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智海法师:净土十疑论讲记之三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3日
来源:   作者:智海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智海法师:净土十疑论讲记之三

 

   第四疑 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净土随得往生,何须偏念西方弥陀佛耶?

  事理不圆融,用道理来修。这里呢,圆融不起来。这些道理呢,讲起来要深奥些。我们平时没的听经闻教的内修要艰难一些,不过我们能化复杂为简单就可以了,要掌握到每一个疑问的核心就行了。

  第一个疑问的核心呢,一般的凡夫众生没有力量。要时时刻刻不离佛法僧三宝的加被。所以要求生净土要在诸佛的保护下来修行,这样能迅速成就无声法忍。

  第二个呢,西方极乐世界,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成就无生。以往生来成就无生,往生和无生天然地融和在一起,以有念达到无念,这是净土法门的殊胜所在。第二个核心用往生达到无生,用有念达到无念。

  第三个疑问的核心就是要让我们掌握念一佛就是念一切佛,就能成就亲近十方三世诸佛。这在经典上都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每天要亲近多少诸佛。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等于往生诸佛的净土世界,能亲近诸佛。

  今天是第四个疑问,问的是同样是念一尊佛,求生一个净土,在十方诸佛净土当中,随我们个人自愿随便选一尊佛求生他的净土。非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吗?我们往生别的国土行不行呢?其实三藏十二部经典中说得很清楚。下面是回答:

  答:凡夫无智,不敢自专,专用佛语,故能偏念阿弥陀佛。云何用佛语?释迦大师一代说法,处处圣教,唯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无量寿经》、《观经》、《往生论》等,数十余部经论文等,殷勤指授劝生西方,故偏念也。

  又弥陀佛别有大悲四十八愿,接引众生。

  平常的凡夫没有智慧。那个时间你学习已经很到位了。凡夫呢,我们的理解往往有偏差,随着自己的心往往要走弯曲路。所以我们不敢自专,只能照佛所说的话去做。所以专门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说只听佛的话呢?释迦牟尼佛一代说法,处处圣教,为劝众生,专心念阿弥陀佛。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三藏十二部经典当中处处都教化我们念阿弥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是听佛的话,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这样的道理。像释迦牟尼佛一代教中在哪些经典当中来劝化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如《无量寿经》、《观经》、《往生论》等等。因为释迦牟尼佛在这许多的经典当中再三劝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它的根本起源在《华严经》当中。《华严经》讲到最后有一个普贤菩萨十大愿望。你可以看,《华严经》到最后,善才童子五十三参,普贤菩萨给他说了十大愿望。最后都是导归极乐,这是《华严经》的归根。

  《华严经》是什么?是诸经当中的经王。三藏十二部经典当中是非常圆满的。不读华严不知佛的富贵。要知道将来我们成佛的家业是整个佛的宝藏,在《华严经》当中显现出来。所以从初发心,十信十住十行十回想,十地乃至等觉妙觉,每一个阶位怎么样修行,有哪些功德利益都给你讲得清楚。《华严经》说从初发心怎么样修行,怎么样学。修了之后有哪些功德,有哪些好处?也给我们讲得非常清楚。所以《华严经》是专说佛的境界,把佛的家业传授给我们。要得到这种家业后面有善才童子发菩提心,五十三参,遍访各大善知识。什么人他都亲近,学到不少东西。最后亲近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一切诸佛的平等因。整个《华严经》到最后就是指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凭通常的修行,能修上去就好。这里呢,你就是善根利智久修上坐,把通用的修行法门指示给你。自己自性自度,究竟成佛,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能力,我们今天初发心怎么办呢?初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迅速成就。我们开悟成佛,所以说各种各样的众生都给你指出一条路。《华严经》,佛最初讲经说法就把净土法门揭示给我们了。佛最初成道在菩提树下,给根基成熟的菩萨讲说经典,《华严经》上就把净土法门开示给我们了。

