时候,实是无一法可得,无一尘可染!诸位善知识啊,佛法离我们不远,就在我们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现前因缘中的确是具足一切功德利益的,也是具足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你何以运用呢?

  “云何当得诸法所想。通达一切诸法行故”,对此我是有实践经验的。以前遇到一个菩萨也给我说,师父啊,你在某某年会怎样怎样,你看着吧。我用思想衡量了一下,然后说,对不起,菩萨,我心中没有这个种子!若有这个种子,我一定会象他说的那样;但没有这个种子,它不成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审观自己心灵深处的种子因缘,即你在此处是畏,是不畏?是惧,是不惧?是染,与不染?是得,与不得?你若能觉察了知,后面的行法是甚为清晰的。所以,现在许多人怕算命,怕见到有通力的人给他说这些东西,为什么怕呢?就是有种子。一旦有种子,那么别人给你安这个种子,相应了,就成熟了,那他就锁定你了!这是在般舟行法中,是完全可以纯熟的“想”与“法行”相应的机制。

  (114)云何当得一切算数。巧方便知故。

  如何来认知这个“算数”呢?即条理性、真实性、次第相续性。假如我们在般舟行法的五个次第中,能破除阴境,能见光明相,能走出诸佛刹土庄严相,能亲见诸佛说妙法相,能亲证法性真实无染无著、无来无去相,在这种种相中,次第次序清晰,于错次序、正次序、顺次序、倒次序自由出入,那就是这个法的真实成就者。就如有人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出入自在,入每一禅得以自在方便,入每一定得以自在方便,那么就说他就纯熟这样的法则了。我们在般舟行法中,若能如是设立,一样可得以自在方便,得“巧知一切法”自在力,对这个“算”,即再来审视世间种种相、过现未来相、人我他相、佛教相、寺院相,各得其方便运用。

  我特别赞叹一些有通力的人,特别反对那些虚假通力的人。我也曾遇到一些通力比较好的菩萨们,所谓好是什么呢?他纯粹是善良、清晰之心,能于一法十分清晰地告诉你其次序、其延续的因缘,十分善巧。他这个“算”是什么算呢?是以通力得见。有的人是用术数算,用什么掐指、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的,有的是卜筮出来的,这一类算法亦得世间方便,出世方便能否得见呢?亦可作助缘,但若染著于此,骄慢于此,邪见于此,功利于此,那会堕落。所以说,“算”的方便有依通力算,即可视图象算;有音声算,即通过听到的音声算;也有卜筮计数算;也可以调动鬼神算,这些算法实在都应是一个目的:方便饶益有情。若是用在骄慢、邪见、自大,那是有危害的,虽然是同样的力量。“云何当得一切算数。巧方便知故”,这在行般舟中会有清晰的感知与善巧,行般舟法必然会具备这样的善巧。其实,人真正行过法,这些技巧反而不为难事。

  (115)云何当得善知一切成坏。远离一切障碍故。

  若人得通力方便、计算方便、乃至说观察方便、智慧方便之时,可以用算数、巧力知过去、现在、未来。此“过、现、未来”实是一个虚假的设置,一念中是能彻知彻了的,只是我们对这一念的认知,往往会把它打在现前的因缘上,不敢将其展开,不敢将其相续,不敢将其推演到过去与未来,为什么呢?没有这样的善巧与透视力。我们在行般舟中,一定能够引发这种不可思议的力,“善知一切成坏”,即能观察一切事情的缘起、过程与结果,透彻地透视过去的一切因缘、现下的一切因缘、未来的一切因缘、过程与结果。

  实际说“过现未来”,实在是很勉强的,但凡夫心智若不说过现未来,一时迷失,即迷失在当下,不知道当下如何安住,所以说“未得漏尽明,不知当下住”,你当下会一片迷茫,不知何以作为、何以观察、何以运用、何以去向、何以守护?如果我们能善于运用“一切想通达一切法行”,那么对这一切所谓的梦的善巧、现缘的善巧、恶善巧、善善巧、境相善巧、法则善巧,都会逐渐纯熟地、清晰地运用起来。用它做什么?知一切法、一切成坏,远离一切障碍行。

  碍中无碍,实是无碍行,实是解脱行,实是成就行,实是抉择行!凡夫之行,行于有碍,碍碍有行啊。我们在碍中,是否能入无碍行呢?《净土十要》中有十种无碍行[16],入无碍境地。凡夫在碍中行无碍,实是甚为稀有!般舟行法亦复如是,因为“立一念,断诸想”,这种种“想”中,皆是碍:累碍、困碍、睡碍、饿碍、冷碍、热碍、痛碍、烦碍、无聊碍……,种种碍中,皆行无碍,直直走去!所以碍中行无碍,自得方便、自得解脱、自得成就!

  善知识们啊,这个行法的确是甚为有意义的。善观诸碍,不著碍行,即得无碍行。一切障碍本来无碍,所以远离障碍。我们往往把障碍当作一种可以回避的东西,把困难当作一种可以逃避的东西,实在不是般舟行人,不是念佛行人啊!那么我们在行法中,如何来审视“碍中行无碍”这个法则呢?其实这句话甚为方便,因为十种无碍行中已经给我们凡夫有情提出了这种“碍中行无碍”的抉择,你若是在碍中产生碍了、逃避碍了,那这个障碍就成为事实,就真是障碍了,或现下障碍,或未来障碍,必是障碍,真会碍你!凡夫有情多生障碍心,也就是在障碍面前就会退堕、就会逃跑。般舟行法,就是让我们碍中无碍行,碍中解脱行,碍中成就行,碍中真实行,行什么呢?行于念佛!诸位善知识,切莫舍弃自己的胜缘,就是碍现前之时;诸位善知识,切莫舍弃自己的珍宝,就是障碍现前之时。此障碍实是无碍,正是行法之时,正是得力之处,正是所谓“知一切成坏”之处!成者、坏者,皆是差别之相,实无自性,抉择于用。所以,碍与不碍,抉择于行法者。若不退若不堕,直直走去,碍实是无碍!般舟行法特别突出地表现了这个法则,这个功德,这个利益,这个不可思议的善巧,即珍惜自己的当下,若顺缘,若逆缘,若恶缘,若违缘,若痛缘、痒缘,若伤害缘、利益缘,乃至说八风荡涤之时,正是胜缘!什么胜缘?无碍之缘!此“成坏”,成者,成就菩提;坏者,坏于障碍之碍,那么自然得以解脱!般舟行法,我们实践得比较多,但对于基础的理论指导和实际的技术操作,这一百二十二问,我们的确应该熟悉它,应该清晰地了解它,应该慎重地实践它、认识它,这样就真能迅速成就此三昧力,或成就此行法的进趣善巧。

  (116)云何当得一切不住行。不取不舍故。

  前面的“碍中无碍行”,亦不可得啊,亦不可取,亦不可舍!此处若取舍,是为障碍!所以,在碍行无碍中滋生骄慢与染著,以为有所得,这样不会进趣广大善巧、亲证三昧、亲见诸佛,一定要在此处有清晰的透视。往往我们逾越了第一重障碍,即我执,后面会产生法执,若我们能破除我执、破除法执,一路走去,光明照耀,即见诸佛,无所挂碍,无得无失!这是所谓的“一切不住行”,是一相三昧深入修持的善巧,是进入一行不可思议功德的广大守护。在般舟行中,亦复如是,此善巧是具足的,所谓不取不舍故。不取不舍,甚为重要;大取大舍,甚为重要。不取不舍,就是大取大舍!舍者彻舍,取者彻取,远离对待,入不取不舍不可思议善巧。

  (117)云何当得一切大施主。能施无悔故。

  行般舟法是无有后悔的,这是十方诸佛所珍贵、珍惜的法则,是一切菩萨所顶戴的法则,是一切人天应供养的法则。以前有一个外地来这儿挂单的出家师父,他质问我一个问题:“这么多居士、出家人走般舟,需要常住为他们服务,他们有什么功德,凭什么为他们服务呢”?我问他,你这是质问呢?还是探讨呢?他说他有点看不惯,过去闭关都是有要求的,比如闭关人要为常住服务多久,因为十方信施是难以消化的,为什么这里来个人就可以行般舟,而且大家还会照顾他呢?我说,你如果看了《般舟经》,一定不会这么说了。主要是很多人没有接触过佛陀的教言,依自己的想法来衡量,依自己所知的法来衡量。以前也有放光寺的出家师父问过这个事情,说供养出家人、僧众的东西,居士怎么能用呢?我说,出家人、居士,不管他们是什么,他们在做什么最重要!在这个行法机制中,什么是僧,什么是居士,什么是应受供养,什么是不应受供养,我们用哪个角度来衡量呢?对此应该善观察、善透视,这实在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我们在此处没抉择,也不敢轻易给大家造出不相应的因果。学完这本经后,大家一定可以认识到:行般舟法的人实是一切诸佛可供养者、一切菩萨决定供养者、一切人天必定应供养者。

  “云何当得大施主”,大施主是什么说法?“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群苦,誓不成正觉”,阿弥陀佛这个大施主,是什么样的大施主呢?是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一切皆予以布施,要什么,布施什么。我们在般舟行法中,实际要将整个身心世界都供养给世尊、供养给三宝、供养给法界有情,才能行得下去。所以,此行法,实为大施主之行,无挂碍之行,彻底回施之行,无保留之行!走般舟走得久了,的确可以感觉到善施无畏,善施无畏法则,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一时抉择了。真正行这个法的人,即心无挂碍、心无染著、真正在这个法则上随顺安住的人,是会布施的,会抉择的。这是般舟行法的一个实际功德,与阿弥陀佛所发“普为大施主,普济诸群苦”的大誓愿一样,作如此广大守护,所以行般舟之时,亦是财布施者、无畏布施者,亦是法布施者,三檀悉被,普利有情,无所畏惧。

  (118)云何当得入诸法海。能施胜上法宝藏故。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这是一切诸佛出世的心智,是一切胜教言守护者的心愿。此处,“入诸法海。能施胜上法宝藏”,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回施,实在是不可思议,因为能令一切众生亲见诸佛闻法,为众开法藏。闻法入法藏,闻法入法海。佛是一切法自在守护者、一切法自在成就者、一切法自在回施者、一切法自在教言者,能令一切众生于法得自在,我们若能见佛闻法,决定能入诸法海,广习一切法,入一切法藏、自性藏、功德藏,乃至一切行愿藏,一切法藏一时得见,就得见于行般舟见“十方诸佛现前立”这个现前因缘成熟之时。

  “能施胜上法宝藏故”,净土法门的行持,包括般舟行法的行持,都是不可思议的。现在般舟行法被归为唐密净土的一个法,般舟行法不能代表净土行法,是净土行法的一个旁依法门,即只是一个旁枝,不是净土行法的全体,但它有不可思议的大功德善巧、不可思议的大加持力、不可思议的成熟善根的力与法。凡夫有情实在是难以思量,还是行者知啊,说者不知,还是希望大家去行法,深入一法,真实行作,才能真正得安乐。阿弥陀佛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那我们念佛人仗借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在见诸佛、见阿弥陀佛之时,也是“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的善巧实施者,那是真实不虚的利益,是会现前的。

  (119)云何能得一切世间行。能舍世间诸相故。

  “得一切世间行”、“舍世间诸相”,这两句话是不是矛盾呢?实际是相续的话。一切世间行,能舍世间诸相,这真是大功德利益世间、净化世间的善巧者。常行道者,必然如是;常行道者,必抉择如是;常行道者,必然守护如是;常行道者,必然教化如是。如是,则能得一切世间行,能舍一切世间诸相,因为一切世间不染故。如何不染呢?为度化世间有情而设置种种方便,而施种种法,不被世间所染而度脱世间有情,所以会产生化度善巧。若我们知道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皆依幻化因缘而生,无有实质,那么我们决定利益世间、无染无著,所以说“能舍世间诸相”,因为化度世间故,不是爱染世间故。世间实无爱染者,实无爱染者可得,即使你甚为追求的一个东西,必无自性,只是一个妄想执着产生的事实激励罢了,这个事实实在是苦与妄!世尊所说的第一部经,《初转*轮经》,还是提倡大家有机会能看一看,一切有情都应该知道“眼、识、智、悟、光皆是苦”啊。世尊对我们这个教诲,是甚深不可思议的,若不识得此,总认为真正有个好的东西在等待着你,一个妄想不断地去打,一个妄想不断地牵制着你,那真是浪费损耗你的智慧生命,也即无染之生命。

  (120)云何当得广大神通。随顺诸佛神通满足欢喜故。

  对于这个“神通”,我们就不敢随意说了,因为没有通力,不敢说通,但我们把“通”的名词名相提一提。佛教一般讲六通,世间人讲五通。六通者,所谓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漏尽通。漏尽通是佛教抉择与一切法不同的根本所在。有人说,你们佛教的那个漏尽通就是没有生育能力了。这不是笑话啊,甚至许多佛教徒都是这么认为的,说男人漏尽是怎么怎么样,女人漏尽是怎么怎么样,但这跟佛教真没有关系,这是生理现象,跟佛法没有关系!在律藏中,这方面记载是最多的,说这种话是决定不成立的,跟佛法丝毫关系都没有。这是以世俗知见来认识佛法,产生了很多可笑的追求与执着,可笑的想法与妄想,可笑的感知与迷失。漏尽明、漏尽智、漏尽通,非是如是说,这么说只是一个生理的升华、生理的变异,天人没有我们人类的这种龌龊,入忉利天,闻声、色、香、触就具足爱染之心了,你说他是漏尽了吗?你说他是已经出轮回了吗?他尚在欲界天。许多人在佛教的六通中,或说漏尽中,产生了极大的误解,这种误解甚至误导许多有情。如果是自己误就误了,还误导他人,甚为可怜,因为这是不出三界之苦的,跟佛法丝毫关系都没有,这只是一种生理善缘的增上现象罢了,若把这个当作佛法,实在是一个误区。六通中,漏尽通最为重要,前五通是方便,漏尽通是体,是根本所在,是佛法区别于外道的根本需要修证的地方。

  我们世间人怎么说通力呢?大通力方便是谁能得呢?怎么实践呢?这是给大家一个提问罢了。“云何当得广大神通。随顺诸佛神通满足欢喜”,行般舟能不能得到这样不可思议的利益呢?“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这个三昧,满足凡夫有情,亦满足圣者有情,实在是具足行,所以“随顺诸佛神通,满足欢喜”,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利益。凡夫行此法,虽未净欲,尚可得知“十方诸佛现前立”,因为三力相加故,与本行功德相应故,而产生的事实,所以我们每一个现前有情都有这样的机遇!

  (121)云何当得一刹那时间行。即能遍至一切诸佛前故。

  在这一百二十多问中,逐渐深入到诸佛刹土、“遍至一切诸佛前”。我们在此南阎浮提所见到的是五浊恶世的浊恶之相,尤其在减劫之时,五恶五痛五烧炽盛世间,苦恼有情衰坏于世间,我们看到的释迦佛的遗像、阿弥陀佛的德相,乃至过现未来十方诸佛种种德相,皆是画像、金属像、木像、刺绣像,种种这些像虽然亦在应教施化,但无有言辞说法,只有形象默教啊,默然施教,令众生得悟。我们现在对着铜佛、木佛、唐卡画像佛,向他问问法,他的确也在给我们说种种法,但此说,实在无言说啊,虽然彻底彰显诸佛教诲,凡愚有情不得善巧,难以彻底了解,所以还要假世尊报德之佛、应化之佛,随众生根性需求,演说种种法则,令人心开意解,所以我们需要于一刹那间能行至诸佛前这种功德与利益。般舟行法,亦复如是,令众生有闻法之机,即得见诸佛。得见诸佛,一定要进趣于诸佛前,很多行般舟的菩萨们走啊、走啊,能见到诸佛细色妙相、庄严妙相、光明妙相、具身妙相,乃至说微细妙相,有没有闻法者呢?那是进趣问题了。

  (122)复云何当得住此佛刹。遍见一切十方诸佛。听闻正法。供养众僧。非但未得出世六通。而实未得世间五通。而亦未舍此世间身。亦无生彼诸佛国土。惟住此土见余世界诸佛世尊。悉闻诸佛所宣正法。一切听受如说修行。

  因为前面是“云何遍至一切诸佛前故”,所以最后一问为我们设置“复云何当得住此佛刹。遍见一切十方诸佛。听闻正法。供养众僧。非但未得出世六通。而实未得世间五通。而亦未舍此世间身。亦无生彼诸佛国土。惟住此土见余世界诸佛世尊。悉闻诸佛所宣正法。一切听受如说修行”。这一个“云何”,就是前面一百二十一问的实际利益的归结,也就是总结了前面一百二十一个功德相之最终目的,即见佛闻法、如实修行,见一切诸佛,闻一切诸佛所宣的正法眼藏,令心开意解,所谓“如说修行”。

  此“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三昧,到此一百二十二问中,就彻底地表现了般舟行法的实际利益,从一百二十二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它,令听闻众生产生爱乐、向往、真实的抉择、利益抉择、闻法欢喜抉择、实是广大内容摄化的抉择,乃至说此究竟利益对自心的唤醒。若对一法之利益的广大、究竟、真实无所涉足,凡夫有情是很难有认真进趣的机会与愿望的。

  “出世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漏尽通,都是出世、入世二种法则所表现,在佛法中,漏尽通者唯阿罗汉所现证,也是唯佛法中所具有。出世六通是十果圣人、应供位、破见思惑、了分段死者所拥有。在生死业海中,有两大类“死”:依见思惑,产生所谓分段死;依尘沙惑、无名惑,促生变异死。此二死中,一是生死轮回有情所具有,一是诸菩萨贤圣所具有。若尽此二死,那就成就无上菩提,真实得见。声闻教中的阿罗汉,亲证漏尽通,是出世圣人之极果。我们先不谈菩萨教言,但说声闻极果,此类圣人永别生死轮回,永断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是六道轮回所表现,具含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情。“世间五通”,所谓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是一切世间行道者皆可以成就,非独佛法中有,所以称为世间五通人、五通仙人、五通自在者,此类有情不了分段生死。

  我们念阿弥陀佛,行于般舟之法,于出世六通、世间五通尚未得,怎么能见阿弥陀佛及十方诸佛呢?这是此段文字的启问。此处启问十分清晰,所谓此类有情未离此土,亦未生彼土,但在此世间见诸佛世尊闻法,如法修行,这实是不可思议的大功德相!般舟三昧行法的利益,其最广泛、不可思议的内容就是:对于净欲者、不净欲者,具通力者、不具通力者,在佛陀世尊的威德愿望加持下、神通光明加持下,与本功德力相应故,而得见十方诸佛,听闻诸佛宣化正法之教,令其如实修行,这实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特定法则!

