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华严宗>>正文内容

海云继梦法师:密法 如来圣性观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6日
来源:   作者:海云继梦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云继梦法师:密法 如来圣性观

 

  如来圣性观(1)

  圣人虽依圆成实性,却以真理心而起相无性的作用。………

  如来圣性观一般大乘称为三性三无性,虽如是称呼,而难识其义。就三性三无性而论,三性指的是遍计所执、依他起性及圆成实三性;而三无性指的是理无性、性无性及相无性。其中凡夫物理心所指的作用情有性、假有性及实有性则不论。

  故三性三无性是指由圣人心的作用依三性而起三无性的立场而言;不指由凡夫物理心,由三性所起的三有性。其中之三性有进一步了解的必要:

  一. 遍计所执性:

  系指心识的执着,依于意识形态或潜意识的色彩,而界定尘境存在的意义或价值之谓。如见到白蜡烛即谓有丧事,见到红蜡烛即谓有拜拜。

  二. 依他起性:

  系指外在环境的相对立而被赋予尘境之定义,如一容器用于装茶水即谓之茶杯或茶壶;若用于养花草即谓之花瓶或鱼缸。故此凡夫之物理心即谓之假有性。

  三. 圆成实性:

  系指对尘境的本身所赋予的定义,如凗凗锤子、钉子等,此种凡夫物理心依圆成实性之作用而起的物理心识作用,即称为实有性。圣人虽依圆成实性,却以真理心而起相无性的作用。

  --------------------------------------------------------------------------------

  如来圣性观(2)

  凡夫之能缘皆缘物理性,故称三有性;

  圣人其能缘皆缘真理性,故称三无性。………

  如来圣性观是指性的真实性,性有物理性与真理性。

  凡夫所见,依一.遍计所执性,见物理性;

  二.依他起性,亦见物理性;

  三.圆成实性,亦见物理性;以上三者皆不见真理性。

  凡夫唯见物理性不见真理性。圣人知物理性而能见真理性,且活在真理性中,此是凡夫生活中所不及的。并且,圣人亦依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而见真理性,而不若凡夫是依此三性而见物理性;此乃凡圣别之所由也!

  在佛法修学中,谓世事之所存在皆「相」也!相之所存在,不外乎此三因缘──即心识作用中的遍计所执之性、依他境所起之性以及圆成诸缘实义之性,此三皆「能缘」之因,「所境」所存在皆尘境,属「所缘」之缘。

  凡夫之「能缘」皆缘物理性,故称「三有性」,有即「有为法」之有。圣人亦此三缘,唯其「能缘」皆缘真理性,故称「三无性」,无即「无为法」之无。行者,可知之乎!

  --------------------------------------------------------------------------------

  如来圣性观(3)

  事实上,十种甚深缠缚就是

  社会现象、心理现象、

  生理现象、物理现象的羁束。

  如来自性则能超越这些障碍与限制!………

  行者的初步工夫即在转凡夫性成如来的圣性,在进行此项工程的过程,即称为如来圣性观。

  至于整个生命改造的工程,其方程式是如何成立与进行,当然可以有无量多法门可兹进行,但是前贤昭示「三性三无性」的方程式是最佳的法门之一,已如前述。在此方程式中,最大的特色是指明了凡夫及如来所见一切万法,皆可归类到遍计所执性一类、依他起性一类,以及圆成实性一类,此三类其实还有层次上的深浅别。只是凡夫性是取「三有性」,如来则取「三无性」,由是凡、圣之别昭然若揭!

  何以凡夫会执取三有性而不取三无性,即是十种甚深缠缚所致!

  何者为十:一者悭嫉缠缚,

  二者妄惑缠缚,

  三者世纲缠缚,

  四者爱欲缠缚,

  五者死节缠缚,

  六者瞋恚缠缚,

  七者贪欲缠缚,

  八者惑乱缠缚,

  九者五盖缠缚,

  十者轮回缠缚。

  事实上,这就是社会现象、心理现象、生理现象、物理现象的羁束。如来自性则能超越这些障碍与限制!

  总之,「转性」与「去除缠缚」是一体两面!

返回目录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