  其他的像这些《法华经》也是教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诵过《法华经》了你就知道,到最后都教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今天所学的《十疑论》,智者大师给大家说出来。这些再三说很多经典里都指出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经典当中说的,专门指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典,《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这是净土当中的三部经典。讲华藏比丘因地当中发四十八大愿,成就西方极乐世界 ,用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摄受。《观无量寿经》,具体讲怎么样修。要观修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功德怎么样观修,在《观无量寿经》当中把每一个具体的观修方法教给我们。《阿弥陀经》当中教我们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净土三经。净土五经有《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五个呢,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指示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论》把《无量寿经》所讲的整个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给我们分成了二十几种果报功德利益来劝化我们。其他还有许多的经典。

  今天是听从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劝化,专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大悲四十八愿接迎众生。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非常善巧非常慈悲,恩德无比,和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他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就是针对我们娑婆世界修行的种种困难,教我们有一个简便的修行方法。娑婆世界有男女的欲望障碍我们很不容易修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女人,没有诱惑的环境。娑婆世界五浊恶事,我们很不容易修行善法。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呢,全是善法,没有恶念。娑婆世界这些福报不具足,要什么什么没有,所以我们要求衣食住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呢,想什么就有什么,可以解决我们娑婆世界这些物质缺乏的缺点。娑婆世界修行最容易退化,不容易前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呢,一下就证到三不退转。处处都好像是针对我们娑婆世界的缺点来给我们建立非常物质如量的西方极乐世界,迅速地能让我们成就。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一听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众生一听这么久我怎么修行。在西方极乐世界迅速成办。四十八大愿,学过都知道,这都是劝化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呢,四十八大愿体现他的大慈大悲接迎众生。

  又《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得生。”

  《观无量寿经》给我们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好中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相好能放八万四千光明,不舍弃众生,摄受众生,所以只要我们诚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人就会获得这种感应,最后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凭阿弥陀佛的愿力、神通力、智慧力、光明力来摄受我们。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不是很艰难。其他的净土呢,你想往生条件很高。而我们这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条件不高,只要你有信愿之心,所以上中下三根普备。我们临终十念就可以往生,这是非常容易的一种法门,称之为易行道,非常容易就得道了。是针对我们这些众生,我们智慧不好,能力不大,修行不容易抓住重点。

  道理你不懂,但你能信,你信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依这样的信心,我称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往生。所以不需要你懂很多道理,方法就这么简单。把这个方法一掌握了,你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称心如意。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所有道理都能明了了。有佛天天给你讲经说法,你不懂的,佛天天在你耳边给你讲,多好呢。再不用你去担心衣食住行,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专心修行。再不担心没人讲经说法。是善知识遍地都是。鸟声,泉声,音乐声都在给你讲经说法,你听了都会开悟。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听经闻法,亲近善知识的条件非常具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你一定能开悟的。阿弥陀佛呢,又是无量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智慧,尽虚空遍法界与我们自心息息相通。只要我们有诚心,能称念佛名就有感应。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得生。所以净土法门得到普遍的推广,大家都喜欢。我们今天念佛呢,道理好像不用懂很多,只需要有信愿行三资粮就可以了。简单。

  又《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等云:释迦佛说经时,皆有十方恒沙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证成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大悲本愿力故,决定得生极乐世界。

  所以说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讲说净土法门的时候,都有十方恒沙诸佛。《弥陀经》里东方有多少佛呢,这尊佛那尊佛,十方无量无边诸佛都出佛相,把自己的广长舌相显现给大家,是从不妄语不如来。就是十方诸佛都是自己的不妄语来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真实不虚,如果你连释迦牟尼佛都信不过,十方诸佛都来讲明,有广长舌相的人不会打妄语的。所以说,这就证明释迦牟尼佛讲说净土法门是实际存在,对于三千大千世界都能覆盖,这个事是真实不虚的,你不要怀疑。十方诸佛给你证明。只要我们肯念阿弥陀佛,只要我们发愿往生。就能乘阿弥陀佛的大愿船。所以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量的缘故,我们一定能往生。十方诸佛都证明这事真实不虚。