  这个法则在其他经典中少有宣化,所以此经典在我们汉传佛教中甚为稀有、珍贵、难得。在《观经》没有传到中国前,《般舟经》的行法实在是十分重要的,它指引、成就了很多大善知识对佛法真实功德利益的抉择,非仅是言说方便、智慧心智方便。也就是说,在般舟一法行持的成就中,不但予众生以文字方便、语言心智的方便,亦予众生广大通力善巧,以及逾越通力善巧的大方便,即得见诸佛,亲闻教言,如是修行。其实质利益与超胜之处,就在于凡圣可以同修、同证!唯有在净土一法中,有这样凡圣同修之法的宣化。若是没有《般舟三昧经》来证实:在诸佛如来威神加被下,一切众生皆可以见佛,那么凡圣同修一说形同虚设,无利于世啊,世间有情多会产生语言的迷闷,于法不能生起决定信,尤其是凡愚有情。

  最后这一段“复云何”的文字,实是般舟三昧行法的利益根本所在,与其他行法不共殊胜所在,真实眼目所在,真实激励有情、加持有情生决定行法信心所在!若没有这一条利益的回施与宣化,我们自己是无力抉择实践般舟法的信心的,何以故呢?凡夫何有信心可谈呢?若是有信心可谈,那就是菩萨,那就是智者,那就是真正的大成就者,凡夫要依功德利益如实回施,令其得见得闻,得以心智抉择,誓愿抉择,才能深入实践法则、感受法则、证实法则。所以,这一百二十二问,实在是导引众生的导师,是归入般舟三昧行法的大善巧者的实质法益,若没有这一百二十二个“云何”提问的功德利益的给予,我们现前所有的信心,都是一个假设啊。若没有真正地、完善地了解它,你怎么能确定不疑地去实践这个法则呢?尤其是对贪嗔痴慢疑邪见具足之有情,怎么策励有情舍弃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进趣于此法则,来见佛闻法呢?所以,这一百二十二个“云何”提问,就是假贤护菩萨之提问启教,令我等有情心开意解,如实了解般舟三昧行法的真实功德藏,入其功德藏,打开功德藏,令我们大家得见、得以感知,以有进趣之愿乐、意乐。

  贤护菩萨仰仗世尊威神加被,来启问般舟三昧真实功德内涵,令未证三昧有情得见、得闻;令不知般舟三昧人得见、得闻;令不了解、欲了解般舟三昧人得见、得闻;实有不可思议的胜福德回施。何以故?若没有贤护菩萨代末世有情发起这种如理提问,就没有世尊对这一百二十二种般舟行法利益的简洁作答,末世有情就很难涉足般舟三昧,很难对其有完整具体的了解,即使得到相似的利益,也很难整体地、清晰地从文字、教言、实质利益中去进趣、了解它。所以,贤护菩萨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大菩萨,欲饶益我等,发起如此殊胜、难得的提问机遇与法会。我们作为薄地凡夫,欲了解般舟行法,乃至说亲证般舟三昧的实质内容,这一段距离,若是没有教言引导、法则引导,实是不易涉足以了解的。通过对这一百二十多问的学习、认识,我们逐渐有进趣、了解、实践这个法的机遇,实是诸佛甚深功德不可思议的回施善巧。就薄地凡夫来说,若无诸佛如来这种广大善巧的回施,“般舟”之名尚未有闻及,何以亲证?所以,诸佛如来立教传世,广利人天,于未有缘者,逐渐成熟其因缘;于有缘者,令其行法得以成就;与一切有缘,结下这种不可思议的胜缘!

  世尊。譬如今时圣者阿难。

  此“圣者阿难”,是初果圣者。在声闻教言四果四相、八辈圣者中,初果是最初之证得圣果善巧者。

  于世尊前亲闻法已。皆悉受持。如说奉行。

  此处举阿难多闻第一的例子,我们在行般舟法之时,若得到“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这样的三昧,能得到什么样的利益呢?会不会闻此忘彼呢?这里举了一个利益来安慰、来令我等生决定信,所谓如彼阿难,闻则不忘,闻则正行,闻则受持。

  彼诸菩萨。身居此土不至彼界。而能遍睹诸佛世尊。听闻法已。悉能受持如说修行。亦复如是。乃至梦中。咸若斯也。

  这一设问,利益亦如是。什么样的法能得到这样的利益呢?世尊在后面作了一个决定回施,实在是对一切凡圣有情作了一个莫大的安慰与回施,尤其是对在凡有情,未证六通出世功德,未证五通世间善巧,乃至在于凡愚之位欲行法者,作了一极大安慰,令其进趣此法。我们对一个法则的利益与功德,若是了义、不了义,若是真实、不真实,若是广大、不广大,乃至说殊胜、不殊胜,凡夫心智是无以了解的,最多是有揣度,假以自己可视的知见去揣度一个法则,实难完善地、完整地了解,难以全体地得见。而在世尊这一百二十二个“云何”的回答中,或说在贤护菩萨这一百二十二个提问中,彻底地彰显了此法则的利益与真实功德,彰显了此法是凡圣同修的,若出世功德,或若入世功德尚不可得之有情进趣此法,亦能见佛,亦能闻法,亦能如实修行。这给我们开了一个直通涅槃的大道!若是没有这一百二十二问的宣化,我等何知何晓于般舟三昧的实质功德呢?所以,贤护菩萨实是我等大师啊,实是我等授惠者、恩育者,给予我等行于般舟法的资粮,给予威德,给予机遇!

  后面是世尊来对贤护菩萨这一百二十二个“云何”功德利益的善巧回答,即对于什么样的法则能得到这样的殊胜、难以言说的功德利益呢?世尊作以回答。

  尔时世尊告贤护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贤护。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妙义。汝为利益一切世间诸众生故。亦为安乐诸众生故。复为怜愍诸天人故。复为摄受未来世中诸菩萨故。贤护。而汝往昔已曾供养无量诸佛种诸善根。听闻正法。受持正法。爱乐正法。敬重正法。汝今但以摩诃迦叶教化行故。少欲知足。恒乐闲静阿兰若处。或居冢间。或在树下。亦露地坐。常坐不卧一敷不移。受乞食法一食不再。或一坐食。或唯一抟。唯畜三衣及粪扫衣。赞叹头陀。劝请诸菩萨。教菩萨行法。令诸菩萨喜。诃责诸菩萨。教示诸菩萨。成就诸菩萨。能为利益行大慈悲。于诸众生生平等心。咸得自在到于彼岸。随意得见一切诸佛。发广大愿行深妙行。乐一切智菩提梁柱。善能随顺如来种性。发菩提心犹如金刚。通达世间众生所念。广大妙行不可校算。不可称量。常在一切诸佛目前。贤护。于汝功德中未说少分也。

  为什么称“贤护菩萨摩诃萨”呢?贤护菩萨实是大菩萨。何以故?广利世间、广摄世间、广润世间有缘众生,令得真实利益故。

  世尊赞言:“善哉善哉。贤护。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妙义。汝为利益一切世间诸众生故。亦为安乐诸众生故。复为怜愍诸天人故。复为摄受未来世中诸菩萨故”,这一言说十分重要。贤护菩萨,乃至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其一切启教皆仰仗于诸佛威神加被,令其起座,而发起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启问,若不如是,贤护亦难启问。为什么呢?诸佛所证功德利益、功德之藏,唯佛与佛能知,一切菩萨不能知晓。

  “为利益一切世间诸众生故”,就是一切凡圣有情。净土一法甚深不可思议全在于此,凡圣同修,是净土一法的一个特定教言。般舟行法虽然是净土一法的旁依法则,但它能彰显净土法则的一些心髓心智所在,即关键要点所在。依《无量寿经》对众生的提示,我们学习阿弥陀佛的教言,是依佛愿力而得度脱,此处是依行般舟三昧行法而得成就,所行、所摄还是有异的,但是实际利益功德相还是真实一如。贤护菩萨所提的一百二十二问,每一问都是实质的行法之利益所在,都是真实行法者所能收获的真实内涵,是为了怜愍人天未涉足般舟三昧真实功德利益的若凡若圣之有情,而作的真实回施,令其生起利益抉择,所以如是宣化。这一宣化,不仅摄化诸凡愚有情,亦摄化未来世之诸菩萨,凡圣同修,全显于此。诸行法中,有摄凡者,有摄圣者,但净土行法乃至此般舟行法,摄于凡圣,实是大功德藏啊,这个法是如来之法藏、功德之藏,在这段文字中,十分清晰地表达了所谓“利一切世间诸众生”,若凡类、若圣类,若人类、若天类。

  “但依摩诃迦叶尊者教化行故”,我们大家来观察,此是嘱累贤护菩萨,实是嘱累现前一切大众。贤护菩萨是在家菩萨,若在家,若出家,皆以菩萨身而作表述,也就是说凡圣同修,出家在家,出世入世,其善巧内容真实不可思议,普摄普等!我们为什么能在摩诃迦叶尊者守衣入定的鸡足山华首门之下来学习此经典呢?一定有甚深、不可思议的胜福德因缘机制的加被。也有人问我们这儿为什么行般舟呢?我说我也不太懂,应该问问迦叶尊者,应该请他出定,何以强缘摄化我等行持般舟呢?为什么到这儿的人行般舟呢?因为世尊的弟子中,摩诃迦叶尊者成就此法故。在此末世之中,以不可思议的禅定功德守护世尊的金襕袈裟,守护衣钵,以传未来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弥勒佛,广利人天龙华三会,这样的传播机制就是摩诃迦叶尊者所守护。我们今天来到迦叶尊者的脚下,来行此法,似乎是理所当然,似乎是因缘成熟,似乎是善根善缘成熟之重要标志,是不是这样呢?诸位善知识,善观察,善思维。因为一个法则绝不会孤独而起啊,皆因众缘合和展现在我们的现缘之中,若成熟,若不成熟。我们来到这个迦叶尊者守衣入定的华首门下,放光寺、恒阳庵也在迦叶尊者的威德俯摄下,来加被我等,促使我等行法善根成熟,若不如是,我感到对“般舟行法”这个名字都甚难闻,其功德利益的内涵更是难得难闻,对如此完善、具足、深刻、广大、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利益实在是未敢涉足,也没有敢想象!而我们有这样的胜福德因缘,来到鸡足山这个佛教胜地,在迦叶尊者慈目的注视下来行般舟,是不是有大因缘呢?诸位善知识,善自细细地思维,细细地观察,莫以空过!

  “少欲知足”,此下是参照摩诃迦叶尊者的行法,来展示般舟一法的内涵。

  “恒乐闲静阿兰若处”,远离身心愦闹,远离自他二种愦闹,行于阿兰若,即寂静处,心智寂静,安乐守护。现在学佛的人喜于愦闹,实是可怜啊。你说,那我在大乘法则中,或说一些殊胜功德中,以意乐修法,行不行呢?这与般舟三昧行法有不相应处。对于此行法,在寂静处一定是为增上方便。我们走在这个原始森林中,或走在周边比较广阔、原始、朴素的土地上,有一个相对寂静的环境,即依报环境,这样我们再调整自己的心智,令其寂静,远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带来的愦闹,即自我的骚扰、心智的烦躁,则能进趣这个寂静的、安乐的得见诸佛的善巧。

  “或居冢间。或在树下。亦露地坐。常坐不卧一敷不移。受乞食法一食不再。或一坐食。或唯一抟。唯畜三衣及粪扫衣。赞叹头陀”,这里所举就是十二头陀法则所行。我们知道,迦叶尊者是头陀第一的行者。在世尊的头陀教化中,头陀可以翻译成很多名字,“抖擞”是其中比较被认可的一个名字。比如我们在中午昏沉来了,一振奋,把身体提一提,瞪瞪眼睛,搓搓耳朵,也就起来了,就不睡下去了,但是如果我们加一个意念,说,哎呀,怎么发晕呢?那头一低就睡着了。“抖擞”二字,就象我们身上有灰尘了,把它抖掉一样,就是振奋一下。头陀一词,又称“杜多”,一般很少直接翻译,基本都以音译“头陀”二字,来作为佛教中的一个特定名词。有十二种头陀行,我们提示一下,希望大家有一个知见理解:

  住阿兰若,译为闲静处,谓身离愦闹,心离欲盖。

  我们都知道,欲有五欲,对色身香味触法的染著,称为五欲之乐;盖有五盖,即财色名食睡。

  常乞食,谓离诸贪求,不受他请,不分别好恶,不嫌饥乏。

  托钵乞食,是远离贪求的一种殊胜方法。学佛之众在饮食上过份地浪费时间,是不相宜的,但如果没有正常的饮食,也是不相宜的。托食,若得与不得,若足与不足,因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谓宿缘成熟、异缘成熟,种种差别,就如佛在经典中记载的一样,有的阿罗汉托钵,常得丰盛之供养,有的阿罗汉就托不到,经常会空腹空钵。这里若足、不足,都是没有意义的,它以道业为增上。

  次第乞食,谓不着于味,不择贫富,平等次第而乞。

  乞食的要求是不能择于贫富,如果说这一带人富有,我去这一带托钵,那一带贫瘠,我就远离,这是不相应的。

  一食,比丘为修道故,断数数食,行一食法。

  以前有人问我为什么不能吃两餐呢?我说我吃两餐很痛苦啊,因为以前发过愿,一餐以报父母养育恩,学以前老和尚的做法,也学世尊在世四十二年中诸比丘皆以一食法作增上,即远离数数食,因为数数食会浪费人的大量的精力。

  节量食,比丘得食,分作三分。一分施饥乏者,又减一抟食施禽兽,一分自食。若不见饥乏者,钵中之食亦仅食三分之二。

  过去若求得三抟之食,先一抟给“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之母,甘露喜充满”,来布施食血肉之罗刹鬼之母、金翅鸟等有情,令其得以安乐。当然这是有出处的,如大鹏金翅鸟,身体巨大,其翅膀一掀,就拨开海水叼龙为食,象鸡吃蚯蚓一样。龙王就去世尊处说,儿孙日益减少啊,恳请世尊爱护它的生命及其生命的延续。世尊就与诸比丘说,尔等以后在乞食之余,应以一抟之食施于金翅鸟等,令其远离杀业。亦与大鹏金翅鸟授不杀生戒。因此出家人在饮食之前,一定要施一抟之食,哪怕是一指甲盖大小的饮食,也要布施,以令大鹏金翅鸟有饮食之得,远离杀业之缘,又因其身体巨大,所以要念真言,以令其饮食满足。

  又如罗刹鬼之母,都是食血肉之生命。在佛教中有鬼之母的故事,她日日食于世间有情的小孩子,一天吃一个,一天吃一个,后来,世尊就以通力将其最喜欢的儿子拿到一个地方,她就象疯了一样,到处寻找自己的儿子,怎么也找不到,就跪在那儿求啊,说,谁能把我的儿子找到,叫我干什么都行!这时世尊就现前了,说,你以后要守护不杀生戒,爱护世间有情生命。她说,那我怎么来生存呢?不杀生,我吃什么呢?这些儿孙不都要死掉吗?世尊又给诸比丘说,汝等以后于乞食之时,应分出一抟之食予此罗刹鬼之母,令其远离杀业。所以,出家僧众处处常行慈悲业,广利人天,一定不要小看我们的身份啊,一般念供养的时候,很多人不在意,这是不行的。

  过中不饮浆,浆者,即果浆蜜浆等。

  在比丘教法中是有这样的要求的。现在寺院里有非食浆之类,如我们中国禅宗寺院,开于药食,实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着弊纳衣,不贪服饰,粪扫为衣也。

  世人很少知什么是粪扫衣,就是被世人遗弃之布料所做的衣服,如裹尸衣、十分肮脏的布等,捡来后把它洗净、捶直,然后缝制成衣。

  但三衣,比丘少欲知足,三衣袈裟外,更不畜余衣。

  冢间坐,常修无常苦空等观,求出离故。

  树下坐,如佛得道,在树下坐也。

  露地坐,树下犹如半舍,恐生贪爱,故露地坐。

  常坐不卧,恐贪睡眠,故胁不至席。

  以上是十二头陀行,少欲知足者行于头陀,过去是为一些智者、圣者、威德者、具善巧者所守护,现在这样行的人比较稀少一些。十二头陀法,相互成就,不可败坏,也就是说不能顾此失彼,应清净守护。

  “劝请诸菩萨。教菩萨行法。令诸菩萨喜。诃责诸菩萨。教示诸菩萨。成就诸菩萨”,“呵责诸菩萨”,为什么有呵责之说呢?鼓励、策励故。“教示诸菩萨”,如我们现在闻到此般舟一百二十二个利益的内涵,就是所谓的教示于凡圣有情,教示我等,令我等得见得闻,我们若不亲闻此教言之真实内涵,怎么来思维观察般舟行法的真实广大功德利益呢?这就是教示之说。“成就诸菩萨”,即依法令诸菩萨得以成就。

  “能为利益行大慈悲。于诸众生生平等心”,在佛法的修持中,慈悲心、平等心甚为重要,是佛法之极处。

  “咸得自在到于彼岸。随意得见一切诸佛”,随意得见,若梦中见,若现下见,若境界中见,若舍报见,时时处处得见得用。这四种见实际就是周遍所见、随意得见。我们如果能串习、常行这样的法则,就不会有放逸懈怠、后待生悔的心智,以及浪费时光的冤枉,就会尊重自己的生命与法则。

  “发广大愿行深妙行。乐一切智菩提梁柱”,菩提梁柱,就如一个房子要有梁柱一样。

  “善能随顺如来种性。发菩提心犹如金刚”,菩提心者,犹如金刚。菩提心已发,不碍再发,真实认取故。度众生、成菩提,一发心,尽未来际真实守护,不假增减,如是一心愿中,行一切法,消一切业,行一切缘,利一切众,这样必至菩提,无有退转,如此心智就是金刚心智,如此心愿就是菩提心愿。

  “通达世间众生所念。广大妙行不可校算。不可称量。常在一切诸佛目前。贤护。于汝功德中未说少分也”,这一百二十二问,虽然贤护菩萨拨开我等眼目,令我等知、闻般舟行法甚深广大不可思议的利益,但世尊说,在这个广大不可思议行愿海中,汝所问利益,实是少分说,甚至少分说亦未到,只是说其点滴之分。

  贤护。今有菩萨三昧名曰思惟诸佛现前三昧。若有菩萨。具足修习如是三昧。当得成就如上所问诸功德等。贤护当知。更有无量无边胜上功德说不可尽。尔时贤护菩萨复白佛言。善哉世尊。唯愿说此菩萨念一切佛现前三昧。令此世间天人梵魔沙门婆罗门。诸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多获利益多受安乐故。亦令当来无量众生多得利益受安乐故。又为未来诸菩萨辈作大光明。承佛威力故。又愿现在未来诸菩萨等。普得闻此念一切佛现前三昧。彼既闻已皆悉受持。既受持已一切皆当如实修学如教奉行。既学行已当令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前即能具足成就如是功德及余胜上功德等。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如汝言者。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吾今为汝分别解脱。贤护复言。善哉世尊。我深乐闻如来所说。

  善哉!随着文字,我们可以来深入地剖析自己的现前心智,来印契“十方诸佛现前三昧”之法则,开我们心地之道,开我们心地法藏,启发如来的心智,也就是一切众生本源之心智,令一切众生的功德藏可以真正地仰仗佛的教言威德得以成熟。

  “今有菩萨三昧名曰思惟诸佛现前三昧”,思维二字,甚为重要。般舟行法的翻译也有“定意三昧”,这个“思维”,让我们可以比较灵动地感知到此三昧修法的依止。

  “若有菩萨。具足修习如是三昧。当得成就如上所问诸功德等”,也就是说,这样的三昧可以满足贤护菩萨所提问的一百二十二问中的所有功德。

  “贤护当知。更有无量无边胜上功德说不可尽”,世尊在此作了清晰的回答:贤护,你提出的一百二十二问的殊胜功德,实是般舟三昧,或说思维佛现前三昧之功德的少分,乃至未及少分。般舟三昧之法,实在有多未可言说者,其意义广大究竟,唯佛亲知,唯佛亲证,其究竟利益,此经宣化了少分之少分,令我等得知得闻。

  “尔时贤护菩萨复白佛言。善哉世尊。唯愿说此菩萨念一切佛现前三昧”,有如此广大功德利益,请世尊与我等宣化。

  “令此世间天人梵魔沙门婆罗门。诸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多获利益多受安乐故”,种种生命差别,一时惠以广大究竟真实利益。诸佛菩萨出兴于世,唯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成就清净道业,也就是所谓的“圆成菩提、离苦得乐”,成就真实的利益,使生命利益的延续作用于法性,法性作用于生命,远离无明困惑,使一切众生得无碍智。

  “亦令当来无量众生多得利益受安乐故”,不仅利于现下有情、今世有情,亦令未来世、当来世有情得诸安乐。

  “又为未来诸菩萨辈作大光明。承佛威力故”,即作清净缘起。在念佛一法中,起步者,大光明藏回施者是,大庄严安住者是,具足功德守护随顺者是,即其缘起就是大光明藏,远离一切众生业相之差别,直入光明藏!此光明藏者,心念举动之刹那、法界体性本来具足之刹那的动相,此动相尚未染污啊,也就是说此缘起是清净缘起,非是染著缘起。我们现前凡夫心念,所有举心动念中延续于业流,延续于蒙昧知见,延续于贪嗔痴慢疑邪见之业习,不知无始以来此法性未被无染啊,未造未作,而所有造作,实是虚假,实是无常、无我。在这无常无我虚假业中,枉受轮回,强执轮回,实在是冤枉!诸佛如来悲悯有情,惠以佛法真实利益,令得见自心,抉择于究竟安乐,所以“又为未来诸菩萨辈作大光明。承佛威力故”,一切佛法最殊胜功德因缘就在于缘佛成佛!这是真实种姓不可思议功德所在。多有虚妄众生、骄狂众生、邪见众生,以为自己有法可修,有佛可成,有自得利益可得,而不知一切功德利益来自于诸佛菩萨亲证善巧回施照见,令其种姓成熟,若不如是,迷失于自己的虚妄假设之中,不得成就菩提道业。在我们汉传佛教中,多诸有情自诩,自以为是,不受功德,何以故?未随顺诸佛如来威力加被故,未受诸佛种姓回施故,未受诸佛清净摄化故,于无所得法中妄诩以有所得,所以苦受轮回啊,在轮回之苦上又加一个有所得的法苦,强执于自得,这实在是我们学佛中比较大的一个需要警觉的问题。

  “又愿现在未来诸菩萨等。普得闻此念一切佛现前三昧”,普得闻,因为此三昧凡圣平等回施故,一切有情咸得行持故,不择于根性。你说这个般舟行法,身体不好的人怎么能走呢?恰恰我看到一些资料说,在台湾走般舟的普通实践者中,大部分都是绝症病人,无有他路了,就来行持此法。所以此法实是不可思议的,病人尚能行,绝症病人尚能行,我等健康之类呢?我等向法之类呢?我等尚在年轻体壮之时呢?