  当知阿弥陀佛,与此世界,偏有因缘。何以得知?《无量寿经》云:“末世法灭之时,特驻此经百年在世。接引众生,往生彼国。”故知阿弥陀佛与此世界极恶众生,偏有因缘。其余诸佛,一切净土,虽一经两经,略劝往生。不如弥陀佛国,处处经论,殷勤叮咛,劝往生也。

  大家都知道阿弥陀佛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份。这个法开始灭亡了,释迦佛特别要把《无量寿经》多住百年。因为这部经救度众生的力量特别具足,这个法门与西方极乐世界特别相关。与我们娑婆世界的这些众生救度我们是很好的一个法门,特别有缘。所以说这一部经,《无量寿经》要专门留住在世间,超过其他经典百年住世。这里就可以知道,阿弥陀佛与我们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众生非常有缘。其余诸佛一切净土,虽一经两经,略劝往生,但那些经典都是一经两经,略劝往生,非常简略。阿弥陀佛这个极乐世界呢,你在三藏十二部经典当中都可以看到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常普遍。所以释迦牟尼佛再三劝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释迦牟尼佛的话。要修净土法门,我们今天你修行的人不听,这里面呢,有无量无边的深奥道理在。我们这些众生是不太能想得明白的,想不明白不要去想,我们要仰信释迦牟尼佛就对了。三岁的娃娃要想父母亲怎么要拿衣服给我们穿,你想得通吗?给你一条道路你好好地去走就行了,这是对于我们教主的信任之心。听从教主的劝化,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第四种疑问。

  第五疑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这个疑问就是修行断烦恼而成就净土,这是特别法门。我们平时所说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成就的国土。我们说有几种国土呢,净土有几种呢。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四种。往往有凡夫有圣贤就像我们这个世界一样,人高低不等,千差万别。你今天住在这样的世界里,如果我们断了见思惑,你要往生净土,就相当于净土。你没有把烦恼断尽,你断除一部分见惑思惑,证到阿罗汉果了,进入须陀洹果。没有其他的大恶众生,那叫方便有余土。成就你的修行,你断了烦恼了,到了这个境界了,你就能够在这个清静世界里,相当于我们今天如果考入一所学校,我们在这个学校当中就能具足这种力量,没考进来的就享受不了这样的待遇,要方便有余土。要断烦恼,至少要断掉见惑思惑,我们就能住在净土世界里。他好像得到了究竟涅槃没有,还是在三界之中,他有这种力量,那叫方便有余土。还有实报庄严土,见惑思惑、尘沙惑断掉,断了无明了,根本的执着要断除就能往生实报庄严土,到最后究竟的圆满净土是常寂光净土。无明分分断,把无明断尽,菩提智慧圆满才能够往生常寂光净土。平常修行,像释迦牟尼佛通途佛法,就讲这四种往生境界。

  我们今天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时间不用你断烦恼,你只需要一心念佛,能对治自己的虚妄心,让我们现前的烦恼不再生起来,不要造出新的业障。我们念佛随缘消旧业,这时候呢,可以带业往生。过去无量劫以来的业,种子还没断,如果说业报还没有显现,通常的道理我们还要受业报,但那些果报让它暂时不能显现。我们一样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四土,一生成办。所以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四种果报非常迅速地就成就了,和其他的通土法门的方法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平时我们凭自己的力量断烦恼正菩提,是凭自利,而西方极乐世界是自利和他利的结合。

  我们有自己修行的力量,有阿弥陀佛和十方诸佛的加被力量,所以自利他利完全结合起来。所以一般的同修就不明白这个道理。用自利断烦恼,证菩提求净土的道理来怀疑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贪心嗔恨心愚痴心所有种种的烦恼和我们错误的见解,见思二惑这两种根本烦恼就像绳索一样把我们捆绑起来。具备这种执着无明,业障还没去除的恶业非常深重。我们一切的烦恼一点都没断,见惑没断掉, 思惑更不用说了。而西方极乐世界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们平常所说要跳出三界必须要断见思惑,不在欲界色界当中受生。而你现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你自己烦恼一点都没断。西方极乐世界不属三界当中,能往生吗?他就问,还有这种烦恼没断掉的,怎么样能往生不在三界当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呢,用通常的常识来怀疑。