  “彼既闻已皆悉受持。既受持已一切皆当如实修学如教奉行。既学行已当令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前即能具足成就如是功德及余胜上功德等”,般舟行法,乃至说净土行法,即是一生成办之法,实在是诸佛出世的一个畅佛本怀的广大究竟教法!所以一般我们谈到净土,会说“普度众生是诸佛出世的本怀,畅佛本怀唯显于净土”,为什么呢?如此周遍广大的教化,其他法门所不摄啊。不是偏赞,是各守护其教。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如汝言者。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吾今为汝分别解脱”,这个“汝”,就是现前大众。切莫错失因缘、失之交臂,说这个“汝”是不是要回到竹林精舍世尊在世之时的那些菩萨位的善知识们?不是,就是我们现前大众!

  “贤护复言。善哉世尊。我深乐闻如来所说”,我们现前大众乐闻胜教,甚为重要。

  世尊讲法:云何名为菩萨思维一切诸佛现前三昧

  佛复告言。贤护。云何名为菩萨思惟一切诸佛现前三昧。

  为什么说我们学习《般舟三昧经》是对心地的剖析呢?因为一切言说皆来自于诸佛心地,亦来自于众生心地。一切烦恼业海,众生心地所现;一切诸佛正遍知海,诸佛心智所现,也是我们自性心智所现。在这个心地法门中,我们所读经教,亦从心地出,剖析心地,则令自得见得用。

  “佛复告言。贤护。云何名为菩萨思惟一切诸佛现前三昧”,我们现在学的是思维品,“思维”二字被放在一个甚为重要的位置,因为般舟行法的起步,来自于诸佛威神加被,而让我们来善思维观察。“善”者,依佛教言,依佛功德威神,依佛加被来善观察、善思维,而不是依自己的业习与妄想揣度来观察、思维。所以,应如是念佛思维,依佛胜功德思维,依佛不思议教言功德加被思维,放弃自己的染著不平等心念来思维。

  若有菩萨具足成就此三昧者。即获如前诸功德事。亦得其余殊异功德。

  故以上一百二十二问中的功德利益是真实不虚的,“其余殊异功德”者,非一百二十二功德所摄,在其广大无尽功德中,这一百二十二功德只是少分,乃至少分不及。

  所谓心念诸佛皆现在前。其心不乱。不舍作业。求胜上智。勇猛精勤。荷负重担。度脱众生。

  佛陀教言中,一切法则莫不是度脱众生、荷负如来真正的家业。

  承事供给诸善知识。常修空寂广大思惟。

  “空寂广大思维”与承事善知识有什么因缘呢?承事善知识者,于一切众生生恭敬想,生善知识想,生难得难遇想,于一切机遇生尊者想,即是承事善巧。往往我们有择取机遇之善,不知当下之善,所以“善心之善,是为完善,是我真善”,若发起恭敬尊重承事一切善知识之心,即现前一切大众皆应承事,此承事,非是去做或不做,但以真诚心中,以佛法相互地提示、爱乐、尊重,这个承事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也有物质的承事、形象的承事、恭敬礼拜的承事,此承事只是个假设,是一个方便,如实的承事,就是佛法的真实利益,是自他利益的真实功德。

  亲善知识。灭除诸盖。

  这是十分重要的。在汉地行法中,这一块儿就丢失得比较多,我们往往把它当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而不知这是一个法则。我们想到孩提时父母对自己的恩德时,经常会痛哭流涕,痛哭流涕能消除许多心理的障碍。乃至忆念佛陀对我们的加持的时候,我们会痛哭流涕,会感恩戴德,亦能消除诸盖,如昏沉、无记,以及财色名食睡,一时荡涤一尽。在这种感激心中、清净心中,能洗除我们的盖障,若是假以他法,甚难。

  所以说亲近善知识能除盖障,这是古来以久的行法技巧。说“技巧”,是不是功利呢?不是,必须这样行才能除诸盖。比如,有的人骄慢心故,多于昏沉;随烦恼炽盛故,多于昏沉;无惭无愧故,多于昏沉;不得利益佛法故,多于昏沉,我们如果用其他方法来除这个昏沉、堵这个昏沉,是很难除,很难堵的,但如果我们生起一念真正猛利的恭敬心、难得难遇心,就能除,就如我们费了很大工夫求见到一个人的时候,是不会昏沉的,也不会掉举,也不会无记,为什么呢?尊重故,爱乐故,向往故,珍惜故,如是守护故,就不会有昏盖的蒙蔽了。

  在现前修法中,尤其僧众中,最容易昏沉,为什么呢?久久地,其善心,即恭敬善知识的心、恭敬善缘的心、尊重的心,慢慢都消融了,结果就多以昏沉无记,不是他不愿意进趣法则,而是在这里有个消沉之处,所以随烦恼炽盛。昏沉是盖啊,“财色名食睡”中的睡,表现在盖障中就是现前昏沉,但如果你生起尊重、难遇、稀有之心,昏沉不可得,就如同你准备了三天,要见一位你多年渴望相见的善知识也好、亲人也好,你不会昏睡的,也不会迷失自心的。

  在随烦恼中,怠倦,即懈怠心,这个烦恼相最容易生起,往往是最难克制的一个关口,在夏天尤其容易表现,头一低、眼一眯,就睡过去了,一天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盖障所蒙蔽故。怎么来消除呢?亲近善知识,难得难遇想,尊重想,你就不会这样了。假设我们在过去的帝王时代,因为种种因缘,你想见这个帝王,为此你要做很大的准备,通过很多方法,才能得见,如果见到帝王,你趴在地上睡着觉,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又比如我们到很遥远的地方去求善知识、求法,千辛万苦、历尽艰难,你不会睡觉的,为什么呢?你的恭敬心催使故,难得心催使故,你不可能昏沉的。

  所以,我们在行般舟的时候,要真正地生起诸佛如对目前想,如现前想,你在佛前睡觉,除非是你不愿意见佛了。一个菩萨跟我这么说,哎呀,我要行般舟啦,准备走三天三夜,我现在已经睡了四天了。我说为什么呢?他说我要睡足,睡够啊。我说你睡八百年也睡不够。想在家睡足觉、打足气了,来这儿走般舟,如果说睡觉睡足了就补充过来了,这是不相应的。

  远离恶友。息世语言。

  恶友者,以世俗语言相伴,各相侵害,各相惑乱。那些言语滔滔、心智烦躁的人是恶友啊,一定当善于远离,这也是爱护对方,因为大家到一起,说于世俗之语,各相侵夺,令心智迷惑,心智越来越苦,这是恶友相伴。

  善知识们,要真正地行法则啊。过去行法,止语是必定的。到道场,少于言说、多于念佛,法则上可以交流,世俗之语切莫言说,多受其苦,多受伤害!言说愈多,造恶愈多,伤害愈大!你未来忏悔,实在难以忏除,比如在十人面前说一句恶语,即使于九人得忏,一人不忏之时,你的恶业尚存啊,而恶语容易伤人,容易远布,恶业自当自受啊。你一个人做了恶业,做了就做了,你自作自受,但恶语广泛流传,所谓恶语熏染,伤害于众,忏悔难忏。一句恶语说出去了,传播得很广,你说得痛快,但忏除很难,因为听闻、传达者,你不可能各个都忏除,传达恶语者多,传达忏悔者少啊,菩萨!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塞诸根门。初中后夜减损睡眠。不贪衣服饮食汤药堂房屋宇床座众具。恒乐空闲。住阿兰若。不爱己身。不重我命。不着形色。不纵其心。

  “不着形色”,不要贪著自己的形色,我们这个形色毕竟会生老病死的,毕竟会散坏的,毕竟是不净的。多诸有情,贪著自己的色相、色身,行法也好,做什么也好,都是围着它转,转来转去,只落得一个邪慢我执,苦不堪言,所谓“欲得其容,反受其害”。

  “不纵其心”,莫纵容自己的业习,应依法而行,勿染勿著。

  修以慈心。熏以悲行。

  不要把这些教言仅仅当成一句话,要把它们当作自己心地的光明、心地的音声、心地的感知、心地的纯熟、心地的守护!诸位善知识,这样我们能依教而行。此语非佛说,是心地说;非佛讲,是心地之萌发、心地之成熟。诸位善知识啊, ,莫作佛说,若作佛说,推在佛边,你何以度脱呢?与你有何干呢?与你无干的话,那你坐在这里干什么呢?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所以,诸佛语者,莫不过是众生之心语啊;佛教者,莫不过是真实之心地光明啊!

  一切时喜。常行舍心。

  末世有情,贪图诸欲,少于净行,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业所现,非是一人之过,你也不要畏惧,因末世有情福德薄少,所以假于物资,假于环境,以令自心得以安乐,实是不可靠,不相应啊。过去,比丘行法之人,三衣一钵,少于锱珠,安于法益,种种自在善巧,以种种通力光耀世间。而现在,是以种种物质“庄严光耀”世间,看我有多少东西、有多少财富、有什么房子、车子、有什么事业、有什么年轻的身体、漂亮的相貌,这不顶用,没有实际利益,它毕竟会散坏的,是无常的,是一时因缘所聚,非是大功德安乐啊。

  破坏烦恼。成就诸禅。

  善知识啊,我们欲在佛法中得到真实的功德利益,诸禅定不现前,莫以空谈,我们说得再多,还是这样日复一日,空耗信施,不能深入广大善巧法则,这样行不行呢?行,但就是后来还债吧,此生还债,彼生还债,生生世世,无尽之债,难以还尽。我们现在看到的牛马驮驴,负重而来,沙石泥浆都要它驮,谁驮啊?负债之心,必然偿还啊。何以故呢?十方信施欲令我等在道业上有所成就,于出世法则有抉择,作真正的清净福田,这是信施的美好愿望与功德之所在,如果我们假以别人的信施,养育自己的贪嗔痴慢疑,养育自己的业力,那必然是负债之人,此债者,因没有承当信施之业故。

  于中思惟。不着滋味。观察色想。唯得空心。不乱正念。

  若不依诸禅定中、念佛中、一心修持中,诸思维是不相应的,有的人烦恼思维;有的人固执思维,即强执思维,总是“我是对的”,“我是正确的”;有的人骄慢思维,以为自己有功德,于是就随着自己的功德划圈、划圈,就象驴拉磨一样,虽走得是对的,步步都对,但是永远走不出这个圈子,越自圆其说,越苦受其害,不能发起广大的利益,而侵夺于自心,所以不能正观,不能如实观,不能如实思维;有些菩萨思维混乱、思维僵硬、思维狭隘、思维自诩,很可怜的,就象一个十分顽愚的有情蹲在墙角鼓噪自己一样,“我是对的”,“我是对的”,你对着墙说一万万年,还是“我是对的”,但对任何世间有情都没有利益,对你自身亦没有利益!

  在行法的现前有缘中,这样的菩萨特别多,稍做事相,以为自己有大功德,然后对着那个墙角,也就是对着自己的心,蒙蔽自己,说“我是对的”,“我做了多少事情”,天天就思维这一个事情,说什么我做得多、回施得少,或自诩一些麻木的东西,什么叫麻木呢?无记昏沉,不能于佛法得以进趣善巧,多守于少行之善巧。而常精进菩萨,恒河沙劫以来,常精进不休息!不以为己功德啊,但赞诸佛加被。我们现前薄根少福有情,稍得为乐,稍行为是,自诩自证,结果勤苦不安,狭隘羸劣啊,不能发起广大利益。对此,诸位善知识一定要奋起走出自我!不走出自我,你就是对着那个墙角、那个死角惩罚自我!什么死角呢?就象那个驴拉套一样,你就蒙着自己的眼睛说:“我走得是对的”、“我走得是对的”,你走得永远是对的,但你永远走不出这个圈子!什么圈子呢?自我、自以为是的圈子。越圆你越走不出,这个实在是很可怜很可怜的。所以,清净眼目者得见得知,悲悯此类有情。此类有情往往蒙昧双眼,不能自见,何以故?智慧眼没有,慈悲没有,但是自大蒙昧着眼目,实在是应该警觉!现在许多行法者在此处受到制约了,停滞不前了,昏沉、掉举、无记、无力,不再往前走了,没有往前走的力量和愿望了。

  不取诸阴。

  比如有的人有受觉了,乃至有神变、有善巧,亦是诸因之取。实是无一法可得的,但直直进趣,行诸法之乐而无有染著,无有牵挂,莫要回头!回头回脑,总不得法益啊。一些行法者瞻前顾后,故步自封,这里应重诃于自我,要走出这个地方,若走不出来,就会陷入某种状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这样,实际就是无惭无愧地堕怠啊!现在我们周边的机制中,这样的状态是比较普遍的,所以精勤的鼓励十分重要。

  不着诸入。

  “诸入”,有十二入法,有六入法,皆有出处。

  不思诸界。不贪生处。

  三有之界,若禅定中,若善恶法中,若非想非非想中,此处不可贪著。非非想尚不可贪著,诸禅定尚不可贪著,况且贪嗔痴慢疑呢?况且不正见呢?你染著于此,苦与不苦,自己自知。

  调伏慢高。不妒他财。

  这实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行法者应审观的地方。我遇到一个菩萨,是个女众,行法行过三十天后,很有力量啊,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十分卑谦地礼敬说,法师啊,久闻你大名,你行过般舟一法,我们从某某地赶来参拜于你,你能否给我们作一个开示?我看此菩萨口中谦下,心中贡高,就说,菩萨,实在是我没有走过般舟,我就一天一夜念过佛。这个菩萨的脸一下就掉下来了,说,哦,你没有走过般舟啊!我说,你慢慢地吃吃水,等一等,我们这儿有某某菩萨走过般舟,你们可以交流交流。她的脸马下就抹下来了。见知识与见凡夫的心智差别太大了,开始看着很恭敬,实际不是,心里充满了骄慢,此骄慢是怎么表达的呢?为自己的增上知见故,并不是真正地来求法、来消除我慢。最后我跟她说,先倒点水喝吧。这个菩萨就说,哦,你没有行过法啊!那你坐在这个地方干什么?我说,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共同实践佛法嘛。她就开始教训了,说,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一、二、三、四……。不能说她是贡高,她感觉到什么呢?——我比你强!因为你才念过一日一夜,我走了三十天!但是临走时,她跟我说,哎呀,般舟太苦了,太残忍了!为什么会落得这样身心受迫害、于法益不能增长呢?骄慢故。

  我房间里有别人送来的一幅台湾妙莲老和尚的像,不知他多大岁数了,七、八十岁应该是有了,但来人一看其相貌,都说,这是哪个法师啊?有三、四十岁?因为他十几年如一日地行般舟啊,有行法的利益与善巧。近代我知道的行般舟的,包括在南方一些寺院常住的老人们,他们走了般舟以后,虽都是七、八十岁、八、九十岁了,还风华正茂,年轻着呢。但有些善知识,我们不敢触动他,怕有惊世骇俗之说。有些善知识的确住世不易,以前我与一位善知识住在一个地方,有人从很远的地方来礼敬他,我说,大家如果爱护这位善知识,多向他问法,少向他礼敬;多向他礼敬,少生骄慢的推动。推动什么呢?即自求增上慢,而不求于法则。什么叫增上慢?不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叫增上慢,只增加自己的见识,而不增加自己的利益。什么利益?法则利益,即消除自己的烦恼、疑惑与法则上的障碍,而不是徒增一个知识,说:“我见过某个人”、“我拜过某个师”,徒增骄慢。

  有人问,你遇到哪些善知识了?我说,人人都是善知识吧。有些真是在世间行法的很不可思议的善巧者,我们真不敢给世人轻说,为什么呢?会骚扰侵害于他,因为我们现在的心地,培植自己的贡高的多,培植自己的名份的多,解决自己的烦恼业习的少,十分少,这样反而不相应了。很多菩萨行法的利益很不可思议,但十个、八个人去供养他、赞叹他、捧他,结果就完了,被倾杀于这个赞许之下。也有很多人行法功德利益真是很不可思议的,但是很平凡,所以我对这一类善知识特别地敬仰与爱护。

  所以,这里提出“调伏慢高。不妒他财”,妒忌心与骄慢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业所现,诸位善知识啊,行般舟,若在随喜法则中生不起抉择与随顺,般舟法难行,心不寂静故,那样你会妒忌于有情,心骄慢故,会使自己热恼,心智平衡不下来,凉不下来,静不下来,安稳不下来。我们善思维、善观察,在这个时代共业中,应善于调整、善于出离!