  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菩萨戒。身身相续戒行不阙,经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发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相续无间满一万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进,至第七不退住,即种性位。”此约自力,卒未得生净土。

  这是从自力修行,怎么样才能得往生净土,要达到什么果位才能往生净土呢?回答里给我们说了有两种因缘条件。第一种是自利修行断烦恼成就净土,往生净土。第二种是用他利来成就往生。先说的自利,如果单凭自利修行,在世间当中修行佛道,那是很难有这种办法往生净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璎珞经》上就把往生修行的境界告诉了我们,从具缚凡夫开始,今天发了菩提心了,有烦恼,往往在世间上有很多还不知道三宝的名字,这叫未识三宝。根本不知道有三宝的名目,也不知道善恶因果。你给他说行善得善报,他会笑,他不相信这样的道理。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善恶因果道理,人家不信,这就是世间上的众生。我们从布施三宝的名目,到最初发菩提心。要怎么样才能发菩提心呢?今天如果善根具足了,能发菩提心,有觉悟,智慧心,我们能求智慧,求觉悟。初发菩提心,最初发了菩提心要修行。

  信为道源功德母,以信为本,首先要修行信心。我们是信位的菩萨,就是专门来修行这种信心。最初十位,叫十八位,听佛的教诲慢慢地培养信心。要修信心,专修十信位,信心要修行。我们信心、念心、精进心、护法回想心,这是专门修行信心的十种方法。十信位要信这些,这十个法门当中包含了无量无边的法门。信心要成就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要成就这种信心要修多少的法你才能成就这样的信心呢。今天好多没有修行这样的信心,你怎么能说你真实具备了呢。你想皈依佛法,信心不具备是没有护法的。

  以戒为本,我们有信心,知道善恶因果了,再不敢去犯因果,这时间就要守戒了。戒就是善恶因果上升到我们自觉自愿断恶修善。平时因果一旦明了,这样的恶业导致这样的结果,我发愿不做这样的恶事。看了这种善法,修种种的善法,能得到这么多利益,自己就开始发愿,我从现在一直到尽未来际一定要修行这样的善法,得到这种功德利益。这种为善的心也成为法,我自己发心要修一切善,没有一善不修。上升到这种自觉自愿的境界,戒就是因果的强化,把因果道理领会了。自己坚决要度众生,把自己的坚固誓愿心结合起来,以戒为本。接受菩萨戒,断一切恶,无有一恶不断。修一切善,没有一善不修。度一切众生,无有一众生不度。我自己受了这样的戒法了,要坚持这样清净的戒,不犯戒不破戒。不仅是这一辈子受戒了,尽未来际都要发心来守持于这样的戒法。这样的修行要修到三戒以后你才能到达初发心,你才能到达十住位的发心住。你的信心才圆满,信心才算成就,前面这种十信,你的作用才显发出来,你发心住才能正到这种别教的发心住。

  所以说,要达到这种发心住,就是不容易的。修到三个以后,你才能到达这种发心住。这还是精进修行,不能懒惰放欲。精进修行的人如理如法地修行的人,要经过三劫以后才能正到初住位的发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十波罗蜜呢?就是把最后的般若度中开出方便、愿、力、智。在智慧当中要开示方便,愿力、究竟的智慧,慧方愿力,开出来就成了十度波罗蜜。无量的行愿要相续不间地修行,你才能正到十住位的第六住,那叫正心住,还没有到达不退转,一直要到第一住才是不退住。所以你看要修这么长时间你才能到达正心住,正心住的菩萨,你才能正到不退转位。按照正常的修行,相续不间断的修行,人寿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岁减一年,这样一增一减为一个小节。这是多少年?修行到一万零三个大劫。三不退转位,你要修这么长时间。我们今天坐在那里念了一上午佛,我修行好了不得啊。有多少时间?弹指一挥间啊。所以要证到三不退转非常长的时间,修行非常艰难,这是针对自利修行来说的。到了第七住还没有往生净土,凭自力修行,到第七住了还没往生净土。这是凭自力修行就是这样。

  如果凭他力修行呢?

  他力者,若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念佛众生。即能发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厌离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于一一行中,回愿生彼弥陀净土。乘佛愿力,机感相应,即得往生。

  这是他力成就往生,他力成就呢,这就容易多了。我们他力只要是信仰阿弥陀佛,大慈悲的四十八大愿力,我们把四十八大愿能够学清楚,能仰信佛的智慧,仰信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摄受念佛众生。只要我们有这种信心,这时间就能发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不是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享福而是去成就自己的智慧,迅速成办这样的道业。发了这样的菩提心,就能够行念佛三昧,四摄六根相续,开始念佛,信心愿心,念念不间断。你的心发起来了,你念佛不间断,为什么呢?平常的修行要多么艰难,还要修这么长时间还往生不了净土,得不了三不退转。我们今天凭一辈子的能力,十念的愿力,这节省了多少的时间啊?捷径当中的捷径,我们今天来念佛你还能停下来吗?你说我等到下一辈子念,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心是否发起来。我们今天念佛念着就停了,念不下去。信心愿心不具备,基础不牢。所以要把这种基础打牢,不再怀疑,一愿之后没有二愿。

  我们就只是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心心念念就只有念佛,这个时候念佛呢,越念越有兴趣,越念越自在。不管哪一种烦恼来了,阿弥陀佛,谁要赞叹我阿弥陀佛,不管你什么,我就是阿弥陀佛。哪一个烦恼出来了,就是一个阿弥陀佛。淫欲心现前了,阿弥陀佛,凭阿弥陀佛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来对治淫欲,这种嗔恨心起来了,我们就赶紧念阿弥陀佛。怎么能起嗔恨心呢?赶紧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句阿弥陀佛把烦恼都能对治。以这种万德名号的加被来扭转世间上一切烦恼的执着。你念佛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能克服万缘,单有一念往生之心。你不要想到你家里的财产,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的财产比你那里多得多,不要想你家里的东西,那点算什么。所以我们要有信心有愿力了,越念烦恼越轻,烦恼越不起。世间上的闲念头,不能把你的心抓走。这个世间就能修行念佛三昧,一心不乱地念佛。

  厌离三界,我们发出离之心。身体开始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福,随缘来度化众生,那些东西赶紧布施供养。钱财赶紧拿出来当一个善才童子。你留在那里干什么,天天都在想。今天拿出来救苦救难,你拿出钱财来修行,修行了又回想于西方极乐世界,要修这个布施度。把你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布施修行,成就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不要在这些东西上去贪心。你什么时间能出离呢?要下决断心,障碍我们修行的赶紧丢掉。

  一个修禅的人什么都放下了,就有一人钵放不下,结果无常鬼就把他抓住了。他进入禅定人家看不到他了,他能转欲界的色身为色界无色界的身体来进入四禅八定,人家看不到他的身体了,已经非常厉害了。但他还舍不得他的钵,你只要一敲他的钵,他就跑出来了。结果就因为这个钵放不下,黑白无常鬼就把他抓住了,他还没了生脱死呢,艰难啊。抓住了他一看就因为不舍之心就被无常大鬼抓住了,所以痛下绝断把钵摔碎了,然后再也找不到他了。有什么东西障碍你,太多了。金钱,儿女,夫妻,家庭,房子,车子,股票,你的金银财宝,这些东西是不是障碍?而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所以现在修布施度最艰难了。你能不能修起来,说布施我们就要布施。你不布施就说明你没有办法,是断念了,说持戒自己就要修行,不修行没有办法。以布施持戒要发回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愿力即得往生。经教当中这样教我们,你听不听,你要听了之后,我们要依靠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力,要修布施持戒忍辱,我们照这样做了就感应阿弥陀佛愿力授受,我们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往生想什么有什么,根本不缺,所以你现在娑婆世界的东西你要舍掉,免得障碍自己修行。