  为诸世间。多作饶益。

  学习经典,实是剖析自心,不离当下当念,当事当人,我们来如实印契自心与法则是否相应?与佛法是否契机契理?是否能真正运用在自己每一个现下,使佛法印契于生活,生活印契于自心,自心如佛法延续于世间、消除疑虑、广利有情?般舟一法的实质利益与内涵在一百二十二“云何”中多作叙述,此处又作广泛深入引导,欲令有情发起对般舟行法,即“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三昧的修持的意乐,及对其功德的认识。

  于诸众生起平等心。

  平等心中生起的功德,必能饶益诸世间。一切有情皆因昧于平等心智故,所以起以高低分别取舍、凡圣差别知见,染污自心,蒙蔽自心,多丢失清净安乐住,造成相互之危害,即在分别执着取舍中互恼互惑。生起平等心智,就是于一切众生差别相面前作如实平等守护,予众生以真实功德善巧。世尊在下面举了例子。

  又于众生生父母想。

  一切诸佛如来于一切有情作父母想,感恩于生活,感恩于每一个现下,感恩一切有缘,此真实不虚,何以故?彻达本源故,了解自心无别故。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感知中,若依凡情,若依业习,若依分别知见,往往不能生起这种对一切众生感恩的心智,而诸佛如来在此处抉择,于一切有情“生父母想”,此“生想”,是作意想,还是如实想呢?若依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的轮回,那么一切有情互为父母是诚实之言,若依此世、彼世、多世者,这里是所谓的想说、喻说、假说,能令众生得以究竟安乐。如此设立,能令众生得究竟安乐与平等心智守护,报一切如父母有情的恩德。所以,诸佛如来是知恩者、报恩者、行于恩德者,故说恩德具足。在诸佛如来住世胜功德之三德[17]中,恩德最为具足,与一切有情交往时,皆不失时机惠以众生真实利益,以报众生恩,何以故?诸佛如来视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互为父母,以此因缘来报互为养育之恩。

  亦于众生所作一子心。

  如是一心中,尊重一切,饶益一切有情。在凡夫心智中,往往以业习辨识力来看,以为此是增上语,或说是大话,是不相应语,是夸张的高明言说,实不如是,诸佛如来世尊在此作抉择。我们作为薄地凡夫,假设顺从诸佛如来的思观来思观,顺从诸佛的知见来作知见,顺从诸佛的认取来作认取,哪怕刹那间作以随顺,即得不可思议的加持与心智的改变、心智的印契,此处可以作假设,你不妨一试,不妨一观,不妨一用。“不妨”之处,正是印心处。所以,碰到了、撞到了、印上了,那你就了得自心、佛心、众生心三无差别。何以故呢?自心、佛心、众生心,心心本是一心,但是妄用、正用、分别用、圆满用、差别用、邪用、真实用、究竟用,用用有别。“别”在执着者,诸佛如来早已识得无别真实妙用,所以以平等心饶益一切众生。

  一切法中无有诤想。

  世尊在经典中讲“是法平等,法无高下”,诸佛如来所施的教言,让我们一切众生看破现缘如梦如幻,无有实质,但是自性种种妙用延续作业。众生虚妄认许,以为业流相为我;诸佛如来以悲智、愿力延续种种作用,广利众生,而无我可得,所以得以自在无诤,入“无诤三昧”,广利世间。

  虽念持戒而不执着。

  诸佛如来心智究竟圆满广大,一切行法者亦复应如是,即持戒而不执着,普遍饶益有情而实无众生可饶益者,此是无染著心中之平等心智的规范与利益。若是持戒者以为实是自己持戒者,此为犯戒,何以故?染污心智故,高低心智故,人相我相故,此人会沉沦于生死迷闷之中、我执我见之中。

  常在禅定。亦无躭染。

  下面这些文字给我们表达了一个法则的细微无造作守护,若是稍有造作,定有耽染。

  好乐多闻。不起分别。

  即于多闻中清净爱乐,广习于法,不生慢心。末世有情多在此背道,因此,我们假经典以洗自身心垢,乐于多闻而不骄慢,这是甚为重要的,若不如是,我们多会生染著。对于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用来对比自己现前心念,对比自己现前作业,切莫作他想,我等勿数他人珍宝,亦不要把佛法推于他边,若是推到他边,总不能契入,总不起作用,总不相干啊,画饼总难充饥,无有融入机会。

  戒聚不缺。

  戒聚者,有三聚之戒,所谓威仪戒、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戒聚不缺”,即三聚戒中无有缺漏。我们一般对戒法的认识中,各有所守,若声闻戒聚在于威仪,若菩萨聚在于善法,若以最上乘教言多在于饶益有情,如是抉择,三聚戒中无缺无犯,不相疑谤。缺犯者,疑谤之处多有生起,因为三聚戒各有互融之处,凡夫之人妄相诋毁,有人在持声闻戒中有菩萨犯、持菩萨戒中有声闻犯,此处,无处可犯,但以饶益有情,但以威仪住世,皆可作不犯,犯者忏,亦是不犯,亦是利益,亦是清净!

  定聚不动。

  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种种禅定法则中,深入禅法法味之有情逾越了我们欲界有情所有的染著,在色界得以自在力,即在色界世间多以游历自在、庄严自心。“定聚不动”是指于定聚中亦无染著,所谓不动者,不出此界,不入彼界,但享此法味之乐。

  智聚不妄。

  “智”,一般归为三种说法:诸佛亲证一切种智,诸大阿罗汉亲证一切智,诸菩萨方便运用道种智。在这三智之中,不相错妄,例如在一切智中,以总相得见,而不泯灭于分别智,即所谓道种智,这样心智安乐。有人在事相中容易迷失自心,妄生分别,互说高低,其实总相别相,总是名词之相,心智无异,但从如来藏性中流出,各具庄严,各说方便。

  诸法无疑。

  我们习法者,是否有疑、有碍呢?

  不背诸佛。

  诸佛如来施广大教言,八万四千法则,对八万四千心智之众生,也就是对治八万四千种执着,这都是名词名相啊,这个名说实在非是实有,非是具体,但是一个假设喻说,八万四千可以表达无穷,也可以表达我等现前一念。

  不谤正法。

  末法时代谤法者多,何以故?心智染污故,妄自分别取舍故,妄以为对错故,泯灭正见故。

  不坏众僧。

  不坏僧众者,和合世间,不以为己对,不以为他错,何以故有这样的守护呢?和合于世间,担众生之业,好事推于他人,恶事向己,赞人善德,忏人过失,因此菩萨正行令僧众得以世间道场兴隆。

  不好乖离。

  乖离者,会背弃现缘,多行背道而驰的法则。

  亲近众圣。远离愚痴。

  常亲近善知识,多得妙用;常与愚人相处,迷失自心,何以故?迷者导迷,盲者导盲,各个犹如盲人摸象,互争互说,不相亲见,而智者、圣者可以导引我等,开我眼目,远离愚痴,开智慧之眼,让我们得见大象之全体,一时具足。世人贪求于佛法,亦犹如盲人摸象,触于点滴而自诩,以为己对,结果丢失整体,不得佛法真实功德。

  不志求出世。虽闻语言。意不乐听。亦不耽著世间六味。

  出世不求,入世不入,是为定心方便,是为无染无著之方便,所谓无染无著智慧真实功德力,不出世,不入世,不入生死,亦不著涅槃,不入烦恼,亦不证菩提,真实安住,智慧光明,此为熏习五解脱法之善巧。

  习近熏修五解脱法。

  解脱、解脱知见,以戒、定、慧而清净安立。我们在学习佛法中,若不依五解脱法则,以及“空无相无愿”三三昧,是难以进趣的。

  除灭十恶。念修十善。

  所谓“十恶”者,杀、盗、邪淫、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贪、瞋、痴,“十善”者,即反之,为不杀、不盗、不邪淫、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贪、不瞋、不痴。这实在是世间、出世间之安稳乐处。为何能说善法是乐处呢?出世间怎么能乐于善法呢?我们都知道,在俗谛中说五戒十善得生人天善道,由此来看,十善、十恶怎么能有出世之善巧呢?即所谓二谛本相融通,但以假说。种种苦中,愚者受之,圣者亦受之,圣者于苦得乐,什么乐呢?于苦而得解脱,于苦而成就于菩提,而苦难众生者,苦苦相逼,苦苦相续,昧失于苦,所以不得解脱,所以苦亦是出世善巧。在十善法中亦复如是。十善十恶法则,是我们人生安稳之基础,一旦丢失此基础,多有苦楚相逼,多有苦源增加。智者依苦苦而出离,愚者依苦苦而沉沦,所以,在苦中必然是苦相,乐中必然是乐相,此必然者,就是指“受”无可替代,诸大圣者、智者、善巧者于诸苦乐中游历自在,妙用此处,凡者在此沉沦无疑,不能自拔,如此而已。

  断灭众生九种恼处。

  九种恼处是世尊往昔之因缘。释迦牟尼佛依五百愿摄护故,于此浊恶世界方能成佛,但尚现九恼:

  一者,六年苦行。世尊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六年苦行。这六年苦行实是苦处,这是第一恼。为什么有此恼呢?佛言:“昔有二少年,一名火鬘,是婆罗门子。二名护喜,是瓦师子。”即瓦匠之子。“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我们都知道迦叶如来是贤劫中第三世尊,贤劫四佛分别为拘留逊、拘那含摩尼、迦叶、释迦文。迦叶佛出世时,人寿两万岁。“火鬘曰,何用见此秃头道人。护喜强之再三,始共见迦叶如来,火鬘见佛相好,心生欢喜,出家学道。佛言时火鬘者我身是。以谤佛因缘,受苦无量。今临成佛,余殃未尽,复受六年苦行。”这是六年苦行的来源,是第一恼处。

  世尊行法,欲令所有与其有缘之佛子免除九恼,而现在有些有情说,释迦牟尼佛受多少苦,我们也要受多少苦,这不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愿力所在,也不是释迦牟尼佛实际的出世功德。何以故?打一个最浅显的比喻,犹如世间父母生儿育女,欲使自己子女免除自身所受之苦故,勤苦劳作,建立家业。诸佛如来亦复如是,对一切有缘有情作一子想,以自己所有的福德功德因缘摄护此一子,令其离苦。所以,诸佛如来为灭除一切众生苦恼故而出世,即所谓轮回之苦恼、生老病死之苦恼。分段死变异死之苦恼,而究竟趣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火鬘因谤迦叶佛之一语而受六年之勤苦,释迦牟尼佛说此缘起,实是欲令与其有缘之有情免离六年之苦。我到一个丛林,有人跟我说:“世尊给我们作榜样,让我们苦修”!我说:“世尊给我们作解脱回施,戒定慧回施,智慧慈悲回施,令我等远离苦恼”!到底此教言是否如是呢?我们且看世尊教言之相续,所谓“其实六年苦行,是佛方便示现,非实受报”,虽是如是,其报难免,而诸大菩萨依甚深功德见佛入定六年,无有苦事。释迦牟尼佛在久远劫来早已成佛,于此世间八千返,往返于此世间度脱有缘有情,度脱福德因缘成熟之有情,福德因缘若不成熟,世尊无以度脱,但予种种方便给以加持,乃至成熟其善根。

  二者,孙陀利淫女谤佛。这是第二种恼处。佛言:“昔有博戏人名净眼,有淫女名鹿相。净眼诱鹿相出城娱乐。时有辟支佛于林中修道。净眼杀鹿相诬辟支佛。致辟支佛几至死。后净眼良心发现,即自承其罪。国王杀净眼。佛言时净眼者,则我身是。彼鹿相者,孙陀利是。我以是因缘,受无量苦。今虽成佛,以是余殃,犹受女谤。”这是说无量劫以来,因杀于鹿相、谤于辟支佛,于此二法中受无量苦,虽是成佛之时,亦示现受女谤之余殃。诸佛如来以十八不共,知一切过现未来之事,彻底究察,所以于三明四智中有漏尽明、天眼明、宿命明,能明达一切、横观一切,毕无障碍。

  三者,木枪刺脚。佛言:“昔有两部主贾客,入海取宝。后因涨水争船,乃共战斗。第二部主以矛伤第一部主脚,即便命终。佛言时第二部主者,我身是。第一部主者,提婆达多是。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犹受木枪刺脚。”这是世尊在灵鹫山脚被刺伤之因缘。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娑婆世界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是应化身示现,也皆得无碍力,何以受此衰恼呢?实皆是以余殃润滋世间,令众生得见得闻,乃至知诸佛亦是依因果相续,从而于修德中得以爱乐,远离平庸之慢。若不然,一切凡夫有情皆诋毁如来,说:“汝诸佛如来是为化现,是为化人,不实之人,无父无母”,因此而堕地狱,枉受其苦,无有亲近之机。

  这是九种恼处中的第三恼,为什么此处要把这九恼说出来呢?断我们的九恼是释迦佛出世的因缘,若不如是,释迦佛出世实不慈悲,实无智慧。若有智者,知众生无始以来的业,虽有种种苦业,但依清净法性回施故,令众生得见,直出业力之侵害,那么这是智心!令众生不再重复所谓的业报承受之苦,即是所谓悲心!若不具备悲智二法,佛不名为佛,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心智揣度于佛,若揣度于佛,佛则不佛啊。

  四者,三月马麦。佛言:“昔比婆叶如来,在盘头摩跋城中,与大比丘众俱。盘头王奉大供养。尔时城中有婆罗门,将五百童子,见佛应供,起嫉妒心曰,此秃头沙门,正应食马麦,不应食甘馔。时婆罗门者,即我身是。五百童子,即五百罗汉是。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以是残缘,三月安居,无有供养,唯食马麦。”婆叶如来非是此贤劫如来,是庄严劫最后世尊。释迦世尊有三月马麦之报,有国王说,世尊,我当于安居夏三月做饮食之供养。世尊默然。此王知世尊答应三月受供,尔后入于王宫,忘却此言,此三月因其应供故,无有其他应供因缘,有马贩子见世尊无有供养者,以马麦相供养。阿难生疑啊,说,世尊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以成熟,得以成就,得以安住,何以具此无有圆满福德呢?世尊说,来!阿难就过来了。世尊说,取于马麦。阿难从世尊钵中取于马麦。世尊说,阿难食之。阿难就食之,一月未知饥渴,犹如饮甘露。这实在是诸佛如来的秘密功德所在。

  所以,三月马麦,虽是苦报之相,实是滋众生于相解,若不相解,世间有情就会认为无有因果,昧失因果之心,以无自性妄生断灭见,毁灭于世间法则,生大邪见故,而受苦轮回。为避免众生生邪见,故世尊保持余习余报,以令众生得以安乐住。我们看到世尊尚有报,心得安稳,你不要以为这是虚假,如果世尊不受报了,你无缘可攀,无法可摄,无可交流,所以这九恼之中,实是佛的大悲大智所垂机示现。

  五者,流离王杀释种。佛言:“昔此罗阅城,有捕鱼村。时世饥馑,村有池多鱼,众皆捕食。池中有二种鱼,一名麸,二名多舌,各怀报怨之心。时有一小儿,在岸边见鱼跳。以杖打彼鱼头。尔时罗阅人者,今释种是。麸鱼者,今流离王是。多舌鱼者,今梵志好苦是(教流离王杀释种者)。小儿者,我身是。以是因缘,流离王杀释种,我患头疼。”世尊打鱼头三下,然后三日患于头痛,流离王灭释迦族,世尊三止而不能止。这是第五恼处。我们切莫认为实有此报,若是世尊不如是示现,而以大威德遮护释迦族,令其因果不相续,虽然各得出离,但佛法泯灭于世间。所以,虽大目犍连不忍于释迦族一时灭种,盛五百释迦族人放于钵器之中,以令其不受流离王之害,流离王涂城之后,目犍连把这五百人从钵器中倾出,结果都化成血水。此因果之相续为何如是呢?欲令未出对待之有情生决定见故。此决定见,并不是因果决定见,而是“深信因果,不昧因果”之说,不昧因果,趣于法性,直出生死,但如果不信因果,众生生死无依啊,乃至说法亦无依,所以这是灭九恼处的关键。

  六者,乞食空钵。佛曾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尔时世尊在婆罗门村落中行以托钵,一日二日三日不得饮食,空钵相随。有比丘自卖一钵,说:“此世尊者,一切智者,何以不得于饮食呢?我宁愿卖以衣钵,换以饮食,以不令世尊饮食衰恼。”所以持一钵白米饭去供养世尊。世尊说:“比丘啊,我不消此食。此饮食应供养汝父母。何以故?父母生养汝身故。”此比丘说:“世尊是一切智者,一切功德之守护者,是人天之眼目,人天之导师,具足一切福德,何以不能消此食呢?”世尊说:“我促生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不促生你如是色身。所以应供汝父母,若令汝父母三皈后,可受此食。”这是世尊三日空钵之苦恼。我们现代的比丘,若是正常因缘下,不会因为饮食逼迫的,世尊以圆满的智德力中,人天之导师、世间之眼目、人天之应供养者,为什么会有三日空钵呢?实是不是如此,实是为了令众生有情真正得见得用于因果,以如此相随故,所以方便施教。

  七者,旃荼女谤佛。佛为众说法时,多舌童女系盂起腹,谤佛言,沙门何以不说家事,乃说他事。汝先共我通,事须酥油,以养小儿。佛自述本生言:“昔有佛名尽胜。有二比丘,一名无胜。一名常欢。时波罗柰城,有大爱长者妇名善幻。二比丘往其家以为檀越。无胜比丘,以断漏故,供养无乏。常欢比丘,结使未除,供养微薄。常欢起嫉妒心,谤无胜与善幻通。时常欢者我身是,善幻妇者,今旃荼是。以是因缘,受诸苦报。由此余殃,受童女谤。”

  八者,调达推石。佛言:“昔罗阅城,有长者名须檀,有子名须摩提。其父命终后,须摩提有异母弟,名修耶舍。须摩提恐其弟分财,将其弟骗至耆阇崛山,推堕崖底,以石砸杀。长者须檀者,我父王是。须摩提者,我身是。修耶舍者,提婆达多是。以是残缘,提婆达多,以石掷我头,山神以手接石,有小石片,伤我足趾。”

  九者,寒风索衣。世尊于阿罗婆伽林中,夜寒,曾索三衣御寒。关于比丘中何以得衣抵御寒冷呢?初夜中以持“五衣”而能避其诸寒,中夜避其寒而持“七衣”,后夜中有寒冷感,就持“大衣”,三衣俱,持避诸寒。所以世尊说比丘三衣,足以避于寒冷,足以行道,故持三衣一钵之法。

  此九恼处,是世尊所证,因果所现,即证得菩提后所现的因果相。若是我等在凡有情,不信因果,就不能勤行于诸法,如般舟一法,就会说知道道理就行了,而不会去行法,但因果丝毫不爽。因此,我们常行一道,心念诸佛,亲证“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之三昧,临闻诸佛之教诲,现前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何以故呢?亲见自性法则抉择故,见佛悟无生忍故,受佛亲记故。

  心常不离九想观门。

  九想,是比丘修法的一种善巧,作不净观的一种善巧,欲除一切众生贪欲之心,消除诸业,什么业呢?染著之业、贪欲之业,因为贪欲生嗔愚二业。九想之中,一胖胀想,二青瘀想,三坏想,四血涂漫想,五脓烂想,六虫啖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这是作不净观的九种观法,南传出家人必然会修这样的法,在藏地的诸瑜伽行者,乃至诸真正行法者,多在寒冷中行此法,以令其出离心得以真实成就,而我们汉地的僧人于此处少于行持,妄称大乘,各举大乘之教言,而心中无大乘之善巧,声闻乘利益尚不可得故,虚设大乘,这是我们汉地比较空泛之业相所表。

  常思弃捐八种懈怠。

  佛法中有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智。八正道可以说是精勤一法,于此不作守护,即不乐于八正道修持,则产生八怠。

  一心修习八大人觉。

  有《八大人觉经》,很短的经典,八大人觉者,一少欲,二知足,三远离,四精进,五正忆念,六定心,七智慧,八无戏论。“少欲”和“知足”有什么差别呢?为什么这样说呢?少欲者自有少欲之法用,知足者自有知足之法用,往往我们凡夫有情因为粗重烦恼、粗重的见思惑乱,而于细微处多不相知,在此是细分说,这是大人之觉、智者所觉、圣者所觉,菩萨应守护,凡夫以往在此昧失。

  不著禅味。

  若有诸禅定善巧者,应不耽搁于禅味。法味实际最容易耽搁以人,在世尊的教言中,一些经典记载中,比丘在此处堕入世俗娱乐中的甚多。近代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南传一个沙弥,此沙弥有广大神通善巧,因禅定而得,后因染著故堕于世俗,乃至岁满之时舍戒还俗。这个沙弥大概是泰国的,很有名,他的通力有多大呢?一次他师父说:“明日是世尊圣诞之日,我等当供养”,他就以通力到印度的一个山谷中取了很多花,使道场中处处充满花具,通力很大,空间自在。其师父没有通力,但甚深因果观察力是很有善巧的,和尚说:“沙弥啊,但护自心,勿耽于禅味啊”,他不听师父教言,大概在其二十岁时,因为耽搁于禅味,乃至通力故,贪著种种自受用之乐,就有染著心,而染著心生起之刹那,异熟业缘成熟,其宿世有缘之女性就出现在他面前,一晃来晃去,他就管不住自己,就舍戒还俗了。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不恃多闻。