  是故《十住婆沙论》云:“于此世界修道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者,在于五浊恶世,于无量佛时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

  《十住婆娑论》里给我们说修行一个是难行道,一个是易行道。有容易的修行,就是大树下好乘凉,不离于三宝。祈求三宝加被,祈求佛的加被。这种艰难的修行就是凭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如蜗牛爬行那么艰难。世自在王佛劝他,这个事情你最清楚,你能选择。但他就是死死抓住世自在王佛,他说这个道理太高深了,我要仰仗佛的力量,迅速成办。所以有难行道有易行道,我们亲近无量佛,好多佛我们都亲近,要求不退转。要证到这样的第七住不退住很艰难,像这样难行道为什么难呢?原因有很多种,这里只给我们说一点点这种道理了。

  “此难无数尘沙说不可尽,略述三五。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三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四者声闻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过数里,极大辛苦,谓自力也。

  在这个世间上,其他的人不信佛法,往往会障碍我们修行。那些行恶法的众生,不信善信恶,他障碍我们修行。还有一种是行善积德的,他不知道真正的善法,什么才叫善法呢?什么叫究竟的善法,心外求法,那叫外道。外道相善,表面上看起来是善法,实质上不是善法。就是佛法上所说的,相似善法。今天多啊,你看*轮功,他能杀掉众生行善,那叫什么善法呢?他有没有能力让你生天呢?外道相善也打着佛法的名,他也讲佛法,也把佛法的名目也拿出来。佛教是最先批判*轮功的,把佛教的名目给弄混了,跟佛教的善法不沾边,比释迦牟尼佛还要厉害。释迦牟尼佛都不行,他比释迦牟尼佛还更厉害,这是破坏佛法。用相似佛法来乱了人们对佛法的信心,世间上那些他也说行善,但是不是善法呢?就很艰难,他不知道真正的善法。

  佛教有一本经叫《十善业道经》,要从根本上来,利益的根本是什么?是我们自心,要修福报,布施持戒,起心动念,心为根本。你有钱了是不是就幸福了?不是,有很多有钱了,反而造业,内心没有调整好。所以说,这个外道心外求法,相似善法,来乱菩萨法,用佛法混乱了。菩萨三轮体空,修布施持戒波罗蜜,世间上越修越烦恼,越修越执着。一个宗教起来之后成为一个宗教的执着,佛法是连佛法也不要执着。佛法一执着还是毛病,所以到最后连智慧的概念你都要放下。你有一点执着不放下你就会因为这执着而受累,说这种法只是一种方便,能度化众生。把众生度化过来了,连法也不要执着。其他的宗教就不是这样了。其他的宗教一旦形成了,这个就是唯一。所以我们今天你不要说你对法门一执着,到最后不知道要断除自己的烦恼,了结自己的生死。执着生起来之后自己还没修行,那就不是信佛了。历来的高僧大德都能把自己放下。

  一个外道跟大德辩,把外道辩输了。人家不服气,他晚上拿着刀把大德杀死了。大德还成就他让他快走吧,我的弟子看到你就跑不掉了,你杀我是不值得的。这是改掉我们自己对众人的形象,你这才是真正的度化众生。如果我们听不得别人的批评意见,我们自己又大做恶法,用自己的身体行为来诽谤佛法,你做了还不让人家说,这是什么逻辑?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不如理不如法,你做出来了,人家不信佛法的来诽谤你,你怎么能把人家的嘴封上。我们要断恶修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修行才能让众生发生正面的信仰。所以外道相善要坏乱菩萨法,世间上很多,你要是没有智慧你就上当了。在这个世间上修行最不容易辨别哪一种是了生脱死的方法,要能分得清楚。因为智慧不够分不清楚,跟着人家跑了一辈子,最后发现走错了。你说你修行走这些冤曲路走得多,是外道相善,相似善。

  第二是无赖恶人见了修行人不会赞叹,要去诽谤。他说你和尚不吃肉,你还吃什么饭,饭也是有生命的。要坏人的修行,他见不得你修行,所以要破坏别人的功德。见了这些修行的人他不能成人之美,反而用各种是非来诽谤别人。我们很可能遇上这些无耻的人,被他破坏这些善行。佛门当中现在都有,有很多进来之后不是请佛法,是跟师父拉家常。猪肉给你拿来,拉你下水,这是罪过无边的事情。把这些众生拉下来之后,我们自己造业,要注意这些人!不要被他破坏了我们的修行!

  由于富贵的弊病,破坏我们的善行,没有发出离心,没有发无我心。有染污心来修行,这种修行是了脱不了烦恼的。因为了脱不了烦恼,你这一辈子修行善法,没有结果,他能增加烦恼,增加执着。这一辈子修善法,下一辈子结福报,再做恶事,第三生就开始堕落——三世佛冤。就是颠倒善行,有我的心、烦恼的心,有染污的来修行。人天这些善果不是无漏善,能得到暂时的好处,还是遭于堕落之中。享受完了之后,又落于轮回之中。这叫颠倒。

  第四种呢,没有大慈悲心,声闻缘觉他们也发出离心,断掉自己的烦恼,也修慈悲喜舍。老法师在的时间给大家讲过,也修行慈悲之心。众生得不到他究竟的慈悲作用,只能他自己得到。他修慈悲心,他修喜舍心。他自己能把心安住于非常平稳的地步,但众生得不到他的慈悲的利用。所以这些小乘的声闻自利,把大乘佛法的大慈悲心障碍了。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二乘人呢,修行慈悲观对治我们的嗔恨心。

  从修行的次第,总的次第先给自己关系好的人修慈心,最后再修冤家对头。因为关系好的,最容易生起利益之心。关系不好的就有思想上的障碍了,所以首先从关系好的人来修。具体的呢,就是

  第一种,上品亲,给自己关系最好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生我养我的恩德无边。所以我们知母报母之心,修菩提心的时候就是采取的这种方法,来修行这种利益众生的心。我们怎么样来报恩。这是第一种环境。

  第二种是中品亲。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比父母的关系要次一点。

  第三品行叫下品亲,就是自己的朋友,知士,这些人。

  第四种叫中人,不是自己的冤家对头也不是亲戚朋友,关系一般。前面行慈悲心能行起来了,对这些不相关的人也能行起来了。

  第五种叫下品冤,虽然跟自己有过节,但过节非常轻。

  第六种叫中品冤,就是跟自己有过结还比较大,对他行慈悲心就不太容易。如果你前面的都修行起来了,后面也能修起来。

  第七种叫上品冤,就是曾经杀害过自己父母师长的。面对这种人我们都还能修慈悲之心,那你的慈悲心就圆满了。众生得不到这种利益,菩萨修行慈悲他就能让众生得到这种利益。

  第五种呢只靠自己的力量,没有三宝的力量加被,就好象跛子,一天只能走几里路非常辛苦。没有三宝的加被,我们修行是非常不具足的。前几天我给大家说,不管你今天到了什么地步了,要不离于十方三世佛的加被,不离善知识的加被。慢慢地一直传到今天,多少的善知识一起要观修起来,能得十方三世诸佛的加被,修行就比较具足了。我们现在你从你祖父,父亲三代人都是读书的,或许你能造就一个很好的读书材料。一般老百姓非常艰难,要讲根基,不离于十方诸佛的加被,这是我们修行的诀窍,想非常迅速地修行正果,我们自己要不离三宝的修学。你要学观世音菩萨把阿弥陀佛顶在头顶上,时时刻刻不离。我们现在自己顶上没有,你恭敬的是钱。要学诸佛菩萨,他们是怎么修行的,难行道就是这样的。自我修行为什么难以成就呢,就有这五个方面的原因。

返回目录

-----------------------------------------------------------------------------------------------------------------

更多智海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