  多有慢人,以行法而慢,以多闻而慢,以有种种善巧而慢,而欺于自心,欺于他人。

  摧伏我慢。

  有人多闻则生慢心,有人多行则有慢心,有人多有财富则有慢心,有人多有权势则有慢心,因为我慢种姓故,所以应催伏我慢。

  一心听受。求法殷重,修道证知。怜愍众生。离我分别。求寿命想。毕竟难得。

  寿命难得啊,无常无我故。在见地皈依中,无常、无我、苦、空是必修之法,也是一切佛法中人必行之法,如是印契自心,是为三皈依者,也是见地皈依,或说是智地皈依、解地皈依、顺地皈依,此皈依是不坏的皈依。名字皈依,比如说拿了一个什么皈依证、我出家作沙门等等,是不是皈依了呢?若是不以四法印来印契自心,无以皈依。所以说,在见地中应该皈依。“求寿命想。毕竟难得”,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多以为长寿,希望长寿,以为此色身不坏,或欲使此色身不坏,岂不知一切众生生老病死各个难逃啊,甚为公平。

  观察诸阴。无有物想。不住涅槃。不著生死。

  不住涅槃,不着生死,是诸大乘行人所应守护。

  诸行烦恼轮。发大恐怖想。

  于烦恼轮中生大怖畏,于生死轮中生大怖畏。现在许多凡夫有情、烦恼有情,不惧烦恼,不惧生死,实在是莽汉!生死相逼之时,实在是无以自拔啊;烦恼相逼之时,实是无以出离啊。所以,我们平时在种种因缘具得之时,应断烦恼、除生死,此是要务,一切学佛之人之要务!你说,我求于人天福报,那这就不成要务了。但我们作为学佛者,要善于择取佛法利益。

  诸阴怨家想。

  阴,旧译为阴,新译为蕴,所谓“五蕴皆空”,包括色、受、想、行、识。“诸阴怨家想”,即于色、受、想、行、识作怨家想,一切凡夫莫不昧于此,于诸阴蕴中不得自拔啊。

  诸入空宅想。诸界毒蛇想。

  “诸界”,什么界呢?若居一位,以为实则界,此界有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演幻于十八界,应于此十八界作毒蛇想,不可著啊。

  三界衰恼想。

  有有情说:“我不住于欲界了”,那就是说得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入于无色界,在这个世上有习法如是的。我遇到一些法,结个什么印啊,念个什么特定真言啊,入一个曼达受一个灌顶啊,很快就进入种种所谓的禅定善巧,乃至说得大方便,此处亦不可著入,若著入,则三界衰恼一样逼迫。我们在欲界中,善恶尚未出离,是非尚染,故禅定不可得,也就是说色界不能入啊。因为色界是依禅天而建立,善恶之类有情、持戒犯戒之类有情是不能入的,是非有情,心生分别,难以得入啊。现在许多学佛人,于诸禅天尚不爱乐,染著是非,染著于对待,禅定不得,所以现在修法的人比较可怜,比较苦,狭隘啊。

  涅槃利安想。

  诸佛如来亲证种种善巧,在这种种善巧中,解脱、智慧、涅槃,三法鼎立。这个鼎立是什么呢?是佛法之全体,若少一,是为涅槃外道,若少一,是为智慧外道,若少一,是为解脱外道,此外道,在印度九十六种外道中各个都有,而三法具足,是为佛法之正行。于此三点,不可废弃,如鼎三足,一废全废啊!所以,世尊在《大般涅槃经》中讲,解脱、智慧、涅槃,三足鼎立,支撑佛法[18]。

  观诸欲恶。犹如唾涕。深乐出家。不违佛教。于众生所劝行功德。于诸世界。无复染心。见一切佛。皆悉现前。

  对于般舟三昧的行持,这种种引导,皆归结到“见一切诸佛悉皆现前”这个大功德相中,以成熟善根。

  受一切身。皆若幻梦。一切诸相。观察灭除。

  诸相非相,得见智慧妙用,得见如来妙用。知一切业皆是幻化,知一切身皆是幻化,无有实质。我们现前是不是一个幻相呢?如是幻缘,产生幻相、幻局故,无有实质。

  思惟往来。不见三世。

  一念三世故。一念真心萌动,不昧失法界境相,即是回归。昧失之时,能所建立,产生种种世界,粗重感知各个建立,三有三界一时生起。

  于信清净。深信真妙。念一切佛。三世平等。

  过现未来,一念能彰啊,“三世为一念,一念为三世”,莫作细说,但用观察。

  无有动转。而能持诸善根。一切诸佛三昧自在。终不染著诸佛相身。

  因为在一切三昧修持之中,遇见诸相,甚为善巧,甚为安乐。此善巧安乐能令一切众生见于诸佛,欲见则见,三昧力故,欲出则出,出诸禅定故。此处无可染著,亦无可毁坏,何以故?无有来去,无有实法,无有实相故,但因缘而聚,心净则见。现在人用致幻剂很厉害,有人耽搁于禅味也会中毒,就象用致幻剂一样,致幻剂一用,想什么来什么,诸禅定三昧善巧者亦复如是,欲观什么就得见什么,以正受力、平等力、无碍力相加故,而产生事实,若耽著于此缘,人就会中毒啊,堕于世俗之乐。

  于一切法皆悉平等不与一切世间共诤。所可应作。不相违背。通达甚深十二因缘。

  因为一切三昧中,以果说,果者,成熟之相,动心即见;以因说,因者,勤奋思维。无因者,果不得见。善立者,因果同时,善根成熟,迅速得以妙用。善根薄少者,因果差异就大一些,延续之力就拉长,所谓长者,实是幻觉,实是不实,但延幻如是,延续如是。

  “于一切法皆悉平等不与一切世间共诤。所可应作。不相违背。通达甚深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法在佛法中被广泛修持,而我们汉地相对比较少于涉足,大家多以为此“缘觉独悟之法,非我等大乘心人”,这实在是一个误区,若欲除以烦恼、除以现前心智,十二因缘甚为方便,虽然称南传佛教为声闻佛教,或小乘佛教,但它很多善巧,我们绝对是可以鉴借、可以运用的,不要妄称大乘。所以,如果有因缘了,大家还是应该学习学习十二因缘法的。如果你说,我行般舟法,就不学这个法了,可以吗?若是多闻此法,无染无著不生骄慢,多闻亦是方便,多闻亦是善根之成熟。

  穷尽一切如来道地。得胜上忍。入真法界。见众生界。

  “入真法界,见众生界”,何以故?诸佛如来入法界体性智故,十法界秉然。我们现在看这个世界,因一界而隔余界,我们见人道之世界,其他九界就泯灭了。你说:“我可以看到畜生界”,但你实在是看不到畜生界的,只见畜生之命,而不知畜生之心,所以不见此界。有人说:“我能知到鬼界、天界”,你只闻其名,不见其形。所以,一法界显,九法界泯,泯在什么呢?泯在无智之中啊!诸佛如来彻彰于一切众生四俱之德,我们也具此俱生智,此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法界已在我们俱生智当中,但凡夫不得其用。“入真法界,见众生界”,因为十法界唯心所生,若是俱生智现前,可以了达觉知此心;若不如是,则一界显,九界泯。如果你说:“入于声闻界,能得见于人天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因声闻逾越于三界故,能得见于三界如幻,他知三界如幻,所以不相侵扰,入于涅槃,有余无余一时趣入,他会舍弃这个世界的,那还是一法间显,九法间泯。

  性无生灭。见涅槃界。

  “性无生灭“,一心寂静啊,如是守护,寂灭现前。

  本来现前。慧眼清净。观法无二。

  “慧眼清净,观法无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凡夫最苦的就是二元对待,尤其是人类有情,因为修罗去斗争了,不管他,天去放逸了,也管不了他,地狱饿鬼众生,在受苦,在幽暗之中无力自拔,如地狱众生都在受刑罚,畜生道就是在被驱赶、被杀戮,饿鬼道就是在被饥渴所逼恼,他们没有其他时间,而唯有人道多有精力,干什么呢?二元对待,彷徨其中,得啊失啊,善啊恶啊,是啊非啊,持戒犯戒,男啊女啊,大啊小啊,就这样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二元!这就是人类有情的忙叨之处、苦恼之处、徘徊之处、勤苦于此!而慧眼清净,观诸法无二,即得劳累永断,出离此二元对待,在对待中了无对待可得,一时清凉,一时安住!

  彼菩提心。无中无边。

  菩提心广大啊,非造非作,实是本心之畅明!此本心者,无动无摇故,无增无减故。

  一切诸佛体无差异。入于无碍清净智门。明见菩提自然觉智。于善知识起诸佛想。

  一切善知识与诸佛何以差别呢?无有差别。善知识者能启迪众生心智故,是名善知识。善知识者,无名无相,以名相而安立。我们说某某人是大善知识,有所证悟,亲证法则,有诸善巧,有诸悲心,普利于有情,若众生得遇者,于无上菩提结以增上引导,得以法安住。那一切有情呢?亦是善知识。此“善知识”,彻其本质,善知识得见;不彻其本质,我们说有恶有情、善有情,有恶知识、善知识,若以平等心智中得见,一切众生皆是善知识。

  于菩萨所不念乖离。已于生死破坏魔军。一切众事。皆悉如化。

  在我们汉地的修法中,大家所依止的主体思想是般若思想,即如幻修持。在般舟行法中,若是勤奋修持、无有休息者,如幻甚为易得。般舟行法的要眼、要点就在于不休息,所以不能予自身以休息之见,若休息,我们就是回避于现缘,不能出离。碍中无碍行,即得见诸佛。什么碍啊?困来了就是碍,痛来了就是碍,饿来了就是碍,寒来了就是碍,苦来了就是碍,这碍、碍之中,行无碍,无有休息之知见,因为一有休息之见,人马上就休息下来了,若如是,魔军难以催破,如幻如化难以趣入。

  一般来说,如果真正严格地、不休息地走三天般舟,知见都提不起来了,有点如痴如醉似的,因为人的耐力在那儿搁着的,只要这样行持,后天意识一时就荒废了、无力了。现在行法的人畏惧于此,不能放弃休息,所以魔军相扰啊,得以安逸,安逸就是魔军给你的营养啊。腿累了,站一站;困了,睡一睡;饿了,补充一点什么;寒了,加衣服,而那些勿念、勿念、勿念、勿念[19]……,一个个魔军就打不掉、打不掉、打不掉、打不掉……,碍中有碍,碍碍相续,何以故呢?你不仅碍,还成熟碍,困了就睡嘛、饿了就吃东西嘛、寒了就加衣服嘛,那就是碍中生碍了,魔军难破,如幻难入啊。饿是不是如幻呢?我们经常会听到人说:“饿过头了,不能吃了”,又说:“怎么不睡呢?哎呀,困过头了”,即使平时不行般舟,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即如幻的感觉,如化的感觉,如果我们饿就是饿了,就要吃,困就是困了,就要睡,那就是碍中碍行了。碍中惧碍,那还是凡夫心。碍中无碍,自得解脱;碍中无碍,自得法乐。法乐无能从他择取啊,但是碍中、碍处,所以我们说碍中无碍行是甚为重要的。

  见诸如来。如镜中像。应当求彼菩提之心。

  见如来干什么?不为色相庄严而求,不为妙用而求,不求其神通,但求其菩提心,所以得以问法啊,这点甚为重要。我们见诸佛,若是不问法,实是可惜!有的人行般舟,见了佛就欢喜去了,只顾笑,不知道问法了,那就昧失了自己的行法正因。善根成熟,在于问法;善根成熟,在于修法;善根成熟,在于印契自心,是为灌顶。你可以这样说:“世尊啊,于我灌顶,于我授法,于我授记何时舍报,何时成就……”,你要要求的,若不要求,是你善根没有成熟。有的人见佛,只顾喜的,只顾哭的,只顾笑的,有的甚至目瞪口呆,结果丢失了法益。

  以前念药师真言的时候,我生过大怖畏,当时念的药师琉璃光如来,结果七个世尊依次出现了,毛骨悚然,就害怕了,躲到房间睡觉去了,不敢再念,因为念药师一佛,为什么出现七佛呢?生起畏惧,实际就是福德因缘不成熟故。成熟了,就好乐于世尊啊,见佛闻法;不成熟呢,则一时心生畏惧。在我的恶性成熟的时候,有一次念阿弥陀佛,见药师佛妙色身相,心生烦恼,我说:“我不求见你,何以见我呢”?虽有见佛的因缘,但是没有见佛的善根啊,也就是没有见佛的欲望。当时想念的是阿弥陀佛,你药师佛出来干什么啊?这实在是心智中多有知见的蒙昧,所以我们平时要把知见弄清楚,否则你到修法之时多生障碍。例如有一次我就在现在住的那个院子里,走啊走啊,突然世界出现了光明相,这个光明难以喻说,层层刹刹都是光明,当时心生畏惧,怕丢失,怕进入,一时站那儿不敢动了,心念不敢动,身体不敢动,乃至世界都凝固在那种状态,那是极大怖畏啊,就是因为知见不正,若依无染著心、感恩心、念佛心,这算什么呢?所以知见甚为重要。通过一些法的实践,我才知道知见是为首要,是为前导,菩萨们,若不如是,遇事而慌,遇事而迷,遇事而颠倒,而其实这个事与平常事是一样的,实无差别,一点差别都没有,所以“应当求彼菩提心”,求谁的菩提心?求佛的菩提心。

  诸波罗蜜莫不平等。实际无尽。集佛功德。贤护。是为菩萨思维诸佛现前三昧。

  思维三昧甚为重要。现在学的是“思维品”,我们若不勤于思维,果三昧无以得见。因为以前没有如理思维的因缘,我受过几次大的冲击,差点没疯了啊,几次闭关,一见大境界,就是神经的边缘,一个知见就会疯掉的,所以后来就不在意于精勤的修持,而在意于知见的熏修,特别重视知见。为什么呢?知见把握不好,一遇大的境界,人就会进入疯狂、狂癫状态,很危险、很危险!当时不过是有些救命招术来制止这个因缘,否则人真是会疯掉的,甚至都会杀伤自己的生命。以前金顶的当家师给我讲,他们有个出家师父,勤于禅坐,有很大的境界,后来就从华首门走下去了。依我的感知,他是见到妙色境相了。走下去是什么结果?别人以为他跳崖了,实际他是好于禅坐啊,出现境相,随着境相就走下去了。在般舟行法中,随着阴境转,我们见得太多了,比如一次一个居士在庐山行法的时候,护法实在是不能遏制行法人的阴境,怎么说都不行,你给他说一套,他给你说一套,所以阴境者活一份,现实境者活一份,两个人互相不能交流。我就在那儿读经,我说这两个人在演戏啊,演什么戏?一个阴境戏,一个现缘戏,互不交往,各持己理。这个境实在都是如实的,所谓如实,各具其因果报应,他是阴境报应,你是现缘报应,若以为有实,不能交流。所以,若是有正见,当下就可以交流抉择了。

  正见熏习,在般舟法则中甚为重要!我们前面学的一百二十二“云何”中,皆是正知见熏习,现在学的思维品中的所有教言,皆是令我等发起正知见之思维,正观察之思维,莫入阴境,得见诸佛,见佛闻法,善根成熟!一定要把这个口诀记住——见佛闻法,切莫见佛生其他想,不要象我那样生罪恶想、畏惧想。我在此不敢欺辱大家的,我以前念阿弥陀佛,见药师佛,就生嗔心了,我说:“不见汝,汝何来呢”?我想见阿弥陀佛,你来干什么?这是邪见。所以,在九月三十药师圣诞日,有人就领我到河北正定隆兴寺去拜访药师佛,因为其药师佛像与阿弥陀佛同一身体,二相同现,故知那时是谤佛啊。直接谤佛,坏我多劫善根啊,因为什么?没有正见。见佛不难,正见难立!善根成熟也是很容易的,但是你若是不运用善根,亦生邪见。这个地方一定要把正思维、正观察、正见、菩提心,细致思维、细致观察、抉择思维、抉择观察!这样我们因三昧成熟,见诸佛甚为方便。很多人谈见佛难之时,我的确是感觉到此人愚痴,妄设障碍。诸位善知识啊,我们离佛不远,何以故呢?佛普摄法界有情故,一切众生皆在佛光明中住,一切诸佛如来含摄一切众生,在一切众生心智中放大光明!

  我们随着文字来印契自心、剖析法则,随顺因缘地来深入观察阿弥陀佛,乃至“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这样一个法则。经典绝非心外之语,诸佛所证皆非心外之话,诸位善知识,我们有因缘来学习、认识这个经典,或者说这个法则,皆是心地善根成熟。因为成熟故,所以感召出来一个现前境相,此境与我们本心心智,无二无别,莫错认了因缘。每一言词都有无量意,随自己心缘各个取用,就《般舟三昧经》,或说《大方等大集贤护经》来说,所开显的无外乎是欲令现前有情入佛知见,或于“十方诸佛悉皆现前”这样的三昧能亲证,所谓三昧,正受之异称,也就是我们心地真正如实的觉受,不被蒙蔽、不被欺骗的如意的觉受,或者自在力所纯熟的觉受,愿见佛者见佛,愿见十方佛者见十方佛,愿闻法者得以闻法,何以故?假此法则的修持、实践的深入。

  有人会提出来这样的疑问:“我们于般舟行法的实践已经有一定的时间了,为什么尚未见佛呢”?这实在是一个应该审视的问题,或者说是应该正视的问题,闻法的因缘善根成熟,是不可思议的。而闻法、且与法相应的善根成熟与否,真还是由诸位善知识自己通过行法来验证,他人不可取代。若我们不能如实地观察自己所接触的法则,深入实践,是难以真正地迅速相应的,因为自性虽然是平等一味,所谓我们常谈的“在佛不增,在凡不减”,但就修德、就运用来说,千差万别!这个万别之中,虽无一物可得,但无始以来的熏习,我们往往以为实有差别,此实有差别的意识实难逾越之时,就会制约我们现下感知的量,使我们在感知的因缘中往往不能自拔,往往以为实有,往往以为真实。通过对《般舟经》的学习与实践,我们能够剥脱这种自我蒙蔽、自他蒙蔽。

  若有菩萨摩诃萨欲具成就如是三昧。当先成就如是功德。

  如是功德,即如前所宣一百二十二个功德守护,乃至世尊宣说此一百二十二问实是般舟三昧,也即“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之功德利益的少分不及,但提一分令大家得见得闻。

  贤护。当知更有无量功德。然亦缘此三昧而生。

  我们在学佛中,都知道“诸法因缘生”这句话,“诸法因缘生”可以令一切有情皆有法可缘可依,因缘生故,缘谢法灭,所以无染无著,自性本空。在缘起性空的法则上,有情能真正地生妙用而无染,无染中常生妙用,无畏无惧于现前未来因缘,无畏无惧于过去因缘,于因缘中荡然解脱,心无挂碍!所以,“亦缘此三昧而生”,生什么呢?如下。

  佛复告贤护言。

  贤护者,莫推作他边,他实际代表我们现前每一个闻法者、习法者。

  是中何等三昧能生如是诸功德行。所谓菩萨思惟诸佛现前三昧。能生如是诸功德法。复次贤护。云何名为菩萨思惟诸佛现前三昧也。贤护。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清净持戒。具足诸行。独处空闲如是思惟。于一切处。随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是人尔时。如所闻已。即应自作如是想念。如我所闻。彼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今在西方。经途去此过百千亿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安乐。如是如来。今现在彼。为诸菩萨周匝围繞。处大众中说法教化。然而是人依所闻故。系念思惟。观察不已。了了分明。终获见彼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也。

  这段文字提示我们,面对这个法则的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四众所习之法,非是贤圣,非是在家、出家,而是在家出家、凡圣之类皆可安住而行,皆可以如是行持,但有一前提方便,所谓“清净持戒。具足诸行。独处空闲如是思惟”。此思维之处、独处之时,实际是远离心地愦闹、依正二报愦闹。

  远离愦闹,于三昧行法中十分重要,哪怕我们静下来,远离愦闹思维一分钟,静静地读这段经文,来观察一分钟,你都种下不可思议的种子。远离愦闹者,即离一切攀援之心、舍缘之心,心处寂静。心处寂静者,于愦闹处无愦闹可见,于寂静处无寂静可见。若寂静处有寂静见者,不名阿兰若,是为放逸人,何以故呢?我们经常见到有人到深山老林里去修持,若贪于寂静,不为阿兰若修持者、行法者,不获大利,你可善于观察。若人居于现世之中,闲静心守护法则,于愦闹处无所热恼,于闲静处无所攀援,是人真得寂静,于法深入观察,必得不可思议利益。此是佛法修行的一个中观的思想,或者说正观的思想。

  现在修行人,要么向往愦闹,何以故?于寂静法则无有利益故;要么向往寂静以远离愦闹,贪图寂静。贪图热恼者,贪图愦闹者,多因以寂静为畏惧,怕堕入断灭寂静之类;而向往于寂静生活、以希望远离愦闹、贪图于静境者,此皆魔变,非是佛法利益所摄。若不如是观察,多生自我烦恼。许多人处处欲求一个寂静、神圣、稀有的道场,心地不相应故,所以到了这样的道场也往往生出意见,说此道场非如人所言,不相应故。若心地不相应、心地愦闹,寂静处不得寂静;若心地寂静,荡然无有一事,愦闹处亦无愦闹、热恼相逼。善知识们,善自观察啊!我们一个人可在闲静处静静地坐一坐,此闲静处远离一切攀援,远离一切聚缘,此闲静处,无有痕迹,无有所得,是不是要求太高呢?此处不高,且如是作为,即得方便;如是观察,即得清净;如是随顺,即得安乐;如是实践,必然成就。多有知识江南江北觅菩提、觅道场、觅知识,岂不知失去了当下真知识、真道场、真法则、真寂静!多有寻觅处,多有攀援处,多有取舍处,结果于法愈修愈远,不得利益,徒生恼患,因为正见不立故,妄培养分别执着心智。于执着心智中欲得清净安乐法则、平等法则,善巧法则,那是犹如欲煮沙为米粥啊!在我们学的般罗蜜乘教言中,山林寂静非是真寂静,山林寂静可作寂静;种种愦闹非是愦闹,可作愦闹,因为无自性故。得见无自性,是为寂静守护,远离攀援,远离畏缘,不畏惧因缘,亦得寂静安乐住。看似此语甚高,实际是甚为平常之要求。善思维!善观察!

  “于一切处。随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是人尔时。如所闻已。即应自作如是想念”,我们看到这一品文字,整个是引导大家用正常的思维、正常的观察,非是有什么特殊的、不可思议的、玄妙的法则,都是极为平常、平实的正观思维、正观观察。

  “如我所闻。彼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今在西方”,对于西方,《观经》写得十分得具体,日落之方向。我们去了世尊讲《无量寿经》的灵鹫山,灵鹫山的讲台,大众所对的方向正是日落的方向,世尊所面对的正是东方。善导大师把这个西方就描述得更加标准,比如说冬夏二季日偏于南北,不能作为正东西向,而在我们中国的春秋之季,太阳在轨道的轨迹就比较标准,此时日轮所落之方正为西方,此实在还是为了令大家存念于此。所以,过去的善知识、念佛之人,背不朝西,如是面对存念,是为思维修行方便,若得三昧,若不得三昧,比如我们出家人在辞别亲人,欲剃度受沙弥戒之时,应礼敬父母,若父母现前者,现前礼敬,若不现前,就对着父母所在的方向礼敬辞别。这个辞别是很有意义的,礼敬朝着此方向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何以故?业报处故,此有彼有,真实不虚。你若作虚妄想,不得相应;若作虚无想、断灭想,无有真实功德。就如我们现在看药师佛、看阿弥陀佛,你要有一个所谓的方向、所观察的对象,才能令你得见得知,非是以妄想心智所取用,这样,你见之时就非妄想,即能如实地于现缘中得见得闻。虽然本质无自性,但观察之时却生妙用;相应之时,决定闻法;受加持之时,决定得无畏方便,及神通广大自在之力。此处绝不可笼统草率,不可有丝毫的蒙蔽,多有人以“性空”来批判净土教言,实际是无意义的,何以故?众生世间,报德有异。净土浊土,毕竟因众业而显现差别,此差别虽本质无别,起用必也有别,所以令众生各个舍去苦恼之业,趣向清净安乐法则、安乐国土,择取如是之法,成就菩提,一生得不退转!诸位善知识,要如实思维,如实观察,依世尊教言,莫依妄想,莫依他语。我们若不依经典来正思维观察,会依自己的想法来思维观察,而我们无始以来的思维就多是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驱役下,在自己的习气蒙蔽下,所谓五盖、二障、三障的业相中去思维,不能产生真正的清净学佛的利益。

  “经途去此过百千亿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安乐。如是如来。今现在彼。为诸菩萨周匝围繞。处大众中说法教化”,这都是观察的实际内容,《观经》中写得就更加具体。此处是世尊说经教,令我等思维。我们要随顺佛陀的教言来正思维,如是思维甚为重要,在三昧修持中,这是因三昧修持,即虽未见佛,而见佛种子已种下了,已经清净安立,与见佛了无差别,作如是之观,人得安乐。

  “然而是人依所闻故。系念思惟”,这在逐步引导我们如教思维。现在,如教思维的善知识愈来愈少,妄想纷飞,说什么:“我念佛,但我不相信极乐世界,也不向往极乐世界”,不知此娑婆世界轮回之苦,不知此娑婆世界颠倒之难!就如这个殿堂,我们不断地去庄严它,但不论再怎么庄严,用一段以后,它必然会衰坏,必然会没去。同样,我们的生命,有的可能很年轻、健康,但是很快就会老掉、死去,此无常相,人人在此生存,业时时在此表现,切莫以为有常。若人不以为常,必然趋向一个法则,什么法则呢?了解此一切万事万物之本质的法则,即趣向于菩提道业,于道业多以抉择,那样就绝不会贪染此娑婆世界,或者畏惧此娑婆世界,而生于极乐,何以故?以令娑婆世界沉沦有情得以度脱故。我们求往生也好,自他同生也好,先令众生往生、自身最后往生也好,先令一切众生往生成佛、自身最后成佛也好,种种法则中,都是真实利益,如实的利益,如世尊在经中处处所宣化。

  这段文字,是世尊对贤护菩萨所宣化的一个正思维观察方法,也就是欲得思维佛现前三昧的一种法则。此法则十分简单,犹如善导大师所作的梦中修持见佛之法则,是十分简单的。我遇到许多出家在家学习净土的人,不屑一顾于此法,但恰恰这是甚为关键的法则,这样的思维,这样的审观,是十分重要的。往往我们汉地学佛的菩萨们多崇尚于高尚的知见,即所谓的空见、所谓的解脱知见等等,其实就是自己设计一个高尚,而不能如实地、清晰地审观一个法则,不能如实地、深入细腻地去纯熟一个正观察。

  “观察不已。了了分明。终获见彼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也”,这段文字是世尊殷勤嘱累大众,现前大众,你作如何择取呢?还是放弃我们自己杂乱无章的思维、玄妙不玄妙的思维、高低的思维、善恶的思维、相应不相应的思维,来依世尊教言思维,甚为方便直接,即所谓依教故而得佛法利益,信顺教故而得不可思议的功德,随顺佛力故得除现前诸障。我们现前有什么障呢?所知障,烦恼障!尤其我们汉族人,所知障的执着是极为深厚、顽固、厚重啊!因为我们汉族人涉足的因缘十分广泛,尤其现在这个状态中,南北贯串,随意走动,参学无碍,学法无碍,虽是无碍,而处处不显功德利益,只是杂学多学啊,不能深入,心智涣散,犹如洪水,不能得力于此。所以,参学得愈广,如果不能就一个法门,就一个问题深入实践观察,结果会涣散自心,浪费生命因缘。诸位善知识,一定在此深深地思维,细细地观察!

  复次。贤护。譬如世间若男若女。于睡梦中见种种事。所谓金银众宝珍财仓库。或见朋友诸知识辈。或见觉时心不乐者。是人梦中所对境界。或违或顺。或忧或喜。有时语言。欢欣极乐。有时惨戚。尽意悲哀。是人寤已。思惟忆念。如梦所见。为他广宣。追念梦中。便生忧喜。如是贤护。彼善男子善女人。端坐系念。专心想彼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如是相好。如是威仪。如是大众。如是说法。

  这段文字作了一个十分明确的梦喻之说。梦中若喜若忧,若顺缘若逆缘,醒来后宣说相续之时,便生忧喜,说忧缘之时,即生忧,说喜缘之时,即生喜,观佛亦复如是。

  如闻系念。一心相续。次第不乱。或经一日。或复一夜。如是或至七日七夜。如先所闻。具足念故。是人必睹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也。若于昼时不能见者。若于夜分或睡梦中。阿弥陀佛必当现也。

  “次第不乱”,此相续不乱、次第思维,或说一心相续、次第不乱的教言十分重要。

  在净土法门中,如玄奘法师所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是一个直译的经典,与罗什大师意译的《阿弥陀经》,是有一定差异的,虽是同一梵本,但文字量的相差就很大。因为直译经典是梵文有多少句就对称翻译过来,不增不减,而意译者不是这样。如罗什大师因“秦人好简”,就是说中国人喜简,他是姚秦时代从龟兹国来到我们内陆,所以称国人为“秦人”,秦人喜简,所以多以意译,可能最突出的就是他翻译的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把千卷《大智度论》融会于百卷!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智度论》是五部,如果把一千卷的《大智度论》直译过来,那就是五十部,也就是说,对《大智度论》这一部著作,罗什大师减去了其十分之九之量,剩十分之一的量来回施给我们大众,但他能清晰地宣化出来,实是不可思议,心力不可思议!罗什大师的文字甚为简练方便,不增减于内容,但是文字大量缩减,所以多为智者所赞,但一般心智、心力不够者,一看会产生错乱,或者说一些不相应的思维。玄奘法师这一代新译三藏法师,再次去印度取梵本来直译经典,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意译的过失。

  在玄奘法师所直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说:“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20];在罗什大师意译的《阿弥陀经》中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一心不乱”。这“一心不乱”四个字啊,古来以久把多少人的因缘给套住了,因为一心不乱,不管是理一心,还是事一心不乱,实在是非一般凡夫所能轻易涉足。所以在这个法则之中,玄奘法师看到了它的弊病,就重新直译了一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开经题,大家就有新的感知,其中讲的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一日一夜,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系念不乱。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其圣众现在其前。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的差异,就从文字相上来看,用心地来印契,系念不乱摄于凡圣,一心不乱就有特定所指。有特定所指者,相应者欢喜,不相应者,那就舍弃此法了,或者勤苦于此法。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系念不乱者,方便!方便!对凡对圣,对相应不相应者,它都有一个思维、系念的法则,或者说放松的机制。

  在此处,更加突出了世尊对我们得见“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的思维修持,整个这一品和下一品,皆是让我们如理思维,其品名即是“贤护分思维品第一”,也就是说,对于“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其首先下手处就是来次第引导我们正思维。思维,在佛教中是十分重要的。禅宗达摩祖师西来,在我们震旦国传播“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方便,以遮护当时中国佛教界多耽搁于文字言说、不能直达人心,针对这样的状况而做一个狮子吼,那是当时的因缘。我们如果但执于某一方面,不善思维,而妄设一个所谓的心、心地,或者空之类的法则,则不能深入诸受用安乐,或说诸境界妙用。在种种法则的修持力中,如过去人说法则有“四力说”、“五力说”,在“四力说”中就有心力、缘力、境界力、串习力,我们对串习力、境界力、缘力要恰当地运用,若不恰当运用,此自心不能相应,即所谓不能离苦得乐、消除烦恼障、消除所知障,不能促生这样的功德,所以多行于冷水泡石头的法则,看似修持,不增功德;看似修持,不能次第地深入种种法则的实质受用,即功德藏,而安立在自己虚假的设计之中,或说空泛的设计之中。就如我们从各地赶来,一路风光,你若滞留一处,则不能见于究竟目的,如果我们不见周边风光,即昏沉而来,能达到目的吗?亦能达到目的,但若是一路风光,又能达到目的,此人甚为方便,不失一路风光,又无有停留,但是达到目的。我们见佛,是达到目的,一路风光,即指正思维十分重要,所以“若见不见,皆是正见”,“若染不染,皆是进趣”。所谓进趣者,见佛为目的,见佛为成熟。此处是很方便的一个法则,我们学习的就是“思维品”,在这段文字里,世尊不断地引导、督促我们“一心相续、次第不乱,或经一日。或复一夜。如是或至七日七夜。如先所闻。具足念故。是人必睹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也”,世尊在此经经相印啊,这与《观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是相契合的,这些教言都是如实这样宣化的。

  在藏传佛教中,我们看到其坛城布置得十分严谨,为什么呢?他们就是以此作为目标,作为心地纯熟的观察、思维、供养、守护的地方,日夜勤劳。我到过一个地方叫“千佛洞”,里面有个阿弥陀佛坛城,很高的一尊阿弥陀佛站像,妙相具足,坛城十分庄严、具体,描述阿弥陀佛国土种种庄严的彩绘都是很漂亮的。为什么要布置一个坛城呢?以令我们的心智逐渐地安乐、深入、细致、庄严、成熟起来,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法益生起的外缘之缘,在此数数地串习,必能令习法者得以法则安乐。诸位善知识,切莫轻慢于此相,此相无相故;切莫忽略此相,此相正是世尊四法度众生的首要一个教言机制,即依妙色身相感化世间、度脱众生、消除众生业障、纯熟众生善根。由于我们中国大量禅宗教言的传播,慢慢地使人对相、相教误解,产生许多不相应。此相证明无相之威德善巧,所以种种庄严相,威德利益世间,成熟世界,切莫畏惧!诸相无相,何妨诸相有相、相相无相呢?切莫畏惧此处!所谓菩萨行法莫坏于色,不染于色,不惧于色,以种种色法而利益世间,因为不染故,得力于此法。若染著,则会昧失自心啊。

  这段文字是十分清晰的,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一脉相承,皆是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如理的宣化,以令烦恼妄想有情有正思维、正观察所依。这段文字也提及“如闻系念。一心相续。次第不乱。或经一日。或复一夜。如是或至七日七夜”,在经典中经常会提一日一夜、七日七夜,这究竟是什么样一个说法呢?大众一定不要轻易地地带过去。

  “如先所闻。具足念故。是人必睹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也。若于昼时不能见者。若于夜分或睡梦中。阿弥陀佛必当现也”,这是对如是思观、如是观察有情的告慰语,也是如实语。若如是者,白日不见,梦中一定得见,佛力不思议加持故,就如我们在黑夜之中,突然看到一盏灯光照出来一样,我们就有所见,有所感知,于是对我们迷失的心智就有所引导。在漆黑的夜晚中行走时,如果突然太阳升起,或是一个明亮的东西照见,我们心里会升起希望与感激,那在这个茫茫的轮回的黑夜,这个被烦恼障、所知障所蒙蔽的黑暗世界中,突然见到阿弥陀佛无碍光明之日轮,我们的心智中一定会升起喜悦与向往的。我们能否如实地去审视呢?

  接下来释迦牟尼世尊还在给我们作引导。

  复次。贤护。譬如世间若男若女。远行他国。于睡梦中。见本居家室时。实不知为昼为夜。而亦不知为内为外。是人尔时。所有眼根墙壁石山。终不能障。乃至幽冥黑暗。亦不为碍也。贤护。菩萨摩诃萨。心无障碍。亦复如是。

  我们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思维观察,犹如己家,犹如己宅,犹如己所熟悉之用物,如是纯熟,如是观察,如是思维,那么一切也是无碍的,所谓“十万亿佛土不以为碍”,一念信决定为是,即得逾越,山河大地一切障碍物了不可得,何以故?心不存障碍故。犹如世尊在此处举的例子,我们在家居士,不论从什么地方来的,都有家庭,你一思维自己的家,一切障碍都不存在,何以故?你纯熟家的感觉故。你的家在北京也好,在上海也好,在什么地方也好,你一思维,所有的家庭因缘历历在目,山河大地不以为碍。我们思维极乐世界亦复如是,若纯熟,则得见;若决定,则得见;无挂碍,则得见!一切距离,一切山河大地,一切种种障碍,一时无碍!

  你如是思维,依世俗因缘之善巧例子来思维,世尊不断地举这样的例子,前面是梦说,现在是家居说。对于自己所有居家的家具啊、用具啊、用具的颜色啊、人员啊、方位啊,你闭上眼睛,马上就思维得到、感知得到,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但你闭目即见,一切山河大地,种种的遥远不以为远,何以故?纯熟故,心中不存碍,而只存居家内容故,一切碍不以为碍。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亦复如是,十方诸佛功德亦复如是,若心地猛利,纯熟存念,使我等熟悉境相,一切碍中决定无碍!诸位善知识,在此处一定要纯熟思维,善于观察,切莫草率!

  在净土一法门多不得利益者,就是回避于此啊。很多人说见相无意义,不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古代有望梅止渴之说,望梅为何也能能止渴呢?这世间莫不是因缘所促生之法则,苦乐莫不是由外缘所助成,凡夫之类有情决定如是,我们遇到《般舟经》这样的甚深不可思议的功德教言,实是福德的回施,令我等纯熟对极乐世界本家本国得见得用之方便。所以世尊苦心惠予,反复引导,以种种言说来劝化我等正思维、正观察,如理思维、如理观察,切莫以自己的妄想去观察,那样就会不断地昧失自心,浪费我们的精力。

  当正念时。于彼所有佛剎中间。凡是一切须弥山王。及铁围山大铁围山。乃至自余诸黑山等。不能与此眼根为障。而亦不能覆蔽此心。然是人者其实未得天眼。能见彼佛。亦无天耳。闻彼法音。复非神通。往彼世界。又亦不于此世界没生彼佛前。而实但在此世界中。

  这一段文字,可以说真是净土法门中的狮子吼,令我等消除一切心智障碍与感知障碍!感知障碍,是不纯熟故,杂缘困扰故。不纯熟,自设障碍所导致,非是实有碍与无碍。碍与无碍,是我们抉择、选择所现。诸位善知识,善观察,善体验,善实践!

  在此,世尊直接把凡夫拉到“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这个三昧法则中了,也就是说,你没有得天眼,也没有得天耳,但能见彼佛。就如我们对自己的居家很熟悉一样,闭上眼睛,就想到自己的家了,闭上眼睛,就想到自己最熟悉的那个生活环境了,什么障碍也不是障碍了,因为你无障碍故,因你直指你熟悉的目的故。所以,一切障碍本无障碍,不相顾虑挂碍,不相成立,不相设置,而有时候我们会设置障碍。

  “亦不于此世界没生彼佛前。而实但在此世界中”,我们能身不动本位而见诸佛,实是不可思议啊!不离此娑婆世界,得见十方诸佛;不去十方刹土,而十方刹土得见,这正是念佛一法、般舟一法最殊胜不共的教言内容与利益!

  接下来世尊还在引导我们进趣法则。

  积念熏修。久观明利故。终得睹彼阿弥陀如来应等正觉。僧众围繞。菩萨会中。或见自身在彼听法。闻已忆念。受持修行。或时复得恭敬礼拜尊承供养彼阿弥陀如来应等正觉已。是人然后起此三昧。

  这段文字通过正思维的方式,逐步引导我们深入这样一个善巧观察:若是礼拜、供养、承事阿弥陀世尊,若是见诸声闻菩萨前后围绕阿弥陀如来,见佛闻法,见佛供养守护,亦得不可思议利益,何以故?因如其所说:“积念熏修。久观明利故。终得睹彼阿弥陀如来应等正觉”。

  这段文字就是让我们来纯熟地思观。我们都知道,善导大师是净土法门真正立宗立派的大善巧者。远公大师与一百二十三人发愿往生彼国,影响甚大;昙鸾大师在北方弘传净土,乃至感召国主相随,以为神鸾,朝其处礼敬,乃至多有相随之教,习于净土之法。虽是如是,教义未立啊。善导大师出世,真正把净土法门的教言机制彻底彰显出来,古来以久莫不是如是抉择,承认善导大师是净土法门一宗真正建立宗义的善知识,当然,他不离经教,不离历代祖师逐渐纯熟的一些教言、教眼,而来延续法则。善导大师对思观提的十分多,他一生画了许许多多极乐世界神变图,不能说如实地把极乐世界表现出来,而是我们的感知所描述的极乐世界,他以这样的因缘来激励大家来深入实践,如理地观察,即所谓“睹观成熟”,或说“久观明利”,或说“久熏习”,令我们契入此法则。善导大师经常也会自己去塑像、绘像,为什么呢?以令自己纯熟于法则,真实地维系此法则。我们汉地人在正思维这个思维系念处,往往以为是劳作,你不劳作这个,劳作空泛,劳作妄想,甚为痛苦,若我们多多地思维佛,多多地观察佛、守护佛,则会生大喜悦安乐的,你不要执着于此,但勤奋于此,那实在是不可思议!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见佛应闻法,见佛应供养承事,这样善根迅速纯熟!因为中国禅宗公案中多有“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之说,所以我们汉地人学佛,一说就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此处你斩佛不得,一定见佛得!这是否与佛陀教言相违背呢?不是。世尊教法中的确有相好度化众生的教言,佛以金色身相、妙色身相、光明身相、威德身相、具德身相,令众生得见得度,例如阿难尊者为何出家呢?阿难尊者见释迦牟尼佛时,说,此人何以得如此妙相!此人何以具足非是垢秽之身!我应追随,应出家,应作沙门。阿难就是因见世尊的妙色身相而出家的。罗侯罗尊者亦是因为世尊的多罗棉手的微妙感触而出家的,尔时罗侯罗得见世尊,说世尊之手为何纤长呢?就以手相触,一摸就象抓到一个极为柔软的东西,就舍不得丢了,世尊说,何不令此出家呢?这样是增上善缘啊,我们不能否认的。以前我对这样的说法多生疑虑,但前几年我见过两个老人家,其手足之柔软,是让人永远忘不掉的!不要贪著这个东西,但若是触到了,你忘不掉的,它会久久地呼唤你的心灵来爱乐与向往法则,何以故呢?何以此人如此调柔呢?何以如此令人欢喜呢?因为碰一下你就会感到十分欢喜,何以故?柔软无骨啊。这是真实不虚的事情啊,我们不要固执于此,但此实有不可思议的唤醒我们心智对其向往的力量。

  所以,世尊如来以色、身、香、味、触、法,广利世间有情,众生以色、身、香、味、触、法,沉沦于此,不能自拔。世尊以妙相广利世间,这是四法度众生中的妙色身相广度有情,不要迷失,因为世尊说法中,八万四千法,法法度众生,法法皆无碍,切莫依法障法,依法谤法,依法疑法,那样你就会破法、坏法,不能得佛法利益的。对此我们后面会有慢慢的审视。对于这段文字,希望大家真能多读、多思维啊!

  其出观已次第思惟。如所见闻为他广说。复次贤护。如此摩伽陀国有三丈夫。其第一者。闻毗耶离城有一淫女名须摩那。彼第二人。闻有淫女名庵罗波离。彼第三人。闻有淫女名莲华色。彼既闻已。各设方便。系意勤求。无时暂废。然彼三人。实未曾睹如是诸女。直以遥闻。即兴欲心。专念不息。后因梦已在王舍城。与彼女人共行欲事。欲事既成。求心亦息。希望既满。遂便觉寤。寤已追念梦中所行。如所闻见。如所证知。如是忆念。

  在这段文字中,世尊举了一个例子,因为在欲界有情中,男女欲染是特别突出的一个特色,是我们比较容易感知得到的。

  来诣汝所。具为汝说者。

  “来诣汝所”,汝所者,是于贤护菩萨作提示。他们这三个人会来找贤护菩萨,来问这样的方便,问究竟何事会有这样的因缘呢?实际这是引导我们欲界凡夫有情,以男女之欲这个表现最突出的法则,来令我们的心智随文入观。

  汝应为彼方便说法。随顺教化。令其住不退转地。究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彼于当来。必得成佛。号曰善觉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如是三人,因系念故而成就自己所欲。那我们念佛之人呢?因系念阿弥陀佛,亦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是欲念、向往所守护。在人世间,这个欲念尚能成就,念念相续故,那我们为了生死,为度脱无始以来的种种烦恼业缘、业障,来忆念佛,亦决定能成就。如是比喻,如是善巧!

  既得忍已。还复忆念往昔诸事。了了分明也。

  也就是说,即使成佛,他忆念往昔之事,也是了了分明的。所以,此无染处,但是宿缘所现,境相所立,无有实得啊。无有一法可实得,无有一实质可建立,但有此境相事,我们见佛亦如是。所以,正修行,勤于见佛,勤于修法,十分重要,十分有意义!

  贤护。彼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欲成就菩萨摩诃萨思惟一切诸佛现前三昧。亦复如是。

  前面是例子,后面是引发一切善男子善女人如理思维,如喻思维,即鼓励自己的思维意乐,切莫荒废我们所具足的这种欲乐之力,即向往之力。此力若用于世俗的染欲,可以达到目的,若是用于见佛、闻法,一样可以达到目的。二法中,你何以抉择呢?世尊在前面给我们作了一个例子,后面来引导我们得见“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这样的“欲”是十分重要的,前面的“欲见如是淫女”,是世俗之人,以世俗之心,用世俗之法,那我们学佛之人,欲见诸佛,欲证“十分诸佛悉皆现前”三昧,亦复如是,何以故?运用“欲”的法则,来存念相续,思维不断,纯熟之时,必能得见,亦无有障碍!

  其身常住此世界中。暂得闻彼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名号。而能系心。

  名号系心,因阿弥陀佛以名号来摄化于十方众生,即如《观经》所说,阿弥陀佛以无碍的光明照十方刹土,摄念佛众生不舍[21]。念佛众生,即称名号者、忆念佛清净光明庄严者。《观经》的念佛法则就是观察,先纯熟思维观,若以一处、一点,如白毫相观,但观于白毫相,蜿转犹如五须弥,依白毫观而契入一切法则,具足一切陀罗尼、一切善巧、一切功德、一切神变、一切不可思议之智慧!以一法而契入,只要系念纯熟,各得方便。在此处,是以阿弥陀佛如来名号来系心、相续思维,即不断地在念名之时思维。走般舟,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干什么呢?立一念,断诸想,念其方,念其名啊,思维其国土,那些杂乱的思维应该断除,所谓纯净一念,专事一念,必见彼佛!

  以前在寺院里,由于大众念佛年复一年地不相间断,所以在堂口里念佛就特别方便,一般的人进来三天,就见佛的国土庄严,什么琉璃宝地啊,莲花盛开啊,菩萨、佛相之类的,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而现在在社会上,大家感到这是很难的事情,这个距离就太大了。若要得见、得用,专门堂口的修持是十分容易的,散漫的修持是十分难的,的确是这样,对此我感触是越来越大的,尤其在周边环境涣散时,人的心智不能专一,所以,在般舟道中如果放上极乐世界种种庄严、种种稀有的功德,或画上坛城之类的,可能真还是很好的方法,这样环境很单纯。

  妙相度众生,就是以相来引导大家,甚为方便,主要是不要着染于此,而一定要随顺这样的因缘。见佛闻法,不能固执于此,也就是说你不能强制自心,那样很痛苦,应随念细分地思维、随念观察,这是可以做得到的。强制观察是很苦的,我们的思维成熟了,就不强制自心了,就如你思维自己的家庭,家里有几口人啊?你父母的样子啊?你子女的样子啊?是不费心的,很纯熟,但你若是思维其他人家、别人的事情、别人的家庭,就很累心,很不相干,很苦。如果我们把见佛、见极乐世界的庄严这个事情,犹如见自己家室,所谓我们常说的“往生极乐世界本家本国”,那就势在必然,无有障碍!何以故呢?是本家本国,极乐世界庄严是本家所设,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中诸大菩萨海会围绕,是我本国庄严、兄弟伴侣啊,这样你心智中很欢喜,这是很直接的一个法则,而如果作他家之物想,你思维起来就太累、太难了。

  相续思惟。次第不乱。分明睹彼阿弥陀佛。是为菩萨思惟具足成就诸佛现前三昧。因此三昧得见佛故。遂请问彼阿弥陀佛言。

  这里给我们设置出来一个见佛问法,若不教我等,我等连问法方便都不得的,在此先让我们纯熟起来,等见佛时怎么办呢?就要问于世尊。

  世尊。诸菩萨等。成就何法。而得生此佛剎中耶。

  见佛时,不一定问这么死个句子,此处但是给你提供了一个方便。

  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若人发心求生此者。常当系心正念相续阿弥陀佛。便得生也。既得生已。世尊于是知彼心故。亦即念彼。彼方得见佛世尊耳。

  “世尊于是知彼心故”,你常念佛,佛必知啊!佛有他心无碍、天眼无碍、通力无碍,洞察秋毫,十方刹土一切众生一时动念,诸佛了知,绝无疏漏的。你不要想:“我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不会看不到我?想不到我?感知不到我呢”?决定没有这样的事情,若一切众生举心动念,诸佛亲知亲见,这是决定如实的。那你说:“十方诸佛知道我们的心,那我们念佛为什么不相应呢”?你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心,是在念佛,还是在念其他的事情呢?不相信你看看自己平时念佛的心,细细地看,切莫自欺,你是不是真在念佛?相应念佛?持续念佛?深入念佛?不断念佛?真正地如观自己家有、自己家居、自己所拥有地念这个佛?佛陀世尊的庄严那么亲切、那么如实,你若真如是念佛而不见佛,那佛都是异语妄语者了,那我也是异语妄语者。

  “亦即念彼。彼方得见佛世尊耳”,何以故呢?我们在念佛,佛知我等,放光照耀我等,我等见光而能知佛。现在我们不知佛陀世尊啊,我们在此娑婆世界,所知的是什么呢?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所知的是什么呢?财、色、名、食、睡!所知的是什么呢?是所知障,是烦恼障所蒙蔽!如果我们现在真正已经知佛,那也就不假其他方便了。所以,佛知一切众生,众生未知佛啊!我们念佛,佛知我等,放光照注我等,这个光是在你知见纯熟、得见得用善根纯熟时,你才能知佛。若知佛的善根纯熟,能广泛利益世间,此纯熟是在相应相见之时。

  我们现在见这幅阿弥陀佛像时,你身心柔软吗?三垢消除吗?你在这个像前若能三垢消除、心无挂碍,那么此世尊亦是不可思议!若起此作用,那此世尊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世尊了无差别。所以,《无量寿经》中世尊讲,阿难啊,阿弥陀佛是无量无边的光明啊,其光明照耀着十方,诸众生若见此光者,身心柔软,自然向善,三垢消除[22]。而我们见这个阿弥陀佛世尊的像,身心柔软吗?自然向善吗?三垢消除吗?若消除,此世尊不可思议,那你可以背回家去了。

  贤护。时彼阿弥陀如来应等正觉。告彼人言。诸善男子。汝当正念精勤修习发广大心。必生此也。

  为什么在诸经典中,有的地方讲“善男子善女人等”,有的地方就单单讲“善男子”呢?这实在是一个激励,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无有女人。实不是欲界色故,怎么会有女人呢?女人者,欲界众生中所现二分身,即男女身之一。我们欲界有情就会认为,哎哟,如果此世界没有女人,那还了得!此世界是宝相身,具足一切功德善巧,不假二分身,即不假男女身,你不要遗憾,因为我们这个身是个残缺身、不具身。

  一般称天为宝身、宝相身,有一段故事写憨山大师在境界中得见文殊势力菩萨,文殊菩萨本来欲洗涤其心垢,就引导他到一个浴池,他看文殊菩萨,就想,此是女人,不当与其共浴。于是就要跑,这时文殊势力菩萨涌出全身,融入虚空,憨山大师一看是宝色身,然后文殊势力菩萨就把他抓过来,给他洗了洗。因为我们是在凡夫心中、对待所生男女之相,所以多生诸欲,以这些大智圆成之人,实无分别,身自具足啊,身具足,心亦具足,具足威德善巧,无所畏惧,而我们现在说男身有所畏惧,说女身亦有畏惧处,身心不具足故,多有亏欠,所以生欲界。善知识们莫生畏惧,作为学佛人,不要怕这个。

  贤护。时彼菩萨复白阿弥陀佛言。世尊。是中云何念佛世尊。精勤修习发广大心得生此剎耶。贤护。时彼阿弥陀佛复告彼言。诸善男子。若汝今欲正念佛者。当如是念。今者阿弥陀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具有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身色光明如融金聚。具足成就众宝辇轝。放大光明。坐师子座沙门众中。说如斯法。

  其所说者。谓一切法本来不坏。

  但说法性之本。

  亦无坏者。如不坏色。乃至不坏识等诸阴故。

  何以故?其本质者,诸法无坏,诸法住法味,世间相常住啊,直透本源,无假坏法。因为一切法本来不坏故,我们现在见到的生生灭灭、幻幻化化,皆是自己生灭心中、取舍对待心中所生之二元世界,具足善巧者观一切法安住不疑,无增无减,净守护于法界,安住于现缘之中。

  又如不坏地。乃至不坏风等诸大故。

  指地水火风四大。

  又不坏色。乃至不坏触等诸入故。

  指色身香味触法六入。

  又不坏梵。乃至不坏一切世主等。

  即不坏一切天。

  如是乃至不念彼如来。亦不得彼如来。彼作如是念。如来已如是。次第得空三昧。

  法界一如之相,无动无摇,无增无减,法界本净,一时光明,空三昧能照了觉知,得见诸佛,何以故?在空三昧中心智自在,这时候唯识所生,心生见佛即见佛,心生见法即见法。没有空三昧,不见光明藏啊,不见光明之境界而直接见佛者甚为稀少,多有碍处。我们设置了许多心智障碍,欲往生彼而不往生彼,何以往生?何以不往生?许多杂念拥塞自己心中,所以不能见诸妙相,不能见广大空明光明境界,想见佛甚难啊。

  善男子。是名正念诸佛现前三昧也。

  所以,空三昧是第一善巧,所谓无染无著清净念佛,了了分明,了无所得,直趣佛地,见诸佛功德甚深,不可思议,并见佛闻法。

  贤护。尔时彼菩萨从三昧起已。来诣汝所。说此三昧相者。

  为什么从三昧起呢?前面如是思维,即得三昧,然后来问三昧、证实三昧。

  汝时即应为彼说法。随顺教化。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我们知道,见佛之后,一定有一个相续,此相续次第中,此人应如是思维:“佛无所来,我亦无所去,何以见佛”?他不得不作此设问。设问之时,自性得见,说:“心净则见佛,念佛则见佛,缘佛则见佛,法实在是无来去,无生灭”。无,但是心作耳,心意纯净故,得见诸佛,了达自性,一时究竟安住,一时无疑抉择,那就会真正得到佛法的究竟抉择的安住利益,即永不被见思二法惑乱,后面的尘沙惑、无名惑等细微的习气牵制就特别容易改变,容易转化,容易认识。粗重的见思二惑蒙蔽有情啊。在佛之教法中,贤位菩萨能伏得烦恼,若得以菩萨地位之自在力,入得欢喜地,则断除一切见思惑烦恼,心生欢喜,时时处处在见思二法中得以欢喜,卸去一切重担与徘徊,一切对待在此心中消融,所以说入欢喜地,因为断除烦恼故,断除见思二惑故,得以欢喜。你说自己修法得利益,你能否断除惑呢?实际此“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三昧能令我等直接认取见思二惑的“惑”所在,能直接得见自性无来去、无生灭啊。

  般舟行法甚深不可思议,摄八地事,一生即得不退转!不是夸张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实在是不可思议!所以历代汉传佛教的善知识们,有一定三昧功德成就之后,都勤行此法,如智者大师、远公大师、善导大师、承远大师、昙鸾法师、道宣律师等等,随手可举。一些比较大的寺院设置中,在丈室左右,多有般舟堂,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山东大灵岩寺,在其千佛殿之后,方丈院的右手与辟支佛塔之间,有一块内凹的地方,就设置了一个般舟堂,那就象一个心脏部位一样,从唐朝以来,历代都在那儿建般舟殿。这样的行法实在是应该实践、应该观察的,因为它是摄于凡圣的!

  贤护分思惟品之余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能观察到此经典主要是以观、念为主,观、念、思维阿弥陀佛殊胜功德,来滞心一处,令其心智畅明,得见十方诸佛,见佛闻法,以证无生。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经卷第二

  贤护分思惟品之余

  观想念佛是念佛法门中的一类,还有实相念佛、称名念佛等。对于观想念佛,此经典写得尤为细致;又如观相念佛,《观无量寿经》就描述得特别详尽;《阿弥陀经》是提倡持名念佛;《无量寿经》提倡随佛愿力来念佛。虽然是种种念佛,皆不离念佛名号,《大方等大集经贤经》所提倡的观想念佛亦为名号的存念。所以,在净土一法中,持名念佛是为入手方便,若观相,若观想,若实相,持名念佛是为方便,乃至随佛愿力得入念佛三昧,种种修持,皆以念佛为清净导引。

  贤护。我时则亦授彼佛记。是人当来必得成佛。号曰德光明如来应供等正觉。乃至佛世尊。

  授记,在世尊教言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安稳提示,是确切如实之教,有如是因,则有如是果,但显因果法则,修德所显。我们念佛成佛,亦是必然,这就是在授记之中。

  贤护。是中三昧谁当证知。

  如是“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在佛弟子中,有谁证知呢?

  今我弟子摩诃迦叶。帝释德菩萨。善德天子。及余无量诸菩萨辈。咸已修得此三昧者。是为证。云何证。所谓空三昧也。

  “今我弟子摩诃迦叶”,我们日日与摩诃迦叶共伴于此,为什么在此有学习、实践般舟三昧,即“十方诸佛现前”三昧的因缘呢?莫不来自于三宝的加持,也来自于尊者的亲证。

  “是为证”,说证者,就是说此三昧法不虚设于世间,由菩萨、声闻所守护,也由后来善巧者所爱乐、向往,若没有先贤所证,没有在家出家菩萨所守护,则我们无以为证。

  贤护。我念往昔有佛世尊。号须波日。时有一人。行值旷野。饥渴因苦。遂即睡眠。梦中具得诸种上妙美食。食之既饱。无复饥虚。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有作业刹那刹那即过,亦如梦中,看看经文此处是什么梦?“梦中具得诸种上妙美食。食之既饱。无复饥虚”。

  从是寤已。还复饥渴。是人因此。即自思惟。

  诸位善知识,在这两品中世尊不断来提示我们通过思维、观念、观察来实践此法则。

  如是诸法。皆空无实。犹梦所见。本自非真。

  一切法亦复如是。

  如是观时。悟无生忍。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观时。悟无生忍”,在信忍、顺忍、无生法忍这“如来三业”中,若证得无生法忍,了脱一切生死,除一切烦恼,消一切所障,得以方便自在,具足一切法善巧。

  如是贤护。有诸菩萨若在家。若出家。闻有诸佛。随何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顶礼。

  恭敬修法是一切法则的缘起,一切法的真实功德所在!若离开这个至诚心、恭敬心,一切法变得无有基础,因为一切法是假修德而显,假显用而显,假事而显,顺理成章啊。

  心中渴仰。欲见彼佛。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亦复如是,一分虔诚,一分利益;一分虔诚,一分现前功德。这一分,在谁来运用呢?就是现前实践这个法则者,虔诚者所得所见。我们末世之人,虔诚者不足,自诩者有余,这在我们生命中都是有所观察的,那应如何办呢?就来勤修这个至诚的恭敬心。

  故作如是专精思惟。

  如前所说,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心思维、精勤思维、专精思维,如是种种思维,不离于佛,不离于彼国土,不离于彼清净海众。如是思维,必得诸佛清净加持。我们不妨在平时的修法中,在般舟道中可以改变一下,使它庄严,象极乐世间的变相图一样,设置一些令人爱乐、喜悦的庄严图像,这样对我们念佛修持的感应和专注力会有不共的加持。取相思维,是为思维方便与契入方便,不要有泛空之思想,这样就容易进趣不可思议的利益。

  复应当观如是色相。亦即作彼虚空之想。

  “如是色相”,即彼佛色相。“虚空之想”,虽有种种妙相,其本质也虚,毕竟无实;虽无实,种种妙相安立世间,利益众生,安慰众生,令众生远离空泛,是真实利益啊。就如我们饮食本空,但你吃了这一餐,就会得到精神和体力,虽然是无实,众缘所合,福德所聚,乃至一餐之力,亦复如是。我们在修般舟三昧之时,所谓“十方诸佛悉皆现前”,虽无有实法可得,但必有彼佛报德所成,摄化十方,令恭敬进趣者得见得用,这是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

  而彼成就虚空想已。得住如是正思惟中。住思惟已。得见彼佛。光明清彻。如净琉璃。其形端正。如真金柱。如是念者。彼见如来。亦复如是。

  “而彼成就虚空想已。得住如是正思惟中”,若执以实,人就容易产生困惑与魔难;若执以顽空,人就堕于虚假业、造作业中,犹如冷水泡石头,不能增长诸善功德,心不生起,多住于幽暗心智,于自于法不能生喜,于他人不能生悲智二法,不得力于世间,不能饶益于有情。

  复次贤护譬如有人。忽从本国至于他方。虽在他方。而常追忆本所生处。曾如是见。亦如是闻。如是忆念。如是了知。久追忆故。于睡梦中。明见自身。在本生处。游从见闻。如前所更。是人后时。向诸眷属。具论梦中所见之事。我如是见。我如是闻。我如是营为。如是获得。如是贤护。有诸菩萨。若在家。若出家。若从他闻。有佛世尊。随何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顶礼。欲见彼佛。正念不乱。应念即见彼佛形像。或如琉璃。或纯金色。亦复如是。

  世尊作诸多比喻,以令我们现前有缘随着自己可思可观的现象来透视到不可思议的佛法利益之中,例如我们来到鸡足山,假如你从来没来过,他人根据你所知的因缘作种种比喻,令你来了解鸡足山,这是一种被迫的方法,其真正目的是引导你来到鸡足山,真正地一目了然,究竟所知。喻说毕竟不实,我等若不亲证于“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诸佛如来种种悲心喻说,皆是一种善诱导、善加持、善提携,如此而已。

  “欲见彼佛。正念不乱。应念即见彼佛形像。或如琉璃。或纯金色。亦复如是”,我们现在依经典教言所记载的文字,听佛世尊具述西方极乐世界,乃至十方诸佛殊胜妙功德相,令我等欢喜向往,以净心趣向,得见得闻,真实相应,种种相之差别,若专念于一佛,得见于此佛,故专念于佛,得见诸佛。而见一切佛,莫过于闻法方便,以令心智开解,证于无生忍。真正了达自性,这是见佛之目的,是纯正法益之功德。

  复次贤护。譬如比丘修不净观。见新死尸。形色始变。或青或黄。或黑或赤。或时膖胀。或已烂坏。脓血俱流。虫兽食啖。肉尽骨白。其色如珂。如是乃至观骨离散。而彼骨散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唯心所作还见自心。

  “不净观”,是我们大家能接触到的一个实际法则。在汉传佛教中,作不净观者是稀少的。我们以前住山,最初的教育就是要作不净观,乃至舍身、舍识二法。不净观是舍身、舍识的一个善巧,若不作不净观,舍身不得;若不知“识”者无常、“识”者变异,舍识不得。因其变异无常故、无我故,所以就舍身舍得,舍识舍得。一人住于凶险之地,如山涧、寒林,或罗刹鬼之母居住之处,来行一些法则,欲使自己逾越身心之挂碍,得见自性之真实,随顺于无生,这个修持非是理论、言词所能涉足,这些言词无外乎是导引方便,激励成熟你的菩提心智罢了,真正的行法是甚为重要的!

  不净观是一个很实际的操作法则,九种变化,乃至烂溃,乃至骨散坏,种种作业,唯心所现,唯心所作,实无变者,亦无来去。通过如是观,我们能抉择于无常、无我、不净,乃至心智寂静,一时安乐住,真正得到佛法的胜义之乐,即无造作之乐,远离自然外道,得清净之守护。此修法是远离外道的一个主动进趣,我们知道自性空,常用自性空而观察于世间一切法则、一切事相,不作舍,不作离,不作取,不作用,但是真实透视本质,自然无碍,若不如是,则多昧于事相,或昧于理相,理事互为不碍,是为方便。

  如是贤护。若诸菩萨欲得成就彼念诸佛现前三昧。随何方所。先念欲见。彼佛世尊。随所念处。即见如来。何以故。因缘三昧得见如来。

  “何以故。因缘三昧得见如来”,缘三昧力故。前面所讲的都是观想念佛、因地三昧。观想是因地三昧之基础,有其因才有其果,我们欲得其果,必行其因,是为方便,若见不见,咸得威德加持,因果渐次成熟,三昧自然能得以安立。往往我们忽视于因,多重于果,这样的话,高者你做不到,低者你又不就,那就会落入所谓的泛空。现在许多菩萨都在实践般舟三昧的行法,有的人得到一些相似的利益,但有一点,即相续性不是十分简单与清晰,若是相续性好,顾不得一些杂缘,比如我们饮食之中,虽食百味,不知百味;穿衣之中,虽知寒热,但不住于此;虽知他是他非,了知无是非可习可染可知,专注一心,所谓“滞心一处,无事不办”,欲得三昧,是为不难!但我们心智杂用,趣向杂用,因事而昧,事事昧心,事事丢心,事事染著,三昧不得啊!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离事相而运用于事相,一心维系于佛,维系于善巧的法则,这样是得以证三昧的。因此,真正的般舟三昧行,真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是是非非中无染无著,那么即使不是三昧,你已有三昧之功;不得三昧,已有三昧之力。如果我们虽然常行于般舟之法,但对是是非非经常染著,倒见之中,亦是昧心,亦是失心,受苦难之折磨,这样你的道业就散坏,枉受是非的侵害,所以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黑”是黑在什么呢?在这个娑婆世界,无有不是非处,只要你心中有是非之种相,是非决定会成熟;若无是非之种相,是是非非了无所得,了无所干,所以无见无用,一心专注于自己所修持之法则,不证三昧,那才真是奇谈怪论,而若我们心智散杂,染著事相,欲得三昧,那才真正是妄想!

  就观大家今年以来行般舟的状态来看,杂用心者多,染著心者多,丢失本位法则者多,即丢失了自己的发心!你来干什么?你要做什么?出家者,在家者,我们舍家弃欲,离开亲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离开自己所应该享受的人生五欲,来做什么?就是为了来成熟不可思议的所谓“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这样一个善根,来见佛闻法,以除生死轮回,以广利于世间有情,真正地令世间有情得到真正之乐,所谓佛法之胜义之乐、神通之乐、种种内发轻安之乐、广大慈悲教化之乐,乃至无尽的乐趣,是真实不虚的。世俗之乐,毕竟是无常,随时散坏,多依他而生起,不得自在,而诸佛法之乐,但从自心如来藏性中流出,从自心庄严处流出,是无染著流出,所以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利世间啊,做广大布施而无畏。我们在世俗之中所享受的一些勤劳、勤苦,虽然得相似之乐,随机散坏啊,无常苦空时常伴随,你认与不认,都是这样的。所以,诸位善知识,我们既然来到这个道场之中了,就以道业为重!常实践于法则,深入实践,是自身福德因缘,也是自身善根之成熟。

  得见彼佛有三因缘。何者为三。一者缘此三昧。二者彼佛加持。三者自善根熟。具足如是三因缘故。即得明见彼诸如来应供等正觉。亦复如是。

  “一者缘此三昧”,如何缘此三昧呢?如理如法地思维,如理如法地称念,如理如法地去恭敬修持、礼敬赞叹、供养守护!“二者彼佛加持”,阿弥陀佛有广大誓愿故,摄化一切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誓愿力不可思议,无所障碍故!“三者自善根熟”,自善根熟成熟在此三种因缘中,最为重要,佛力加持是根本,但此最重要者,是操作、实践于法则,即我们自身的操作,不要赖于佛,我们可常随佛学,但勿赖于佛,勿堕于佛,若堕于赖佛因缘,你不得利益!

  复次贤护。如人盛壮。容貌端严。欲观己形。美恶好丑。即便取器。盛彼清油。或持净水。或取水精。或执明镜。用是四物。观己面像。善恶好丑。显现分明。

  贤护。于意云何。彼所见像。于此油水水精明镜四处现时。是为先有耶。贤护答言不也。曰。是岂本无耶。答言不也。曰。是为在内耶。答言不也。曰。是岂在外耶。答言不也。

  如是内外之问、本有本无之说,实是戏论,但若不如是设问,我们心智无依,不能真正归结到“万法唯心”这个抉择上来,若是本有,那不得唯心;若是本无,亦不得唯心;若是在内、在外,亦不得唯心之法,也就是众缘合和,成熟显现,离因缘之法不能畅明。

  世尊。惟彼油水精镜。诸物清明。无浊无滓。其形在前。彼像随现。

  “其形在前”者,因缘所生法则。因缘所生法破众生有无边见、断常边见,此见不破,凡夫心难以出离,正见难以安立。但是一切凡夫有情皆在这个对待的二元边见中徘徊心智,即说有,说无,说本有,说本无,说来,说去,说内,说外,如此皆是执为实有之心,或是实无之心、内外之心,枉受邪见之逼迫!我们观察自己的谈话,以及所接触的事物,基本上运用的都是这个思维,也就是或者是内,或者是外,比如自己的事情、他人的事情,或者是有,或者是无,若有了,就实执此有,若无了,就是断灭之相,所以,常见与有见、断见伴随着我等,即所谓“边见伴随”,如此正见不能立啊。我们都知道佛法教言中的一实境界与唯识境界,人人都这样讲,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个知见能否运用出来呢?若是运用出来,于现前事相一切无碍,因为一切事相你了无染著故,何以故?唯有心生,唯有心是,非内生,非外生,非自生,非他生。

  而彼现像。不从四物出。亦非余处来。

  我们要细细地观察,若不如是观察,边见难除啊。我经常听大家谈某某人、某某事、某某道场、某某因缘,说着说着就滑到事相中,以为实有,不能自拔。若能自拔,当下解决,无有挂碍,于他于自决定得利!因为你已经把事相解决于现下了,非是因他缘而得解决,何以故?唯心显现故,唯自缘所显现,非是他缘。一般我们多沉浸于有之执着,现在行法者、修法者多,正见者稀少;行法者多,执事者多,真正的正见传播者更为稀少。正见抉择者极为难得,为世间眼目故。我们都知道“六度”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种种法则,人人在行,但具智慧眼目者,稀少!若是具眼目,虽无手足,可以导引众生,得以善巧;若是但自前行,无有眼目,此人在行愚痴法,多见福德而没有智慧眼目,令其堕落,沉溺世间。诸位善知识,这段文字剥离二种边见,十分重要。

  非自然有。非人造作。当知彼像。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无有住所。时彼贤护。如是答已。佛言。贤护。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物清净。彼色明朗。影像自现。

  所以,我们现在所有依报之物、之业、之缘,莫不是自心之影射,人人皆离不开这样的作为。有时候我们会耻辱他人,以他人的恶缘恶业以为自身之耻辱,在此处应该自己忏悔转化,而不应推这个因缘于他于己的,为什么?识其本质,即解决此难缘,走出此痛苦。若不如是,我们就会在这个地方说有说无,道长道短,身心痛苦,染著不休啊。今天有个外地居士来,他说了家里的一个横难之缘,心智遮蔽,痛苦不堪,就来问有没有一个方法能把它转换,我说实无此事啊,但是心中所系,你系在这个事情上了,它就会相互延续,愈延愈久,不能自拔,也就是说,你若是认为实有此事了,那你就是不能自拔的。我们学习佛法,决定要认识于现缘该如何处置呢?

  不用多功。菩萨亦尔。一心善思。见诸如来。见已即住。住已问义。

  这是定功所修,也就是专注心智所成就。

  解释欢喜。即复思惟。

  若能见佛,必然思维,因其对你有大的影响与召唤故。我们常念于佛,常念于众生,如我们见画像、见周边之人物来来往往,但我们不知,无有感知与透视力,就如他方佛,此方何以得见呢?

  今此佛者。从何所来。而我是身。复从何出。观彼如来。竟无来处及以去处。我身亦尔。

  “我身亦尔”,因为一法则,事事无疑;一法则,处处可用,而不是说一个真正的法则于此处可用,于彼处就变异,绝不如是。

  本无出趣。岂有转还。彼复应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是心有。

  善知识们,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一个“心经品”,如实地让我们知自心、知心用。一切事情现前,何以用心?这一段文字十分重要,是前面所有文字的一个教法总结。句句可以当口诀来导引自心,来纯熟自心。我们可以熟读这段文字,作同《心经》一样,当一个事情现前,一个思维现前,一个知见现前的时候,用这几句话来审视它、洗涤它、观照它,我们就会有正知见的安立。

  何以故。随彼心念。还自见心。

  我们认为一个人好,看着就亲,就感到十分欢喜,而对有些人就是不愿意见,心智中有这样的种子,见到这个人就十分痛苦,这唯是自心之感召,非是他人令我等厌离,非是他人令我痛苦。他怎么能令你痛苦呢?实际心中有此种子罢了。就如一个古老的故事说,一个樵夫丢了斧子,他就怀疑是邻居家孩子偷的,怎么看这孩子都象偷斧子的人,走路的样子象,说话的音声象,做事的行为象,怎么作为都没有离开这个所谓的窃斧者,后来他自己的一垛柴用完了,斧子自然就露出来了,这时候再看邻居家的孩子,走样子路不象偷斧子的人了,说话的音声不是偷斧子的人了,一切作为也都不是偷斧子的人了。所以说心念一安立,对方的作为就会相应;心念一转化,亦会相应。善知识们啊,善思维、观察!一定切莫错用于心,于自缘、于他缘、于佛缘。一般我们对人有意见的时候,也就是这个种子一旦生起,怎么看这个人都不顺眼,哪怕他念佛的音声很美妙,我们听起来会觉得这个人是巧饰起来的,涂脂抹粉,怪声怪气;但如果心生欢喜,对方做了错事情,我们也感觉到这个人十分可爱,粗朴可爱!

  诸位善知识啊,善知自心啊,莫失心于观事,莫因事而昧于自心,这样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发心者、知心者、明心者、用心者!你能了解自心,所谓“如实知自心,行法无碍”,得自在力故。此心唯有自用,唯有自显啊,这样你自己得佛法方便,否则我们若假于外缘,迷于心智,多不自在。现在我们到佛法中、到道场中来实践,若出家若在家,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宿世及现世因缘的成熟,推及到这个地方了,那我们如何来运用呢?这一段文字,我建议诸位善知识把它抄下来,把它供起来,把它印在自己心中,于生活中如实看待,如实守护,如实相续,那你可以得到不可思议的不共加持!

  今我从心见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

  善哉!诸位善知识,世尊作如实语、诚实语、了义语、抉择语,陀罗尼语、善巧口诀语,你若用得起啊,实是得方便!切莫错过这样甚深教典所给予的加持。

  我心是如来。我心是我身。我心见佛。心不知心。心不见心。

  “心不知心,心不见心”,如果心能见心者,何以为见呢?所谓染著对待而有出生啊,若无染著对待,绝待心智中,尚在大寂灭光中、安立海中,何以得见呢?故心不见心,而造作心分处处得见,对待故,有所见故。

  心有想念。则成生死。

  我们见已立、想已立,而实际理地实在是无一尘可染。实际理地,心者是啊。心智一动,大千为之一震,促生万法。你不要小视自心、重视事相,那你实在是丢本!我们应在这个心智中,细微深刻地观察,孜孜不倦,切莫放逸,在事相中,大大地可以放过,事事都可以放松,而在心智中,切莫放松。

  心无想念。即是涅槃。诸法不真思想缘起。

  诸位善知识啊,对于所见到的东西,我们强执的时候,苦!以断灭知见,苦!应知诸法生起,正是慈悲智慧运用方便现前,实在是赐予你机遇,智者无染,悲者饶益现缘,何有染著呢?何有自苦他苦之相逼呢?若我们真是学佛者,任何事情现前,皆是你运用悲智之恩德所在,是给你机会啊,什么机会呢?成就你的机会。

  所思既灭。能想亦空。贤护当知。诸菩萨等。因此三昧。证大菩提。

  这是给我们抉择,让我们彻还本心,无造无作,必然空净,安立世间,广利世间。在这个空净无染的世界中,你的悲智皆得方便,这时佛法有住世之善巧、住世之基础。

  诸位善知识,这段文字甚为重要,点我等心眼啊,开我等智慧,莫以经说,实是心说;莫以是他说,实是印心之语啊!中国古话说,若听善知识一句能令人心开意解的话,就感觉到欢喜,此处佛是不是在经典上把一切印契心智的话语早已说尽?实是处处宣化。莫轻经,莫谤法啊,在我们中国的修持人群中,重视宿缘者多,轻视经法者多啊,这实在是可惜,甚为可惜!所以,我们在这个甚深教言面前,应生顶戴心、守护心,滋养法身慧命由此而来,由此而促生!

  [1]指祜巴温忠阿罗汉尊者于2006年4月被邀请到鸡足山放光寺一事。

  [2]闰月:2006年有闰七月,故放光寺夏安居共四个月。

  [3]见《无量寿经》

  [4]保安寺:即辽宁海城保安寺。

  [5]讲法时,恒阳庵还是女众居士道场,讲法结束后,2006年9月,有六名住众剃度,此后恒阳庵才有正式常住出家众。

  [6]如龙树菩萨所著《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入初地品第二中有:“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父。大悲為母。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又有:“般舟三昧父,大悲無生母。一切諸如來,從是二法生。”

  [7]此时为2003年元月,在辽宁海城保安寺,法师从2002年底开始为全国各地居士连续护持了五个七日八夜般舟行法。

  [8]经文为:“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证离生法。获陀罗尼。清净欢喜。得平等住。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9]恒阳庵为放光寺下院,在其海拔300米下方,故放光寺僧众及男众居士需每日往返于山路上下。

  [10]经文为:“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说,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11]经文为:“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12]见《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卷下:“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竟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

  [13]如《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分正信品第四中:“斯人如是闻此三昧。诽谤轻毁。无一信心。谓为不实。志性顽愚。意无开解。复作是言。如斯经典。非佛所说。乃是世间钝根比丘。愚痴邪见。自作文章。严饰词句。若处众中。应如是说。亦如是教。汝诸众生。当知今此修多罗典。非佛所说。如是痴人。不知亲近诸佛世尊。不种善根。不修供养。习近恶友。多作众恶。当知是人。远离无上深妙法宝。永失无上最胜法利也。”

  [14]见《梵网经》:“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者,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15]包括放光寺、盘陀石、塔院、恒阳庵、莲花寺五个片区建设。

  [16]见《净土十要》中妙叶大师著的“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其中有所谓十大碍行: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三、究心不求无障,四、立行不求无魔,五、谋事不求易成,六、交情不求益我,七、于人不求顺适,八、施德不求望报,九、见利不求沾分,十、被抑不求申明。

  [17]三德,即恩德、智德、断德。

  [18]见《大般涅槃经》:“如来法身,非是涅槃。若但般若,亦非涅槃。但是解脱,亦非涅槃。我今为众生故安住入是三法,入于涅槃。”见一卷本《佛说般舟三昧经》。

  [19]见《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

  [20]见《佛说观无量寿经》:“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21]见《无量寿经》:“若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22]指鸡足山为迦叶尊者道场。

返回目录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